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儿科学儿童保健原则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儿童保健儿科PPT课件

儿科学(第9版)
学龄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心理逐渐发育
儿科学(第9版)
六、 学龄期保健
1. 加强营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牛奶摄入,每天睡眠10小时。 2. 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防病抗病能力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及活动。 4. 疾病筛查,预防事故 预防缺铁性贫血、肥胖等营养性疾病。
儿科学(第9版)
四、 儿童心理卫生
2. 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1) 独立能力: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年长儿则应培养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控制情绪: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与语言、思维的发展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用诱导方法处 理儿童的行为问题 (3) 意志: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意志 (4) 社交能力 (5) 创造能力
儿科学(第9版)
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 二、新生儿期 三、婴儿期 四、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 七、青春期
儿科学(第9版)
胎儿期特点
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胎儿早期(3~8周)
儿科学(第9版)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
1.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性畸形 2. 保证充足营养 3. 预防感染 TORCH感染 4. 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 5. 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分娩的发生 6. 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
心理教育 营养 性教育 体格锻炼
定期体检 每6~12个月/ 次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第二节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儿科学(第9版)
儿科学基础与儿童保健PPT课件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重测量法
身高(长)测量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身高(长)
•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 •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年
左右,即2岁时身长约85cm。 • 2岁以后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5-
内因 外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
❖体重(weight) 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 重量。
❖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摄人不足、 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可出现暂时性体重 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 以后逐渐回升,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 重。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辛亥革命以后 20世纪40年代各大城市开始设立儿科。 1943年著名儿科学家诸福棠教授出版首部《实 用儿科学》,并多次再版发行。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 培养初级卫生人员,推广科学育儿。 – 发展保健网络,促进儿童发展。 –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疾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 – 扩大儿科队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 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
意义。 ❖ 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包括测量
方法、正常值、计算方法等)。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点和难点】
• 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测量及评估。
体重测量法
身高(长)测量法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身高(长)
•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 • 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为25cm, •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年
左右,即2岁时身长约85cm。 • 2岁以后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5-
内因 外因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体格生长
❖体重(weight) 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 重量。
❖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由于摄人不足、 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可出现暂时性体重 下降(3%-9%),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 以后逐渐回升,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 重。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辛亥革命以后 20世纪40年代各大城市开始设立儿科。 1943年著名儿科学家诸福棠教授出版首部《实 用儿科学》,并多次再版发行。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和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 培养初级卫生人员,推广科学育儿。 – 发展保健网络,促进儿童发展。 – 采取综合措施,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疾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 – 扩大儿科队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 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显著提高,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
意义。 ❖ 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 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包括测量
方法、正常值、计算方法等)。
儿科基础与儿童保健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点和难点】
