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第十二天)
争分夺秒15天2021高考语文押题:12.文言文阅读

争分夺秒15天2021高考语文押题:1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2021高考考纲解读】2021年《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一、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考点】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
文言实词的考查常常是对某个实词提供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或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或错误的一项。
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考点解说】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
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是指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些个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种用法。
考点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点解说】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包括以下考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了解这些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理解与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去抽象记忆到底有哪些种特殊句式与用法,以及它们的具体情况如何。
这里的不同用法指词类活用和句法一样都属于语法范畴。
同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语法并没有太大不同,但毕竟有一定的差别。
我们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限定在古今语法相异的主要方面。
考点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及断句【考点解说】本考点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翻译成现代汉语”。
“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基本包括三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能够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义;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高考语文小题保分天天练:第12练(含答案)

第12练(时间:40分钟分值:30分)1.(2018浙江高考模拟冲刺提优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抹.布(mā) 维系.(jì)拎.包(līn) 为虎作伥.(chānɡ)B.眼睑.(jiǎn) 占卜.(pǔ)泊.车(bó) 长吁.短叹(xū)C.毗.邻(pí) 剥.皮(bāo)猝.死(cù) 无稽.之谈(jī)D.抓阄.(jiū) 瘦削.(xuē)揩.油(kāi) 不着.边际(zháo)解析:C A项,“系”应读xì;B项,“卜”应读bǔ;D项,“着”应读zhuó。
2.(2018浙江高考模拟冲刺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卸甲镇周庄村一七旬村民打开液化气总阀欲烧开水时,突然发生爆炸,既而..引发大火,三间民宅屋顶被烧出了大窟窿。
B.为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人们只能从那些无从查考的稗官野史....、捕风捉影的坊间传说以及残缺不全的文物中去探寻事件的面貌。
C.法学专家先进的法制..思想和系统的法律思维积极影响着司法实践活动,对检察机关办案质量和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D.当年的张友文,遗世独立....于公安文学评论这块处女地,一个人张灯结彩;如今的他堪称公安文学评论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解析:B A项,“既而”,时间副词,表不久;句中应该用“继而”(状态副词,表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C 项,“法制”指法律制度体系;句中应该用“法治”(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和社会)。
D项,“遗世独立”指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对孙杨的处理决定:孙杨被暂时取消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暂不参加国家游泳队集训,不代表国家游泳队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B.香港海洋公园在短短7小时内有6条濒危锤头鲨突然猝死,检视过锤头鲨尸体的专家怀疑鲨鱼的神经系统受病毒感染,但暂不清楚是什么病毒。
2021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第二天)(完美版)

2021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第二天)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
(10分)(1)□□□□□,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2)望西都,□□□。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分)(3)周敦颐在《爱莲说》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
(2分)(4)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1分)(5)请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完整。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有个意大利人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chóng()这座桥。
(2)今天开张有jìhuì(),不许穷小子进门,叫常头出去。
(3)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gù()。
(4)我吃惊的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 mòguǎyán()。
2021年河南重点名校中考考前猜押最后一卷 语文【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诗说人情!品味情理愈觉其诗之妙"漂泊在外的王湾写下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旧年/于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晏殊(浣溪沙+中的. !/两句!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两句!包含登高望远-不怕困难的哲理" ##.$心忧天下的文人!常借诗文抒发心中志向"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 ' /两句表达誓死报国的决心!表现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 贞的民族气节"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心忧天下苍生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
河南中考考前猜押最后一卷·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阅读语段!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字形"
独处%是思想与情感&('慢)'漫'无边际遨游的一种感受(远离喧
嚣&('!"#$)'%"#$'%获得安静%离开朋友的谈笑%心灵自由地深呼吸%可以不受任何 干扰(不&('避)'辟'讳什么%也不受外部世界的打扰和影响(可以放飞
材料三鼓励学校)家长充分联动社会资源%组织*读书节+*分享会+等相关阅读
活动%将阅读习惯的养成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以社区为辐射中心营造*书香社会+ 的良好阅读氛围%让学生在纯粹的阅读体验中领略*阅读之美+%充分享受阅读乐趣(
#!$观察右面的漫画!简要介绍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班级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下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 写出你的结论","字左右" 材料一济源思礼镇是济源唯一一个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该镇的英雄广场也 以*英雄+二字命名(-月!日%济源思礼镇近千名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校师生齐聚 英雄广场%共同缅怀先烈( 材料二郑州烈士陵园%二七区京广路小学)艺术小学%金水区丰产路小学)文化 绿城小学%经开区外国语小学,,一群又一群孩子来到这里%向英雄敬礼(二七纪念 堂里%游客围住*红色小导游+拍照)点赞%*红领巾+们正在将他们知道的英雄故事讲 给更多人听( 材料三-月-日%在延津县烈士陵园%天刚亮%卫国戍边英烈肖思远烈士墓碑前 就收到第一朵鲜花(0时%全国各地自发前来祭奠的群众已排起了长队( #!$下表是(中国青年报+.今年清明节!你会如何纪念革命先烈/的调查报告!请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图表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
(新高考)山东省2021届高考语文临考倒计时十天冲刺卷(二)

