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的自我发展研究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图书馆员的能力与价值重塑

随着人工智能的 普及袁许多原本需要人工的岗位已 经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袁这就代 表着图书馆员如果不积极创新袁很 容易被取代袁 甚至面临失业的危 机遥 而从思想上袁如何才能够让读 者更快速地获取他们想要寻找的 内容袁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 图书馆的主打馆藏等一系列的问 题都能够成为馆员们创新的关键 点袁也会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发展和 更快地完成转型遥
所谓 的信息能力就是能够理解各种各 样的信息技术并能够灵活利用的 一种能力袁 其中包括对信息的获 取尧加工尧处理尧分析尧理解和传递 等方面的能力遥 对于图书馆员来 说袁 图书馆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 信息处理和发送袁 图书馆员必须 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敏锐的感知能 力和理解能力遥 同时袁还需要具备 信息检索的能力袁 利用一切可以 应用的检索工具对所获取的信息 进行提炼加工重组袁 最终成为有 用的信息袁 再通过各种渠道或活 动等形式让读者或者用户使用袁
一、人工智能与图书馆
人工智能技术随着时代的发 展在不断地深入袁其技术也随着科 技的发展在不断普及袁逐渐被应用 到各行各业中遥 图书馆作为一个开 放性的服务机构袁每天都吸引着大 量的读者进馆借阅袁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在图书馆主要被应用于信息 的收集和整理尧分类尧搬运等方面遥 比如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袁世界各 国各个领域各个杂志之间建立网 络电子数据库袁 大量数据和文献 的传递为图书馆工作者增加了更 大的工作量袁 但人工智能可以帮 助人们快速地将大量文献进行分 类遥 同时袁还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在 传统的检索和分类中无法解决的 问题遥 但是由于图书馆面向的人群 素质不同尧学历不同尧需求也不同袁 因此袁图书的整理和分析对于图书 馆工作者来说袁是一项非常大的挑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图书馆 员应具备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会失业吗——基于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发展策略分析

第6期2021年11月阅江学刊YuejiangAcademicJournalNo.6November2021㊃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㊃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会失业吗?基于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发展策略分析朱㊀影㊀罗㊀钧摘要: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先导,它在图书馆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㊂人工智能在国外图书馆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国内图书馆中也逐步推广使用㊂据统计,女性馆员约占图书馆馆员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图书馆会促使她们把自身情感细腻㊁丰富且善于社交等优势充分发挥和展现,但也会产生部分女性馆员工作岗位被替代的风险,加剧女性馆员转岗和再学习的压力㊂为了减少人工智能对女性馆员的不利影响,她们需要按照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和加快业务能力更新㊂同时,图书馆也须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潮流和读者需求,重新设置岗位,开展岗前职业培训,建立继续教育制度,为女性馆员的技能提升和成功转岗创造条件㊂国家应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效保护女性馆员的合法权益㊂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女性馆员;发展策略中图分类号:G25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1)06⁃0088⁃11作者简介:朱影,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罗钧,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㊂㊀㊀一㊁引㊀言随着智能机器人㊁无人汽车㊁无人超市等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人工智能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㊂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㊁生活㊁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㊁跨界融合㊁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㊂ ①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先导,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担忧其对普通就业岗位的冲击㊂在我国,女性就业率较高,若不能提前预判人工智能对女性就业岗位的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必然会影响到女性权益保障㊂面对人工智能给女性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尝试探索女性图书馆馆员的发展策略和路径,鼓励和引导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可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提供借鉴㊂88①‘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中国青年报“,2019年5月7日㊂. All Rights Reserved.朱影㊁罗钧: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会失业吗?㊀㊀二、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概述及展望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简称AI)就是根据环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动,并获得最大收益的计算机程序㊂ ①随着物联网㊁云计算㊁互联网㊁大数据㊁区块链㊁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运用,图书馆正逐步从数字化㊁网络化向自动化㊁智能化方向发展㊂㊀㊀(一)国外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概述人工智能在国外图书馆中的运用研究起步较早,为图书馆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越来越集中于实际应用和开发,主要研究的热点有:人工智能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㊁人工智能在社交媒体用户内容分类及情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在知识问答中的应用研究㊂②2018年美国罗德岛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美国首个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的教育,为用户提供3D打印㊁虚拟现实等技术共享访问,定期举办人工智能程序设计㊁机器人技术改进㊁智慧城市等学习研讨㊂③在人工智能实际应用方面,早先主要用于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㊁信息检索等方面,如1991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校区第一个使用了图书馆立体书库自动存取系统(ASRS),④随后,该系统在欧美国家图书馆被广泛推广使用㊂德国洪堡大学和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图书馆运用AGV创建的机器人,实现了图书搬运和放置自动化㊂⑤之后,智能机器人不断涌现,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合作研发的机器人AuRoSS可以在图书馆内进行自我导航,通过扫描图书RFID标签,自动生成缺失的和不按顺序摆放图书的检查报告,这项技术已经在新加坡多个图书馆使用㊂⑥美国康涅狄格州西港图书馆首次应用两个人形机器人,全身共有24个关节,能说19种语言,向用户教授计算机编程技能㊂⑦美国剑桥公共图书馆(美国马萨诸塞州)等建造了一个笑室(LaughingRoom),这是一个交互式艺术装置,房间算法觉得参与者说出的话语有趣就会播放笑声,鼓励人们关注监测装置与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㊂⑧国外图书馆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成熟,已有大量的实际应用成果,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㊂其主要原因是依靠发达国家高科技的支撑,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不断追求工作效率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让读者享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更加高端㊁精准和便利的服务㊂98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李开复㊁王永刚:‘人工智能“,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年,第36页㊂王晰巍㊁贾若男㊁王铎等:‘图书情报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9年第1期,第70-80页㊂夏晶:‘美国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实验室实践与启示 