课程教学论复试笔试科目 语文教学论

合集下载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绪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绪论)

让我们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教学智慧——即处理教学事务时表现出的灵活和机敏,以及 应对突发的教学事故时表现的应变能力。 我的看法——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深刻、有创意地把握了 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后高屋建瓴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在洞见了课堂氛围以及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发展方向后机敏、 巧妙、高效地进行教学引导与生成的能力。 教学智慧具体可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教学智慧指向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思索的是现 实的教学问题,其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方式具有实践性、探索 性和创造性; 其次,教学智慧指向教师教学生活的方式,只有在教学智 慧的照耀下,教师享受教学生活才能成为可能; 第三,教学智慧指向教师的主体性、价值性和自觉性,智 慧指引下的道路通往教师的专业成长。
理直气壮刚才看到很多人飞快地逃跑而且电视新闻中每年都有因观潮而出事故的报道生得意地坐下接着学生们带着鬼子进村般凶猛惊恐的语气来读这一部分内容整理ppt25五撰写论著的能力整理ppt26第三讲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学校使受教育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地主动获取应得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设计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和


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 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 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 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让我们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教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当大家倍感兴趣,发言热烈之时,一位学生 说: ‚王谢生活的时代是东晋,刘禹锡生活的 时代是中唐。两个朝代相距近五百年之久! ‘人生七十古来稀’,自然界没有活了五百 年的燕子。忽略燕子的生命长度这一重要细 节,我认为,刘禹锡构思失误,白居易看走 了眼!‛ 思考讨论:如果你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语文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等。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

我们将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和设计原则,了解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来设计课程。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将学习语文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包括如何备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等。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将学习如何管理和评估语文教学,包括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管理教学资源、如何评估教学效果等。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将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期末试卷(3篇)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期末试卷(3篇)

第1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核心是()。

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2.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范畴?()A. 语文课程的特点B. 语文教学的方法论C.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D. 语文课程改革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发展智力D. 以上都是4.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主要表现在()。

A.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B. 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C. 学生自主评价学习成果D. 以上都是5. 语文课程教学论强调()。

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学生为中心C. 以教材为中心D. 以课堂为中心6. 语文课程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

A. 注重知识传授B. 注重能力培养C. 注重智力发展D. 以上都是7. 语文课程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

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C.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D. 以上都是8. 语文课程教学论强调,语文教学应该()。

A. 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B. 注重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C. 注重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D. 以上都是9. 语文课程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

A. 注重个体差异B.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C.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D. 以上都是10. 语文课程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应该()。

A. 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B. 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性C. 注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

2.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

3.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4.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宝鸡文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加试科目说明

宝鸡文理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加试科目说明

专业名称二级学科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①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②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同上0702物理学070201理论物理面试等;①原子物理学:褚圣麟;《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号:1979年6月第一版(2016.12重印);②光学:姚启钧;《光学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070205凝聚态物理070207光学0701数学070101基础数学综合面试;数学专业英语;数学综合。

①常微分方程,参考书目:王高雄,周之铭等.常微分方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考书目: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070102计算数学070104应用数学0703化学070301无机化学综合面试、英语口语、分析实验操作有机实验操作①普通化学,参考书目:《普通化学》第六版,徐端钧,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参考书目:基础化学实验上册(无机和分析),吉林大学,徐家宁等主编。

