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地嗪的抗菌活性和药物学的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_徐灵敏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_徐灵敏

·综述·作者简介:徐灵敏,女,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感染和免疫损伤,E -mail :xlm5269687@ 。

头孢地嗪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徐灵敏综述,张 展,栾 斌审校(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52)[中图分类号]R978.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8X (2007)01-0065-02Basic and clinic pharmacology studies on the double effects of cefodizimeXU Ling -min ,ZHANG Zhan ,LUAN Bi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 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 enan Zhengzhou 450052,China )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细菌感染更是常见的致命问题,且随着感染程度的加重免疫功能低下越明显,尤其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更适合的抗生素[1]。

头孢地嗪(Cefodizime ,CDZ )属于耐β-内酰胺酶的新型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目前唯一兼具广谱强力抗菌和免疫调节活性双重作用的头孢类抗生素[2],且毒副作用小,符合婴幼儿抗感染的需要。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DZ 双重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

1 头孢地嗪的基础研究[2-5]CDZ 是德国赫斯特公司和法国罗赛尔公司共同开发的第三代广谱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于1990年首先在日本上市,我国于1997年批准进口其粉针剂应用于临床,商品名“莫敌”,2001年正式投产,目前仍在对其生产工艺进行研究。

CDZ 对各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同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是抗生素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

1.1 头孢地嗪的抗菌活性CDZ 对各种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2],且对伯氏疏螺旋体的杀伤力明显高于头孢曲松和米诺环素[5]。

头孢地嗪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头孢地嗪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头孢地嗪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肖永红;王其南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1997(018)003
【摘要】对德国赫司特产头孢地嗪作了试管双倍稀释法体外抗菌活性,并和其他
7种抗菌药物作了比较,菌株为1994 ̄1995临床分离所得,革兰阳性菌252株,阴性菌437株。

结果证明,头孢地嗪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大致和头孢噻肟相似,且本品有免疫刺激作用,适宜于临床应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中等至重度感染。

【总页数】3页(P145-147)
【作者】肖永红;王其南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8.11
【相关文献】
1.万古霉素联合抗菌药物对烧伤患者感染MRSA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刘静;樊霞;魏亚虎;王俭;唐亦复;宋丽洁;胥学冰
2.17种藏药材提取物对13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杜宝中;刘艳霞;任明辉;央拉
3.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陈少秀;杜晓;景海霞;张霞;陈都红;常明泉
4.博落回提取物对猪场常见4种病原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韩佃刚;杨宏清;
信吉阁;车丽涛;张春勇;杨云庆;董俊;郭荣富
5.17种藏药材提取物对13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J], 杜宝中;刘艳霞;任明辉;央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头孢地嗪的临床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_李光辉

头孢地嗪的临床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_李光辉
入选病 例按随机数字表进入 头孢地嗪组或头孢 唑 肟 组。头孢 地 嗪组 55例 ,男 30例 ,女 25例 ,年龄 60. 8± 11. 5( 31~ 78)岁 ;头孢唑肟 组 52例 ,男 24例 ,女 28例 ,年 龄 61. 1± 12. 3( 27~ 76)岁。两组性 别和 年龄差 异无 显 著性。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 细菌感染 免疫调节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IMMUNOMODULATORY STUDY OF CEFODIZIME L i Guanghui* , Zhang Yingy uan , Ji Meirong , et al . * Institute of Antibiotics, Shanghai Medical Univ er sity , Shanghai 200040
二、药品及给药方案 头 孢地嗪 由德 国 Ho echst 制 药公 司提 供 ,商品 名 莫敌 ( M odivid) ,粉 针剂 1. 0克 /瓶 ,批号 03L168D360,剂 量为 呼吸道 感染 2~ 4克 /日 ,分 2次 静脉 滴注 ,疗程 7~ 14日 ;尿路感染 2克 /日 , 1次 静脉滴注 ,疗程 7~ 10日。头 孢唑 肟为日 本藤泽 药品工 业株式 会社产 品 ,商 品名 益 保世 灵 ( Epocelin) ,粉针剂 1. 0克 /瓶 ,批号 941001,剂 量 为呼吸道 感染 4~ 6克 /日 ,分 2~ 3次静脉滴注 ,疗程 7~ 14日 ;尿路 感染为 4克 /日 ,分 2次 静脉滴 注 ,疗程 7~ 10 日。 三、病例观察及疗效判定 逐日 观察用 药后患 者症状 、体 征变 化及有 无不 良 反应发生 ,并作好记 录。治疗前后 进行细菌学、血、尿 常 规、 肝、肾功能及胸片等有关检查。 疗效判定按痊愈、 显效、进步、 无效四级评定。 四、药敏测定 1.纸 片法药敏 测定: 采用琼 脂扩散 法 ( N CCL S)测 定 109株临床分离菌对头孢地嗪和头孢唑肟等的药敏。 2.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 ( M IC)测定: 以琼 脂稀释法、 多点 接种仪 测定头 孢地嗪、头孢 唑肟等 13种抗 菌药 物 对 105株存活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五、免疫学指标检测 在临 床研究 的部分 患者中 进行 ,头 孢地嗪 和头 孢 唑肟 组各 27例。用 药前后进行 ( 1)多形核白细胞吞噬 功

