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大学教学管理系统
数据库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学期 2012 至 2013 学年第 1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 2010 专业班级计算机B10-3班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郭红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综合性实验报告开课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一) 2012 年 12月 7 日Course(Cno,Cn, Cs,Ct)(2)设计合适的视图视图v1:create view v1(Sno,Sn,总学分,未修学分)asselect,,sum(Cs),24-sum(Cs)from SC,Course,Studentwhere=and=and>=60group by,统计学生得到学分的情况,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得到的学分的情况,能够时刻提醒自己还差多少分才修完课程,能够保证自己毕业前完成学业。
视图AvgS:学生可以直接查询自己的各科平均成绩。
create view AvgS(Sno,Sn,AvgScore)asselect,,avg(Score)from SC,Studentwhere=group by,4.物理设计create unique index SCI on SC(Sno,Cno)执行此命令后,为SC表建立一个索引名为SCI的唯一索引,此索引为Sno和Cno两列的复合索引,即对SC表中的行先按Sno的递增顺序索引,对于相同的Sno,又按Cno的递增顺序索引。
系统本身已经有的索引是Student表是按照学号升序建立的唯一索引,Teacher表是按照职工号序建立的唯一索引,Course表是按照课程号的升序建立的唯一索引。
5.数据库的实现(1)创建库、表应包括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自定义完整性的定义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10)primary key not null,Sn varchar(20)not null,Sex char(2)check(Sex in('男','女')),Dept varchar(20),Major char(20),Age int,Grade int,)create table Course(Cno char(8)primary key not null,Cn char(10),Ct int,Cs int,)(2)创建用户包括创建用户或角色,并授予相应的权限(用户设计至少3个,且设置合理)我为数据库创建了三个用户,分别是海艳,郭跃,系统管理员,对应的登录名分别是学生,老师,系统。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意义《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的辅助教学过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课程设计,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综合为一,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数据库系统原理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本课程的有关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特定的数据库设计环境,针对具体的问题,完成从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的概念设计、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到数据库实现等设计过程,最终实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反映应用需求的数据库系统。
因此,在设计中,要求学生应该全面考虑各个设计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下面是各个设计阶段的具体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阶段应该对整个应用情况作全面的、详细的调查,确定特定数据库应用环境下的设计目标,收集该应用环境下针对系统设计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的具体存储要求,从而确定用户的需求。
用户对数据库的需求包括:⑴处理需求。
即用户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等。
学生在设计中应根据具体的课题要求确定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一些基本的功能通常是必须具备的,如用户的管理与维护,基本数据的维护,灵活的信息查询等。
⑵信息需求。
即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课题,认真分析有关的要求,确定本设计的信息需求。
⑶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
实践中这是一个需要与用户不断交流才能逐步确定的需求。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设计中能反映出基本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功能。
本阶段的设计结果(即系统需求分析)应该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进行详细描述,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写出较为详细的数据字典,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验收依据之一。
数据库设计实例—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用5行左右的文字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一、数据需求分析某学校设计学生教学管理系统。
学生实体包括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民族、籍贯、简历、登记照,每名学生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专业包括专业编号、名称和类别,一个专业属于一个学院,一个学院可以有若干个专业。
学院信息要存储学院号、学院名、院长。
教学管理还要管理课程表和学生成绩。
课程表包括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每门课程由一个学院开设。
学生选修的每门课程获得一个成绩。
另外,为了管理教师教学安排,教师包括编号、姓名、年龄、职称,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学院,一名教师可以上若干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有多名老师来上,每个教师所上的每门课都有一个课堂号和课时数。
本系统数据字典如下(以下为示例,供参考,非本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字典):二、概念结构设计1.首先确定系统中的实体从以上数据需求可以看出,系统共包括5个实体:学生、专业、学院、教师、课程。
2.再确定系统中实体间的关系根据数据需求描述推出:专业与学生是1对多关系;学生与课程是多对多关系;课程与老师是多对多关系;课程与学院是多对1关系;学院与专业是1对多关系;学院与教师是1对多关系。
3.转化成E-R图图1 实体-属性图图2 教学管理ER图三、逻辑结构设计在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一对多的联系都在相应的多方实体的关系中增加一个外键。
本系统由ER模型转换的关系模型是: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生日,民族,籍贯,专业号,简历,登记照)专业(专业号,专业,专业类别,学院号)学院(学院号,学院,院长)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学院号)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教师(编号,姓名,年龄,职称)四、物理结构设计(不写)五、数据库实施基于Access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如下。
