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2.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件青铜器
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是
司母戊鼎
战国铜戈
编钟
四羊方尊
A.农具和酒器 C.礼器和酒器
B.礼器和兵器 D.兵器和农具
3.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
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 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康熙时期又出现了珐琅彩 的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体感, 画面瑰丽,华美绝伦。到雍正 时期,把珐琅彩中花、鸟、竹、 石与诗、书法融为一体,富丽 中见古雅之风,使人爱不释手。 这时期,粉彩瓷器的画面也开 始有了明暗、浓淡、深浅的变 化与过渡,色调温润柔和,极 富立体感。乾隆在位60年,瓷 业生产无论质量、数量均达高 峰。所以清代瓷器收藏应以康、 清同治粉彩瓶 清朝乾隆年间御制珐琅彩瓶 雍、乾三代为主,不仅收藏价 值高,且可保值、增值。
定窑 官窑 汝窑
钧窑 哥窑 景德镇
请你欣赏
定窑 汝窑
官窑
哥窑
钧窑
景 德 镇 四 大 传
青花瓷
统
名 瓷 展 览 区
白 如 玉, 薄 如 纸, 声 如 磐, 明 如 镜
粉彩瓷
彩色釉瓷
玲珑瓷
明清制瓷业
青花八仙纹盖罐 明宣德 高41厘 米 估价:RMB280000一380000 盖上饰缠枝莲纹,颈外部连 钱纹装饰带,肩部海水飞马纹, 腹部是主题纹饰----"八仙过海" 图,青花绘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 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 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 曹国舅,各显神通、漂洋过海。 近足部饰海涛纹。纹饰生动,人 物飘逸。造型端庄凝重,秀美规 整。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件人民版必修2 共39页PPT资料

§从原料看:麻、葛---丝---棉 §从经营形态看:官营、私营、农民家庭 §从发展程度看: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从发展趋势看: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二)冶炼业发展历程
行业 时期
发展表现
新石器时代
冶铜业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商周时期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图
春秋晚期
(三)陶瓷业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表现
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图
商代到东汉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图
唐代
宋代 清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①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②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③唐朝晚期: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
装饰。
图
五大名窑: 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 图 (河北)(河南)(江西) (浙江)(陕西)
粉彩云龙盘螭长瓶 (光绪)
(
盖五
罐彩
道 光 )
八 宝 纹 西
瓜
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瓷碗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世界地位:起源较早,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2、中国地位: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 经济是基本形式);与农业紧密结合,受其制约; 3、经营形态:家庭、官营、民营三种形态并存; 4、技术水平:部门渐多、规模渐大、分工渐细、 管理严、技术渐高,产品远销亚欧非; 5、地理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出现相应变化; 6、发展趋势: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C、元代
4、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1)生产:国家垄断,代表当时最高水平;
(2)经营: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式作坊生产;
(3)产品:供皇室、官府、军用;
(二)冶炼业发展历程
行业 时期
发展表现
新石器时代
冶铜业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商周时期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图
春秋晚期
(三)陶瓷业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表现
新石器时代
彩陶、黑陶 图
商代到东汉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图
唐代
宋代 清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①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②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③唐朝晚期: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
装饰。
图
五大名窑: 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 图 (河北)(河南)(江西) (浙江)(陕西)
粉彩云龙盘螭长瓶 (光绪)
(
盖五
罐彩
道 光 )
八 宝 纹 西
瓜
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瓷碗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世界地位:起源较早,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2、中国地位: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 经济是基本形式);与农业紧密结合,受其制约; 3、经营形态:家庭、官营、民营三种形态并存; 4、技术水平:部门渐多、规模渐大、分工渐细、 管理严、技术渐高,产品远销亚欧非; 5、地理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出现相应变化; 6、发展趋势: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C、元代
4、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1)生产:国家垄断,代表当时最高水平;
(2)经营: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式作坊生产;
(3)产品:供皇室、官府、军用;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B.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件人民版必修2_1[1].4](https://img.taocdn.com/s3/m/41a51505581b6bd97f19ea59.png)
充足资金的作坊 主、商人 自由劳动力
土地买卖制 度和高额地 租吸引商业 资本买田置 地,影响了 资本的积累。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资金
国内 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 政策,农民被 局限在土地上
国际 市场
劳动力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国际市 场的扩大
国家 政策
“重农抑商” 、 “海禁” 、 “闭关锁国”
材料一:“方今世俗奢僭罔极,靡有厌足。公卿列侯,亲属近臣, 四方所则,未闻修身遵礼,同心忧国者也。或乃奢侈逸豫,务广第 宅,治园池,多蓄奴婢,被服骑毂,设钟鼓,备女乐。 ——《汉书· 成帝纪》
材料二:”外戚王凤及其家族“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 后庭姬妾,各数十人,童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 狗马驰逐” ——《汉书· 元后传》 思考:
2. 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
特征
重农抑商政策 工商业严格管理政策 海禁与闭关政策 禁奢侈
重农抑商政策 1、来历: 2、内容:
由战国时期商鞅首先倡导,并为此后的历代封
建王朝所继承 重视农业,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3、(1)直接目的 是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
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2)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雇佣工人向资本家出卖 劳动力,资本家剥削雇 佣工人的劳动 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 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状态。
实质:雇佣关系
机户雇佣机工
商人雇佣居民
机户→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人民版历史必修2 专题一 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课件】 (共15张PPT)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铜器起源,但不是 主要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高于 世界领先地位。 (3)秦朝:出现青铜防锈技术。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 (3)汉代推广官营。
材质 青铜 铁
最早使用 新石器时代晚期 春秋晚期
