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原学实验(动药专业)

合集下载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

《动物传染病学》课件

新型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进展
总结词
新型诊断技术和疫苗为动物传染病防控 提供了有力支持,需要不断推进相关研 究。
VS
详细描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诊断技术 和疫苗为动物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更多手段 。例如,基于基因组学和免疫学的诊断方 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而新型疫 苗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 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细菌性病原
链球菌属
引起动物局部或全身感染,如 败血症、脑膜炎等。
沙门氏菌属
引起动物肠道感染、败血症等 。
总结词
由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病原 ,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和致 病机制。
葡萄球菌属
引起动物皮肤、骨骼、关节等 感染。
巴斯德氏菌属
引起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 经系统感染。
病毒性病原
总结词
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 染病病原,具有高度 的传染性和变异性。
案例三:犬瘟热的诊断与治疗
总结词
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犬类动物。
详细描述
犬瘟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和呕吐等。该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和 排泄物传播。治疗犬瘟热的方法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护理等。同时,为了预防犬 瘟热,应该定期接种疫苗,并加强饲养管理。
06
动物传染病学研究展望
新发动物传染病的挑战与应对
总结词
新发动物传染病对全球畜牧业和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需要加强研究以应对挑 战。
详细描述
近年来,新发动物传染病不断出现,如非洲猪瘟、禽流感等,对全球畜牧业和公 共卫生造成巨大影响。这些疾病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需要加强研究,了 解其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和防控措施,以有效应对。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件)7 实验七 鸡的解剖,病料处理和接种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件)7 实验七 鸡的解剖,病料处理和接种

实验方法
1. 外部检查 2. 采血 3. 处死和消毒 4. 打开胸腹腔 5. 暴露内脏 6. 记录病变
1.外部检查
精神状态 羽毛、皮肤 眼睛、眼结膜 耳、鼻和口腔 泄殖腔
2.翼下静脉采血
3. 处死和消毒
口腔处死法: 将鸡的两翼和后肢保定,再将上 下颌骨打开,然后用剪刀向沿腭骨深处剪下, 就会剪断上颌动脉而致死;
区,然后用接种针分区涂开,置37℃温箱培养。 3.2 病料处理(组织)
无菌操作取病变组织1-2g,用剪刀剪碎后移入匀 浆器,加入5ml生理盐水用匀浆器研磨均匀。取出 1ml研磨的悬液,加入到1.5ml的EP管中,1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500µl(加入双抗1-5%)。
Hale Waihona Puke 3.3 细胞单层接种四、结果观察和检测
❖ 24-48h后观察细胞病变。 ❖ 细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等。 ❖ 收获鸡胚尿囊液,HA、HI或RT-PCR检测。
鸡解剖实验材料
1. 发病鸡 2. 手套、酒精棉球、碘酒棉球 3. 剪刀、镊子 4. 托盘(鸡)、废液桶 5. 消毒液、肥皂 6. 塑料盆(血液、羽毛和离体组织) 7. 塑料桶(浸湿尸体和羽毛)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 的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性强、 敏感性和快速等优点,例如 PCR 、 RFLP 、 核 酸 探 针 技 术和基因序列分析等。
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 的方法进行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
三、方法与步骤
3.1 细菌分离 无菌操作切取病变组织1-2g,涂于平皿的1/4
☺ 检卵 自孵育后的第4天开始检卵,每天一次。 孵育4-5日后即可于检卵灯上检查鸡胚受精与否及

