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_物态变化
物理常识物态变化教案

物理常识物态变化教案教案标题:物理常识物态变化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物态变化的分类和特征;3. 能够解释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物态变化的分类和特征;2. 物态变化的原理;3. 物态变化的实例分析。
教学难点:1. 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物态变化的概念,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等;2.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有哪些分类?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物态变化的分类和特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和相互转化关系;2. 解释物态变化的原理,包括温度和压力对物态变化的影响;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的具体过程。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如加热冰块观察其物态变化过程;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与物态变化原理的关系;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释实验现象。
四、讨论与练习(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和解释;2. 提出一些与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解答物态变化相关的问题或设计一个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实验;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物态变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知识,如相变曲线等。
2014中考物理总复习全套PPT课件之——第四知识板块 热学 第15-17课时

任何 温度下 在______
缓慢汽化 温度 、 液体________ 表面积 、 ________ 空气流速 ________ 降温制冷
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
共同点
都是________ 汽化 现象,都要________ 吸热
第15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4 升华和凝华
原理
第15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项目 熔化 凝固 状态变化 ______ 态 固 液 态 →______ ______ 液 态 →______ 固 态 吸、放热情况
吸 ________ 热
放 热 ________
第15课时┃ 考点聚焦
探究课题: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①测量工具: 温度计 、______ ________ 秒表 ; ②采用“水浴法” 加热的目的:使被加 热的物质受热均匀、 缓慢,慢慢熔化,便 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第15课时┃ 考点聚焦 2.晶体和非晶体
项目 相同点 举例
晶体
非晶体
放出 热量 吸收 热量,凝固都要______ 熔化都要______ 雪花、食盐、冰 不变,____ 有 熔点 吸热,温度____ 熔点 ,持续______ 吸热 达到______ 不变 , 放热,温度______ 有 凝固点 ________ 放热 达到__________ 凝固点 ,持续_____ 玻璃、沥青、松香 无 吸热,温度升高 ____,____ 熔点 持续吸热 降低 , 放热,温度________ 无 凝固点 ____ 持续放热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第15课时┃ 考点聚焦
八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 温度(共15张PPT)

第三节 温度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温度;知道温度计的构造、 工作原理、用途;掌握摄氏度的确定办法。
2、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3、了解体温计的特点,知道其与常用温 度计的区别。
一、常用温度计
实
验
室
寒
用
暑
温 度
表
计
体温计
1、温度计的构造
1、知道什么是温度; 2、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把
1、测量范围不同: 的温度规定为 摄氏度,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摄氏度。
1、原理构造: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构造:温度计由液泡、玻璃管、刻度三部分组成。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1、原理构造: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是 0.1℃,可以脱离人体读数。
单 摄氏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标准大气压 位 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100之间100等份,每
一等份就叫1℃。
课堂测评(一)
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水银
温度计是利用
的规律制成的。
2、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把
和玻璃管之间有一
很细的U型弯管,
使它可以脱离人 3、使用时液泡必须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体读数。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
1℃,常用温度计是1℃。
1、知道什么是温度;
1、构造:温度计由液泡、玻璃管、刻度三部分组成。
树上的枝条在风中摇曳,不时飘下点点冰晶,宛如晨雾漫卷……
掌握摄氏度的确定办法。
掌握摄氏度的确定办法。
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 《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

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知识梳理:1.物质的三态和温度的测量A.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状态形状体积流动性固态固定固定无液体不固定固定有气态不固定不固定有(2)物质处于什么状态与物体的温度有关.B. 酒精灯的使用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器具.①如右图所示,酒精灯的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内焰和焰心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只有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②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因为倾斜的酒精灯会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着火.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使灯焰与空气隔绝,绝不能用嘴去吹!用嘴吹气,不仅不易吹灭,还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人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④灯帽应竖直放在桌上,防止滚动.不用的酒精灯应盖严灯帽,否则,不但酒精容易挥发,而且由于酒精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酒精变稀.⑤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使火焰与空气隔绝.C.温度①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物体较热,温度较高;物体较冷,温度较低.②单位:摄氏度(℃)摄氏温标是以l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i00度,在这两个温度点之间100等分,每一等份为l℃..③一些物体的温度值i.电灯灯丝温度:3 000℃;ii.蜡烛火焰温度:l 400℃;iii.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36~37℃;lV.植物最适合生长温度:20~25℃;lV.冰箱中的温度:5℃;vi.鲜牛奶冷藏的最佳温度2~3℃;vii.冷冻库中的温度:--20℃;viii.炎热的夏季沙漠温度可高达60℃以上,而在南极的内陆人们已经测到-88.3℃的低温;Ⅸ.月球表面太阳照射处的温度可高达l35℃,背对太阳处的温度可低至一160℃. D.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它是利用物体的某种性质跟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制成的.(1)常用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它的构造为一根内径很细而且均匀的玻璃管,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的水银、染色的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管外壁上标有均匀的刻度.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估计待测温度,以选取合适的温度计;使用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在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与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接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物体,要待液柱稳定后读数,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齐平.