指定数据库文件的名称,并为设计好的关系模型设计表结构。
数据库文件保存在“E:\教学管理\”文件夹中,数据库文件名:教学管理.MDB。
表包括:学院、专业、学生、课程、成绩单。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软件学院学院网络工程专业2006-2 班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08 年6 月30 日起至2008 年 7月4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信息学院机房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2)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3)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1)能熟练应用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库开发;(2)能熟练应用某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开发;(3)能编写某一高级语言程序调用SQL Server 数据库的接口模块。
(4)初步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技术。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理论设计部分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封面—任务书—中文摘要—目录—正文—附录(3)其中正文包括:引言、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调试与运行结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设计小结、参考文献等内容。
(每一部分的详细说明请参看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2)理论理解与论文撰写:20分;(3)动手操作与系统设计:20分;(4)系统检查与答辩:40分。
4)参考文献:(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6(2)SQL Server 实例教程(第2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张桂珠刘丽编著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2版)。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4)王为翻译 SQL SERVER 2005从入门到精通(应用技术篇)。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1.准备阶段(4学时):选择设计题目、了解设计目的要求、查阅相关理论资料2.系统设计阶段(8学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3.代码编写和调试阶段(20学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模块的代码编写、调试、测试4.撰写论文阶段(8学时):总结课程设计任务和设计步骤,撰写课程设计论文学生签名:2008 年7 月 4 日6)选择课程设计题目的具体要求:选择的题目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学生信息的查询,修改,注册,注销2.学生课程的选课,查询及注销3.学生成绩的查询,修改及录入4.学生课表及班级学生信息的查询5.学生学员信息查询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优()、良()、中()、一般()、差();(2)理论理解与论文撰写(20分):优()、良()、中()、一般()、差();(3)动手操作与系统设计(20分):优()、良()、中()、一般()、差();(4)系统检查与答辩(40分):优()、良()、中()、一般()、差();(5)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评阅人:职称:讲师2008 年7 月4 日目录一.引言 (4)二.需求分析 (5)三.概念结构设计 (6)四.逻辑结构设计 (8)五.程序运行截图 (12)六.课设小结 (16)七.参考文献 (17)一.引言课程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目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数据库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数据库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项目,旨在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系统的实际应用功能需求和考核标准,完成对应难度的数据库系统后台开发,并实现应用程序功能的设计、编程和优化。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整个数据库系统设计,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表结构的定义、数据插入、查询、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实现各种应用程序功能,如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管理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的成果。
课程设计的累计时间一般为1周(20学时),学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整个数据库系统设计,后台数据库可用SQL Server或
MYSQL,前台开发工具与编程语言任选。
课程设计期间,中期检查与考勤采用线上管理模式,特定时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三分之一课时以上者,未按规定要求上交课程设计报告与设计成果的学生,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不参与设计且不提交任何成果,缺席答辩的同学,成绩计零分(或按旷考处理)。
总之,数据库教务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实践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系统和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1 引言为方便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高效的管理,设计此数据库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设备和管理的现代化,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而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1.1课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1];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1.2课题意义利用计算机支持教学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2]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软件。
[3]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成熟,数计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程序的设计要服从数据,因此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
