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与概论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 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11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 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
第二次大战后,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无论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更迅速、更 普遍的发展,国家干预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
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 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最终得以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 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1
问题: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3
列宁论垄断
我们已经看到,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这就决定 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而且正是从自由竞争中生长 起来的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必须特别指出 能够说明我们研究的这个时代的垄断的四种主要形式,或垄断资本主义的四种主 要表现。
21
“如果他们打喷嚏,美国绝对会感冒”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罗斯德柴尔
22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后,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私人垄断 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以致严 重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生 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__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萌芽”。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
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最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
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P213)
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
与封建社会相比, 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P208)
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 社 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 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展,促 进了社会进步。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 了新的变化(P202)
一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
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表现在(P203)
1.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 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 2.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频繁发生; 3.危机突发性显著,强度大,传导迅速,波及面广;
4.经济复苏缓慢。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P203)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 利有所扩大。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第三节部分
教学要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一、单项选择题1.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答案:A解析:在购买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2.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3.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答案:C解析:职能资本是指用来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是指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自有资本。
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答案:C解析:金融资本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的统治者。
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答案:C解析: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就是资本输出。
大量“过剩资本”的出现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D解析: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给资本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7.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答案:B解析:购买阶段是剩余价值的准备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电子书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 一购买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到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公式中的G代表货币资本,W代表生产资本,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 .在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资本并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但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即从货币资本形态转变为生产资本形态……所以,产业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就是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阶段。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
这个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作为计算单位。如果以n代表一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用U代表“年”,用u代表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则衡量一年当中资本周转次数的公式就是:
例如,某产业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闻为4个月,则它在一年之内资本周转次数是,n=12÷4=3次……
(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生产出的新商品销售出去,换回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换回的货币数量大于最初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垫支的货币数量,其中包含着剩余价值,因而它是已经发生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
公式中的c‘表示已经发生了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是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在数量上并无变化。
3.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产业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既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各不相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因察都会影响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所以;计算-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成,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资本的循环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包括工业、农业、运输业等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1)购买阶段。
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用公式可表示为:G—W(A、Pm);资本并没有数量上的变化,但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
(2)生产阶段。
是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A、Pm)…P…W′;资本不仅发生了形态上的变化,而且资本在数量上实现了价值增殖。
(3)销售阶段。
是剩余价值实现的阶段;用公式可表示为:W′—G′;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在数量上并无变化。
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具有不同的职能,起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含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1、产业资本的循环W(A、Pm)…P…W′—G′资本的循环过程是流通和生产的统一。
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二、资本的周转1、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
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所经历的周转次数。
n=U/u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
全国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5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单项选择题1、在垄断阶段,做出“银行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这一论断的是()A、毛泽东B列宁C马克思D恩格斯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
A、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资本B资本主义国家金融领域中流通的所有资本的总和C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3、实行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最大限度占领市场B最大限度降低成本C获取高额垄断利润D获取行业控制权力4、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5、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团的资本属于()。
A、工业资本B商业资本C金融资本D银行资本6、在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本是()。
A、国有资本B国家和私人共有资本C公共资本D私人资本7、1936 年()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发表,在经济理论上主张国家干预的理论。
A、凯恩斯B马歇尔C庇古D约翰生8、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不包括()。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军事手段9、在经济过热时,适当()利率,可以给经济降温。
A、提高B降低C差别D控制10、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计划管理()。
A、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B能够自觉保持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C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D可以对经济周期进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11、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
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1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五章

英国 德国 法国 中国
日 本
美国
跨 国 公 司 概 况
2001 年,雇员达5400万人 销售额达19万亿美元
全球GDP的1/10,全球出口量的1/3
跨国公司富可敌国
福特 公司 英国 石油 公司 高于
越南
科威特 古巴
戴勒姆克莱斯 勒公司
等发展中 国家
跨国公司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强强联合与合作有利于 突破贸易壁垒
康采恩 指分属于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在一起, 以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组成的 多种企业集团。 康采恩通常以金融控制为基础,其核心可以是 大银行,也可以是大工业企业。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存在的各大康采恩 集团也被称为财阀,比较有名的有三井、三菱、 住友、安田等等。 中国和日本的各种“控股公司”以及“集团总 公司”,也被认为属于康采恩垄断。
