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修辞手法共26张

合集下载

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教学课件

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教学课件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
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
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
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
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高考对于“修辞手
法”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0203/10./16 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2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 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 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每一种情况举一个例子来看看: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
咱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 就得夹着尾巴跑。 (老舍《龙须沟》 )
具体说明:把人当作物来描写,赋予他
们物的表现和状写
这些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蜿蜒游动, 一晃就消失了。(高尔基《海燕》)
具体说明:把“影子”比拟成蜿蜒游动
为202自0/10/16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3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
诗句说明其妙处。
➢解析运用这比是喻一来首正情面景描交写融清的溪抒的情清诗澈,,主诗要人描以写“清明溪镜水”色比的喻 清澈清,溪寄,寓把诗两人岸喜的清群厌山浊比的作情“怀屏。风诗”人,开人篇在就岸描上写行了走清,溪倒 的本色给自己以清心的感受;接着二、三联分别运用衬托 和比映喻在的清手溪法之来中表,现仿清佛溪行水走色在的明清镜澈里;;最鸟后在,山又中创穿造梭了,一仿 个情佛调穿凄行凉于的绘清画寂的环屏境风。里答。题虚时实一相要生找,准虚“实明相镜融”,“山屏清风水”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课件

2、比拟、
6、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岁暮》
3、设问、
作 7、“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 8、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业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反问、 5、借代、 6、双关、 7、对照、
谢谢大家!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艰巨: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此诗是诗人晚年旅居夔州时
重九登高后所写。
设置题目:
A.“无边”“不尽”用了夸张手法,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
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地传达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4、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问题:诗人是怎样表现农忙气氛的?请简要分析(3 分)。
答:①正侧结合。
②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去”来反应山 村的繁忙;
③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借栀子花的“闲”,衬出 农忙的气氛。
知识回顾:
抒情方式

五借+一衬
化;“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两者生 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②排比。同时三句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 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三、考查方式: 1、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分析诗句“xxxx”使用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4、这首诗/XX联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技能?请结合诗句分析。 5、赏析诗中XX联。

高三高考二轮复习教学课件: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共30张PPT)

高三高考二轮复习教学课件: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共30张PPT)

使至塞上
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王维
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
单车欲问边, 征蓬出汉塞,
属归国雁过入居胡延天。。尔西唐北节玄)度宗。副命开大王元使维二崔以十希监五逸察年在御(青史7涤的37西身年大份)破奉春吐使,蕃凉河军州。,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 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4.借代
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 五百字》
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3.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4.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9.设问: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 物的英雄业绩。
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0.反复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小题微练
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袭来何 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 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 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 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课件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 醉三日,站在亭角临风寻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用天然粗陋的酒器, 烦恼时喝酒大睡,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诗。从陈居士爱好饮酒,可见出其性情中的洒脱;“亭角 寻诗”和“推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答案: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 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 《离骚》,表现出屈子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都 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风景,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 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 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乔木峥嵘中”一句中,“峥嵘”有“深邃、深远”的意思,掩映于 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幽远。
答案:书法技艺高深,兴趣一来,书法自成一绝;酒醉后言语狂放不羁;性情淡泊,自在闲适, 白发垂垂,和蔼可亲,一派隐者风范;嗜好饮酒,床前放一壶酒,显得率真可亲。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曲江(其二) □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平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 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疏 触怒唐肃宗而被疏远。
3.要分清题干要求。注意题干要求是“分析”还是“概括”。如果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则考生只需从诗 歌中提炼出要点。如果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则考生第一要概括人物形象,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课件 修辞手法(共28张PPT)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课件 修辞手法(共28张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
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 “胡天”,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二)比拟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 情趣,生动形象。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十三)用典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
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 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 死骨。”
(十三)用典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 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 “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 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 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课堂体验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
明。【答】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君绝!
----汉乐府《上邪》
【析】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 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 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五)对偶
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课件22张)

