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旅游业绩效评估总结

旅游业绩效评估总结

旅游业绩效评估总结近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旅游业绩效评估来衡量旅游业的贡献和效益。

本文将对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并重点探讨其在当今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概念旅游业绩效评估是指对旅游业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和判断,旨在确定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

旅游业绩效评估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估,通过客观数据和定量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就业、文化传承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贡献。

二、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方法1. 经济指标评估经济指标评估是旅游业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旅游业收入、带动产业链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等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可以计算出旅游业对GDP、税收等经济指标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2. 社会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是评估旅游业绩效的重要方面之一,主要衡量旅游业对当地社会文化、民生福祉的影响。

在社会影响评估中,可以考虑旅游业对当地就业、教育、医疗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正面影响,同时需要评估旅游业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负面影响,如文化冲突、资源过度开发等。

3. 环境效益评估环境效益评估是评估旅游业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消耗。

通过环境效益评估,可以衡量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注旅游业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

三、旅游业绩效评估的应用1. 决策参考旅游业绩效评估结果可以为政府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通过评估结果,政府可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市场竞争分析旅游业绩效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开发。

浅析我国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浅析我国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多 由政府行为为 主 , 国家 统一 制定评 价体 系和评价 指标 , 由
企 业 始 终 处 于 自上 而 下 的被 动 执 行 。
二、 虽然采用的是多层次评 价指 标 , 应用 的指标很 多 , 但
是未能全面地表 明指 标所 反映 内容与 实现企业 最终 目标之
间的因果关系 , 多的指标 很生硬 , 许 对评 价者缺乏指导性 , 不 利于激励效果的发挥 。 三、 固定 的指标权重 限制了整个体 系的灵 活性。对 同一 大类各 种行 业的企业采 用统 一的 指标权 重而忽 略 了其 发展 阶段 、 竞争地位 和战略等 现实存 在的差 异显然是不合理的 。 四、 知识经济条 件下人 力资 源、 究和 开发等无 形 资产 研 的重要 作用 在现有的绩 效评 价指标 体 系中未能得 到充 分的 体现 。整个 体系 中能反 映无形 资产 价值 的菲财 务指标 仅 占
计划经济下我 国企业 电有绩效评价指标 体系 , 是一种 但 侧重于静态的 、 以财务报表 为基 础的传统绩效 评价。它的评
价重点主要在于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 由于历史成本 原则 但 和货币计量原则的财务 报表 只能 反映企业 过去 的经济 活动 和企业 有形资产的情况 , 因而这样 的企业 绩效评价就不 可避 免的存 在许多的不足 。 目前我 国关于 企业 的绩 效评价指 标体系是 随着市场经 济 的发 展而不断修 正的 , 由财政部 、 是 国家经 贸委、 人事部 和
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多 元化 的 , 因此 , 国有企业 绩效 评价 体 将
系用于旅游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不合适 的。其次 , 这一指标 体 系的评价重点是制造 企业 , 在指标 的设 计方 面 , 主要 考虑 的 是制造企业的特点 , 如将“ 存货周转率 ” 作为评价资产运 营状 况的主要 指标。而 旅游 企业旅 游服 务生产 与消 费 的同时性 及旅 游产 品的不存储性 等特 点 , 决定 了很 多旅游 企业 的存货

国内旅游业经济绩效文献综述

国内旅游业经济绩效文献综述

旅游业经济绩效文献综述(1)我国旅游业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相较于国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之一。

与国外一样,旅游业的经济影响研究始终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对旅游业的经济影响进行研究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从入境旅游分析我国入境旅游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入境旅游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二是旅游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三是旅游产业对城市的经济效应;四是旅游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五是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中,有不少学者对旅游产业对城市的经济效应也就是旅游业对城市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测度和评价。

戚瑞静等(2014)从基础动力、经济效益和就业贡献3个维度构建旅游业经济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旅游业经济绩效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省内旅游绩效存在明显的等级。

[1]李日曼等(2015)从旅游经济、地区经济增长、旅游产业规模3个维度构建旅游业经济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省省7个市的旅游业经济绩效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广西省省内旅游绩效两级分化明显。

[2]罗萍(2012)从旅游业创汇能力、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能力、旅游业促进就业能力、旅游业增加财政收入能力、旅游业吸引和接待游客能力、旅游业产业要素经济收入和投入产出能力等六方面根据指标选取原则选取旅游业绩效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 2000-2009年重庆旅游业绩效进行评价。

并从旅游基本要素和旅游产业要素方面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 2000-2009 年重庆旅游业绩效影响因素与旅游业绩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重庆旅游业绩效的影响力度较大,而旅游人才培养对重庆旅游业绩效的影响相对较弱。

