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报告与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因为默写不及格检讨书

因为默写不及格检讨书

您好!我是贵班的一名学生,因近期在默写考试中未能达到及格标准,特此向您提交这份检讨书,以表达我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省和诚挚的歉意。

首先,我要对我的默写不及格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我知道,这次考试的结果不仅仅是对我个人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我平时学习态度和习惯的一次严峻考验。

以下是我对此次不及格原因的详细分析及我的改正措施:一、原因分析1. 学习态度不端正回顾这次默写考试,我发现自己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平时背诵得还可以,考前突击一下就能顺利通过。

因此,我没有认真对待平时的复习,对待默写的态度也不够重视。

这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导致我在考试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 学习方法不当在备考过程中,我过于依赖死记硬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面对默写题目,我仅仅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没有深入理解知识点,导致在考试中遇到灵活运用的情况时,无法迅速作出反应。

3. 时间管理不当在备考过程中,我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在默写复习上投入的时间不足。

同时,在考试当天,我没有充分利用考试时间,导致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所有题目。

4. 粗心大意在考试过程中,我由于粗心大意,出现了诸如错别字、漏字等低级错误。

这些错误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严重影响了我的考试成绩。

二、改正措施1. 端正学习态度我将深刻反省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从现在开始,我将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和作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2. 改进学习方法针对默写考试,我将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我会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学和老师等方式,深入掌握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3. 合理安排时间为了确保在备考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我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将学习任务分配到每一天。

同时,在考试当天,我会充分利用考试时间,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4. 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我将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段落一,古诗默写的常见失分原因。

古诗默写真是让人头疼啊!为啥每次默写都错漏百出呢?其实啊,主要原因就是咱们对古诗的记忆不够扎实,对诗文内容不够熟悉。

再加上有时候光顾着背,没真正理解诗的意思,默写时就容易
出错。

还有啊,书写不规范也是个大问题,错别字、笔误这些,一
不留神就冒出来了。

段落二,情感共鸣与古诗默写。

古诗嘛,它不只是文字,更是情感和意境的结晶。

想要默写得好,就得去感受诗里的情感。

你得了解古诗的背景,体会诗人的心境,这样才能更好地记住并默写出来。

还有啊,你得真正喜欢古诗,有兴趣去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你的积极性。

段落三,提高古诗默写的技巧与方法。

说起提高古诗默写的技巧,那可是多了去了!首先,你得勤快
点儿,多背多记,这样才能让记忆更牢固。

其次,你得理解古诗的
意思,这样默写起来就更顺手了。

还有啊,写字也得规范点,别老是出现错别字、笔误这些问题。

另外,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你可以用APP、在线题库这些工具来辅助学习,效果会更好哦!
段落四,培养古诗学习的长期兴趣。

想要提高古诗默写的成绩,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你得有长期的兴趣和坚持才行。

你可以多参加一些诗词朗诵、写作比赛之类的活动,让自己对古诗有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还有啊,跟同学、老师多交流交流,听听他们的见解和心得,也能让你对古诗有更全面的认识。

总之啊,只要你有兴趣、有坚持,古诗默写这关就一定能过!。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钟桂玉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

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

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

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

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

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

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

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

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

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

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

古诗默写失分原因及如何改进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古诗默写这一块总是让我又爱又恨。

爱它是因为感觉只要
背下来就能得分,恨它则是因为明明觉得简单,却还是会失分。

那到底为啥会
这样呢?让我来好好分析分析。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背熟”。

老师要求背诵的古诗,我总是偷懒,觉得读
几遍大概有个印象就行。

结果一到考试,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啥也想不起来。

这就好比去战场打仗,武器都没磨锋利,怎么能打胜仗呢?
是“错别字太多”。

有些字平时写的时候就不注意,考试的时候一紧张,
更是乱写一气。

比如“黄鹂”的“鹂”字,我老是少写一点,写成“黄丽”,
这不是闹笑话嘛!
还有就是“理解不到位”。

只知道死记硬背,诗句的意思根本不明白。


像盲人摸象,只摸到了一点表面,根本不知道整首诗的内涵。

所以一遇到理解
性默写的题目,就只能干瞪眼。

既然知道了失分的原因,那咱就得想办法改进呀!
第一,老老实实背诵,绝不偷懒。

每天早上起来大声朗读,晚上睡觉前再
默默回忆一遍,把那些古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想忘都忘不掉。