技术成熟 商周 汉代以后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技术水平 技艺,规模均居上古世界前列 例:司母戊鼎 冶铁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宋开始 用焦炭冶铁6世纪以前中国炼钢技术一 直领先于世界。 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1、中国丝织业与棉纺织业的发展 2、中国纺织业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养蚕和发明纺织技术的国家,丝织工艺水平 高。
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到唐代,瓷器 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开 始大量出口。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轨迹
时间 技 技术成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技术飞速发展:瓷器区域扩大到北方;质量提高;烧制出白瓷 制瓷工艺水平提高;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进一步发展:技艺提高,涌出五大制瓷名窑 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白底蓝花的青花瓷和釉里红:景德镇成为全国制 瓷中心 制造出斗彩和五彩瓷:景德镇的青花瓷质量上佳 制造出粉彩和珐琅彩 术 发 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08人民版PPT课件

汉朝 技艺高超、“丝绸之路”、丝 唐朝 国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分
工更细 宋朝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
(二)冶铸业
冶铜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青铜器 商周青铜铸造大发展,主要是礼器
春秋末期:最早人工冶铁
战国时期:生铁;炼钢淬火技术 冶铁业 汉:燃料煤炭;技术水排(东汉南
阳太守杜诗)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 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 832.84千克。
半坡陶盆
龙山黑陶
唐三彩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清代粉彩瓷
河北定窑,以优质白瓷著称世。不仅是 宫廷贡品,还由丝绸之路传至中亚、东 欧各国。
河南钧窑,皇室用瓷。钧瓷两 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 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 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 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 霞。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 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 术效果。钧瓷釉层厚,在烧制 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 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 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 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 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 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 花盆最为出色。
江西景德镇窑,以青白瓷(又叫“影青瓷”) 著称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派 人到景德镇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 年制”,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 得名,成为千古“瓷都”。
青花瓷
颜色釉瓷
浙江龙泉窑瓷,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 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片纹,大小有 别、颜色深浅不一,有“鱼子纹”“百圾 碎”“金丝铁线”等特殊艺术效果。本属于 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但就如画家变败笔 为神奇一样,哥窑瓷器因其自然开裂现象而 增添了生机,反而博得人们的喜爱,给人以 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工更细 宋朝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
(二)冶铸业
冶铜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青铜器 商周青铜铸造大发展,主要是礼器
春秋末期:最早人工冶铁
战国时期:生铁;炼钢淬火技术 冶铁业 汉:燃料煤炭;技术水排(东汉南
阳太守杜诗)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 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 832.84千克。
半坡陶盆
龙山黑陶
唐三彩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清代粉彩瓷
河北定窑,以优质白瓷著称世。不仅是 宫廷贡品,还由丝绸之路传至中亚、东 欧各国。
河南钧窑,皇室用瓷。钧瓷两 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 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 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 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 霞。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 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 术效果。钧瓷釉层厚,在烧制 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 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 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 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 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 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 花盆最为出色。
江西景德镇窑,以青白瓷(又叫“影青瓷”) 著称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派 人到景德镇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 年制”,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 得名,成为千古“瓷都”。
青花瓷
颜色釉瓷
浙江龙泉窑瓷,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 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片纹,大小有 别、颜色深浅不一,有“鱼子纹”“百圾 碎”“金丝铁线”等特殊艺术效果。本属于 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但就如画家变败笔 为神奇一样,哥窑瓷器因其自然开裂现象而 增添了生机,反而博得人们的喜爱,给人以 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高考历史总复习 11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答案】B
【例2】(2011·福建省文综·14)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 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 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 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2.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和地位的认识 对于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一是在表现形式上概念不 清:错认为家庭手工业不是私营手工业。事实上,私营 手工业又叫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 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相对于家庭手工业来说,更 专业、规模更大。二是对其地位易混淆。官营手工业凭
借国家权力,一直到明前期居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即 专业的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到明中叶后 居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 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男耕女织 家庭手工业 官办 二、1.棉 丝绸之路 2.(1)司母戊鼎 礼制 (2)春秋 晚期 水排 3.(1)陶器 (3)青瓷 白瓷 (5)粉彩瓷器
易错易混提示 1. 隋唐之前,瓷器价格昂贵,只有富贵人家使用, 一般民众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陶器。隋唐以后,瓷器大 量生产,逐渐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1.(2011·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 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 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 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 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 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 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
【答案】C