(新高考)山东省2021届高考语文临考倒计时十天冲刺卷(二)(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粘贴好条形码。
2.答题要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那么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高三语文 考前赢分 第12天 爱练才会赢

考前赢分第12天爱练才会赢
【试题精选】
1.学校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白居易的《琵琶行》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一段主持辞,要求:①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用一种修辞格。
②至少引用一句原作中的诗文。
③不超过60字。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中国环境标志”图(图为绿色),准确理解标
志的含义,然后写一段说明介绍的文字。
【详解答案】
1.示例:《琵琶行》: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同情的泪,伤感的泪,更是心灵相应的泪。
《岳阳楼记》:岳阳楼几度兴废,洞庭湖多少烟波?范仲淹虽身处逆境,却心怀天下,道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1)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山、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最外围是“中国环境标志”的汉字和英文组成的一个圈。
(2)图形的中心结构山、水、太阳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且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
环境”(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3)图标设计为绿色显示了绿色环境保护的主题。
【作文冲刺】
1.《易经》的核心就是一个“变”字。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请以“变”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没有人能否认,再“大”的物质都是由“小”的微粒构成,也没有人能否认,伟大、华丽、辉煌,亦是由点点滴滴所汇聚而成的。
请以“汇聚”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考前终极猜押-语文答案(第12天)

考前终极猜押-语文答案(第12天)一、(24分)1.(10分)(1)何日遣冯唐(2)东风不与周郎便(3)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2.(4分)(1)饶恕(2)诓骗(3)强聒不舍(4)恪尽职守3.(3分)C (A项“蜿蜒”的意思是迂回弯曲地。
可以用于形容龙蛇等曲折爬行貌或山路曲折,但不能用于形容人的行动。
此处应该用“匍匐”;B项“嚣张”的意思是盛气凌人,气焰很盛的样子。
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气焰,而并非是城堡。
此处应该用“喧嚣”;D项“义愤填膺”:“义愤”指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义愤填膺”意思是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句中粉丝愤怒的对象是“媒体对偶像吸毒被抓捕的批评”,媒体的这个批评是正义的。
)4.(3分)C (“目的”与“其原因”语义重复,删去“其原因”。
)5.(4分)示例:鸣蝉虽高唱,火热不过夏天;红叶虽舞动,凄美不过秋天。
二、(46分)(一)(10分)6.(3分)(1)通“座”,座位(2)喂奶(3)说出7.(4分)(1)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身子渐渐坐正了。
(2)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哆嗦打颤,几乎想要抢先逃跑的。
8.(3分)D(本文主要是神态、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
)(二)(9分)9.(3分)C “辟”通“避”,躲避。
(A.丧父/君王的自称;B.到/周到;D死亡/最终)10.(3分)胜之每行见老人担负/辄以身代之/猎得禽兽/尝分肉与有亲者11.(3分)宋胜之是一个乐于助人、讲信义、淡泊名利的人。
(每答对一点一分)译文:宋胜之是南阳安众人。
他幼年丧父,五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
宋胜之安家在谷城聚中,对先辈孝敬追慕之情十分深厚,聚众讲学,人们都受到他的教化,老老少少都注重礼节。
宋胜之每次走路看见老人肩挑背负(重物),就亲自代替老人担负;打猎捕获禽兽,都会把肉分给有父母亲的人。
押新高考卷10—14题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山东海南)