• 重点: 小儿年龄分期。 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的测量及评估。
中医儿童保健课件

第八节 传染病管理原则及实施办法
减少发病率和降低死亡率重要措施
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减少交叉感染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入托体检
第28页,共31页。
参考书籍:
1.罗笑容,许尤佳主编.《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汪受传,张奇文主编.《实用中医儿科学》
3.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7版教材
4.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二、早期教育:这期好奇心重,要因势利 导,耐心培养,开发智力,不能强逼。
“遇物则教之”学习方法。
第23页,共31页。
《育婴秘诀》:“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
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亵 慢之习勿作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 使欺妄也;宾客,教以拜缉迎送,勿使退避也; 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则教之, 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方隅,或教以岁月时日之 类。如此,则不但无疾,而知识亦早也”
四、洗浴衣着:肚脐、穿衣问题、水温、樟脑、久 衣服改制等。
五、生后开乳:尽早开乳,母乳喂养。
第11页,共31页。
六、母婴同室:随时安抚、怀抱、喂哺、 观察等。
七、日常养护:居室空气、被盖、卫生等。
第12页,共31页。
第三节 婴儿期保健 一、喂养方法:
有三种:母乳、混合、人工。
第13页,共31页。
第16页,共31页。
(三)混合喂养
1.定义:母乳不足或不能全部母乳喂养。
2.补授法、代授法。
3.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增强消化功 能、为断奶作准备。
添加原则:一种到多种、少量到多量、 稀到浓、细到粗、健康时逐渐添加。
添加顺序:汁、泥、碎片
第17页,共31页。
二、婴儿护养:生活习惯(乳饮食习 惯)、精神调摄(看生物易惊惕)、断 奶前准备。
儿童保健PPT课件

儿童保健指标
①婴儿死亡率降低30%,儿童死亡率下降30%。 ②中-重度营养不良下降50%。 ③低出生体重儿(≤2.5Kg)下降50%。 ④ 母 乳 喂 养 率 ( 4-6m ) 达 80% : 目 前 城 市 仅 20-
30%。 ⑤计划免疫达90%。 ⑥儿保覆盖率达85%。
儿童保健服务内容
1.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2.儿童营养监测指导 3.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4.儿童疾病综合管理 5.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胎儿期保健重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
预防遗传性疾病 预防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 避免化学毒物 避免接触放射线 合理治疗慢性疾病 谨慎用药
药物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
胎儿的影响ຫໍສະໝຸດ 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定 苯妥英钠 链霉素 维生素A 四环素 I131
维生素D
腭裂、无脑儿 唇裂、畸形、核黄疸 唇裂、腭裂、先心病 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 畸形 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 形 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
胎儿早期(38周)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胎儿致畸敏感期
优生条件的选择
最佳生育年龄
生理学研究表明,妇女需至 24~27岁身体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在这个年龄段体质最好,机体免 疫力和适应能力亦较强,骨盆韧 带、肌肉组织弹性和扩展度较强, 生殖机能最旺盛,卵子质量也最 高。
如果能在这一阶段怀孕,妊娠、分娩 的并发症也少,胎儿畸形率最低。
因此,妇女最佳生育时机应在25岁前 后。如果是不孕妇女,经治疗有效,怀 孕时年龄已较大,必须相应加强孕期保 健及产前咨询等措施,以保证顺利分娩。
2.保健重点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 • 保证充足营养 • 预防产时感染 • 良好的生活环境 • 避免妊娠的合并症 •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儿科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规范。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医儿科学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
肾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 ,主纳气。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婴儿期
从28天至3周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前期
6、7岁至10、11岁 之内的儿童。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至 28天之内的婴儿。
幼儿期
3周岁至6、7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期
10、11岁至14、15 岁之内的儿童。
病因病机特点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感病邪。
气发生。
烫伤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中 医治疗烫伤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 方法,如用黄芩、黄柏等中药清
热解毒,缓解症状。
妇科疾病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 采用调理气血的方法,如用当归、川芎等中药调理气血, 使月经恢复正常。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 采用通乳的方法,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通乳,增 加乳汁分泌。
01
02
症状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肢体抽动、喉部发出 异常声音等。
03
病因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肝风内动,痰火扰心 。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05
04
治疗方案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重点(ppt 46页)

指标:身高、体重、头围。 幼儿期每年测视力、血压一次。 询问个人史及既往史:包括出生史,喂养
史,发育史,预防接种,家庭环境,保护 及教养,疾病史。
5、接种反应
1一般反应:接种实际上是一次人为的轻度感
染,会出现局部红肿,淋巴结肿大,发热,全 身不适,这些反应较轻,可自然缓解,不需做 特殊处理,一般三至五天自愈。
异常反应:主要与个体差异及生物制品质
量有关,仅占极少数。如:
1)昏厥;因精神过度紧张,晕针而致的脑缺血。 如心慌、恶心、无力、手足发麻,轻症平卧数分 钟即可。重症如面白、冷汗、失去知觉,应平卧, 喂开水,五分钟不恢复用肾上腺素。 2)休克:速发变态反应所致过敏性休克,发生 在注射10-20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和血压 下降,四肢冰冷,烦躁,抽搐,应按过敏性休克 急救。
3、防护:应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交通拥挤的地方,
防止感染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促进合理营养
