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学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台州某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1.基本资料(1)自然地理条件台州地区计划修建一条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其中经过调查该路段地处Ⅳ4区,路基为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离地面高度为1.1m,路基填土高度为0.5m,属于中湿状态;根据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指标”及相应的“分布图”,得到最热月平均气温>30℃,最低气温低于-9℃,年降雨量>1000mm。
近期双向混合交通量为21000辆/日,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该路线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丰富的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等材料供应。
(2)土基回弹指数的确定设计路段处于Ⅳ4区,路基处于中湿状态,路基土为中液限粘土,稠度为,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土基回弹模量为MPa。
土基回弹模量<40 MPa,所以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进行填土层50cm处外加25cm厚的石灰处理填土层,查表“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得土基回弹模量为200MPa。
(3)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路段所在地区近期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见表1-1。
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
沥青路面累计标准轴载次数按15年设计。
(4)设计轴载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 表1-2序号 汽车 型号 总重 (kN) 载重 (kN) 前轴重 (kN) 后轴重 (kN) 后轴数 轮组数 1 桑塔纳 21 10 7 14 2 五十铃 42 20 14 28 3 解放CA10B 1 双 4 黄河JN150 1 双 5 黄河JN162 1 双 6交通SH3612×2双轴载换算(弯沉及沥青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表1-3车型 i P (kN)i n (辆/d )35.421⎪⎭⎫⎝⎛P P n C C i i (辆/日)五十铃 前轴14 — —— — 后轴2818799 解放CA10B 前轴— — — — 后轴 1 1 4536 黄河JN150 前轴1 后轴 1 1 黄河JN162 前轴1 后轴 1 1 交通SH361 前轴1 后轴2×1∑=⎪⎭⎫⎝⎛=Ki i i P P n C C N 135.421 (次/日)轴载换算(半刚性层弯拉应力分析时) 表1-4车型 i P (kN)i n (辆/d )821⎪⎭⎫⎝⎛P P n C C i i (辆/日)五十铃 前轴14 — — — — 后轴28 — — — — 解放CA10B 前轴— — — — 后轴11 4536 黄河JN150 前轴49 — — — — 后轴 1 1 黄河JN162 前轴1 后轴 1 1 交通SH361 前轴60 1 后轴2×21∑=⎪⎭⎫⎝⎛=Ki i i P P n C C N 1821 (次/日)(5)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累计当量轴次)交通量计算详见以下列表,得到累计轴载次数结果见下表,属于重交通等级。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目录路基路面设计任务书(3页)···············序章一、设计资料 (1)二、交通分析 (1)三、初拟路面结构 (3)四、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3)五、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六、设计标准的确定 (4)七、确定石灰土碎石层层厚度 (5)八、验算层底拉应力 (7)九、防冻厚度验算 (10)沥青混凝土路面计算书一、 设计资料(见任务书)二、交通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4.35121()Ki i i PN C C n P ==∑预测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车型桑塔纳五十铃解放CA10 黄河JN150 黄河JN162 交通SH361 数量in (辆/d ) 8685.495 14953.057791.143185.035668.11563.63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车型iP KN1C2Ci n4.3512()i i PC C n P桑塔纳 前轴 1.0 6.4 8685.495 -后轴 21 1.0 1.0 -五十铃 前轴 1.0 6.4 14953.05 - 后轴 42 1.0 1.0 2198 解放CA10 前轴 19.4 1.0 6.4 7791.14 - 后轴 60.85 1.0 1.0 898 黄河JN150 前轴 49.1 1.0 6.4 3185.035 924 后轴 101.6 1.0 1.0 3413 黄河JN162 前轴 59.5 1.0 6.4 668.115 447 后轴 115.0 1.0 1.0 1227 交通SH361前轴 60.0 1.0 6.4 63.6344 后轴110.02.2 1.0213 总和i N9364注:小于25kN 轴载不计(2)累计当量轴次。
沥青道路课程设计

沥青道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沥青道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沥青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2. 学生能掌握沥青道路施工工艺流程,了解各施工环节的关键技术要求。
3. 学生能了解沥青道路养护维修的基本知识,提高对道路使用寿命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沥青道路常见病害及其成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理论知识,对沥青道路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专业、投身工程建设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道路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科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道路工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沥青道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沥青基本知识:沥青的组成、性质、分类及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 沥青道路施工工艺:包括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关键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3. 沥青道路养护维修:介绍沥青道路常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道路养护维修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4. 沥青道路工程设计:沥青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包括道路结构、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
教材章节:第五章 道路工程设计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沥青基本知识学习,课堂讲解与实验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沥青的基本性质。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
