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胆汁蛋白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21 0 0年 7月
痰、 、 、 、 湿 浊 瘀 郁滞 为 标 。 补虚 可 用益 气养 阴 , 肾等 法 , 标 可用 补 治 祛痰 、 利湿 、 泄浊 等 , 时配 用 活血 、 瘀 、 坚 。通 过 以上 环 节来 同 化 软 调节脂 代 谢 。 2 中药 对降脂 效 果的研 究 据单 味 中药 研究 报导 , 经研 究证 实 的 中药 降脂 药有 8 多 目前 0
增 加胆 汁分泌 等 。如 合并 便秘 者 , 为适 宜 , 更 因两 药均 有润 肠通 便 解 的危 险性 增 加 , 而且 高脂 血 症 经 常合 并 脂 肪肝 , 用西 药 对 肝 单 的作用 。体质壮 实 、 有热者 , 时可用 决 明子 1-0 平 0- 克泡 茶 喝 , 2 既降 脏 的损害更 大 。 如果 中西药 联合 应 用 , 可 以增强 降脂作 用 ; 减 一 二 缩 三用 中药对 抗 西药 的不 良反应 , 脂, 又通便 、 清热, 为养生保健方法。③虎杖 : 降胆固醇又降甘油三 少西 药用 量 , 短西 药 用 药 时间 ; 酯 , 通利 小便 、 兼有 大便 的作用 。④ 泽泻 : 胆 固醇为 主 , 能升 高 保护 心 、 、 、 、 管等 脏 俯 , 多 得 。如 此对 高脂 血症 患者 降 还 肝 脑 肾 血 一举 高密度脂蛋 白, 并有抗脂肪肝作用 。⑤首乌 : 降胆固醇并能防止脑 较安 全 、 更有 效 , 人依 从 性 高 。 病 高脂 血 症 合 并脂 肪 肝 时 , 床上 多 用 辛 伐他 汀 片 口服 , 用 临 合 动脉硬 化 。对体质瘦 弱 者较 为适 宜 , 因首乌 具 有滋 补作 用 , 作 降脂 用不会 过于猛 烈。⑥绞 股兰 : 胆 固醇 、 油三 酯 、 度脂 蛋 白均 血脂 康及 脂 肝 汤 加 减 ( 对 甘 高密 柴胡 、 金 、 参 、 陈 、 乌 、 黄 、 决 郁 丹 茵 首 姜 草 虎杖 、 泻 、 菔 子 、 根 等 ) 脂 肝 汤 中柴胡 、 泽 莱 葛 。 郁金 、 丹参 、 疏肝 有作 用 , 能抑制 肿瘤 , 疲 劳 , 节脂 代谢 。⑦ 柴胡 : 明显 降胆 明、 并 抗 调 有 固醇作用 , 日本对 柴胡 的研究 较 多 , 为柴 胡 降胆 固醇 、 认 甘油 三酯 、 理 气 、 血化 瘀 ; 活 草决 明、 陈 、 杖 、 泻 健脾 化湿 , 肝利 胆 ; 茵 虎 泽 清 首 提升 高密度脂 蛋 白 , 降低密度 脂蛋 白, 明显 调脂作 用 。 有 乌 养肝 、 ; 清 阳 明 胃热 ; 子 消食 化痰 ; 利胆 。 药合 肾 葛根 莱菔 姜黄 诸 3 作 用机制 探讨 用 能清 肝利 胆 , 活血 化瘀 , 脾 消 滞 , 利 于调 节脂 代谢 , 护肝 、 健 有 保 以上降脂 中药 通过 下 列途 径 发挥 作 用 : 胆功能。 脂肝汤临床上可随症加减。 ①体质壮实 , 有血脂高伴脂肪 31 .抑制 外 源性 脂 类 吸收 , 强 肠 内蠕 动 功 能 , 进 脂 质 排泄 , 增 促 减 肝( 没有溃疡病史 ) 可加 山楂。②体虚者可加女贞子、 黄精、 田七、 少吸收 。 绞股 兰等 补肝 肾之 药 , 杖 、 去虎 泽泻 、 柴胡 、 决 明等 。 草 参考 文献 3 利用 植物 胆 固醇 , 争性 影 响人 体 内胆 固醇吸 收 。 . 2 竞 】 福 1 5. 9 4 3 通过 不能 利用 多糖 类和 胆 盐结 合形 成 复合 物 , 精 微吸 收 。 【 姚 培发 . 建 中 医药, 8 , - 3 阻碍 1 3 抑制 胆 固醇合 成 。 . 4 『 高 学敏 - 学. 京: 民卫 生 出版社 . 0 . 2 1 中药 北 人 2 0 0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蛋白质组学,听起来好像个高深的学问,实际上呢,它就是研究蛋白质这个“小家伙”的一门学问。

