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笔记
《小石潭记》必备知识点

读懂山水。 ①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答案】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02.文言知识
通假字
日光下澈 “澈”通“彻”,穿过,透。
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 古义: 把……作为 2.乃后生 4.不可久居
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毛泽东:“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 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 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2 背景资料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 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卲州刺史,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期 间,他常常寄情山水,以抒发自己的忧伤郁闷之情。其间,经他 发现的胜景很多,他一一作文记载,写成“永州八记”。本文是 其中的第四篇。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 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 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 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 江》) 【注释】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代表作品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 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 江雪》《渔翁》。
人物评价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 厚之流是也。”
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 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 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小石潭记课堂笔记

小石潭记课堂笔记
一、本文写景细致,请分析下面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分别从哪些角度写景,以及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1.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
这句话从正面直接写小石潭的形状和水中的坻、屿、岩等。
既写出石的奇形怪状,又写出水清石美。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这句话从侧面间接写潭水的清澈透明。
3.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这句话既写鱼儿的静态,又写鱼儿的动态。
既写出水的清澈见底,又写出鱼儿的自由欢畅。
4.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这句话写溪流的高大、曲屈。
作者以水喻蛇,以斗折比喻曲屈的溪流。
既写出溪流的弯曲、曲折,又写出溪流的高大。
5.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这句话从侧面间接写溪流的曲折、高大。
既写出溪流的两岸交错、犬牙交错的形势,又写出溪流的深远。
二、本文写景动静结合,请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哪些句子是静景,哪些句子是动景。
1.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
这些句子写的是静景。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这些句子写的是动景。
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这些句子既有静景又有动景。
从“潭西南而望”到“明灭可见”,写的是静景;从“斗折蛇行”到其深远不可知其源,写的是动景。
2022年《小石潭记》读书笔记与心得5篇

2022年《小石潭记》读书笔记与心得5篇2022年《小石潭记》读书笔记与心得1公元805年,柳宗元因为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刺史,于是柳宗元来到了这片小石潭。
柳宗元带着悲凉的心情,来到了这片小石潭,这片小石潭像它的名字一样,小潭以石头为底,在靠近岸边的地方,有石底翻卷出来,露出在水面,仿佛像一座座小岛一样。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柳宗元坐在了潭水的边上,四周的竹林包围着他,寂静的没有旁人,让人感到了心神凄凉。
这让柳宗元回想到了自己在朝廷的时候,他极其拥护王叔文的改革政策,想要把整个大唐带的更好,让整个大唐变得国力再次兴盛,回到贞观,开元时期。
然而当时的大唐已经不再是盛世了,此时的大唐已经衰弱不堪,宦官专政,各地还有节度使正在起义,而柳宗元想要找到一位与他一样,想要拯救大唐,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但是没有,他反而还被那些宦官孤立,并且皇帝也在宦官的谗言下,把柳宗元贬到了永州这一块偏僻的地方。
此时的柳宗元,就如同这座小潭一样,被四周孤立着,孤零零的。
而此时的大唐,又何尝不是这样子?那些以前的盟友,以前的朝贡国都反目了,那些得到利益的节度使也纷纷起义,整个大唐就像这片小谭和柳宗元这样,孤零零的,最终走向灭亡。
而柳宗元,也带着悲凉的情绪,最终郁郁而终。
2022年《小石潭记》读书笔记与心得2一位落魄失意的文人坐在一潭清幽的池水边,望着幽深的池底,思考着自己的处境。
这便是《小石潭记》给我们呈现的画面。
不久之前还是出身贵族的豪门子弟,还是革新运动中的政治先锋,还是朝廷之中的精英人物。
转眼间就成了一位被贬出这为的失意者,成了一位流浪在外的流浪者,成了这位静坐池旁的迷茫者。
虽然说中国上下五千年中的被贬的人数不胜数,但要说落差如此之大的就不多了。
小石潭记读书笔记

小石潭记读书笔记关键信息项:合同编号:[合同编号]签订日期:[签订日期]合同双方:合同目的:明确合同目的和目标合同期限:开始日期:[开始日期],结束日期:[结束日期]合同标的:描述合同涉及的具体产品或服务合同金额:总金额:[总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方式]权利和义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履行地点:合同履行的具体地点违约责任:详细列明违约情形及处理办法争议解决:争议解决方式,包括仲裁或诉讼合同修改和解除:修改和解除合同的条件及程序保密条款:涉及的保密要求和义务附加条款:其他双方约定的特殊条款合同甲方: [甲方公司名称]地址: [甲方公司地址]代表人: [甲方代表人姓名]职务: [甲方代表人职务]乙方: [乙方公司名称]地址: [乙方公司地址]代表人: [乙方代表人姓名]职务: [乙方代表人职务]一、合同目的本合同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合同目的和目标]。
二、合同期限本合同自[开始日期]起生效,至[结束日期]止。
三、合同标的甲方向乙方提供的[具体产品或服务]。
乙方向甲方提供的[具体产品或服务]。
四、合同金额合同总金额为[总金额]。
付款方式为[支付方式],支付时间:[支付时间]。
五、权利和义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具体权利和义务]乙方的权利和义务:[具体权利和义务]六、履行地点本合同履行地点为[具体地点]。
七、违约责任八、争议解决本合同的争议应通过[争议解决方式]解决,若无法解决,双方同意提交[仲裁机构或法院]进行仲裁或诉讼。
九、合同修改和解除本合同的任何修改和补充须经双方书面同意。
本合同的解除条件及程序为:[解除条件及程序]十、保密条款双方应对本合同内容及履行过程中获得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
十一、附加条款[附加条款1][附加条款2]十二、合同文本本合同一式[份数]份,甲方和乙方各执[份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复习笔记

