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山东专用)高考生物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讲解 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含解析)(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讲义(含解析)(必修2)-人教版高三必修2

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B考点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思维导图·成一统][基础速练·固根基]1.辨析下列叙述的正误(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3)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4)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2.连线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的种类3.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是否所有物质都永久丧失了活性?提示:不是。

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2)艾弗里实验中设置“DNA+DNA酶”这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一是与只加DNA的实验进行对照,二是说明DNA的基本组成成分不能实现转化。

[题组练透·过考点]题组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1.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做了如下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实验处理注射R型活细菌注射S型活细菌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液实验结果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A.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B.实验说明活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C.该实验结论为“DNA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D.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解析:选C 四组实验必须相互对照,说明活R型肺炎双球菌发生了某种类型的转化;该实验结论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必然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的“转化因子”,而获得该实验结论的关键步骤是第四组实验结果,即小鼠死亡并分离出S型活细菌。

高三理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高三理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一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3.侵染实验结果及分析
分组
结果
含32P噬菌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
对比实 验(相
体+细菌
32P主要分布在沉淀物( 宿主细胞内)
互对照 含35S噬菌
) 体+细菌
沉淀物(宿主细胞内) 无35S,35S主要分布在
上清液中
结果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侵染实验结果及分析
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含32P噬菌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
法 同
蛋白质等,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
不 噬菌体侵染

同 细菌实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比较
相同点
①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 各自的作用,但两类实验中DNA与蛋白质分开的 方式不同 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 ③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都不能证明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 噬菌体侵染

同 细菌实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比较
相同点
①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它们 各自的作用,但两类实验中DNA与蛋白质分开的 方式不同 ②都遵循了对照原则 ③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都不能证明DNA是 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 方 艾弗里实验 直接分离:分离S型细菌的DNA、多糖、
对比实 验(相
体+细菌
32P主要分布在沉淀物( 宿主细胞内)
32P-DNA进入了 宿主细胞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互对照 含35S噬菌
) 体+细菌
沉淀物(宿主细胞内) 无35S,35S主要分布在
上清液中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定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专用)高考生物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定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Ⅱ)1.(2014·青岛二中高三阶段性检测)注射后能使小白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解析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仍保持活性,与R型细菌混合后使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答案 D2.(2013·海口调研)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都要加热处理B.③要将所有提取物与R菌共同培养C.④的结果是只有S或R一种菌落D.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S、R两种菌落解析①过程是将加热杀死的S菌和R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S、R两种菌落,②过程是分离出S菌的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经③过程分别和R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S、R两种菌落或R一种菌落。

答案 D3.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S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引起小鼠患败血症死亡,无荚膜的R菌无毒性。

如图为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组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B.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A、D两组C.E组实验表明,加S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菌D.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解析含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是A、B、D三组,煮沸处理能使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失去毒性,所以A、D两组能导致小鼠死亡。

E组加S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菌,而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答案 D4.(2013·山东滨州一模,1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不能证明的是(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问题探讨”部分指出当时科学界争论的问题: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后续实验的进一步开展。

在讲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时,教材通过图片加文字介绍的形式,让学生学起来一目了然,很快理解这个实验的精髓所在,明白了要想证明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会,关键是将它们区分开,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为后续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奠定了基础,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特点;知道D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2、能力目标:会通过实验探究DNA和蛋白质谁是遗传物质。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设疑法、合作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问题引入】引言:学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后,我们想一下,亲代把什么传递给子代呢?大家都知道:亲代把染色体遗传给了后代,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它们两个究竟谁是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还是DNA和蛋白质都可作为遗传物质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42页,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而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涵遗传信息。

【2020(春)生物学必修2人教版(新教材)山东专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20(春)生物学必修2人教版(新教材)山东专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程标准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学业质量水平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 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1.生命观念——从分子水平上,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DNA 适合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水平一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归纳出其在实验思路上的共同点。

