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马铃薯高产优质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马铃薯高产优质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 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土壤消毒和病虫害防治策略
土壤消毒
通过太阳能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数量,降低病虫害发生 风险。
病虫害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有 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同时,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
国内产业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 居世界前列。国内马铃薯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 括种薯繁育、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
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对马铃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马铃薯可以作为主食、蔬菜、零食等多种用途,深受消费者喜爱。
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 学农药进行防治,确保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安全。
机械化装备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
播种机械
采用马铃薯专用播种机械 进行播种,可提高播种效 率和质量,减轻劳动强度 。
中耕除草机械
利用中耕除草机械进行田 间管理,可实现高效、省 力的中耕除草作业。
收获机械
采用马铃薯专用收获机械 进行收获,可提高收获效 率和质量,降低收获损失 。
02 03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对马铃薯生长环境进 行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马铃 薯的产量和品质。
推广生态种植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生物防治替代化学防治等生态种植模式, 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马铃薯品质,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第9页/共62页
(三)光照
•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长日照、高强度利于光合作用。 • 光照不足生育期间茎叶易徒长,延迟块茎形成,短日照利于块茎形成。日照时数 11~
13小时为适宜。 • 光照明显抑制块茎上芽的生长,在散射光下培育短壮芽进行催芽播种,是苗齐、苗壮达高
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第10页/共62页
(四)气体
第20页/共62页
马铃薯结薯是由不同的
内外环境因素所控制的,
环境因素:温度。低温
下,结薯较早,尤其在
夜温低的情况下可以获
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夜
温高则不能结薯。光照,
长日照,弱光结薯迟。
内源激素:质的形成和 赤霉素含量高会阻止干物
分配,因而
限制了结薯。细胞分裂素
的高含量则可能是结薯 刺激物的一个必要份。该
第22页/共62页
茎叶鲜重与块茎鲜重相等时,称为茎叶与块茎鲜重平衡期,标志着块茎增长期的结 束,淀粉积累期开始。鲜重平衡期出现的早晚,与品种与栽培技术有密切关系,平衡期过 早过迟,都会使地上、地下生长失调,都会造成减产和降低品质。维持平衡期延续时间越 长,产量越高,该期形成的干物质约占全生育期干物质总量的 75%以上,也是一生中需 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如遇高温高旱会严重影响块茎的干物质增长,致使块茎老化,薯块畸 形变小。如遇地温降低,极易形成子薯,致使品质降低。因此,本期注意防旱、安排播期, 使块茎增长期处于雨季,是获得丰产优质的关键。
第11页/共62页Fra bibliotek(五)土壤
• 最适合马铃薯生产的是轻壤土,这是因为轻壤土比较肥沃,又不粘重,透气性良好,对根 系和块茎生长有利,而且对淀粉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这类土壤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 块茎表面光滑,薯形正常,便于收获。粘重土壤种植高垄栽培是较好的种植方式。

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课件PPT)

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课件PPT)

▪ 过小因茎数减少而减产,过大会增加种薯 成本芽块要切成立块,每块必保一个芽, 最好2—3个芽眼,芽眼部位尽量靠近芽块 中央部位;切刀要用75%的酒精或O.4% 高锰酸钾浸液消毒,每切一个薯块消毒切
刀一次,防止马铃薯病害通过切刀交叉传 染。

(3)为防治薯块带菌引起病害发生,
切好的薯块应立即进行拌种,用72%的克
保墒、提温和消灭杂草,在掌握好垄向的基础上
进行浅中耕起垄。
2、幼苗期(出苗—现蕾)
▪ 马铃薯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 心,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芽的 分化;这个时期茎叶生长总量并不多,仅占全生 育期的1/5,要求水肥总量占全生育期需水肥 总量的15%,但对水肥却十分敏感,要求有充 足的氮肥和磷肥、适当的土壤湿度和良好的通气 状况。因此幼苗期要以壮苗促棵为中心,促使幼 苗快速生长,加强中耕除草,提温保墒,改善土 壤养分供给状况。


(3)如果种植设备、技术和销售条件较好,
可选择食用或加工的专用品种(如:夏波蒂、大
西洋等)。

(4)选用正规科研院所或育种单位生产的级
别较高的合格脱毒种薯。
3、选肥
▪ 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科学合理的施肥是 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 (1)施肥原则:根据马铃薯需肥规律,土壤 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特点及当季利用率,确定相 应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按照农家肥 和化肥结合,底肥和追肥结合,复合肥和单质肥 结合,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结合的原则,实行平 衡施肥。