第二,认真写字,消灭错别字。

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容易写错的字多写几遍,写的时候心里默念:“这次可别再错啦!”
第三,加强对古诗的理解。

不能只是会背,还要知道诗人为啥要写这首诗,表达了啥情感。

这样理解着去记忆,效果肯定好得多。

古诗默写这道坎儿,我是一定要跨过去的!我就不信,下一次考试,我还
会在这上面丢分!加油!。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

初中古诗文默写纠错对策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更加突出对背诵默写的考查。

学生花费大量精力进行背诵、默写,但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

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

通过分析学生卷面,笔者发现学生默写失分的主要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错字。

学生在默写中出现错字的现象是较多的。

汉字书写或多一笔,或少一笔,或写错偏旁,或写错结构,不一而足。

例如“旧时茅店社林边”中“茅”字少一撇,“吏禄三百石”中“禄”字写成“衣”旁,“风正一帆悬”中“悬”字多一横,“晨兴理荒秽”中“荒”字多一点,“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庭”字里边的“廷”写成“延”等。

2.别字。

这种情况主要是同音字和形近字的误用,不少学生平时背诵不认真,只会死记硬背,不能做到口、脑、手并用。

例如“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中的“宵”字,学生往往会误写成“霄”字。

再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误写为“汉青”,“黑云压城城欲摧”中“摧”误写为“催”,“夜泊秦淮近酒家”中“近”误写为“进”等。

3.通假字。

古诗文名句中有很多通假字,学生会因记忆不牢,常常将通假字和本字用反。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诲女知之乎”中“女”通“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止”通“只”,“对镜帖花黄”中“帖”同“贴”,“出门看火伴”中“火”同“伙”,“路转溪头忽见”中“见”通“现”等。

针对以上几种错误现象,笔者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纠错对策。

1.准确诵读,深入理解。

最具汉语音韵美和意境美的古诗文,不诵读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

课堂上必须强调准确诵读。

可以通过听录音、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个人朗读等方式灵活进行。

课堂上听录音,老师范读,起码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学生误读,读错,以致影响以后的背诵和默写,准确诵读是古诗文学习最基础的一步。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默写题,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默写不合格的反思检讨书

默写不合格的反思检讨书

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我为我在最近的一次默写考试中未能达到合格标准而深感愧疚。

在此,我谨以此检讨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并诚恳地表达我的悔过之意。

一、反思原因1. 对默写考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此次默写考试之前,我并未充分认识到默写考试对于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小测验,可以随意应对。

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我在复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

2. 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备考过程中,我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

一方面,我过于依赖老师讲解,忽视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在课余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学习时间被大量占用,影响了学习效果。

3. 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复习过程中,我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没有结合实际进行理解和运用。

这种学习方法使我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

4. 时间管理能力不足在备考过程中,我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复习效果不佳。

我常常因为琐事耽误了学习时间,甚至在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在熬夜赶作业,导致身心俱疲,影响了考试状态。

二、悔过之意1. 诚恳接受批评我深知自己的错误,对此次默写不合格深感愧疚。

在此,我诚恳地接受领导的批评,并承诺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努力改进。

2.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将把学习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我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3)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

3. 严于律己,遵守纪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树立良好的形象。

同时,我会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团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积极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我会虚心向同学、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因默写不及格的检讨书

因默写不及格的检讨书

您好!我写这封检讨书,是为了深刻反省我在本次默写考试中不及格的错误,并表达我对这次失误的诚挚歉意。

在此,我将对我的错误进行深刻的剖析,并提出改正措施,以表达我痛改前非的决心。

一、错误回顾1. 缺乏重视在本次默写考试前,我没有充分认识到默写的重要性,认为这只是日常学习中的一次小测验。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对默写内容的复习不够充分。

2. 方法不当在复习过程中,我没有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默写内容,我只是机械地重复背诵,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归纳总结。

这种学习方法使得我在面对默写题目时,无法迅速准确地回忆起相关知识点。

3. 时间管理不善在考试过程中,我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在回答某些题目时过于匆忙,没有仔细思考。

这种时间管理不善的现象,使得我在部分题目上出现了错误。

4. 情绪波动在考试过程中,我因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影响了我的发挥。

在回答部分题目时,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答题失误。

二、错误原因分析1. 自我要求不高我对自己要求不高,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默写考试前,我没有意识到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导致我在备考过程中缺乏动力。

