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夜的优美散文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精选6篇)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赏析篇1《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
散文的意境有三个必备的要素,即语言的真切,景物的真实,情感的真挚。
本文正是以真切的语言描绘一幅真实的景物,抒发出了长期郁积于内心深处的真挚的情感。
赏析本文也就必须从这“三真”入手,而在这“三真”中,对语言的真切的分析又当为揭示其他“二真”的必由门径。
一以真言写真景《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
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
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
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描写月亮的优美散文

描写月亮的优美散文月亮随着四季的轮转在不断的变幻着她多姿多彩的身影。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描写月亮的优美散文,希望您喜欢!描写月亮的优美散文一:圆圆的月亮十月二十六日,天色迷蒙,夜微凉。
独自坐在桥边,看一片片残叶在风中,飘啊飘摇啊摇,心情不觉的也随之飘动起来。
倏而残叶又轻落在水面上,绽开一圈圈的涟漪。
浅浅的银白色波辉。
抬起头,眺望着远方,目光携着思绪,悠然而往,却又不知要飞往何处,忽有茫然无措之感。
恍惚之间,依稀可窥见一丝月痕,笼着薄薄的雾,不见全身。
是残缺的月牙儿。
距离说不清是远是近,或许在眼前,也或许在天际。
不明缘由的,思绪忽就散乱开来,就像身前飘零的落叶,无根可依又无处安身。
种种琐碎的一直潜在心底的情绪,骤然间喷涌如泉,凌乱不堪。
曾几何时,所见的月还是圆满的,明亮的;又是何时,月色成缺,陌生到让我感到惶恐?记得稚年之时,一切都是平静美好。
那时时光安然,期盼也是简简单单的。
仍然记得学会的第一首古诗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每至夜色初深之际,若一抬头,见窗外皓月当空,便会出门看看那月亮。
妈妈悄悄地跟在我身后,总是隔着在目光所及的距离,我看不到她,她看得到我。
怎料到月亮却是一名羞答答的小姑娘,我一路追赶着她,她总是掩面浅笑,莲步轻移。
久之,我依然追不上她缓缓而动的靓影,不禁垂头丧气,有失落的感觉。
妈妈不知何时却跟了上来,拍着我的背,对我说:“孩子,月亮姐姐也是喜欢你的,你看,她在等着你呢!”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望去,发现月亮真的停在了原地,不由地喜笑颜开,继续展开了追月的旅途。
走出了好远,妈妈就抱着我坐下路旁的树底下歇息,然后微笑着对我说,看,月亮姐姐也累咯。
她还给我讲了一些月亮的故事,好多好多,我大都已经记不清了,只有一句话存至今日,每每思之恍然如昨,似乎是已烙入脑海,挥之不去。
她当时抚摸着我的脸,目色似月温柔,轻轻的在我耳边呢喃说:孩子,妈妈相信你,你一定可以追上月亮的。
写作文走月亮

写作文走月亮《走月亮》是吴然写的一篇文字优美、意境幽远的抒情散文,文章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描绘了一幅秋天月夜下的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充满了童真气息。
本文通过描写“我”和阿妈手牵手在月光下漫步,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象及体验到的无比欢愉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文章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方面进行描写,并反复说“我和阿妈走月亮”,抒发了“我们”的幸福与喜悦之情,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
这其中涌动着多么温馨的亲情、多么幸福的快乐。
走月亮的小练笔350字示例:《走月亮》是吴然写的一篇文字优美、意境幽远的抒情散文,文章从孩子的心灵感受出发,描绘了一幅秋天月夜下的动静结合的优美画面,充满了童真气息。
本文通过描写“我”和阿妈手牵手在月光下漫步,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象及体验到的无比欢愉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文章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方面进行描写,并反复说“我和阿妈走月亮”,抒发了“我们”的幸福与喜悦之情,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充沛,文章更有感染力。
从“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在走月亮时感受到的幸福、快乐,启发我们要热爱父母、关心家人。
