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内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NICU 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p a t i e n t s o f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NI CU)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g u i d a n c e f o r r e a s o n a b l e c l i n i c a l u s e o f a n t i b i — o t i c s . M ET HODS Th e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2 1 6 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wh o we r e t r e a t e d i n t h e NI CU f r o m Fe b 2 0 1 2 t o F e b
Di s t r i bu t i o n a n d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a t h o g e ns c a u s i n g i n f e c t i o ns
i n t he NI CU pa t i e nt s
摘 要 :目的
分 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 NI C U) 患 者感 染 的 病 原 菌 分 布 与 耐 药 性 , 为 临 床抗 菌 药 物 的合 用 应 用 提 供 调查 医院 2 0 1 2年 2月 一 2 0 1 5年 2月 NI C U 2 1 6 例 重 症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 对 感 染 患 者 的病 原 菌
SH OU Li a ng — yu e ,CH EN Xi n,CH U Ga o — f e ng,XU Zi — q i ,PENG Gu o — p i ng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分析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菌种结构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方法:采用改良K-B法,对2003年1月~2008年4月NICU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分析。
结果:从NICU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277株,居前7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7.08%)、表皮葡萄球菌(23.11%)、大肠埃希菌(10.10%)、克雷伯菌(6.50%)、产碱假单胞菌(4.33%)、弗劳地枸椽酸杆菌(3.61%)、铜绿假单胞菌(2.53%)。
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萄葡球菌(SA)2株,占金黄色萄葡球菌的 2.67%(2/7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萄葡球菌(MRCNS)13株,占凝固阴性萄葡球菌的20.31%(13/64)。
此外,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1株,检出率为3.57%(1/28)。
结论:认真做好药物敏感试验,开展经常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新生儿;病原菌;耐药性新生儿,特别是早产或低体重儿,由于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功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受病原菌侵袭而造成感染甚至导致死亡。
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医院感染的监控与合理治疗,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采自广州市海珠区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2008年4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送检的标本,包括血液、脐液、脓液、咽拭液、眼分泌物、耳分泌物、粪便等所培养分离的菌株,共277份。
所有菌株的培养和鉴定,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
1.2 培养基与试剂各种培养基均由金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药敏试验纸片购自北京天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3 药物敏感试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的判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萄葡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萄葡球菌(MRCNS)的判定,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筛选和确证试验,均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现称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所制订的标准。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符合医院感染的225例患儿,与微生物实验室配合,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采取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得出药敏。
结果我院NICU医院感染致病菌仍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长期大量使用头孢菌素,容易诱导产生ESBLs菌株出现及造成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结论掌握NICU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对NICU准确应用抗生素降低病死率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病房;医院感染;细菌耐药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患儿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接受侵袭性医疗操作较多,以及高级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并随着病原菌耐菌株的不断增加,是导致新生儿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现回顾性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N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降低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NICU符合医院感染[1-2]标准225例患儿,原发病包括: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
②重症休克。
③反复惊厥。
④重度窒息。
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⑥颅内出血。
⑦34周内的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
⑧频发呼吸暂停。
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2 方法1.2.1 标本来源符合医院感染的患儿根据不同医院感染的临床体征,采取包括血、气管分泌物、脐部及皮肤伤口分泌物、脑脊液、尿液、粪便以及动静脉中的管道。
225例患儿2150份标本,分别为:血液标本1262份,呼吸道分泌物825份,静脉置管126份,脑脊液143份,粪便76份,其他标本(尿液、脓液、分泌物、引流液)76份。
1.2.2 与微生物实验室配合。
严格无菌操作,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采取标本送到实验室。
培养基和药敏:培养基和药敏试纸均为OX-Dib公司。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规律,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
方法:采用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研究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及部位分布,制定目标监测方案,建立感染监测日志对2011年3月-2012年2月入住NICU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监测。
