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_二级接触氧化处理DOP废水
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 0 1 3年 8月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 MC C
V0 1 . 2 3 No . 4 Au g . 2 01 3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8 - 8 1 3 X. 2 0 1 3 . 0 4 . 0 1 8
a f t e r b e i n g t r e a t e d t he di s c h a r g e p H wa s 6 . 5 ̄8 . 5,t h e a v e r a g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S S ,CODa NH3 一 N wa s 5 2 mg / L,7 0 mg / L,1 1 mg / L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a v e r a g e r e mo v a l r a t e f o r S S,COD。 ,NH3 一N wa s
Ab s t r a c t :T h e b r e wa g e wa s t e wa t e r h a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s u c h a s h i g h c o n t e n t o f o r g a n i c a n d S U S - p e n d e d s u b s t a n c e ,h i g h t e mp e r a t u r e ,wi d e p H v a l u e c h a n g e r a n g e , g o o d b i o d e g r a d a b i l i t y ,e t c . . At p r e s e n t b i o c h e m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wa s t h e ma i n p r o c e s s t o t r e a t t h e wa s t e w a t e r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 a n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t h e c o mp a n y t r e a t e d t h e wa s t e wa t e r b y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h y d r o l y s i s a c i d i i f c a t i o n / t wo — p h a s e s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a c t o x i d a t i o n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w h e n t h e w a s t e wa t e r p H wa s 8  ̄ 9 。
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连庆堂;杨玉杰;谢腊平;赵颖
【期刊名称】《给水排水》
【年(卷),期】2007(033)011
【摘要】纺织印染行业是水污染大户,且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强,色度高,pH波动大,难降解,组分变化大,一直是工业废水处理的难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解酸化-两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以及工程的调试与运行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水质满足《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6-2001).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连庆堂;杨玉杰;谢腊平;赵颖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泉州,362021;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泉州,362021;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泉州,362021;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泉州,362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
【相关文献】
1.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光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 [J], 于佳;许吉现;孙广垠;王燕
2.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应用实例 [J], 刘海成;常张红;王现丽;
吴俊峰
3.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J], 朱智强;蒋文生
4.水解酸化-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J], 陈碧美
5.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 [J], 苏文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摘要: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本文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着重介绍一种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生化处理为主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水解酸化串联接触氧化解决了印染废水中难降解物质多、单一传统活性污泥处理效果差的问题,这一工艺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及处理效果,并且使其更易满足营养物质、温度、氨氮去除率的要求。
本文试设计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
印染废水经工艺处理后CODcr去除率高达95.3%,SS去除率为92.5%,该工艺具有污泥少,耐冲击负荷能力强,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等优点,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印染废水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前言随着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印染废水已经成为水系环境的重点污染源之一.染料是印染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全世界投放市场的染料多达30000种,每年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染料约为6×108kg。
特别是近年来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纺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 A染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 浓度也由原先的数百毫克/升到2000~3000毫克/生,从而使得原有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的沉淀,气浮法对着类型的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也仅为30%左右,因此,印染废水的经济有效的处理技术正日益成为当今环保的一大难题。
[1]1.废水来源及起特点印染废水的水质复杂,污染源按来源分为两类:一类来自纤维原料本身的夹带物,另一类是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浆料,油剂,染料,化学助剂等。
分析其废水特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1 水量大,有机物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和pH值变化大,水质变化剧烈。
因此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 A染料,新型助剂等难以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中,增加了处理难度1.2由于不同染料,不同助剂,不同织物的染整要求,所以废水中的pH值,CODcr,BOD5,颜色等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BOD5/ CODcr值均很低,一般在20%左右,可生化性差,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BOD5/ CODcr值提高到30%左右或更高些,以利于进行生化处理1.3印染废水的碱减量废水,其CODcr值有的可达10万mg/L以上,pH≥12,因此必须进行预处理,把碱收回,并投加酸降低pH值,经预处理达到一定要求后,再进入调节池,与其他的印染废水一起进行处理1.4 印染废水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度高,有的可达4000倍以上。
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化法处理制革废水

废水 占总废水量的 6 %左右 , 0 水中的 B D、 O 悬浮 物、 硫化物的含量高 , 且臭味大。鞣制阶段的废水 是集铬蹂 、 中和、 染色和加油工序的综合废水, 约 占总废水量的 3 %左右 。水 中污染 物除三价铬 5 外, 且色度高 , 根据着色的不同, 主要是棕红色 、 灰
Ab t a t Ba e he ia o c a i n — h sr c : s d on c m c lf c ul to l ydr ytc a i fc to —bi c nt c o d — ol i cdii a i n o o a t xi a
to i n,a o h rb o o t c x d t n p o e sWa d e o d a t a n r s e t r n t e i c n a to i a i r c s s a d d t e l o Wih t n e y Wa t wa e .