药剂科题库

药剂科题库

一、选择题部分1、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C )种药品。

A、3B、4C、5D、62、处方开具当日有效。

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B )天。

A、2B、3C、4D、53、医疗机构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情况,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对其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专册保存期限为( C )年。

A、1B、2C、3D、44、处方具有的意义是( B )A、法律性和技术性B、具有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C、法律性和经济性D、技术性和经济性5、处方中核心部分是处方开具者为患者开写的用药依据是:( D )A、自然项目B、处方前记C、处方后记D、处方正文6、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于( B )实施。

A、2007、1、1B、2007、5、1C、2007、4、1D、2007、10、17、医师开具处方应遵循( C )原则。

A、安全、经济B、安全、有效C、安全、有效、经济D、安全、有效、经济、方便8、下面有关急性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急性疼痛是最近产生并可能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B、急性疼痛通常与明确的损伤或疾病有关C、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烧伤后疼痛、分娩痛、急性带状疱疹痛、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D、急性疼痛通常是损伤愈合后任然持续存在9、可获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是:( D )A、青霉素+红霉素B、青霉素+氯霉素C、青霉素+四环素D、青霉素+庆大霉素E、青霉素+磺胺嘧啶10、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头孢菌素类是:( A )A、头孢他定B、头孢西丁C、头孢孟多D、头孢噻肟E、头孢呋辛11、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无效的药物是:( A )A、阿莫西林B、阿洛西林C、美洛西林D、替卡西林E、哌拉西林12、属单环β-内酰胺类的药物是:( D )A、哌拉西林B、头孢曲松C、头孢地嗪D、氨曲南E、拉氧头孢13、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 B )A、苯唑西林B、红霉素C、氨苄西林D、羧苄西林1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 )。

头孢地嗪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头孢地嗪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等对症处理 , 做到及 时发现不 良反应及 时救治 .
2 . 3 不 良反应 时间
在2 d后 ( 见表 1 ) 。
A D R最早 出现在输 液后 8 m i n 左右 . 最晚 出现
表 1 不 良反应 发生 时间分布
避免发生严重的不 良反应 , 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方面与用药对象有关 , 因为该药主要用于冠心病 , 高血压 , 脑梗死等
疾病 的治疗 , 而上述 疾病 多发 于中老年人 .同 时因老年人 的体 质较 差, 部份为过敏体质 , 血管弹性差 , 血管硬化 , 更易引起静脉炎 , 所 以对
老年人临床用药 , 应结合老年人的生理 病理情 况以及用药史 。 过敏反 应史 , 家族史 , 目 前用药情况 以及个体特点综合考虑 , 适 当用药 。 3 . 3 由表 1 、 2 可知, 银杏达 莫注射液 A D R中 以过敏 反应 为最常见 ,
摘要 : 头抱地嗪的不 良反应主要表 现过敏性 休克 , 剥 脱性皮 炎 . 恶心
呕吐, 白细胞减 少, 心血管反庆 , 神 经 系统 及泌尿 系统反应 等 。 临床应
用 时应 加 以 注 意 。
3 . 1 银杏达莫注射剂具有疗效好、 见效 快的优点 , 有调节血管的舒缩 功能 , 清 除 自由基 、 保护血管 内皮 细胞 、 拮抗血小 板活化 因子 , 疗效肯
观察 , 发现不 良反应需及时处理 , 以防止向严重方 向发展。
关键词 : 头孢地嗪 ; 不 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I O2 7 . 3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7 6 5( 2 0 1 3 ) -
0 7 . 0 2 2 O J D 3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