结果: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NICU共收治危重新生儿444人次,发生医院感染27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日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分别为6.08%、10.29‰、4.2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日感染率、日感染调整率为26.32%,68.49‰、20.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为3.29%。
感染病例培养出8株病原菌中,G-杆菌占62.5%,G+球菌占25.0%,真菌占12.5%。
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侵入性操作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耐药菌及医院感染发生率。
标签:新生儿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由于先天发育不全、早产、低体重、脐/中心静脉插管及呼吸机等侵入性操作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危险因素,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
研究显示NICU的医院感染率在6%~40%之间,远远高于普通新生儿病房和儿科病房,出生体重低的新生儿尤其易感[1]。
为了更准确监测NICU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笔者按《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进行NICU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监测对象包括2011年3月1日-2012年2月29日入住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所有新生儿。
1.2 监测方法制定目标监测方案;设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NICU患者日志、病情危险程度评估表、月报表;医院感染专人进行前瞻性监测,且将所有研究对象按体重分为4组:≤1 000 g、~1 500 g、~2 500 g、>2 500 g组,并随访至患儿转出后48 h。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病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入住本院NICU的8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相应标本,分离病原菌,分析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情况。
结果55例患儿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74%;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多、有病原菌定植;分离的514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362株(70.43%),革兰氏阳性菌122株(23.73%),真菌30株(5.84%);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81株)、大肠埃希菌(105株)、鲍曼不动杆菌(36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葡萄球菌(73株)、肺炎链球菌(27株)、肠球菌(12株);真菌全为念珠菌。
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对三代头孢等耐药率较高;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类耐药率较高。
结论NICU中应重点注意胎龄小、体质量轻、住院时间长、有病原菌定植的患儿,慎用侵入性操作;同时加强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有效抗菌药物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治愈率。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耐药[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a)-0176-0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对危重新生儿进行集中抢救、治疗的处所,也是院内获得性感染高发区;NICU感染的发生反过来也会加重患儿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等。
然而,不同医院NICU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耐药情况不尽相同,因此,本研究对近年来本院NICU感染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控制感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3年2月入住本院NICU的816例患儿,其中,男426例,女390例;早产儿311例,足月儿505例;平均胎龄(36.1±8.0)周;平均日龄(14.7±6.3)d;平均出生体质量(1903.6±344.7)g。
宫内感染早产儿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

将 四种 主要 病原菌进 行药
敏试验 , 结果显示 , 分 离率 高的大肠埃希 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 氨苄西林 、 头孢噻肟 、 复方新诺 明 的耐 药率 比较 高 , 对 哌拉西 林、 亚胺培南敏感 , 葡萄球菌对 青霉素 、 氨苄 西林 的耐 药率 比
宫 内感染多指胎儿 由母婴传播造成 的各种微生物病原 体 感染, 是妊娠期 间宫腔 内胎 儿及其 附属物被微生 物入侵造 成 的感染 , 不仅会造成 早产 , 胎膜早破 等不 良妊娠结 局 , 还能传 播感染 疾病至胎儿… 。本 研究 旨在 了解宫 内感染 早产 儿 病 原菌 的分 布特点 和主要致病菌 的耐药情况 , 现将 研究结果 报
伴 有臭 味 , 血 白细 胞 ( Wh i t e b l o o d c e l l , WB C) 水平 超过 1 5×
1 0 / L, 中性 粒 细 胞 超 过 9 0 %, 血液 C 一 反应蛋白( C —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 C R P ) 超过 2 0 a r g・ d l ~, 采集 宫腔 和新 生儿 体腔 棉拭 子、 全血 、 脑 脊液进行细菌 培养均 为阳性 , 病理 学诊断 胎膜病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分 析处理 , 计数资料 以百分 率表示 , 组 问比较使用 x 检验 , P
< 0 . 0 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 果
2 . 1 宫 内感染早产 儿病原 菌分 布情 况 结 果显 示 , 6 8 例患 儿共分离 出 7 6株 病 原 菌 , 其 中大 肠 埃 希 菌 分 离 率 最 高 为
葡萄球菌 1 9 . 7 4 %、 肺 炎克雷伯茵 1 5 . 7 9 %和无乳链球 菌 1 3 . 1 6 %; 大肠埃希茵和肺炎克雷伯茵对氨 苄西林 、 头孢噻肟 、 复方新诺 明的耐 药率比较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以脐分 泌 物和 脓液 中检 出率 最高 。革 兰 阴性杆 菌 12株 , 1 占
分 离 菌株 的 4 .3 04 %。真 菌 2株 。结果 见 表 1 。
P MG受 体 , 直 接 抑 制 P 或 MG 的激 活 , 而 抑 制 血 凝 块 f 维 从 纤
蛋 白) 溶解 , 进动 脉 硬化 的形 成 , 作 为 心 脑血 管 疾 病 的 的 促 其
维普资讯
郑 虹 观 定 . 李
f 州市 海 珠 区妇 幼保 健 院药 剂科 , 广 广东 广州
5 04) 12 0
【 摘要】目的 : 分析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临床分离 的病原菌菌种结构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方法 : 采用改良
K B法 . 2 0 — 对 0 3年 1月 ~ 0 8年 4月 N C 20 I U送检 标 本 中分 离 的病 原 菌进 行 分 析 。结 果 : N C 患者 中分 离 出病 从 IU
独立 危 险 因素 已得 到广 泛 的研 究 支 持 , L L C较 高 时 , 且 D— 高 L () Pa 的危 险性就 更 高 。
本 文 检测 结 果表 明 , 患者 血 清 L ㈧ 及 L L C均 高 于正 P D— 常人 群 , 有 文 献 表 述 , 冠 心 病 患 者 的 血 清 L 1L L C 也 对 P 、D — 等 六 项 指标 进 行 测 定 , 现 只有 _ ) 对 照组 有 高度 显 著 发 L P 与 性 差异 回 P 的水平 与 遗传 相关 , 。L ) 家族 性 高 L ㈧ 与冠 心病 P 发 病倾 向相 关 , 因而有 必 要对 冠 心病 患 者 的血 清 L ㈨ 的定 P
1材 料 与 方 法 11标 本 来 源 .
