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墙里秋千

合集下载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①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①天涯句:屈原《离骚》有“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之句。

【译文】花儿褪了残红,小小的青杏满缀枝梢。

燕子低飞,溶溶的绿水把宅院环绕。

树枝上的柳絮随风飘落渐渐稀少,天涯海隅哪里没有丛生的芳草! 庭院的花墙里矗立着秋千,墙外临近路一条。

墙外行人缓缓走过,墙里传出荡秋千少女天真烂漫的笑,那清脆的笑声渐渐听不到,周围一派静悄悄,自作多情的行人啊!却被无心的笑声撩拨起无穷的烦恼。

【集评】宋·魏庆之:“予得真本于友人处,‘绿水人家绕’作‘绿水人家晓’……而‘绕’与‘晓’自霄壤也。

”(《诗人玉屑》卷二十一)明·张岱:“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

凄然有悲秋之意。

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转,泪满衣襟。

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

’遂罢。

”(《瑯嬛记》卷中引《林下词谈》) 明·沈际飞:“有燕子句,合用‘绕’字,若‘晓’字,少着落。

”(《草堂诗余正集》卷二)又:“枝上二句,断送朝云;一声何满子,肠断李延年,正若是耳。

”(《草堂诗余正集》卷二)清·王士祯:“‘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

”(《花草蒙拾》)清·黄苏:“柳绵自是佳句,而次阕尤为奇情四溢也。

”(《蓼园词选》)【赏析】这是一首感伤春光易逝、佳丽难逢,叹息多情多烦恼的小词。

上阕写暮春郊原小景,残红飞絮,事事物物透露出春光将尽的消息,为人物铺设环境。

下阕写行人无端被逗起烦恼的一段闲情。

佳人墙内荡秋千,行人墙外起闲愁,两面场景,全由关不住的笑声钩联融通起来,墙内和墙外,“佳人”和“行人”,“笑”和“恼”,“无情”和“多情”的两两对比,构成了日常饶有情趣的生活剪影,供人领略。

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思

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思

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思“多情却被无情恼”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词作品《蝶恋花》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翻译】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鉴赏】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

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

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

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

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

《蝶恋花·春景》古诗词鉴赏

《蝶恋花·春景》古诗词鉴赏

《蝶恋花·春景》古诗词鉴赏《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古诗简介译文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天涯海角到处都有芳草。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注释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子,毛本误作“小”。

“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绕,元本注“一作晓。

”柳”:即柳絮。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诗:“往年同在莺桥上,见依朱阑咏柳绵。

”赏析/鉴赏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祯《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

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

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蝶恋花苏轼艺术手法

蝶恋花苏轼艺术手法

蝶恋花苏轼艺术手法蝶恋花·春景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①花褪残红:残花凋谢。

②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③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外行人已渐渐听不到墙里荡秋千的女子的笑语欢声了。

④多情:指墙外行人。

无情:指墙里的女子。

恼:引起烦恼。

译文:蝶恋花·春景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春天还会到来的)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译文2: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围墙之内,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忍不住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译文3:杏花退红瓣已凋,枝头杏果青又小。

燕子飞来寻旧巢,绿水潺潺把人家环绕。

风吹柳枝絮花渐少,芳草长到天边能不伤春老?墙里秋千摇,墙外有行道。

行人墙外过,听见墙里美人笑。

欢声笑语渐不闻,但觉墙里静悄悄,可怜墙外多情人,枉被笑声撩拔声烦恼。

【简析】:《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蝶恋花_春景_宋词鉴赏_宋_苏轼苏东坡

蝶恋花_春景_宋词鉴赏_宋_苏轼苏东坡

鉴赏
词最忌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 “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 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 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 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 有一种冷落寂寞疲惫之感。
鉴赏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佳人的 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 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 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 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 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 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
鉴赏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的柳 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 之大,竟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 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 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 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鉴赏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 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 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 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 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 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鉴赏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有多种解释,可能有作 者的感怀身世之情,思乡之情,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 报国之情,因此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 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 是“无情”。作者如此深长的感慨,但并没有回答那 “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也许勾起 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 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 索和领悟,无人知晓,给人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苏轼《蝶恋花春景》的赏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的赏析

苏轼《蝶恋花春景》的赏析苏轼笔下的《蝶恋花春景》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轼《蝶恋花春景》的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春景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1: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

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

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

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

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

但苏轼没有接连描写,用“燕子”二句穿插,在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

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

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

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

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

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

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

“墙里秋千墙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

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苏轼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

【古诗词】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宋·苏轼

【古诗词】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宋·苏轼

【古诗词】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宋·苏轼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蝶恋花·春景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春天还会到来的)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赏析1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空灵:灵活而无法捉摸;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他的婉约词同样有劲气流动,不同于花间词的软弱。

词中包蕴的意趣亦为词家推重。

《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

正所谓“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这是人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还有人评价它富有“禅趣”,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

作者的一生虽历经坎坷,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这正说明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忘情于现实世界。

他在这首词中所流露出的伤感,正是基于对现实人生的热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

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

“残红”,是说红花已所剩无几。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原文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原文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原文《花褪残红青杏小》作者: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①。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②。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③,多情却被无情恼④。

【注释】①花褪残红:残花凋谢。

褪,脱去,花褪残红即花瓣落尽。

《微之宅残牡丹》:残红零落无人赏,打摧花不全。

青杏:未熟的杏子。

因颜色青绿,俗称青杏。

杏树一般四月萌芽上旬,中旬开花。

至五月上旬,杏花凋谢,青杏结于枝头。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四月八日(农历)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嘉宾,觥酬交错。

小:毛本作子。

②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

《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③笑渐不闻声渐悄:墙外行人已渐渐听不到墙里荡秋千的女子的笑语欢声了。

④多情:指墙外行人。

无情:指墙里的女子。

恼:引起烦恼。

【】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不久天涯到处又会再长满茂盛的芳草。

(还会到来的)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点评】《蝶恋花春》,是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

其作于何时,各方莫衷一是,有苏轼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然皆苦无证据明示,故今日已不可详考。

作为豪放派先驱的苏轼,一生之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豪放派词作,这容易让人误以为苏词尽皆豪放之作,但从苏词的总体来看,其婉约之作反而是占大多数的,此词便是其一。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