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干扰分析、排查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TD—LTE与TD—SCDMA系统之间干扰分析与排查

TD—LTE与TD—SCDMA系统之间干扰分析与排查

5 . 小区负荷检查 : 检查本小区和邻 区负荷 ,当小区负载太 高时,本来可 以接入本小区的 u E接 入邻 区,导致 的干扰 。当 小 区负载太高时 ,本小区 U E上 行功 率过 高,对邻 区造成的干 扰。 缩小小区覆盖区域, 调 整天 线方位角或者对小 区进行扩容 就可解决 。 四 、L T E T D D F D D共模 基站 干扰排查思路 1 . 记录这个合路器 的编 号或条码信息 , F D D基站和 T D D基 站 的版本信息 , 在 问题站 点,保持出问题 时的状态 ,多次记 录 F D D的 R S S I和每 子帧 的 S I N R 。观察是否跳动 。同时记录 F D D 和T D D的 T S S I的值 ,更改该站点 T D D基站的频段 ,设置在 2 6 O 5频点 。 记录 F D D的 R S S I和每子帧的 S I N R 。 改 回原 问题频点 , 降低 T D D的小区功率 5 c l B ,记录 F D D的 R S S I 和T D D的 T S S I ; 恢复原有 T D D小区功率 ,降低 F D D的小 区功率 5 d B ,记录 F D D 的R S S I ,记录 F D D的 R S S I 和F D D的 T S S I ; 恢复原有 F D D小 区 功率,关闭 F D D小区的 R R U功放 ,记录 F D D的 R S S I 。 2 . 将 T D D 功放 ( 一个站点 的 3个小区,逐个通道 关闭), 记录记录 F D D的 R S S I ,将 问题站点恢复到原有状态 ,再次记 录F D D 上行 的 N I 和S I N R的两 个 测 量 值 ,同 时 记 录 F D D 和 T D D 的T S S I的值重启一下 问题 站点的 F D D的基站 ( 包括 B B U和 R R u )。重新接入 F D D U E ,测试一下近场流量 ( R S R P在 7 5 左右 的 点)。记录上行 的 S I N R的值 ,和 B L E R值,分 开记录各个子帧 的值 ( 截屏 )。看看故障是否依然稳定复现 ,重启一下 问题站 点的 T D D的基 站 ( 包括 B B U和 R R U )。 3 . 重新接入 F D D U E ,测试 一下近场 流量 ( R S R P在 7 5左右 的点)。记录上行 的 S I N R的值 ,和 B L E R 值 ,分开记录各个子 帧 的值 ( 截屏 )。看看故障是否依然稳定复现 ,如果确认是互 调 问题 ,需上站定位,天面排查 , 先 检查天线和合路器之间 的 射频线缆 , 两边 的连接是否正常,是否紧 固如果确认是互调 问 题 ,需 上 站 定 位 ,上 天 面 排 查 ,先检 查天 线 和 合 路 器 之 间的 射 频线缆 ,两边 的连接是否正常,是否紧固,再检 查 F D D R R U到 合路器 的射频线缆 , 两边的连接是否正常, 是否紧 固交换合路 器输 出端 ( 合路端 )的两个通道的安装关系,将合路器到天线 跳线进行交换 ,记录 R S S I ,恢复原装配关系 , 再 次记录 R S S I 。 4 . 交换合路器输入端的 F D D 输 入的两个通道 的安装关系 , 记录 R S S I ,恢复原装配关系 ,再次记录 R S S I ,交换合路器输 入端 的 T D D输 入的两个通道 的安装关系 ,记录 R S S I ,恢复原 装配关系 ,再次记录 R S S I ,更换认为好 的合路器 , 再 次记录 R