以美国罗德岛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年第3期,第68-73页㊂赵美芳:‘国外图书馆人工智能AI应用现状及启示“,‘兰台世界“,2018年第11期,第131-135页㊂张文竹㊁邵波:‘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述评“,‘图书馆学研究“,2018年第12期,第2-7页㊂赵美芳:‘国外图书馆人工智能AI应用现状及启示“,‘兰台世界“,2018年第11期,第131-135页㊂SanbornL,PolacekKM, Thefutureofacademiclibrarianship:MOOCSandtherobotrevolution ,Reference&UserServicesQuarterly,vol.55,no.2(2015),pp.97-101.黄静㊁张贵香㊁刘桂锋:‘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㊁重要议题与发展趋势 基于2017 2019年 美国图书馆状态报告⓪的分析与思考“,‘图书馆学研究“,2019年第23期,第75-81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21年第6期㊀㊀(二)国内图书馆人工智能的研究概述国内图书馆的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在智能图书馆建设和智慧服务方面成果较多㊂比如吴建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①储节旺等认为人工智能会驱动图书馆管理㊁馆藏资源㊁资源组织㊁图书馆人力资源㊁用户服务㊁馆舍空间㊁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变革;②孟海红提出了图书馆馆员和人工智能协同的分析框架和核心特征;③王世伟论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浪潮与图书馆服务重塑㊂④在人工智能实际应用方面,根据杨子帅等对国内96所图书馆开展的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调查显示,有39%的图书馆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其中虚拟参考咨询机器人的使用率为21%,图像识别系统使用率为21%,这说明人工智能应用的面仍不够宽,但发展趋势较快㊂⑤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逐步使用实体化智能机器人,如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发的 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 ,可以自动快速识别图书信息及图书位置信息,完成自动上架;其研发的另一台咨询服务机器人 图宝 ,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包括迎宾引路㊁信息识别和中英文交流等㊂武汉大学图书馆 图客 机器人,可以完成旧书定位㊁新书上架㊁图书倒架定位信息采集工作,每天机器人完成盘点任务以后定时把数据发送给工作人员,辅助馆员完成整架㊁顺架工作㊂上海图书馆也使用了馆员机器人 图小灵 ,主要在办证处和中文书刊外借室接受读者咨询,每天随工作人员上班,回答读者的提问㊂国家图书馆智能机器人 小图 拥有听㊁说㊁视觉㊁运动和双屏互动显示能力,具有人脸识别㊁迎宾讲解㊁智能交互㊁书籍检索㊁读者卡信息查询等功能㊂湖北省图书馆㊁沈阳市图书馆㊁浙江大学图书馆等也都相继使用了智能机器人㊂从国内图书馆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可以看出,国内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理论研究较多,应用和开发研究较少㊂在实际应用方面比较集中在虚拟参考咨询机器人,实体化智能盘点机器人㊁咨询机器人和迎宾机器人等也有了初步应用,但仍处于初步发展探究阶段㊂随着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应用进程必将得到快速推进㊂㊀㊀(三)未来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展望按照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 智力 阶段,可以划分为运算智能㊁感知智能㊁认知智能,⑥学术上还存在弱人工智能㊁强人工智能㊁超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意识的人工智能)的阶段划分㊂我们目前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对强人工智能㊁超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学术界对超人工智能是否能完全具有人类的意识和替代人类的可能,仍存在不同09①②③④⑤⑥吴建中:‘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图书与情报“,2017年第6期,第1-5页㊂储节旺㊁陈梦蕾:‘人工智能驱动图书馆变革“,‘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年第4期,第5-13页㊂孟海红:‘图书馆馆员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路径探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年第4期,第56-62页㊂王世伟:‘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服务重塑“,‘图书与情报“,2017年第6期,第6-18页㊂杨子帅㊁王颖纯㊁刘燕权:‘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调查研究“,‘图书馆“,2019年第10期,第34-40页㊂吴建中:‘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图书与情报“,2017年第6期,第1-5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朱影㊁罗钧: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会失业吗?的争论,无论技术层面的研究,还是从民法学㊁劳动法学㊁劳动经济学等角度的研究,学者们都尚未达成一致意见㊂因此,对超人工智能的研究很少,目前普遍认同的是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人类,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是最终发展方向㊂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人机协同模式下的智能图书馆,是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特长,与人类智慧优势相结合的智能图书馆,以实现图书馆在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高效㊁多元㊁精准服务的目标和人文精神㊂已经出现的网上虚拟图书馆㊁掌上移动图书馆㊁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㊁自助图书馆等多种无人形态图书馆,就如同银行有自助银行㊁电子银行等形式一样,仍需要后台大量的人力㊁物力和技术支持,这些无人图书馆具有规模小㊁服务形式便捷㊁服务内容单一等特点,是大型图书馆服务形态的延伸,是一种补充形式,而不是替代,这也是基于目前人们对人工智能普遍认同而得出的结论㊂㊀㊀三、人工智能运用给女性图书馆馆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不断运用,不仅加速了图书馆工作的全面重塑,也推动着图书馆女性馆员从简单㊁重复性工作中 脱身 