A、 指 导 喂 养 ( 宣 传 教 育 ) )
1、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 2、人工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辅食添加原则、顺序及注意事项; 4、幼儿期正确的进食行为的培养; 5、小儿合理的膳食安排。
B、营养状况调查及其评价
(1)膳食调查:是从每日摄入的食物中,计
算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参照相应年龄 小儿营养推荐摄入量标准(RNI),分析其膳 食平衡情况。有三种方法:
1)称重法:是较准确而又复杂的方法,
具体步骤:三称两算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 “生 重”;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熟 重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剩 重”; 算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实际摄入量;
各种疫苗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如P27。
(四 )定期体检
史,发育史,预防接种,家庭环境,保护 及教养,疾病史。
5、接种反应
1一般反应:接种实际上是一次人为的轻度感
染,会出现局部红肿,淋巴结肿大,发热,全 身不适,这些反应较轻,可自然缓解,不需做 特殊处理,一般三至五天自愈。
异常反应:主要与个体差异及生物制品质
量有关,仅占极少数。如:
1)昏厥;因精神过度紧张,晕针而致的脑缺血。 如心慌、恶心、无力、手足发麻,轻症平卧数分 钟即可。重症如面白、冷汗、失去知觉,应平卧, 喂开水,五分钟不恢复用肾上腺素。 2)休克:速发变态反应所致过敏性休克,发生 在注射10-20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和血压 下降,四肢冰冷,烦躁,抽搐,应按过敏性休克 急救。
3、防护:应避免去公共场所或交通拥挤的地方,
防止感染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促进合理营养
A、 指 导 喂 养 ( 宣 传 教 育 ) )
1、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 2、人工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辅食添加原则、顺序及注意事项; 4、幼儿期正确的进食行为的培养; 5、小儿合理的膳食安排。
B、营养状况调查及其评价
(1)膳食调查:是从每日摄入的食物中,计
算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参照相应年龄 小儿营养推荐摄入量标准(RNI),分析其膳 食平衡情况。有三种方法:
1)称重法:是较准确而又复杂的方法,
具体步骤:三称两算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 “生 重”; 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熟 重称”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剩 重”; 算调查对象一日各餐食物的实际摄入量;
各种疫苗常见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如P27。
(四 )定期体检
儿童保健完整ppt课件

• 筛查的目的;是促进高危儿的健康成长, 减少由于脑损伤所致的疾病和残障的发生
ppt课件完整
10
高危因素
• 有脑瘫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生母智力低下、发育畸形;
• 早产(胎龄小于37周)、过期产(胎龄大于等于42周)、 多胎;
• 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巨大儿(出生体重 大于等于4000克);
• 健康体检报告的管理
ppt课件完整
7
二、新生儿访视
• 访视时间:出院7日内,出生28-30日 • 访视次数:足月新生儿不少于2次 • 访视目的: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
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 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 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 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儿童保健
L/O/G/O
ppt课件完整
1
儿童保健的需求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儿童保健需求的提高, 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 要求进一步控制对儿童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的 各种疾病,儿童心理、智能、行为的全面发展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不仅要体 格健壮,还要有很好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ppt课件完整
12
四、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
• 生长:是指数和量的变化,能够用度量衡 测量
• 发育:是指质的变化,是指各组织器官生 理功能的变化
ppt课件• 生长的程序:一般规律(上到下、近到远、
粗到细、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 个体差异
ppt课件完整
14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1
体重:是身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 是最容易获得、反映儿童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 重要指标。测量方式:<3岁卧位法,3岁站立法
ppt课件完整
10
高危因素
• 有脑瘫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生母智力低下、发育畸形;
• 早产(胎龄小于37周)、过期产(胎龄大于等于42周)、 多胎;
• 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巨大儿(出生体重 大于等于4000克);
• 健康体检报告的管理
ppt课件完整
7
二、新生儿访视
• 访视时间:出院7日内,出生28-30日 • 访视次数:足月新生儿不少于2次 • 访视目的: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
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 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 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 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儿童保健
L/O/G/O
ppt课件完整
1
儿童保健的需求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儿童保健需求的提高, 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 要求进一步控制对儿童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的 各种疾病,儿童心理、智能、行为的全面发展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不仅要体 格健壮,还要有很好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ppt课件完整
12
四、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
• 生长:是指数和量的变化,能够用度量衡 测量
• 发育:是指质的变化,是指各组织器官生 理功能的变化
ppt课件• 生长的程序:一般规律(上到下、近到远、
粗到细、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 个体差异
ppt课件完整
14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1
体重:是身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 是最容易获得、反映儿童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 重要指标。测量方式:<3岁卧位法,3岁站立法