LTE干扰处理要点

LTE干扰处理要点

2) 确认方式
通过网管确认阻塞干扰通常采用降低同一基站相同及相邻扇区 GSM900/1800 基站功率 20dB 以上,对受干扰 TD-LTE 小区前后各一段时间如 十分钟的 PRB 进行轮询来完成确认。
会稍微升高
判断为二阶互调 干扰
降低 GSM900 基站时干 扰波干扰波峰继续降低
判断为阻塞干扰
小区级干扰曲线较 为平直,而和 PRB 轮询 干扰波形呈现左低右高 或右低左高的平滑曲线
判断为杂散干扰
小区级干扰曲线和 PRB 轮询 干扰波形都呈波浪形
③ D 频段干扰状况
从频谱状况来说,存有各运营商 TD-LTE 间的干扰、与雷达间、射频天文、北斗、 Wifi 以及 MMDS 、 Wimax 间的干扰
MMDS 和 WiMAX 对 D 频段的同频干扰,可使底噪抬升 20dB 以上,严重时更会 导致 TD-LTE 业务无法建立连接
5 / 21
TDLTE优化文档 ——干扰处理 ——王楠
判断为 LTE 网内干扰
6 / 21
TDLTE优化文档 ——干扰处理 ——王楠
2. 阻塞干扰
阻塞干扰一般为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的较强信号被 TD-LTE 设备接收导 致的,现阶段发现的阻塞干扰主要为中国移动 GSM900/1800 及距离较近的友 商基站系统带来的。
1) 特点 ① 话务相关
小区级平均干扰电平跟干扰源话务关联大,干扰源话务忙时 TD-LTE 干 扰越大
TDLTE优化文档 ——干扰处理 ——王楠
LTE干扰处理 _ 王楠
一、 TD-L TE 干扰概述 1. TD-LTE频段分析
目前 TD-LTE 主要使用三个频段, F、 D、 E。
1 / 21
TDLTE优化文档 ——干扰处理 ——王楠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与排查指导手册引言TD-LTE(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其上行信号受到干扰会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这篇文档旨在介绍TD-LTE上行干扰的定位方法和提供排查指导手册,帮助网络运维人员快速定位和解决干扰问题。

TD-LTE上行干扰的定义TD-LTE上行干扰是指在TD-LTE系统的上行频带中,由于外部因素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正常设备的通信质量。

常见的干扰源包括其他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干扰、天气条件等。

TD-LTE上行干扰的定位方法现场勘测1.使用专业的功率分析仪进行场强测试,记录各个位置的信号强度。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干扰源的方位和强度。

2.根据勘测结果,在网络管理系统中标记出干扰源所在的区域,并记录对应的信息,便于后续排查和干扰源的定位。

特殊干扰事件分析1.根据用户投诉或网络性能异常的事件记录,对特定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律,可以初步确定干扰源的可能性和范围。

2.基于事件发生的时段和地点,对相关设备进行深度排查和监测,利用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的工具分析干扰源的特征和影响范围。

频谱监测与分析1.使用频谱分析仪对TD-LTE上行频段进行监测,识别异常频谱特征。

干扰源通常具有特殊的频谱分布,通过频谱分析可以帮助定位干扰源。

2.借助频谱分析仪提供的功率谱图、水平图和瀑布图等视图,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频谱上的干扰特征,进一步确定干扰源的方位和类型。

其他辅助工具1.利用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的相关工具,如无线性能监控、用户分析等,结合干扰事件发生时的数据记录,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与事件相关的关键信息,以帮助确定干扰源的位置。

2.配合现场勘测和频谱监测的结果,利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定位干扰源的准确性。