外废水的色度也很高。 由于制 革废 水 属 于 高浓 度 有机 废 水 ,m
( O / C D 值为 0 3 06 适宜于进行 B D ) m( O c 5 ) . — .,
生物 处理 。 制革废 水 的综合 处理 , 国内制革 工业通
常采用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相结合 的方法。生物 处理系统 :目 国内应用较多的有氧化沟、S R 前 B 和生物 接触 氧化 法 。 这些 方 法处理 稳定 , 技术 实用
E p cal h rjc r n ig rs l so d ta h i h r e se trrah d s eil y,tep oet u nn eut h we h tteds ag d Watwae e c e c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其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的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如细菌、藻类、真菌等)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过程。
在生化处理过程中,有机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成较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生长、分裂、吸收营养物质、分解有机物质等。
二、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1. 水解酸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废水首先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
这个过程有利于后续的生物降解反应。
2. 好氧生物降解阶段:在水解酸化池之后,废水进入好氧生物降解池。
在这个池中,通过通入适量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微生物在这个阶段分解有机酸、氨氮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3. 深度处理阶段:好氧生物降解之后,废水进入深度处理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通过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性有机物质,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4. 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经过深度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其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会沉淀下来,形成污泥。
沉淀池中的污泥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肥料或填埋,实现资源化利用。
三、工艺图示以下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示:[工艺图示]四、总结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工艺流程包括水解酸化阶段、好氧生物降解阶段、深度处理阶段以及沉淀池和污泥处理等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工艺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气浮-催化氧化-水解酸化-两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双氧水废水

气浮-催化氧化-水解酸化-两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双氧水废水黄健;张华;王健
【期刊名称】《水处理技术》
【年(卷),期】2009()6
【摘要】采用气浮-催化氧化-水解酸化-两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双氧水生产废水能达到预期效果。
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SS、石油类、总磷的浓度分别为4400、285、800、290mg·L-1时,出水相应指标的浓度分别为68、60、4.5、0.42mg·L-1,可实现双氧水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采用隔油池-气浮组合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大部分的油类物质。
该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剩余污泥量少、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等优点,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实用性。
【总页数】4页(P116-119)
【关键词】双氧水废水;气浮;催化氧化;水解酸化;两段生物接触氧化
【作者】黄健;张华;王健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1
【相关文献】
1.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气浮—过滤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J], 李亚峰;刘洪涛;单信超
2.气浮-水解酸化-UBF-两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 [J], 张华;黄健;冯少茹
3.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气浮/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J], 乔俊莲;郑广宏;徐远雄