(3)施肥方法:在施肥技术上应重施底肥,
追施蕾肥。播种前将全部的磷肥和微肥,2/3
的氮肥和钾肥用施肥播种机沟施或施肥机抛施后
及时耙地;预留的1/3的氮肥和钾肥在马铃薯 现蕾前一次追施。生长中后期,根据马铃薯生长

马铃薯栽培技术(精编课件).ppt

马铃薯栽培技术(精编课件).ppt
Excellent courseware
南方二作区 包括广西、广东,海南, 福建,台湾等省(区)。本区无霜期在 300天以上,最长可达365天,即终年 无霜,年平均气温18—24℃,最热月 份平均气温为28—32℃,大于5℃积温 在6500—9500℃之间,年降雨量为 1000—3000mm。 西南一、二季垂直分布区 本区包括云 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及湖南、 湖北二省的西部山区。
野生种的起源中心则是中美洲及墨西哥,在那 里分布着系列倍性的。考古学家认为:南美洲秘鲁 以及沿安第斯山麓智利海岸以及玻利维亚等地 区都是马铃薯的故乡。
Excellent courseware
三、我国马铃薯的分布与栽培区划
1. 分布:全国每个省(区)都有马铃薯栽培。主产区在东北、 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中原和东南沿海各地较少。常 年栽培面积在4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四川、黑龙江和甘 肃,36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内蒙古、山西和湖北,300万 亩以上的省(区)有陕西、云南和贵州,250万亩以上的省 (区)有河南,1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吉林和辽宁。四川省 在我国栽培马铃薯面积最大,常年在600万亩左。分布特 点是北方多,山区多,杂粮区多。
Excellent courseware
中原二作区 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四省的南部,湖北,湖南二省的东部,河南、 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各省,面积 占全国小于5%。本区无霜期较长,为180— 300天,年平均气温在10—18℃,最热月份平 均 22—28℃ , 大 于 5℃ 积 温 3500—6500℃ , 年降雨量500—1750mm。
2. 马铃薯所含营养价值是人体所必须的。
淀粉
蛋白质 糖类脂肪 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B、C等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马铃薯概述与栽培意义 • 品种选择与繁育技术 • 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 • 播种与田间管理技术 • 病虫害防治与绿色防控策略 • 收获、贮藏与加工利用技术
01
马铃薯概述与栽培意 义
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
01
02
03
起源地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安 第斯山脉地区,特别是秘 鲁和智利。
03
06
对于沙质土壤,可增施有机肥和黏土,提 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施肥原则、方法和时期安排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
施肥原则、方法和时期安排
基肥
结合整地施入,以有机肥为主。
追肥
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分次追施,以化肥为主。
施肥原则、方法和时期安排
基肥
在播种前一次性施入。
栽培马铃薯的意义和前景
粮食安全
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对于保障全球粮食 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适应性强
马铃薯能在多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对于提 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多样化饮食
马铃薯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如薯片、薯条、淀 粉等,丰富了人们的饮食。
未来前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马铃薯因其适应 性广和高产特性,将在未来粮食生产中扮演更重 要角色。同时,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也将进 一步拓展其市场潜力。
02
品种选择与繁育技术
优良品种介绍及特性分析
01
02
03
04
早熟品种
生长周期短,适合早春和晚秋 栽培,产量稳定。
中熟品种
适应性广,产量高,适合春秋 两季栽培。
晚熟品种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合磷钾肥施用。
病虫害防治策略及实施
病害防治
马铃薯常见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等。防治策略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发病 初期及时用药防治,控制病情扩展。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如清除田间杂草)、生物防治(如天敌利用)和化 学防治(如喷洒杀虫剂)。注意交替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达
到深、松、细、平的要求。
02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需肥特性,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基肥以有机
肥为主,化肥为辅,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03
播种方法
适时播种,根据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播期。播种前进行
种薯处理,如切块、催芽等,以促进早出苗、出齐苗。播种时合理密植
我国马铃薯产业现状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品种改良 、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 ,我国马铃薯加工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马铃薯薯片、 薯条、淀粉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我国马铃薯 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单一、产业链不完善、市 场竞争力不强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 定位,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农业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实践
01
02
03
精准施肥
通过土壤养分检测和作物 生长监测,实现精准施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马铃 薯产量。
智能灌溉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 设备,对土壤湿度和气象 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 智能灌溉和节水农业。