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各临床科室: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药械科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由药械科、医务科、护理部、感染性疾病科、感染办、检验科等职能部门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领导组(名单见附表)。

(1)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2)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3)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

(5)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对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6)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开展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等工作,为病原学诊断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常见致病菌分布和耐药监测工作,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抗菌药物由药械科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械科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2、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仿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3、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 种;同一通用名称杭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 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 种。

头孢地嗪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头孢地嗪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87 期2019 Vol.6 No.87166・药物与临床・头孢地嗪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研究汪宪安(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地嗪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效果。

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6例患者分组给予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其中28例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设作对照组,另外28例应用头孢地嗪治疗设作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头咆地嗪在呼吸内科临床中应用效果较好,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头孢地嗪;呼吸内科;临床;合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7.166.02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的重要原因,支原体为寄生菌会引起动植物及人的感染,也是临床常见疾病,支原体感染会导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出发热、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疾病容易反复,多发春冬两季[1]。

肺炎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案较多,为减轻病情,避免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肺炎临床治疗用药多选择抗感染、止咳、祛痰等治疗[2],本次研究中取56例肺炎患者分组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56例患者分组给予不同用药方案治疗,按双盲法随机分组,可以将80例患者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抽取28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2~65岁,平均(45.3±10.5)岁;病程3~7d,平均(4.0±1.2)d;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11~65岁,平均(44.6±9.8)岁;病程3~7 d,平均(4.1±1.0)d;两组基础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比较研究。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6T02:20:44.662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3期作者:陈志文叶茂清张彩红黄绍雄[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并对其药学作用进行分析,如下所示。

(四会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四会 526200)【摘要】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

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患者228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及不良反应。

结果: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为21.95%,显著高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频度,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头孢地嗪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是我院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物的使用方式包括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在228例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14%,包括少尿、血小板减少、血细胞降低、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皮疹;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4.82%,高于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我院临床上使用率较高,显著高于第一、第二代的使用频度。

使用方式以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为主,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为主。

【关键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药学;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3-0243-0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广谱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当中,且具有良好的效果[1]。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对细菌有较强的选择性作用,且对人体几乎无害,因此能够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2]。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菌类药物,此种药物具有更强的格兰阴性菌作用功效,耐受性较高,不良反应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 有较强耐药和敏感 的流感 嗜血杆菌活性均较强 , 对杜克雷嗜
血杆菌活性也较强 。( 4 ) 克雷伯 菌家族 : 头孢地 嗪对肠杆 菌属 ( 包括 阴沟肠杆 菌在内 ) 抑菌作用 较差 。头孢地 嗪对肺炎 克雷 伯球菌有抑制作用 , 但预后不及拉他 头孢和头孢 氨 噻肟 。( 5 )
其他肠道球菌 : 对枸 橼酸菌属在头孢菌素不同类型中的敏感性