和家人一起走月亮,这是多么温馨的亲情、多么幸福的快乐。
小时候,我经常在晚上和奶奶一起去散步,每次散步的时候,我都习惯性的抬头,看着那一直和我一起走的月亮。
每天晚上我都在琢磨:为什么月亮总是跟着我呢?后来,我问奶奶:“奶奶,月亮怎么总跟着我呢?”奶奶笑了,对我说:“不是月亮跟着你,是你跟着月亮呀!”我惊讶极了,连忙问:“为什么?”奶奶说:“你没有发现吗?你一直走在月亮的后面呀!当你停下脚步时,月亮她就也停下等你呀。
”是啊!我这才发现,我总是走在月亮的后面,一直跟着月亮走呀!渐渐地,我养成了看月亮的习惯。
即使只有我一个人,看月亮时也不会感到孤单,因为还有一个人,会带着我往前走,会等着我一起走,她就是我一直喜欢的月亮。
文学_描写介绍月亮的文章十篇

描写介绍月亮的文章十篇第一篇:月是故乡明月亮既是伟大的,也是悲伤的,更是温馨的。
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出过不朽的诗篇:“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正像李白所说,无论是今人还是古人,都对月亮产生了一份独特的感情。
晚霞消退,太阳渐渐褪去了明亮的光辉,留给大地的是暗红中的忧伤,也许是一份恐惧,把人间带进了黑暗之中。
忽然一种莫名的银白洒在了大地上,我抬头一看,好不惊喜,啊,月亮,原来是月亮!月亮用她那皎洁的光辉抚摸着大地,大地更有了一些妩媚和神秘,我们也就少了一些恐惧,多了一些梦幻。
看一看,想一想,深感月亮是伟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月亮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当一个二传手,把光明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给人们。
有了夜晚的光明,人们就特别喜爱月亮,月亮代替了路灯,这黑暗里的光明啊,是多么的真贵呀,使人们的心里也亮了起来。
夜空中的月亮,不仅照亮了天空和山川自然,照亮了大地,更照亮了人类的心灵。
月亮,心灵之夜的明灯。
月亮又是悲伤的。
她的苦楚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寂静的夜里,她是孤单的,没有任何知己陪伴,也没有任何一点点人声的热闹,有的只是如水的空冥,无边的寂寥。
她还有什么法子呢?也只好把自己微弱的光洒在了环宇,自己为自己解闷,制造一些阳阳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她最殷实的欣慰了。
月亮更是温馨的。
她陪伴了散步的人们,陪伴了旅途劳累的游子,更安抚了远在他乡的亲人。
正如李白诗中写到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亮充满了人文关怀,他不嫌弃任何一个人,当你高兴的时候,忧伤的时候,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都是你的好朋友,与你娓娓道来。
在中秋节,月亮是最圆的,那时,她才得意洋洋地放出她那明亮的光辉,也许这天晚上是月亮最得意的时光。
月亮并不总是顺心如意,有时瘦瘦的,可怜兮兮,弯弯的,像是有什么劳役累弯了她的腰,像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怎经得起旷宇中的海啸巨浪呢,,也似一把总在劳作的镰刀,够累的。
描写月亮的散文名家名篇

描写月亮的散文名家名篇云伴月,泛起多少匿藏心底的情愫。
云遮月,氤氲多少美梦把人生点缀。
—题记寒暑涅槃,日月交错,虽就是自然规律,但还是慢的使人措手不及。
夏季的寒冷还恋恋不舍的与人们周旋着不敢离开,忽一日的夜晚中邪月光就是那么的温润、透亮、柔情,哦!秋天去了。
我喜欢秋天,更喜欢月亮在秋天的那种清幽、宁静、唯美大气的神韵。
“秋月扬明晖”,初秋月满之夜,心情放逐、舒缓,怀着对月亮那种独有的眷恋,我行走在皓月当空的夜色里,身体与大地万物一起沐浴如流水般的月光,静静的感受月下那份悄然绽放的缥缈与安然。
从容的夜色里秋风微微吹拂,秋风和着淡淡的枯草、枯叶的味道拂面盈鼻,这气息让秋意更浓、使秋月更旖旎。
树枝婆娑树影如画,如画的树影清晰的印在路边,零星路人穿梭其间,恰似挥毫泼墨把风柔月朗绘成一幅幅水墨画卷。
低矮的灌木匍匐在柔和的月色里,无暇顾忌今夕是何夕,相互簇拥着沉沉睡去。
此时的月幽静的可以让人们感觉到她均匀的呼吸声,似远、似近、又似在耳际。
此景此刻,我似乎忘了身在何处,是仙境?是幻境?长吁一声,神定情转,再一次仰望天空,空旷天空中悬挂着的月似乎越来越圆满硕大,更加娇美可亲,显得格外妩媚、娴淑、优雅、婉约,看的痴心陶醉,流连不想归。
连日来虽白天风和日丽,夜晚风清月明,但身处这风情无穷的月夜里,还是无可奈何想到王维的《山居秋暝》的诗句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首山水名篇把初秋月夜的美景写下的淡雅、清幽,每每想到此佳句,一幅栩栩如生的奇妙画卷立刻呈现出在眼前,使人例如身临其境。
群山在洗澡了一场秋雨后,清爽简练,飒爽的气候预示着着秋天已经到来,初秋月明的夜晚,明月从茂盛的松间隙飞舞光辉,溪水潺潺在石山上涓涓奔涌。
如此世外桃源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凡夫俗子皆向往之。
茅草小屋身居其中,白天听到风夜晚赏月,素笔轻点描写着这反射岁月的美。