押新高考(山东海南)第10—14题文言文阅读新高考背景下的文言文阅读考查有了新的变化。
题目设置5题,除了传统的文言断句、文化常识、内容理解、文言翻译以外,又增加了信息筛选题。
这就要求学生要深入文言文本,理解文意,切实培养文言语感,提升文言阅读能力。
考查形式为选择题加简答题。
考点一:文言断句一、借助“5”标志,把握断句基本方法标志1:名(代)词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
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标志2:对话、引文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标志3: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为此我们可以借助虚词断句。
虚词类别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乎、哉、夫——其后一般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复句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其前一般断开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标志4:特殊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语文答案(第十二天)
2021高分突破考前终极猜押试题
语文答案(第十二天)
第一部分基础(24分)
1.(10分)(1)奉命于危难之间
(2)征蓬出汉塞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4分)(1)鄙薄(2)坦荡如砥(3)星宿(4)前仆后继
3.(3分) C
【解析】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此词不能形容“工匠精神”。
4.(3分)C
【解析】C选项“超过……以上”是重复赘余,需要删除“超过”或者“以上”。
5. (4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
第二部分阅读(46分)
6.(3分)(1)情趣(2)(水或酒)清澈(3)遮蔽
7. (4分)(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喝酒上。
(2)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3分)B
【解析】“丰盛豪华”与文本内容不相符。
9.(3分)D
【解析】A.……的原因;B.那么,就;C.表示转折;D.来/用
10.(3分)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选用廉吏/ 使民衣食有馀
11.(3分)体恤民情、贤明、倡导廉洁
【课外文言文翻译】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
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
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
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
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
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
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
12.(3分)D
【解析】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尾句可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困难,既有前期居民参与率低等原因,也有后期政府分类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作者并没有说孰轻孰重,但是选项C却表述为主要原因,这是错误的。
13.(3分)D
【解析】有关部门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并没有完善的惩罚和奖励措施,是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14.(4分)①从居民来说,要提高认识,掌握分类方法,养成良好习惯;②从政府来说,要完善处理设施,建立配套系统,制定奖惩措施。
15.(4分)①独自一人过桥;②我绝望无奈;③要和凶狠无礼的人交会;④我轻松喜悦
16.(4分)(1)(2分)“浩瀚”是广阔的意思,与“在空中漂浮的一片羽毛”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此时害怕无助的心理。
(2)(2分)“抠”是手指用力地抓住。
这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我”此时恐惧慌乱的心理。
17.(4分)(1)我赞同以“独木桥”为题。
“独木桥”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它为题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可以揭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可以揭示小说的主题:在“独木桥”上“我”战胜了胆怯,学会了独立。
(2)我赞成以“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为题。
这是小说的主旨句,以它为题可以和文章结尾形成相互照应,可以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在“独木桥”上“我”战胜了胆怯,学会了独立。
18.(5分)这道题是开放性题目,回答的时候要注意:1.所举的例子是成长过程中的实例;2.有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3.语言流畅清晰。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类卷(45~50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充实具体,有真情实感。
2.层次清楚,结构严谨,详略得当,前后照应。
3.语言表述准确、流畅。
二类卷(40~44分) 1.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充实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表述规范、通顺。
三类卷(30~39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15~2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0~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加分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1.立意深刻;2. 构思独特;3. 语言优美; 4. 材料新颖;
5. 文面整洁,书写美观。
扣分1.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扣2分。
2.不足500字,每少50字扣1分。
3.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的错字不计),最多扣3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3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1~3分。
6.泄露考生真实身份,扣1分。
7.抄袭或套作,给5分以下,全抄袭的扣至0分。
提示根据我市学生实际,作文平均分应控制在38分以上。
给分应重视区分度,让好作文、有闪光点的作文脱颖而出。
第四部分附加题(10分)
1.(2分)敌人威胁着新生的政权,铁路不通,会有挨饿受冻的危险。
为了拯救城市和铁路,必须由雅尔卡站筑一条窄轨铁路通到伐木场。
2.(4分)甲段主要写深秋连绵的秋雨,突出了雨的寒冷。
渲染了筑铁路的巨大困难,筑路工人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工作,顽强斗争,充分显示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乙段主要写夏日下狂风暴雨,突出了雨的猛烈,衬托了祥子痛苦的境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3.(4分)反映坐车人的无情,表达了作者的憎恨之情。
这是一个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对穷人冷酷无情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