《马铃薯栽培技术》课件

《马铃薯栽培技术》课件

翻耕覆沙
2
翻耕并覆盖沙土,提高土壤肥力。
3
浸种发芽
将马铃薯种种在浸泡过水的环境中,
定植管理
4
发芽后再进行埋种。
定期浇水、除草、施肥、防虫病,以 确保马铃薯生长健康。
马铃薯新品种介绍
冷地马铃薯
这种新品种的马铃薯可以在冰冻的土地上生长, 并在冬季丰收获得高产量。
有机马铃薯
这种马铃薯不使用植物保护剂和化学肥料,是 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食品选择。
对策:加强科技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与贸易伙伴的沟通 与合作,化解贸易摩擦,拓展海外市场。
发展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措施
1
加强科技支持
推动马铃薯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注
加大政策扶持
2
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马铃薯栽 培技术的创新能力。
完善农业生产和管理制度,加强政策
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促进农
全球产量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 玉米和稻米。
马铃薯的历史
起源在南美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地区,被印 加帝国广泛种植和食用。
爆发过饥荒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的马铃薯大面积感染了 田间疫病,导致爆发了饥荒。
马铃薯的快餐文化
马铃薯成为了快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像 麦当劳的薯条就是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 课件
本PPT将为您介绍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方方面面,帮助您获得丰收的好收成。
什么是马铃薯
植物特点
马铃薯,别称土豆,是一种球茎类作物,属 于茄科。
用途广泛
马铃薯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淀粉、 酒精等多个行业。
营养价值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市场需求 等因素,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 的品种。
搭配原则
为了避免品种单一化带来的风险,应 采取多品种搭配种植的方式,同时考 虑品种的熟期、株型等因素,进行合 理搭配。
03
播种前准备工作
土地整理与施肥策略
土地整理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进行深松翻 耕,去除杂草和病虫害,为马铃薯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
操作注意事项
避免损伤马铃薯根系和茎部,确保中 耕除草和培土效果。
培土操作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进行培土,增加 土壤厚度,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措施与方法
病害防治
针对马铃薯常见病害,采取农业 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
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虫害防治
根据虫害发生规律,选用高效低 毒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同时结合 物理防治方法,如黄板诱杀等。
病虫害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注重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应
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05
收获与贮藏技术要点
收获时间判断及注意事项
收获时间
马铃薯的收获时间主要取决于其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一般来说,当马铃薯植株大部分枯黄、块茎易 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且不易被擦破时,即为食用块茎的适宜收获期。
淀粉包装与储存
将干淀粉进行包装,储存在干 燥、通风、阴凉的地方。
其他深加工产品开发方向
马铃薯全粉
将马铃薯破碎、干燥后制成粉 末状产品,可作为食品工业的
原料。
马铃薯变性淀粉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马铃 薯淀粉的性质,使其具有更好 的加工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 域。
马铃薯休闲食品
如马铃薯脆片、薯条等,深受 消费者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实施脱毒种薯产业化,提高种薯的生产水平 和质量水平已刻不容缓。马铃薯在我国农业中具 有很大的潜力,经济效益前景看好。一则马铃薯 各种方便食品等备受人们青睐;二则国内市场的 一些国外快餐店,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消费量 逐年增加,大大刺激了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
三、马铃薯生长发 育环境条件
(一)水分
块茎增长期。地上部处于盛花期,这时茎叶生
长量达到最高峰,薯块增长量最大,对水分要求 达到最高峰。只有供给充足的水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使光合 作用旺盛进行,利于养分吸收、转移,从而获得 高产。
淀粉积累期。本期需水量不大,土壤水分过多
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面腐烂。超过30小时 块茎大量腐烂,42小时后几乎全部烂掉。因此, 低洼地种植应注意本期的排水和实行高垅栽培。
(三)光照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长日照、高强度利于光合 作用。
光照不足生育期间茎叶易徒长,延迟块茎形成, 短日照利于块茎形成。日照时数 11~13小时为 适宜。
光照明显抑制块茎上芽的生长,在散射光下培育 短壮芽进行催芽播种,是苗齐、苗壮达高产的一 项重要措施。
(四)气体
土壤是马铃薯块茎根系生长的场所,土壤中 气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根系的发育和 块茎的产量与品质。耕作层土壤孔隙度达到 56%,大小孔隙之比1:2.62,空气容量16% 时,是马铃薯生长较好的土壤气体环境。