水平一3.科学探究——从选材、原理、方法、步骤、结果、结论和设置对照的方式等多个角度理解相关实验,学会同位素标记病毒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水平二4.科学思维——分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烟水平一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实验结论,归纳概括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自主梳理———————————————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图示菌落(光滑、粗糙) 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型细菌光滑有有R型细菌粗糙无无两种菌在小鼠体内繁殖,毒性效果相互对照2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结论: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还不知道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在人工培养基中繁殖3【科学方法】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1)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

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就是利用了“加法原理”。

(2)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二单元 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最新考纲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3.基因的概念Ⅱ4.DNA分子的复制Ⅱ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考纲解读1.两个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和结论分析2.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复制及相关计算3.基因与DNA、染色体、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关系4.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相关计算6.中心法则的内容及相关内容的区别、联系和应用7.基因与蛋白质及性状的关系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Ⅳ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⑦________R型活菌与用DNA酶处理的S DNA混合培养―→⑬________ 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含有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⑧________S DNA是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物质,即⑭_________知识点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知识点三RNA也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综上所述: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25________,所以说○26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判断正误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体内转化实验作基础( )。

2.艾弗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而不是蛋白质( )。

3.转化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

4.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不能直接将噬菌体放在培养基上( )。

5.同时用35S 、32P 标记一组噬菌体实验效果更明显( )。

6.有细胞的生物以DNA 作为主要遗传物质( )。

7.有少数病毒不含DNA ,只有RNA ,此时RNA 才是遗传物质( )。

学习笔记:学习笔记:自我校对:①格里菲思 ②菌体无多糖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毒性 ③菌体有多糖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毒性 ④小鼠不死亡 ⑤小鼠死亡 ⑥小鼠不死亡 ⑦小鼠死亡 ⑧“转化因子” ⑨艾弗里 ⑩既有R 型菌,也有S 型菌 ⑪只有R 型菌 ⑫只有R 型菌 ⑬只有R 型菌 ⑭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1535S ⑯32P ⑰35S ⑱32P ⑲宿主细胞内 ⑳宿主细胞 ○21宿主细胞外 ○22宿主细胞 ○23DNA ○24RNA ○25DNA ○26DNA 判断正误:1.√ 2.√ 3.× 4.√ 5.× 6.× 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高考地位:5年6考(2011广东卷,2010江苏卷,2009广东卷、江苏卷……)项目内容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实验原理S型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分别单独地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注意①格里菲思实验第4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和艾弗里S型菌的DNA+R型活菌培养基上生存的细菌都是R型菌和S型菌都有,但是R型菌多。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归纳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归纳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点归纳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

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

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5、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

如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2、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 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

小鼠死了。

(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 (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

6、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 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7、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山东省枣庄二中2014级高二生物“教学案”课堂课时学案班级单元组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编号必修2-3-2课题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编制人王晓灵审核人目标导学目标及要求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自学质疑学案学习记录学案内容【目标导学】请同学认真学习“目标导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教材自学】请同学们根据“目标导学”认真默读课本并在课本上重点标记以下问题的答案。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阅读P42讨论1:观察图3-1,总结几种脱氧核苷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菌落(光滑、粗糙)有无荚膜有无毒性S型细菌R型细菌提示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单细菌大量繁殖后,便可肉眼看到的细胞群。

2. 实验过程: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是。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是。

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

把这些细菌培养后发现,其后代也是。

讨论2: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分析第二、三组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组分离出S型活细菌,它是开始注射进去的,还是混合后重新出现的?_________5、对比分析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012·江苏单科,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究历程。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A不正确;在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提取的DNA的纯度没有达到100%,从单独、直接观察DNA生理效应方面分析,说服力不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C不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不正确。

答案 B
2.(广东理综,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 )。

A. 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本题考查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由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含有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的培养皿中没有S型细菌的产生,说明蛋白
质和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A不符合题意;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不符合题意;③和④的自变量为DNA的完整性,在DNA保持完整的培养皿中有S型细菌出现,说明DNA是转化因子,C符合题意;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我们才能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3.(2012·重庆理综,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

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的增殖特点等相关知识。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仅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细胞内的原料,以自身遗传物质为模板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最后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式增殖,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宿主菌内,其与宿主菌蛋白质的合成无关,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答案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