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0705地理学070501自然地理学综合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①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②赵荣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③毛赞猷等《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①综合自然地理学参考书目:刘南威等《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9;②中国地理参考书目:赵济,陈传康等《中国地理》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070502人文地理学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专业硕士类别领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加试科目及参考书目0451教育硕士教育管理(045101)面试等;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参考书:《教育研究导论》,宁虹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②教育心理学参考书:《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陈琦刘儒德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学科教学(思政)(045102)综合面试、英语口语、专业技能考核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②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教程》,赵曜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学科教学(语文)(045103)语文教学论:①王玉辉、王雅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②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①文学评论参考书目: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②汉语基础: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7;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学科教学(数学)(045104)综合面试;数学专业英语;数学基础;试讲或说课①数学分析,参考书目: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上、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②高等代数,参考书目:北京大学数学系前代数小组,王萼芳,石生明.高等代数(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学科教学(物理)(045105)面试等;①量子力学:周世勋;《量子力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②理论力学: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学科教学(化学)(045106)综合面试、英语口语、专业技能训练、试讲①普通化学参考书目:《普通化学》第六版,徐端钧,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高等教育出版社;②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参考书目:基础化学实验上册(无机和分析),吉林大学,徐家宁等主编。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要点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1、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下位学科,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2、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

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最早一部教育学。

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
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问题等。

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史纲要
1、“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合
称“三百千”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2、“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

3、“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性著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

4、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5、语文单独设科应为1904年。

(完整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最新整理)

(完整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最新整理)

第六章语文课程的教学艺术一.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1.形象性教学艺术的形象性表现在:(1)语言描述的形象化。

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给学生生动的直观形象。

(2)体态语言的形象化。

教师运用手势、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为形象的活动。

(3)电化教学的形象化。

可以将时空艺术、视听艺术融为一体。

2.情感性情感性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显著特征。

语文教学艺术的情感性表现:(1)语文教师良好的情感修养。

教师要把深厚的情感倾注在教学中,沉入课文,情动于中,才能形于外。

(2)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富有情感的语言更容易使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产生和谐共振,引起情感共鸣。

3.创造性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常教常新,常教常异。

面对教过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课文仍要有新的设计,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才能保持活力。

4.审美性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统一,语文教学艺术的内在美是教材中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

审美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美修养,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5.应变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复杂过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中变化着的情景,及时迅速的做出反应。

应变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高低优劣的显著标志,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语文课堂的教学的组织艺术?(一)导入艺术1.导入艺术的基本形式与方法(1)释题入课法。

有些文章透过题目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对于这类文章,教师可以直接板书课题,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围绕课题提示一些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

比如《将相和》,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课前谈话,十分自然的引出课题,接着问: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将和相始终都是和吗?为什么不和?后来怎么又和了?运用释题入课,可以引发学生注意和发人深省。

(2)设置悬念法。

在新课开始时,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材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材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总结(教材部分)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1. 课程: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现代课程论: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3.教学: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方式其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一是激发动机、课程管理、交流、期望等辅助行为方式。

4. 教学论: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写了一本著名的《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5.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6.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

7.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8.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9.三百千: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 。

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识字。

10.五经:汉代以后以“五经” 为主要课程的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教育。

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及答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4分)1.“壬寅—癸卯”学制壬寅—癸卯”学制是清政府颁布的“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合称。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___所拟的《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史称“壬寅学制”。

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由___、___、___合订的《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2.话题作文训练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让学生针对一个谈话中心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和体验,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学生开放的作文形式。

一、填空(共16分,每空1分)3.讲授法讲授法又称评点法、讲解法、讲评法、讲演法、点拨法等。

是教师通过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陶冶学生性情的活动方式。

这是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阅读教学中的继承和发展。

它既可以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用于巩固旧知识。

4.综合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组成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之一。

综合性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策划、组织、协7.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的过程,并提倡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进行跨领域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初
试)
考试科目代码:[ 课程与教学论复试笔试科目 ] 考试科目名称:语文教学论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语文教学原理研究 约20分
语文课纲教材研究 约20分
语文教学操作研究 约40分
语文教育教养研究 约10分
语文教师教育研究 约10分
4)题型结构
名称解释题: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辨析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简答题: 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语文教学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能运用语文教学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语文教育的
现实问题。
考试内容:
(一)语文教学原理研究
1.语文学科性质研究
(1)语文学科的沿革和定名
(2)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3)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争鸣
2