4.催化氧化预处理及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原料药废水 [J], 李欲如;梅荣武;沈浙萍;韦彦斐
5.混凝气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纤维板生产废水 [J], 刘贤辉;陈小刚;李珊珊;黄朗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混凝沉淀_酸化水解_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

混凝沉淀2酸化水解2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王连军 刘晓东 于文敦 孙秀云 樊 明(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南京210094)摘要 采用混凝沉淀2酸化水解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苯乙烯生产废水,通过治理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废水COD Cr平均浓度为1160mg/L时,COD Cr去除率为8812%,出水水质稳定,能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聚苯乙烯生产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 混凝沉淀1 引言锡山市兴达泡塑材料厂是江苏省治理太湖流域限期达标的重点化工企业,在聚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包括生产母液和聚苯乙烯粒子冲洗水,废水中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为主,且含有少量羧甲基纤维素和苯乙烯单体。
经过大量试验,确定该废水处理工程采用混凝沉淀2酸化水解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通过调试和试运行,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指标达到了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以下。
该工程通过了达标验收。
现就该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及试运转情况作一介绍。
2 废水处理工艺211 废水水质情况废水排放量为1400t/d,p H为6~9,COD Cr约为1160mg/L,SS>250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约为1160mg/L。
212 工艺流程采用混凝沉淀2酸化水解2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工艺,流程见附图。
废水格栅调节池混凝沉淀池PAC 泵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出水排放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机滤饼送堆场存放泵附图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13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参数处理工程主要构筑物及工艺参数见表1。
3 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311 混凝沉淀池运行情况废水处理物化段采用斜管沉淀池,选用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加药量为018‰,此段COD Cr平表1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参数构筑物规格及参数数量/个停留时间/h调节池2410m×510m×410m13混凝沉淀池610m×510m×510m2315酸化水解池710m×510m×418m48接触氧化池810m×510m×418m412二沉池<610m×710m2315罗茨风机L30×40LD-1,45kW1均去除率达6110%。
最新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物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面责声明:本文档来自网络并经精心整理,提供免费阅读,文章版权属于原创者,请注意保护知识产权,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只可学习交流使用。
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物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关键字:印染废水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1.废水的水质水量浙江某针织厂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对针织产品进行印染后整理加工,企业经济效益较好。
拟建的废水处理站处理的对象主要为工厂排放的印染废水,其污染物来源主要来自纤维原料上的污物油脂、添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
废水具有典型的印染废水的特点,即废水的水量水质变化大,COD高,B/C均很低,一般在0.2~0.35之间,可生化性差,色度高。
根据业主及环保局的要求,废水设计水量为3000m3/d。
对废水排出口多次监测和参考其他同类型针织厂的废水水质,确定设计进水水质,如表1所示。
表1 废水水质指标COD c(mg/l)BOD5(mg/l)SS(mg/l)色度pH值1200~1500250~4002504007~12根据《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4287-92)表3中的规定,废水站处理出水水质应执行一级排放标准,即COD cr≤100mg/l, BOD5≤25mg/l, SS≤70mg/l, 色度-≤40倍, pH值6~9。
