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模块教学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解读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材教学解读宋代大学问家陆九渊曾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所谓“疑”,就是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疑是思之始,学之源。
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就能探索更多的自然规律,打开知识的大门,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本单元为阅读策略单元,围绕“提问”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个豆荚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一次习作,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一个豆荚的五粒豆》和《蝴蝶的家》是新入选的课文。
《一个豆荚的五粒豆》是童话大王安徒生于1853年创作的童话,通过描写五粒豆子的经历,赞叹生活,充满童趣。
《蝙蝠和雷达》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够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则介绍了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蝴蝶的家》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作者以问题和线索为线,以雨天蝴蝶在何处藏身而着急的情感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语文园地中也提及“阅读的时候我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
”“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了与提问有关的古代名句,旨在通过背诵积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提问的意义。
可见,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所以这一单元的教学需要紧扣培养学生敢问、善问这一主题。
每一课的特点不同,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从整组课文来看,前面三课重在学习方法,后面一课重在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提问,让方法通过实践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写人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但是这次习作需要学生转换思路,将家人与某种动物联系起来,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用更有趣的方式写出印象最深的地方。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解读

最新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单元教材教学解读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光铸就了多少辉煌的历史,涌现了多少优秀的人物。
他们或聪明睿智,或一心为民,或医术高超,或勤奋好学。
他们历经了历史长河的淘洗和磨砺,变作闪闪发光的宝石,越发耀眼瞩目。
大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回顾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就好像在品读一本本好书,在和一位位良师益友促膝长谈。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雅量》,告诉学生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判断。
《西门豹治邺》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故事二则》是略读课文,包含《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篇,篇幅短小,发人深省。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侯讳疾忌医,最后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的故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详细复述”的学习要求,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本单元围绕这个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语文园地中心“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
教材安排的话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要求“选一件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在朗读课文时注意抑扬顿挫。
3.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4.能够简单描述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意思。
2.熟练掌握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并描述故事情节。
2.掌握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妖精的面纱》。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热身
1.师生互动: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导入
1.师生共读《妖精的面纱》,学生跟读,注意抑扬顿挫。
第三步:讲解生字词
1.逐个解释生字词的意思,举例使用。
2.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加深记忆。
第四步:分组讨论
1.将学生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写出自己的理解。
第五步:展示讨论成果
1.各组派代表发表讨论成果,进行同学间交流。
第六步:课堂练习
1.进行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第七步:课堂小结
1.老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课重点和难点,澄清学生的疑惑。
六、课后作业
1.复习课文,熟练掌握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妖精的面纱》的故事情节。
本文档为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时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四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四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质。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素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古代诗歌的音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思量诗歌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诗歌的基本特点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境等方面的特点。
3. 学习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义通过介绍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阅读理解与写作训练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并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写一首自己的古代诗歌。
5. 课堂展示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古代诗歌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总结与反思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预度、合作程度和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的情况进行评价。
3. 课后反馈:通过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广度。