【例4】(2011·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 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 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例2】(2011·福建省文综·14)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 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 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 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2.对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和地位的认识 对于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一是在表现形式上概念不 清:错认为家庭手工业不是私营手工业。事实上,私营 手工业又叫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专业的私营 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相对于家庭手工业来说,更 专业、规模更大。二是对其地位易混淆。官营手工业凭
借国家权力,一直到明前期居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即 专业的私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到明中叶后 居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 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男耕女织 家庭手工业 官办 二、1.棉 丝绸之路 2.(1)司母戊鼎 礼制 (2)春秋 晚期 水排 3.(1)陶器 (3)青瓷 白瓷 (5)粉彩瓷器
易错易混提示 1. 隋唐之前,瓷器价格昂贵,只有富贵人家使用, 一般民众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陶器。隋唐以后,瓷器大 量生产,逐渐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1.(2011·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 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 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 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 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 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 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
【答案】C
【例4】(2011·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 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 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
人民版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ppt课件

提示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工官”和“匠户”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 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官营手工业 的什么特点? 提示 行业分工细密。
纺织业的发展
3.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花,列 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侵晨入市,易
②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③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④中国人二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马王堆汉墓帛画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②③④在图片中均 能得到体现,而西汉时丝织品没有成为普通百姓的主要衣 料,可排除①。 答案 B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态及特点
D.个体小企业
解析 从管理方式——大作坊和产品特征——武器可以
【学习思考】 1.(P10)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学到的 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状况。 答案提示 “黄梅戏”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男耕女织” 的剧情,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体现。
2.(P11)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案提示 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 (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 民间用品只是老百姓日常使用。 (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
产品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劳动 力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
供自己消费和缴纳 为满足田庄自身的 赋税 需要
农民自身 田庄中的依附人口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 历史 市场的扩大,不利于市场 作用 的扩大与技术的交流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 田庄中的手工业生 稳定,但技术落后, 产也是自然经济活 生产分散,妨碍了 动中的重要内容 市场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三大主要行业部门的发展
(一)纺织业
1、纺织业发展历程
(1)先秦纺织技术的发展
(2)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3)宋元明时期棉纺织业的主要成就
纺织业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表现
纺织业萌芽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图
新石器时代
商周时期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国有六职”) 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图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图
黄道婆 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①棉纺织业普及 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蚕茧
素纱禅衣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赛里丝”
•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 织品,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 撒,身穿丝袍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 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 会上层的风尚。 •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长期以 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
(2)“工官”制度特点:(利、弊) 弊:A、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皇室、官府、军用) B、生产的不计成本与奢侈性(朝廷负担开支) C、工艺传承与行业交流的封闭与隔绝性 D、劳动者缺乏积极性 (3)主要代表:西汉的“东西织室”、“三服官” 3、“匠户”制度: (1)含义:
(2)历代管理:
A、唐代 (3)弊端: B、宋代 C、元代
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 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 (一)、含义: 也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1、小农经济为主,家庭手工 业为辅。 (二)、特点: 2、自给自足
3、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 脆弱性
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 1、含义: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 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 2、主要经营形态: 家庭(田庄)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3、主要生产部门: 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一)、家庭手工业
1、历程:
春秋战国开始,1956年三大改造后结束。 2、特点: (1)生产:规模小、范围小、水平低、自给自足(纺织 业为主) (2)经营:农民私营 (3)产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 (4)流通:剩余投放市场 (5)性质:属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 3、地位: 是古代中国最基本、最普遍的手工业形态,但 受小农经济制约。
4、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1)生产:国家垄断,代表当时最高水平;
(2)经营: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式作坊生产; (3)产品:供皇室、官府、军用; (4)流通:不投放市场 (5)性质:属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
(四)、民营手工业:
1、产生:春秋战国 2、特点:(1)生产:范围广、规模渐大、水平渐高; (2)经营: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3)产品:供民间消费; (4)流通:投放市场; (5)性质:商品生产性质。 3、地位:发展曲折,明清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产生资义萌芽
①燃料变化: (汉代开始出现) 木炭 煤炭 ②供风技术: 自然通风 人力 畜力 水力
(皮囊鼓风) (水排)
图
新石器时代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冶铁业
汉代
南北朝时期 灌钢法 北宋时期 有了以煤作为燃料治铁的明确记载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铸品, 于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 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 鼎型制雄伟,重达 832.84斤,高达1.33米, 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 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 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 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哥窑
官窑
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
• 2005年7月14日,新华社 发出从伦敦传来的消息: 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 元代青花瓷罐于7月12日 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拍 卖时,由伦敦古董商埃斯 凯纳齐以1568.8万英镑 (约2.3亿元人民币)投得, 创下历来亚洲艺术品拍卖 的最高成交价,同时刷新 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 卖价格的世界纪录。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三)、官营手工业
1、含义:“工官”指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官营手工业指官 府经营的皇家工厂。 2、“工官”制度:
(1)产生与形成: A、商周时产生;
B、西汉武帝时形成。政府把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由政府垄断。
(2)特点:(利、弊)
利:A、特殊行业的垄断性(规模大、管理严、资金雄、分工细) B、技术工艺的高超性(代表当时最高水平)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1、产生: 汉代时,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得到或兼并土地形成发展起来。 2、特点: (1)生产:依附于农业,门类较齐全,自给自足; (2)经营:田庄主人(地主、官员)
(二)、田庄手工业(本质仍为自然经济下的家庭手工业)
(3)产品:供田庄主人消费
(4)流通:剩余投放市场 (5)性质:属自然经济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劳动力 生产 规模 小 产品用途 (流向) 主要用于自己消费和 缴纳赋税,是副业, 剩余产品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依附于农民家 (田庄手工 庭之中,与家 农民 业) 庭农业相结合
(四) 民营手 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 工匠 一般 民间消费,在市场流通 (匠户) 满足官府专用和皇帝私 用,不在市场流通
政府直接经 无偿调用 官营手工业 营、集中、 各类工匠 大 大作坊 (匠户)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的差异:
(1)生产机构不同: 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 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
(2)用途不同: 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 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 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 (3)管理机构不同: 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 (4)工艺水平不同: 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 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 (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 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 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 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 (6)价值不同: 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Made in China”
课程目标: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
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重点: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难点: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2、工官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因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
古 代 中 国 的 手 工 业 经 济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地主官员私营)(副业) 经营形态 民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纺织业
主要部门 冶炼业
陶瓷业
特征
1、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2、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企业 3、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其闻名天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关系的产生
唐宋以来的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
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
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 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 上用来蒸东西的笼屉(即为史书中记载的“甑”)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 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 简洁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 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 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 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浇铸, 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 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 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端庄典 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 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 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 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 国宝”之一
2、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主要特点
从原料看: 麻、葛---丝---棉 从经营形态看: 官营、私营、农民家庭
从发展程度看: 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从发展趋势看: 是中国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二)冶炼业发展历程
行业 冶铜业 时期
商周时期 春秋晚期 战国
发展表现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产生 炼钢、淬火技术 推行铁业官唐代越窑青瓷 莲花碗 白瓷凤首瓶 (唐)
唐 朝 白 瓷
唐 三 彩
唐 朝 青 瓷
青瓷极品 --秘色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河北定窑
陕西耀州窑
河南钧窑
江西景德镇窑
浙江龙泉窑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宋 代 汝 窑 天 青 长 宋 定窑孩儿枕 颈 瓶
宋 宋 定 代 窑 八 汝 方 窑 四 天 系 蓝 钧窑玫瑰紫釉尊 宋 瓶 釉 长 颈 镶 金 瓶
(三)陶瓷业发展历程
时期
新石器时代 商代到东汉
发展表现
彩陶、黑陶
图
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图
唐代
①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②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 ③唐朝晚期: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 装饰。 图
宋代 清代
五大名窑: 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 图 (河北) (河南) (江西) (浙江) (陕西) 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 ,雍正时期达到登峰 造极的水平 图
粉彩云龙盘螭长瓶 (光绪)
盖五 罐彩 道八 光宝 )纹 西 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