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省中考《说明与检测》综合测试二
2010年河南中考真题及答案

201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英语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读两遍。
( ) 1.How’s the weather now?A.Sunny.B. Rainy.C. Cloudy.( ) 2.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ovie?A.Funny.B. Terrible.C. Wonderful.( ) 3.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A.To go hikingB. To go swimming.C. To go shopping.( ) 4.How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Forest Park?A.By taxi.B. By bus.C. By bike.( ) 5.Where are they talking?A. In a classroom.B. In a restaurant.C. In a post office.第二节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 ) 6.Who’s answering the phone?A.Sally.B. David.C. Jim.( ) 7.How long has Jim been out?A. For a quarter.B. For half an hour.C. For an hour.( ) 8.Why is Jim out?A. Because he wants to see a doctor.B. Because he wants to get some drinks.C. Because he wants to meet his friend.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0两个小题。
201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1分)(2010•河南)“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B. 白色污染C.臭氧层破坏D.温室效应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的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解答:解:酸雨主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过高有关.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带来的.臭氧层破坏是由于氟利昂等物质的排放造成的.而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故答案选D.点评: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值得注意的是: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1分)(2010•河南)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标志是()A. B.C. 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以及各标志的含义判断.解答:解:A、图为爆炸品标志,不是腐蚀物品标志,所以错误.B、图为氧化剂标志,与腐蚀性无直接关系,所以错误.C、图为剧毒品标志,能使人或动物中毒,与腐蚀性无关,所以错误.D、图为腐蚀品标志,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图标的含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指导作用,特别是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以及腐蚀品和剧毒品等几种常见的图标,在化学实验室和其他危险场合最常见,明白它的含义,不但能保障我们的人身安全,该知识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3.(1分)(2010•河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 用食盐水检验硬水和软水D.用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 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熟石灰的成分分析即可;B、根据洗洁精的用途分析即可;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分析即可;D、根据氮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解答:解:A、熟石灰成分为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A对;B、洗洁精可以用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B对;C、用食盐水不能检验出硬水和软水,需用肥皂水进行检验,故C错;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可以防止杂菌污染,防止食品的腐败,故D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需同学们掌握.4.(1分)(2010•河南)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 B. 石蜡熔化 C. 干冰升华 D. 水通电分解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首先要明确只有化学变化中分子才可以再分.水蒸发、石蜡熔化、干冰升华等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改变.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D、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如果有新分子生成就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5.(1分)(2010•河南)下列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4:3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76D.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判断;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D、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维生素C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6:8:16×6=9:1:12;故B错误;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维生素C相对分子的质量为:12×6+8+16×6=176;故C正确;D、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知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的质量的计算,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及氧化物的概念理解与掌握,在解题中灵活应用.6.(1分)(2010•河南)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取氯化钠C.D.制取氧气过滤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制取装置.专题: 实验操作型.分析:在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在使用天平时,满足左物右码.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解答:解:A、在稀析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B、称量氯化钠时,应将氯化钠放在左盘中,法码放在右码.故错误.C、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所以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加热固体时,若试管口向上倾斜,则药品中的水分冷却炸裂试管,所以在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品略向下倾斜.且在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未进入试管,堵塞导管.7.(1分)(2010•河南)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Mg、F、Si B. 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C. 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考点: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及学习方法;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物质的简单分类;元素的简单分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了解什么样的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知道盐、混合物、合成材料的内涵.解答:解:A、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镁中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所以A不正确;B、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纯碱、小苏打、硫酸铝都属于盐,B是正确的;C、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冰水共存物就是由水这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D、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汞除外),其余为非金属元素;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混合物最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8.(1分)(2010•河南)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D. 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采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现象.解答: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根据溶解性用水可以鉴别,故A正确;B、白酒有特殊的香味,而白醋有酸味,气味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黄铜中含有的锌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而黄金不与盐酸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酚酞在氯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选用的鉴别方法须有明显的不同实验现象.9.(1分)(2010•河南)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 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 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据此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正确选择.