TD-LTE上行干扰的排查指导手册前期准备1.确认干扰事件的特征和范围。

对一起TD-LTE基站干扰排查的分析和处理

对一起TD-LTE基站干扰排查的分析和处理

移 动 监 测 车 以 及 Tektronix H600、R&S PR100接 收 机 等
设 备 ,按 照 既定 工 作 流程 开 展 了干 扰 排 查 。
各 10M Hz边 带 进 行 监 测 , 以 发 现 同 频 干 扰 源 ;然 后 使 用
TCI 735移 动 监 测 车 、R&S PR1O0接 收 机 ,在 800MHz
CDMA 上 下 行 频 段 、900MHz GSM 上 下 行 频 段 和
1845MHz~1955MHz 等 较 宽 的频 带 范 围 内开 展 监测 ,以 发
现 非 法 占用 频 率 、手 机 信 号 放 大 器 、手 机 信 号干 扰 器 、非 标
移 频 直放 站 等 可能 存 在 的其 他 类型 干 扰源 。
接 到 干 扰 投诉 后 ,晋 中 市 无 管 局领 导 立 即组 织 监 测 人 员 开 展 干 扰 排 查 工 作 ,向干 扰 投 诉 单 位 了 解 了 受 干 扰 基 站 的 相 关信息 (见表 1)。
表 1 受 干扰 基站 的 相 关 信 息
台站名称 {摹 i
BI HS交警队 230512 _
图 3 TD—LTE载 频 恶 化 根 据 路 测 结果 ,结 合 受 干 扰基 站 地 理 位 置 分 布 、基 站 后 台干 扰 统 计 数 据 ,监 测 人 员认 为可 能 存 在 外 部干 扰 源 ,干 扰
20 18 55-, 9
源 位 置 应 在 中 国 移 动 TD—LTE基 站 (K]JlI. ̄BI HS交 警 队 , _ ID:230512 ̄, -j-近 。监测人员检查发现 ,在和顺交警大队楼顶 ,
对一起 TD-LTE基站干扰排查的分析和处理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TD—LTE网络系统干扰分析

TD—LTE网络系统干扰分析
科 学研 究
穗j 岛 | 眩i 寓
T D — L T E网络系统干扰分析
曹 江 海
( 中国铁通 西安分公司 7 1 O 0 5 4 ) 摘 要: 干扰 是影 响网络质量 的关键因 素之一 , 对通话质 量 、 掉话 、 切换 、 拥 塞 以及 网络 的覆盖 、 容 量等均 有显著 的影响 。如何降 低或消 除干扰是 1 r I u陋性能能否充分发挥 的重要环节 , 同时也是 网络规划 、 优化 的重要任务之一 。


系统 内干扰 T D— L TE 的组网包括 同频和异频两种方式 。 对于同频组网, 整个系统覆
的频率复用方式可 以极大地降低T D— L TE 的干扰 , 使系统达到最佳性能。目 前业界采用 比较多的是“ 软频率复用’ ’ 或称“ 部分频率复用 ” 方式 。即将频率
盖范围 内的所有小区可 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 内的用 户提 供服务 , 因 此 频谱较 高。但对各 自信道之 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 , 否则会导致干扰 。 对于异频组 网, 由于频率的不同产生 了一定的隔离度 , 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合
理的频率规划 , 确保网络干扰最小 。 同时由于受 限于频带资源所 以存在着干 扰控 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 。 1 . 1同 频 组 网 1 . 1 . 1小区内干扰 OF DM的各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小区内干扰可以通 过 正交性加 以克服 。如果由于载波频率和相位 的偏移等 因素造成子信道之 间的干扰 ,可 以在物理层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信 号处理算法使这种干扰降 到最低 。因此 , 一般认为OF D MA 系统中的小 区内干扰很小。 1 . 1 . 2小 区 间 干扰 对于小 区间的同频干扰 ,可 以采用干扰抑制技术 ,主要包括干扰 随机 化、 干扰消除和干扰 协调。 干扰 随机化和干扰消除是一种被动 的干扰抑制技 术, 对 网络的载干比并无影 响。 1 、 干扰 随机化就是通过 比如加扰 、 交织 、 跳 频、 扩频、 动态调度等方式 , 使系统在时间和频 率两个维度的干扰平均化 。 2 、干扰消除就是利用干扰的有色特性 ,对干扰进行一 定程度 的抑制 。 即: 通过UE 的多天线对空间有色干扰进行抑制 。 波束成形在空间维度, 通过 估计干扰 的空间频谱特性 , 进行 多天线抗干扰合 并; 在频率维度 , 通过估计 干扰 的频谱特性, 优化均衡参数, 进行单天线抑制 。 3 、 干扰协调就是对小区边缘可用 的视频 资源作 一定的限制, 正交化或 半正交化 , 是一种主动 的控制干扰技术 , 理想 的协调 是分配正交的资源 , 但 这种资源通常有限: 非理想的协调可 以通过控制干扰的功率, 降低干扰 。干 扰协调主要分为静态I CI C、 半静态I CI C以及动态I CI C 4 、静态I C I C 的核心是对各小区的无线资源 按照一定规则分配后 固化 使用 。小区边缘用户使用整个可用频段 的一部分, 并且邻小 区相互正交 , 用 户全功率发送; 小区中心用户可以使用整个可用频段, 但 降功率发送。 5 、 动态I CI C 是在静态I CI C的基础上通过e No d e B 进行实时调度 , 在相邻 小区 间协调频率资源 的使用, 以达到抑制干扰 的目的, 适应小 区间负载不均 匀 的场景 ; 小区边缘频带扩展时需要综合考虑邻区边缘频带的情况 , 防止发 生冲突。 1 . 2异频组网 综上所述, TD- L T E 系统在本小区内不存在 同频干扰 , 干扰主要来 自于 使用相同频率的邻 小区 。 如 果在服务小区与最相邻 的小区之间保 持异频 , 通 过空间传播距 离隔离 同频小区, 这样就 能够尽可能地降低 同频干扰 。 异频组网中相邻小区为 了降低干扰 , 使用不同的频率 , 频谱效率相对于 同频要差一些, 但R RM算法简单 , 边缘速率相对于 同频组 网会 高一些 。因 此, 如果采用异频组网 , 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 , 确保 网络干 扰最小 。同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中TD—LTE的干扰分析本文对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TD-LTE的干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干扰的分类、处理流程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我们快速有效检查、定位和处理干扰。