出来,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工作,也让女性馆员情感细腻㊁丰富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得以充分施展,更加体现女性馆员的岗位价值,但替代㊁转岗和深度学习的压力也会随之而生㊂㊀㊀(一)图书馆女性馆员占比高由于缺乏全国图书馆的相关统计数据,现根据2019年发布的‘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报告“,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占全部馆员人数的66%,①再根据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事实数据库系统,2013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占全部馆员总人数为66.7%㊂②由此可见,女性馆员在图书馆馆员数量中占有绝对优势,约占全部馆员人数的三分之二㊂图书馆一直是女性密集型职业场所㊂如今绝大部分女性馆员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文理科专业背景,主要从事与读者服务相关的业务工作㊂由于女性馆员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亲和力,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树立良好服务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㊂但是,相当多的女性馆员从事的是简单㊁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如图书借还㊁阅览室管理㊁前台常规咨询㊁文献传递㊁书刊典藏等,具有工科专业背景或从事计算机㊁网络㊁数据管理等工作的女性馆员少之又少,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人工智能对女性馆员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馆员㊂㊀㊀(二)工业革命助推女性再解放回顾女性解放的发展历程,科技变革逐步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也进一步解放了女性㊂第一次以蒸汽机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是一场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㊂妇女在这场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纷纷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产业工人㊂到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工19①②管红星:‘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报告“,南京: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19年,第137页㊂吴汉华㊁张芳:‘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3期,第43-50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21年第6期业革命后期,英国女工占工人总数58%㊂①到第二次以电力为主导的工业革命,电器的大量应用,减轻了妇女家务负担和工厂劳动强度,这个时期的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度已经占到47%,②妇女已经逐步从家庭附属品变成拥有独立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缓解了两性在社会工作中的根本差异㊂经过第三次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工业革命,女性可以使用计算机㊁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创业和就业,在互联网上从事和男性同样的工作,实现互联网上男女平等㊂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拥有强大的变革力量,推动社会更加平等公正,为女性发展自身素质㊁提升自我价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女性第三次解放㊂③当人类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 人工智能时代,在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㊁家居的智能化影响下,女性必将从繁重的工作和家务劳动中彻底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自我时间,因体能上的差异而造成的男女不平等的就业歧视也会逐步缩小,男女之间更趋于平等,人工智能为女性再解放创造了条件㊂图书馆中一部分繁琐㊁重体力㊁重复㊁简单的初级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女性馆员将从传统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她们将会拥有那些要求具有更多创造力㊁判断力和研究力的新型高层次岗位的选择机会,在工作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职业发展方向,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将得到较大提升㊂人工智能时代,女性馆员的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展,在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将不断得到实现和满足㊂㊀㊀(三)人工智能时代女性馆员部分特征优势更加凸显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智慧和作用㊂俞敏洪提出人工智能很难替代人类的独创能力㊁想象力㊁情感力㊁有温度的交流能力㊁真正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挥能力㊂④程承坪认为,人工智能永远不能替代发明创造㊁情感性㊁艺术性等方面的劳动㊂⑤由此可见,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能力要求人们具备高超的创造性思维,练达的人际关系以及快速应变反应能力等,人类在直觉意识㊁决策判断能力㊁文化交流活动㊁情感交流㊁团队管理等方面很难实现机器自动化,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复制这些技能,也就无法与人类在这些方面展开竞争㊂女性馆员具有哪些特征呢?一是对稳定的职业追求和安静环境的偏好㊂图书馆工作环境较为安静,深受文理科专业女性的喜爱,是女性愿意终生从事的一份理想职业㊂她们在这个职业里比男性更能耐得住寂寞,更加能够坚持,这从女性馆员在图书馆中所占比例就能得以印证㊂二是女性具有丰富的情感㊂女性天生具备情感丰富,富有同情心㊁爱心等特质,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更容易让读者放松心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面对面交流的服务岗位上凸显性别优势㊂三是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㊂女性特有的耐心细心㊁29①②③④⑤莘子:‘工业革命与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中国妇运“,2010年第2期,第40-41页㊂莘子:‘工业革命与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中国妇运“,2010年第2期,第40-41页㊂陈炳杏㊁吴苑华:‘ 互联网+ 时代与女性解放问题“,‘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第5-8页㊂俞敏洪:‘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这三种能力“,2017年5月31日,https://www.sohu.com/a/144819064_115035,2021年2月8日㊂程承坪:‘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替代㊁极限及对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85-93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朱影㊁罗钧: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会失业吗?