解答: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逸出气体的质量<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故A 不适合;B、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铁和铜,因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故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参与反应铁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B适合;C、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增加了氯化铁的质量.故C不适合;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逸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加入的碳酸氢钠粉末的质量,故溶液质量增加.故D不适合.故选B.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0.(1分)(2010•河南)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反应前的四个分子为两种分子,其一为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CO分子,另一分子为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NO分子;反应后生成三个分子也为两种分子,一是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另一为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的CO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所列出的四种说法的正误.解答:解:A、反应中单质只有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反应前的CO、NO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而反应后生成的N2和CO2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故B正确;C、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的特点,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28:(44×2)=7:22;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决思路: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6)11.(2分)(2010•河南)请从H、C、0、N、K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的盐是KN0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提供的五种元素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因此甲烷的化学式为CH4.所提供的五种元素能形成的复合肥料只有硝酸钾.硝酸钾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硝酸钾中钾元素和硝酸根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因此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03.故选CH4;KN0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难度稍大.12.(2分)(2010•河南)河南烩面配料(面粉、羊肉、食盐、青菜等)中含有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等(写两种).加碘食盐所含Kl03中I显+5 价.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从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考虑回答前一空;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来计算碘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面粉中主要含有糖类;羊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食盐属于无机盐;青菜中主要含有维生素;因为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加碘食盐所含的Kl03中I的化合价=0﹣(+1)﹣(﹣2)×3=+5.故答案为:蛋白质、糖类等;+5.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近年的中考中,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题已渐渐成为新宠.13.(3分)(2010•河南)如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10g.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压轴实验题;函数图像的应用.分析: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解答:解:(1)从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40克,故答案为:40(2)由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该物质在50℃时的溶解度大于40克,因此把40克该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由于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30克,因此降温至20℃时会有10g晶体析出.故答案为:不饱和,10点评: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3分)(2010•河南)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022P205;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论探究.分析:运用燃烧三个必备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前两题,再根据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若红磷量不足,所测得氧气体积偏小.解答:解:物质燃烧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故红磷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化学方程式为:4P+5022P205.用红磷做“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氧气不能全被消耗,故所测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点评:本题对燃烧条件、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进行了考查,综合性强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15.(3分)(2010•河南)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H2O2 ;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推断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通常为液体的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等,过氧化氢则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水电解时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又可生成水;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氧气;利用以上基础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变化关系,推断三种物质,并完成对与所推断物质的问题分析.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则单质丙为氧气;乙通常为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氧气,又可由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甲反应生成,可判断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故答案为:H2O2;甲→乙,即过氧化氢转化为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2H2O+O2↑;乙→丙,即水转化为氧气,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答案为:2H2O2H2↑+O2↑;根据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甲过氧化氢H2O2、乙水H2O,两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物质的性质有差异;故答案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点评: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转化关系,对转化关系中的物质进行推断,利用推断结果分析所提出的问题.16.(3分)(2010•河南)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0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7(填“>“、“<“或“=”)o.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中情况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0 当加入熟石灰mg时,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盐酸中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故填:CaCl2和HCl.由Ca(OH)2+2HCl=CaCl2+2H20; NaOH+HCl═NaCl+H2O可知,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74:7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质量比是80:73.加入ng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加入ng 氢氧化钠不能把盐酸反应完,即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7.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其根据图中信息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内容.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4分)17.(2分)(2010•河南)小明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两种溶液进行混合,结果出现了白色沉淀,请解释可能的原因.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回答,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钠.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钡溶液中,结果发现溶液中出现了白色沉淀: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变质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溶液与Ba(NO3)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BaCO3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变质了,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了Na2CO3,Na2CO3溶液与Ba(NO3)溶液反应生成了BaCO3白色沉淀.2点评: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和盐的化学性质,能利用其化学性质解释一些实验现象.18.