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逆向加法作业备课12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苏教版)一年级 十二、加和减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苏教版)一年级十二、加和减教学内容:教科书p80例题,试一试,p80~81 “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课件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
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不同的算法。
5、怎样算最快?(想加算减)6、试一试。
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书上p80试一试中也为你们准备了两道题,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提示:先用小棒摆摆再填得数。
学生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算法,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计算,再比较。
使学生加深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
但不要求统一算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游戏“闯关”:同桌间合作口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夺冠”: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2022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与减法 第十二课时教案与反思

加法与减法第十二课时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棋辰学校陈慧兰
1.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乘车情况,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情境展现的内容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2.通过摆一摆,再现情境中的动作过程,从而可以使情境中的动作变为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体会领悟”,进入探究阶段。
3.利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卡通画,把“想想做做”中的题目用动画形式展现,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地显现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在游玩中解决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最后以鼓励的语句结课,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素材积累】
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有选择就会有错误,有错误就会有遗恨,但即使第一步错了,只要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未必步步都错下去。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路断尘埃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双翅膀;厄运突降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雨雪连绵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份责任和梦想。
天下路都是相连的,沿着心中的路坚定地走下去,同样能抵达你想要去的地方。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2《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2《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认知,对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对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PPT、教学卡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练习题。
3.准备教学场景和教具,如小动物卡片、水果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讲述一只小兔子在森林里捡到了一些水果,想要和朋友们分享,但水果数量不够,需要通过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学卡片,展示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例题。
如:3 + 7 = 10,4 + 6 = 10,5 + 5 = 10等。
苏教版一下数学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2课时练习九2教案

第12课时练习九(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63-64页第6-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挂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1分钟口算练习。
2、学生完成第6题。
3、集体校对。
二、解决问题1、第7题: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是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第8题:出示情景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解决问题。
3、第9题:出示情境图:从图上知道了什么?问题有哪些?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说一说)三、拓展延伸(第10题)出示一组算式:99-18=8199-27=7299-36=63观察这些算式:发现了什么?你还能写出几道这样的算式吗?教学后记:1、三人行,必有我师。
21.2.222.22.202114:2514:25:00Feb-2114:25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2021年2月22日星期一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252.22.202114:252.22.202114:2514:25:002.22.202114:252.22.202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22.20212.22.202114:2514:2514:25:0014:25:00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Monday, February 22, 2021February 21Monday, February 22, 20212/22/2021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时25分2时25分22-Feb-212.22.20217、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练习十二》苏教版 (2)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练习十二》苏教版 (2)1.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并且能够比较大小;•能够利用知识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使用进位和借位。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进位和借位的应用。
3. 教学内容(详细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数字并询问他们数字的大小关系。
然后,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数学课,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
Step 2 讲解1.老师将几组数字展示在黑板上,比如:12,5,9,17,25,3,28。
2.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的大小关系。
例如,12比5大,25比17大。
3.老师详细的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强调要注意位数的变化和数字大小的变化。
Step 3 练习1.将几个数字摆在黑板上,请学生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举例说明如下:–28和23比较,哪个数字更大?–17和23比较,哪个数字更小?2.练习使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例如:–小丽有5个糖果,小芳有8个糖果,请问她们一共有多少个糖果?–班级里有28个学生,如果今天有5个学生请假,那么今天来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人?3.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不断地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并检查他们的答案。
Step 4 进位与借位1.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一组两位数的加法问题,例如:36+28=。
2.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分解数字位数找出结果。
3.老师详细讲解进位的操作方法。
–个位数相加后的和为16,需要进位;–十位数相加后的和为6和2,加上进位1后的和为9。
4.接着,老师用另外一组两位数的加法问题展示借位的操作方法,例如:42-18=。
5.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将42拆分为40+2的形式,然后借位得出38的结果。
Step 5 练习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自行完成本节课所讲授知识的练习。
2.老师在完成练习后展示正确答案,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答案。
3.老师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并告知下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
一年级数学逆向加减练习题目

一年级数学逆向加减练习题目题目一:
1. 小明有15颗苹果,他吃掉了7颗,那么小明还剩下多少颗苹果?
2. 小明有8本书,他借给了3位朋友各2本书,还剩下多少本书?
3. 小华有10支铅笔,他送给小明3支,小红又送给小明2支,小
明现在共有多少支铅笔?
4. 小杰有5个橙子,他又买了7个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5. 爸爸给小明15元钱,他花掉了8元买了一本漫画书,还剩下多
少元?
题目二:
1. 小华手上有10支铅笔,小明比小华少4支铅笔,那么小明手上
有多少支铅笔?
2. 钱包里有22元钱,小强比小明多存了6元钱,小明一共存了多
少元?
3. 爷爷有20本书,爸爸比爷爷多买了8本书,爸爸一共有多少本书?
4. 小杰有6颗橙子,他比小华多5颗橙子,小华有几颗橙子?
5. 小明有18元钱,花掉了7元买了一支铅笔,还剩下多少元?
题目三:
1. 小华手上有8个橙子,小明比小华多6个橙子,那么小明手上有多少个橙子?
2. 钱包里有26元钱,小强比小明少存了4元钱,小明一共存了多少元?
3. 爷爷有30本书,爸爸比爷爷少买了10本书,爸爸一共有多少本书?
4. 小杰有11支铅笔,他比小华少3支铅笔,小华有几支铅笔?
5. 小明有22元钱,花掉了9元买了一本漫画书,还剩下多少元?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逆向加减练习题目,通过这些题目,孩子们可以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锻炼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希望这些题目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苏教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练习十二》教案_2