咱们都知道,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没了它,咱们可就没法运转了。

想象一下,蛋白质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小工人,负责着各种各样的任务,比如说修复受损的细胞、推动新陈代谢、甚至调节咱们的情绪。

是的,情绪!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很多时候,咱们的心情波动跟体内的蛋白质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说到蛋白质组学,首先得提到它的主要内容。

它就是要搞清楚各种蛋白质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细胞里是怎么工作的,怎么互相配合的。

想想一场大合唱,歌手们得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唱出美妙的旋律。

而在身体里,这些蛋白质就像是合唱团里的每一个成员,各自有各自的角色。

如果有哪个成员跑偏了,整个合唱就得打折扣。

所以,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目的,简单说,就是要弄清楚这些小工人们的工作状态,看看谁在忙活,谁又在偷懒。

再说方法,蛋白质组学的工具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像个大魔法师,能把成千上万种蛋白质一锅端;有的则像个细心的小侦探,能分析出每个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提到的就是质谱分析,这玩意儿就像是一台超级放大镜,能把蛋白质拆得干干净净,然后告诉你它们的分子量。

你想啊,这就好比是你去市场买菜,摊贩告诉你每种菜的价格,哪个贵哪个便宜,心里就有数了。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叫做二维电泳。

说白了,就是把蛋白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照电荷,另一部分按照分子量。

就像是把水果按颜色和大小分类,最后你就能清楚地看到每种蛋白质的“长相”,多有趣啊!还有西方印迹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WB”,这玩意儿就像是在给蛋白质做个身份登记,看看它们是不是干净,是否有被污染的可能。

再说说蛋白质组学的应用,真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咱们可以通过研究某种疾病的蛋白质变化,找到新的治疗方案。

这就像侦探破案,蛋白质的变化就好比是罪犯留下的线索。

比如说,研究癌症的蛋白质组学,科学家们就能从肿瘤细胞中找到异常蛋白,进而开发出靶向治疗药物,真是了不起!想想看,这不仅能拯救无数生命,还能让患者重拾希望,太神奇了。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进展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大分子,不仅构成生物体的大部分物质,而且参与多种生物过程。

在生物学的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就是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及其解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蛋白质分离技术蛋白质在细胞中有着多种不同的类型和数量,分离这些蛋白质对于进一步的研究至关重要。

凝胶电泳是一种最早应用于蛋白质分离的技术,在这一技术中,蛋白质被分离到一条凝胶条中,并且能够根据其分子量进行鉴定。

近年来,液相色谱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以逆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为主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富集和纯化中。

二、蛋白质鉴定技术现代蛋白质组学技术的特点是高通量、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准确率。

鉴定样品中的所有蛋白质非常复杂,多组学技术的整合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

代表性的鉴定技术是质谱法,可将蛋白质析出后离线或在线进行鉴定。

其中,MALDI-TOF 质谱技术是蛋白质鉴定中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技术使用激光脱附离子化(MALDI)策略以减少化学修饰和分离过程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

三、蛋白质表达技术从D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的过程,是生物体逐步实现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蛋白质表达技术是在外部体系中重现这一过程的有效方法,在研究中应用极为广泛。

常见的蛋白质表达系统有大肠杆菌、酵母、哺乳动物等,其中,大肠杆菌是最常用的单细胞表达体系。

近年来,蛋白质表达与修饰的转化药学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各种新型表达体系也层出不穷。

四、蛋白质数据分析鉴定蛋白质,只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第一步,有关数据分析和解释的关键环节,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由于蛋白质比较庞大并且互相之间联系复杂,因此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格外重要了。

从最初的数据搜索和标识,到后来的蛋白质序列分析、结构预测、功能预测和网络分析等,蛋白质数据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其中,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较为新兴的技术,其研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篇文章将介绍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背景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为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负责调节生命体内的许多关键过程,如催化化学反应、支持细胞结构和传递信号等。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识别、定量、分析和模拟生物体中所有蛋白质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的表达、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调节。

与其它技术不同的是,蛋白质组学通过综合分析其它多种技术获得的大量数据,从而全面认识生物体中蛋白质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作用机制。

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综合的技术,并需要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从样本中获得大量有关蛋白质的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质谱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

1、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分析技术,通过质谱仪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其成分离子,并对这些离子的分子质量进行质量测定、分析和鉴定。