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

第七章 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

② 流行病学:
A. 传染源:犬和狐狸是自然宿主,病犬 及带病犬是传染源。 B.传播途径:接触、呼吸道、胎盘等 C.易感动物:犬
③ 症状: 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和白细胞显著减少。 粪便先呈暗红色血水样,后卫黏液血便或脓 血便,有恶腥臭,体温升高至 40-41℃,精 深沉郁,拒食,虚弱,严重脱水,呼吸困难, 白细胞减少,最后酸中毒死亡,病程为 1 周 左右。 ④ 诊断: 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毒颗粒,可稀释离心后用 猪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
③ 症状
可大致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急性感染 往往在未出现皮疹时即大批死亡,尸检可发现肝脾灶状 坏死和肠道出血。慢性感染多呈皮肤型,开始水肿,既 而变成水疱,最终结痂。病灶累及肢体和尾者出现脱脚、 断尾终成残疾。隐形感染,外观健康,可在各种应激条 件下如运输、受冷或X 线照射,病毒被激活,暴发流行。
② 流行病学
A. 传染源:病鼠 B.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C.易感动物:多种实验动物
③ 症状
可引起啮齿类实验动物急性肺炎,表现为食欲减退, 精神萎靡,生长缓慢,体重减轻,动物发出“呼噜 声”。
④ 诊断
临床表现,多个动物出现“呼噜声”,且有扩散蔓延 趋势。对隐性感染的鼠群可采取血清检测抗体。 ⑤ 预防和控制 动物室周围环境无野生啮齿类动物,建立卫生消毒 制度,不从疫区引进动物。一旦发现疫情,迅速封锁 污染的鼠群,及早淘汰、污染环境和设备彻底消毒灭 菌。
① 病原学:
该病毒对乙醚抵抗,能耐热,在 56℃下 至少能稳定 60分钟,在pH3~9稳定,对 甲醛敏感,4%甲醛液、10%戊二醛溶液 和 5 %~ 6 %次亚氯酸钠的 32 倍稀释液均 有杀灭作用,紫外线能将其灭活。
② 流行病学:
A.传染源:病犬或带毒犬 B.传播途径:各种途径 C. 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犬,尤其是刚 断乳至90日龄犬。

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

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

动物检疫的基本方法动物疫病有数百种,它们的发病有共同的规律性,但每种疫病往往由于病原不同而各有其本身的特点。

因此,我们必须综合应用有关理论和操作技术,对动物疫病作出迅速、准确的检疫。

常用的动物检疫方法有:临床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病理检查、病原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

这些检疫方法,并非每种疫病和每次检查都要使用,而可以根据动物疫病的特点,进行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检查。

一、临床检查法临床检查主要以感观检查为主,观察动物的各种表现(静、动、起、卧、立、精神、饮水、食欲等)是否正常,体温、脉博、呼吸是否在正常生理指标范围内。

包括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

(1)群体检查。

将来自同一地区或同一批的动物划为一群,或以圈为一群进行检查。

对禽、兔、犬可按笼、箱划分进行群检。

(2)个体检查。

是对在群体检查中剔除的有病或疑似有病动物,仔细进行个体临床检查。

对群体检查中判为无病的动物,必要时还应抽5—20%做个体检查。

如果发现传染病时应再抽检10%,或全部进行个体检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法准确地掌握动物疫情,可以为检疫动物疫病提供很好的依据。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了解当地和邻近地区过去和现在发生疫病的情况,动物疫病的一般和特殊症状,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数,发病动物的年龄和发病的季节性,疫病的病程经过,治疗的方法和效果,免疫接种情况等。

综合分析所掌握的资料,结合临床和病理材料,对确诊动物疫病将起重要作用。

三、病理学检查法患各种疫病而死亡的动物尸体,多呈现一定的病理变化,有的还有其特征性病理变化,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

如发生猪瘟,其体内的病理变化就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如动物的屠宰检疫,对于一些疫病在临床上不显示任何典型症状,而在剖检时却可能找到特征性病变。

对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或临床上难以诊断的疑似患病动物,必要时可进行剖检和病理学诊断。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内眼看不清楚或疑难疫病,可酌情采取病料送实验室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细微的组织学病理变化,借以帮助诊断。

实验动物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检疫就是利用各种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对实验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地鼠对皮肤移植的反应很特别,同一封闭群内个体间的皮肤移植常可存活。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为保持封闭群动物的遗传异质性及基因多态性,引种动物数量要足够多,小型啮齿类封闭群动物引种数目一般不能少于25对。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KM小鼠、BALB/c小鼠等是常用的封闭群小鼠。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易自发地出现某些相应病变的动物,适宜作为复制该病变的动物模型。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镇痛催眠药研究一般选用健康成年小鼠,便于分组实验。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自发性肿瘤更接近人群发病情况,但在实际的肿瘤研究试验中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优于自发瘤。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皮下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下,拔针时手指捏住针刺部位,防止药液外漏。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隔离装置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为无菌,动物和物料的动态传递须经特殊的传递系统,该系统既能保证与环境的绝对隔离,又能满足转运动物时保持内环境一致。

