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选修)(含解析)【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海头高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卷(选修)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
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
故曰:‘严而少恩’。
”这一流派是A. 法家B. 墨家C. 儒家D. 道家【答案】A【解析】【详解】由“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严而少恩”可知该思想流派的主张严刑峻法,是法家思想主张,故A项正确。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B项错误。
儒家强调尊卑等级,故C项错误。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故D项错误。
2.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
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大一统C. 天人感应D. 君权神授【答案】C【解析】【详解】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
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具有警示皇帝暴政作用,“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正是这一思想表现,故C项正确;A属于思想上大一统表现;B属于政治大一统;D属于神化皇权思想表现。
3.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③④D. ③④【答案】B【解析】、④涉及到儒学的忠义和贞洁,②、③和儒家思想无关,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題,毎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达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 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2.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A.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食必常饱,然后求美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D.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3.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自古以来的‘民本’之说并非‘民为本’,而仅仅是指君主‘以民为本’;然而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却是主张尊重‘公论’,即主张是非存于民间即地方的公论之中,皇帝和官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
”下列言论最能支撑该学者结论的是A.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董仲舒:“《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C.黄宗羲:“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D.顾炎武:“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4.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造纸术改进,利于信息的记录和传承 B.火药用于军事,出现自动爆炸的地雷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 D.雕版印刷出现,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5.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doc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必修)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第I 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调整人际关系、建立礼乐文明社会的学派是( )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2、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 )A .长安、太学B .洛阳、书院C .南京、国子监D .曲阜、孔庙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 )A .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 .先有理而后有气C .宇宙便是吾心D .父子君臣,天下定理5、“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这是封建社会里束缚女性自由的纲常信条,对此持明确反对态度的人物是 ( )A .孔子B .董仲舒C .朱熹D .李贽6、右图中的条幅是5月27日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拜谒南京中山陵后的题词,其观点应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这一思想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A.李赞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7、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文明中最辉煌的成就。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宇印刷的书籍C.唐末战争已广泛使用火药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使用指南针8、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11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1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lì,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其中的“名义”源自哪一学派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 D.法家2.《论语》中,“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杀身以成仁’。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D.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3.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
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
”他认为该学说A.遭到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4.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儒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
”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
”两人的本质意图是A.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B.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D.宣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5.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6.李贽一方面对以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进行猛烈抨击,但同时自己又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著成《藏书》一书,希望此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
这体现了李贽A.对儒家经典猛烈抨击B.对科举制度的否定C.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D.希望得到后人认可7.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10月学情检测(选修)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高二10月学情检测历史(选修)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A.“仁者爱人”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4.“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极力宣扬并践行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程颐 B.朱熹 C.李贽 D.王阳明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6.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他评价的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7.《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师伟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8.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4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3.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4.西晋傅咸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与此相关的发明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5.《二程文集》:“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
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6.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
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7.《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8.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2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
’此盖受命之符也。
”“臣”最有可能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董仲舒2.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3.“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
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5.以下精美文句所属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6.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7.“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并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期中复习综合试题1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
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C.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D.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2.“春者天之所以生也。
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
……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
”材料主要论述A.大一统思想 B.万物的本原是道C.“君权神授”理论 D.“天人感应”思想3.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
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4.“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
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5.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6.《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