靠近喧闹的红尘,返璞归真,与日月相随,在云聚云散中乐享“息野树林、饮涧水流”的自然清澈之完整生活。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原文及其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 精美散文《荷塘月色》赏析

18
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 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的语言 氛围。 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叶子,有 一种舒展、旋转的美。荷叶本是静的, 作者想像它是动的,这是以动写静, 以虚写实。
30
结尾“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 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生息也没有, 妻子已睡熟好久了”的描写,与开头呼应, “淡淡”收尾,却给人言尽而意未尽的感觉, 引发读者“淡淡”的遐思。
31
三、用词之美
一是声韵美。在《荷塘月色》中,共用叠词 “日日”、“渐渐”、等叠词25个,使文章 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 佛”、“斑驳”、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 加了文章的声韵美。 二是装饰美。恰当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这些 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更有艺术魅力。
8
作者的行踪: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四周
荷塘上的月色
9
1.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 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 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心里颇不宁静 本文文眼 2.朱自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
10
时代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 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 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还没有掌 握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 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 势, 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 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 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 己心中的不平静。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 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 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 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 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 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 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 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 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10篇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10篇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10篇,以供大家参考。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一: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二: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三: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四: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五:故人寄茶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六: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七:生查子唐·牛希济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描写月亮的古诗散文精选八:相见欢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月夜的优美散文