善解人意㊁善于表达㊁观察细致等特质,加上在服务岗位上锻炼出来的沟通技巧,使她们的社交能力优势更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㊂图书馆是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虽然许多简单重复性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但人机协同模式没有改变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会更加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㊁人文精神的宣传和人文关怀的体现㊂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是图书馆馆员的好助手,但是 冰冷 的机器缺乏情感交流,没有 人情味 ㊂女性馆员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和社交能力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会进一步促进图书馆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赢得特有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㊂㊀㊀(四)部分女性馆员未来存在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不可否认,历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解放,但也造成了技术性失业㊂人工智能不同于一般技术,它的发展必然会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㊂人们的就业不安全感和对再就业的担忧将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在速度㊁规模和深度上远远超过一般性的技术性失业㊂有专家预测,到2045年,全球会有一半劳动岗位被替代;在未来,中国会有77%的劳动岗位被替代㊂①与男性相比,女性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CarlBenediktFrey和MichaleA.Osborne对有关统计数据研究表明,传统图书馆馆员属于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高危人群,其概率高达65%㊂②许多学者开展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替代效应的研究㊂邓州等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四种重要表现形式,简单和中等复杂且重复的脑力劳动就业岗位容易被替代,而脑力劳动强度大㊁超出人类感官和反应极限㊁工作环境不适应人类以及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研发㊁设计㊁应用等就业岗位会增加㊂③周文等分析了可能和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岗位类型,简单重复的程序化工作岗位替代成本较低,高附加值产业的岗位替代收益较高,这些岗位更容易替代,而工作内容复杂㊁人工智能成本较高的岗位不会被替代㊂④即使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书刊搬运㊁上架㊁整架㊁倒架㊁除尘㊁消毒等体力性劳动,阅览室管理㊁书库管理㊁图书借还㊁服务台简单咨询㊁书刊典藏㊁文献传递等简单㊁重复性脑力劳动最容易被替代㊂在这部分无须投入过多智力,却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传统工作岗位上的图书馆馆员将面临待岗㊁转岗的风险,而从事这些工作的馆员绝大多数是女性馆员,这是女性馆员目前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㊂㊀㊀(五)转岗或再学习:人工智能让女性馆员面临多重压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了新的部门和新的工作岗位,推动了剩余劳动力向这些部门和岗位转移㊂为此,人工智能可以增加图书馆就业岗位,产生了比如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系统研发和运维㊁人工智能设施维修和管理㊁物联网技术安装和维修㊁大数据分析和管理㊁人工智能技术培训等岗位㊂教育事业发展所带来高端知识服务,产生了比如学科㊁情报㊁39①②③④卢泽华:‘人工智能:全球竞赛中国领跑“,2017年3月11日,http://www.gov.cn/xinwen/2017-03/11/content_5176278.htm,2021年1月6日㊂FreyCB,OsborneMA, Thefutureofemployment:Howsusceptiblearejobstocomputerisation ,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erialChange,no.10(2017),pp.254-280.邓洲㊁黄娅娜:‘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影响研究“,‘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7期,第99-106页㊂周文㊁耿元:‘人工智能发展更容易替代哪些工作岗位?“,‘中国科技论坛“,2020年第11期,第171-179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阅江学刊:2021年第6期专利㊁智库服务㊁知识产品活动策划以及用户体验等复杂脑力劳动岗位㊂因此,部分女性馆员需要转向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岗位和复杂脑力劳动岗位㊂无论是转岗还是在岗,如果女性馆员的自我知识储备跟不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她们同样要面临竞争新岗位和学习新技能的压力,这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年龄时段密切相关㊂由于再学习和培训难度较高,年轻的女性馆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更容易实现岗位转强㊂而对于年长女性馆员而言,职业生涯到了倦怠期,学习愿望没有年轻馆员那么强烈,过去这份职业曾经给她们带来一定的安逸性,在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后,她们也要面临转岗危机,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压力和再学习压力㊂另外,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㊁生活方式㊁社会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革所带来的复杂压力,都会给女性馆员带来多重冲击㊂㊀㊀四、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发展策略为了调查和了解人工智能给女性馆员带来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㊂国外学者对美国和加拿大25所大学图书馆展开了调查,主题为图书馆馆员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将如何更好地工作㊂调查后发现,很少有大学图书馆参与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官方项目或实验室,很少有举措专注于对读者开展人工智能培训教育㊂①另外,根据163份美国和加拿大学术图书馆的完整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图书馆馆员并不担心他们的职位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很少有研究关注学术图书馆馆员对人工智能的看法㊂②而我国比较注重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能够预测风险并实施干预,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稳定协调发展,所以国内对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的文章比较多,主要是针对部分重复性工作岗位被替代风险㊁未来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㊁图书馆馆员与AI的协作㊁创新服务和提升服务质量等问题开展研究,如冯经纶分析了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及馆员转型发展等问题;③任薇薇从认识挑战㊁终身学习㊁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提出馆员如何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等㊂④如何减少人工智能给女性馆员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女性馆员不断提升自我优势和自我学习能力;图书馆也应通过开发馆员新岗位,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保证女性馆员实现转岗㊂同时,为了不降低女性就业比例,维护女性权益,在国家层面也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㊂㊀㊀(一)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不断开发馆员新岗位第一,重构图书馆馆员岗位㊂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必然朝着 人工智能+人的智慧 方向发展,其业务架构㊁服务内容和馆员岗位也必将进行重新构建49①②③④WheatleyA,HervieuxS, Artificialintelligenceinacademiclibraries:Anenvironmentalscan ,InformationServices&Use,no.1(2019),pp.1-10.HervieuxS,WheatleyA, AsurveyofacademiclibrariansinCanadaandtheUnitedStates ,TheJournalofAcademicLibrarianship,no.47(2021),pp.1-11.冯经纶:‘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年第9期,第17-21页㊂任薇薇:‘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年第1期,第47-60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今天,图书馆要想提高自身的能力,必须要对现有的业务进行科学地改造,推动馆员的转变和发展,以满足新时期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需要。