(二)温度
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 发芽期。10厘米地温7~8℃,幼芽即可生长,
10~12℃,幼芽可茁壮成长很快出土。 幼苗期。植株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7~21℃。幼苗
在-2~-1℃时,茎部受冻害,在-3℃时茎叶全部冻 死。但马铃薯侧芽可重新萌发生长出新苗来。 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期,茎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 为21℃,42℃高温下,茎叶停止生长。地下部块茎 形成与膨大最适宜温度17~18℃,超过20℃生长渐 慢,30℃时块茎停止生长。
生产中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深施碳氨, 合理密植,重视通风透光等都是增加CO2浓 度,改善地上、地下气体环境的有力措施。
二、马铃薯市场需求及前景展望
(一)马铃薯的市场需求
由于马铃薯是块茎留种而不是种子留种,所以 各种病毒、类病毒极易在块茎中积累,并逐年 加重,这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原因。种植 脱毒马铃薯是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提高其品质的 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 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国马 铃薯种植面积7080万亩,据有关专家估算,脱 毒种薯应用面积达到了1400万亩,约占马铃薯 种植面积的20%左右,马铃薯种薯脱毒繁殖田 约140万亩。
近年来中早熟品种、加工品种和高淀粉品种发展 迅速,预测将在北方马铃薯品种结构占有 30~40%的比重。
(二)马铃薯发展前景
我国马铃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且前景光明。目前, 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已超过600万吨,居世界首位。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马铃薯90%用于鲜 食,加工比例近两年虽有所上升,总体上仍保持 在10%左右,而国际上平均加工比例约为70%, 最高可达到80% 。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普遍认识到 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显著增产增收作用和优质品 种在市场竞争中的商品价值,对更新优质脱毒种 薯的要求越来越大。此外,由于我国马铃薯科研 和生产上,多年来一直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生产 上利用的品种类型单一,多为高产品种,品质较 差,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生产上利用的品种与 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市场上大量需求的优 质炸片品种和中早熟品种,生产上面积很小,加 之品种混杂和退化严重,市场竞争能力差,急需 市场需求的优质脱毒种薯。
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我国马铃薯发展现状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 由于它耐旱、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生育期短、营养成份全面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 视,被专家称为21世纪普及的绿色保健食品 。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 四种主要作物。也是除玉米、小麦以外的第三 位淀粉原料作物,马铃薯淀粉广泛用于食品、 医药、纺织、造纸、化工、铸造、钻井、饲料 等行业。
根据马铃薯种薯栽培制度和类型、品种类型,结 合马铃薯生物学特性,参照地理、气候条件和气 象指标,将中国马铃薯种植分为四个栽培区: 1.北方一作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 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的 大部分和全部,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左右; 2.中原二作区: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 省的南部,以及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 浙江、安徽和江西,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 左右; 3.南方冬作区:包括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 台湾,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左右; 4.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 西藏及湖南、湖北部分地区,本区种植面积占全 国的40%左右。
我国马铃薯的种植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四
川、贵州、云南、新疆、青海等广大中西部地区。 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2.7—2.8亿亩,总产量 2850—2900亿公斤,单产1000—1055公斤/亩,我 国2000年马铃薯总面积为6752万亩,总产550亿 公斤,单产815公斤/亩。在我国马铃薯的消费中, 菜用占55%,淀粉等加工仅占7%,出口及饲料 占14%,种薯占24%。我国的面积和总产量分别 占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之一, 但我国并不是马铃薯产业强国。
在马铃薯的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水分要求不同。
幼苗期。需水分不多,这时叶面积小,蒸腾水
分少,如果水分过多,对根系的向下伸展反而不 利。
块茎形成期。是最需水的关键期之一,北方旱
作区这时正是6月下旬~7月上旬左右,大多数年 份,雨季姗姗来迟经常出现干旱缺雨,因此本期 的水分具有临界水的作用。
据研究,干旱年浇水可增产30~40%,淀粉含量 提高1.6%,光合势提高20%,光合生产率提高 3%,对养分利用率氮肥提高11.5%,磷肥提高9~ 11%。同时促进了养分吸收与运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