(3分)(2010•河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1)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2)乙醇(化学式为C2H5OH)用作燃料.(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0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1)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来炼铁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03+3C02Fe+3C02.(2)乙醇用作燃料是由于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0H+3022C02+3H20.(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一种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03Na2C03+H20+C02↑.故答案为:(1)Fe203+3C02Fe+3C02.(2)C2H50H+3022C02+3H20.(3)2NaHC03Na2C03+H20+C0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稍大.19.(3分)(2010•河南)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1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快,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答: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若加入少量Mn02时分解加速.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催化剂的影响,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3)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1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说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的速率大,答: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0.(4分)(2010•河南)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2)如图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 实验推断题;实验性简答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从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考虑;(2)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中易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使密封试管内的氧气密度与压强均发生了改变;(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初是由化学家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还有金属跟水和各种酸、碱的反应总结而成.解答:解:(1)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附着在铝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2)铁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消耗了密封试管内的氧气,使其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故U型管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上升;(3)①Y能与稀H2SO4反应而X不能,推知Y的活动性大于X的活动性;②由“X和Z浸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Ag析出而Z无变化”推知:X的活动性大于Ag,而Z的活动性小于Ag,综上所述则有Y>X>A g>Z,选用的X,其活动性要排在H与Ag之间即可,如Cu、Hg等;故本题的答案是:(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
2010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数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三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参考公式:二次函数2y ax bx c =++ (a ≠o)图象的顶点坐标为(424b ac b a a--,).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l8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 代号字母填人题后括号内.1. 12-的相反数是 【 】 (A )12 (B) 12- (C)2 (D)-22.我省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比2008年增长10.7%,达到约l9 367亿元. l9 367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1.9367×1011元 (B)1.9367×1012元(C)1.9367×1013兀 (D)1.9367×1014元3.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三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m)分别为:1.71,1.85,1.85,1.96,2.10,2.3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是 【】 (A)1.85和0.21 (B)2.31和0.46 (C)1.85和0.60 (D)2.31和0.604.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BC=2DE ;②△ADE ∽△ABC ;③A D A BA E A C=.其中正确的有 【 】 (A)3个 (B)2个 (C)1个 (D )0个5.方程230x -=的根是【 】 (A) 3x = (B) 123,3x x ==- (C) x =(D)12x x ==6.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0180得到△A B C ,,,设点A ,的坐标为(a,b ),则点A 的坐标为 【 】(A) (-a,-b ) (B) (-a,-b-1) (C) (-a,-b+1) (D )(-a,-b-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7.计算:21-+(-2)= .8.若将三个数3-,7,11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 .9.写出一个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0.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0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11.如图,AB 切⊙O 于点A ,BO 交⊙O 于点C ,点D 是A Cm 异于点C 、A 的一点,若∠ABO=032,则∠ADC 的度数是 .12.现有点数为2,3,4,5的四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洗匀.然后从中任意抽取两张,这 两张牌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是 .13.如图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多为 .14.如图.矩形ABCD 中,AB=1,2以AD 的长为半径的⊙A 交BC 边于点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5.如图,Rt △ABC 中,∠C=090, ∠ABC=030,AB=6.点D 在AB 边上,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且DA=DE ,则AD 的取值范围是 2≤AD <3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8分)已知212===242xA B C x x x --+,,.将他们组合成(A -B )÷C 或A -B ÷C 的形式,请你从中任选一种进行计算.先化简,再求值,其中3x =.17.(9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 和△ABC关于AC 所在的直线对称,AD 和B ’C 相交于点O .连结BB ’.(1) 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添加字母); (2) 求证:△A B ’O ≌△CDO.得分 评卷人得分评卷人18 (9分)“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五一”期间,小记者刘凯随机调查了城区若干名学生和家长对中学牛带手机现象的看法.统计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1) 求这次调查的家长人数,并补全图①;(2) 求图②中表示家长“赞成”的圆心角的度数;(3) 从这次调查的学生中,随机调查一个,恰好是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19.(9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E 是BC 的中点,AD=5,BC=12,∠C=045,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设PB 长为x.(1)当x 的值为 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2)当x 的值为 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网边形.(3)点P 在BC 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20. (9分)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1 600元的资金再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单价和为80元.(1) 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2) 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篮球的数量多于25个,有哪几种购买方案?21.(10分)如图,直线y=1k x +6与反比例函数y=2k x等(x >0)的图象交于A(1,6),B(a,3)两点.(1)求1k 、2k 的值; (2)直接写出1k x +6一2k x>0时的取值范围; (3)如图,等腰梯形OBCD 中,BC ∥OD,OB=CD ,OD 边在x 轴上,过点C 作CE ⊥OD 于E ,CE 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当梯形OBCD 的面积为l2时,请判断PC 和PE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2. (10分)(1)操作发现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将△ABE 沿BE 折叠后得到△GBE .且点G 在矩形ABCD 内部.小明将BG 延长交DC 于点F ,认为GF=DF ,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问题解决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2DF ,求ADAB 的值. (3)类比探究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n ·DF ,求ADAB的值.23.