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是指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沥青路面的设计计算。
以下为一个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的步骤和内容:
1. 设计要求和标准的确定:根据所在地区的交通量、道路类型、设计寿命等要求,确定设计标准和要求。
2. 交通量估算:根据道路所承受的交通量,进行交通量的估算和预测。
3. 路基设计:根据设计交通量和地基条件,进行路基设计,包括路基宽度、路基厚度等。
4. 路面设计:根据路基设计和交通量要求,进行沥青路面的设计。
计算沥青面层厚度、基层厚度等。
5. 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和基层材料。
6. 施工工序设计:根据路面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工序和顺序。
7. 施工工艺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8. 施工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和检查。
9.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工序和工艺,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10. 施工费用估算:根据施工工序和工艺,估算施工所需费用。
以上是一个沥青路面课程设计算例的大致步骤,具体的设计内容
和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确定。
沥青路课程设计

沥青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性能要求及施工技术,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培养学生对沥青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掌握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性能要求。
2.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3.了解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能够熟练操作实验设备,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和性能测试。
5.能够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沥青路面施工方案。
6.能够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沥青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道路工程行业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性能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及性能要求2.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3.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沥青路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性能要求,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方法、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沥青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和性能测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沥青路面施工技术》2.参考书:《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手册》3.多媒体资料:沥青路面施工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沥青混合料配制设备、性能测试设备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广西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广西沥青路面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广西沥青路面的基本知识,包括沥青路面的结构、性能、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描述沥青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解释沥青路面的一些基本性能指标,如抗滑性、耐久性等。
3.概述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方法。
4.分析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如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性能测试等。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1.认识沥青路面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性。
2.培养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感。
3.激发对道路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沥青路面概述:介绍沥青路面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范围。
2.沥青路面结构:讲解沥青路面的各层结构及其功能,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等。
3.沥青路面性能:介绍沥青路面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抗滑性、耐久性、温度稳定性等。
4.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讲解沥青路面的施工流程,包括混合料制备、摊铺、压实等。
5.沥青路面养护:介绍沥青路面的养护方法,如清扫、浇水、修补等。
6.沥青路面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裂缝、车辙等,并介绍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沥青路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沥青路面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沥青路面的性能测试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沥青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性质和特点;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了解沥青的制备和检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沥青材料的认知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2.解释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分析沥青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方法。