中医儿科健康讲座ppt课件

编辑课件
4
三、生理、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的脏腑娇嫩,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其中又以 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出生 后肺脏、脾脏、肾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 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脏腑柔弱 ,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
编辑课件
3
二、小儿年龄分期
• 小儿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
的机体特点,因此整个小儿时期可划分为若干阶段。根据小儿 生长发育的特点,小儿年龄可分为六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 (出生到28天)、婴儿期(28天到1周岁)、幼儿期(1~3周岁 )、幼童期(3~7周岁)、儿童期(7~12周岁)。
中医儿科健康讲座
编辑课件
1
目录
• 1、概 述 2、儿童年龄分期 3、生理病理特点 4、中医预防及调护 5、中医保健推拿手法 6、常见病的推拿及调护
编辑课件
2
一、概 述
•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传统的中药、针 灸、推拿等治疗方法为手段,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一时期小 儿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喂养保健,以及各类疾病预防和治 疗的一门医学科学。 中医儿科学荟萃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小儿 养育和疾病防治的丰富经验,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了 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 (二)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 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 准示指的前半段。施术者从长强穴开始,操 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 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 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 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 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 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和 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 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 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 脏腑腧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 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腧穴上处, 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腧穴的 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 一下。捏拿第6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 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 ,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 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一般不易患传染病,随着婴儿生长,这种抵抗力
逐渐减弱或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为提高
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多种传染病,就需要有 计划的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
40
预防接种
• 制剂分2种
• 1、人工主动免疫:具有抗原性,通过适当的途径
接种到机体产生特异性自动免疫力,称为疫苗,
幼儿期 12岁 学前期 35岁
生长速度减慢 心理发育进入关键 期
生长稳步增长 心理发育日益成熟 免疫活跃 部分生长进入青春 期 心理发育成熟 免疫活跃
教育环境 营养 疾病
教育环境 营养 免疫性疾 病 教育环境 营养 免疫性疾 病
早教:(生活习惯与 定期体检 能力、语言、性格、 每36月/次 社交)预防事故、 合理营养
.
34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保健
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体格检查 眼、口腔保健 进行法制教育
.
35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正确的性生理及心理知识教育
预防意外
疾病筛查
骨骼畸形 、性发育异常 、单纯肥胖
症 、脆性X综合征 、学习困难等。
.
36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青春期保健
性知识教育 心理教育ຫໍສະໝຸດ 疾病筛查合理营养及喂养 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 完成基础免疫 体格锻炼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23
婴儿期保健重点
促进情感、感知觉、语言、运动发育
生活技能培训 口腔保健
.
24
婴儿期保健重点
预防感染 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食物过敏 、中耳炎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异常 、视
力 、听力 、泌尿、生殖系统 、维生素D
矮小 、月经不调 、 心理行为障碍等
.
37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1
年龄 胎儿期 新生儿 期 生长特点
依赖母体 器官成形生长 快 生长快 免疫力弱 体温中枢不成 熟 生长第一高峰 消化道不成熟 主动免疫不成 熟 神经心理发育
影响因素
母亲: 健康、营养 疾病、毒物 射线、情绪 营养 感染 环境温度 营养 疾病 环境刺激
临 床 医 学 八 年 制 课 程
儿科学
第十节
儿童保健原则
.
2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预防接种
. 3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
4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胎儿期特点
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胎儿早期(38周)
避免化学毒物
避免接触放射线
合理治疗慢性疾病
谨慎用药
. 9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
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定 苯妥英钠 链霉素 维生素A 四环素
131I
胎儿的影响
腭裂、无脑儿 唇裂、畸形、核黄疸 唇裂、腭裂、先心病 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 畸形 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
新生儿疾病筛查
遗传代谢疾病筛查
听力筛查
视力筛查
.
19
婴儿期保健重点
.
20
婴儿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特点
体格生长第一高峰
营养需要量多
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 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
.
