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 (32)
(最新)2018年寒假小报A4我家幸福年-狗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
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我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目标。
这个学期是我上初中预备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要在新的一年中,把好的保留下来,把不好的永远留在去年,我一定努力刻苦学习,请老师和同学们作为我的监督员,谢谢!班级姓名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4)

春节诗词
(一)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浪淘沙·贺新年》
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
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 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
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
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
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
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班级:
姓名:。
【强烈推荐】最新2018狗年春节小报新年小报寒假小报WORD版(2)

传统民俗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
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
从腊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
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
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狗年介绍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
个收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寞,是个入
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西北偏西,属干宫。
在一
日中,戌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散,
华灯初上时分。
传统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可编辑 (4)

春节诗词
(一)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浪淘沙·贺新年》
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
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 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
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
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
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
旺狗祈福,阖家幸福!
班级:
姓名:。
(最新)2018年寒假小报A3我家幸福年-狗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
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我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目标。
这个学期是我上初中预备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要在新的一年中,把好的保留下来,把不好的永远留在去年,我一定努力刻苦学习,请老师和同学们作为我的监督员,谢谢!班级姓名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2018新年电子小报-寒假生活报-狗年春节小报word (2)

····拜灶神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
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团圆饭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寒假生活日记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早上,爷爷放过鞭炮,我和表弟先给爸爸妈妈拜年,爸爸妈妈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红包,然后又给爷爷奶奶拜年,我祝他们新年好!身体健康!最重要当然是恭喜发财,奶奶直夸我嘴甜会说话,当然我也得到了一个大红包哦!不过妈妈说红包要存起来当学费。
自己存学费也是快乐的事情。
闻鸡起舞金鸡独立鸡年大吉金鸡报晓鸡年纳福班级:姓名:。
(最新)2018年寒假小报A4我家幸福年-狗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
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古代的汉族民俗文化。
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
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又是新的一年开始,我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目标。
这个学期是我上初中预备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要在新的一年中,把好的保留下来,把不好的永远留在去年,我一定努力刻苦学习,请老师和同学们作为我的监督员,谢谢!班级姓名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2018狗年春节电子小报模板

\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狗年介绍
狗年,中国十二生肖年份之
一,狗在十二地支中以‘戌’为代
表,在一年中戌月是九月,是个收
藏的季节,此时山野一片凋落寂
寞,是个入冬之前的景色。
方向是
西北偏西,属干宫。
在一日中,戌
时指下午七时至九时,正是黑夜扩
散,华灯初上时分。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原
始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伙伴,可以保
护主人。
对狗而言,只要与人类在
一起,就自然会有食物,此种关系
自古迄今都不变。
狗与人的故事也
不胜枚举,人人多少都能道出一些
感人的狗故事,台湾北海岸有名的
十八王公庙就是供着忠心救主人
的一条狗;在街头上,狗也可以帮
助盲人过路。
判断方法
公元年号除以12余数是2
的年份
换成公式表述为:公元年号
÷12=某个商,同时余数为
2
列如:2018年
2018÷12=168,余2。
商是
168,余数是2。
所以2018
年是狗年。
2018年
2018÷12=168,余2。
商是
168,余数是2。
所以2018
年是狗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
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
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
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
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
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
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
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
名帖,叫“门簿”。
拜年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
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
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
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
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
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
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
感激之情。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
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
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
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
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
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
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
希望。
旺狗贺岁,欢乐祥瑞;
旺狗汪汪,事业兴旺;
旺狗打滚,财源滚滚;
旺狗高跳,吉星高照;
旺狗撒欢,如意平安;
旺狗祈福,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