垄断组织:大企业联合
国内 短期价格协定 卡特尔(cartal) 辛迪加(syndicat) 托拉斯(trust) 康采恩(konzarn) 混合联合公司 (战后) 国际 国际卡特尔 国际辛迪加 国际托拉斯 国际康采恩 跨国公司
卡特尔(Cartel) 是一种正式的串谋行为,它能使一个竞争性市 场变成一个垄断市场。卡特尔以扩大整体利益 作为它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卡 特尔内部将订立一系列的协议,来确定整个卡 特尔的产量、产品价格,指定各企业的销售额 及销售区域等。 卡特尔常常是国际性的。例如欧佩克,卡特尔就 是产油国政府间的一个国际协定。 在70年代中期,国际铝矾土联合会将铝矾土价 格提高到4倍; 可是,大多数卡特尔都没能提高价格。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 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动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5章

03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本质和特点
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 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物质性活动,是沟通主客观 世界的桥梁。
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 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 的根本前提。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 践失败。认识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实践的发展水平,人类的认 识能力是无限的,但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实践水平。
0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们的意识观念、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等都受到其 所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政治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5章
•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0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的概念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物质是从各种具体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概 念,具体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物质的存在形式
01
02
03
运动
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 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 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空特性
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物质 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中进行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 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一、单选题
基础知识题
1、垄断统治形成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A. 垄断消除了竞争
B. 垄断与竞争并存
C. 垄断削弱了竞争
D. 垄断消除了竞争的资本主义性质
2、垄断价格是
A. 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
B. 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C. 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 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C.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生产绝对过剩
B. 生产相对过剩
C .生产不足 D.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5、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根本是
A.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B.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C. 人民的愿望决定的
D.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
理论联系实际题
1、“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
”这句话表明:
A.资本主义的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
B.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是高度发达的
C.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D.资本主义将永远存在
2、据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约有6.5万家,拥有约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
平均每家跨国公司拥有的国外分支机构数量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4个上升到90年代末的约13个。
这一事例表明:
A.金融的全球化
B.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生产的全球化
3、1990——1995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
2000年全球贸易进一步强劲增长,国际商品贸易额增长
12.5%,达到6.1万亿美元。
这一事例表明:
A.金融的全球化
B.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生产的全球化
4、目前美国、欧洲与亚洲三大区域的外汇市场已经连为一体,其运作方式、交易品种与手段基本保持一致,投资者可以在一天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进行交易。
这一事例表明:
A.金融的全球化
B.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C.贸易的全球化
D.生产的全球化
二、多选题
基础知识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有
A. 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B.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少数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C.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D. 避免激烈竞争带来的两败俱伤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有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
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
D. 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A.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B. 国家与私人公有、合营企业
C.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D. 宏观调节和微观管制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有
A.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C. 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D. 加快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
5、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有
A. 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B. 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C. 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 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6、垄断资本向世界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A. 借贷资本输出
B. 私人资本输出
C. 生产资本输出
D. 商品资本输出
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
A. 生产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金融的全球化
D.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8、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
A .科学技术的进步B. 生产力的发展
C. 跨国公司的发展
D.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9、二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新变化有
A. 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B.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
C. 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D. 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10、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有
A 职工参与决策B. 终身雇佣C. 职工持股D. 社会福利制度
11、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有
A. 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B. 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C. 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D. 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1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有
A.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C.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 改良主义政党的改革
13、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有
A. 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B.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C .其上层建筑促进了社会进步
D. 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具有进步性
14、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长期性的原因有
A. 任何社会形态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B.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C. 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有容纳的空间
D. 社会主义还是新生事物
15、垄断利润的来源有
A. 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B. 剥削和掠夺的海外利润
C. 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D. 加强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剥削
理论联系实际题
1、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有
A. 托拉斯
B. 卡特尔 C 跨国公司D. 国际联盟
2、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
A. 世界银行
B.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C. 国际经济协议
D. 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
3、二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银行
C. 世界贸易组织
D. 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三、判断题
基础知识题
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3、在当代,资本家是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4、垄断价格是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之和。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题
1、垄断价格的产生否定了价值规律。
2、国际经济调节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第五章答案
一、单选题
基础知识题
1 B
2 B
3 D
4 B
5 A
理论联系实际题
1 C
2 B
3 C
4 A
二、多选题
基础知识题
1 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CD
7 ABCD
8 ABCD
9 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 理论联系实际题
1 CD
2 BCD
3 ABCD
三、判断题
基础知识题
1对2对3错4错5对6对
理论联系实际题
1错2对3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