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9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2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2

课后强化训练2词语·病句·标点基础训练1.(·娄底)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B)A. “最美”少年梁维月,从六岁起,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高位截瘫的父亲,十年如一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B.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奇峰异秀,怪石林立,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C. 美国在南海公然派出军舰炫耀..武力,中国政府对此作出了有力地回击。

D. 新化菜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如三合汤、猪血粑、柴火腊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

解析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多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

原句要形容的是天然的自然景观,可用“鬼斧神工”。

2.(·南宁)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A.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B. 邕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C. 开展“护苗行动”,创建书香校园,让师生在浸润书香的环境里以书为伴,尽享天伦之乐....。

D. 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解析A项“不可名状”指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此处可改为“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B 项“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C项“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此处用错对象。

D项“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是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3.(·扬州)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 李白笔下的蜀道雄奇险峻,峰回路转....,悬崖峭壁随处可见,令人胆战心惊。

B. 个别同学对他这次考试取得的进步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依然刻苦学习。

C. 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叹不已。

D. “扬州市汉字听写大赛”前夕,老师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一定要胆大细心。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9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9

课后强化训练9散文阅读之四细节与构思一、(·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养马岛日出宗璞①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

②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

不见太阳,也不辨东西南北。

③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很高了。

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

④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

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候。

⑤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

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

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

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

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⑥天边有云层围护着。

渐渐地,东天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

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

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似乎也在盼着太阳。

⑦“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

那是太阳!那是燃烧的中心。

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

⑧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

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是这样神圣。

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

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⑨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

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

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⑩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⑪太阳是我们的。

(选自《二十四番花信》)1.阅读第⑤~⑨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

晨曦微弱——逐渐变红——红光闪耀——强光白亮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提炼。

中考语文-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5 最新

中考语文-2018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强化训练题15 最新

课后强化训练1语音·汉字1.(2018·成都)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C)A. 狡黠.(xi )干涸.(hé)叱咤.风云(zh)B. 绯.红(fēi) 诅.咒(zǔ) 浩瀚无垠.(yín)C. 匀称.(chèn) 畸.形(qí) 锐不可当.(dāng)D. 哺.育(bǔ) 伶.仃(líng) 深恶.痛绝(wù)【解析】C项中“畸”读“jī”。

2.(2018·哈尔滨)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 迸.溅(bèng) 勾.当(gōu) 颔.首低眉(h n)B. 镂.空(lòu) 蛮横.(hèng) 长吁.短叹(xū)C. 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 n)D. 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解析】A项中“勾当”的“勾”应读“gòu”;C项中“狩猎”的“狩”应读“shòu”;D项中“阴霾”的“霾”应读“m i”。

3.(2018·嘉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语文世界风光无限。

在这里,我们寻(mì)觅春天的踪迹,感受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走进戏曲天地,品味民族文化悠长的(yùn)韵味;追寻人类起源,体会古代神话永恒的(mèi)魅力;共话千古风流人物,激发心中的仰(mù)慕之情……【解析】所写的字都是比较常见而又容易写错的。

注意书写要规范,不要出现错别字。

如“魅”不要写成“媚”,“慕”不要写成“幕”或“暮”。

4.(2018·宁波)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浩瀚的星空。

只有它才能(qū)驱除愚昧,才能包(luó)罗万象,才能让你成为一个(bó)博学的人。

朋友,热爱书籍吧!它(yóu)犹如汪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测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2分)业精于勤荒于喜,行成于思毁于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语句是()A九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流感不再扩散。

C由于应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D随着秦兵马俑在沉寂24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15字以内,含标点)(2分)新浪网记者谭利娅报道,9月29日21时16分许,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搭乘着“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上又迈出了一大步,是中华民族太空计划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47次飞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的第8次发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8分)(1)_________________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2)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温庭筠《望江南》)(3)让我们去凭吊古战场吧,你会感受到刀光剑影里“,”的杀敌画面(填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句子)。

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材验收卷 :九年级下册 阅读加练卷

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总复习教材验收卷 :九年级下册 阅读加练卷

阅读加练卷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瓷器①17、18世纪,在欧洲市场上,中国瓷器同黄金一样贵重。

中国瓷器受到西方人的热烈追捧,成为王室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之宝,国王们相互馈赠的礼品。

许多世袭贵族,甚至不远万里,专门到中国定制印有自己族徽的瓷盘,然后作为传世珍宝收藏。

②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③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

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④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⑤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 1 000 ℃以下,瓷器则不然。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 200 ℃了。

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 300 ℃高温煅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⑥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传统细瓷早已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

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

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⑦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它的彩绘内容有的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岁寒三友”等寓意丰富的图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模拟强化训练(三)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模拟强化训练(三) 人教新课标版

(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卷面(3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各项中字的音、形、义全对的一项( )(2分)A 、颠簸.(b ō) 繁衍 因地制宜 言简意赅.(完备) B 、矜.持 ( j īn ) 热衷 暂露头角 矢.志不移(发誓) C 、惬.意 ( qi è) 锤炼 名副其实 韬.光养晦(隐藏) D 、横亘. (g èn) 眷顾 如释重负 锲.而不舍(坚持) 2、 默写填空。