应用到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它可以通过肽段质谱和蛋白质质谱分析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鉴定和定量的工作。

同时,质谱技术作为高通量研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也可通过基于“表征-鉴别-定量”策略从样本中高效地获得大量的蛋白质。

在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质谱技术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自动化、灵敏度、精度、准确度和高通量检测能力甚至被认为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金标准”。

2、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以蛋白质为基质,类似于DNA芯片的方法检测和解析蛋白质功能。

与质谱技术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蛋白质芯片技术则基于蛋白质本身对于化学环境、温度、酸碱性、电场等因素的变化反应产生的行为,检测和解析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对于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实现,一方面这种技术可针对某些单一蛋白质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可针对高通量蛋白质研究。

胆汁中的蛋白质

胆汁中的蛋白质

胆汁中的蛋白质
陈强谱
【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14)1
【摘要】胆汁的主要固体成份有胆盐、胆固醇、磷脂、胆红素和蛋白质。

既往医学界对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磷脂和胆红素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胆汁蛋白质的研究却不多见。

近几年,随着各种高敏感、高特异性蛋白质测定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日趋增多。

目前,对胆汁中蛋白质的含量、种类、来源。

【总页数】1页(P73)
【作者】陈强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33.3
【相关文献】
1.豚鼠胆囊结石胆汁蛋白质组学的实验研究 [J], 陈国蓉;艾开兴;代军涛;杜以龙
2.胆汁中蛋白质的作用研究进展 [J], 姚成立;徐汪华
3.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胆汁蛋白研究进展 [J], 张殿彩;蔡端
4.原发性肝癌患者胆汁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 [J], 杨学刚;张帅;向贤宏;蒋天鹏;周石
5.牛胆汁中蛋白质种类及钙结合蛋白的电泳分析 [J], 于志海;刘学忠;李建基;张永海;刘宗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白组学历史介绍

蛋白组学历史介绍

蛋白组学是一门研究蛋白质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蛋白组学的发展历程:
1. 早期探索: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已经开始研究蛋白质,但当时技术有限,研究进展缓慢。

随着电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二维电泳的出现,使得同时分离和鉴定大量蛋白质成为可能。

2. 技术进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随着质谱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软电离技术和串联质谱的应用,蛋白质分析变得更加精确和敏感。

这些技术的进步为蛋白组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基因组学影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基因组学的一个里程碑,也为蛋白组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随着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的获取,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如何从蛋白质层面理解基因的功能。

4. 国际协作:21世纪初,蛋白组学研究开始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国际上多个蛋白组学研究中心和协会成立,推动了该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5. 系统生物学与整合分析: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兴起,蛋白组学开始与其他组学领域如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整合,以全面理解生物系统的复杂性。

6. 临床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在临床诊断、疾病标志物的发现以及药物开发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显示出其在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

7. 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蛋白组学将继续深化我们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并在个性化医疗、疾病预防和治疗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蛋白组学的历史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也是一部跨学科合作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历史。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蛋白组学的未来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胆汁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胆汁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进一 步 研 究 。 2 蛋 白质 组 学 方 法 及 常 用技 术
t ne i sn等还检测出 了 C 2 、 C a A15 MU 2这两种低浓 度的肿瘤相 关蛋 白 , 以及 Ma 2 P 载脂蛋 白、 M T 这 三种未 曾在胆 c一 B 、 D B1 汁中发现过的肿瘤相关 蛋白 , 这些为筛选胆道癌 的胆汁肿瘤 标志物提供 了很好的依据。
等, 由于质谱技术能清 楚地鉴定蛋 白质 , 能准确 地钡 量 肽 并 4 和蛋 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氨基 酸序列及 翻译 后 的修 饰 , 具
正常组 的三张 图谱蛋 白质 点数 平均为 3 2±2 5 3和 3 7±2 1 6
个 , 蛋白质点 的分布 、 从 稳定性考虑 , 选取 图中吸光度有 明显 差异的 1 O个蛋 白质点进行质谱 鉴定 , 获得 了 5个有 意义 的 蛋 白质 , 中上调 4个 , 其 分别 是衔接 蛋 白成纤 维细胞生 长 因 子受体底物 2 连环蛋 白 B 、 、 1 1型细胞角蛋 白 1 、 a 6 R s相关蛋 白3, 7 下调一个 , 是血管生成素相关蛋白 1 。
鉴定 。
陷… : 二维凝胶可显色 的蛋 白质数 量有 限; 二维凝 胶 ① ②
图像分析中 , 定量准确性和动态范 围有 限 ; 难 以处 理偏 碱 ③
性和分子质量较大 的蛋 白质 ; 重复 性差 。所 以毛细管 等 ④ 电聚焦 、 毛细管区带电泳 、 二维液相色谱 等其他 蛋 白分离 技 术现在也被更多 的应用 在蛋 白质组研 究 中。蛋 白质 鉴定 技
在 目前 的 一 些 胆 汁 蛋 白 质 组 学 研 究 中 , 已经 得 到 了 一 些
潜 在的疾病 标志物 , 包括 已知 的和未知 的。相信随着胆 汁纯 化 技术和蛋 白质组学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 在胆汁 中会找 到更