初中课内文言文复习小石潭记(柳宗元)一、参考译文(教参)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岀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已,一个叫奉壹。
二、词句基础知识(一)、课后练习(名词作状语和使动用法)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其岸势犬牙..差互()4.凄.神寒.骨()()(二)、常考课下注释(常以错误选项出现)1、可.百许头()2、往来翕忽..()3、不可久居.(). (三)、常课下注释(常以正确选项出现)1、日光下澈.()2、悄怆..幽邃.()()3、卷石底以出,为坻.() .4、潭中鱼可百许.头()5、水尤.清冽.()()6、为嵁.,为岩()7、俶尔..远逝()8、皆若.空游无所依().(四)本课典型特殊句式(倒装句)1、全石以为底正常顺序应为.2、卷石底以出正常顺序应为.3、如鸣珮环正常顺序应为.(五)名句背诵默写1.潭中鱼可百许头,。
2. ,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
4. ,明灭可见。
三、课文理解(画出理解的重点)(一)教参正确理解①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小石潭记读书笔记

小石潭记读书笔记
知识点框架:
- 作者柳宗元简介
- 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
- 小石潭的景物描写(水、石、树等)
- 作者情感的变化(从乐到忧)
思维:
- 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情感
- 体会移步换景等写作手法的运用思路
重难点和易错点:
- 重点理解文中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 易错点为某些句子的翻译
- 难点在于把握作者复杂情感的转变原因
补充点:
- 柳宗元其他作品的简单介绍
- 同时代其他文人相似风格作品的提及
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 总结文言知识要点
- 思考作者情感变化与现实的联系
- 分析写作手法对表达主题的作用,思考如何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第10课《小石潭记》知识点梳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一、文章主题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二、解释重点字词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2.隔篁竹..竹林。
3.如鸣佩环..玉饰。
4.心乐.之以……为乐。
5.伐竹取道.道路。
6.下.见小潭向下。
7.水尤.清洌格外。
8.水尤清冽..清凉。
9.全石以为..底把……作为。
10.为坻水中高地。
11.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表承接。
12.为嵁不平的岩石。
13.青树翠蔓..摇缀蒙盖缠络。
..翠绿的藤蔓14.蒙络15.蒙络摇缀..披拂长短不齐。
..摇曳牵连。
16.参差17.参差披拂..随风飘拂。
18.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19.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约数。
20.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21.皆若空游无所依..依靠的东西。
22.日光下.彻向下。
23.日光下彻.穿透。
24.影布.石上映在。
25.佁然..远逝忽然。
..不动静止不动的样子。
26.俶尔27.往来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28.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29.潭西南..而望向西南。
30.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关系。
31.斗.折蛇行像北斗星。
32.斗折蛇.行像蛇。
33.其.岸势犬牙差互那。
34.其岸势.犬牙差互形状。
35.其岸势犬牙..交错不齐。
..差互像狗的牙齿。
36.其岸势犬牙差互37.不可.知其源能。
38.四面竹树环合.包围。
39.凄神寒骨使……凄凉。
40.凄神寒.骨使……寒气透骨。
41.悄怆..幽邃凄凉。
42.悄怆幽邃.深。
43.以.其境过清因为。
44.以其境过清.凄清。
45.不可久居.停留。
46.乃记之.而去代指小石潭的景物。
47.乃记之而去.离开。
48.隶.而从者隶属,跟随。
49.隶而从.者跟随,跟从。
50.隶而.从者连词,表承接关系。
三、重点句子翻译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玉佩、玉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高兴起来。
小石潭记复习笔记

1从:自,由。
2.小丘:在小石潭东面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4.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5.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与环都是系在腰上的玉制装饰品。
鸣:发出声音。
6.乐:意动用法,单字翻以……为乐,句中则译为喜欢。
7.取:这里指开辟。
8.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9.见:露出,显出。
10.清冽:清凉,清澈。
11.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把……作为(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
12.近岸:靠近岸的地方。
近,靠近。
岸,岸边.13.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坻,水中高地。
14.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1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翠的树,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6.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约数,表示数目不确定,上下,左右,光景。
17.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18.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布:照映,分布。
19.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20.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
俶(chù)尔,忽然。
21.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翕忽:动作轻快敏捷的样子。
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若隐若现,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斗: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23.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差:交错。
24.不可知:不能够知道。
25.凄神寒骨,悄怆(qiǎo chuàng)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邃,深。
凄:(使动用法)使……凄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笔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1..(向西)(成林的竹子)(玉佩、玉环)(以⋯⋯为乐,对⋯⋯
感到高兴)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带
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心里对此感到很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
(砍伐)(这里指开辟)(清澈)
(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
水特别清澈。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成为)(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
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
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岸上)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
飘荡。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大约)(左右)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6、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透过、穿过)(映现)(愣住的样子)(忽然)(迅速)
阳光透过水面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停在那里)
愣住的样子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
7、似与游者相乐。
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明亮)
向水潭的西南方向望去,(那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或明亮或阴暗都看得清楚。
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
溪岸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无法知道它的源头。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
邃。
.
(使⋯⋯凄凉)(使⋯⋯寒冷)(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深)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环绕合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旁人,(那幽深悲凉的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1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因为)(停留)(离开)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12、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同我一起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1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附属)(跟随)
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人,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