4.评价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沥青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首先,介绍沥青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如粘度、软化点等;其次,讲解沥青的制备方法,如矿沥青、焦沥青等;然后,阐述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如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等;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教学大纲如下:1.沥青的性质2.沥青的制备方法3.沥青在路基路面中的应用4.沥青材料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沥青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其次,利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沥青材料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沥青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沥青材料的制备和检测过程。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方面,选用《道路工程》等相关书籍;参考书则包括《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手册》等;多媒体资料有沥青材料制备和检测的实验视频、图片等;实验设备包括沥青粘度计、软化点测定仪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沥青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提问回答,占总评的20%;作业包括沥青性质分析报告和实践操作报告,占总评的30%;考试则是对沥青相关知识的全面考察,占总评的50%。
大连沥青路面课程设计

大连沥青路面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沥青路面的基本概念,掌握沥青的分类、性质及用途。
2. 学生能够掌握沥青路面的结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了解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原材料选择、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沥青路面的病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对沥青路面进行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道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绿色施工观念。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本课程针对大连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为我国道路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沥青路面基本概念:沥青的分类、性质及用途,使学生掌握沥青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介绍沥青路面的各层结构及其功能,分析各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3.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讲解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过程,使学生了解施工要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4. 沥青路面病害与防治:分析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 沥青路面病害及其防治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介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6. 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指导学生编制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1136510.071365935.6880.50.07t e N N γηγ⎡⎤⎡⎤+-⨯+-⨯⨯⨯⎣⎦⎣⎦== 4.35i P P ⎛⎫⎪⎝⎭4.3512i i P C C n P ⎛⎫⎪⎝⎭设计说明书(一)确定沥青路面的交通等级1、轴载换算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计算时,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
查常用汽车设计参数表12-3,按式(12-6)进行轴载换算,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轴载换算结果表(弯沉)车型P i (KN)C 1 C 2n i (次/日)(次/日)切贝尔D350前轴 24.00 1 6.4 2.1033×10-3260- 后轴 48.00 1 1 4.1058×10-210.675 日野KF300D前轴 40.75 1 6.4 2.0140×10-222028.357 后轴 79.00 2.2 1 3.5866×10-1173.591 黄河 JN150 前轴 49.00 1 6.4 4.4911×10-228682.205 后轴 101.60 1 1 1.0715306.449太脱拉 111 前轴 38.70 1 6.4 1.6090×10-248049.428 后轴 74.00 2.2 1 2.6987×10-1284.983 小汽车前轴 - - - - 1000- 后轴----- 合 计4.351121ki i i P N C C n P =⎛⎫= ⎪⎝⎭∑935.688注:轴载小于25 KN 的轴载作用忽略不计。
竣工第一年日当量轴次为:1935.688N = 次/日2、累计当量轴次及交通等级根据一级公路查表12-6得:设计年限T=15年,双向四车道的车道系,查表12-5得车道系数η为0.4~0.5,选用0.5.则累计当量轴次为:8i P P ⎛⎫⎪⎝⎭812i i P C C n P ⎛⎫ ⎪⎝⎭计算结果429.11e N =,与交通等级表12-8比较,e N 在中交通300万~1200万次之间,交通等级属于中交通。
查表11-4,宜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路面的面层,符合设计要求。
3、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重的累计当量轴次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见式(12-8),计算结果列入下表中。
轴载换算结果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车型P i (KN)C 1 C 2n i (次/日)(次/日)切贝尔D350前轴 24.00 1 18.5 1.1008×10-5260- 后轴 48.00 1 12.8179×10-37.327 日野KF300D前轴 40.75 1 18.5 7.6036×10-42203.095 后轴 79.00 3 11.5171×10-1100.129 黄河 JN150 前轴 49.00 1 18.5 3.3233×10-328617.584 后轴 101.60 1 1 1.1354324.724太脱拉 111 前轴 38.70 1 18.5 5.0314×10-44804.468 后轴 74.00 3 1 8.9920×10-2129.485 小汽车前轴 - - - - 1000- 后轴----- 合 计81121ki i i P N C C n P =⎛⎫= ⎪⎝⎭∑586.812注:轴载小于50 KN 的轴载作用忽略不计。
在进行累计当量轴次计算时各参数意义同前,设计年限为15年,车道系数取0.5,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γ为7%,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累计当量轴次:()()15''11136510.071365586.8120.50.07269.11t e N N γηγ⎡⎤⎡⎤+-⨯+-⨯⨯⨯⎣⎦⎣⎦===万次(二)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拟定和组合设计1.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该路段处于Ⅱ2区,土质为粘性土。
查表5-6的临界高度H1=2.7m, H2=2.0m已知地下水埋深1.8m,路基填土高度为1.0m。