药 敏试 验 采 用 改 良 K B纸 片 扩 散法 ,药 敏试 验 结 果 的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筛查及耐药性分析

•临床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筛查及耐药性分析李燕 姚丽平 姚家艳【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的定植状况以及耐药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8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患儿176例,入院1 h内采集肛拭子进行定植菌筛查。
筛查阳性者,进行耐药性分析,了解NICU住院患儿细菌定植及耐药情况。
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分娩方式患儿中细菌培养结果及不同日龄患儿细菌分离率的差异。
结果 在23例患儿标本中检测出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定植率13.1%(23/176),日龄<3 d新生儿多重耐药菌筛查阳性率低于日龄3~28 d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99,P=0.043)。
其中23株多重耐药细菌包括:1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10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11株产ESBLs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庆大霉素耐药率达100%;10株VRE对万古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对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完全敏感。
2株MRSA除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完全敏感,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完全耐药。
结论 NICU住院患儿肠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比较严重,以产ESBLs肠杆菌、VRE为主,耐药现象严重。
应重视日龄≥3 d新生儿肛拭子多重耐药菌的筛查,加强监测,避免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细菌定植; 耐药性分析Screening and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Li Yan, Yao Liping, Yao Jiayan. Newborn Departmen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Maternal andChild Health Hospital, Nanning 530003,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 Yan, Email: angelliyan2008@【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spread of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hospital and the rational clinical use of drugs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colonization status and drug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care unit (NICU). Methods Bacterial culture and drug sensitivity test were carried out on 176 anal swabsin NICU hospitalized patients a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from May 1 to October 31 2018. Swabs were collected within one hour of admission for sterile screening.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patients whose screening result was positive, to know bacterialcolonization and resistance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NICU. The results of bacterial culture and the rate ofbacterial isolation in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were compared by the χ2 test. Results Multiple drug-resistant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23 children's specimens, and the colonization rate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was 13.1%. The positive rate of multipl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newborns < 3 d was lower than that ofnewborns 3~28 d (χ2=4.099, P=0.043). Of the 23 strains of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detected, 11 wereextended-spectrum β lactamases (ESBLs)-producing bacteria, 10 were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 