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促进图书馆的长期发展,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位;为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品质,满足不同的读者对信息的需要,对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转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拓展其社会影响,确定其今后的转变之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馆员;发展前言: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它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向信息管理转型,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到来,自助借阅、文献检索、自动录入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管理模式、服务模式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不断地积累知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人工智能时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1.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图书馆带来的机遇1.1重要报告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阶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它的发展前景一直都很乐观。
很多重大的研究报告都表明,未来数年内,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被广泛地运用于图书馆、教育等各个方面。
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技术必将是今后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新一代网络浏览器能够检索到相关的关键字,并能够对特定的内容进行语义分析。
第二,该系统具备了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多种功能,并具备三种不同的语音组合方式;提供云服务的翻译和标识,以适应各种和复杂的页面内容。
1.2面临重要机遇首先是关于文学的。
最主要的人工智能技术是语音处理技术,能够精确地了解使用者的检索组合,并能够正确地辨识使用者的词组,从而使得图书馆的咨询服务更加个人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照明、消防、智能化楼宇管理等,构建智能化安防体系。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研究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研究【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业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本文从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业务中的应用、图书馆馆员面临的转型挑战、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业务重塑的影响、馆员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以及馆员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将深刻改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形式,馆员将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技能和知识以适应这一变革。
未来,图书馆业务发展趋势将更加数字化和个性化,馆员转型的关键因素是积极拥抱变革和持续学习。
这篇研究为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业务、馆员、转型、发展、重塑、知识更新、发展趋势、关键因素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工智能技术在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的也对图书馆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图书馆需要转型升级,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也在发生重大变革,这使得馆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馆员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图书馆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对馆员进行转型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图书馆业务,并研究馆员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转型发展方向,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为图书馆业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研究的研究意义如下:在当今高度信息化和数字化的社会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图书馆业务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为图书馆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对图书馆业务的影响以及馆员面临的转型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图书馆”研究进展分析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图书馆”研究进展分析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图书馆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与图书馆的结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本文旨在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近年来“人工智能+图书馆”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来探讨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正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皇冠上,人工智能技术为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从智能推荐系统到自助借还机,从语音助手到虚拟现实阅览室,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还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些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接下来,我们关注人工智能对图书馆员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一场“机器与人”的博弈。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员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另一方面,它也对图书馆员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图书馆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以适应这一变革。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一把双刃剑。
虽然人工智能技术为图书馆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探讨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一艘扬帆远航的船只。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图书馆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读者带来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
总之,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人工智能+图书馆”研究进展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逐步改变图书馆的面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确保图书馆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变革趋势探讨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变革趋势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包括图书馆。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和变革趋势。
