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舟山渔船(四年级第一次综合活动方案)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创新的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3.第三单元:快乐运动4.第四单元:环保行动5.第五单元:传统节日三、教学安排1.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特点。

(2)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周边的自然景观,如公园、湖泊等。

(3)让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调查成果。

(2)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具体的建议。

(3)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奥秘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物体的沉浮等。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发现。

(2)讨论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小制作,如制作简易的发电机、净水器等。

3.第三单元:快乐运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关注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

(2)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运动项目,如跳绳、跑步等。

(3)让学生记录运动过程中的感受,分享自己的经验。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运动成果。

(3)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运动,如篮球、足球等。

4.第四单元:环保行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保问题,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等。

(2)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让学生记录环保行动,分享自己的经验。

第2课时教学过程:(1)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环保成果。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安全教育第一课——上学路上保安全1 上学路上保安全活动目标:1 知道在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1 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2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在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有哪些安全隐患?应该怎么样做才能保证自己安全地上学和回家呢?让我们认真研究一下吧!**准备研究的问题同学们对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大家一起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看看有哪些问题值得研究。

二、开阔思路:l 乘车上学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l 步行上学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l 我们应该了解哪些交通规则?l 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这里提供了一些供参考的主题,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活动。

三、小组合作确定主题1小组交流谈一谈根据以上的主题谈一谈上学路上如何保安全。

2、选择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研究。

3、班上交流。

四、作业: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主题进行研究活动。

第二课时一、交流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遇到过哪些安全问题?把自己见到的或听到的事例讲给大家听。

小组交流,将各自的见闻分享一下。

如:一次,我边走边看书,差点儿被车撞到。

我看见几个同学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很危险。

……二、收集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或到相关部门采访等方法,收集小学生在上学路上出出安全事故的案例,了解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合书本第2页的图片资料及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

l 去工地玩耍易受伤l 一名小学生在放学路上被陌生人接走,后来被拐卖。

l 12岁以下不能骑车上学。

l 上学、放学路上不要在小巷、村道上乱跑。

看清情况再拐弯。

……三、小结调查路上安全隐患第三课时一、谈话我们在上学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安全问题呢?让我们仔细观察,寻找在上学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记录下来自己填写,并在小组内交流。

2024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三套完整版

2024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三套完整版

2024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三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走进自然》:第一章《自然界的奥秘》,详细内容为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二章《奇妙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生活中的简单科学原理及其应用。

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我知道》:第三章《民间艺术》,详细内容为民间艺术的种类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原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以自然现象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2 以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例,让学生体验科学的奇妙。

2. 新课内容学习2.1 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突出教学重点、难点。

2. 板书布局:左侧为主题,右侧为具体内容,中间为学生互动区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记录下来并简单分析。

1.2 收集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与同学分享。

1.3 了解一种民间艺术,完成一份手工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章:主题活动一我们的学校一、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现状,激发学生爱校的情感。

二、活动时间:2课时三、活动过程:1. 第一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环境,了解学校的现状。

(2)学生交流对学校的认识,分享在学校发生的趣事。

(3)教师总结,强调学生要热爱学校,关心学校。

2.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学校环境的建议。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指导。

(3)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学校环境美化活动。

四、课后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学校的美文。

第二章:主题活动二我们的家庭一、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二、活动时间:2课时三、活动过程:1. 第一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家庭情况,了解家庭结构。

(2)学生分享家庭成员间的趣事,增进彼此了解。

(3)教师总结,强调家庭和睦、关爱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增进家庭成员感情的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指导。

(3)学生动手实践,为家庭成员制作感恩卡片。

四、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庭成员一起完成一项家庭活动,记录感受。

第三章:主题活动三我们的社区一、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环境,培养学生的社区责任感。

二、活动时间:2课时三、活动过程:1. 第一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环境,了解社区设施。

(2)学生交流对社区的认识,分享在社区发生的趣事。

(3)教师总结,强调学生要关爱社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2. 第二课时(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善社区环境的建议。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指导。

(3)学生动手实践,参与社区环境美化活动。

四、课后作业:学生写一篇关于社区的美文。

第四章:主题活动四我们的节日一、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二、活动时间:2课时三、活动过程:1. 第一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2)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趣事,了解节日文化。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周围环境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注周围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观察学校周围环境,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设施、自然环境等。

(2) 思考如何保护周围环境,提出环保建议。

(3) 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定保护周围环境的行动计划。

二、活动主题:我们的节日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剪纸、灯笼、粽子等。

(3) 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制作成果,共同庆祝我们的节日。

三、活动主题:健康生活1. 活动目标:(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作息等。

(2) 动手制作健康食品,如水果沙拉、三明治等。

(3) 进行小组分享,交流健康生活心得,共同践行健康生活。

四、活动主题:爱护动植物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观察学校内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特点等。