and 2 were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The resistance rate of 11 strains of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9.10.008作者单位:530003 广西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通信作者:李燕,Email:angelliyan2008@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和易感因素集中场所,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比普通病房高,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也是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7・ 2
・
论
著・
NC I U内早产儿院 内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俞 生林 汪 健 肖志辉 冯 星 管欣娴 陶云珍 丁 云芳 苏州 大学 附属儿 童 医 院( 江苏 苏州 2 5 0 ) 10 3
H silfSo,C i ) opt oco nv sy uhu 10 3 i gu hn ao ei a a
A s at bt c : r Obet e T net aet a oesad cagso du— s t c fn scmi net n n jc v oivsgt h pt gn n h ne f rgr ia e o ooo a i co si i i e h es n l f i
院 内感 染 ; 病 原 菌 ; 耐 药 性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 — 6 6 2 1 )6 0 2 - 4 0 0 3 0 (0 0 0 - 5 7 0
P t o e o i rn n r g r ssa c n l ss o o o o a n e to si r t r i f n s i CU a h g n m n t i g a d d u — e it n e a a y i fn s c mi l f c i n n p e e m a t n NI o i n
peem na t i en tlitn iec r nt( CU),a d po iete b ssfrp e e t ga d cnrln o oo a rtr ifns n n o aa ne sv aeu i NI n rvd h ai o rv ni n o t l g n sc mil n oi
肤 分 泌 物 和 ( ) 标 本 ,进 行 细 菌 培 养 、鉴 定 ;分 析 致 病 菌 及 其 对 抗 生 素 的 耐 药 性 。结 果 或 血
革 兰 阳 性 菌 2 株 ( 3 %) 3 1. 9 ,革 兰 阴性 菌 1 2株 (6 1 。革 兰 阴性 菌 是 早 产 儿肺 部 、泌 尿 系 、血 液 院 内感 染 的 主要 4 8. %) 致 病 菌 ,革 兰 阳性 菌 是 早 产 儿 皮 肤 感 染 的 主 要 致病 菌 。革 兰 阴性 菌 以肺 炎 克雷 伯杆 菌 常 见 ,其 次 为 大 肠杆 菌 。 革
雷 伯 杆 菌 和大 肠 杆 菌 比例 较 高 ,且 对 大 多数 抗 生 素 耐 药 率 高 ,值 得 重 视 ;早 产 儿 应 尽 量 根 据 药 敏 试 验 合 理 使 用 抗
生素。
关键 词 : 早 产 儿 ;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72
【 儿 科 杂 志 .0 02 ()5 75 O 啦未 2 1 .s6 .2 -3l
摘要 :
目的
分 析 新 生 儿 重 症 监 护 病房 ( I U) 产 儿 院 内感 染 病 原 菌 及 其 耐 药 性 变 化 ,为 防控 早 产 儿 院 内 NC 早
感 染 提 供依 据 。方 法
按 照 统一 标 准 采 集 2 0 0 5年 9月 一 2 0 0 9年 3月 间 13例 早 产 儿 院 内感 染 者 的痰 、尿 液 、皮 0 检 出病 原 菌 15株 , 6
兰 阴性 杆 菌 对 青 霉 素 类 、头 孢 菌 素 类 和 氨基 糖 苷 类 抗 生 素 耐 药 率 较 高 ,显 著 高 于 添加 B 内 酰 胺 酶 抑 制 剂 的抗 生 一 素 、碳 青 霉烯 类 和 喹诺 酮 类 ( P<0 5 。 肺 炎 克 雷伯 杆 菌 产 超 广 谱 p 内酰 胺 酶 ( S L ) 株 占 6 .%(2 6 ) .) 0 一 EB+ 菌 5 6 4/ 4 ;大 肠 杆 菌 产 E S +菌 株 占 4 .%(/ 7 。 产 E S BL 71 8 1 ) B L菌 株 对 青 霉 素 类 、头 孢 菌 素 类 和氨 基 糖 苷 类 抗 生 素耐 药 性 显 著 高 于 碳 青 霉 烯类 和 喹诺 酮 类 ( P<00 ) . 。结 论 5 革 兰 阴性 杆 菌 是 N C 早 产 儿 院 内感 染 主 要 病 原 菌 ;产 E S IU B L肺 炎 克
YU
S egl ,WA G J n I 0 Z i u,F N ig U N X nx n T 0 Y n hn I G Y n ag (hl e ' hn-n i N i ,X A h— i E G X n ,G A i—i , A u — e ,D N u - n C i rns a h a z f d
i fcin n p ee m na t. eh d S uu a d b o d s e i n f 1 3 p e em na t t o o o a e t n n n e t s i rt r i fn s M t o s o p t m n l o p cme so 0 r t r i n swi n s c milif ci si f h o NI U o u h u C i r n s Ho pt lwee c l ce C fS z o h l e ' d s i r ol td, c l r d a d ie t e r b c e a e oy e b t e e t mb r a e u t e , n d n i d f a tr ls r tp ewe n S p e e u i f o i 2 0 n r h 2 0 c o d n ewi o v n in ls n a d . ah g n n n i it e itn eo n imir b a e e 0 5 a d Mac 0 9 i a c r a c t e n e t a t d r s P t o e s a d a t o i r ss c fa t c o ilw r n h o a b c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