阳光抚育了万物的生命,而月光孕育了万物的性情。
下文是本人为大家推荐的描写月夜的优美散文,欢迎大家参考。
描写月夜的优美散文
一直以来,我想做一个欣赏月光、懂得月光、爱惜月光的人,可似乎并不容易。
其实,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离家有多久,心中总有一个角落安放着故乡。
不管周边如何黑暗,不管前路多么坎坷,故乡总处在一片光明之中,这样才能看得清故乡的一草一木,才仿佛没有离开故乡。
这是月亮的功劳,每个人都有一个月明如洗的故乡,既清澈又明亮,既圣洁又亲切。
故乡越来越旧,但有月光的洗涤,在每个人心中,却越来越干净。
就连晴天里的浮尘,雨天里的泥泞,陈年里的往事,邻居间的鸡毛蒜皮,都洁净得如同一幅纤尘毕现的油画。
许多人并没有作画的技能,但月光把故乡画在每个人的心中,那是最动人最亲切的场景,胜过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
今夜的月光,不一定还是昨夜的月光,但却把故乡画下来,成为永远的故乡。
月光普照的夜晚,人们在思念故乡,故乡也在思念着远在千里的亲人。
这是月光的特性,每一回深情的凝望,都会经过月亮的反射,以月光的形式,到达心中挂念的故乡。
故乡有亲人,故乡有旧物,故乡有熟悉的往事,故乡有难以舍弃的情感,这些都被投射到月亮上,让流浪四海的游子,找到心灵的慰藉。
每个人的故乡不一样,但每个人的故乡都亲切无比,故乡在心头的地位,不亚于功名利禄,不亚于锦绣前程。
人们可以失去前行的目标,却不能丢掉身后的故乡,这得感谢月光,
将越离越远的故乡不停擦洗,才会清晰如初。
月光也许只是一种天然的修辞手法,比夸张收敛,比比喻恰当,比排比更有力量。
月亮每天晚上都作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故乡是其永恒不变的主题,每天晚上读读月光,都会令人神清气爽。
有人曾质疑月亮有什么用,仿佛除了一点点月光就再无用处,却不知月亮是每个人的精神寄托,是每个人的情感纽带。
如果没有月光,很多人再也忆不起远方的故乡,再也找不回心中的往事,身处外乡的人,也许可能有当地的户口,却很难有异乡的情感归属。
没有月亮,心里将永远黑暗,心田会杂草丛生,心房里会肮脏龌龊,这绝不是小事,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想想都觉得可怕。
好在,不管月亮受了多少冷落,遭了多少委屈,总是对我们不离不弃,月光的忠诚度胜过任何海誓山盟。
只要在寂寞的夜晚抬起头,就会看到恬静平淡怡然自得的月亮。
月亮的这种心性,没有人能学得来,月亮宠辱不惊的心态也没有谁能做得到,也许这才是它千万年保持明亮的原因所在。
从科学的角度,月亮是接受了阳光的照射才能明亮,但月亮并不自私,它把有限的光反射到地球黑暗的角落,让多少人走出困惑走出困境,这是令人钦佩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月光如水的夜晚,我也在洗涤心灵。
月明如洗的故乡,我又恢复到儿时的模样,有着月亮一般的纯真。
描写月夜的优美散文
夜来的时候,周围是这样的寂静,风儿轻轻叩着窗棂,那柔柔的月光从窗口倾泻进来,不知为谁在暗洒清辉,更不知为谁在轻叹着离愁?而那满地的落花,也被风卷来卷去,无声
的低吟着旧事,片片为你倾诉,片片为你缠绵。
所有的心事,此刻都溶在了轻柔的风里,随着飞舞的
落瓣飘去,飘去……那数不清的思念,深深地渗入在丝丝缕缕的月光中,寂寞的思绪爬满发梢。
昨日的一切,早已经淹没在匆匆的岁月里,迷失在今天的夜色里,再也无法找到来时路……
远山上,云深处,那被遗忘了的身影在轻轻的叹息……。
舞动的花瓣,是片片繁华零落的忧伤,慢慢地飘落在不远处的溪边,让流水带着它漫无目的的流浪,流浪……把一缕相思,纠结在逝去的红尘里,解不开的还是那魂牵梦萦的思念。
似乎听见……是谁,还在这里呼吸?流逝的年轮带走
了一个个季节,那一夜,幽咽的笙箫声和无声的祈祷,惊醒了谁的沉梦?欲语还休,无尽的相思。
远去了,一切都远去了……惟有那夜夜的笙箫声,依然飘在寂寥的夜空。
轻轻走出屋子,漫步在晚风中。
往事如烟,留给我们的只有那“追忆”的似水年华。
风里,夹杂着落花的哀惋与惆怅,在心头缓缓的掠过,如同在幽暗的灯下吟读着婉约宋词,耳边总是萦绕着一曲曲缠绵幽怨的低唱。
花开花又谢,月圆月又缺,有几许离愁,几许思量?还是有几许无奈,几许彷徨?随着那一地的落瓣,化作声声叹息、编织着一个个虚无飘渺的梦。
悄悄拾起一瓣落花写下哀愁的时候,风亦无语……
又是谁?着一袭玉色的轻衣,伫立在一个又一个这样
的月夜下,低吟浅唱,寻找着曾经的过往。
在这寂寞的夜晚,掀开了深锁的记忆?风过无痕,花落尘埃,只想为你留下曾经
的美丽!
描写月夜的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