两位数减一位数教学设计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实行一次数学小能手的闯关活动,能顺利闯关的小朋友将获得“数学小能手”勋章一枚,你们想参加吗?好,让我们出发吧!第一关,这组题会做吗?请小朋友独立完成,谁来说说结果?你做对了吗?仔细观察这三题,你有什么发现?是的,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三题是退位减,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这组题也请小朋友们独立完成,你做对了吗?仔细观察这三题,你有什么发现?哦,原来这三题都是退位减,被减数的个位都是零,不够减减数,要从十位退一,用十减几。
再请你观察每道题的得数,你又有什么发现?是的,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反而越小。
相信这三题肯定也难不倒大家,算一算吧,你做对了吗?也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是的,这三题也都是退位减,要从被减数的十位退一,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用十几减几?那小朋友们,得数十位上的数会比被减数的十位少几呢?为什么会少一个十呢?同桌互相说一说吧。
再请你观察每道题的得数,你又有什么发现?是的,减数相同,被减数越大,差越大。
小朋友们可真厉害呀!使用刚才的知识,我们来闯第二关吧,独立完成,你做对了吗?关于这些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题,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小组内说一说吧!如果不用你写,直接报答案,你做得到吗?那么我们来闯第三关吧,看得懂这道题是要我们怎么算吗?哦,原来是把上面一行数分别去减九,或者七。
看懂了,好的,同桌一人选一个减数,互相说说答案,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三关都过的小朋友为自己鼓鼓掌吧!前方是难度最高的一关,有信心吗?这样的题,你准备怎么办呢?计算,再比较,是的,那就请你独立完成吧,你做对了吗?小朋友们,这些题目除了计算以外,还有没有更简单更快的方法能够比较出大小呢?选择一道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谁愿意选择一题来说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呢?小朋友们真棒,不计算,估计一下比出大小,真是一种好方法呢!那下面一题你能只用估计的方法来圈一圈答案吗?你做对了吗?谁能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是的,像45-8,我们只要这样想,被减数个位5-8不够,从被减数的十位退一,得数只能是三十几,所以圈37。
一年级数学逆向加减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逆向加减练习题题目:一年级数学逆向加减练习题[正文]题目一:1. 从10开始逆向加上8,答案是多少?2. 逆向加法的特点是什么?3. 逆向加法有哪些应用场景?解答:1. 从10逆向加上8,即从10开始倒数,不断减去8,得到的答案是2。
2. 逆向加法是一种数学运算方法,通过逐渐减去给定的数值,求得原数的逆序加法运算结果。
3. 逆向加法常在倒计时、倒数日等场景中应用,例如倒计时10天后的日期是什么时候。
题目二:1. 从30开始逆向减去6,答案是多少?2. 逆向减法与逆向加法有何不同?3. 逆向减法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解答:1. 从30逆向减去6,即从30开始倒数,不断减去6,得到的答案是24。
2. 逆向减法与逆向加法相反,是通过逐渐减去给定的数值,求得原数的逆序减法运算结果。
3. 逆向减法常在倒计时、倒数日等场景中应用,例如倒数剩余6天的日期是什么时候,或者若倒数还剩24个苹果,最初有30个苹果,那么共消耗了多少个苹果。
题目三:1. 逆向加法的规则是什么?能解释一下吗?2. 逆向减法的规则是什么?能解释一下吗?3. 通过逆向加减法能帮助我们什么?解答:1. 逆向加法的规则是从给定的数开始,逆向操作,不断减去相应的数值,直到计算到指定的位置。
以逆向加上8为例,从给定的数开始倒数,每次减去8,直到计算到目标位置。
2. 逆向减法的规则是从给定的数开始,逆向操作,不断减去相应的数值,直到计算到指定的位置。
以逆向减去6为例,从给定的数开始倒数,每次减去6,直到计算到目标位置。
3. 通过逆向加减法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数值大小和顺序的理解。
此外,逆向加减法也用于倒计时、倒数日等实际应用中,帮助我们计算时间和数量的变化。
结语:逆向加减法是一种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数学练习方法。
通过逆向加减练习题的解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值的顺序和变化,以及将运算逆向思考的能力。
逆向加减法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场景,在倒计时、倒数日等情境中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时间和数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