(11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一4),C(2,0)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 的横坐标为m ,△AMB 的面积为S.求S 关于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若点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 是直线y=-x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使以点P 、Q 、B 、0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 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C 【4】 A 【5】D 【6】 D二、填空题【7】5 【8 【9】 答案不唯一,如y = x 等 【10】 75° 【11】 29° 【12】 13【13】 7 【14124π-【15】 2≦ AD < 3 三、解答题16. 选一:(A -B )÷C = (21224x x ---)÷ 2x x + ………………… 1分 = 2(2)(2)x x x x x +⨯+- ………………… 5分= 12x - ……………………………… 7分当x = 3 时,原式= 132- = 1 …………………………… 8分选二:A – B ÷C =12x --224x -÷2xx + ……………………… 1分= 12x --2(2)(2)x x +-×2x x + ……………… 3分=12x --2(2)x x -………………………………… 4分=2(2)x x x --=1x…………………………………………………… 7分当x = 3 时,原式 = 13………………………………………… 8分17.(1)△ABB ′, △AOC 和△BB′C . ………………………………… 3分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 DC ,∠ABC = ∠D 由轴对称知AB ′= AB ,∠ABC = ∠AB ′C∴AB ′= CD, ∠AB′O = ∠D ........................... 7分 在△AB ′O 和△CDO 中,'''.AB O D AOB COD AB CD ∠=∠⎧⎪∠=∠⎨⎪=⎩∴△AB ′O ≌△CDO . .................................. 9分18.(1)家长人数为 80 ÷ 20% = 400. ……………………………… 3分 (正确补全图①). …………………………………………… 5分(2)表示家长“赞成”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0400×360°= 36°…………… 7分 (3)学生恰好持“无所谓”态度的概率是301403030++=0.15……………… 9分19.(1)3或8;(本空共2分,每答对一个给1分)……………………… 2分 (2)1或11;(本空共4分,每答对一个给2分)……………………… 6分(3)由(2)知,当BP = 11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EP = AD = 5. …………………………………… 7 分 过D 作DF ⊥BC 于F ,则DF = FC = 4 ,∴ FP = 3.∴ DP5==. ………………………………… 8分 ∴ EP = DP ,故此时平行四边形PDAE 是菱形.即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菱形.……………………………… 9分20.(1)设篮球的单价为x 元,则排球的单价为23x 元,依题意得 x +23x = 80 ……………………………………………………… 3分 解得x = 48 . ∴23x =32.即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48元、32元. ………………………… 4分 (2)设购买的篮球数量为n 个,则购买的排球数量为(36 – n )个. ∴25,4832(36)1600.n n n >⎧⎨+-≤⎩…………………………………………… 6分解得 25< n ≦28. .......................................... 7分而n 为整数,所以其取值为26、27、28,对应的36 – n 的值为10,9,8.所以共有三种购买方案. 方案一:购买篮球26个,排球10个; 方案二:购买篮球27个,排球9个;方案三:购买篮球28个,排球8个. ……………………………………………… 9 分21.(1)由题意知 k 2 = 1×6 = 6 ……………………………………………… 1 分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 6x. 又B (a ,3)在y =6x的图象上,∴a = 2 ∴B (2,3). ∵ 直线y = k 1x + b 过A (1,6),B (2,3)两点,∴116,2 3.k b k b +=⎧⎨+=⎩ ∴13,9.k b =-⎧⎨=⎩ ……………………………………… 4分(2)x 的取值范围为1< x < 2. ……………………………………… 6分(3)当S 梯形OBCD = 12时,PC = PE ……………………………… 7分 设点P 的坐标为(m ,n ),∵BC ∥OD ,CE ⊥OD ,BO = CD ,B (2,3). ∴C (m ,3),CE = 3,BC = m – 2,OD = m +2.∴当S 梯形OBCD =2BC OD CE +⨯,即12 =2232m m -++⨯ ∴m = 4 .又mn = 6 ,∴n = 32.即PE = 12CE .∴PC = PE. ………………………………………………………… 10分22.(1)同意.连接EF ,则∠EGF = ∠D =90°,EG = AE = ED ,EF = EF ,∴Rt △EGF ≌ Rt △EDF . ∴GF = DF . ……………………………………… 3分 (2)由(1)知,GF = DF .设DF = x ,BC = y ,则有GF = x ,AD = y. ∵DC = 2DF , ∴CF = x ,DC = AB = BG = 2x , ∴BF = BG + GF = 3x .在Rt △BCF 中,BC 2+CF 2 = BF 2 .即y 2+x 2=(3x)2. ∴y = ∴AD AB =2yx6 分 (3)由(1)知,GF = DF .设DF = x ,BC = y ,则有GF = x ,AD = y . ∵DC = n ·DF , ∴ DC = AB = BG = nx . ∴CF = (n -1)x ,BF = BG + GF =(n +1)x .在Rt △BCF 中,BC 2+CF 2 = BF 2,即y 2+[(n -1)x ]2=[(n +1)x ]2∴ y, ∴AD AB =y nx……………………………………… 10 分23.(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2+bx +c (a ≠0),则有1640,4,420.a b c c a b c -+=⎧⎪=-⎨⎪++=⎩解得1,21,4.a b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y =12x 2+x ﹣4…………………………………… 3分(2)过点M 作MD ⊥x 轴于点D .设M 点的坐标为(m ,n ). 则AD =m +4,MD =﹣n ,n =12m 2+m -4 . ∴S = S △AMD +S 梯形DMBO -S △ABO =12( m +4) (﹣n )+12(﹣n +4) (﹣m ) -12×4×4 = ﹣2n -2m -8 = ﹣2(12m 2+m -4) -2m -8 = ﹣m 2-4m (-4< m < 0).............................. 6分∴S 最大值 = 4 …………………………………………………… 7分(3)满足题意的Q 点的坐标有四个,分别是:(-4 ,4 ),(4 ,-4), (-2+2-,(-2-2+ 11分。
河南省2010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大题,23小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一二三四五号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本身具有性的指南针受到了的作用。
2.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V。
用测电笔可以辨别哪条是火线,图1所示的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图。
3.如图2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4.学习物理离不开数学方法的支持,例如,有些物理量之间的比值就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可以把它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
在我们学过的物理量中,利用这种方法定义的有速度、密度、、等。
5.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一根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
如图3所示,他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使其在空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进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
产生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是。
6.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4Ω,R2=2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开关S1、S3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当开关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
7.郑西(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于2010年2月6日建成通车。
专线全长505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如图5所示,最高车速可达350km/h。
G2009次列车下午17∶10从郑州发车,19∶08到达西安,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km/h。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列车上的监控系统,通过对高速运转车轮的热辐射产生的一种不可见光进行检测,实现对车轮温度的实时监控。
2010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0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2010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2011•深圳)﹣的相反数是()A.﹣2 B.C.2D.﹣考点: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概念得:﹣的相反数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不要把相反数的意义与倒数的意义混淆.2.(3分)(2010•河南)我省200年全年生产总值比2008年增长10.7%,达到约19367亿元.19367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9367×1011元B.1.9367×1012元C.1.9367×1013元D.1.9367×1014元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专题:应用题.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析: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解答:解:19 367亿元即1 936 700 000 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9367×1012元.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3分)(2010•河南)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三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m)分别为:1.71,1.85,1.85,1.96,2.10,2.3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是()A.1.85和0.21 B.2.11和0.46 C.1.85和0.60 D.2.31和0.60 考点:众数;极差.