标签:TD-LTE;干扰;排查;定位;流程1 概述随着国家“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我国4G发展速度走上了快车道。

目前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建设的是4G网络,但是系统中并存着2G、3G系统,即GSM、TD-SCDMA和TD-LTE同时并存运行。

TD-LTE作为最新部署的高速数据无线接入网络,在建设时基于成本等因素一定要考虑系统间共存、共址的情况,也必然会出现共存和共址情况下的干扰问题。

干扰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下降,严重时系统甚至无法工作,因此探讨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干扰是组网建设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意义就不言而喻。

2 TD-LTE干扰的分类尽管TDD的频谱资源丰富【TD-LTE可用频段有2300 ~2400MHz (Released)、2570 ~2620MHz (Released)、2500 ~2690MHz (China/U.S.A.)、1880 ~1920MHz (2011Q3)、3400 ~3600MHz、3600 ~3800MHz】,但是日常使用中还是会遇到掉话/掉线、无法接入、业务速率低、话音/画面质量差、切换成功率低等等网络质量下降的干扰现象。

从TD-LTE系统的机制原理来分析,干扰可分为系统内部的干扰和系统外部的干扰。

LTE的同频组网时通常会出现小区内的干扰和小区间的干扰。

LTE特有的OFDMA接入方式,使本小区内的用户信息承载在相互正交的不同载波上,从而发生小区内的干扰。

而小区间的干扰是指所有的干扰来自其他的小区,LTE同频组网时,小区间干扰比较严重,导致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数据吞吐量急剧下降,用户感受差。

可见小区间的干扰是LTE同频组网面临的显示问题,示意图如下图1:系统内的干扰通常是由于设备故障、覆盖问题以及不合理的PCI规划所引起的。

TD-LTE干扰问题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TD-LTE干扰问题特征规律总结及整改经验总结

➤主要干扰源:GSM900:2f1、f1+f2,DCS1800:2f1-f2 且自身互调性能较差。 ➤影响范围:单个小区。
3、系统内干扰分析 1、远距离同频干扰特征
远距离同频干扰概述: TDD 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某种特定的气候、 地形、 环境条件下, 远端基站下行时隙传输距离超过 TDD 系统上下行保护时隙(GP)的保护距离,干扰到了本 地基站上行时隙。这就是 TDD 系统特有的“远距离同频干扰”。在大规模部署的网络中,此 类干扰较为普遍, 且可能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用户随机接入时隙以及上行业务时隙造成干扰, 从而影响用户上行随机接入、切换过程以及上行业务时隙。 这类干扰在频域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的 6 个 RB (RB47-52)抬升更明显。
DCS1800 滤波器及更换 D 频段天线的顺序整改。 ➤排查流程: 通过对杂散干扰源的排查及整改,梳理出 LTE 杂散干扰排查流程:
➤经验总结: 1、各厂家 DCS1800 设备杂散性能统计

