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童年端午作文【高中高三900字】

合集下载

儿时的端午作文4篇

儿时的端午作文4篇

儿时的端午作文儿时的端午作文4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儿时的端午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儿时的端午作文1“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屈原的故里秭归,乃我的家乡,于是乎,每年的端午节我们家都过得极为热闹。

还记得幼时凡临端午节,在我们老家还举行隆重的赛龙舟比赛,顶着上午的烈日,家家户户老老小小来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江边围着一排排的人,显得异常热闹,我们一家人在岸边为参赛的小伙子加油,虽然人多,但大家的助威声非常整齐,顿时有了填山移海之威,太阳不遗余力地散发热量,大家也竭尽全力地散发热情,所有的人都怀着对屈原的敬意祈祷一家人平安顺遂,来年风调雨顺。

男人们赛龙舟,家里的妇女也不闲着,拿着剪子便去家门边的从里剪两捆艾草与菖蒲。

而我家门上每年必挂着一捆,小区的楼道里几乎都是那样的清香,因为味道格外特殊,便深深的留在我的记忆中。

开始时,那些植物还是漂亮的青绿色,为堆积着灰尘的昏暗楼道增添了一抹俏皮的绿色,请想象一下,在灰朴朴的狭窄小空间中,有那样一抹令人心旷神怡的颜色,是多么让人心生欢喜啊!再过些时日,那抹青绿,便渐渐化为枯绿,泛黄的深绿色为整个画面似是增添了一种陈旧的味道,无端便显得庄严与古朴。

幼时火气重,一到夏秋季,总是喜欢流鼻血,而且一流便止不住,那场景常常让人唏嘘不已,那艾草便成为了我的“救命”的“稻草”。

太阳渐渐西下,天边的晚霞染红一片片云彩,一家人团圆围在桌边,有说有笑地包起粽子,外婆是我们家包粽子的高手,我笨手笨脚地在旁边有模有样的学着,明明是这里漏几粒米,那里绳子散开,外婆却总是眯起眼睛绽开笑容,脸上的沟壑都提起来:“包的很好哦,长大了你肯定也是包粽子的能手。

”现在回忆起外婆欣慰、慈祥的笑容,原来那里面是对我寄予期望,希望在我长大后每年这样的团聚习俗,一直延续下去……儿时的端午作文2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节,也称端阳。

端午节的回忆作文

端午节的回忆作文

端午节的回忆作文端午节的回忆作文1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

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

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如今,那些童年的趣事,早已悄悄地流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端午节的含义,让我思索了很多很多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

其内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绑五线绳,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

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气冲霄撼乾坤,山河破,乱世风云渡经纶,汨水拍岸泪四溅,江河叹英魂”端午节我想到了爱国。

“爱国”之情自古有之。

在我国特别是汉唐以后,爱国成了民众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

就说屈原吧,“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屈原“瑾瑜比洁,日月争光”的极高评价。

他的爱国情怀,个人气节,历久弥新,为国人所景仰和热爱。

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于探索真理。

端午节我想到了感恩。

儿时的端午节,母亲是最操劳的`,不仅要为我们准备好吃的东西,还要给我们制作香囊,绑上五线绳祈福。

她的操劳,让我逐渐明白了事理,晓得了感恩。

所以,我觉得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纪念屈原,还有必要利用这个假期,回家看看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他们吃个团圆饭,拉一拉家长里短。

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端午节里回想父母的恩慈,儿女应该成为父母一生辛劳的返息,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亲情的时候再后悔,到那时则悔之晚矣。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话说,人生在世只能走一回。

端午节作文800字:忆童年端午【端午节精品作文】

端午节作文800字:忆童年端午【端午节精品作文】

端午节作文800字:忆童年端午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划船的。

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

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

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

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

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

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

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

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

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

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

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

端午记忆优秀作文(通用27篇)

端午记忆优秀作文(通用27篇)

端午记忆优秀作文(通用27篇)端午记忆优秀作文(通用27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记忆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记忆优秀作文篇1在我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

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端午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

端午前一天,妈妈就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

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

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

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

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当然也少不了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

“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

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独一无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此刻我在想,倘若屈原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记忆优秀作文篇2端午已近,艾草的幽香在远山上缭绕着,然后不停地跟着风儿飘啊飘,飘绿了家家户户,在六月的史册中悠悠着一首端阳的诗篇。

端午节回忆作文

端午节回忆作文

端午节回忆作文端午节回忆作文集合6篇端午节回忆作文篇1每当粽子的清香开始在小村庄里弥漫时,儿时的我就知道端午节快要到了。

如今,有关端午点点滴滴的记忆,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那时,乡下特别重视端午节,当时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

儿时脑海中虽然有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而所谓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传说,我却一无所知。

小时候过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

农历五月初一早上,趁着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

一进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

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篓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干的芦苇叶放在水里浸透做棕叶,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一直是这样做。

端午前一天,妈妈和姐姐就一起动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

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们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

你可别小看了这手头功夫,因为我多次失误过,也曾被妈妈数落了多次。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

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

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有关端午节的记忆,充满了我的童年,虽然清贫却让我回味。

端午节的记忆作文9篇

端午节的记忆作文9篇

端午节的记忆作文端午节的记忆作文9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记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记忆作文1提起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对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也应该略知一二吧!但是,一个地方一个风俗,有很多端午习俗大家都不知道,今天就由我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揩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糯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