(2)体温计(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原理与常用温度计相同.它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由于它的玻璃泡和直管连接处有一段非常细且弯曲的缩管,当管内水银遇冷收缩时,缩管将两处水银分开,使管内水银无法自动回到玻璃泡里,所以它可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一下,使直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中.2.汽化和液化A.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蒸发①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②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③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吸热,致使未能汽化留下的液体和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因而蒸发有致冷作用.④影响同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越快,液体的蒸发越快.(2)沸腾①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沸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井高.③液体沸腾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i.温度达到沸点;ii.继续吸热.(3)蒸发与沸腾之比较B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1)气体液化时会放热.(2)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有些气体单靠压缩体积的方法还不能使之液化,还必须使之降到一定的温度(临界温度),才能设法使之液化.不同气体的临界温度不同.临界温度高的气体,在常温下对它们稍加压缩就可以液化;临界温度低的气体,要使它们液化,要有很高的低温技术.3.熔化和凝固A.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固体熔化时要吸热,液体凝固时要放热.B.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作晶体,如冰、萘、食盐、海波、明矾和各种金属等;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2)同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熔点是晶体的物理属性之一.(3)晶体熔化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晶体熔液凝固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温度降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C. 熔化、凝固的应用和防止示例(1)应用①冷冻(使水凝固)食品可以保鲜;②冬天菜窖内放几桶水,利用水降温放热和凝固放热可防止蔬菜冻坏;③高烧病人利用冰袋中的冰熔化吸热以降温;④夏天吃冰棒,由于冰棒熔化吸热,人感到凉快;⑤把塑料颗粒熔化后注入钢模中,冷却后便凝固成塑料盆;⑥家用电器修理工先用电烙铁将焊锡熔化在焊接处,然后让其凝固.(2)防止①夏天为防止公路面上沥青熔化影响交通,可向公路面上洒水以蒸发致冷;②冬天为防止路面上的积水凝固影响交通,可及时清除积水,也可向水中撤一些盐以降低凝固点;③冬天为防止水管中的水凝固而冻裂水管,可在水管外面缠绕草绳以保暖;④冬天为防止汽车散热管中的水凝固而影响散热,可在水中加一些酒精以降低凝固点.4.升华和凝华A. 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放热.B.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这些是升华现象.冰箱冷冻室内的水蒸气,既可先液化后再凝固成冰,也可以直接凝华成霜.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丝变细、灯泡发黑,这是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C人工降雨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是种常用的致冷剂,它无副作用,可用来冷藏食品,制造舞台白雾和人工降雨.干冰一旦进入冷云层,干冰会很快升华,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5.水循环A物态变化(1)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共有六种物态变化.(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因此,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3)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对应的吸、放热情况:B. 水循环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在自然界中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构成水的循环.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以降水的形式落在海洋里,构成海洋水循环.另一部分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地表水通过径流的方式流归大海,构成海陆水循环.地表水有三种出路:一部分通过土壤和岩石的孔隙、裂隙和溶洞,渗透到地下而形成地下水,在表层土壤中和地下流动;贮于地下的水,有些上升至地表被蒸发,有些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会注入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也成为海陆水循环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因地面、水面或植物的蒸腾作用重新蒸发,回到空中,遇冷凝结成为降水,构成陆地水循环.这就是海洋水、大气水与陆地水之间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正是这个相互转化和相互依赖的不停运动,完成了地球上水的循环.C. 水资源水是地球上人和一切生命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作为资源,是其他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的.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为:①海洋水约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6.54%,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储藏了大量的热.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和许多别的盐类物质,海水又咸又苦,目前还不能大规模采用;②陆地水分为咸水和淡水两大类,占地球总储量的3.46%.陆地咸水主要包括地下咸水和湖泊咸水,陆地淡水包括冰川、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来自自然界用于生产、生活的水,主要指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水体总量的2.5%.D.水污染自然界中的水在循环过程中,具备一种自我净化的能力,使得咸水、淡水在总体上保持一定的比例以达到平衡,使得自然界保持一定量干净清洁的水,供生物使用.但是,水体自我净化的能力不是无限的,当污染的程度超过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时,就会使水质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从而影响了对水体的有效利用,造成水体污染.造成水污染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然原因,主要是指地震、火山爆发或天然物质在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有毒物质引起的水体污染;二是人为原因,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排放的废水,主要有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的水体污染.目前,人类活动已成为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典例剖析1.如图所示,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甲、乙,加热时,乙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甲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是.停止加热时,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甲温度计的示数是℃.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放在沸水中示数为94℃.放在温水中示数为31℃时,该温水的实际温度是℃.3.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例如: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
物理课本16个重要章节93个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三章光现象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物态变化课件 PPT

(
)
A、取一只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把温度计的感温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D、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E、观察不同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
F、让温度计感温泡在水中稍候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读数
某同学用体温计(量程为35-42 ℃)测热水的温度(70 ℃).请你指出 他的错误. 1、 2、 3、
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量程是:______,分 度值为:______体温为______℃.