21
婴儿期保健重点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婴儿期保健 的重点,包括婴儿的营养、卫生保健、 情感关爱、生活技能培养及智力开发。
.
22
婴儿期保健重点
保健重点
预防先天畸 形 防早产、 IUGR 科学喂养 保暖 皮肤清洁 科学喂养: 与消化道适 应 早教:(语言 感知觉运动 独立能力 体格训练 生活能力)
措
施
定期产前检查
婴 儿
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访视 预防接种 定期体检 <6月每月/次 >6月每23月/ 次 预防接种
期
112 月 婴儿
.
38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2
心理发育 预防事故 合理安排生活 营养 心理教育、 预防故事 合理安排生活 (体格锻炼) 营养、 性教育 心理教育 营养 性教育 体格锻炼 定期体检 每612月/次
学龄期 612岁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青春期
生长第二高峰 性发育
教育环境 营养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
39
预防接种
•
出生婴儿从母体里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
学龄前期保健
加强入学前期教育
保证充足营养
合理安排生活 预防意外
.
31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体格检查 每6月至12月检查一次
视力保健
口腔保健 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尿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
. 32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
33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心理发育成熟
.
5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胎儿致畸敏感期
.
6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生长发育迅速
.
7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
保证充足营养 预防产时感染 良好的生活环境 避免妊娠的合并症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
. 8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
预防遗传性疾病
预防感染:TORCH感染
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 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 10
维生素D 甲苯磺丁脲(D860)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
药物
他巴唑 胰岛素 黄体酮
胎儿的影响
甲状腺肿 死亡、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男性化
环磷酰胺
畸形、死亡
.
11
胎 盘
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机制
. 12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
13
药物
异烟肼 氯霉素 磺胺类 放射性同位素 抗代谢药物
.
有害作用
肝损害 骨髓抑制 高胆红素血症 骨髓抑制 抗DNA活性
17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
药物
氯霉素
有害作用
灰婴综合征
红霉素
新生霉素 维生素K
肝损害
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
苯巴比妥
阿司匹林
新生儿出血、呼吸抑制
新生儿出血
. 18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新生儿特点
体温调节不完善 各系统发育不完善 体格发育迅速
.
14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重点在出生1周内 出生时护理
居家保健
.
15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出生时的护理
居家保健
保暖
合理喂养
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
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
疾病筛查及计划免疫
谨慎用药
. 16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儿的损害
缺乏性佝偻病等
. 25
幼儿期保健重点
.
26
幼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特点
神经心理发育迅速 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
.
27
幼儿期保健重点
亲子交流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定期健康检查
预防意外 发现疾病及时矫治
. 28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
29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特点
智能发展快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免疫活跃
.
30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逐渐减弱或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种传染病,为提高
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多种传染病,就需要有 计划的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
40
预防接种
• 制剂分2种
• 1、人工主动免疫:具有抗原性,通过适当的途径
接种到机体产生特异性自动免疫力,称为疫苗,
幼儿期 12岁 学前期 35岁
生长速度减慢 心理发育进入关键 期
生长稳步增长 心理发育日益成熟 免疫活跃 部分生长进入青春 期 心理发育成熟 免疫活跃
教育环境 营养 疾病
教育环境 营养 免疫性疾 病 教育环境 营养 免疫性疾 病
早教:(生活习惯与 定期体检 能力、语言、性格、 每36月/次 社交)预防事故、 合理营养
.
34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保健
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 体格检查 眼、口腔保健 进行法制教育
.
35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正确的性生理及心理知识教育
预防意外
疾病筛查
骨骼畸形 、性发育异常 、单纯肥胖
症 、脆性X综合征 、学习困难等。
.
36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青春期保健
性知识教育 心理教育ຫໍສະໝຸດ 疾病筛查合理营养及喂养 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 完成基础免疫 体格锻炼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23
婴儿期保健重点
促进情感、感知觉、语言、运动发育
生活技能培训 口腔保健
.
24
婴儿期保健重点
预防感染 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食物过敏 、中耳炎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育异常 、视
力 、听力 、泌尿、生殖系统 、维生素D
矮小 、月经不调 、 心理行为障碍等
.
