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耻感教育
低俗文化渗透背景下的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

必然伴随的、 不可消除 的人类的劣根性的因素 , 还 是 最 终 可 以被 理性 、 德 、 育和 自律 所 钳 制住 的 道 教
不 良风气 ?
一
种 文 化被 生 产 出来并 为 社会 大众 所 接 受进
脑并做出正确 的选择 。
二、 低俗 文化 蔓 延成 风的 现象及 原 因 当前 ,芙蓉 姐 姐 ”“ 姐 ”“ 利哥 ” 等 网络 “ 、凤 、犀 红人 的议论 声 在各 高 校迅 速 蔓延 开 来 .成 为大 学 生们茶余 饭 后甚 至课 堂 内外 用 以消遣 调 侃 的一 大 热 点话题 。这是 低 俗 文 化快 速渗 透 到高 等 院校并
前 途 的担忧 。 切 地需 要 寻找 一种 减 轻 心理压 力 、 急
释放 压 抑情 绪 的方 法 ,凤 姐 ” “ 利 哥 ” “ 、犀 一蹿 而红
的深层 次原 因 ,在 于 它触 碰 到 了广大 学 生在 道德 伦理压 抑下 的欲 望 释放 后 的影 像 。
加 强大 学 生 耻感 教 育不 仅需 要大 学 生 洁身 自
2 1 年第 4 0 1 期
总第 9 4期
— —
徐 特 沙卸衽立 研 究 科) 学投 ( 学报 专
N.2l o 1 4 0
S r lN . 4 e i o9 a
低俗文化渗透背景下的大学生耻感教育研究
谭智奇 , 杜俊 义
( 西师 范大学 政治 与行 政 学 院 , 广 广西 桂林 5 10 ) 40 6
自我 肯定 的正 面需要 。减 少 因对 现实 不 满 而进 行
收稿 日期 :010—7 2 1- 60
作者 简 介 : 谭智奇(93)男, 18一 , 广西桂林人, 硕士,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师,- a zqa@ q o 杜俊 Emi h in q.m; h it t
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和策略

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和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良风气也逐渐在社会中流行起来。
社会不良风气包括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不良的价值观念、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这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教育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价值观的扭曲。
社会不良风气往往宣扬个人利益至上,忽视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产生讲究利益主义、不择手段的心态,丧失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兴趣的降低。
社会不良风气中普遍存在着对学习的贬低和对娱乐消遣的过度追求。
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学习没有意义,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降低,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心理问题的增加。
社会不良风气普遍存在着强调外表的审美观念、攀比心理等。
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容易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外貌、家庭条件等,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四、不良行为的模仿。
社会不良风气中存在着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学生容易在不良行为的冲击下受到影响,模仿不良行为,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针对这些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应对:一、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教育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应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为核心。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风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学生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开展相关活动,如讲座、辩论赛等,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加强社会教育。
社会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宣传和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也需要加强对不良风气的打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学生的权益。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学生应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
大学生“丧”文化现象剖析及对策

大学生“丧”文化现象剖析及对策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大学生“丧”文化现象逐渐盛行。
这种“丧”文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未来失去信心和追求的动力,对生活产生悲观消极的态度。
大学生“丧”文化现象的出现不仅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丧”文化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大学生“丧”文化的产生与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密切相关。
现代社会,尤其是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巨大,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等。
他们往往觉得无法承受这些压力,从而产生消极情绪。
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也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让他们产生挫败感和无力感。
大学生“丧”文化现象与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流行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在网络上经常接触到一些负面消息和情绪,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社交媒体上的“秀恩爱”、“炫富”等现象也让一些大学生感到自卑和无力。