胆汁中蛋白质的作用研究进展

胆汁中蛋白质的作用研究进展

2008年11月 第26卷第6期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 ef ei T eacher s Co llege N ov.2008 V ol.26N o.6[收稿日期]2007-12-13[作者简介]姚成立(1975-),男,安徽枞阳人,实验师,主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研究。

胆汁中蛋白质的作用研究进展姚成立1,徐汪华2(1.合肥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安徽合肥230061;2.安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摘 要]蛋白质是胆结石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以糖蛋白为主。

充分研究胆汁的蛋白质理化性质为考察蛋白质在胆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本文就胆汁中蛋白质生物性质及其在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作出综述。

[关键词]胆汁;胆结石;蛋白质;综述[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08)06-0094-04形成胆石的因素众多,绝大多数胆结石是以胆固醇含量居多为主,或是以胆红素的含量增多。

形成结石,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胆固醇在胆汁中呈饱和甚至过饱和状态,或者是非结合胆红素在胆汁中相对增多,胆固醇结晶析出同时胆红素等结合无机金属离子发生沉淀,然后才发生一系列胆结石形成过程。

蛋白质在结石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结论已被许多科技工作者认可。

现有许多研究表明,胆汁中众多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肝细胞间胆道释放的各种蛋白酶,胆结石中糖蛋白参与了所有胆结石的形成。

某些研究表明:糖蛋白参与了胆结石形成的开始阶段,并且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成核物质[1-3];Womack 和M aki 等人通过实验发现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中都存在糖蛋白,后者含量尤多[4]。

Watts 等人认为一个蛋白质分子能够从许多角度与其他分子在界面发生相互作用,这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分子表面的复杂性,如正电荷与负电荷同时存在,具有能够形成氢键基团以及非极性区域等[5]。

而胆红素分子和糖蛋白分子上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通常被认为是糖蛋白分子吸附的驱动力,在该驱动力的作用下,糖蛋白的分子处于一种临界稳定,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就会使蛋白质从稳定变为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 固相化 o H梯度 凝胶 的应用改善了 2D - E的重复性和上样 量 ,这一技术 突破使蛋 白质组研究获得飞速发展 。2D -E尚存 在亟需改进问题如疏水性 蛋白 、高分子量蛋 白 、极 酸和极 碱 性 蛋 白的表达谱原型建立 。
物的代谢产物及其它 蛋白通过特殊转运机制进入胆汁等 。运
张殿 彩 ,蔡端
( . 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 普外科 ,江苏 南京 2 0 2 ;2 复旦 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普外科 ,上海 1南 10 9 .
204 0 0 0)
『 摘要1 随着人 类基 因组计划的完成 ,蛋 白质组 学成为生物 医学研 究的热点 ,双 向凝胶 电泳、质谱技术及
组学正是作为功能基因组研 究的重要 支柱在2 世纪9 年代 中 0 0
期应运而生 。蛋 白质组 学诞 生以来蓬勃发展 ,现 已渗入生
命科学研究 中的一 系列热点领域 ,使人们从组织 、细胞或体
液蛋 白质整体水平这 一全 新角度来 阐述疾病成 为可能 。 】
2胆 汁 中蛋 白质 的研 究
基于传统生化技术 对蛋 白质研究 已有逾百年历史 , 但都 以某一个或一类蛋 白质复合物为对象 ,直至 17 年双向凝 胶 95 电泳技术 问世 ,从整 体上对一个细胞 、组织甚或一种 生物的 全部蛋 白质进行 系统 分析研究的想法才得 以萌生 。 】 既往学者们对 胆汁蛋白质 的分析工作包括三方面:肝胆 汁 、胆囊胆 汁及胆石 中蛋 白质 。胆汁蛋 白质组是一个特殊 蛋 白质组 ,其成分异 常复杂 ,蛋 白可来源于血浆蛋 白从肝窦 渗 漏至胆小管 内 、肝细胞 的分泌 、胆系 内上皮细胞排泌 、微 生
生物信 息学是蛋 白质组 学研 究的三 大支柱 。 本文综述 了运 用蛋 白质 组学技 术对胆 汁中蛋 白质研 究的三个发
展 阶段 、 已成功鉴定 的蛋 白质及 其在成石 中的作 用分 类,从 而为胆石 症的防治提 供一定 的依据 。 『 关键词1 蛋白质组 学;胆 固醇结石 ;胆 汁蛋 白 ;综述 『 中图分类号1R 5 . 67 4 f 文献标识码1A ‘ 『 文章编 号110 -9 4(0 20 —0 30 0 7 15 2 1) 1 8 —3 0
用蛋 白质组学技术对胆 汁中蛋 白质进行研究可 以分为 三个相 互 交错发展 阶段 。 21 第一阶段 ( 0世纪 6 . 2 O年代至 9 0年代 )——一相 电泳的 运用 此阶段最早可追溯至 15 年 ,D er h 96 it c 等通过纸 电泳 i
8 0年代后期 出现 的基质辅 助激光解 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和电喷雾电离质谱是蛋 白质组 学发展中重要 的技术 突破 ,具 有 高通量 、高灵敏度 、高效 、微 量鉴定蛋 白质等特点 。其 基
第2 4卷第 1期
21 0 2年 1 月
肝 胆 胰 外 科 杂 志
J u n l fHe a 0 a c e tb la v S r e y o r a p t p n r ao iir u g r o
Vo . 4 12 No 1 .
Jn 2 1 a.02

