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拍背(1)

合集下载

翻身拍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身拍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身拍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身拍背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瑜伽动作,可以缓解脊椎僵硬,加强颈、背部肌肉和脊椎的柔韧性。

它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肌肉放松,增强腰部的力量。

下面介绍如何正确地使用翻身拍背的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一、翻身拍背的正确方法
1.仰卧姿势:躺在地上,双脚并拢,膝盖弯曲,双臂伸直,肩膀放松,头部抬高,眼睛闭上。

2.翻身:慢慢翻转身体,双腿同时反向翻转,双手手掌贴合在背部,肩膀放松,尽量让腰部尽可能多的贴合背部,以保持腰部柔软。

3.拍背:双手分别拍打左右肩后的背部,每次拍打的时间应该保持约5秒,拍打的力度可以渐渐加大,但不要太用力以免伤害血管。

4.放松:拍完背部后,停留一会儿,慢慢地放松身体,让腰部更加放松,然后再慢慢地返回仰卧姿势。

二、翻身拍背的注意事项
1.翻身拍背的动作应该慢慢而缓慢的进行,不要着急。

2.动作时要保持腰部柔软,不要太用力,以免伤害脊椎和血管。

3.拍打的力度应该轻柔,不要猛拍,以免伤害脊椎。

4.动作时要保持呼吸规律,深呼吸,以达到放松身体的效果。

5.动作完成后要及时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翻身拍背是一种有效的瑜伽动作,可以缓解脊椎痛,舒缓肌肉,放松腰部,增强颈部和背部的柔韧性。

但是在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注意力,以及拍打的力度,以免造成伤害,影响身体健康。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翻身叩背操作流程:在进行翻身叩背操作前,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史以及适应症,并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呼吸型态等基本数据,以及听诊肺部以确立痰液积聚部位。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愿、认知和执行能力。

在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后,我们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听诊器、枕头、弯盆或卫生纸等。

操作者也需要进行洗手等准备工作。

接下来,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听诊肺部,确定痰液积聚的部位。

2.根据痰液积聚的部位,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引流姿势,并给予枕头适当的支托。

3.在患者下颔处放置弯盆或卫生纸。

4.从第一腰椎开始,从下向上,沿腋中线与肋弓交点由外向内操作,双手交替拍打或单手叩击,持续10-15分钟,拍打频率60次每分,拍打力度根据病人的胸壁厚度及病人能耐受为准。

5.鼓励患者作深呼吸咳嗽,需要时并予吸痰。

6.协助患者清除痰液,必要时进行口腔护理。

7.更换其他引流姿势,重复步骤2-5.8.协助患者正常卧床摆位并休息。

在操作前后,我们需要记录患者的呼吸音改变、分泌物清除状况和呼吸型态变化,以及患者反应和家属态度。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包括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胸部骨折等。

2.拍痰时宜避免直接在裸露的皮肤上进行。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进行此活动,应避免在饭后进行。

4.为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活动,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

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翻身拍背_图文

翻身拍背_图文
2、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全身导管情况,有无 手术、骨折和牵引、听诊痰鸣音
3.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有活动性内出血、咯血、 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等,禁止拍背 叩击
操作过程:
1.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双重核对 2.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遮挡 3.固定床脚刹车 4.松开床尾,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5.协助患者平卧,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 6.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 7.一手扶患者肩,另一只手扶患者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 胸部骨折
❖ 2、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 4、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
活动,且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 5使用去痰药后,痰液变稀薄,在患者咯痰无力的情况下,可能自动或在震动
情况下倒流入较细支气管,加重阻塞,形成喘憋加重。应用去痰药后,应该 尽可能采取体位引流,外加拍背助痰外排。体质特别虚弱、心功能衰竭及气 道反应高的病人应慎用。喘息的病人一般不主张拍背,单纯的咳嗽患者可以 拍背,但是要轻拍,对称拍背.
胸部第六肋间隙开始
❖ 注意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 胸部骨折
❖ 2、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 4、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
之背向护士,检查皮肤受压情况
8.协助患者将对侧下肢伸直,近侧下肢弯曲 9.护士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自下而 上,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方法,用于帮助晕厥或窒息的人恢复呼吸。

下面是翻身拍背的操作流程:
1. 首先,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急救状态。

观察患者是否无意识、呼吸困难或窒息等急救症状。

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呼吸,需要立即进行翻身拍背。

2. 将患者平放在硬而平坦的地面上,确保患者的头部处于与胸部略微仰起的位置。

这样可以使患者的呼吸道打开。

3. 检查患者的口腔是否有任何异物。

如果发现有物体阻塞呼吸道,需要迅速将其取出,以保证通畅的呼吸。

4. 确保自己的手掌干燥,以免滑倒或对患者造成伤害。

5. 双膝跪在患者的一侧,保持与患者的腰部呈45度角。

将两
个手掌压在患者的上背部,在两肩胛骨之间的位置。

6. 慢慢向前倾身体,用掌心的部分轻轻向下按压患者的上背部,力度适中。

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刺激患者的呼吸中枢,并帮助清除呼吸道的异物。

7. 重复多次的拍背动作,直到患者能够自主呼吸或异物从呼吸道中排除出来。

如果经过几次拍背后仍未见好转,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8. 在进行翻身拍背的同时,需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况。