面对大学生“丧”文化现象,我们首先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成长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社会的进步。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让他们具备抗压能力和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学校也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家长和社会也应该担负起责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关心。
家长应当摒弃“丧”的观念,积极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发展。
社会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他们展示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反思。
“丧”文化只会进一步加重自己的困境,使自己更加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大学生应该通过积极的行动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强社会经验;可以通过多读书、多思考,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放松身心,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只有通过积极的努力,大学生才能真正摆脱“丧”文化的困扰,迎接美好的未来。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渠道,网络中低俗文化的泛滥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低俗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不仅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也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的扭曲。
本文将探讨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1.扭曲的审美观念网络低俗文化通常以低俗、庸俗、不良内容作为吸引人的噱头,通过夸张、挑逗、色情等手段来吸引关注。
这些内容可能会扭曲青少年的审美观念,让他们认为低俗内容才是时尚和潮流,导致认知偏差。
2. 消极的情感情绪低俗文化中常常充斥着消极情感情绪,例如暴力、恐怖、恶搞等,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让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3. 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低俗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常常是扭曲的,例如以成功为目的不择手段、追求物质欲望、铺张浪费等,这些内容容易误导青少年,让他们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摧毁青少年人格低俗文化中的讽刺、贬低、挖苦等内容容易伤害青少年的自尊和自信,损害他们的人格。
这些负面的影响可能会使青少年沦为低俗文化的受害者。
二、应对网络低俗文化的策略1. 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提倡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的重要学习场所,应加强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低俗文化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价值观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监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低俗文化内容的管理和监管,严格打击低俗内容的传播,维护社会文明秩序,净化网络环境。
4. 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引导青少年接触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作品,如文学、音乐、电影等,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低俗文化的抵抗力。
5.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本身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低俗文化和优质文化,远离低俗内容,主动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和娱乐方式。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

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当代道德教育价值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东方国家,传统的礼仪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强调“耻感文化”,即道德感和个人行为规范对个人行为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耻感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它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从我们先祖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中可以看出,耻感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人们平时多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耻”则更多的是指人们内心的羞愧感和道德上的规范性。
传统的耻感文化首先体现在人们互相之间的道德约束。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人们平时相处都有着明显的等级区别,按照不同身份的人们所要遵守的的礼仪与规范也不同。
这样的规范对于传统社会人的行为有着很强的制约,王侯将相虽然也不是芊芊美女,但其在公众面前的形象、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等等都需要严格遵守,如不按照规定的标准来行事,就将面临着名誉上的玷污或者社会评价的批判。
其次,传统耻感文化也体现在个人日常行为举止的正规与规范上。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有礼貌、有道德的人,无论是在自身身份或职业地位方面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而这种尊重源于他人对该人性格、修养、能力、行为的一般评价。
在当今社会中,这种评价以一定程度上依旧发挥了其作用,只不过其形式更为隐蔽。
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在成长的路上需要不断强调自我修养,增强自我规范。