(2) 思考如何保护动植物,提出保护建议。

(3) 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定保护动植物的行动计划。

五、活动主题:快乐运动1. 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

2. 活动内容:(1) 了解运动的重要性,如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

(2) 动手制作运动器材,如跳绳、沙包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教案一、情况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二、实施总体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2、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3、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实施内容安排(常识技能学科)内容心灵驿站1、爱心天使在行动2、班级吉尼斯!建议课时数 4课时时间安排 1-5周具体目标1、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利他。

2、知道残疾人需要帮助,需要关爱。

了解他们创造着引人注目的成绩。

3、帮助学生开展争创“班级吉尼斯”活动。

备注内容亲近自然3、无土栽培4、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建议课时数 3课时时间安排 6-8周具体目标1、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

2、学习无土栽培知识,知道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相比的优点3、知道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浪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内容健康快车5、走进电的世界6、科学使用家电建议课时数 4课时时间安排 9-12周具体目标1、让学生学会“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安全避险、自救自护”的知识与本领,增强、提高自己应对困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2、知道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常识,学习科学的使用家用电器。

内容社会频道7、拒绝“浪费”8、民间艺术进课堂建议课时数 4课时时间安排 13-16周具体目标1、让学生知道社会是个大舞台,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探索自然奥秘,发现生活之美二、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孩子们越来越远离自然,对周围的事物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本活动旨在引导四年级学生走进自然、观察生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生态系统,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升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

四、活动时间[具体学期时间段]五、活动地点学校校园、周边公园、自然博物馆等六、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学生七、活动内容与步骤(一)认识自然(第一周)1. 开展自然知识讲座,介绍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观看自然纪录片,激发兴趣。

(二)校园自然探索(第二周)1. 分组在校园内进行自然观察,记录发现的动植物。

2. 制作校园自然观察手抄报。

(三)公园实地考察(第三周)1. 带领学生到周边公园,观察不同的生态环境。

2. 收集树叶、花朵等自然材料,制作标本。

(四)生活中的科学(第四周)1.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静电、热胀冷缩等。

2. 进行简单的实验来验证这些现象。

(五)自然博物馆之旅(第五周)1.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和历史。

2. 回来后分享参观感受。

(六)环保行动(第六周)1. 开展环保主题班会,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

2. 组织校园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校园清洁等。

(七)成果展示(第七周)1. 举办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览,展示学生的手抄报、标本、实验报告等。

2. 进行活动总结和表彰。

八、活动组织与管理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协调。

2.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3. 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和指导。

九、活动评估1. 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估。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活动方案。

捕鱼系列活动方案策划书3篇

捕鱼系列活动方案策划书3篇

捕鱼系列活动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捕鱼系列活动方案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捕鱼达人”挑战赛二、活动目的本次捕鱼系列活动旨在为参与者提供一个欢乐、刺激的捕鱼体验,同时也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客流量和收益。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群]六、活动内容1. 捕鱼达人挑战赛在规定时间内,参与者在鱼池内捕捉最多数量的鱼,即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2. 亲子捕鱼乐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捕鱼活动,增强亲子间的互动与合作。

3. 海鲜美食盛宴现场提供各种新鲜的海鲜美食,让参与者品尝美味的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

4. 捕鱼技巧讲解专业人员现场讲解捕鱼技巧,让参与者更好地掌握捕鱼的方法。

5. 摄影比赛设置摄影比赛环节,邀请参与者拍摄活动现场的照片,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获得奖品。

七、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规则和流程,欢迎参与者的到来。

2. 捕鱼达人挑战赛参与者分组进行捕鱼比赛,记录捕捉数量,比赛结束后颁发奖项。

3. 亲子捕鱼乐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捕鱼,增进亲子关系。

4. 海鲜美食盛宴参与者品尝新鲜的海鲜美食。

5. 捕鱼技巧讲解专业人员讲解捕鱼技巧。

6. 摄影比赛参与者将拍摄的照片至指定平台,进行投票评选。

7. 活动结束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感谢参与者的支持。

八、活动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2. 线下宣传在周边社区、商场、学校等地张贴活动海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3. 合作伙伴宣传与相关企业、机构合作,通过他们的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捕鱼设备租赁费用:[X]元3. 海鲜美食费用:[X]元4. 奖品费用:[X]元5. 宣传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十、注意事项1. 参与者需注意安全,避免在捕鱼过程中发生意外。

2. 活动现场设置专人负责秩序维护,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舟山渔船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主题活动设计意图:沈家门渔港面临东海,背靠青龙白虎两山,构成了一条长约十里,宽约半里的天然避风良港,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