对于我公司/联通杂散较差的 DCS1800 设备如果与 F 频段共站,即使 DCS1800 不使 用 1850M 以上频点,也会对共站的 F 频段设备产生杂散干扰,影响 RB 视隔离度等因 素决定。
➤扫频仪:电信 FDD-LTE 使用了 1880MHz,图为 JDSU 扫频仪在某小区(移动电信 共址站点)现场捕获的频率使用信息,可以清晰看出 1860-1880MHz 的存在 FDD-LTE 信 号。 ➤测试手机:利用电信 SIM 卡和 4G 终端对此处疑似信号进行测试,发现电信 LTE 信 号如下:TDD2530~2550MHzband41,FDD 下行 1850~1870Mhz,1860~ 1880MHzband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TD-LTE干扰分析进展及排除思路目录一、背景 (2)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 (2)三、干扰分类 (3)3.1阻塞干扰 (3)3.2杂散干扰 (5)3.3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 (6)3.4系统自身器件干扰 (7)3.5外部干扰 (9)四、排查方法 (9)4.1资源准备 (9)4.2数据采集 (10)4.3制作RB干扰曲线分布图 (10)4.4现场排查方法 (10)五、江西LTE现网情况 (11)5.1各地市干扰统计情况 (11)5.2各地市干扰分布情况 (11)六、新余现场干扰排查整治 (13)6.1干扰样本站点信息 (13)6.2样本站点案例 (14)七、九江FDD干扰专题 (23)7.1九江现网情况 (23)7.2干扰样本点信息 (24)7.3受干扰站点与电信FDD站点分布情况 (25)7.4九江彭泽县FDD干扰排查 (25)7.5抽样排查处理 (26)7.6电信FDD干扰解决建议 (31)八、后续计划 (32)一、背景●使用频率:工信部批准电信和联通混合组网试点开展,随着1875~1880MHz保护带推移至1880~1885MHz,不排除电信不加滤波器提前使用1880频段;●设备能力:我司早期采购设备抗阻塞能力不满足559号文要求导致TDS升级TDD的部分双模站点现网使用存在阻塞干扰;●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问题导致各制式/系统间隔离度不够带来的干扰。

二、TDD-LTE系统间干扰情况TD-LTE频段容易受到的干扰F频段(1880~1900MHz)①GSM900/GSM1800系统和PHS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GSM900系统带来的二阶互调干扰③GSM1800系统和1.8FDD-LTE系统带来的杂散干扰④PHS系统、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⑤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内干扰D频段(2575~2635MHz)①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800M Tetra系统和CDMA800MHz系统带来的三阶互调干扰③手机信号屏蔽器和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的外部干扰④因基站过覆盖带来的LTE网内干扰E频段(2320~2370MHz)①GSM900/GSM1800系统带来的阻塞干扰②WLAN AP带来的杂散和阻塞干扰上行干扰影响干扰对TD-LTE上行性能影响如下表:三、干扰分类根据射频特性和频谱关系分析出F 频段TD-LTE 基站会受到电信与联通FDD-LTE、DCS1800、GSM900 和PHS基站的干扰,按照干扰类型又分为阻塞干扰、杂散干扰、谐波/互调干扰等。

注:F 频段TD-LTE 终端也会对DCS1800 终端造成干扰。

经分析由于DCS 终端抗阻塞能力较强且终端间相对位置随机性较大,因此干扰强度不高。

3.1 阻塞干扰(注:全频段干扰)由于TD-LTE 基站接收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还将接收到来自邻频的1800-1880MHz 频段基站的发射信号,造成TD-LTE 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损失,严重时甚至将无法工作,称为阻塞干扰。