分析:根据众数、极差的概念求解即可.解答:解:数据1.85出现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1.85;极差=2.31﹣1.71=0.60.故选C.点评:考查众数、极差的概念.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极差是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差.4.(3分)(2010•河南)如图,△ABC中,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BC=2DE;②△ADE∽△ABC;③.其中正确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若D、E是AB、AC的中点,则DE是△ABC的中位线,可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的等量条件进行判断.解答:解:∵D、E是AB、A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BC,BC=2DE;(故①正确)∴△ADE∽△ABC;(故②正确)∴,即;(故③正确)因此本题的三个结论都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5.(3分)(2010•河南)一元二次方程x2﹣3=0的根为()A.x=3 B.x=C.x 1=,x2=D.x1=3,x2=﹣﹣ 3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专题:压轴题.分析:先移项,写成x2=3,把问题转化为求3的平方根.解答:解:移项得x2=3,开方得x1=,x2=﹣.故选C.点评:用直接开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要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6.(3分)(2010•河南)如图,将△ABC绕点C(0,﹣1)旋转180°得到△A'B'C,设点A的坐标为(a,b),则点A′的坐标为()A.(﹣a,﹣b)B.(﹣a.﹣b﹣1)C.(﹣a,﹣b+1)D.(﹣a,﹣b﹣2)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专题:压轴题.分析:我们已知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还知道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在此基础上转化求解.把AA′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A的对应点A1坐标和A′对应点A2坐标后求解.解答:解:把AA′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A的对应点A1坐标为(a,b+1).因A1、A2关于原点对称,所以A′对应点A2(﹣a,﹣b﹣1).∴A′(﹣a,﹣b﹣2).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平移把问题转化为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化归思想.二、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7.(3分)(2010•河南)计算|﹣1|+(﹣2)2=5.考有理数的乘方;绝对值.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分析:解解:|﹣1|+(﹣2)2=1+4=5.答:点此题综合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和乘方的意义.8.(3分)(2010•河南)若将三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考点:实数与数轴.专题:图表型.分析:首先利用估算的方法分别得到﹣,,前后的整数(即它们分别在那两个整数之间),从而可判断出被覆盖的数.解答:解:∵﹣2<﹣<﹣1,2<<3,3<<4,且墨迹覆盖的范围是1﹣3,∴能被墨迹覆盖的数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以及估算无理数大小的能力.9.(3分)(2010•河南)写出一个y随x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不唯一,如y=x.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专题:开放型.分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只要使一次项系数大于0即可.解答:解:例如:y=x,或y=x+2等,答案不唯一.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考查的是一次函数y=kx+b(k≠0)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10.(3分)(2010•河南)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75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求解.解答:解:如图.∵∠3=60°,∠4=45°,∴∠1=∠5=180°﹣∠3﹣∠4=75°.点评:考查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11.(3分)(2010•河南)如图,AB切⊙O于点A,BO交⊙O 于点C,点D 是上异于点C、A的一点,若∠ABO=32°,则∠ADC的度数是29度.考点: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切线的性质求出∠AOC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OB的度数,由圆周角定理即可解答.解答:解:∵AB切⊙O于点A,∴OA⊥AB,∵∠ABO=32°,∴∠AOB=90°﹣32°=58°,∴∠ADC=∠AOB=×58°=29°.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切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圆周角定理,有一定的综合性.12.(3分)(2010•河南)现有点数为:2,3,4,5的四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洗匀,然后从中任意抽取两张,这两张牌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用树状图法列举出所有情况,看所求的情况与总情况的比值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作树状图可得:分析可得,共12种情况,有4种情况符合条件;故其概率为.点评: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部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3.(3分)(2010•河南)如图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多为7.考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点:分析:易得这个几何体共有2层,3行,2列,先看第一层正方体可能的最多个数,再看第二层正方体的可能的最多个数,相加即可.解答:解:3行,2列,最底层最多有3×2=6个正方体,第二层有1个正方体,那么共有6+1=7个正方体组成.故答案为:7.点评: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组合几何体的层数,行数及列数.14.(3分)(2010•河南)如图矩形ABCD中,AB=1,AD=,以AD的长为半径的⊙A交BC于点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矩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连接A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矩形的面积减去直角三角形ABE的面积和扇形ADE的面积.根据题意,知AE=AD=,则BE=1,∠BAE=45°,则∠DAE=45°.解答:解:连接AE.根据题意,知AE=AD=.则根据勾股定理,得BE=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BAE=45°.则∠DAE=45°.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公式.15.(3分)(2010•河南)如图,Rt△ABC中,∠C=90°,∠ABC=30°,AB=6.点D在AB边上,点E是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DA=DE,则AD的取值范围是2≤AD<3.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专题:压轴题.分以D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圆,当圆与BC相切时,析:A D最小,与线段BC相交且交点为B或C时,AD最大,分别求出即可得到范围.解答:解:以D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圆①如图1,当圆与BC相切时,DE⊥BC时,∵∠ABC=30°,∴DE=BD,∵AB=6,∴AD=2;②如图2,当圆与BC相交时,若交点为B或C,则AD=AB=3,∴AD的取值范围是2≤AD<3.点评:利用边BC与圆的位置关系解答,分清AD最小和最大的两种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5分)16.(8分)(2010•河南)已知.将它们组合成(A﹣B)÷C或A﹣B÷C的形式,请你从中任选一种进行计算,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考分式的化简求值.点:专题:压轴题;开放型.分析:先把表示A、B、C的式子代入原式,再根据分式化简的方法进行化简,最后把x=3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选一:(A﹣B)÷C= ==.当x=3时,原式=;选二:A﹣B÷C====.当x=3时,原式=.点评:此类题目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及分式的化简方法.17.(9分)(2010•河南)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和△ABC关于AC所在的直线对称,AD和B′C 相交于点O,连接BB′.(1)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添加字母);(2)求证:△AB′O≌△CDO.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可知等腰三角形有△ABB′,△AOC和△BB′C;(2)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DC,∠ABC=∠D,又因为,△AB’C和△ABC关于AC所在的直线对称,故AB′=AB,∠ABC=∠AB′C,则可证△AB’O≌△CDO.解答:解:(1)△ABB′,△AOC和△BB′C;(2)在▱ABCD中,AB=DC,∠ABC=∠D,由轴对称知AB′=AB,∠ABC=∠AB′C,∴AB′=CD,∠AB′O=∠D.在△AB′O和△CDO中,∴△AB′O≌△CDO(AAS).点评:此题是一道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结合求解的综合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18.(9分)(2010•河南)“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五一”期间,小记者刘凯随机调查了城区若干名学生和家长对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看法,统计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1)求这次调查的家长人数,并补全图①;(2)求图②中表示家长“赞成”的圆心角的度数;(3)从这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查一个,恰好是“无所谓”态度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概率公式.专题:压轴题;图表型.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家长“无所谓”占20%,从条形统计图可知,“无所谓”有80人,即可求出这次调查的家长人数;(2)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赞成的有40人,则圆心角的度数可求;(3)用学生“无所谓”30人,除以学生赞成、无所谓、反对总人数即可求得其概率.