糯米沾着红枣香,粽叶包着朋友情。

”不管怎么说,听完我的介绍后,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节的知识呢?端午节的记忆作文2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了,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很快乐的。

端午节的美好回忆作文

端午节的美好回忆作文

1.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中国南方吴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活动,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节日逐渐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并在中国各地流传开来。

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一位忠诚爱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因怀才不遇而感到绝望,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每年的这个日子划龙舟、扔粽子入江以示追思。

然而除了屈原的故事外,还有其他关于端午起源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与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有关;另一种则认为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跳江救父的行为而设立的节日。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或故事背景,“端午节”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标记或是历史事件的回忆录——它是中华民族对于忠诚、勇敢、孝顺这些美德的一种集体记忆和庆祝方式。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一系列传统活动来表达敬意与欢庆的心情:赛龙舟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活动之一;家家户户还会包粽子作为节日食物;同时门上挂艾草菖蒲以驱邪避瘟也是重要的习俗之一。

此外,“端午”二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意象:端者正也,午者中也,“端午”即正中之时的意思。

古人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之数,“夏至”便是夏季的一个重要节点,《易经》中有“重离为丽”,意味着阳气最盛之时万物生长繁茂至极点。

岁月流转间,“端午节”已不再是单纯的季节更替标志或单一的历史记忆符号了;它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既有传统的文化底蕴也有现代的生活气息,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意义。

每当我回忆起童年时光里的端午节情景时总是感慨万分:清晨醒来就能闻到厨房里飘来的粽叶清香与糯米甜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在准备各种过节的食物和用品之间穿梭忙碌着……那是多么温馨而又美好的画面啊!而今虽身处都市之中节奏紧张繁忙的生活之中偶尔也会忘记许多传统节日的细节之处但每逢“端午”,那些久远的记忆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不禁怀念那份纯真质朴的快乐以及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温暖感受并激起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意识……如此看来,“端午节”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让我们每个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够感受到来自家族故土的那股温暖力量从而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美好时光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下去!2.家庭团聚的温馨时刻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总是与家庭团聚紧密相连。

儿时的端午作文800字

儿时的端午作文800字

儿时的端午作文800字儿时的端午作文800字1今天是我期待已久的端五节,也称端阳。

按照中华的民风民俗,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艾、猜灯谜……其中,有我盼望已久的要数包粽子了。

这不,今天妈妈在包粽子,我便诚恳地向她讨教一番,也迫不及待地想亲手来包包粽子。

我先看妈妈演示了一遍,只见妈妈拿着箬叶,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

我在一旁看得眼花缭乱,看完了后仍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粽子怎么包出来的。

没办法,我硬着头皮上场了。

只见妈妈端上来一大碗花生、绿豆和糯米。

我开始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劲。

我双手一拍,拿起一张箬叶,观察了一番妈妈的动作后,就依照葫芦画瓢开妈做。

先将箬叶卷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圆锥小筒。

谁知我是在半夜里收玉米—瞎掰呀!卷出来的圆锥小筒不是孔大,就是形状太扁平。

这时妈妈教我手要倒过来转,使箬叶呈圆锥形才可以。

我依言照做,不一会儿工夫,一个圆圆的小筒便出现在我的眼前。

接下来便是放糯米了。

不愧是浸泡过的糯米,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它竟然变得如此黏勺。

一勺舀下去,有几十粒粘在勺上。

我连忙放入箬叶“筒”中,可是放进去的糯米和绿豆像水滴一样争先恐后地顺着箬叶的缝跑出来。

我急忙放入红彤彤的花生“镇压逃兵”又继续深一勺浅一勺地放入糯米。

一勺又一勺,我看着粽子被一层层地填满了。

之后,我便“上盖”,可是盖上了之后又有白胖胖的糯米顽皮地往外钻。

我急忙拆开封上的盖,往里一瞅,只见里面一团糟:花生像个大地主,横七竖八地斜躺在箬叶旁;糯米则像一群小淘气,蹿上蹿下,有的趴在箬叶上,有的沿边滑了下去,有的撑破孔底钻下去。

天哪!我手忙脚乱地清理完糯米粒,封上口,将线胡乱地一团一绕一打结,便满以为大功告成。

粽子包好了,妈妈问我:“然然,饿不饿?”我大声回答:饿!于是妈妈马上端起粽子,三步并做两步冲到厨房,开始煮粽子。

不到一小时,粽子煮熟了,剥开箬叶,白里透黄的糯米,红通通的花生和红豆。

随着箬叶的清香,伴着民俗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童年端午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的河还能划船的。

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的我便硬是拉着家里的婆婆出门看热闹去。

作为保姆的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亲人,她便拖着我的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

刚好,河上五彩缤纷的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的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的水龙,在水上飞窜。

而船上的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的鼓手,划舟人的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的手,和蔼地笑着。

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的选手们。

每条船上的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的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的人们。

兴高采烈的我又挽着婆婆的手回到家中。

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的翠绿的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叶子。

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的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的肉馅。

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的,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

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的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

望着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的亲切与温馨。

婆婆在我上小学以
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的快乐与节日的喜悦。

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的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的的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

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的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婆婆的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但我更怀念的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的童年和婆婆。

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