该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原体、悉生及无菌实验动物。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围产期毒性试验的目的是判断雌性动物在妊娠后期给药对子代的影响。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挂牌标记法,适用于大鼠、小鼠、豚鼠等动物的编号。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消毒比灭菌范围狭窄,它不能杀死细菌的芽胞。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猫因吃进感染弓形虫的中间宿主组织或食入孢子化卵囊而被感染。

食入缓殖子后,潜伏期为10到12天。

食入速殖子,则为5到10天。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后对动物群体影响没有病毒性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危害大,所以对实验动物寄生虫病的控制不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动物医学专业介绍

动物医学专业介绍

动物医学专业介绍动物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用于研究和治疗家畜、宠物和其他动物的疾病。

动物医学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类似于人类医学,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诊断和治疗各种动物疾病,并了解如何保护动物健康。

动物医学专业一般由高等院校或大学提供。

学生必须完成专业课程,包括生物科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兽医医学、病原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

通常,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完成实习,以获得学位。

实习是指在一位认可的医生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在一家动物医院或诊所进行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的实践经验。

动物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各种工作,包括在动物医院、宠物店、动物研究所、动物收容所和农场工作。

他们也可以在繁殖场、农业科研署或政府部门中从事研究、教育和监管工作。

此外,他们还可以从事兽医保险、兽医技术和营销等行业的工作。

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治疗技术,并能够使用各种检测和诊断技术来识别和治疗动物疾病。

他们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客户服务素质,以便与业主和他们的宠物建立信任的关系。

此外,他们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便与其他医药健康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

动物医学专业人员应致力于保护和改善家畜、宠物和野生动物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他们必须确保按时进行体检和护理,应对疾病和故障,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另外,他们还应确保不会对动物造成无谓的痛苦或伤害,以确保动物的安全和健康。

为了确保动物医学专业人员的质量,政府机构在不同的国家设立了不同的考试,包括北美兽医医师资格考试(NAVLE)和英国动物健康研究协会(BVA)的资格考试。

只有通过考试,并获得认可的职业资格,动物医学专业人员才能正式从事兽医行业的工作。

动物医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动物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位具有专业知识的兽医可以为动物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并及时地发现、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

通过对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动物医学专业人员有助于维护动物健康,并为社会和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

畜牧兽医实训报告小结(3篇)

畜牧兽医实训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畜牧兽医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对畜牧兽医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实训期间的学习心得和总结。

二、实训内容1. 畜牧场生产管理在实训期间,我跟随导师参观了多个规模化牧场,了解了牧场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牧场选址与规划:牧场选址应考虑水源、交通便利、土地资源等因素。

规划内容包括牧场布局、生产区、生活区、饲料仓库等。

(2)饲料生产与加工: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实训期间,我学习了饲料原料的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了解了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配比。

(3)动物繁殖与育种:了解了牛、羊、猪等畜禽的繁殖技术,包括配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

同时,学习了畜禽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疫病防控:学习了畜禽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掌握了疫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流程。

2. 兽医临床诊疗在兽医临床实训中,我跟随导师学习了以下内容:(1)畜禽常见疾病诊断:通过观察、问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畜禽疾病进行诊断。

(2)疾病治疗:学习了畜禽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

(3)疾病预防:了解了畜禽疫病预防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如疫苗接种、生物安全等。

3. 兽药使用与管理在兽药实训中,我学习了以下内容:(1)兽药种类及作用:了解了兽药的种类、作用和用途。

(2)兽药使用规范:学习了兽药的使用规范,如兽药标签、兽药说明书等。

(3)兽药残留与质量控制:了解了兽药残留的危害及控制措施,学习了兽药质量检测方法。

三、实训心得1. 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畜牧兽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训过程中,我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宽了视野在实训期间,我了解了畜牧兽医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动物学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9题,每题1分,共39分)1.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使动物发生出( ),造成动物大批死亡。

