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M发射模块

合集下载

315无线模块技术原理

315无线模块技术原理

315无线模块技术原理315无线模块是指一种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模块,采用射频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

它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遥控、定时器、闹钟、短程无线通讯、无线报警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315无线模块的技术原理。

1. 信号传输原理315无线模块采用的是射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所谓射频技术,就是指在无线电波频谱中的频率范围内进行通信的技术。

这种技术需要发射机和接收机共同工作,将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递出去,然后从接收机接收信息。

2. 发射机工作原理315无线模块的发射机通常由一个射频振荡器、一个射频功率放大器和一个天线组成。

射频振荡器产生了一个固定频率的射频信号,该信号被放大器放大后传输到天线上。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号的功率较强,可以穿过墙壁等物体进行传输。

3. 接收机工作原理315无线模块的接收机是由一个射频前置放大器、一个混频器、一个解调器和一个微处理器组成的。

接收机的工作流程如下:接收机从发射机发送的射频信号中选取所需的信号,然后经过前置放大器放大,并和一个另外的射频信号进行混频。

混频器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中频信号,接着中频信号会被送入解调器进行解调和滤波处理。

微处理器会将处理完成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供系统使用。

4. 315无线模块的应用315无线模块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短距离通讯、遥控、报警等领域。

有很多家电制造商都将315无线模块用于无线遥控等方面,比如电视、空调、车库门、遥控灯等。

315无线模块还被广泛应用于无线报警系统、电子门锁等场合。

315无线模块采用的射频技术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无需走线等优点。

其主要应用在短距离通讯、遥控和报警等领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5. 315无线模块的特点315无线模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信号传输距离远。

由于采用的是射频技术,可以穿过墙壁等障碍物传输信号,使得传输距离更远。

(2) 传输速度较快。

使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比有线传输更快,且不受线路长度限制。

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

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

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引言:315M发射模块电路是一种常用于无线通信的模块,其原理是基于315MHz无线电频率的发射和接收。

本文将详细介绍315M发射模块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路组成、信号调制和发射过程等内容。

一、电路组成315M发射模块电路主要由射频发射芯片、晶体振荡器、射频匹配电路和天线组成。

1. 射频发射芯片:是整个电路的核心部件,负责产生和调制射频信号。

它通常由发射调制器、射频放大器和功率控制电路组成。

2. 晶体振荡器:负责产生稳定的315MHz射频信号。

经过射频发射芯片调制后,这个信号将成为模块的发射信号。

3. 射频匹配电路:用于匹配射频发射芯片和天线之间的阻抗,以确保尽量多的信号能够被天线发射出去。

4. 天线:将经射频发射芯片调制后的射频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发射。

二、信号调制315M发射模块电路中的信号调制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频率调制和幅度调制。

1. 频率调制:射频发射芯片通过改变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将原本稳定的315MHz信号调制成不同频率的射频信号。

这种调制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例如调制成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信号、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信号等。

2. 幅度调制:在315M发射模块电路中,幅度调制通常使用ASK 调制方式。

射频发射芯片通过改变射频信号的幅度来表示不同的信息。

当幅度为高电平时,代表1;当幅度为低电平时,代表0。

三、发射过程315M发射模块电路的发射过程主要包括信号调制和射频信号的发射。

1. 信号调制:根据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射频发射芯片通过频率调制和幅度调制将数据编码成射频信号。

编码后的信号将传递到射频匹配电路。

2. 射频信号发射:射频匹配电路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传递给天线,天线将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信号并发射出去。

这样,无线电波信号就可以在空间中传播,实现无线通信的目的。

无线ASK发射模块

无线ASK发射模块

ASK发射模块TX-005
本模块采用315MHz或433.92MHz声表谐振器和大功率射频电路制成。

属于ASK调制发射。

可以配合常用的超再生接收电路或超外差接收电路工作。

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度。

外接编码芯片或数据传输口。

只有按下按键时才有电流消耗,平时不耗电,使用简单。

产品规格
通讯方式:调幅ASK
工作频率:315MHZ~433.92MHZ
静态电流:≤0.1UA
发射电流:10mA
工作电压:DC3~3.3V
工作温度:-20℃~+60℃
外型尺寸:11x16x5.5MM
频率稳定度:±75KHZ
发射功率:10dbm
发射距离:500m(空扩地)
调制速率:3KB/S
输入信号:TTL电平
引脚排列:DATA、VCC、GND、ANT
引脚功能:
DATA:发射数据输入
VCC:工作电源,DC3~3.3V
GND:接地
ANT:天线接口
产品特点
采用低成本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体积小,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