早在清朝中期便形成了热闹的街市,素有“小上海”、“活水码头”之美誉。

这里常年万船穿梭。

每逢渔汛,沿海十几个省市的几十万渔民云集港内,桅樯林立,鱼山虾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岛渔港景观。

入夜,渔灯齐放,繁星如织,美不胜收。

作为沈家门的孩子了解渔船、认识渔船是必须的,所以,这次我们的综合实践课题是走进渔船世界。

这次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舟山渔船的变迁,了解现在和过去的渔船。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查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制作等综合能力。

目标:1、让学生了解渔船的变迁,了解渔船的现在和过去。

2、通过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了解渔船文化。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孩子的查资料、调查、采访等综合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家长,传承家乡文化的热情。

活动年级:四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安排:启动周:第三周内容: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1、舟山渔船的历史变迁。

2、认识渔船。

3、知晓渔船文化。

4、了解渔船上的人员分工。

6、渔船作品大展示。

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式:采访、调查、动手制作等。

各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阶段性指导周:第四周——第六周1、对于各小组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报,各小组提出意见,老师提出改进方法。

2、提出下阶段研究内容。

汇报周:第七周各小组汇报研究内容。

走进舟山渔船(启动课)一、课题的引出1、同学们,我们沈家门被称为世界渔港,漫步滨港路,你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渔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展示)2、作为渔家的孩子,我们对渔船又了解多少呢?(学生)3、诗歌,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童年的渔船》曾有多少漆黑的夜晚我和母亲伫立海边远处的渔火愈闪愈亮照亮了母亲的笑脸满舱的收获压低木船颤颤的跳板送父亲上岸冬去春来,年又一年刺眼的光束射向岸边依然是母亲的笑脸钢铁的甲板取代木船厚厚的跳板安装了护栏潮起潮落,风吹雨打曾经的渔船慢慢腐烂点点渔火装满了童年渔船承载着渔家人的期盼渔火却把我童年的梦想点燃童年的梦想终将实现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渔船吹向了大洋彼岸富裕起来的渔家人借卫星传递平安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渔船的世界,去了解它,认识它。

(板书课题)二、确定研究的内容。

对于渔船,我们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内容呢?(学生四人小组讨论)1、渔船的历史变迁。

2、认识渔船。

3、认识渔具4、渔船文化。

5、渔船上不同的人员分工6、渔船作品大展示。

三、研究的方法。

1、如果想要研究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上网、海边观看、去博物馆了解、去船模制造厂采、问身边的亲人等)四、成立研究小组、各小组确定研究内容。

1自由分组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分组,分组以六人为主,最多只能有七个人。

并各组选定组长。

2、制定计划各小组制定计划,想想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做一些什么?3、小组汇报计划4、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表格(据计划和分工填写)时间具体任务负责人5、学生提出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如安全问题,采访时的礼仪问题,全班讨论,以便活动进行。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课时)1、先在家里进行上网调查,双休日在家长带领下,去博物馆或者船模厂采访,也可实地观看泊在海边的渔船,了解相关资料。

2、动手制作渔船作品。

第三阶段汇报阶段(一课时)成果分享一、小组汇报渔船丰富的知识。

小组一:渔船的历史变迁。

(1)渔船的变迁,我们通过上网我们了解到:浙江沿海使用渔船约有7000年的历史。

海洋捕捞的渔船是由内陆江河使用的小舟、木筏演变的。

唐代中期开始,额由滩涂采捕到沿岸浅海捕捞延伸,渔船小,没有定型规格和名称。

宋朝时开始渔船逐渐增大。

到清朝渔船有了一定的形状呈V字型,船头两侧有鱼眼睛。

到了民国,渔船都是木质结构,使用风帆和摇橹作为推进动力。

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基本用木帆船捕捞,成为木帆船捕捞时期。

到了60年代出现了机帆船,捕捞渔船基本实现了机动化。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出现了钢制渔船。