2. 处理工艺2.1 工艺流程由于印染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大,因而所选系统必须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充分考虑印染废水的特点,并根据国内外印染废水处理的设计和实践经验,采用物化处理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2.2 工艺流程说明为避免废水中可能存在的纤维杂质物体进入后续处理和管道系统,防止后续处理单元的沉积和堵塞,在废水进口处设置捞毛机。
废水经过捞毛机后进入曝气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同时可去除部分硫化染料。
经调节后的废水进入一级物化处理系统,主要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和部分有机污染物。
废水经一级物化处理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废水生物处理采用厌氧水解酸化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工艺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
工业水处理 2007 - 04, 27( 4)
郑筱黑, 等: 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化处理 DOP 废水
原因。当生物膜生长成熟后, 膜较厚, 而填料间隙较 小, 从而发生堵塞, 使得填料中间形成厌氧环境, 厌 氧产气, 增加了上浮力。而且堵塞也影响了生物膜的 正常脱落, 进而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以上两种原因再加上大曝气量的作用, 共同引 发了填料上浮的现象。根据上述原因作出相应调整 后, 问题得到解决。
( 2) 填料上浮问题。填料上浮现象主要受填料固 定方式、填料的填充比、曝气量影响。
填料固定初始采取的是上方固定, 下方悬挂重 物的方式。这种方法在生物膜没有生长成熟的时候 是可取的, 当生物膜生长成熟且较厚时, 表面积加 大, 浮力也随之加大, 容易导致填料上浮。
填料的填充比过高也是引起填料上浮的又一个
由于设备更换以及出现冲击, 调试中间出现几 次反复, 经过 170 d 以上的培养、驯化, 出水基本稳 定, 随后转入试运行。实际操作中, 细菌成活后, 营养 盐成分就停止投加。 3.2 存在问题
( 1) 酸冲击问题。水解酸化池是系统稳定运行的 一道屏障, 然而水解池的 pH 要求较严格, 根据现场 运行观察, 最佳的运行 pH 为 7.5 ~8.2 左右。过低或 者过高都会影响处理效果, 甚至引发整个系统的瘫 痪。在整个调试期间, 酸冲击是引发系统出现问题的 主要诱导因素之一。由于生产不正常, 该厂车间排出 的废水偶尔 pH < 4。酸冲击发生时, 现场观察到兼氧 池填料上的生物膜薄而稀少, 呈现灰白色, 黏度不 高, 有腐败气味。并且最终导致后续好氧处理系统出 现生物膜大量脱落, 出水混浊, 生物处理系统被破 坏。根据分析, 在系统正常运行时, 水解酸化池能有 效分解大分子, 并且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分子结构, 当 水解酸化池遭受冲击, 并停止正常工作时, 后续的好 氧处理单元不适应或者无法降解大分子物质和有毒物 质, 导致生物处理系统处于瘫痪并最终完全被破坏。
根据对现场存在问题的分析, 可知 pH、布水和 填料的填充比是影响系统处理效果的关键。现场的 经验是水解酸化池进水 pH 控制在 7.8 左右、使用多 点布水的方式、填料填充比在 70% ~80%, 处理效果 较好。 3.3 处理效果
[ 摘要] 采用水解酸化 + 二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新区某 DOP 工厂废水。设计总处理水量 120 m3 /d, 其中原浓废 水 20 m3 /d, 出水回流 100 m3 /d; 设计进水水质: 高浓度有机废水 CODCr 9 000 mg /L, pH 5~9, 混合后废水 CODCr1 500 mg /L, pH 6~8; 设计出水水质:CODCr≤130 mg /L, pH 6~9。实际进 水 CODCr 987.60 mg /L, 平 均 出 水 CODCr 为 105.37 mg /L; 平均 CODCr 去除率为 89.33%, 处理后出水可达标排放。
( 3) 水力短流问题。由于设计的过流管道直径较 小, 自流流量达不到原设计处理水量要求, 在对布水 进行了改造, 取消了原来的布水管, 改成墙孔后, 布 水效果明显变差。在细菌培养的初期, 由于填料间的 阻力较小, 在一定的流速下, 废水可以分布到约 60%的池体容积, 当微生物生长成熟后, 生物膜堵塞 了原本就不宽松的填料间隙, 由此导致水力短流。反 映在运行过程中处理效果的变化上, 培养初期至生 物膜成熟初期处理效果较好, 但生物膜培养成熟一 段时间后, 处理效果下降。水力短流问题在增加导流 板和疏松填料后得到改善。
( 1) 水解酸化池。采用直接好氧挂膜启动, 积累 生物量, 达到合适污泥浓度, 并适应水质后, 逐渐转 入 兼 氧 条 件 。 通 过 加 生 活 污 水 调 配 池 内 CODCr 约
工业水处理 2007 - 04, 27( 4)
500 mg /L, 按 m( CODCr) ∶m( N) ∶m( P) = 200 ∶5 ∶1 投 加 N、P 成分, 从附近造纸厂污水系统引入污泥, 使 MLSS 质量浓度达到 1~2 g /L。闷曝 3 d 后 CODCr 质 量浓度降低到 300 mg /L, 随后开始连续进污水。控 制 进 水 CODCr 为 300 ~400 mg /L, DO 为 3 mg /L 左 右, 1 周内出水 CODCr 质量浓度稳定在 200 mg /L 以 下。此后逐步提高进水负荷, 同时, 在细菌成活并大 量繁殖后, 逐步减少溶解氧,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Zheng Xiaohei1, Guang Jianxin2, Fan Chunjian1 ( 1. Zhenjiang Zhongtian Municipal Water Affair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Zhenjian 212000, China;