计算路槽底至地下水位的距离H:H=1.0+1.8=2.8m根据表5-4可知H0>H1,所以该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由于路基处于干燥状态,查表5-3,得wc≥1.10令稠度wc=1.10,根据土组和自然区划分以及相应路基的平均稠度,查表12-19预估路基回弹模量E为28.0Mpa,当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时,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可较表列数值提高25%,即E=28.0×(1+25%)=35.0Mpa>30Mpa,符合一级公路土基回弹模量的要求。
2.初拟路面结构根据本地区的路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根据结构层的最小施工厚度、材料、水文、交通量以及施工机具的功能等因素,初步确定路面结构组合与各厚度如下图所示。
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总厚度不小于10cm,符合一级公路沥青路面最小厚度要求。
h1=30 mm (AC-13C)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2=50 mm (AC-16C)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3= 70 mm (AC-25C)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h4= ?(180mm)水泥稳定碎石(5%)h5=200mm 石灰土稳定碎石(50%)h6=200mm 级配碎石土基(35.0Mpa)初拟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图3.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1)试验材料的确定(略)2)路面材料配合比确定(略)3)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确定查表12-20得各层沥青混合料20℃和15℃抗压模量及劈裂强度的设计参数参考值,列入下表中。
半刚性基层和级配碎石的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查表12-21和表12-22列入下表中。
层间模量比符合设计要求。
沥青混合料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材料名称20℃抗压模E(Mpa)(弯沉计算用)15℃抗压模量E(Mpa)(拉应力计算用)劈裂强度σ(Mpa)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400 2000 1.4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200 1800 1.0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1000 1200 0.8半刚性基层抗压模量和劈裂强度材料名称抗压模量E(MPa)(弯沉计算用)抗压模量E(MPa)(拉应力计算用)劈裂强度σ(Mpa)水泥稳定碎石(5%)1500 3600 0.5石灰土稳定碎石(粒料>50%)900 2000 0.3 级配碎石250 250 —4.)确定计算层位拟定半刚性基层石灰土碎石(粒料>50%)作为计算层位。
5.)验算层间模量比路面结构层相邻层之比,基层/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土基,均符合要求。
6.)论述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组合的合理性一级公路应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有三层组成,并取用二层以上密级配混凝土,总面层厚度及各层厚度符合要求;因为沥青面层弯成大,所以采用半刚性基层作为承重层;由于地下水位较高采用级配碎石。
土基回弹模量35.0Mpa>30MPa,符合一级公路等级要求。
/ 1.4/2.590.5405()R sp s K MPa σσ===/ 1.0/2.590.3861()R sp s K MPa σσ===/0.8/2.590.3088()R sp s K MPa σσ===/0.5/1.780.2809R sp s K MPa σσ===()/0.3/1.780.1685R sp s K MPa σσ===()/R sp sK σσ=(三)设计指标的确定对于一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
1.设计弯沉值的确定该公路为一级公路,公路等级系数取A c =1.0,面层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类型系数取A s =1.0,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半刚性基层取A b =1.0,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式(12-14)计算为:0.20.2600..6004291100 1.0 1.0 1.028.290.01d e c s b l N A A A mm --==⨯⨯⨯⨯=() 2.容许层底拉应力(1)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2)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 与容许层底拉应力计算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220.220.09/0.094291100/1.0 2.59s e c K N A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220.220.09/0.094291100/1.0 2.59s e c K N A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0.220.220.09/0.094291100/1.0 2.59s e c K N A ==⨯=水泥稳定碎石:'0.110.110.35/0.352691100/1.0 1.78s e c K N A ==⨯=石灰碎石土:'0.110.110.35/0.352691100/1.0 1.78s e c K N A ==⨯=(四)结构厚度计算结果(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1.参数汇总设计弯沉值为28.29(0.01mm),各相关路面结构设计参数汇总填入下表中。
结构层设计参数汇总表层位材料名称h(mm)20℃模量(Mpa)15℃模量(Mpa)容许拉应力(Mpa)1 AC-13C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30 1400 2000 0.5405 2AC-16C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50 1200 1800 0.38613AC-25C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70 1000 1200 0.30884 水泥稳定碎石(5%)?1500 3600 0.28095 石灰土稳定碎石(粒料>50%)200 900 2000 0.16856 级配碎石200 250 250 07 土基—35.0 35.0 —2.采用专用程序计算路面厚度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程序系统》HMPD程序计算,输入各项参数后可得到计算结果,方案中的设计层厚度未定,可先假定初始厚度,若计算结果不能满足不等式(ls ≤ld和σm≤σR),再调整厚度,直到满足不等式。
(1)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设计弯沉值: Ld= 28.29 (0.01mm)设计层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H(4)=180mm (仅考虑弯沉)符合要求。
(2)按容许拉应力验算设计层厚度为:H(4)=180mm(第1层至第5层底面拉应力验算满足要求)当水泥稳定碎石路面设计层厚度为:H(4)=180mm时,同时满足设计弯沉和容许拉应力要求。
(3)验算路面防冻层厚度路面最小防冻层厚度500mm,验算结果表明,路面总厚度满足防冻要求。
(4)结果对设计层厚度取整,最后得到路面结构设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30mm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50mm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70mm水泥稳定碎石180mm石灰土稳定碎石200mm级配碎石200mm新建路基路面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