[3]何丽红(2008)基于核心——边缘等理论,构建了由创汇效应、收入效应、就业效应以及产业要素效应等四个方面的区域旅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流域各省旅游绩效以及影响区域旅游绩效差异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

绩效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综述绩效评价简单说是对既定目标执行结果的评价,是综合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相关评价程序,对管理层既定目标实现进行全面的客观评价。

绩效评价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际金融界开始研究商业银行业绩评估。

1996年,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的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工具从美国引进到中国,受到中国经济界,管理界,商界和学术界的热烈欢迎。

1、国外研究现状上世纪90年代初,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 在《哈佛商业评论》,公布了平衡计分卡的结果,其中阐述了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过程和原理。

作为绩效考核模式的重大突破,引起广泛关注。

此后,Kaplan和Norton在实践中继续关注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1993年,他们继续总结发表了一篇关于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适当评估指标的文章,说明将战略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结合来选择绩效评价关键指标。

2006年,Robert和David发表《组织协同:运用平衡计分卡创造企业合力》一文,文章中描绘了“企业价值定位法”理论,阐述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建立协同效应,运用革命性的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协调和监督高层次战略的实施。

2009年,Robert和David又在《平衡计分卡战略实践》提出,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平衡计分卡体系,应把运营管理,运营成本与平衡计分卡相结合,引导企业构建并运行一套有效的闭环管理体系,其其体系包括从战略制定到业务执行,从战略监督再到战略检验修正。

2014年,Stan和Tom通过引入平衡记分卡,研究不同银行在使用与未使用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差异,通过实践论证说明,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绩效模式要好于那些不引入的,其效用也高于旧用绩效考核体系。

20013年,Zahirul使用主成因素分析来研究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劣,分析其市场地位行业特点,并根据这些特征构建其自身的预警风险体系。

2002年,Wesley和Friedman根据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特点,综合概括出商业银行的评价目标,并综合不同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经过概括将其指标大体分为四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能力指标评价、资产质量评价指标和发展潜力评价指标。

关于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的探讨

关于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的探讨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很强关联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决于它的发展规模和运行状况,可以通过它在 GDP 中的比重或它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总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率来判断。

一、收入效应——旅游业的收入效应促使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区域旅游总收入,即是一个区域内外来或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花费的食、宿、行、游、购、娱的总和。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等资料有关数据表明,旅游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稳步增长,到2002年保持平稳上升态势,但2003年因为遭遇“非典”影响,旅游经济大幅下降,之后虽然也缓慢恢复增长,但始终未能达到2003年以前的水平。

一方面,由于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始终保持了10%以上的高增长率;另一方面,也表明旅游业受“非典”的总体冲击较大,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过,就旅游业自身而言,旅游总收入也保持了平均两位数的较高增长速度。

区域内外旅游者的花费,即一个区域的旅游收入,对其区域的经济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旅游者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收入构成直接影响,直接关联着一个区域的经济收入;由交通费、食宿费、饮食费、娱乐费、商品购买费及服务购买的费用构成,又由旅游地的直接收入诱发形成,间接影响旅游业的收入。

二、创汇效应——创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型的国际性产业,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吸纳国际资本的投入,扩大对外经济关系,而且吸引各国朋友入境旅游,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旅游外汇收入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商品出口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创汇能力高旅游作为一种无形出口贸易,同有形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具有很多优势。

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和旅游产品和消费的同一性,导致一国或一地区基本上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外汇收入。

旅游创汇实质是出口服务产品,而旅游服务凭借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服务设备的所有权并未出售,损耗少。

旅游创汇与其他贸易创汇相比,更具有创汇能力。

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阶段特点述评

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阶段特点述评

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阶段特点述评摘要:本文从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上对当前国内关于旅游经济及绩效的评价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评述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的阶段及其特点,总体上相关研究呈现从偏重定性分析到注重定量分析,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全面,研究内容逐渐趋向微观机理分析等特点。

关键词:国内旅游经济;研究阶段;特点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01从当前国内对旅游经济、绩效的评价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大都是在引用和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套用了相关的主流的实证模型,定量为辅,定性研究居多。

从评价的范围看大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宏观层面的经济效应上,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对旅游业自身绩效的关注也很少。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牵涉面很宽泛,涉及部门诸多的综合性产业,其中离不开大量数据的支持,而这些数据很难获得,因此旅游经济的定量研究很困难。