最后,传统耻感文化也体现在对待自己的态度——良心。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虽然无法完全分辨对与错,但是在心灵深处对于是否违背了自己良心的准则,却是明晰无疑,获得对自己心灵上的安宁和对周遭环境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二、耻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1.强化个体的责任心愧疚感和内疚感是人们面临道德难题时存在的情感,它们形成了人们对自己行为所需承担的道德责任的思想基础,也是个体行动的防控机制。
当人们产生了道德的愧疚、压力感时,那么就会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进入耻感文化时的效应。
在当代社会中,有的人可能无法明确道德规范或感受到个人责任,这也是当前一些显著的道德难题和问题的缘由之一。
浅谈“污文化”

浅谈“污文化”什么是“污文化”“污文化”是一个在互联网上非常流行的词语,通常指的是一类以低俗、下流、猥亵等主题为内容的文化现象。
这种文化现象在互联网上十分盛行,吸引了大量的受众,例如一些网民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些黄色、暴力、血腥或色情的图片或视频等内容。
“污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污文化”通常被视为一种不良文化现象,因其不仅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以及影响了公共道德标准。
1.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青少年是“污文化”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群体之一,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同时也是涉世未深的阶段。
如果长期暴露在这种低俗、下流、猥亵的文化现象中,他们就有可能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从而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或者对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2.影响了公共道德标准“污文化”对公共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比青少年价值观更严重,其曝光的低俗暴力、色情猥亵的内容可能会对公众的良知造成侵害,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形成“污文化”的原因“污文化”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互联网文化导向偏差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工具,互联网的使用并非仅有利于人类的进步,还会有一些负面的文化、导向,这是形成“污文化”之一的原因。
2.市场需求驱动相当一部分群众有一定或较高的需求,需要接触、观察甚至参与到这些“污文化”中。
面对群众需求,互联网平台只是在满足群众需求,其中可能涉及了“污文化”内容的播放宣传和推广等行为。
3.人性低俗倾向“污文化”所渗透展现的可能是人性低俗的倾向,在人们本质上追逐低俗的同时,为了满足这种低俗的需要,也会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更低俗的衍生物。
如何减少“污文化”的产生和传播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举措,来减少“污文化”的产生和传播:1.改善互联网文化导向各大门户网站和社交平台应该加强对低俗暴力、色情猥亵的内容的管理,尽量让互联网内容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引导。
同时,各大媒体应该加强舆论引导,避免对低俗暴力、色情猥亵事件的过度报道,从而减少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不良社会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与对策

不良社会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与对策不良社会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与对策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社会道德失范,黄、毒、赌等流祸泛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纷涌,各种不良社会文化侵蚀和污染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青少年首当其害,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增多。
为了解当前不良社会文化的现状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情况,笔者和同事专门在当地开展了一次专项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原因和对策。
一、不良社会文化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现状与分析网吧、书摊、迪厅等休闲娱乐文化活动的兴起原本是社会繁荣和文化进步的表现,但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不法商家往往置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于不顾,为敛财盈利而不择手段,使这些设施场所成为藏污纳垢,传染毒素的途径:网站纷拥着不健康的内容,书刊、影视剧、电子游戏等充斥着暴力、色情和愚昧思想,迪厅、舞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也鱼龙混杂。
调查发现,不良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影响面最广,喜欢看武侠、言情、恐怖影视剧的学生近90%。
书摊和电子游戏厅影响次之,所调查的各乡镇辅导小学、初中、高中周边都有。
热衷看言情、武侠、枪杀小说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职高生分别有21%、32%、76.4%、78.6%。
不良社会文化传播途径的类型分布范围与当地经济水平关系密切。
不良社会文化泛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传播源难以控制,不良社会文化不仅传播渠道多,网络、书刊、影视、道德、家庭等都可以暗藏污垢,而且传播速度快;二是商家的不法操作。
经营网吧、电子游戏厅、书刊出租、影碟出租等利润可观。
据了解,一家黑网吧一年可盈利15万元,一家书摊出租店一年可盈利5万以上,一家电子游戏厅一年可获利7—8万元。
高额的利润使一些商家想尽一切办法招揽顾客;三是主管部门整治不力,有关部门在取缔时“心太软”,缴纳罚款后又可照常营业。
一些主管部门对不良社会文化的危害认识肤浅,办理经营证件时把关不严,平日所谓管理也仅仅指“收费”;四是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正处在心理断乳期,极需情感交流和抚慰;学习压力重,学校生活单调乏味,67.6%的学生感到学校生活并不“充实有趣”。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影响方面
1. 引导青少年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网络低俗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显然是不符合道德规范、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如果让其成