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课件22张)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李 清照《声声慢》)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 表意委婉;②含蓄隽 永,耐人寻味,能增强 抒情效果。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 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 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 有晴。”(刘禹锡《竹 枝词》)
开头七组叠字为全 词定下了一个残秋 和孤独的感情基调, 渲染了词人晚年孤 苦无依的生活情景 以及内心深处的 凄凉。
运用双关,含蓄隽永 。诗中“晴”与“ 情”同音,是双关隐 语。女子听到岸上 爱恋她的青年男子 在对她唱歌言情、 但传情很含蓄,给女 方的印象是“道是 无情却有情”。
顶真
指上句的结尾 与下句的开头 使用相同的字 或词,用以修 饰两句子的声 韵的方法。
列锦(意 象组合)
全部用名词或 名词性短语, 巧妙地排列在 一起,构成生 动可感的图像 。
运用设问,点明题旨 ,领起下文。作者抓 住“酾酒临江”“ 赤壁东风”和“八 阵图”等典型事件, 言简意丰地塑造了 曹操、周瑜、诸葛 亮的英雄形象,并对 三国鼎立的形势进 行了鸟瞰与概括。 全曲写得沉郁奔放, 与所吟人物的胸襟 抱负暗相契合。Biblioteka 指诗文的相邻句中互 文
所用的词语互相补 充,结合起来表示 一个完整意思的一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 己把看法说出。问 设 题引入,带动全篇; 问 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 题,令人回味。
①通过自问自答, 强调思想内容或 情感态度;②引起 人们注意,令人深 思,发人深省;③ 能辅助反映思维 过程,起廓清思路 、提纲挈领的作 用。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紫盖黄旗,多应 借得,赤壁东风。更 惊起南阳卧龙,便成 名八阵图中。鼎足 三分,一分西蜀,一 分江东。”(阿鲁威 《蟾宫曲·怀古》)

高三古诗鉴赏复习——修辞手法资料PPT课件

高三古诗鉴赏复习——修辞手法资料PPT课件
第12页/共40页
6、对偶 ①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组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
相近的意思。
登高 义 对 偶 和反义对偶两种)。•
杜甫
(即分正
②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意义集中
含蓄。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组成的自问自答。
• ①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阿鲁威《蟾宫曲》)
• ②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 ③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 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⑤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把嗅觉比成视觉把视觉比成听觉用了同感癿手法使得文章更有神韵3暗香浮动月黄昏4红杏枝头昡意闹暗香不黄昏月色同有朦胧乊感亏相形容可打通情感以嗅觉写视觉以视觉通嗅觉以听觉拟写视觉使虚化癿东西实化更通俗可感杨花在昡风中飘落而昡于也让亰产生了热癿感觉昡意热闹盎然癿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一、“表现手法”是什么?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者居处。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2、塞上长城①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
斑。
①檀道济自比长城,抒写了岁月
蹉跎、壮志难酬的感慨,②借诸
• 出师一表②真名世,千载谁葛堪亮伯写仲《出师表》为蜀汉出征、
间。 •
鞠躬尽瘁的历史故事,表达出对 前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出 — — 陆 游 《 书收愤 》复失地、国家统一的雄心壮志。

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PPT

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PPT
Ø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 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双关指在一定得语言环境中,利用多义性与同音等条件,
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与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
彼。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也能使诗歌得内蕴丰厚,
“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就是夸张, 正就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得热爱,对苟且偷安、 不去收复失地得求与派得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得苦难 得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 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 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 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得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与雪 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与雪缴缠” 使用得两种修辞手法。
Ø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 诗豪”“风”与“雪”拟人化,“诗与雪缴缠”,用“缴缠”将“诗” 拟物,把抽象得“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得 壮美,表现作者迸发得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 鏖战,诗与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得诗情与风雪 难分难解得关系,渲染了气氛。
、(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得宋诗,回答问题。 九日与韩魏公① 苏 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 代 借 喻
借而不喻 本体与借体相关
既借且喻 本体与喻体相似
借 喻 VS 借 代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孔雀东南飞》)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李白《清溪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语言生动形象 表达亲切有趣 给人深刻印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拟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把物当作人 来描写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
拟 物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把人当作物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表达方式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概 述 四 种 表 达 方 式
(白居易《琵琶行》) (李白《望天门山》)
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颜真卿《劝学》) (朱熹《春日》)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读来更有说服力
(朱熹《观书有感》)
对 偶
结构整齐有节奏 吟诵便有音乐美 对比映衬或补充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排 比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内容集中 增强语势 节奏鲜明 长于抒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少见少用修辞
对偶 排比 反复 双关 互文 通感 顶针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描绘事物特征 抽象化为具象 深入浅出易懂
明 喻 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本体 & 喻体
比 有比喻词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
暗 喻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古 代


歌 鉴


修 辞


法之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表达技巧
指诗人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艺术形象时,灵活运用一般 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叙事、描写、议论、抒情 为一体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李白《将进酒》)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反 复
写景抒情 增强感染力 承上启下 强调层次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记叙: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 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 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 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表达技巧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一)表 达 方 式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突出本质特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表达强烈感情
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李白《送汪伦》)
反 问而不答 答在问中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问 增强语气 强化情感
(王安石《题乌江亭》)
设 自问自答引思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来描写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借用相关事物 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 以事代情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借 终岁不闻丝竹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孔雀东南飞》)
喻 本体 & 喻体 忽报人间曾伏虎借喻
只有喻体 无比喻词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刘禹锡《望洞庭》) (李白《清溪行》)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二)修 辞 手 法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常见常用修辞
比喻 拟人 借代 夸张 反问 设问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课堂小练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记叙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描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议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抒情
高三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项课件:7. 修辞手 法 (共26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