应用范围:
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天线匹配:天线一般采用50欧姆阻值单芯导线,天线的长度315M的约为22cm,433M 的约为17cm.。

315M433M无线发射接收模块讲课稿

315M433M无线发射接收模块讲课稿

315M433M无线发射接收模块315M/433M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一对模块10元左右,两块匹配主要参数1、通讯方式:调幅AM2、工作频率:315/433MHZ3、频率稳定度:±75KHZ4、发射功率:≤500MW5、静态电流:≤0.1UA6、发射电流:3~50MA7、工作电压:DC 3~12V接收模块等效电路图:该高频接收模块采用进口SMD器件, 6.5G高频三极管, 高Q值电感生产, 性能稳定可靠, 灵敏度高, 功耗低, 质优价廉, 广泛应用于各种防盗系统,遥控控制系统。

适用于各种低速率数字信号的接收;工业遥控、遥测、遥感;防盗报警器信号接收, 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等。

超再生接收模块的中间两个引脚都是信号输出是连通的,超再生接收模块的等效电路图如下:主要技术指标1、通讯方式:调幅AM2、工作频率:315/433MHZ3、频率稳定度:±200KHZ4、接收灵敏度:-105dbm5、静态电流:≤3mA(DC5V)6、工作电流:≤5MA7、工作电压:DC3C-5V8、输出方式:TTL电平9、体积:30x13x8mm模块的工作电压为5伏,静态电流3毫安,它为超再生接收电路,接收灵敏度为-105dbm,接收天线最好为25~30厘米的导线,最好能竖立起来。

接收模块本身不带解码集成电路,因此接收电路仅是一种组件,只有应用在具体电路中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设计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和各种解码电路或者单片机配合,设计电路灵活方便。

DF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

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DF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

基于315m无线模块的PT2262-PT2272工作原理分析

基于315m无线模块的PT2262-PT2272工作原理分析

基于315m无线模块的PT2262/PT2272工作原理分析315M无线模块参数介绍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

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

比如用PT2262或者SM5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

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

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

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

天线最好选用25厘米长的导线,远距离传输时最好能够竖立起来,因为无线电信号传输时收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实用距离只有标称距离的一半甚至更少,这点需要开发时注意。

数据模块采用ASK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发射模块输入端可以用电阻或者直接连接而不能用电容耦合,否则发射模块将不能正常工作。

数据电平应接近数据模块的实际工作电压,以获得较高的调制效果。

发射模块最好能垂直安装在主板的边缘,应离开周围器件5mm以上,以免受分布参数影晌。

315MHZ和433MHz的参数及天线设计

315MHZ和433MHz的参数及天线设计

用途DF无线数据收发模块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这是DF发射模块,体积:19x19x8毫米,右边是等效的电路原理图主要技术指标:1。

通讯方式:调幅AM2。

工作频率:315MHZ (可以提供433MHZ,购货时请特别注明)3。

频率稳定度:±75KHZ4。

发射功率:≤500MW5。

静态电流:≤6。

发射电流:3~50MA7。

工作电压:DC 3~12V315MHZ发射模块 8元一个433MHZ发射模块 8元一个DF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 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

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

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DF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

比如用PT2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DF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DF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

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

315M 433M无线遥控接收芯片射频模块MG1866A

315M 433M无线遥控接收芯片射频模块MG1866A

条件
fRF=4.8970MHz fRF=6.7458MHz
fRF=315MHz,VDD=3.3V fRF=315MHz,VDD=5V fRF=433.92MHz,VDD=3.3V fRF=433.92MHz,VDD=5V VSHUT=VDD fRF = 315MHz / 2kbps fRF = 433.92MHz / 2kbps fRF = 315MHz fRF = 433.92MHz
最小
2.0 -40 1
典型
3.3
最大
5.5 +125
单位
V ℃ m V/μs
3.2 极限参数
符号
VDD VIN TJ TSTG TSDR VHBM
参数
电源电压[1] 接口电压
结温 储藏温度 焊接温度 ESD等级[2]
条件
持续至少 30 秒 人体模型(HBM)
最小
-0.3 -0.3 -40 -65
-8
3.4 3.47 3.76 3.87 0.01 -113 -113 350 350 0.86 0.43 -20 30
最大
5.5
单位
V
MHz
MHz
10
kbps
mA
mA
mA
mA
µA
dBm
dBm
kHz
kHz
MHz
MHz
dBm
µVr/m s
290
kΩ
5.2
6.7458 (433.92M)
145 ±100
4 3
RSC = 50Ω ANT pin, RSC = 50Ω
fT
晶体振荡器频率
ZCTH IZCTH(leak)
CTH Source Impedance