中和池出水, 通过水泵、流量计定量进入水解酸 化池, 水解酸化池设计停留时间 12 h( 实际约 13 h) , 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式。出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 经过两级接触氧化( 共计 8 个好氧池, 串联结构, 停 留时间约 45 h) 处理后, 出水部分回流, 剩余部分达 标排放。
85
经验交流
( 2) 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污泥接种方式与水 解酸化池相似, 并且与水解酸化池同步培养, 水解池出 水直接进入两级接触氧化池。DO 控制在 2~4 mg/L, 按 m( CODCr) ∶m( N) ∶m( P) = 100 ∶5 ∶1 投加 N、P 成分。 污泥接种成活后, 进入污泥驯化期, 开始逐级提高 CODCr, 使一段接触氧化池污泥质量浓度增长到 3 g/L 左右, 镜检发现有少量活动的原生动物, 有大量的新 生菌胶团出现, 伴有部分丝状菌, 活性较好。
一段接触氧化, 共 4 格。平面尺寸为 5.0 m×5.0 m, 平均有效水深 4.5 m, 理论停留时间为 22.5 h。采用 底端微孔曝气, 溶解氧控制在 2  ̄ 4 mg /L。 2.3 二段接触氧化
二段接触氧化池尺寸大小及设备同一段, 平均 有效水深 4.0 m, 有效理论停留时间为 20 h。二段池 内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已经很少, 实测结果显示, 水 解池进水 CODCr 在 1 000 mg /L 时, 二段接触氧化进 水 CODCr 只 有 250 mg / L 左 右 , 当 前 者 进 水 达 到 1 500 mg /L 时, 二段进水也只有 480 mg /L 左右。所 以二段应当控制在低负荷下运行。溶解氧控制也是 二段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由于处在较低的食微比 ( F /M) 环 境 , 污 泥 浓 度 较 低 , 需 要 控 制 合 理 的 曝 气 量, 避免造成溶解氧过高现象。控制不当时容易导致 生物膜老化脱落加快, 活性污泥絮体瘦小, 沉降性能 差, 最终引起出水超标。 3 结果与讨论 3.1 系统启动
第 27 卷第 4 期 2007 年 4 月
工业水处理 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Vol.27 No.4 Apr., 2007
水解酸化—二级接触氧化处理 DOP 废水
郑筱黑 1, 光建新 2, 范春健 1
( 1. 镇江中天城市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江苏 镇江 212000; 2. 江苏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某化工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 生产车间的 废水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无机酸、邻苯二甲酸二 辛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醇和其他副产品, 废水中 CODCr 平均 9 000 mg /L 左右, 且难以直接好氧降解。 稀释后排放的废水呈酸性, pH 约为 5.0。 1 设计内容 1.1 工艺流程
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1。
1.2 设计进出水水质 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 1。
项目
表 1 水质指标
CODCr / ( mg·L-1)
石油类 / ( mg·L-1)
pH
SS / ( mg·L-1)
设计进水 <1 500
<20
பைடு நூலகம்
6 ̄9
<100
设计出水
<130
<5
6 ̄9
<60
注: 设计进水水质是指进入生化反应系统时的水质。
2 主要设施设备 整 套 系 统 由 配 电 系 统 、配 水 系 统 、鼓 风 系 统 、10
图 1 处理工艺流程 车间排放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石油类物质, 废
水经隔油池去除部分非乳化油。隔油池去除的浮 油采用人工撇除的方式定期撇除。除油后废水进 入调节池, 调节池收集生产车间间歇排放的生产 废水以及初期雨水, 调整水质水量。调节池设预曝 气。
调节池的废水通过泵送入中和池, 与处理后的 回流水混合, 控制进水 CODCr < 1 500 mg /L。同时, 使 用 pH 自动控制系统调出水 pH 达到 7.5  ̄ 8, 以满足 生物处理的要求。
[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废水;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 中图分类号] X78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05 - 829X( 2007) 04 - 0085 - 03
Applica tion of hydrolys is a cidifica tion a nd two-s ta ge conta ct oxida tion proce s s to the tre a tme nt of DOP wa s te wa te r
个生物反应池、2 个沉淀池、污泥系统和排水系统等 组成, 另配有独立的氮、磷、絮凝剂投加设施、pH 自 动调节系统。 2.1 水解酸化
水解酸化池分 2 组各 1 格, 设计同时进水。尺寸 大 小 为 2.5 m ×5.0 m ×6.2 m, 有 效 水 深 5.2 m, 有 效 停留时间约 13 h。水解酸化采用生物膜法工艺, 池内 安装弹性填料, 采用微孔曝气。控 制 溶 解 氧≤0.3 mg /L。膜法水解酸化比传统的厌氧水解具有更佳的 吸附、过滤和固定作用, 抗冲击能力明显提高, 剩余 污泥量也大为减少, 该系统的水解酸化池不排泥。 2.2 一段接触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