DCS1800、友商FDD-LTE均工作在以上频段中,可能F 频段TD-LTE 基站的抗阻塞能力不足时,将产生严重的阻塞干扰。

(注:阻塞干扰:问题出在我们接收机滤波器性能不好,没有滤除掉带外强干扰信号,导致接收机性能下降,出现阻塞干扰杂散干扰:问题出在对方发射机滤波器性能上,干扰信号落到我们接收机频带内,造成杂散干扰)阻塞干扰示意图阻塞干扰RB干扰曲线示意图每RB上行底噪统计阻塞干扰特征✧阻塞干扰呈全频段底噪抬升特性,且有一定波动(注:设备器件导致的干扰抬升各RB底噪基本相同);✧干扰基站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

✧阻塞干扰程度与施扰基站业务水平和功率强度相关,业务越高功率越强,LTE阻塞干扰越明显;✧阻塞干扰与TD-LTE基站RRU抗阻塞能力相关,与TD-LTE小区中心频点和带宽设置无关,如修改20M带宽为10M,或中心频点后移,干扰仍存在。

阻塞干扰处理方法✧调整DCS1800或FDD-LTE频点:DCS1800尽量不要使用1830MHZ以上频点,如容量需求无法避免时至少不使用1865MHZ以上频点;✧进行TD-LTE软件升级:●动态AGC(避免1870HMZ以下频段产生的阻塞)(优选)●本振频点调整(次选)✧天馈调整:提高垂直隔离、增加水平隔离、方向角错开;在被扰LTE基站上加装抗阻塞射频滤波器或直接更换满足抗阻塞能力要求的RRU。

(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1800和1900兆赫兹频段国际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射频技术指标和台站设置要求的通知》(工信部无〔2012〕559号)中明确1800MHz基站抗阻塞能力标准:TDD方式的IMT系统对于带外5MHz(1875MHz)干扰信号抗阻塞能力要优于-5dBm。

另外,2013清网排查工作结论TDD的抗阻塞能力差不达标软件升级(TDS 中兴大唐4、5期设备抗阻塞不达标,软件升级后,升级双模也不满足559号文))。

抗干扰器安装前抗干扰器安装后3.2 杂散干扰杂散干扰是一个系统的发射频段外的杂散发射落入到另外一个系统接收频段内造成的干扰。

杂散干扰直接影响了系统的接收灵敏度。

若杂散落入某个系统接收频段内的幅度较高,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系统是无法滤除该杂散信号的,因此必须在发信机的输出口加滤波器来控制杂散干扰,或者增加系统间隔离度以满足对受扰系统灵敏度的要求。

LTE现网中F频段临近友商FDD-LTE下行频段、DCS1800下行频段(包括移动及联通的DCS1800)和PHS 频段。

DCS1800 基站发射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工作频段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还将在邻频的1880-1920MHz 频段产生一定程度的带外辐射,造成TD-LTE 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损失。

现网中出现DCS 杂散干扰的主要原因为部分厂家DCS1800 双工器带宽为75MHz(覆盖DCS1800 下行1805-1880MHz 频段),对F 频段杂散抑制不足。

在现网实际排查过程中发现,杂散干扰主要来源于三个个方面:一是来源于中国移动与联通GSM1800MHz基站的杂散干扰,尤其是国外品牌的GSM1800MHz基站由于使用宽带滤波器,下行频段一直到1880MHz,很容易对F频段的TD-LTE基站形成杂散干扰;二是目前中国电信的FDD-LTE基站,其下行频段或者到1870MHz,甚至到1880MHz,其杂散也很容易对F频段TD-LTE基站形成干扰;三是E频段(2300~2400MHz)TD-LTE基站容易受到WLAN AP的杂散干扰。

杂散干扰特征✧频率越接近干扰源发射频段干扰越明显。

杂散干扰曲线呈左高右低趋势,一般只影响约前45个RB(10M带宽,注RB值大于-115dbm表示存在干扰),因此LTE小区修改带宽或中心频点后移干扰可能会降低或消失;✧小区级分时段平均干扰水平变化不大,不随干扰源小区业务变化波动;✧干扰源小区升降功率基本不影响LTE干扰曲线。