2. 创作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欣赏古代诗歌的同时,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单元规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单元规划目标本教学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四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该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课文,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语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阅读:学生将阅读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各个课文,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词汇研究:学生将研究并掌握教材中出现的生词和常用词汇,通过词汇的积累和运用,提高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语法训练:学生将研究和巩固四年级上册所涉及的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时态和语法规则等,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4. 写作练:学生将通过写作练,培养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字组织和写作能力。
5. 文学欣赏:学生将研究和欣赏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教学单元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的问题。
4. 课堂练:通过课堂练和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学生的研究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本教学单元将采取以下评估方法:1. 日常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
2.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检测学生对课文、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
3. 作业评讲:评讲学生的作业,指导学生改进写作和表达能力。
4. 项目作业: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项目作业,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以上是本教学单元的规划内容,希望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本组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灿烂、白茫茫、规律”等22个词语。
积累文中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和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4、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引导学生手机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在此基础上描写一处自然景观,注意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主题: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
它鬼斧神工,天机独运,为我们创造了那么多的绚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异的自然现象。
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正是描绘“自然奇观”的佳作。
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丰富,内容错落有致。
教学中学生们品味文本语言美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和谐之美。
1、《观潮》是精读课文。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不仅运用多种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铺天盖地的情状和声威,还以观潮的人数和热情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2、《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略读课文。
向世人展示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文中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说明了峡谷的深和长,对峡谷的奇异景观也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3、《鸟的天堂》是精读课文。
描绘了一幅高雅清幽的南国风光。
作者记叙了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感,从动、静两方面描写了活跃可爱的小鸟和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4、《火烧云》是精读课文,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
作者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以热情酣畅和笔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火烧云图景。
5、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资料袋”;“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单元教学规划(人教版)第一单元:认识汉字-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书写常用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发展历程。
- 教学内容:- 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 常用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练习- 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教学方法:- 观察和模仿: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写字动作和样板字进行模仿。
- 记忆和书写:学生通过反复记忆和书写来巩固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 教学评估:通过书写练习和汉字考核,检测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第二单元:古诗词赏析-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意境,培养审美情操。
- 教学内容:- 选取经典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学习古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格律- 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教学方法:- 听、说、读、写结合:通过听老师解读和朗读古诗词,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和背诵。
-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古诗词朗读和赏析,互相交流分享感受。
- 教学评估:通过朗读和背诵的表现、古诗词赏析的理解程度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单元:寓言故事欣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 教学内容:- 选取经典的寓言故事进行欣赏和解读- 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 进行角色扮演和讨论- 教学方法:- 故事导入:通过引入寓言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讨论和分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第四单元:古代诗歌鉴赏-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 教学内容:- 选取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和解读- 学习古代诗歌的常见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进行朗读和欣赏练习- 教学方法:- 朗读和解读:学生通过朗读和解读古代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 创作和表演:学生模仿古代诗歌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和表演。