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

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

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315m发射模块是一种常用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泛应用于无线遥控、车载防盗、安防监控等领域。

本文将从基本原理、电路结构和工作方式三个方面介绍315m发射模块电路的原理。

一、基本原理315m发射模块采用超外差技术,即将待发送的信号频率与一定的参考频率进行相减,得到中频信号。

然后通过射频调制电路将中频信号调制成射频信号,再经过功放电路放大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接收方收到射频信号后,经过解调电路解调出中频信号,再经过滤波电路得到原始信号。

二、电路结构315m发射模块的电路结构主要包括射频调制电路、功放电路、天线和供电电路等部分。

射频调制电路由射频振荡器、混频器和滤波器等组成,其中射频振荡器产生参考频率信号,混频器将待发送信号与参考频率信号相减得到中频信号,滤波器对中频信号进行滤波以去除杂散频率。

功放电路负责将中频信号放大到适合发送的射频信号功率。

天线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辐射出来。

供电电路为模块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

三、工作方式315m发射模块的工作方式主要分为调制和发射两个阶段。

在调制阶段,待发送的信号通过射频调制电路进行调制,即与参考频率信号相减得到中频信号。

调制的方式可以是幅度调制、频率调制或相位调制等。

在发射阶段,中频信号经过功放电路放大后,通过天线辐射出去。

需要注意的是,315m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是固定的,一般为315MHz。

这是因为在无线通信领域,为了避免干扰和冲突,不同设备需要使用不同的工作频率。

总结起来,315m发射模块电路的原理是基于超外差技术,通过射频调制电路将待发送信号调制成射频信号,再经过功放电路放大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它的电路结构包括射频调制电路、功放电路、天线和供电电路等部分。

工作方式主要分为调制和发射两个阶段。

315m发射模块的应用广泛,为无线通信提供了便利,使得遥控、防盗、监控等领域得以快速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315m发射模块电路原理有更清晰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声表面谐振器315M的无线发射电路图及制作使用声表谐振器的无线发射电路形式很多,这里推出又一款电路,这个电路是我在3年前参考电子报上的文章后,又结合了该文章介绍的那个模块的实样做的,在经过批量生产后,改进了一些参数,现在这款产品真是非常不错。

不过现在这个东东的仿制产品实在太多了,质量差别也很大,但是因为它比较简单,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把它弄出来给大家,我在网上也找到许多类似的电路图,不过其中有的是有陷阱的哦,希望大家要注意学会自己辨别一些BUG。

对于这个模块,我没有测试过它的无线发射的绝对功率,不过我们开着汽车在公路上拉过距离,它和普通的315M超再生接收模块相配合,可以达到800米距离,虽然我的电路只要减小一下8050基极电阻的值,通讯距离会加大到1200米甚至更加远,但是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那样不是很可靠的,原因我不是很清楚,可能有2方面的原因,一个是8050在R2小的时候,有轻微的导通,导致发射不能快速截止。

还有一个是R2很小,8050开通电流比较大,对供电可能是一个扰动,而达不到起振要求。

我曾经怀疑过自己的电路是不是很匹配,因此特意买了好多号称1500米的类似模块,发现它们也有一样的不可靠性,普遍表现为偶尔的不能起振或者波特率上不到2K,后来我就增加R2电阻,在大于15K时,发射一直很正常,距离和27K的差不多,所以现在就用这个电阻了,这里的L1L2,我是用0.8mm的免去漆漆包线在3毫米的钻头上绕4圈半脱胎而成。

其中RF01就是2SC3356三极管,在制作PCB时,如果找不到相应的型号,可用相同封装的其他三极管代替,同时更改标示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