为青少年的观念信仰和价值取向,就会引导青少年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打架斗殴、
抽烟喝酒等。
2. 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青少年身体尚未成熟,如果接触到低俗文化,就会导致身心受到极大的损害。
低俗文
化中的吸毒、暴力、性行为等内容不仅会让青少年产生压力,还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问题,如失眠、抑郁、性病等。
3. 偏离正常的价值观。
网络低俗文化中的内容大多以虚假炒作和低俗娱乐为主,很容易让青少年偏离原本的
价值观,例如追求物质欲望和攀比心理,忽略了道德、责任和感恩等方面的观念。
应对策略
1. 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让青少年不受低俗文化的侵害。
如
父母应该积极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 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在中国,网络低俗文化比较普遍,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打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比如,家长可以为孩子筛选一些教育性质或者有价值的网络内容,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不好的。
3. 加强青少年心理教育。
青少年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时期,心理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加强青少年的心
理教育,让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低俗文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应该重视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
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影 响 , l E益充 斥 在 社会 各 个 角 落 的低 俗 文 化便 是 其 中 的威 胁之 一 。低俗 文化 渗 透下 大学 生耻 感
意 识是 否被 撼动 被 侵 蚀 、 撼 动 被 侵 蚀 的 程 度 如 被 何、 以何种 途径 来 抵 御 这种 入 侵 进 而 持 久 地 巩 固 地 树立 起大 学生 的耻 感 意识 , 是传 承 中华美 德 、 对 青 年大 学生 委 以强 国重任 所 亟待解 决 的 问题 。
当前 , 低俗 文化 快 速 渗 透 到 高 等 院校 并 引起 广 泛影 响是 不争 的事 实 , 且 不 论 这 些带 有 严 重 暂 负 面影 响且 炒作 是否 对大 学生 们 的价值 取 向产生
影 响 , 从 它 的这 种 广泛强 大 的波及 范 围来看 , 仅 就
会 发展 的经 济化 、 利化 , 功 道德 教育 、 感教 育 、 耻 素
媒 到迅猛 发 展 的 网络 信 息 , 学 生 所 接 触 到 的任 大
一
、
耻 感教 育 和 低 俗 文 化 的涵 义
“ 耻感 是人 们 基 于一 定 的是 非 观 、 恶 观 、 善 荣 辱 观而 产生 的一 种 自觉 的求 荣 避 辱 心 理 , 人 们 是 珍惜、 维护 自身 尊 严 而产 生 的道 德 情 感 和 价 值 意
文章 编 号 1 7 6 4—5 3 (0 1 0 —0 4 —0 3 72 1 )5 0 5 2 的文化 内容 。也 有 学 者 认 为 , 是 对 青少 年 构 成 凡
大 学生 是党 和 国家 宝 贵 的 人 才 资 源 , 养 造 培
就德 才 兼备 的大 学生 是人 才 队伍建 设 的一项 重要 战略任 务 。在低 俗文 化 蔓 延 成 风 的 当 下 , 强 大 加 学 生耻 感教 育 , 培养 大学 生健 全 的人格 品质 , 立 建 健 全大 学生 荣辱 观 自我调 节 的 良性 机 制是 当前 大 学 生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重要 目标 。
应 当 引起 我 们 的高 度 重视 。大 多 数人 认 为 , 种 这 网络低 俗文 化产 生 的原 因是 由最 初 的娱 乐 心 态 、 猎 奇心 理 以及从 众 态 度 引 发 的 , 人 们 的 实 际人 对
生 价值 观不 会产 生过 多影 响 。但从 另一 个侧 面来
何 谓低 俗文 化 ? 当前 大 部分 的研 究者认 为 所 谓 低俗 文化 主要 是 指 涉 性 和 涉 暴 力 的 文化 内容 。 通 俗地 讲 , 其实 就是 在利 益 的驱动 下 , 利用人 性 中 难 以抗 拒 的脆弱 之 处 进 行 攻 击 、 人 沉 迷 于 一 种 使
第 3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0月
高 校 辅 导 员 学 刊
圈 教 育 与 教 学
低俗 支亿影响 下的天学生耻 感教 畜
谭 智奇 , 俊 义 杜
( 西 师范 大学 政 治 与 行 政 学 院 , 广 广西 桂 林 5 10 ) 4 0 6 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图分 类号 G6 1 4
文献标 识 码 A
毒害的、 危及 社会 公 德 或 者 民族 优 秀 文化 传 统 的
文 化及 其相 关 因素都 界定 为低 俗文 化 。本文倾 向 于后者 的界 定 , 凡对 大学 生思 想行 为构 成毒 害 、 危
及 大学 生 品德 以及 妨 碍大 学生 继承 和发 扬 民族优
秀文化 传统 的文 化 及 其 相 关 因 素 , 算 充 斥在 大 都 学 生周 围 的低 俗 文 化 。 因而 我们 发 现 , 俗 文 化 低 的魅影 无 孔 不 入 、 处 不在 , 各 类 书籍 、 无 从 影视 传
观 察 , 们 不难 发现 这其 实是 人们 精神 空虚 、 我 内心 世 界荒 芜 而借 以宣泄 和排 遣 的一种 方式 。对 处 于 即将进 入社 会 面对 现 实 的大 学 生 而 言 , 种宣 泄 这 和 排遣 的方 式尤 为需 要并且 来 得相 当及 时 。在 当 前 激烈 竞争 压力 的恐 慌 下 , 学 生 们 难 免会 产 生 大
45
(0 0 2 1 DYA0 ) 5 。
囹 教 育 与教 学
对 将来 前途 担忧 的不 安 , 切 地 需 要 寻 找一 种 可 急 以 让 自己减 轻心理 压 力 、 放压 抑情 绪 的方法 。 释
意志低 迷 的状态 而对 促进 人类 文 明进 步毫无 助 益
*
基 金 项 目 : 西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发展 研 究 中 心 课 题 (x 0 1 1 ) 广 西 师 范 大 学 德 育 科 研 基 金 项 目立 项 课 题 重 点 课 题 广 z 2 10 1 ; 作 者 简 介 : 智 奇 , 西 师 范 大 学 政 治 与 行 政 学 院教 师 ; 俊 义 , 西 师 范 大 学 政 治 与 行 政 学 院教 师 。 谭 广 杜 广
识 。_ 耻感是 人 安身立 命 之本 。大 学生是 社 会 人 ”1
何 环境都 可 能成 为 低 俗 文 化 滋 生 和侵 袭 的温 床 。
在 这种 充满 引诱 的条 件 下 , 非 拥 有 浓 烈 的耻 感 若 意识 、 效 的耻感 教 育 和强 烈 的抵 御低 俗 文 化 侵 有 袭 的意 志 , 大学 生们 很 难 在 是 非 的 浑 浊 中保 持 清
醒 的头 脑并 做 出正确 的选择 。
群 中接 受高 等 教 育 的青 年 群体 , 理想 、 道德 、 有 有
有 文化 、 纪律 是 作 为一 名 合 格 大 学 生 的 基 本 素 有 质 。然 而 , 当今 的社 会 现 状 却 不尽 如 此 。随 着 社
二 、 俗 文 化 蔓 延 的 现 象 及 原 因 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