37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1
年龄 胎儿期 新生儿 期 生长特点
依赖母体 器官成形生长 快 生长快 免疫力弱 体温中枢不成 熟 生长第一高峰 消化道不成熟 主动免疫不成 熟 神经心理发育
影响因素
母亲: 健康、营养 疾病、毒物 射线、情绪 营养 感染 环境温度 营养 疾病 环境刺激
临 床 医 学 八 年 制 课 程
儿科学
第十节
儿童保健原则
.
2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预防接种
. 3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
4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胎儿期特点
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
胎儿早期(38周)
避免化学毒物
避免接触放射线
合理治疗慢性疾病
谨慎用药
. 9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
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 安定 苯妥英钠 链霉素 维生素A 四环素
131I
胎儿的影响
腭裂、无脑儿 唇裂、畸形、核黄疸 唇裂、腭裂、先心病 失聪、小鼻、多发性骨畸形 畸形 牙釉质、骨骼发育不良、
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畸形
新生儿疾病筛查
遗传代谢疾病筛查
听力筛查
视力筛查
.
19
婴儿期保健重点
.
20
婴儿期保健重点
婴儿期特点
体格生长第一高峰
营养需要量多
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 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
.
21
婴儿期保健重点
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婴儿期保健 的重点,包括婴儿的营养、卫生保健、 情感关爱、生活技能培养及智力开发。
.
22
婴儿期保健重点
保健重点
预防先天畸 形 防早产、 IUGR 科学喂养 保暖 皮肤清洁 科学喂养: 与消化道适 应 早教:(语言 感知觉运动 独立能力 体格训练 生活能力)
措
施
定期产前检查
婴 儿
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访视 预防接种 定期体检 <6月每月/次 >6月每23月/ 次 预防接种
期
112 月 婴儿
.
38
各期儿童保健重点-2
心理发育 预防事故 合理安排生活 营养 心理教育、 预防故事 合理安排生活 (体格锻炼) 营养、 性教育 心理教育 营养 性教育 体格锻炼 定期体检 每612月/次
学龄期 612岁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青春期
生长第二高峰 性发育
教育环境 营养
定期体检 每1年/次
.
39
预防接种
•
出生婴儿从母体里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
学龄前期保健
加强入学前期教育
保证充足营养
合理安排生活 预防意外
.
31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体格检查 每6月至12月检查一次
视力保健
口腔保健 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尿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
. 32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
33
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
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
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心理发育成熟
.
5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胎儿致畸敏感期
.
6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生长发育迅速
.
7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
保证充足营养 预防产时感染 良好的生活环境 避免妊娠的合并症 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
. 8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
预防遗传性疾病
预防感染:TORCH感染
主动脉狭窄、高钙血症 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 10
维生素D 甲苯磺丁脲(D860)
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
药物
他巴唑 胰岛素 黄体酮
胎儿的影响
甲状腺肿 死亡、畸形、唇裂、腭裂、先心病 男性化
环磷酰胺
畸形、死亡
.
11
胎 盘
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机制
. 12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
13
药物
异烟肼 氯霉素 磺胺类 放射性同位素 抗代谢药物
.
有害作用
肝损害 骨髓抑制 高胆红素血症 骨髓抑制 抗DNA活性
17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
药物
氯霉素
有害作用
灰婴综合征
红霉素
新生霉素 维生素K
肝损害
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红素血症
苯巴比妥
阿司匹林
新生儿出血、呼吸抑制
新生儿出血
. 18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新生儿特点
体温调节不完善 各系统发育不完善 体格发育迅速
.
14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重点在出生1周内 出生时护理
居家保健
.
15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出生时的护理
居家保健
保暖
合理喂养
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
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
疾病筛查及计划免疫
谨慎用药
. 16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儿的损害
缺乏性佝偻病等
. 25
幼儿期保健重点
.
26
幼儿期保健重点
幼儿期特点
神经心理发育迅速 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
.
27
幼儿期保健重点
亲子交流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定期健康检查
预防意外 发现疾病及时矫治
. 28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
29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龄前期特点
智能发展快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免疫活跃
.
30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