解答:解:(1)家长人数为80÷20%=400,补全图①如下:(2)表示家长“赞成”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学生恰好持“无所谓”态度的概率是.点评: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总体数目=部分数目÷相应百分比.19.(9分)(2010•河南)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是BC的中点,AD=5,BC=12,CD=,∠C=45°,点P 是BC边上一动点,设PB的长为x.(1)当x的值为3或8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2)当x的值为1或11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点P 在BC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考点: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专题:动点型.分析:(1)如图,分别过A、D作AM⊥BC于M,DN⊥CB 于N,容易得到AM=DN,AD=MN,而CD=,∠C=45°,由此可以求出AM=DN,又因为AD=5,容易求出BM、CN,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则∠APC=90°或∠DEB=90°,那么P与M 重合或E与N重合,即可求出此时的x的值;(2)若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那么AD=PE,有两种情况:①当P在E的左边,利用已知条件可以求出BP的长度;②当P在E的右边,利用已知条件也可求出BP的长度;(3)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菱形.由(2)知,当BP=11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已知条件分别计算一组邻边证明它们相等即可证明它是菱形.解答:解:(1)如图,分别过A、D作AM⊥BC于M,DN⊥CB 于N,则四边形AMND是矩形,∴AM=DN,AD=MN=5,而CD=,∠C=45°,∴DN=CN=CD•sin∠C=4×=4=AM,∴BM=CB﹣CN﹣MN=3,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则∠APC=90°或∠DEB=90°,当∠APC=90°时,∴P与M重合,∴BP=BM=3;当∠DPB=90°时,P与N重合,∴BP=BN=8;故当x的值为3或8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2)若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那么AD=PE,有两种情况:①当P在E的左边,∵E是BC的中点,∴BE=6,∴BP=BE﹣PE=6﹣5=1;②当P在E的右边,BP=BE+PE=6+5=11;故当x的值为1或11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由(2)知,①当BP=1时,此时CN=DN=4,NE=6﹣4=2,∴DE===2≠AD,故不能构成菱形.②当BP′=11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EP′=AD=5,过D作DN⊥BC于N,∵CD=,∠C=45°,则DN=CN=4,∴NP′=BP′﹣BN=BP′﹣(BC﹣CN)=11﹣12+4=3.∴DP′===5,∴EP′=DP′,故此时▱P′DAE是菱形.即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菱形;点评: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利用梯形的性质、直角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等知识来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比较熟练,综合性很强.20.(9分)(2010•河南)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1600元的资金再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单价和为80元.(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篮球数量多于25个,有哪几种购买方案?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经济问题.分析:(1)设篮球的单价为x 元,则排球的单价为x元.根据等量关系“单价和为80元”,列方程求解;(2)设购买的篮球数量为n个,则购买的排球数量为(36﹣n)个.根据不等关系:①买的篮球数量多于25个;②不超过1600元的资金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列不等式组,进行求解.解答:解:(1)设篮球的单价为x元,∵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则排球的单价为x元.依题意,得:x+x=80,解得x=48,∴x=32.即篮球的单价为48元,排球的单价为32元.(2)设购买的篮球数量为n个,则购买的排球数量为(36﹣n)个.∴,解,得25<n≤28.而n为整数,所以其取值为26,27,28,对应的36﹣n 的值为10,9,8.所以共有三种购买方案:方案一:购买篮球26个,排球10个;方案二:购买篮球27个,排球9个;方案三:购买篮球28个,排球8个.点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进而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21.(10分)(2010•河南)如图,直线y=k1x+b与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交于A(1,6),B(a,3)两点.(1)求k1、k2的值.(2)直接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3)如图,等腰梯形OBCD中,BC∥OD,OB=CD,OD 边在x轴上,过点C作CE⊥OD于点E,CE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当梯形OBCD的面积为12时,请判断PC 和P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一次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先把点A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把点B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得a的值,再把点A,B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1的值.(2)当y1>y2时,直线在双曲线上方,即x的范围是在A,B之间,故可直接写出范围.(3)设点P的坐标为(m,n),易得C(m,3),CE=3,BC=m﹣2,OD=m+2,利用梯形的面积是12列方程,可求得m的值,从而求得点P的坐标,根据线段的长度关系可知PC=PE.解答:解:(1)由题意知k2=1×6=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x>0)∵x>0,∴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又∵B(a,3)在y=的图象上,∴a=2,∴B(2,3)∵直线y=k1x+b过A(1,6),B(2,3)两点∴∴故k1的值为﹣3,k2的值为6;(2)由(1)得出﹣3x+9﹣>0,即直线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由图象可知,此时1<x<2,则x的取值范围为1<x<2;(3)当S梯形OBCD=12时,PC=PE.设点P的坐标为(m,n),过B作BF⊥x轴,∵BC∥OD,CE⊥OD,BO=CD,B(2,3),∴C(m,3),CE=3,BC=m﹣2,OD=OE+ED=OE+OF=m+2∴S梯形OBCD =,即12=∴m=4,又mn=6∴n=,即PE=CE∴PC=PE.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性质,此题难度稍大,综合性比较强,注意反比例函数上的点的特点和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要灵活的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得相关的线段的长度,从而确定关键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2010•河南)(1)操作发现: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BE折叠后得到△GBE,且点G在矩形ABCD内部.小明将BG 延长交DC于点F,认为GF=DF,你同意吗?说明理由.(2)问题解决: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2DF ,求的值;(3)类比探求:保持(1)中条件不变,若DC=nDF ,求的值.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1)求简单的线段相等,可证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连接EF,证△EGF≌△EDF即可;(2)可设DF=x,BC=y;进而可用x表示出DC、AB 的长,根据折叠的性质知AB=BG,即可得到BG的表达式,由(1)证得GF=DF,那么GF=x,由此可求出BF的表达式,进而可在Rt△BF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y 的比例关系,即可得到的值;(3)方法同(2).解答:解:(1)同意,连接EF,则根据翻折不变性得,∠EGF=∠D=90°,EG=AE=ED,EF=EF,∴Rt△EGF≌Rt△EDF,∴GF=DF;(2)由(1)知,GF=DF,设DF=x,BC=y,则有GF=x,AD=y∵DC=2DF,∴CF=x,DC=AB=BG=2x,∴BF=BG+GF=3x;在Rt△BCF中,BC2+CF2=BF2,即y2+x2=(3x)2∴y=2x,∴;(3)由(1)知,GF=DF,设DF=x,BC=y,则有GF=x,AD=y∵DC=n•DF,∴BF=BG+GF=(n+1)x在Rt△BCF中,BC2+CF2=BF2,即y2+[(n﹣1)x]2=[(n+1)x]2∴y=2x,∴或.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图形的折叠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重要知识,难度适中.23.(11分)(2010•河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A(﹣4,0),B(0,﹣4),C(2,0)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M的横坐标为m,△AMB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Q是直线y=﹣x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够使得点P、Q、B、O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Q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由待定系数法将A(﹣4,0),B(0,﹣4),C(2,0)三个点的坐标代入y=ax2+bx+c,联立求解即可;(2)过M作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D.设点M的坐标为(m,n),即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MD、OD的长,分别求出△AMD、梯形MDOB、△AOB的面积,那么△AMD、梯形MDOB的面积和减去△AOB的面积即为△AMB的面积,由此可得关于S、m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S的最大值.(3)解决此题需要充分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解.设P(x ,x2+x﹣4),①如图1,当OB为边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PQ∥OB,则Q(x,﹣x).由PQ=OB即可求出结论;②如图2,当OB为对角线时,那么P、Q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若P的横坐标为x,则Q的横坐标为﹣x),即Q(﹣x,x).