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期末复习提纲
导游基础全书复习框架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业知识概述一、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有意识旅游活动的产生二、近代旅游和旅游业和开端:近代旅游的开始;托马斯▪库克;现代旅游的产生三、我国现代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旅行社的成立;中国近代旅游三阶段——开创阶段、改革振兴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四、旅游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的解释五、旅游活动的特点:大众性;综合性;季节性六、旅游活动的类型:按地域范围划分;按旅游目的的划分一、旅游者:罗马会议对旅游者概念的界定(P10);我国对海外游客与国内游客的界定二、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类型——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三、旅游业: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特点——综合依赖性,涉外带动敏感性一、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和中介二、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旅游需求的三因素;旅游消费的五阶段三、国际旅游市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与最大的旅游区;国际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居世界第二的市场四、港澳台旅游市场概况五、内地旅游客源市场概况:内地旅游市场的五大构成;内地旅游市场的五大主要客源类型一、国际旅游与区域旅游合作: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领域二、国际性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世界旅行社协会;国际旅馆协会三、我国的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中国旅游学术论坛一、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日(9月27日)二、中国年度旅游主题:中国年度旅游主题(1992-2007年)第二章中国历史及文化小常识一、历史王朝的更替:我国历史朝代歌;中国历代时代简表二、古代历史称谓的由来:国号;年号;谥号;庙号;国号与年号的关系——一朝一国号,一皇一年号,国号多年号三、古代历史文化名人:诸子百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古代十圣一、古代官制的概括: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地方官制——秦汉、隋唐、宋代、明初、清代二、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的由来;科举考试程序——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三、古代教育机构:学校;太学;私塾一、年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节气: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共30页文档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0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科目二《导游业务》复习提纲

科目二《导游业务》复习提纲1、世界范围内古代的向导(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2、近代商业性导游服务的出现(托马斯库克的贡献)3、中国古代的向导4、中国近代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5、新中国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三大旅行社)6、导游服务的地位(3项)7、导游服务的2个作用8、导游服务的概念9、导游服务的2种类型10、导游服务的4个范围11、导游服务的5个性质12、导游服务的3个特点13、导游人员的概念14、导游人员的4种类型15、导游人员的5条基本职责16、海外领队的4条职责17、全陪导游人员的5条职责18、地陪导游人员的5条职责19、景区景点导游人员的3条职责20、导游培训的考核(ASK)21、导游人员的6个基本素养22、导游人员应掌握的8类知识23、导游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24、导游人员工作能力强表现在哪3个方面?25、导游服务三要素26、导游人员文化修养深的4个表现27、导游人员身心健康的4个表现28、导游人员5个行为规范29、什么叫职业形象30、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4个重要性31、导游人员从哪6个方面修炼职业形象?32、着装得体的具体体现33、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34、职业道德的8个基本内容及含义35、导游员的8个职业道德要求36、礼仪的内涵37、礼貌、礼节、仪表、仪式分别的概念38、导游服务礼仪的主要内容(准备阶段、迎接阶段、途中服务、入店服务、参观游览服务、餐饮服务、交谈礼仪、送别礼仪、)39、政务接待礼仪(着装礼仪、行为举止礼仪、问候和致意礼仪、见面礼仪)40、政务接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定位、安全、称谓、回答、工作禁忌)41、地陪导游服务程序与标准服务准备-迎接服务-入住饭店服务-核对、商定日程-参观游览服务-购物服务-用餐服务-社交活动-送站服务42、全陪导游服务程序与标准全陪服务准备-全陪迎接服务-全陪各站服务-离站与末站服务-43、出境领队服务程序与标准出境前的准备工作-出境/入境服务-境外陪同服务-返程服务及散团后的工作44、景区导游服务程序与标准服务准备-导游服务-送别服务与总结工作45、散客旅游的概念46、散客旅游的5个特点47、散客旅游业务的5种及各自含义类别48、散客旅游同团队旅游的5个区别49、散客导游服务的2种分类50、散客导游服务的4个特点51、散客导游服务程序迎接服务-导游服务-