- 教学评估:通过朗读和欣赏的表现、学生的创作作品等来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自然景观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 研究作者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研究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本单元包括《观潮》、《黄山奇松》、《葡萄沟》三篇文章,以及《语文园地》和《作》两个部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研究,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难点: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掌握。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如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
2.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进行模仿练。
第二单元:人物描写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 研究作者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研究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本单元包括《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三篇文章,以及《语文园地》和《作》两个部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研究,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难点: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掌握。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如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
2.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进行模仿练。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 研究作者观察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研究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本单元包括《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嫦娥奔月》三篇文章,以及《语文园地》和《作》两个部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研究,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难点: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掌握。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如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
2. 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进行模仿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模块教学第一单元设计:一小袁丽一、教学内容:《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二、人文主题:自然奇观三、重点教学目标(一)阅读能力重点目标:1.学习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继续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表达能力重点目标:1.初步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2.体会词句的准确与优美。
(学习《观潮》第3、4自然段和《鸟的天堂》第12自然段,按事物的发展变化写一段话,注意准确用词)四、重点学习课文:《观潮》《鸟的天堂》五、教学建议(一)阅读教学建议:1.边默读边思考,在梳理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以《观潮》中第三、四自然段为例,了解潮来时江面的变化;同时引导学生领悟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的方法。
3.运用边朗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合作学习《火烧云》和选读课文《五彩石》。
4.体会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尝试运用。
5.拓展阅读:《五彩池》;苏教版《泉城》;主题学习丛书《天下第一潮》《张家界》。
(二)习作教学建议:1.先回顾本单元定点观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2.确定写作对象,明确其特点,运用以上方法,清楚地描写。
单元自主学习任务单(袁丽)学习内容自学要求小组评价认字词第1课:观潮薄.雾大堤.宽阔笼罩恢复沸腾霎.时奔腾颤动依旧浩浩荡荡风号.浪吼横贯江面若隐若现昂首东望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漫天卷地1.读课文时,请在文中标出,做到词语准确熟练认读。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3.读准加点词语的读音。
4.主动积累运用有特点的词语。
能做到准确熟练认读词语,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得五星;基本能做到准确认读词语,大体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
☆☆☆☆☆第2课:反差堪.称咫.尺马蹄呈现美誉凌空山脉.花卉.珠穆朗玛人迹罕.至神来之笔千姿百态不容置疑神秘莫测郁郁苍苍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皑皑..雪山帘帘飞瀑第3课:灿烂竹竿船桨.规律榕树主干.缝.隙照耀涨.潮树梢不禁.静寂.白茫茫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第4课:凶猛模.糊庙门威武镇静梨黄紫檀.色百合色葡萄灰茄子紫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恍恍惚惚....一模.一样读课文读本单元四篇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得五星;基本能做到正确地朗读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
☆☆☆☆☆知内容1.《观潮》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雅鲁藏布大峡谷》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大峡谷的奇异景象?3.《鸟的天堂》写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一次都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4.什么是火烧云?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能够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梳理出文章的内容结构层次,与同伴交流。
提问题在自主学习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出来或在书上标出来。
在自己尝试解决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善积累1.背诵《观潮》中的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三、四自然段,《鸟的天堂》中的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火烧云》中的四至七自然段。
2.积累描写自然奇观的四字词语五个。
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并与其他人交流。
按要求完成积累内容得五星;基本能做到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查资料课前自主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天下第一潮》、《珠穆朗玛峰的夏日奇景》,了解有关钱塘江大潮、雅鲁藏布大峡谷以及搜集巴金笔下的大榕树的相关资料。
把自己感兴趣或读不懂的地方写下来,并与其他人交流。