杂散干扰处理方法✧天馈调整:提高垂直隔离、增加水平隔离、方向角错开(一般增加垂直隔离距离方式效果优于增加水平距离);✧在施扰基站上加装带通滤波器来降低杂散干扰。

3.3 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频段内,有几个尖点,干扰强度较小,-105dbm以下)当满足特定频率关系(即满足f1+f2,2f1,2f2 落入F 频段内)的两个或多个GSM900 信号同时发射时,产生的二次谐波或二阶互调产物将落入1880-1920MHz 频段内,加之若GSM900 天线互调指标较差时,将产生谐波或互调干扰,造成TD-LTE 基站灵敏度损失。

互调&谐波干扰RB干扰曲线示意图互调&谐波干扰特征✧小区干扰水平与2G话务关联大,2G话务忙时干扰严重;✧2G小区天线与TD-LTE小区天线隔离度越小,干扰越严重;✧干扰呈现的特点是有一个多个干扰凸起,且受干扰的PRB所对应的频率与同一扇区的GSM900小区频点产生的二阶互调&二次谐波所对应的频率相同。

互调&谐波干扰处理方法✧天馈调整:提高垂直隔离、增加水平隔离、方向角错开(一般增加垂直隔离距离方式好于增加水平距离)✧更换二阶传输互调指标可达到-100dBm@43dBm的天线。

3.4 系统自身器件干扰(注:干扰强度大,且全频段,呈平行线)由于设备自身器件原因导致的干扰抬升。

常见的如RRU故障、GPS时钟失锁、合路器间隔离度指标不达标等原因导致。

系统器件干扰RB干扰曲线示意图RRU故障RRU故障干扰特征✧整体干扰水平很高,一般会在-60~-70dbm以上,业务接入困难,且各RB干扰值基本一致;RRU故障干扰处理方法✧复位RRU;✧更换RRU。

GPS时钟失锁RB干扰曲线示意图GPS失锁干扰特征✧GPS失锁一般会导致本小区同周边小区上下行时隙不同步,即在上行受到失锁小区下行的干扰,一般特征0~4和96~99号RB以及中心6个RB会有凸起;✧干扰成区域分布,接近失步小区站点干扰越强。

GPS失锁干扰处理方法✧处理失锁小区GPS故障。

3.5 外部干扰移动通信系统之外的干扰源引起的干扰统称为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源由于非法或不当使用引起对TD-LTE频段的干扰。

常见的外部干扰包括:军区的通信系统、学校及社会考点的信号屏蔽装置、银行ATM机内警用信号干扰装置、监狱信号屏蔽器等。

外部干扰特征✧干扰在宏观上与离散型干扰不同,呈现连续片状。

在干扰源周边多个扇区同时受到干扰。

离干扰源越近干扰电平值越强;✧小区PRB级干扰呈现的特点是与干扰源同频的连续多个PRB同时受到干扰,且干扰电平值相同或相近;✧干扰电平不存在跳变基本维持在相同的强度。

四、排查方法4.1 资源准备●OMC网管●移动234G、联通DCS1800、电信联通4G工参●频谱仪4.2 数据采集●开启各厂家RB级干扰采集;●提取15分钟粒度凌晨2:00~3:00各RB干扰情况、用户数、RRC最大连接数等指标;●提取高干扰小区全天小时级平均干扰情况、用户数等4.3 制作RB干扰曲线分布图●选取高干扰小区(平均RB干扰水平大于-113dBM/RB小区,排除0~4以及96~99号RB)制作全频段干扰曲线;●根据干扰曲线结合小区小时级平均干扰情况初步判断干扰类型;4.4 现场排查方法●天面勘查:根据天面各系统天线分布识别各系统天线,观察记录被扰天线周边天线的制式、挂高、方向角、间距等参数等排除最可能的干扰源;●天线调整:通过被扰旋转天线或疑似施扰天线方向角、挂高、天线间距等工程参数确认干扰源;●仪器校验:使用干扰检测仪确认施扰天线的发射频段、强度等参数确认干扰源;●参数调整:通过调整疑似施扰小区的功率、频段等参数,小区闭锁,被扰小区的中心频点、带宽等方式确认干扰类型和干扰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