送站服务52、一些特殊要求和问题的处理53、常见事故的防范和处理(1)漏接(2)空接(3)错接(4)误机(车、船)(5)旅游安全事故(6)游客走失(7)游客遗失财物(8)游客越轨言行54、重大事故的防范和处理(1)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地震、海啸)(2)应对重大人为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政治动乱与战争、绑架活动)55、导游员的5个带团服务要领56、与游客交往的5个技能57、从哪三个方面了解游客?58、导游如何做到尊重游客?59、在旅游的不同阶段,游客的心理状态和特征有什么不同?60、导游如何调节游客的审美行为?51、导游人员如何与领队协作?62、导游人员如何与司机协作?63、导游人员如何与全陪或地陪协作?64、导游人员如何与旅游接待单位协作?65、导游人员对少年儿童的接待66、导游人员对老龄游客的接待67、导游人员对残疾游客的接待68、导游人员对宗教界人士的接待69、导游人员对特殊身份和地位的游客的接待701、导游语言的概念71、导游语言的3个基本要求72、口头语言的3种表达形式73、口头语言表达的2种要领74、导游员要克服哪些不良的口语习惯75、表情语要注意哪四点?76、3种姿态语77、3种手势语78、运用目光语的4种方法79、导游界域语的3种形式80、称谓的语言技巧81、交谈的语言技巧82、道歉的语言技巧83、提醒的语言技巧84、回绝的语言技巧85、导游讲解12种常用方法的概念及举例86、导游词的分类87、导游词的基本结构88、导游词创作的6个基本要求89、航空客运常识90、铁路客运常识91、水路客运常识92、入、出境应持有的证件93、入、出境手续94、不准入境的6类外国人95、不准出境的3类人96、对进出境物品的有关规定97、货币知识98、保险知识99、旅游卫生保健知识100、旅游保健知识101、防治常见疾病和急症的102、邮电通讯知识103、国际时差104、度量衡换算105、温度换算。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一、导游的定义和职责:导游是指通过讲解、解说、引导等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的专业人员。
导游的职责包括:组织旅游活动,解答旅游者的问题,保障旅游者的安全,提供旅游服务等。
二、导游的素质要求:1.专业知识:熟悉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和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旅游行业的规范和业务操作。
2.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流利、准确地讲解和解答旅游者的问题。
3.应变能力: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问题,保证旅游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旅游。
4.服务意识:以旅游者为中心,积极主动地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5.外貌仪态:形象气质良好,举止得体,符合导游职业的形象要求。
6.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旅游行业的规则和法律法规。
三、导游的相关知识点:1.旅游胜地的介绍:包括景点的历史背景、特色、地理位置、交通方式等。
2.历史文化常识:包括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名人故事、文化传统等。
3.导游工作的规范和操作要求:包括导游的形象、讲解技巧、引导方式、接待礼仪等。
4.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包括旅游行业的组织结构、发展现状、旅游产品的分类等。
5.旅游法律法规:包括旅游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6.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包括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处理、游客的安全提示、紧急救援等。
四、导游的工作技巧和方法:1.讲解技巧:包括讲解语言的选择、讲解内容的组织、讲解形式的灵活运用等。
2.引导方式:包括带领游客参观、引导游客观赏景点等。
3.接待礼仪:包括迎宾仪式、接待礼仪的基本礼节等。
4.问题解答:包括对旅游者的问题进行准确、全面的解答。
5.团队管理:包括团队人员的统一管理、任务分配等。
五、导游服务的相关注意事项:1.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注重沟通和团队合作,与旅游者和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
3.密切关注旅游者的安全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2021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2021目录1.导游基本概念2.导游的服务内容和职责3.导游的专业知识4.导游应具备的素质5.导游的礼仪要求6.旅游导览的技巧7.行程组织管理8.旅游安全常识9.旅游法律法规10.导游行业发展趋势1. 导游基本概念导游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担任为游客服务的工作人员。
他们不仅仅是提供旅游信息和解说的人员,同时也是旅游者的知识传播者和文化使者。
2. 导游的服务内容和职责导游的服务内容包括接待游客、解说风土人情、指导游客行程、协助游客解决问题等。
他们的职责是确保游客的安全、提供专业的导觭服务、向游客传达文化知识等。
3. 导游的专业知识导游需要具备丰富的旅游知识,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旅游景点的特点、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信息。
4. 导游应具备的素质导游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同时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文化修养。
5. 导游的礼仪要求导游应该穿着整洁、言行得体、站姿端正、笑容可掬,以示专业和礼貌。
6. 旅游导览的技巧导游需要掌握一定的讲解技巧,如让解说生动、引人入胜,结合实际情景,让游客更容易理解。
7. 行程组织管理导游需要根据行程安排,合理规划时间、协调好景点间的联系等,确保游客的行程顺利进行。
8. 旅游安全常识导游需要了解旅游安全知识,包括应急处理、紧急救援等,保障游客的安全。