用寒暑表测量水的温度,不合适的原因是( 度计的视数是:
),图示中温
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的示数为10℃
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制成的
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 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 两次测温后数据分别为( )
) B.零下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请在-10℃、22℃、37℃、42℃、110℃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人感到最舒服的温度是( ) , 人体的正常温度是( )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 ( ) , 洗澡水的最佳温度是( ) 。
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的实验中,试按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 面的叙述依次排列:
A.36.90℃和38.60℃ B.37.50℃和38.60℃
图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 ℃,分度值是 _______℃。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
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探究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 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 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下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 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复习温度和温度计的知识,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并能准确读数。
2.回顾六种物态变化的重点知识,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同时养成节水、节粮的好习惯。
3.通过对熔化、沸腾实验的回顾,进一步理解物态变化规律。
4.通过图像专项训练,提高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准确读数。
2.通过复习能灵活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现象。
3.理解巩固熔化、沸腾实验过程及规律并能识别和分析图像信息。
【学习难点】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问题3、4、5、6、7、8、9、10、11、和12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问题13、14、15、16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17、18 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复习课引入:我们刚学完了《物态变化》,这一章内容难度并不大,但是知识点比较多、比较的琐碎,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把这些零散的知识像穿珍珠一样把它们串成一条完美的项链好不好?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珍珠”和“项链”分别代表零散的知识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了解本节复习课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板块一:温度(一)基础知识梳理借助导学案的导读提纲,自主复习有关温度的基础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质疑、答疑。
教师以提问、追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评价。
问题1、使用温度计时你是如何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示数是“零上”还是“零下”?横放的温度计你又是怎样辨别的呢?【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追问的评价方式,让个别学生把温度计读数技巧教给给全班同学。
问题2、利用复习的温度基础知识,你能轻松过关吗?学生自主完成“轻松过关(一)”中的两个问题。
(二)轻松过关(一)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2.在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两道重点习题及时评价学生对第一板块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15讲】物态变化

探究物态变化的规律
解析:要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 ,必须要用 到温度计和秒表;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冰熔化为水 ,质量不变 ,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但它们升高的温度不同,是因为冰和 水的比热容不同,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 答案:(1)秒表 (2)98 低于 (3)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
探究物态变化的规律 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都是中考的热点 ,实验的设计 、器材的使用、规律的概括,是考查的切入点。 例3:(2014,苏州)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在实 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象,如图a、b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此时 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 压。 (3) 在 图 a 中 , AB 段 与 CD 段 的 倾 斜 程 度 不 同 , 这 是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
6 . 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 __ 晶体__ ,没有固定 熔化温度的固体叫__非晶体__。 7.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熔点__,晶体熔液凝固时 的温度叫__凝固点__。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相同__。
考点一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9.汽化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__蒸发__和__沸腾__。液体沸腾的 温度叫__沸点__,液体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 ,但温度保持__不变__ ,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__气压__、液体含有的杂质等有关。 10.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异同点
一定温度
液体内部 液体内部和表面 内部和
任何温度 液体表面 平缓
剧烈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汽化现象
中考资源网
液体沸腾曲线
温度/° 温度 °C
沸腾过程
气态 沸点 液态 熔点 A 固态 B C D E
A 1 2 3 4 5 6 7
、 (2)温度升高的是 AB、CD 段,温度不变的 ) 状态, 段处于 是 BC 段,AB段处于 固体 状态,BC段处于 段处于 _________状态,CD段处于 液体 状态,吸热的 状态, 段处于 状态, 固液共存 状态 AB、BC、CD 段 、 、 是______________段。
2.沸腾 2.沸腾: 沸腾:
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中考资源网
一、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温度的高低 温度 液体表面积 表面积的大小 二、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三、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中考资源网