由P、O的纵坐标差的绝对值等于Q、B 纵坐标差的绝对值,得x2+x﹣4=﹣4﹣x,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4)(x﹣2),把B(0,﹣4)代入得,﹣4=a×(0+4)(0﹣2),解得a=,∴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4)(x﹣2),即y=x2+x ﹣4;(2)过点M作MD⊥x轴于点D,设M点的坐标为(m,n),则AD=m+4,MD=﹣n,n=m 2+m﹣4,∴S=S △AMD+S梯形DMBO﹣S△ABO==﹣2n﹣2m﹣8=﹣2×(m 2+m﹣4)﹣2m﹣8=﹣m2﹣4m=﹣(m+2)2+4(﹣4<m<0);∴S最大值=4.(3)设P(x,x 2+x﹣4).①如图1,当OB为边时,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PQ∥OB,∴Q的横坐标等于P的横坐标,又∵直线的解析式为y=﹣x,则Q(x,﹣x).由PQ=OB,得|﹣x﹣(x 2+x﹣4)|=4,解得x=0,﹣4,﹣2±2.x=0不合题意,舍去.由此可得Q(﹣4,4)或(﹣2+2,2﹣2)或(﹣2﹣2,2+2);31②如图2,当BO 为对角线时,知A 与P 应该重合,OP=4.四边形PBQO 为平行四边形则BQ=OP=4,Q 横坐标为4,代入y=﹣x 得出Q 为(4,﹣4).故满足题意的Q 点的坐标有四个,分别是(﹣4,4),(4,﹣4),(﹣2+2,2﹣2),(﹣2﹣2,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面积的求法、二次函数最值的应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此题的难点在于(3)题,需要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且要考虑到各种情况才能做到不漏解.。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说明与检测》综合测试三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说明与检测》综合测试三一、听力理解(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第一节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每段对话读两遍。
(5分)( )1.What will the man do first?A.Help the Woman.B.See the doctor.C.Take the trip.( )2.Where are they now?A.In a library.B.In a shop.C.In a restaurant.( )3.How is the weather this morning?A.Windy.B. Rainy.C.Sunny.( )4.Which color would the woman like?A.White B.Green C.Blue( )5.How will they probably go to the concert?A.By car B.By bus C.By train.第二节听下面几段对话或独自。
每段对话后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将其标号填人题前括号内。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10分)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9三个小题。
( )6.Why must the man get the book today?A.He must hand in his homework tomorrow.B.He has to share the book? with his classmatesC.He wants to borrow the book:from the girl's sister:( )7.When can the shop get the book?A.Next Friday.B.Next Monday.C.Next Sunday.( )8.What‟s the man‟s phone number?A.6235679.B.6235769 C.6523679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9至第10两个小题。
2010年河南省中招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1-的相反数是【 】 (A )21 (B )21- (C )2 (D )2-2.我省200年全年生产总值比2008年增长10.7%,达到约19367亿元.19367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1109367.1⨯元 (B )12109367.1⨯元 (C )13109367.1⨯元 (D )14109367.1⨯元3.在某次体育测试中,九年级三班6位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单位:m )分别为:1.71,1.85,1.85,1.96,2.10,2.31.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极差分别是【 】(A )1.85和0.21 (B )2.11和0.46(C )1.85和0.60 (D )2.31和0.604.如图,△ABC 中,点DE 分别是AB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①BC =2DE ;②△ADE ∽△ABC ;③ACABAE AD =.其中正确的有【 】 (A )3个 (B )2个(C )1个 (D )0个5.方程032=-x 的根是【 】(A )3=x (B )3,321-==x x(C )3=x (D )3,321-==x x6.如图,将△ABC 绕点C (0,-1)旋转180°得到△ABC ,设点A 的坐标为),(b a 则点A 的坐标为【 】(A )),(b a -- (B ))1.(---b a (C ))1,(+--b a (D ))2,(---b a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7.计算2)2(1-+-=__________________.8.若将三个数11,7,3-表示在EDCBA(第4题)(第6题)(第8题)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9.写出一个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10.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段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11.如图,AB 切⊙O 于点A ,BO 交⊙O 于点C ,点D 是⌒CmA 上异于点C 、A 的一点,若∠ABO =32°,则∠ADC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12.现有点数为2,3,4,5的四张扑克牌,背面朝上洗匀,然后从中任意抽取两张,这两张牌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13.如图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那么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多为______________.14.如图矩形ABCD 中,AD =1,AD =,以AD 的长为半径的⊙A 交BC 于点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Rt △ABC 中,∠C =90°,∠ABC =30°,AB =6.点D 在AB 边上,点E 是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且DA =DE ,则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大题,满分75分)16.(8分)已知.2,42,212+=-=-=x x C x B x A 将它们组合成C B A ÷-)(或C B A ÷-的形式,请你从中任选一种进行计算,先化简,再求值其中3=x .17.(9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 和△ABC 关于AC 所在的直线对称,AD 和B’C 相交于点O ,连接BB’. (1)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不添加字母); (2)求证:△AB’O ≌△CDO .18.(9分)“校园手机”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五一”期间,小记者刘凯随机调查了城区若干名学生和家长对中学生带手机现象的看法,统计整理并制作了如下的统计图:(1)求这次调查的家长人数,并补全图①; (2)求图②中表示家长“赞成”的圆心角的度数;(3)从这次接受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查一个,恰好是“无所谓”态度的学生的概率是多少?OmDC BA(第11题)(第14题)(第13题)主视图 左视图CDAE(第15题)(第10题)19.(9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BC 的中点,AD =5,BC =12,CD =24,∠C =45°,点P 是BC 边上一动点,设PB 的长为x .(1)当x 的值为____________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2)当x 的值为____________时,以点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点P 在BC 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 、A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P EA BCD20.(9分)为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计划拿出不超过1600元的资金再购买一批篮球和排球.已知篮球和排球的单价比为3:2.单价和为80元.(1)篮球和排球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若要求购买的篮球和排球的总数量是36个,且购买的篮球数量多于25个,有哪几种购买方案?21.(10分) (1)操作发现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将△AB E 沿BE 折叠后得到△GBE ,且点G 在举行ABCD 内部.小明将BG 延长交DC 于点F ,认为GF =DF ,你同意吗?说明理由.(2)问题解决保持(1)中的条件不变,若DC =2DF ,求ABAD的值; (3)类比探求保持(1)中条件不变,若DC =nDF ,求ABAD的值.2010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A 2、B 3、C 4、A 5、D 6、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AB7、5 8、7 9、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2010年河南省中招考试物理说明与检测

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范围与要求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范围与要求 (1)指导思想 (2)考试范围 (2)考试内容与要求 (2)一、科学探究 (2)(一)提出问题 (2)(二)猜想与假设 (3)(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3)(五)分析与与论证 (3)(六)评估 (3)(七)交流与合作 (4)二、科学内容 (4)1.声现象 (4)2.光现象 (4)3.质量和密度 (4)4.物体的运动 (5)5.力 (5)6.运动和力 (5)7.压强 (5)8.浮力 (5)9.简单机械 (6)10.功和功率 (6)11.机械能 (6)12.物态变化 (6)13.内能 (6)14.电路 (7)15.欧姆定律 (7)16.电功率 (7)17.家庭电路 (7)18.电与磁 (7)19.能量和能源 (8)考试内容与要求 (8)考试方式 (8)试卷分值 (8)试卷内容比例 (8)题型比例 (8)试卷难易比例 (8)指导思想根据《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10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的程度。
充分体现试题的基础性、科学性、教育性、探究性和导向性,为评定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控制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稳定题型,有利于普通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考试范围目前我省物理学科在不同的地区共使用五种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沪科版、北师大版、苏科版、教科版。