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无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继续拨打急救电话。

9. 翻身拍背后,将患者侧卧,继续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况。

总结起来,翻身拍背操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判断急救状态、确保呼吸道打开、清除口腔异物、双膝跪姿压背、向下按压背部、重复多次直到呼吸恢复、观察呼吸和意识情况、侧卧继续观察。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冷静和谨慎,确保患者的安全。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方法,可以帮助呼吸困难或窒息的
人恢复呼吸。

下面是翻身拍背的操作流程:
1. 让患者坐下或站立,用手拍击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排出呼
吸道内的异物。

拍击的位置在患者的肩胛骨之间,用力度适中,频
率约为每秒1-2次。

2. 如果患者仍然无法呼吸,需要进行翻身操作。

首先,站在患
者的一侧,把患者的手放在他的胸前,用另一只手扶住患者的下巴,让他的头向后仰。

3. 接着,用另一只手扶住患者的腰部,让他的身体向前倾斜,
同时用力向上提起患者的手,使其上半身向上抬起。

4. 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头部和颈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以免造成颈部受伤。

同时,要确保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患
者受伤。

5. 当患者的上半身抬起时,可以用另一只手拍击他的背部,帮
助他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

拍击的位置和频率同样需要注意,以确保有效地清除呼吸道。

6. 如果患者恢复了呼吸,需要立即将他放置在侧卧位,以免再次出现窒息的情况。

同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总之,翻身拍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人恢复呼吸。

但在进行操作时,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颈部和头部,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一急救技能,为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翻身拍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身拍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身拍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翻身拍背是一种广泛流行的体育运动,很多人练习这项运动以达到改善体态,提高腰腿力量以及拓展运动技能的目的。

想要正确地练习翻身拍背,理解应如何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翻身拍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你正确进行翻身拍背的训练,安全有效地锻炼身体,改善体态、提高腰腿力量以及拓展运动技能,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翻身拍背的基本动作是由背、腰、肘和膝三个部位协同完成的。

首先,蹲下,用双手抓住地面;然后,用双膝仰起臀腹,同时在肩上以及腰背方向收紧肌肉;之后,上半身向前俯冲,双膝离开地面,同时用双手支撑身体;最后,再仰起身体,使双膝着地,同时腹部向前拍击,完成一个翻身拍背运动动作。

在正确进行翻身拍背的训练时,要时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身体紧致,以免伤害;其次,在翻身拍背动作中,不要猛拍,要注意保护背部;最后,运动量要适度,避免运动过度导致伤病。

同时,练习翻身拍背时,为了提高风格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姿势要重视细节;其次,尽量保持每个动作的完整性;最后,要注意动作的整体性和节奏感,避免不连贯或步调不合的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训练环境,训练区域内要保持整洁,比如不留杂物;空气要新鲜,不受污染;地面要平坦,柔软而没有隆起的边角;同时,也要注意防护,比如头部和手部需要穿戴保护装备,以免受伤。

总之,翻身拍背是一种有趣而有益的体育运动,但只有正确的方
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因此,在做翻身拍背动作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动作的力度,减少伤害可能,并且给自己设定训练计划,坚持练习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翻身叩背的方法(活动za)

翻身叩背的方法(活动za)

翻身(单人法)追求:避免病人同一部位受压第一步:护理者一手托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其臀部,将其上半身先移向近侧床边。

第二步:护理者一手托住病人腰部,另一手托住其臀部,将其下半身先移向近侧床边。

第三步: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胸腹部,两腿屈曲,护理者用双手分别托住病人近侧的肩部和臀部,使病人背向护理者站立侧第四步:将病人肢体摆放舒适后,在其背部及两膝间各置一软垫。

翻身(左侧卧,双人法)1.准备:取翻身用枕头置床尾,俩人分别站在左右床边检查各导线、导管位置,移尿管于左侧2.俩人同时平抬移动患者头胸部至右侧3.同样移动臀及下肢至右侧4.头枕薄冰或冰枕5.患者右上肢置胸前,右下肢屈曲位6.左侧护士一手扶患者右肩部,一手轻压患者右膝部,右侧护士一手推患者左肩胛,一手推患者臀部,俩者同时用力使患者左侧卧位,翻身过程中要观察病人情况7.用枕头固定患者背部、脚部,使其维持左侧卧位. 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 检查吸氧管、鼻胃管、颅内引流管、尿管、输液管等质量标准:1.抬起患者移动,禁拖、拉移动,病人皮肤完整,不受凉,不骨折2.翻身程序正确,运用节力原则,不损伤腰部3.病人各部位处于舒适位或功能位,固定好,受压部位保护好4.床单、枕套平整,体位舒适,各导线、导管在位注意事项:①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宜慢,宜轻,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②冬天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③如病人身上置有导管,应防止导管滑脱。