2. 学习习惯不良我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默写内容,我只是简单重复背诵,没有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

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我在考试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 心理素质不足在考试过程中,我心理素质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的影响下,我无法保持冷静,导致答题失误。

三、改正措施1. 提高认识我要充分认识到默写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给予默写足够的重视,确保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

2. 改进学习方法我要采用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对默写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归纳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我将注重知识点的串联,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3. 合理安排时间在考试过程中,我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

古诗词赏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

古诗词赏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

古诗词赏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古诗赏析题常见失误与对策严维民一、审题失误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

只有审清题干问的是什么,弄懂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答对题,答全题。

如果审题有了失误,答题就会“驴头不对马嘴”,痛失全分。

例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问的正确答案是: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清新幽静、超凡脱俗。

许多同学审题出现了错误,将“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看成是“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于是有的答成:前三联借景抒情,后一联直抒胸臆。

有的答成:第一、五、六句写动景,第二、三、四句写静景,动静结合,等等。

其实“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是指景物本身的特点,“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则指描写方法或技巧的特点。

混淆了“描写的景物”和“景物描写”这两个概念,答题就会失误。

审题失误常见的还有:混淆表现手法是全诗的还是某一两个句子的,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还是处于次要地位的;分析“异曲同工之妙”时大谈思想感情,不明白这个“妙”主要指方法和技巧上的特色;在对律诗诗句的赏析中错把颔联当颈联或相反;忽视对背景注解的审读,导致对诗歌特定思想内容的错误理解等。

对策:审题要具备基本的知识背景,包括文学常识、语言知识,这样才能读懂题目里涉及的一些概念(如颔联与颈联)和古人对作家作品的评价。

读题要全面,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要专注细心,逐字逐句,甚至咬文嚼字。

要抓住关键词语,对可能引起误解的概念反复推敲。

要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怎么问的。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做到问与答对缝合隼,准确无误。

二、手法误认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同学们对全诗或诗中某一两句运用的手法进行分析和指认,常常很容易出问题——把一种手法说成是另一种手法,造成该得分点失分。

例如:石头城[宋]刘翰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中学语文论文
中考古诗词默写失误分析与应对策略
钟桂玉
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
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

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

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

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

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

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

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

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

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
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

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

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

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
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1.过好诵读关,让学生记住古诗词。

诵读的目的就是熟读能背,但老师往往只要求背诵,因而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多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知其音未晓其意,加上单调重复背诵,引起学生厌烦。

过好诵读关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意思”。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读、喜欢读。

古诗词是最适合诵读的作品,在古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唱的,因为它们讲究押韵平仄,节奏规整,读来抑扬顿挫。

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重音、语调、停顿、节奏,学生就能体会和享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有意思、有味道地读着、背着,就能更加记得住、记得牢。

二是要“有方法”。

对要求背诵的古诗词进行“分类”背诵,如可以按年代,从诗经《关雎》开始背到《已亥杂诗》,可以把同一题裁的诗词名句归类: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或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山,水,花,鸟……或把同一作家作品归类等等。

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采用以唱助背的方法,以唱歌的形式背诗词。

许多诗词本已被谱曲传唱,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等,我们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形式为古诗词配曲,用唱的形式把诗词背下来。

此外,还可以把诗词背诵与写作
结合起来,在写作中学会引用古诗词,或者把古诗词改写,以此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从而提升积累的量与质。

2.过好赏析关,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因为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基本不涉及鉴赏,所以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就不上鉴赏课,直接要求背诵默写以应付考试。

殊不知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古诗词的教学规律和课标要求,也让学生厌学。

只有过好鉴赏关,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好古诗词。

根据课标要求,古诗词鉴赏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上鉴赏课时不要作过多或过深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特征,了解古代的人和事,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热爱古诗词,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鉴赏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内容方面包括“知人论诗”“故事典故”“情感意境”等等。

比如“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及其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词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

如李白的大气豪放,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形式上主要从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语言可以从平仄、音韵、格律、用典、炼字着手,表达技巧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手法着手。

总之,要让学生喜爱,就必须进行赏析,不能为背而背、为考而背,要让学生因为喜爱而背。

3.过好书写关,让学生写好古诗词。

规范、正确书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的要求是“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教师要通过书写教学、组织写字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书写正确规范的行楷字。

作者单位:福建武平县实验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