头孢地 嗪 的抗 菌活性 和药物学 的临床应用研究
何 欣 欣
【 摘 要】 目的 探讨头孢地嗪抗菌活性及药物学的临床应用。方法 8 0 例/ J , J L 支气管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 察组 和对照组各 4 0 例。观察 组采用头孢地嗪治疗 , 对 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1 0 0 . 0 %,
为1 个疗程 。
1 . 3 效果评定
( 1 ) 治愈 : 临床症 状及体 征消失 , 实验 室检 查
和临床表现恢复正常 ; ( 2 ) 有效 : 病情 明显 好转 , 上述 指标至 少 有 一项 未恢复正 常 ; ( 2 ) 无效 : 病 情 在用药 . 4 统计 学方法 采 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进行 数据 分析 。
1 资料与 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 儿共 8 0例 , 男5 4例 , 女2 6例 , 年龄 8
进行对 比, 结果 第 3 代 参 与实验 的头孢 菌素抗 菌活 性均 较 明
显 。头孢地嗪对普通变形 杆菌 有较强抑 制活性 。头 孢地 嗪对 醋酸钙不动杆 菌 、 无 色杆 菌、 需氧 球杆 菌 、 绿脓 杆 菌无 效。对 B . 内酰胺 酶的稳 定性分析头孢地嗪与头孢氨噻肟一致 。 同其他头孢菌素类似 , 头孢地嗪对大肠杆菌青霉素结合蛋 白( P B P s ) P B P s 2 a亲和力 较高 , 在 ≥M I C浓度 下 , P B P s 与 头孢 地嗪结合 可使细 菌细胞壁 的合 成破坏 , 诱导原生 质体形成 , 促 使细菌在渗透压下溶 解 。加入 药物 1 ~2 h后 , 杀菌活 性开 始 , 可呈至少 8 h持续。 头孢他 嗪对免疫 系统 的作用具 体包括 : ( 1 ) 免疫细胞 功能 变化 : 研究显示 , 应 用头孢他 嗪可使单核 巨噬细胞 的吞 噬功能 和 自细胞提高 , 并可促使老年人多型核 白细胞正常吞噬功能恢
对 照组 总有效率为 8 2 . 5 %; 观察组不 良反应率为 2 . 5 %, 对照组 为 2 7 . 5 %, 差 异均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头孢地 嗪为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 可显著提高救治效果 , 且无 不 良反应 , 具 有较高安全性 。
【 关键词】 头孢地嗪; 抗菌活性 ; 生物学; 临床应用 【 中图分类号】 R 9 7 8 . 1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3 ) l l B 一 0 0 6 7— 0 2
作用 , 具有一定 独特 性 , 在 临床应 用 较为 广泛 。本研 究选 择我 院 2 0 1 2年 1月 一 2 0 1 3年 2月 收治 的 8 0例 / J , J L 支气管肺 为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 ,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 , 观察 组采用 头孢地嗪治疗 , 对照组采 用青 霉素 治疗 , 回顾 临床资料
2 0 1 3年 1 1月第 6卷 第 l 1 期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N o v e m b e r 2 0 1 3, y0 L鱼

・ 6 7-

疗 效 分 析 与 评 价
个月 ~ 2 岁 。均符合 ( J L 科学》 制定 的/ ] , J L 支气肺 炎诊 断标准 , 并 经 x线胸 片检 查证实 , 以程度 不等 的咳嗽 、 发热、 呼 吸 困难
或气促 为临床主 要表 现 , 肺 部可 闻及 细湿 哕音 。8 O例 患儿 随 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 照组 各 4 0例 , 2组患 儿一般 情况 比较 差 异 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方法 对照组 : 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 , 2 0 U / k g , 每天 2次 , 共用 5—7 d 。观察组 : 取头孢他嗪 8 0 m g・ k g ~・ d ~, 用生理 盐 水1 0 0 m 1 分 2次溶解 静 脉 滴注 , 并 完 成各 项 辅助 治 疗 , 5~7 d
如 下。
分析头孢地 嗪抗 菌活 性 , 其体外 抗茵 活性 具体 包括 l ( 1 ) G 菌 : 头 孢 地 嗪对 甲氧 西林 敏 感 的肺 炎 球 菌、 金 葡 萄 球 菌
( M S S A ) 抗菌活性均较显著 , 与其他第 3 代头孢菌 素特征一 致。 ( 2 ) G 一 球菌 : 头孢地 嗪对莫拉 菌属 、 G 一 球 菌淋球 菌 、 脑膜 炎双 球菌有较高敏感性 。( 3 ) 嗜血杆 菌属 : 头孢 地 嗪对 氨苄青 酶素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 ) ( 2 检验。以 P< 0 . 0 5
头孢地 嗪与头孢氨 噻肟 、 头 孢三 嗪等头孢 菌 素相似 , 为第
3 讨 论
3 代新 型头孢广谱 抗生素 , 有含 氨基噻 唑结构 的一 个侧链在 7 位上分 布 , 此结构 特征 除使 对 G 菌 的抗 菌 活性 得 以保持 外 , 对G 一 菌效果也较 为显 著 , 并具有稳 定 B - 内酰胺 酶的效果 。头 孢地 嗪除具 有广谱抗菌 的效果外 , 其还可发挥生物反应调节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