( 9 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登飞来峰》) )(2)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黄鹤楼》)(3)悠哉悠载, 。

(《诗经·关雎》)(4)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5)李白的《 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写景叙事中隐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 。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 。

(7)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 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8)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完整的两句。

①,。

②,。

3、《水浒传》精心塑造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

其中最能体现“官逼民反”这一主题的人物是(写本名) _ 。

他的美满家庭被高逑毁灭,本人也屡遭暗算,在野猪林,幸得(写本名)的相救,才得以保全性命,最后终于忍无可忍,杀死仇人,投奔梁山泊。

( 2 分)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毛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2分)5月31日至6月2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依次在武汉、宜昌、荆州等地传递,点燃了荆楚人民的爱国热情。

①从三峡大坝到荆州古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在奥运圣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火炬手个个英姿飒爽,欢迎的群众人人意气风发,②所有人的心里回荡着一个心声:中国加油!(1)第①句词序有误,应将“”和“”互换位置。

(2)第②句意重复,应将“”改为“”。

5、在下面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9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9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9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上。

(范仲淹《渔家傲》)(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0)《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B.《答谢中书书》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

C.鲁迅的《故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D.消息要求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0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那是何等令人发①指( A f ā B fà)的暴行!甲(A惨无人道B惨绝人寰)的侵略者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屠城,30余万同胞惨遭杀l②(A戮B戳)……·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

然而,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使日本右翼上演了一场场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的无耻闹剧。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乙(A尽管B不管)日本右翼百般掩饰,历史的真相却不会磨灭。

2018-2019学年下期九年级中招语文考前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下期九年级中招语文考前模拟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实验2018—2019学年初三中招考前模拟试卷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古刹./刹.车落.魄/丢三落.四人才济济../无济.于事B.妖娆./侥.幸拮据./虎踞.龙盘捷.足先登/迫在眉睫.C.栖.息/两栖屏..障/屏.气敛声拾.人牙慧/拾.级而上D.梗概./灌溉剽..悍/膘.肥体壮怆.然泪下/满目疮.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脉搏蛰伏剃须刀按图索骥不容质疑B. 寒暄妨碍杜鹃花委曲求全恻隐之心C. 精萃脏款路由器逢场做戏包罗万象D. 踊跃追溯满堂采德高望重共商国是3.古诗文默写。

(8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2),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4)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酒”入诗,或抒情言志,或叙写心境。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陆游《游山西村》以酒待客,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骆驼祥子》要重新出版,征集了下面三个不同的封面,请你给出版社推荐一个封面,并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2)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两个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①孙悟空和牛魔王(《西游记》)②格列佛和小人国国王(《格列佛游记》)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 ②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强化训练9散文阅读之四细节与构思一、(2015·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养马岛日出宗璞①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

②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

不见太阳,也不辨东西南北。

③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很高了。

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

④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

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候。

⑤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

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

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

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

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⑥天边有云层围护着。

渐渐地,东天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

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

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似乎也在盼着太阳。

⑦“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

那是太阳!那是燃烧的中心。

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

⑧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

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是这样神圣。

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

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⑨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

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

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⑩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⑪太阳是我们的。

(选自《二十四番花信》)1.阅读第⑤~⑨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

晨曦微弱——逐渐变红——红光闪耀——强光白亮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提炼。

文章第⑤~⑨段通过描写太阳光和色彩的变化来写日出的过程,解答时定位在这几个段落,根据题干的提示,筛选关键词填空即可。

课时讲解题型2.本文第③④段写在阳台上看日出,有什么作用?第③④段写在阳台上看日出显得局促,交代了看日出时位置的变化,为下文写在海边看日出作铺垫,表现了作者对观看养马岛日出的向往和热爱。

解析本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

作者观看日出最初是在阳台上,后来“特意到海边去等候”。

解答时根据地点的变化,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课时讲解题型3.赏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

(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赏析)示例一:“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忽然”有出其不意之感,以动写静,与“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形成对比,表现了日出时的庄严肃穆和我们对日出的期待。

示例二:鱼“似乎也在盼着太阳”,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对日出的期待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选择好赏析的角度是回答此题的关键,可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切入。

二、(2015·昆明)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题目。

翠湖留下的心影张长①翠湖,这个昆明市中心的公园,园内楼台亭阁,曲水回廊,树影婆裟,波光潋滟,于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突现这样一个好去处,实为难得。

汪曾祺先生在《翠湖心影》中曾说:“城市有湖,这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不多的。

”②翠湖原名“九龙池”。

据清人《滇云历年传》载:“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

”翠湖还有一个老名字:“菜海子”,想是当年“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

再早,翠湖只是昆明城外一片沼泽,出水成河,名“洗马河”。

明初,沐英带兵入云南,曾在这里“种柳牧马”。

1919年政府在此地修建公园,因其“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的湖光山色而改名为“翠湖”。