9. 旅游法律法规导游要了解相关旅游法律法规,不仅要遵守,还要向游客解释清楚,保护游客权益。
10. 导游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导游行业也在不断变化,导游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趋势。
以上是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的重点归纳,希望对有意从事导游工作或对旅游行业感兴趣的人员有所帮助。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个人收集整理)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文化--河南仰韶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父系氏族--河南龙山文化,江苏青莲岗文化,浙江良渚(zhǔ)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夏商: 古代园林的圃、囿(yòu)、台出现在殷商时代,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时期,甲骨文、钟鼎文,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西周:井田制,手工业的分工更细,号称“百工”,谥号,天子的称谓春秋、战国:初税亩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瓦解,都江堰,郑国渠,百家争鸣,《甘石星经》,扁鹊的“四诊法”,蹴鞠。
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量衡,统一货币,小篆,焚书坑儒,开凿灵渠,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文景之治,推恩令,五铢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耦耕法,井渠法(坎儿井),《周髀算经》,国家级最高学府太学,司马迁《史记》,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子虚赋》,西汉晚期佛教的传入东汉:光武中兴,杜诗“水排”,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蔡伦造纸,张衡浑天仪,地动仪,《二京赋》,《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王允《论衡》,班固《汉书》,《两都赋》,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黄巾军大起义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贾思勰xié《齐民要术》,郦道元《水经注》,北魏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南朝范缜《神灭论》,梁昭明太子萧统《昭明文选》,东晋法显《佛国记》,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代:隋“三省六部制”,赵州桥,僧人一行《大衍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三彩(红、黄、绿),《唐本草》,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陆羽《茶经》,史学家刘知几《史通》,史学家杜佑的《通典》,唐代诗歌,唐宋八大家(韩愈居首),唐代“传奇”,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鉴真东渡,玄奘《大唐西域记》,莫高窟五代十国、宋、元: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李诫《营造法式》,司马光《资治通鉴》,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四家,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米芾、米友仁“米家山水”。
导游复习提纲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 (1)

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一、山地景观:1、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形: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为因素美的综合美感。
(1)花岗岩名山:特点: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拔危立、雄伟险峻。
①泰山:主峰玉皇顶1545米。
五岳之首。
沿山风景有:中天门、王母池、斗母宫、南天门。
登项可观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四大名景。
岱庙为泰山第一名胜,始建于汉代。
1987年被联合国选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②华山:陕西省华阴县,南依秦岭,北环渭水。
东南西北中五峰中南峰最高,2160米,为五岳最高。
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擦耳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誉。
③衡山:湖南省衡山县,72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峰最高,有五岳独秀之誉。
主峰祝融峰约1290米。
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合称“衡山四约”。
建南岳书院、邺候书院。
④黄山:36主峰,72小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均超过1800米。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合称“四绝”。
温泉水温在42℃。
199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⑤千山:辽宁省鞍山市东。
有999座峰峦,最高峰仙人台708米。
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成寺庙园林风格。
⑥三清山:江西省玉山、德兴县境。
千米以上高峰数十座,主峰玉京峰1816。
9米,峰、石、松、云风景绮丽,是一座道教名山。