物理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而不受具体教材内容的制约,考试内容不超过《2010年河南省中考学业评价说明与检测》中的考试内容与要求。
重在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过程和方法;考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进行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的能力;考查关于物理、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体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说明与检测》综合测试二二、单项选择(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Grace has_________ very smart daughter.She can memorize 50 new English words in half______ hour.A.a;a B.an;an C.a, an D.an;a( )22.-Would you like some more______,Helen?- Yes.please.It tastes delicious.A.water B.fishC.noodles.D.potatoes( )23.一Look,the white。
shirt is Size 8.It's not mine.一It _________be Harry's.He always wears white.A. has to B.could C.can't D.mustn‟t)24.________more information about Zhengzhou University,please call (371t)65 63789.A.To find out B.Finding outC:Find out D. Finds out)25.一This movie is the most boring one I have ever seen.-I don‟t think so.I have;seen a________ one.A.better B.best C.worse D.worst26.The Science Museum_________ we visited during a recent trip to Britain is excellent.A.which B.what C.whom D. where27.The beautiful house belongs:to my uncle but he here any more.A.didn‟t live B.hasn‟t livedC.doesn‟t live D.hasn't living28.When the little kid:saw his mother, he quickly pushed his way________ the crowd of people。
to get to her,A.across B.through.C.over D.onto29.-How can I get on well With those noisy kids,Mr Smith?-Oh,keep calm,and never take actions __________you are angry.A.before B.after C.when D.until30.-I can‟t decide which book to borrow.一Why don‟t YOU take________? I won‟t read these two this week.A.all B.any C.both D.neither31.Betty,you have to ________a choice.Are you going to leave the job or stay?A.decide B.get C.do D.make32.It is reported that the earthquake have left about_________ people homeless.A.two thousand B.two-thousandsC.tw0 thousands D. two thousands of33,Everybody in our class likes Henry because he is good at telling and __________ jokes.A.setting up B.putting upC.making up D.showing up34.In our childhood,we_________ to pay attention to our table manners.A.often tell B.ate often toldC.often told D.were often told35 j When the teachers asked their students________,they said they wanted to feel important and lovedA.which did they ask forB.what they needed mostC.whom they wanted to seeD.why did they feel unhappy三、完形填空(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通读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人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When 1 was 11.we moved to a large Tudor house in East Anglia which has three acres of garden.We had a 36 who lived in a little cottage at the end of our drive. I used to spend hours 37 him work and talking to him.I think I picked up a lot about gardening 38 realizing it,because one summer, when 1 was still at school,I took a job at a garden centre and I knew all the names of the 39 .and I could give people advice.Then I went to university and the lessons were boring.After a term I told my parents that I Was going to 40 and go back towork in the garden centre.They were very,very angry,we had a terrible row,and they didn‟t speak to me for months.41 I knew it was a waste of time to carry on studying archaeology(考古学),and the moment I started gardening again,I knew I‟d42 the right decision. I've enjoyed every moment of the last four years and my parents have learnt to 43 what I do,not only because they call see how happy I am.but also because a lot of my university friends have found it,44 to find good jobs.Sometimes people are quite taken aback(震惊;惊奇)when they find Out that their gardener once went to university,but I think it makes them respect my opinion 45 when I'm helping them plan their gardens.So keep on your dream and you will be fine.( )36.A.cook B.nurse C.gardener D.teacher( )37.A.finding B.1istening C.making D.watching( )38.A.by B.for C.from D.without,( )39.A.animals B.plants C.people D.centers( )40.A.give it up B.give it in C.put it 0ff D.put it away( )41.A.Or B.But C.Until D.Unless( )42.A.taken B.forward C.made D.developed( )43.A.refuse B.remind C.accept D.know( )44.A.exciting B.boring C.certain D.difficult( )45.A.more B.less C.well D.badly四、阅读理解(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阅读下面四篇语言材料,然后按要求做题A young man was getting ready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For many months he had admixed a beautiful sports car in a showroom, and knowing his father could well afford it ,he told his father that was all he wanted.As Graduation‟ Day Came,the young man awaited signs that his father had bought the car. Finally, on the morning of his graduation,his father called him into his study.His father told him how proud he was to have juch a fine son,and told him how much he loved him.He handed his son.a gift box.Curious(好奇的),but somewhat disappointed,the young man opened the box and found a lovely.leather-bound(皮革封面)book,with the young m an‟s name embossed (使浮出)in gold. Angry, he raised his voice to his father and said“With,all your money,you give me a book?” and stormed out of the house, leaving the book.Many years passed and the young man was very successful in business.He had a beautiful home and wonderful family.but realized his father was very old,and thought he should go to him. He had not seen him since that graduation day.Before he could make arrangements,he received a telegram telling him his father had passed away,and willed all of his possessions(财产)to his son.He needed to come home immediately and take care of things.…When he arrived at his father‟s house,sudden sadness and regret filled his heart.He began to search through his father's important Papers and saw the still.new book,just, as he left it years ago.With tears, he opened the book and began to turn the pages.And as he did, a car key dropped from the back of the book.On the tag was the date of his graduation,and the words PAID IN FULL.根据材料内容选择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前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