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发展机遇以及变革趋势进行探讨。
一、人工智能在图书馆中的应用1. 智能化图书馆系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化图书馆系统已经成为了图书馆管理的新趋势。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图书管理、借还书流程、安全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智能化图书馆系统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借书、查询图书信息等服务。
2. 个性化推荐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读者借书、阅读行为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图书推荐服务。
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行为习惯等信息,智能化推荐系统可以为读者推荐更加符合其兴趣爱好的图书,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这种个性化推荐系统可以帮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3. 智能问答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实现智能问答系统,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的咨询服务。
智能问答系统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读者的问题,并给出准确、及时的回答,解决了传统图书馆咨询服务中人力资源有限、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
这种智能问答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咨询服务。
二、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机遇1. 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2. 优化图书馆服务体验3. 拓展图书馆服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图书馆拓展更多的服务领域。
智能化图书馆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安全监控,为图书馆提供更加高效的安全保障;智能问答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咨询服务,为图书馆提供更加高效的读者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图书馆拓展更多的服务领域,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2. 从通用化到个性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使图书馆的服务逐步由通用化向个性化转变。
图书管理员如何应对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

图书管理员如何应对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图书馆正逐渐迎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这对于传统的图书管理员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管理员面临着如何应对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该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加强技术能力建设面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图书管理员首先需要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建设。
他们需要掌握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管理平台等相关技术,熟悉各类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并且要不断学习更新的技术知识。
只有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挑战。
二、积极参与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图书管理员应积极参与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工作,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
他们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参与系统测试,分享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为图书馆的自动化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积极参与,图书管理员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自动化技术,同时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出现,虽然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和便利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用户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图书管理员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不仅要利用自动化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还要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确保信息安全。
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图书管理员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并树立良好的形象。
四、发展多元化的工作职能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职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传统的工作内容正在与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作内容相融合。
图书管理员应积极适应这一变化,发展多元化的工作职能。
除了传统的图书采编、馆藏管理工作外,他们还可以参与数字资源的采集和管理,开展读者教育和培训活动,推广图书馆的服务等。
通过发展多元化的工作职能,图书管理员可以更好地适应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五、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图书管理员要保持对新技术的学习和理解,并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
图书馆馆员的自我学习与专业成长

图书馆馆员的自我学习与专业成长作为图书馆馆员,自我学习与专业成长是我们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并为读者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馆员的自我学习与专业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一、自我学习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图书馆馆员,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自我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我学习能够帮助我们保持专业素养和知识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通过自我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等,从而保持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
其次,自我学习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最后,自我学习能够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晋升。
优秀的图书馆馆员往往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更高级的职责和任务。