(2)岩溶山水风景:特征: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且造型丰富。
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
①漓江山水:“甲天下”、“碧莲玉笋世界”。
象鼻山、骆驼山、老人山。
洞穴300余处。
“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笋里住人家”。
②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是我国一处造型地貌博物馆,同时也是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
它反映了世界喀斯特地貌全景。
路南石林和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同为我国四大奇特自然景观。
③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东北,原名打鸡洞,洞长11千米,由47个洞厅、150多个景点组成,是世界上已知的保留了最原始面貌、最完备景观的巨型石灰岩溶洞。
导游复习大纲(导游业务)

1、导游服务的产生与发展:答:(1)1841年7月5日,在旅游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件标志性的事件: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与米德兰铁路公司签订了合同,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
(2)1845年托马斯·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有商业性质导游员陪同的活动。
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被称为世界的鼻祖。
2、未来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答:(1)散客自主旅游成为旅游活动的主流A、物质生活的改善B、自主意识增强C、单位提供经费D、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E、国际商务活动增多(2)休闲旅游成为时尚(3)旅游服务设施和通讯方式更加完善(4)旅游活动可持续发展3、未来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答:(1)导游内容的高知识化;(2)导游手段科技化(3)导游方法的多样化;(3)导游服务的个性化4、导游服务的概念:答:是导游人员代表被韦帕的旅行社,按照组团合同或与旅游约定的标准为旅游者提向导,讲解及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
5、导游讲解服务、旅行生活服务及市场交通服务的内容:答:(1)导游讲解服务;(2)旅行生活服务;(3)市内交通服务;6、导游服务的性质:答:(1)社会性;(2)文化性;(3)服务性;(4)经济性;(5)涉外性7、导游服务的经济性体现:答:(1)优质服务,直接创收;(2)扩大客源,间接创收;(3)因势利导,促销商品;(4)增进了解,促进经济交流;8、导游服务工作的特点:答:(1)独立性强;(2)客观要求复杂多变;(3)关联度高;(4)跨文化性;9、导游服务的原则:答:(1)服务至上的原则;(2)履行合同的原则;(3)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原则。
10、游客的合法权益包括:答:(1)旅游自由权;(2)旅游服务自主选择权;(3)旅游获知权;(4)旅游公平交易权;(5)依约享受服务权;(6)人身和财务安全权;(7)医疗、求助权;(8)求偿权和寻求法律救援权。
11、旅行设、饭店和交通是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旅行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母系氏族: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
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尤为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
父系氏族:⑴文化遗存以山东大汶口中晚期文化,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为著名。
⑵父系氏族公社的末期,正是传说中的黄帝和尧舜禹时代。
⑶炎黄之后,历史进入军民主制时代,尧舜禹就是继其之后在这个阶段的三位贤能的部落联盟首领。
2.前841年,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赶走周厉王),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3.⑴谥号:古代对死去的帝王,诸侯,贵族,大臣,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褒贬的称号。
始于西周,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经过继位帝王认可。
臣下谥号由朝廷赐予。
⑵庙号:帝王死后由继承者奉入祖庙祭祀,并追尊以“某祖”“某宗”的名号,以确定他在皇族中的地位。
始于商代。
⑶年号: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名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建元”一般新君即位,于次年改为新年号,叫“改元”。
4.古代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的中国古代特有的选官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它正式开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备于明清,于20世纪初废除,在中国沿用1300余年,影响巨大。
⑴乡试:通常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由皇帝任命的“主考”主持。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考期在秋天,故称“秋试”、“秋闱”。
考取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⑵会试:在“乡试”之次年春天,由礼部会集各省举人在京城举行,由皇帝特派正副主考官主持,故又称“春闱”,也称“礼闱”。
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取中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或“会魁”。