A、血性败血症B、中耳炎C、鼻炎D、生殖道疾病正确答案:A2.(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病理特征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

A、伪结核耶氏菌病B、沙门氏菌病C、结核病D、志贺氏菌病正确答案:C3.国际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 )。

A、SPF 动物B、清洁动物C、普通动物D、无菌动物正确答案:A4.低压蒸汽加甲醛灭菌法 70-80℃需要保持( )。

A、30minB、2hC、15minD、5h正确答案:B5.刚第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 ),还有一系列的中间宿主。

其中,小鼠是主要的中间宿主。

( )A、兔B、猫C、狗D、大鼠正确答案:B6.犬肌肉注射一次给药最大容量( )。

A、1mlB、15mlC、4mlD、8ml正确答案:C7.家兔静脉注射常用( )。

A、尾静脉B、耳缘静脉C、小隐静脉D、皮下头静脉正确答案:B8.家兔的哺乳期期为( )天。

A、12B、52C、42D、32正确答案:C9.小型猪的正常体温平均为( )摄氏度。

A、36B、39C、37D、38正确答案:D10.雌性小鼠有( )对乳头。

A、3B、5C、1D、2正确答案:B11.旱獭属于( )。

A、啮齿目B、灵长目C、爬行纲D、食肉目正确答案:A12.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量最大的动物为( )。

A、小鼠B、豚鼠C、犬D、大鼠正确答案:A1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经口给药分灌胃法和口服法B、给兔犬等灌胃时,应检查胃管一端有无气泡排出,以确定胃管插入胃中C、口服给药和灌胃给药没有什么区别D、灌胃法比口服法给药剂量准确正确答案:C14.( )有换毛现象。