文献综述 ・
基 于蛋 白质组 学技 术 的胆 汁蛋 白研 究进 展
人类基 因组序列 的破译历 史性地引导科研工作者们将研 究的战略重点从结构 基因组学转 向功能基 因组学 ,而蛋 白质
谱一 质谱 联用 、激光捕 获微分离 、酵母双杂交 、噬菌体展示 、
同位素亲和标签等新技术 , 可用 于大规模蛋 白质分离与鉴定 、 定量蛋 白质组学研究 和蛋 白质 一 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 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胆石形成过程 中可能是抑制剂或促进剂。1 8 年 , ad n 90 T n o 等
t ̄ 1期 : 01 92 K 3 ' 2 1- -8 0
发现胆色素结石 中 6 %蛋 白质是血清 白蛋 白 ,而胆固醇结 0 石 中的白蛋 白含量仅 占5 %。18 年 , l c 等 利用免疫电 95 Mul k o 泳 、火箭 电泳 和放免分析法分析肝胆汁蛋 白 ,结果发 现其蛋
蛋 白与胆结 石发病机制 的关系 ,首先提 出了胆汁 中蛋 白质在
生物信息学则 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计算机技术及 网
络技 术的发展而诞生 的一 门新兴学科 ,在蛋 白质组研究 中有 两个 重要应用 :一是分析 和构建双 向凝 胶电泳 图谱 ,二是搜 索 与构建蛋 白质组数据库 。 近年 ,蛋 白质组学研 究技术又有 了许多进展 ,如多维 色
1蛋 白质 组 学 研 究 技 术
双 向凝 胶 电泳 (w i ni a gl lcrp oei,一 E) to mes n l e eet hrs 2D 、 d o — o s
质谱 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是 蛋 白质组学研究 的三大 支柱。其核 心技 术 2D - E于 17 由O。 r l 9 5年 F r 等 建立 ,第一 向根据蛋 白 ae 质等电点进行等 电聚焦 ,第二 向依据分子量不 同进行 聚丙烯 酰胺凝胶 垂直电泳 ,最多可 同时分离万余种蛋 白。2 世纪 8 0 0
本原 理是样品分子离子化后 ,根据不同离子荷质 比差异来 分 离并 确定蛋 白质 的分子量 。
发现肝胆汁 中对应于血清 白蛋 白和其他 四种球蛋 白的五种蛋
白质。V r h r es ue和 M il f利用 自由电泳技术研究了病理性 e i i ne
和正常胆囊胆汁 ,结果发现 了一个 由胆红素 、胆 固醇 、胆盐 和卵磷脂组 成 的脂 类 一 白质复合 体 。1 6 蛋 9 3年 ,Ru S l Se 和 B ret unt利用免疫 电泳结合扩散沉淀技术证实了在正常和病理 性肝胆 汁中存 在和血浆中相同的 白蛋 白和免疫球蛋 白。 17 94 年 ,Ki m等通过肝胆 汁等电聚焦电泳鉴定 出淀粉酶 的三种 异 构体 。同年 K t k 等利用免疫 电泳和其它 电泳技术研究胆汁 as i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