而且都是钢制大型渔船。

师板书:渔船从小舢板——木帆船——机帆船——木质渔船(机动船)——钢制渔船(机动船)。

(2)、渔船的作业地点从近海——公海(接近公海)(3)、远洋鱿钓船的发展。

小组二:认识渔船(1)、了解渔船的作业方式。

(针对渔船所捕捞的内容不同,了解他们的作业方式:单拖船、双拖船、捕蟹、拖虾、流网、雷达网、灯围……)(2)关于现在渔船的构造。

①、图片介绍。

②、模型猜一猜。

③、了解船上先进的设备。

④船谜之歌什么船儿像彩桥,花花绿绿水上漂。

年年清明上舟山,冬至一到回老家。

什么船儿雕画梁,船舱里厢住新娘。

早出晚归勤下钓,石斑鱼儿养满舱。

什么船儿生翅膀,不怕六级浅涂浪。

浪横头舱插下桩,安全进出钱塘江。

什么船儿背儿郎,背到渔场往下放。

儿钓鱼,娘照忙,大风大浪背进港。

什么船灯最明亮,夜夜生产黑水洋。

灯光透来千群鱼,黄昏钓到大天亮。

什么渔船像战舰,浩浩荡荡出渔港。

踏平外海万倾浪,丰收返航鱼满舱。

什么船头二只角,跨海征东战南北。

八十年代是木壳,线外捕鱼吃不落。

九十年代换钢制,开辟外海到韩国。

( 1、福建渔船 2、广东渔船 3、沙飞船儿 4、大钓渔船 5、鱿钓渔船 6、大型渔船 7、舟山渔船)小组三:认识渔具。

(1)、渔具种类(2)、渔具的变化生1:我们组研究的是渔具,我们首先来到普陀文化博物馆,我们了解到以前的渔具种类很少,而且很小,要么是那种笼式作业,要么是很小的网,捕鱼的时候撒出去的那种(照片)。

随着舟山渔业的发展,现在的渔具种类很多。

不过,我们拍的很少,我们走了很多地方才拍到这些照片。

(照片)很多的渔网的照片浮子绳子蟹笼拖虾船的长管子拔网机下面请我们小组的同学来补充一下。

生2:渔船上最主要的渔具其实就是渔网,我带来了,现在的渔网基本上使用尼龙线织成的。

我带了,请看,颜色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就是有的渔网网眼大,有的渔网网眼小。

生3:我还了解到捕蟹的网是白色的,线很细很细,每次出海都用新的网,蟹不上来的时候,用手把蟹拽下来时,网就破了,所以每次都用新的网。

小组四:渔船上的人员分工我们组研究的是渔船上的人员分工,我们请教了渔民伯伯,还找了资料,了解到渔船上的分工很明确,就像我们班级里的班干部一样,每个人都有岗位,都有不同的任务。

我们了解到(出示图片):老大:就是船长,一船之长,领导整条渔船。

相当于一个班级的班长。

多人:就是大幅,协助船长的。

相当于副班长。

老规:轮机长,负责船上的机舱间,渔船行进的动力,机器。

出网:负责渔网的装置、修补、保养。

出袋:负责最后的网袋。

拖下纲:抛下沉子。

(锡坠、石头)拔头片:抛锚、抛绳的。

火仗:烧饭的。

负责渔船上人员的吃饭的。

备人:打杂的,一般的工作都必须参加的。

(头多人)小组五:渔船的作业方式,可以采用表格形式。

例如:渔船特点主要捕的鱼种单拖船、双拖船:这种船,马力大,有1千匹马力,速度快,每小时能航行6—7海里。

各种各样的鱼类都能捕上,包括乌贼、螃蟹、小黄鱼拖虾船船上除了渔网还有很长的铁管子,这是拖虾船的特点。

(照片)虾流网船单只船出海捕鱼,根据所捕的鱼的种类不同分为:流蟹船,流小黄鱼船,深水围网船。

蟹小黄鱼各种鱼、蟹、虾等都能捕上。

雷达网船每只船上渔网很多,少的有5、6顶渔网,多的渔船有13、14顶渔网,出海的时候船上除了渔网,还有很多很多装成一袋一袋的白色的塑料浮子。

各种各种的鱼围网船分为小围网和深水大围网两种。

小围网:两只灯艇,用很亮的灯把鱼照拢后再撒网捕鱼。

深水大围网:一只小艇,一顶网,小艇在旁边开,按小艇行驶的方向,大船上的灯把鱼照拢后,再撒网,网很长很大。

主要是夏季 7、8 两个月作业。

青蛅鱼小组六:渔船文化。

(1)、祭海(了解舟山的祭海活动,虾峙、岱山……)(2)、渔民忌讳(3)、渔歌、渔谣、渔民号子小组七:渔船作品大展示(1)、收集渔船的作品,可以从各种渠道收集渔船的作品。

(2)可以带上相机自己拍拍渔船的照片。

(3)可以画一画渔船。

(4)可以用不同的材质做一做渔船。

二、交流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三、拓展延伸:走进舟山渔船的世界,让我们收获很多。

但是这几年舟山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渔业所占的经济比例越来越小,舟山也涌现出更多功能不同、大小各异、作用独特的其他船只,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外任务,除了渔船外,还有哪些船只为我们舟山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它们的贡献?请同学们课外走进舟山其它的船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