⑶殿试:会试之后由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策问的考试,也称廷试。
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按成绩分为“三甲”(即三等)。
一甲取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殿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同身”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做“连中三元”或称“三元及第”。
5.古代计时器:主要有,漏壶、圭表、香篆、辊弹(机械计时器、沙钟、油灯钟、蜡烛钟)等。
6.古代农历:最具传承性、发展性、科学性的一套独特历法——农历,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农历由阴阳历、四时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时三部分组成。
⑴阳历:主要以太阳运动为依据。
⑵阴历:主要以月亮运动为依据。
地面上看不到月光的日子称为“朔”又叫“上日”,即一月之开始。
月满则称为“望”。
月球相继两次既有相同月相所经历的时间,或从朔到朔,或者从望到望,被确定的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朔望月。
7.五行:最早见于《尚书》。
古代认为“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就是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8.古代科技成就:⑴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⑵《诗经》对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⑶唐代天文学家一行法师(原名张遂),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他编成的《大衍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⑷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在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实行外科手术。
⑸唐代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写颁布的药典。
⑹徐弘祖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9.中华民族概况:⑴汉族人口最多。
⑵在55个少数名族中,壮族人口最多,人口较少的有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等名族。
10.回族:⑴回族是我国少数名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比较多。
⑵回族是回回名族的简称。
⑶回族人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使用汉文。
⑷回族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鸡、鱼肉等。
⑸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
⑹主要节日有开斋节、故尔邦节和圣纪节。
⑺回族很讲卫生,尤其重视水源卫生。
⑻忌食猪、狗、马、骡及一切凶猛禽兽的肉,不吃自死的畜生、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不吃动物的血等,机会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
11.佛教: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简称释迦或释尊,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后世佛教徒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⑵后世将释迦牟尼的出生地蓝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迦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盘地拘尸那迦誉为佛祖四大圣迹。
12.佛教发展:⑴原始佛教时期:又称“早期佛教”,是释迦牟尼创教和涅盘后的100年间的原始佛教时期。
教义简单,由释迦牟尼口授弟子,弟子们再辗转相传,在教义和修行内容方面,都遵循佛在世时的惯例,佛教史称之为“和合一味”时期。
⑵部派佛教时期:涅盘后100~400年间为部派佛教时期,后分为上座佛教和大众佛教。
上座部崇尚传统,大众部要求改革。
⑶大乘佛教时期:大约1世纪中叶至7世纪,大乘佛教有大众部转化而来,原上座部被贬为小乘佛教。
⑷大乘与小乘区别:大认为十方世界皆有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小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佛,即释迦牟尼佛。
大修行的目的是自觉,觉他,普渡众生,小主张修行中在自我解脱,即自觉。
大修行的最高果位是佛,小最高果位是罗汉。
⑸密教时期:由大乘部分拜别吸收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诸神而形成的特殊的宗教形态。
是密乘佛教的简称,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轨、世俗信仰为特征,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故为密教。
⑹藏传佛教:属于北传佛教的一个分支。
由四个教派组成:宁玛派(红教)(创立最早的宗派)、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影响最大)。
13.佛教经典:称为“三藏经”,由经、律、论三藏组成。
“经”是释迦牟尼言论的总集,“律”是佛教戒律和典章制度的汇总,“论”是释迦牟尼大弟子对其理论和思想的阐述。
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僧人,称为“三藏法师”。
14.菩萨⑴文殊菩萨:意译为“秒德”、“妙吉祥”,文殊菩萨专司智德(即佛教认识论)。
手持宝剑或宝卷,象征智慧锐利,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⑵普贤菩萨:专司理德(即佛法)。