③翠湖一年四季都是绿的。

高处望去,树木几乎覆盖了全部亭台楼阁,一片绿树碧水,此时,就只剩一个字——“翠”。

引得汪曾祺又一次赞叹:“翠湖这名字取得真好!”汪曾祺还写道:“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往这里穿过。

”可以想见当时地处西郊的翠湖有多么静谧。

④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较以往扩大许多,翠湖早已置身城市中心,成了一个大大的街心花园。

闹市中能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自然会成为路人、游客抄近道、游览、休闲、健身的首选。

我家住翠湖边,以往是好福气,现在却是好无奈。

⑤每日里尚未破晓,必有一中年壮汉在湖边仰天作狮子吼,道:“欧——吼!”此公中气十足,声音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闻此一声,心尖一颤,整个人都要随他痛惜良久。

随即,这类吼叫声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一时间翠湖中百家争鸣....。

⑥稍后歌舞健身大军正式入园。

“水月轩”面积不足一亩,却有五六群唱歌跳舞晨练的人,他们自带音响,各踞一方。

五六种风格各异的音乐轰轰然混成一片,旁人早已分不清楚,舞者却也能安之若素,互不见怪,依旧踩着自己的节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⑦也有的占据一个小亭子,一角小回栏,在一支笛子或一把二胡的伴奏下独唱,哪怕声音沙哑,尖锐刺耳,歌者也自得其乐。

还有郑重地穿上演出服,化了妆的大妈们,三五成群,开足音响,边跳边唱,其乐陶陶。

最有气势当数彝族的左脚舞,一来便几十上百人围成个大圈子,弹着十几把月琴、三弦,一跳几个小时,中间不停不歇,通宵达旦也不成问题。

⑧临窗而望,如今的翠湖被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团团围住,已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景,昔日那一片“柳林洗马”田园风光早已没了寻处。

⑨“逝者如斯夫”,吾梦寐以求之。

我一直试图找回汪曾祺先生笔下的“翠湖心影”。

一日傍晚,小雨淅沥,翠湖不再人头攒动,歌舞欢腾。

我当即决定独自漫步翠湖,寻找一丝逝去的静谧。

穿行于园中,听听细雨中沙沙作响的树语,看看影影绰绰的楼阁,品品这些百年前留下的风景……“细雨鱼儿出”,“泼喇”一声,湖里果真跃起了一条大鱼。

刹那间,我仿佛回到了《翠湖心影》里,心头一阵惊喜。

然而当鱼儿落入水中,湖面却荡起了五颜六色的霓虹。

那种变幻使我明白:鱼,早已不是汪曾祺的那条大红鱼了,翠湖留下的只是心影罢了。

⑩明天,又将是这个小盆景歌舞喧嚣的一天。

(选自2015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改动)【注】汪曾祺先生就读西南联大时,常常穿过翠湖去图书馆看书,留下深刻印象。

多年后回忆往事,写下《翠湖心影》一文。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的词“百家争鸣”的含义。

原指说法很多,文中指早晨翠湖里吼叫的人多。

在此作者委婉地表达了对清晨“扰人清梦”的吼叫声的厌恶与不满。

解析词语含义的理解,既要掌握词语的字面义,更要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以及由此传达出的作者的某种感情。

2.作者住在翠湖边,对翠湖的感受有怎样的变化?先前的翠湖是一个好去处,实在难得;随着城市的急剧膨胀,昆明城区不断扩张,翠湖成了街心花园,“我”感到好无奈。

如今,翠湖留下的只是一个心影而已。

解析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进而整理出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思路脉络。

课时讲解题型3.文中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有何用意?多处引用汪曾祺先生《翠湖心影》中的句子,体现出文章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语句进一步表现了翠湖的美丽;引用的语句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

解析引用在文中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翠湖的喜爱之情。

课时讲解题型4.请展开想象,描绘选文第⑧段中作者想寻找的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

(6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当年的翠湖“清回透彻,蔬圃居其半”,周围种菜的人家很多。

再往远古追思,那么它就只是昆明城外“赤旱不竭,土人于中种千叶莲”的一片沼泽了。

解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的能力。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有关字数和修辞的要求,展开想象,进行描绘。

描绘的内容应是当年翠湖“柳林洗马”的田园风光。

注意“当年”和“田园”两个词语。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选文主旨的理解。

【链接材料】材料一: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变幻莫测的霓虹灯已经把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远留给了昨天的记忆。

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等我们倏然领悟到它的变迁时,往昔的一切已如深入泥土中的老酒……(杜卫东《明天不封阳台》)材料二:无论这世界多么大,无论去过多少地方,总有一个地点,让我刻骨铭心,它收藏着我的童年,我的成长。

我是它的人,我仍在寻找和它的精神联系。

(王开岭《人出生的地方》)选文描写了留在“心影”里的翠湖的回忆以及对现实中的翠湖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风光的怀念与向往之情,对嘈杂喧嚣的都市生活的厌恶与无奈之感。

解析概括文章主旨,需要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结合所给材料,加以归纳整理。

三、(2014·山西)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大师治学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

”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