爱阅读1.语文主题阅读丛书第一本《慧眼观天下》中的《天地之美》之《张家界》、《趣味自然》之《雨的四季》《黄山云海》《云南看云》2.拓展阅读:补充教材《五彩池》、苏教版《泉城》第二单元设计:一小袁丽一、教学内容:《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发的发现》二、人文主题:观察与发现三、重点教学目标(一)阅读能力重点目标:继续学习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二)表达能力重点目标:1.学习作者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2.继续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小练笔:观察一种植物,写出它的特点。
)四、重点学习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五、教学建议:(一)阅读教学建议1.通过阅读,把握段落大意,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抓住课文重点语段,通过反复朗读、默读,感受事物特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表达。
3.拓展阅读: 苏教版《变色龙》《金蝉脱壳》;主题学习丛书《蝉的卵》;推荐阅读整本书《昆虫记》。
(二)习作教学建议:1.指导事先仔细、连续地观察一种事物,并做好记录。
2.结合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生动的语言写一种植物。
单元自主学习任务单(袁丽)学习内容自学要求小组评价认字词第5课:缘浑豚腊酒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读课文时,请在文中标出,做到词语准确熟练认读。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3.读准加点词语的读音。
4.主动积累运用有特点的词语。
能做到准确熟练认读词语,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得五星;基本能做到准确认读词语,大体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
☆☆☆☆☆第6课:均匀重叠..空.隙嫩茎.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蛟.龙占据铺开爬山虎引人注意第7课:蟋蟀..住宅隐蔽.隐藏慎.重选择住址洞穴挖掘.柔弱搜索堤.岸隧.道耙.扫平坦弹琴扒.土钳.子倾斜宽敞抛.出毫不可惜随遇而安第8课:宁静静谧.豪放无聊凹凸..偶然崭新漂.移叩.开轻易资料召.开起源假.说震动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浩如烟海读课文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得五星;基本能做到正确地朗读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
☆☆☆☆☆知内1.《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你知道这两首古诗是写哪儿吗?又明白了哪些哲理?2.《爬山虎的脚》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3.《蟋蟀的住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能够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梳理出文章的内容结构层次,与同伴交流。
容 4.《世界地图的发现》主要写了什么?提问题在自主学习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出来或在书上标出来。
在自己尝试解决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善积累1.背诵《古诗两首》和《爬山虎的脚》2.积累描写动植物的拟人句不少于三句。
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并与其他人交流。
按要求完成积累内容得五星;基本能做到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查资料1.语文主题丛书《法布尔:用昆虫的眼睛看世界》2.查找叶圣陶、魏格纳的相关背景资料。
把自己感兴趣或读不懂的地方写下来,并与其他人交流。
爱阅读1.拓展阅读: 苏教版《变色龙》《金蝉脱壳》2.主题学习丛书《蝉的卵》3.推荐阅读整本书《昆虫记》第三单元设计:龙泉小学宫梅慧一、阅读内容:《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二、人文主题:中外童话三、单元教学重点目标:(一)阅读能力训练点:1.把握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二)表达能力训练点:1.把握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2.感受童话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四、重点学习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五、教学建议:(一)阅读教学建议:1.《巨人的花园》主要通过抓住故事情节的变化把握主要内容;《去年的树》,运用“抓住人物,理清童话人物关系”的方法把握童话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加强朗读,尤其通过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情,感受人物形象。
3.感受童话的特点:富于想象,故事动人,语言优美。
4.拓展阅读:补充《小青石》;苏教版《九色鹿》;主题学习丛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推荐整本书阅读《夏洛的网》。
(二)习作教学建议:1.结合本单元学习,再次明确“童话”的特点,2.自主选择主人公,清楚、具体地编写故事。
单元自主学习任务卡(宫梅慧)自学内容自学要求小组评价认字词第9课: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凝.视喧闹增添训斥叱责冷酷愉快脸颊.拆除火辣辣..告示牌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草翠花开狂风大作鲜花凋谢树叶飘落雪花飞舞冰雪覆.盖1.读课文时,请在文中标出,做到词语准确熟练认读。
2.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
3.读准加点词语的读音。
能做到准确熟练认读词语,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得五星;基本能做到准确认读词语,大体了解划线词语的意思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
☆☆☆☆☆第10课:彼此铁锹.树杈.清澈诧异小麦义务枯枝败叶勤勤恳恳第11课:融化剩下伐木人砍倒.一盏.点燃煤油灯第12课:木匠木偶表情愣住拽.住一副.魔杖撒.谎毛茸茸笑嘻嘻兴冲冲蹦蹦跳跳嘟嘟囔囔龇.牙咧.嘴可怜巴巴读课文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得五星;基本能做到正确地朗读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
☆☆☆☆☆知内容1.《巨人的花园》主要写了花园的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简单复述《去年的树》3.《幸福是什么》中的三个青年找到的幸福分别是什么4. 简单复述《小木偶的故事》。
能够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梳理出文章的内容结构层次,与同伴交流。
提问题在自主学习中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写出来或在书上标出来。
在自己尝试解决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
善积累1.抄写第9课中的四字词语。
2.积累第12课中ABB式、AABB式的词语和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
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并与其他人交流。
按要求完成积累内容得五星;基本能做到得三星;做不到以上两点不得星☆☆☆☆☆爱阅读补充教材《小青石》;苏教版《九色鹿》;主题学习丛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推荐整本书阅读《夏洛的网》。
第四单元设计:龙泉小学宫梅慧一、阅读内容:《白鹅》《白公鹅》《猫》《母鸡》二、人文主体:作家笔下的动物三、单元教学重点目标:(一)阅读能力训练点:1.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认识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初步学习用比较异同的方法阅读,感受不同作家的语言特点。
(二)表达能力训练点: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事物特点,表达情感的方法。
四、重点学习课文:《白鹅》《猫》五、教学建议:(一)阅读教学建议:1.抓住描写动物特点的句段,通过反复朗读、默读,体会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2.《白鹅》和《白公鹅》同题对比阅读;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赏析阅读,比较语言和写法的异同。
3.借助《白鹅》《猫》《母鸡》体会学习作者先总述再分述、通过具体事例描写的表达方式。
4. 拓展阅读:补充学习《麻雀》;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母鸡》《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