从现有文献的总结说来,大致按照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不同倾向,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旅游经济和绩效评价的研究内容,对国内旅游经济绩效研究阶段及其特点进行述评。

一、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国内主要是集中对旅游经济的定性分析探讨,研究的成果很少,缺乏足够的准确数据,大都是靠研究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所取得的成果也相对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

二、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这一阶段对该主题的研究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丰硕,在研究方法上也开始较多的使用定量方法,通过搜集相关的数据,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实证分析研究旅游经济和绩效的评价,与简单的定性研究相比,大大提高了成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保继刚、楚义芳(1999)是国内第一个全面分析评价旅游经济这个主题的学者,为该主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他们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国际旅游的创汇效应、收入效应和就业效应及旅游产出乘数进行了初步的估算。

浅析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浅析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浅析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构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的绩效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旅游企业的特点、绩效评价目标、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进行浅析。

一、旅游企业的特点旅游企业作为服务型企业,其特点包括季节性、波动性、不稳定性和高度依赖性。

由于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收入和利润往往存在波动性。

客户需求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旅游企业的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因此其高度依赖于外部环境的影响。

旅游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绩效评价指标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绩效评价目标旅游企业的绩效评价目标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

经济效益是企业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利用效率和成本效率等方面。

社会效益是指企业对社会和公众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就业、对地方经济拉动和对当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

环境效益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绩效评价指标应当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从而全面评价企业绩效水平。

三、指标体系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企业绩效水平的重要工具,其构建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特点和绩效评价目标。

针对旅游企业,可以构建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1. 经济效益指标(1)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

(2)资产利用效率和周转率:反映企业对于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

(3)成本控制效果: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水平。

2. 社会效益指标(1)就业和人才培养:反映企业对当地就业的贡献和人才培养工作。

(2)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反映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3)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反映企业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尊重和保护。

旅游业绩效评估与总结报告

旅游业绩效评估与总结报告

旅游业绩效评估与总结报告摘要:旅游业绩效评估与总结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旅游业的运营情况,并提供详细的总结和建议。

通过对各项指标和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旅游从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支持和改进方案。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收入增长、顾客满意度、资源利用效率等多个维度对旅游业绩效进行评估和总结。

1. 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于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提供决策参考,本报告将对旅游业绩效进行评估与总结。

通过对市场规模、收入增长、顾客满意度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分析,旨在为旅游从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2. 市场规模评估旅游业的市场规模是评估其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过去五年的数据分析,旅游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同时,各个目的地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新兴市场的崛起对传统旅游目的地造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因此,旅游从业者需要加强市场研究和定位,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来增加市场竞争力。

3. 收入增长评估旅游业的收入增长是评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根据数据分析,旅游业的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然而,收入的增长不平衡现象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些地区和企业在旅游业收入方面表现出色,而另一些地区和企业的收入增长相对较低。

因此,旅游从业者需要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提高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顾客满意度评估顾客满意度是评估旅游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旅游业的整体顾客满意度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客户对旅游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和体验感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因此,旅游从业者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与顾客的互动和沟通,以满足不同顾客群体的需求。

5. 资源利用效率评估资源利用效率是评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旅游业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旅游目的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和文化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6, 6(6), 212-218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6 in Hans. /journal/mm /10.12677/mm.2016.66028文章引用: 徐小飞, 杨洪. 国内旅游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 现代管理, 2016, 6(6): 212-218.Review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Xiaofei Xu, Hong Yang *Business Schoo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Received: Nov. 30th , 2016; accepted: Dec. 17th , 2016; published: Dec. 21st ,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tourism economy,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lso become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ourism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e summarized som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in in-dex selection, evaluation content, evaluation method, and pointed out the research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domestic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some defects; for example the index selection is poor computational, subjective interference is stro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need to be improved.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domestic tourism research, we put for-ward that, in the future research we can use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using cloud mod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 reducing the reliance on the subjective factors. KeywordsTourism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omestic Research国内旅游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述评徐小飞,杨 洪**通讯作者。

徐小飞,杨洪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收稿日期:2016年11月30日;录用日期:2016年12月17日;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1日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发展的绩效评价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国内旅游发展的绩效评价文献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旅游发展绩效研究在指标选取,评价内容,评价方法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国内旅游发展绩效评价研究指标选取计算性较差,主观干扰性强,评价方法有待改进的一些研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旅游发展绩效评价研究可以使用熵权法,云模型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减少对主观因素的依赖。

关键词旅游发展,绩效评价,国内研究1. 引言通过查阅知网数据库2005年至2015年的文献,以“旅游发展绩效评价”为关键词,找出了88篇旅游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见表1),其中旅游评价内容的有29篇,旅游绩效评价指标的有19篇,旅游绩效评价方法的有40篇。