2.语文教学目的研究
(1)百年语文教学目的的演变
(2)确立语文教学目的的依据
(3)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构成
(4)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
(5)语文教学目的的确定和实现
3.语文教学过程研究
(1)教学过程理论的发端和嬗变
(2)语文教学过程的特性和优化
(3)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课型
(4)读写教学过程的模式和思考
4.语文教学原则研究
(1)教学原则概述及举例
(2)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3)语文教学原则的认识和把握
(4)语文教学若干关系的哲学思考
5.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1)语文教学方法的原理
(2)语文教学方法的常式
(3)语文教学方法的变革
(二)语文课纲教材研究
1. 语文课程纲要研究
(1)语文课程纲要的研究起点
(2)20世纪前期(1904-1948年):国文课程标准期
(3)20世纪后期(1949-2000年):语文教学大纲期
(4)21世纪初期(从2001年起):语文课程标准期
(5)百年语文课程纲要的流变和思考
(6)语文课程纲要的功能和结构
(7)《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理念
(8)《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目标
(9)《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学建议
2.语文教材体系研究
(1)语文教材的定名和内涵
3

(2)语文教材的功能和特点
(3)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编排
(4)语文教材的编审和使用
(5)语文教材论的科学研究
3.古代语文教材的草创
(1)蒙学教材
(2)选学教材
(3)经学教材
(4)作文教材
(5)其他教材
4.近代语文教材的编制
(1)新学堂国文教材
(2)《国文百八课》
(3)解放区国文教材
5.现代语文教材的变迁
(1)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
(2)汉语文学分科教材
(3)“大跃进”的语文教材
(4)60年代的语文教材
(5)“文革”期间的语文教材
6.当代语文教材的改革
(1)人教社合编型课本
(2)人教社分编型课本
(3)人教社义务教育教科书
(4)全国各地实验教材
(三)语文教学操作研究
1.阅读教学研究
(1)单篇课文教学
(2)单元教学
(3)自读课文教学
2.写作教学研究
(1)写作教学的含义
(2)写作的心理过程
4

(3)写作能力发展规律
(4)写作训练体系与类型
(5)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6)写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3.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1)口语交际
(2)聆听教学
(3)述说教学
4.语文知识教学研究
(1)语文知识教学的价值
(2)语文知识教学的内容
(3)语文知识教学的通用策略
5.语文活动教学研究
(1)语文活动
(2)语文活动课程
(3)语文活动课程观
6.常用文体教学研究
(1)记叙文教学
(2)说明文教学
(3)议论文教学
(4)应用文教学
7.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1)诗歌教学
(2)散文教学
(3)小说教学
(4)剧本教学
8.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1)文言诗文教学概说
(2)文言诗文教学要点
(3)文言诗文教学方法
9.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
(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2)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5

(3)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师资素养
(4)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5)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反思
10.课外阅读教学研究
(1)新时期课外阅读的视界
(2)课外阅读教学的反思
(3)课外阅读教学的未来走向
11.语文教学测试研究
(1)语文教学测试的目的和类型
(2)语文测试命题的内容和题型
(3)语文测试结果的评定和分析
(四)语文教育教养研究
1.语文学科德育研究
(1)语文学科德育的意义
(2)语文学科德育的功能
(3)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
(4)语文学科德育的特征
(5)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施
2.语文学科美育研究
(1)语文学科美育的意义
(2)语文学科美育的内容
(3)语文学科美育的特征
(4)语文学科美育的过程
(5)语文学科美育的途径
3.语文自学能力研究
(1)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
(2)语文自学能力的构成和发展
(3)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4.语文创造教育研究
(1)创造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2)语文创造教育的主要任务
(3)语文创造教育的基本课型
(4)语文教师的角色转换
6

(5)语文创造教育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五)语文教师教育研究
1.语文教师素养研究
(1)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2)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
(3)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4)语文教师的职业能力
(5)语文教师的心理品质
(6)语文教师的心理保健
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研究
(1)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观念和主要特点
(2)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心理基础和基本结构
(3)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体系
(4)语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3.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1)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2)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 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011年修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
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