④骨折病人翻身时,上下动作还应协调,保护好病人的肢体,以防骨折再移位叩背的进程安排拍背的准备:拍背时应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导致皮肤发红,避免过多覆盖降低拍背效果。

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避开拉链,纽扣等部位。

拍背的方法:叩击时,病人取侧卧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并拢,手掌握成杯状,以手腕的力量,从肺部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胸部。

叩背的进度:每次以~分钟为宜,应该在餐后小时或餐前分钟进行。

叩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咳痰等反应。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操作流程
翻身拍背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方法,适用于呼吸急促、窒息等情况。

正确的翻身拍背操作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阻塞物,保障呼吸通畅。

下面将详细介绍翻身拍背的操作流程。

1. 让患者坐在坚固的椅子上,你站在患者的背后。

2. 用力拍击患者的背部,拍击位置在患者肩胛骨下方,力度要适中,不宜过轻或过重。

3. 拍击的节奏要均匀,每次拍击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便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咳嗽或呼吸。

4. 拍击的次数一般为5次,如果患者仍未排出阻塞物,可以重复进行拍击直至阻塞物排出或患者呼吸通畅。

5. 在进行翻身拍背的同时,可以配合让患者弯腰,以帮助阻塞物更容易排出。

6.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避免慌乱或过于用力,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7. 如果患者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翻身拍背,转为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总之,翻身拍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注意技巧和方法,以确保对患者的有效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一急救技能,为他人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叩背排痰
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 体位:侧卧或坐位,扣击部位垫薄毛巾 方法:手似杯状,掌指关节屈曲120度,指腹与 大小鱼肌着落,
利用腕关节的力量,有节律叩 击,与呼吸过程无关
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120-130次 原则: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第十肋间隙,
胸部第六肋间隙开始
活动,且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 5使用去痰药后,痰液变稀薄,在患者咯痰无力的情况下,可能自动或在震动
情况下倒流入较细支气管,加重阻塞,形成喘憋加重。应用去痰药后,应该 尽可能采取体位引流,外加拍背助痰外排。体质特别虚弱、心功能衰竭及气 道反应高的病人应慎用。喘息的病人一般不主张拍背,单纯的咳嗽患者可以 拍背,但是要轻拍,对称拍背.
叩背注意事项
❖ 注意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 胸部骨折
❖ 2、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 4、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
❖ 注意事项:1、拍痰的禁忌症:肺栓塞、急性发炎过程、肺结核、咳血、癌症、 肺脓疡、刚手术后、大血管手术后、头部外伤急性期、颅压升高或抽筋时、 胸部骨折
❖ 2、拍痰宜避免直接在亦裸的皮肤上操作 ❖ 3、至少在用餐前一小时才可执行此活动,应避免于饭后操作 ❖ 4、预防卧床个案痰液积聚,每天宜维持至少早晚各一次的姿位引流和拍痰的
活动,且每次每侧应至少10分钟。若痰液量多宜增加执行次数 ❖ 5使用去痰药后,痰液变稀薄,在患者咯痰无力的情况下,可能自动或在震动
情况下倒流入较细支气管,加重阻塞,形成喘憋加重。应用去痰药后,应该 尽可能采取体位引流,外加拍背助痰外排。体质特别虚弱、心功能衰竭及气 道反应高的病人应慎用。喘息的病人一般不主张拍背,单纯的咳嗽患者可以 拍背,但是要轻拍,对称拍背.
2、患者损伤部位、伤口情况、全身导管情况,有无 手术、骨折和牵引、听诊痰鸣音
3.评估患者心功能状况,有活动性内出血、咯血、 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等,禁止拍背 叩击
操作过程:
1.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双重核对 2.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遮挡 3.固定床脚刹车 4.松开床尾,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5.协助患者平卧,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 6.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 7.一手扶患者肩,另一只手扶患者膝,将患者推向对侧,使
之背向护士,检查皮肤受压情况
8.协助患者将对侧下肢伸直,近侧下肢弯曲 9.护士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自下而 上,
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背部
10.指导患者有效咳嗽,用纸巾将痰液擦拭干净,协助漱口, 再次听诊痰鸣音
11.用软枕将患者背部和肢体垫好 12.妥善固定引流管 13.整理床单元 14.交代注意事叩背
目的:
1.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减轻局部组 织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2.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等。
护理流程:
评估患者:
1.患者病情、体重、意识状态、皮肤情况、活动能 力、进食时间、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