通过自我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自我学习的途径实现自我学习和专业成长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途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途径,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1.阅读与学习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可以阅读各类专业书籍、期刊、论文等,了解图书馆学、信息科学、图书情报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相关领域的博客、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获取更多实用的信息和专业知识。
2.参加培训与研讨会培训和研讨会是图书馆馆员进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机会。
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并与同行进行交流和互动。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深化对图书馆事业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0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的自我发展研究李闯(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2)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技术亦被应用于图书管理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但同时也对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鉴于此,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业务的影响,研究了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员的自我发展途径,希望能为我国图书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管理员;自我发展;嵌入式服务;多样化需求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1-0290-02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得到普遍运用,促使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图书管理员的职能也开始向信息化管理的方向转变,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时代,自助借阅、文献检索、自动录入等新兴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也逐渐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这就对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图书管理员需要不断积累知识,提供优质服务,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事业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下面,先讲一讲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业务的影响。
1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业务的影响(1)人工智能对图书馆业务的影响。
在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图书馆逐渐成为图书馆业务的主要内容,信息使用者将更多地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来获取信息资源,倒逼图书馆不断调整图书资源的提供方式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偏好。
由于互联网上的图书资源往往是由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数据库构成,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图书管理员需要借助专业知识对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判断不同信息的质量和使用价值,并将有用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使用者。
换言之,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管理员将具备更出色的信息处理及整合技能,能够从多个角度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图书资源和服务,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如今,为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图书馆开始建立专题数据库,使图书馆成为多个领域的信息咨询专家。
与此同时,图书馆也在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选用标准的数据格式将图书资源数字化,使之可以在通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传播和使用,由此确保图书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2)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与馆员关系的变化。
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可以为多个领域提供信息服务,特别是教育领域及科研领域,例如,高校图书馆就可以为全体师生提供有关学习资料方面的服务。
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具有密切联系,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使用创新思维来谋划未来的发展模式,不但实现了服务模式的巨大变革,而且促进了馆藏资源的全面更新,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积极响应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图书服务,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确保用户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在人工智能引领图书馆变革的过程中,图书管理员不再是被动的服务提供者,而是承担起了协调各项工作的重任,起到了连接图书资料和客户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图书管理员让读者和图书资源更加近距离的接触,让图书资料的价值得到了更大的体现,从而满足了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的需要。
2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的自我发展(1)转变思维与理念。
长期以来,图书馆对文化、经济、社会等众多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并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着教育、科研等服务。
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发展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对未来的服务模式进行梳理和规划。
不同于以往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用户只需提交相应的网络申请就可以享受有关服务,对于图书管理员而言,则应积极适应图书服务环境的变化,主动转变传统的工作思维,实现虚拟空间和实际空间工作内容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
与此同时,图书管理员应当努力强化自身素质,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服务技能不断提升,从而推动图书馆及整个行业的顺利发展。
(2)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在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借助更多的网络技术和力量,如借助互联网平台来提供更加方便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建立图书资源交流平台来实现更高层次和更多领域的互动;通过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来为图书管理员提供多样性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图书管理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图书管理员应当主动运用图书馆提供的优质资源,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知识,争取更多的自我教育机会,促使自己的专业技巧和综合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使自己更快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发展需要,有效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和服务本领。