可以看出,旅游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的文献最少,其次是旅游评价内容,关注度最高的是旅游绩效评价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我们今后的研究要更加重视指标体系的建立、旅游评价内容的拓展,同时也要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

2. 旅游绩效评价内容的研究2.1. 旅游整体绩效评价李伟清(2013)采用贡献区位商法对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旅游产业集群的绩效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长三角两省一市在旅游集群绩效水平上存在两极分化[1]。

李群绩(2012)以盱眙县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其旅游发展绩效[2]。

姚小云等(2012)运用营销价值链理论,建立旅游目的地影视营销绩效评价指数数学模型[3]。

陈艳(2013)用旅游生态足迹分析法,以武陵源旅游为例,研究发现,武陵源旅游生态足迹增长的量主要是由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生态足迹引起的[4]。

李琦(2014)通过测算当前河北省各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水平,得出各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程度[5]。

2.2. 旅游部门绩效评估陈青等(2014)构建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携程、艺龙、同程等8家旅游网站的电子商务实施绩效进行对比研究[6]。

张补宏等(2014)提出了旅游景区网站绩效评估体系,以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网站为对象,提出了改善该旅游景区网站建设的建议[7]。

马明等(2011)通过建立山东旅游形象绩效评估体系,全面的评估了山东省2008年旅游形象绩效[8]。

许珂(2013)对常州市旅游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旅游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问题[9]。

李武武(2008)提出城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是政府性资金,要制度科学健全、运作规范透明、论证评估相结合[10]。

徐小飞,杨洪Table 1. The literature statistics of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2005-2015) 表1.我国旅游发展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统计(2005~2015)内容旅游绩效评价内容旅游绩效评价指标旅游绩效评价方法数量29 19 402.3.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向延平(2009)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对德夯苗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感知进行分析,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11]。

向延平(2012)以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为例,研究得出,旅游产业的扶贫经济绩效显著[12]。

3. 旅游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3.1. 旅游目的地绩效评价指标汪明宇等(2008)利用认知绩效、市场绩效、传播绩效和管理绩效四部分构建起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系统,对长江流域12省区区域旅游形象进行绩效评估[13]。

杨雷等(2012)提出了一套评价区域旅游合作绩效的指标体系,对沈阳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14]。

阎友兵等(2012)基于政治、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含有13个测量指标的红色旅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韶山展开实证分析[15]。

刘燕桃(2014)以安徽省的16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对安徽省的旅游产业集聚绩效进行了测算,最后基于安徽省的旅游产业集聚竞争态势提出了该区域有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16]。

张培等(2015)构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指标体系,可以使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估过程中的问题一定程度的解决[17]。

3.2.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向延平(2008)对湖南省贫困地区永顺县旅游扶贫经济绩效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针对其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其改进建议[18]。

陈友莲(2012)对旅游扶贫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作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后,认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意义显著[19]。

黄梅芳(2014)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构建了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广西国定贫困县之一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进行评价[20]。

汪秋菊(2014)利用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环境绩效等3个维度构建旅游绩效测度体系,对2006~2011年杭州旅游发展进行测度[21]。

3.3. 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指标林立民(2009)研究了旅游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选择问题[22]。

成娅(2011)运用财务指标、顾客满意度指标、发展创新指标等三个方面对旅游企业实施绩效评价[23]。

4. 旅游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4.1. 常用评价方法张瑜(2013)利用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网络营销绩效考评中的指标层次分析,进行模型计算。

结果表明,运营指标权数的确定是旅游网络营销绩效评估顺利完成和提高评估结果信度和效度的关键因素[24]。

张云涛(2015)运用增强型平衡计分卡并综合考虑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对建立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例演算[25]。

姜同强(2007)利用IT平衡计分卡,构建衡量中国旅游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内两家典型旅游企业为案例,比较了二者的信息化水平[26]。

陈军华(2009)利用AHP的原理,建立了旅游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旅游人力资源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27]。

蒋蓉华(2010)用徐小飞,杨洪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西部旅游地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以云南丽江为案例,研究表明,云南丽江地区游客满意度总体是“满意”提出存在的问题[28]。

胡雯雯(2010)构建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深期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营销绩效进行评价[29]。

刘黔川(2011)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游客满意度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30]。

赵雪松等(201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云南省三类旅游电子商务站进行了绩效评价研究[31]。

臧德霞(2014)利用重要性一绩效分析(IPA, Importance-Perfor- mance Analysis)工具,研究了青岛与大连两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