A、鼠兔B、小型猪D、犬正确答案:A15.猫有( )对乳头。

A、6B、7C、4D、5正确答案:C16.地鼠的哺乳期为( )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基础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 2、 掌握一般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及PH的测定 二、 实验材料:(略) 三、 操作方法: 1、普通肉汤的制备:按量称取→加热溶解→调PH →过滤→分装→灭菌→菌检 分别称取牛肉膏 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磷酸氢二钾1g 蒸馏水1000ml 置铝锅内加热溶解,取5ml肉汤于试管内,用0.1N NaOH校PH至7.4-7.6,并根据其用量计算所配培养 基需用的1N NaOH量,调PH, 测好PH后,取500ml肉汤至量筒,余下的倒入大烧杯 用滤纸过 滤,分装10根短试管,余下的装入盐水瓶。 2、普通琼脂培养基的制备:称取琼脂→肉汤内溶化→分装试管→灭菌→菌检 将量筒内的500ml肉汤倒入铝锅,加入10g琼脂条,加热溶解,加热中搅动,用纱布棉花过滤,分装 长试管10管,余下装入盐水瓶。 以上培养基分装完毕,捆扎好,每组做标记。 3、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扎口后高压灭菌(121℃,20-30分钟)。 4、菌检 四、作业: 1、 制作培养基时应注意哪几点?为什么高压灭菌前需调PH稍高些? 2、 测较少量肉汤培养基的酸碱度至PH7.6时,采用0.1N NaOH溶液,而将全部肉汤培养基调至 PH7.6 时,却改用1N NaOH溶液,为什么? 3、 普通肉汤与普通琼脂培养基各有什么用途?
一 目的要求
1、掌握基础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 2、掌握一般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及PH的测 定
二 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
1、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纯培养、保 存菌种 2、半固体培养基:细菌运动 3、液体培养基:观察细菌的生长状况、 保存菌种
三、培养基制作的注意事项
1、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盛器均需无菌,不含抑菌物 3、必须符合生长要求 PH 4、要过滤,应为半透明或透明 5、制好后需高压灭菌
四、培养基制备的一般过程
按量称取→溶解→调PH→过滤 →分装→灭菌→菌检
五、PH测定方法
1、 以空试管取5ml溶解的肉汤,用1ml 滴管吸0.1N NaOH,滴定,边滴边测 PH,PH7.6时,计量NaOH用量。算出 实际用量。 2、改用1N NaOH调PH7.6。
基础培养基制备
• • • • • 1、配方: 牛肉膏5克 蛋白胨10克 NaCL5克 磷酸氢二钾1克 蒸馏水1000ml 2、按量称取→溶解→调PH→过滤 →分装10根短管→灭菌→菌检
1、玻片的处理:旧玻片有油,用95%酒精擦洗,然后在酒精灯上灼烧
2、细菌抹片的制备:抹片 根据所用材料不同,抹片的方法也有差异。 (1)固体培养物 用经酒精灯火焰烧过的接种环,蘸取生理盐水1-2环于清洁 无油脂的载玻片中央,再勾取细菌的固体培养物少许混于生理盐水中,涂抹成直 径为1-1.5cm大小的均匀的抹片。 (2)液体培养物 可直接用灭菌接种环勾取细菌培养物1-2环,涂抹于玻片上即 可。但要注意将管底沉淀物摇匀,以免影响涂片效果。 (3)组织涂片 用灭菌的剪刀、镊子取被检组织一小块,以其断面在玻片上压 印或涂抹成适当大小的薄片。如为脓汁、血液、乳汁等可直接涂抹于玻片上。 (4)无论何种方法切忌涂片太厚,否则不利于染色和观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 2。掌握几种常用的染色方法和技 术及无菌操作技术 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了解细菌 的染色特性、形态
二、材料
1、大肠杆菌:斜面、肉汤 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 炭疽杆菌:斜面 2、革兰染色液、美兰染色液 3、载玻片、接种棒、酒精灯等
三、制片及染色步骤
取干净玻片-抹片-干燥-固定-染色干燥镜检
1。甲醇固定3 ’,时间长短均可 2。姬姆萨液足量30 ’或数小时至24h, 水洗 3。吸干镜检
(三)瑞氏染色法
抹片干燥无需固定,直接滴加染色 液 1-3 ’,再加等量中性蒸馏水, 轻轻混匀,续染15 ’,水洗,吸干 镜检
(四)美兰染色法
1。固定好抹片加上足量染液2-3 ’ 2。吸干镜检
注意事项
实验四
一、目的要求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移植
1、 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常用方法 2、 使被检材料适当稀释,以求获得独立单在菌落
二、实验材料
1、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 每人2块 普通琼脂斜面、普通肉汤 每人各1支 2、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大金混合肉汤、感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白鼠 3、酒精灯、接种棒、剪刀、镊子、记号笔
四、常用的几种染色方 法
1、革兰氏染色法 2、姬姆萨染色法 3、瑞氏染色法 4、美兰染色法
(一)革兰氏染色法
1。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2’,水洗 2。革兰氏碘液媒染1-2’,水洗 3。95%酒精脱色约30’’-1’,水洗 4。沙黄水溶液复染10 ’ ’-30 ’ ’,水洗 5。吸干,镜检
(二)姬姆萨染色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常用方法 2、使被检材料适当稀释,以求获得独立单在 菌落
实验材料
• 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
•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肉汤 • 实验动物:感染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白鼠 • 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斜面、
二、需氧分离培养方法
1、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法、倾注培养法(不常用) 2、芽胞需氧分离培养法:80℃ 15-20分钟 杀死 不耐热细菌,再接种至平板 3、化学药品分离培养法:抑菌作用
• 接种完毕标明细菌、日期、自己的记号, 试管置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平板倒 置),第二天下午抽时间看培养结果。
作业
• • 1、何谓纯培养?分离纯培养的目的何在? 2、在挑取固体培养物上的细菌作平板划 线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剩余的 细菌烧掉? 3、为什么要把培养皿倒置培养?
三、需氧分离培养方法:
1、 平板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法、倾注培养法(不常用) 2、 芽胞需氧分离培养法:80℃ 15-20分钟 杀死不耐热细菌 3、 化学药品分离培养法 4、 实验动物分离培养法
四、实验内容:
1、 平板划线法(组织→平板)、(金+大)肉汤→平板,每人二块 2、 肉汤培养(斜面→肉汤),每人一支,(大)斜面→肉汤 3、 斜面移植(斜面→斜面),每人一支,(金)斜面→斜面 接种完标明细菌、日期、自己的记号,置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平板倒置),第二天抽时间看培养结果。
动物病原学实验
潘子豪
进入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1 穿工作服 2 书本等物品放入抽屉 3 树立无菌概念 4 不能抽烟、吃零食 5 爱护公物,注意节约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 2、学习掌握油镜的使用技术 3、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材料:普通光学显微镜 、香柏油、二甲苯、擦镜 纸、 标本玻片: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枯 草杆菌、炭疽杆菌 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四、几种显微镜的简单原理 1、暗视野 2、相差 3、荧光 4、电子 五、油镜的识别及使用和原理 六、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七、作业: 1、普通显微镜与油镜使用上有何区别? 2、绘出你所观察到的细菌形态。
杀菌作用 鉴别作用
4、实验动物分离培养法:本种动物或小鼠
三、实验内容
• 1、平板划线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 汤→平板),每人一块,小鼠肝脏→平板,每 人一块 2、肉汤培养(斜面→肉汤),每人一支,大 肠杆菌斜面→肉汤 3、斜面移植(斜面→斜面),每人一支,金 黄色葡萄球菌斜面→斜面
• •
标记
3、固定 (1)目的: 1)、除去抹片上的水分,使菌体蛋白附着在载玻片上 ,以防染色过程中被水冲掉。 2)、使抹片易于着色,变性的蛋白质着色力强。 3)、能杀死抹片中的部分微生物。 (2)方法: 1)、火焰固定 将已干燥的抹片菌膜向上,以钟摆速 度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数次(以不烫手背为宜)。 2)、化学固定 加数滴甲醇于玻片上,固定2-3分钟, 自然
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测好PH后,取500ml肉汤至量筒, 余下的倒入大烧杯,把量出的 500ml再倒入锅中,称量10g琼脂, 边加热边搅动,看一下水位,补足 水分。 琼脂完全溶解后以棉花沙布过滤, 分装10根长管。
返回★
作业