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表示六度),人称大行菩萨。
相传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⑶观音菩萨:又称“观自在”、“光世音”等。
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明讳,故又称“观音”。
其左手持净瓶,有手持杨柳枝,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人称大悲菩萨。
为普济众生,观音可以示现三十三身。
观音作为菩萨本无性别,但在南朝后,为更好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产生女身观音像。
有千手观音,滴水观音,杨柳观音,海岛观音,送子观音等。
其左胁侍为善财童子,其右胁侍为龙女。
相传到场在浙江普陀山。
⑷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所以称地藏菩萨。
又因其决心“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人称大愿菩萨。
他右手持锡杖,左手捧如意宝珠,身披袈裟,坐骑是一头类似狮子的怪兽,名为“谛听”。
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15.佛教主要节日:⑴佛诞节: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最隆重的佛教节日,又称浴佛节。
⑵盂兰盆会:又称中元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是佛教超度祖先的一种仪式。
届时要放河灯超度亡灵以报答七世父母的恩德。
寺院举行水陆道场、放焰口等活动。
⑶佛成道节: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悟佛成道纪念日。
僧众为纪念释迦牟尼成道,要举行诵经供养法会,并煮腊八粥。
16.佛塔:⑴楼阁式佛塔: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没可以登高远眺。
山西应县木塔、西安大雁塔。
⑵密檐式:一般是实心建筑,不能登临,造型比较划一。
其特点是下部一般均建有须弥座,底层塔身较高,以上各层较低,不设门窗,有也只是通风小孔。
以砖石结构为多,隋、唐诗多为正方形平面,辽、金时八角形平面逐渐替代正方形平面,明清则很少建。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千寻塔。
⑶覆钵式:又称喇嘛塔,是喇嘛教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
喇嘛塔的主要特色是:台基与塔刹造型讲究在一个高的基座上安置一个巨大的圆形塔肚,骑上树立一根长长地塔顶,塔顶上刻成许多相轮,再安置华盖和仰月宝珠。
北京北海的白塔、五台山白塔。
⑷金刚宝座式:一般是在高大的台基座上建筑五座密檐方形石塔和一个圆顶小佛殿。
北京真觉寺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金刚座舍利宝塔。
17.石窟:⑴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
凿于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5层,南北长1600多米。
现存北魏至元的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00余尊,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体,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⑵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伊河两岸,它是世界文明的艺术宝库,有北魏、唐代建窟龛2100多个,造像9.7万余尊。
其中以奉先寺卢舍那大佛为最大造像,也是龙门石窟的象征。
⑶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
现存造像5.1万余尊,在我国四大石窟中,云岗石窟以石雕造像气魄宏伟、内容丰富多彩著称。
第20窟的露天大佛面型丰圆,薄唇高鼻,神情肃穆,是云岗的代表作。
⑷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县东南,山中崛起一峰,高150余米,如农家积麦之状,故名。
至今保存泥塑像、石雕像7000余身,壁画1300平方米,以敷彩泥塑造像著称于世。
18.道教: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张道陵)。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⑴分两派:①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主张三教合一,老子,佛教,儒家。
②正一道,源于五斗米道。
⑵三清与三清境: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他们是道教的最高尊神。
19.伊斯兰教是世界性宗教之一,创始人默罕默德出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
麦加克尔白氏世界穆斯林礼拜的朝向和朝觐的中心。
⑴六大信仰:信安拉、信使者、信天使、信经典、信前定、信后世。
⑵两大经典:《古兰经》、《圣训》。
⑶禁忌:①禁止一切偶像崇拜、不食猪肉,自死动物和动物血液,未经阿訇诵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动物、猛禽猛兽和不反刍的畜类,不饮酒②公开场合禁露羞体③进礼拜殿前须做大、小净和脱鞋。
⑶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圣吉日)。
20.基督教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以《圣经》为经典的各教派的统称。
⑴经典:《圣经》,分《旧约》、《新约》两部分。
⑵标志:十字架作为自己教派和信仰的标志。
后来逐渐演变成圣洁的信物和福音的象征。
⑶信仰对象:上帝、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天使等。
上帝“耶和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上帝及有三个位格,即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一体,同受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