归纳
晶体熔化的特点: 晶体熔化的特点: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 晶体熔化的条件:
中考资源网
中考资源网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 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二、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 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中考资源网
能力提高
1、在南极长城站附近,气温常达 在南极长城站附近, 40℃以下 以下。 -40℃以下。在那里测量气温应该选用水银温度计 还是酒精温度计? 还是酒精温度计?在家里测水的沸点时又应该选 用哪种温度计?为什么? 用哪种温度计?为什么? 2、在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是河水先发生 在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 蒸发) 汽化(蒸发) 后发生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液化 __________, 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__________,后发生____________而形成的。 人们常说: 下雪不冷,融雪冷。 3、人们常说:“下雪不冷,融雪冷。”这是什么 道理? 道理? 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 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 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流下, 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流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 D A、为了新奇美观 B、为了寻欢作乐 C、为了清洁房顶 中考资源网 D、为了解暑降温
中考资源网
中考资源网
中考资源网
几 种 常 见 晶 体
中考资源网
几 种 常 见 非 晶 体
中考资源网
熔化: 一、 熔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中考资源网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曲线
温度/° 温度 °C
(物质的特性) 物质的特性)
熔点
晶 体: 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海波、 海波、冰、石英、水晶、 石英、水晶、 食盐、 明矾、 食盐、萘、明矾、各种金属 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非晶体: 非晶体
常见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 常见非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
甲
乙
中考资源网
4、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 240 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20 (1)由图判断出 乙 图线 )
200 180
温 度 ℃
甲
D乙 B C
时间/分 时间 分
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210℃ ,熔化时间是 是晶体, ℃ ___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非晶体 。 分钟, 3 分钟
5、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是因为( D) 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是因为( A、油比水散热慢 B、菜汤原来温度高 C、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 D、浮油阻碍了水分的蒸发 若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下图所列甲、 6、若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下图所列甲、 丙三种情景中,对应固态的____ 甲 ____图 乙、丙三种情景中,对应固态的____图,对应气 态的是______ 丙 ______图 态的是______图。
你能告诉 我沸腾的特 点和条件吗? 点和条件吗?
水
中考资源网
时间/分 时间 分
沸点与气压(压强)的关系 沸点与气压(压强)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压强增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压强增 沸点 升高, 大时升高,压强减小时降低
中考资源网
物质由汽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概念: 概念: 液化 降低温度使汽体液化 降低温度使汽体液化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 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 温度降低 方式 低时,都能液化。 低时,都能液化。 液化 压缩体积使汽体液化 压缩体积使汽体液化 注意:降低温度、 注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可当独使用
寒 冬 腊 月 ,
春 暖 花 开
, 滴 这种自然现象说 冰 明了什么问题呢? 明了什么问题呢?雪 水 成 消 冰 融
中考资源网
气
固 熔化 (吸热) 液 吸热)
练习
中考资源网
(放热) 凝固 放热)
固体分类
固 体
常见晶体: 常见晶体:
冰的熔点是:0℃ 冰的熔点是:0℃
也可同时使用。 也可同时使用。
中考资源网
基础过关
1、判断下列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 (1)棒冰含在嘴中变成糖水 熔化 ) (2)湿衣服变干 ) (3)卫生球变小 ) (4)冬天早晨看见草上的霜 ) (5)自来水管“出汗” )自来水管“出汗” (6)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 )
中考资源网
蒸发) 汽化(蒸发)
升华 凝华 液化 凝固
2、萘的熔点为80℃,80℃的萘处于(D) 、萘的熔点为 ℃ ℃的萘处于( A、固态 B、液态 、 、 C、固液混合态 、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 3、蒸发和沸腾是______的两种方式,如图中 、蒸发和沸腾是 汽化 的两种方式 的两种方式, 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 上升的示意图,其中______是沸腾时的情况 是沸腾时的情况。 上升的示意图,其中 甲 是沸腾时的情况。
汽化的两种形式
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1.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 1.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 蒸发: 在1标准大气 压下水的沸 点:100℃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任何温度 蒸发吸热有致冷 致冷作用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沸点 (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的一种特性) 物质的一种特性
甲:坐在座位上的学生 乙: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丙:操场上乱跑的学生
中考资源网
你见过早晨窗玻 璃上因出现一层水 雾而变得模糊的现 象吗?为什么? 象吗?为什么?是 在里面还是外面? 在里面还是外面?
当水壶里的水沸腾 时,为什么靠近壶嘴 的一段看不见“ 的一段看不见“白 气”,而在上面一段 能够看见? 能够看见?
硫代硫酸钠
D
温度/° 温度 °C
松香
熔化过程
固态
凝固过程
凝固点 熔点
液态 A (固液共存)
B
C
同种 物质 熔点 和凝 固点
时间
时间
AB:固态物质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固态物质吸热温度逐渐升高(固态) BC: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固、液混合态) :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液混合态) CD: 液态物质吸热温度继续上升(液态) 液态物质吸热温度继续上升(液态) 中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