(3)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
在人工时能时代,图书馆读者群体的类型有了很大变化,不同的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这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的调整。
为了有效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使用率,图书馆应当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尽可能地提供读者所需的书籍和资料。
图书馆不但要满足当地中国人的阅读需求,还要为部分外国居民提供基本的阅读读物,例如,图书馆可以引进一批中国古典著作的外文译本供外国人阅读。
同时,图书管理员应当定期对读者进行调2019(Sum.No193)信息通信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2019年第1期(总第193期)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探究原晓伟(山西省交通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030000)摘要:我国高速公路发展非常迅速,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必然代替传统的管理模式,成为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高速公路管理要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步伐,进行完善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研发与构建,确保高速公路安全运行。
文章就从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议并对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U4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1-0291-021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的意义(1)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是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通部明确提出,要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提升我国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当前智能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发展和管理的趋势所在,国家在政策上也不断鼓励和支持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
高速公路属于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加大了对高速公路的的需求,目前高速公路网已经连接了所有的省会级城市和大城市,城镇人口超过二十万人的中等城市也基本覆盖,惠及全国十亿以上的人口。
因此说高速公路连接着千家万户,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2)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传统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使得交通运输效率低下,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ETC等逐步成熟的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通过对公路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分析,实现对高速公路车流的正确引导和分流,减少堵车和交通事故的发生,使公路利用率大大提高。
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智能化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00亿元以上,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
2我国高速公路智能化与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1)基本建成统一的联网通行收费系统。
我国的高速公路一般是以各省为结算中心,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主要以人工半自动的收费形式,通过入口发放IC卡,出口按照车辆类型和行驶公里数为收费依据。
现在很多地方安装了ETC自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读者的特殊诉求及其喜欢阅读的资料类型,实现对馆藏图书的及时更新,并向读者及时推送图书更新信息,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图书馆资源情况,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此外,图书管理员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对馆藏图书的管理水平,进而提升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
(4)为读者提供嵌入式服务。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术研究也向着科技整合的方向不断进步,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偏向于学术交流和分享,为用户提供更具创造性的信息和服务。
面对人工智能环境给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的变化,图书管理员应当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加快信息技术与图书管理的融合进程,为读者提供嵌入式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为了更好地应对信息生态的变化,图书管理员应当了解信息环境的变化趋势,通过对信息生态特性的认识和把握,为未来的图书管理和服务做好准备和规划。
信息生态学更加注重读者背景和图书资源在信息环境方面的交互作用,图书管理员通过观察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图书资料,最终实现信息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此外,在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图书管理员应当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学习情境,使用远程模式和数字资源开展管理工作,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阅读需求。
3结语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图书馆员的服务重心也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服务模式和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图书馆员应当从转变思维理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为读者提供嵌入式服务这些方面努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1]冯经纶.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5).[2]郑章飞,陈希,陈有志.新时期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要求与模块化培养[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4).[3]陈芳璇.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馆员的素质定位于培养研究[J].情报探究,2017(12).[4]柳益君,李仁璞,罗烨.人工智能+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路径和创新模式[J].图书馆学研究,2018(10).[5]郑怿昕,包平.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馆员核心能力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6]覃珍.促进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的策略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