1、制作培养基时应注意哪几点?为什么 高压灭菌前需调PH稍高些? 2、测较少量肉汤培养基的酸碱度至 PH7.6时,采用0.1N NaOH溶液,而将 全部肉汤培养基调至PH7.6时,却改用1N NaOH溶液,为什么? 3、普通肉汤与普通琼脂培养基各有什么 用途?
四、油镜的识别及使用原理
1 光圈调最大 2 标本上滴加香柏油0.5-1滴 3 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
五、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和玻片擦拭干净 如油渍已干,须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溶液拭去油渍, 再用干擦镜纸拭净镜头
作业
1。普通显微镜与油镜使用上有何区别? 2。绘出你所观察到的细菌形态
• 1、玻片要洁净无油,否则菌液涂不开 • 2、涂片不宜太厚,涂布时宜轻不宜重 • 3、保持无菌操作,试管开塞回塞前,管口 消毒 • 4、接种棒使用前后一定要在火焰上彻底灼 烧灭菌,挑菌前待接种棒冷却后才用
作业
1。根据实验体会,你认为制备染色标本时应 注意哪些事项? 2。在你所做的革兰氏染色片中,大肠杆菌和 炭疽杆菌各染成何色?它们是革兰阳性还是阴 性菌? 3。作革兰氏染色涂片为什么不能过于浓厚? 其染色成败关键一步是什么?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及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普通光学衍射
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又分为单式和复式。
• 使用前侧面注视,调节粗焦轮(物镜距玻片5mm); • 双目注视时,反时针调节粗焦轮,可见模糊镜像,顺时针 调节细焦轮; • 每旋转一周粗焦,镜筒升降10mm,细焦0.002mm,先 低倍后高倍; • 低倍使用时下降聚光器,高倍使用时上升聚光器。光线充 足使用平面镜,光源不足使用凹面镜; • 使用高倍前先使用低倍选择目标视野,转移镜头换高倍, 重新调节亮度。更换玻片时,重新低倍开始; • 使用完毕后,仔细擦拭,一切归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