2 系统分析2.1 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任务是调查应用领域,对应用领域中的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形成需求分析说明书。
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数据库作业-教学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教学管理系统姓名***班级:自动化0706学号:****目录第一章摘要 (3)第二章需求分析 (3)1 系统管理………………………………………………………………….3.2 数据流图 (3)3 数据字典 (5)3.1 数据流定义 (5)3.2 数据存储定义 (7)3.3数据项定义 (7)第三章功能模块........................................................................8. 第四章概念结构设计 (9)第五章逻辑结构设计 (10)六、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实现 (11)6.1登录界面设计 (11)6.2 学生管理系统界面的设计 (18)6.2.1 学生信息管理总设计 (18)6.2.2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之密码修改 (23)6.2.3 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之基本信息修改 (25)6.3 教师管理系统界面的设计 (27)6.4 新用户注册模块 (30)6.5 已有用户注销模块 (31)七、个人总结及对本次数据库改善.................... (34)八、参考文献......................................... .. ..... ................ (31)一、摘要教学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作为使用对象而开发的,其系统开发任务主要包括数据库的设计与维护、应用程序的开发等两个方面。
前者要求建立的数据库有一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需先对实际系统中的各种关系及约束进行化简成E-R 图,然后根据ER图设立各个基本表,并利用基本的信息在sql上进数据库的设计。
而后者应用程序的的开发要求程序界面友好、功能完备等特点,利用delphi 进行开发恰好能满足此要求。
教学管理系统设计分为几个较为模块:登录处理、信息查询模块、成绩查询模块、基本信息修改模块、成绩修改模块、新用户注册等。
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摘要】信息化的时代,把我们的生活装进计算机,装进数据库系统,让我们的生活井井有条。
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录。
当然师生量庞大的学校对于数据库系统的需求更是迫切,所以本次课程设计就选择了学生选课管理系统。
为了做出方便快捷的系统,我进行了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然后选用SQL Server 2005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再用Visual Studio 2008设计了前台页面,就开发出了一个学生可以选课,教师可以录入并查询学生成绩,管理员可以管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等一列功能的学生选课系统。
这个系统符合正常逻辑,操作简单,管理方便。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age, our life into the computer, put into the database system, let our life be arranged in good order. No matter in life, work and learning, we all need a perfect system to help us better record. Of course,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chool for the huge amount of database system demand is urgent, so the curriculum design on the choice of the student elective system. In order to make the system convenient, I conducted a needs analysis, logical design, physical design, and then choose SQL Server 2005The establishment of student course database, use Visual Studio 2008 to design the front page, it developed an elective students, teachers can record and query student achievement, the administrator can manage student information, teacher information, course information, the one one column function students select the lesson system. Normal logic, this system with simple operation, convenient management.目录1. 系统概括 (3)1.1. 课程设计选题 (3)1.2. 项目背景 (3)1.3. 课设报告编写目的 (3)1.4. 课设报告的组织 (4)2. 系统需求分析 (4)2.1. 系统管理员 (4)2.2. 学生用户 (4)2.3. 教师用户 (5)3. 数据库设计 (5)3.1. 概念结构设计 (5)3.1.1. 分E-R图 (5)3.1.2. 局部E-R图 (6)3.1.3. 合并E-R图 (7)3.2. 逻辑结构设计 (8)3.2.1. 逻辑转换 (8)3.2.2. 细化表结构 (9)3.3. 物理结构设计及实施 (10)3.3.1. 创建表 (10)3.3.2. 建立视图 (12)3.3.3. 建立索引 (13)3.3.4. 存储过程的建立 (14)3.3.5. 创建触发器 (14)4. 界面设计与实现 (15)4.1. 功能模块界面分析 (15)4.2. 登录界面 (15)4.3. 管理学生、课程、教师信息界面 (16)4.4. 教师管理界面 (16)4.5. 学生选课管理界面 (17)5. 系统测试 (17)5.1. 用户登陆测试 (17)5.2. 管理员管理信息测试 (17)5.2.1. 添加学生信息 (18)5.2.2. 修改学生信息 (18)5.2.3. 删除学生信息 (19)5.2.4. 管理教师课、程信息 (19)5.3. 学生选、退课程测试 (19)6. 总结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1)8. 附录 (21)8.1. 源代码 (21)8.2. 系统使用说明 (25)1.系统概括1.1.课程设计选题考虑到学生选课这个时间与我们大学生活是如此贴近,兵器额在我们平时选课时也经常出现一些不足,所以我选择“学生选课管理系统”这个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大学教学管理系统
目录
目录 (2)
课程设计任务说明 (3)
需求分析及初步设计 (4)
数据流图 (5)
概念模型 (6)
关系模型 (7)
数据库结构设计 (8)
SQL关系图 (9)
一、课程设计任务说明
1.题目:大学教学管理系统
2.目的:通过数据库课程设计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大体设计步骤及所用工具,把所学的知识与具体的实践
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3.要求与内容:
1)调研查询有关教学方面的资料,写出需求说明
2)画出数据流程图
3)给出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实体
4)设计概念模型
5)形成关系模型
6)熟悉MS-SQL数据库软件、构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7)输入虚拟数据,调试必要的SQL查询语句,编写实用的存储过程
4.时间安排:周
5.设计者:
6.完成时间:
二、需求说明
1:系统简介:整套系统要实现对全校教学事务的管理。
2:系统需要的功能:
○1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整个在校期间的各种档案和学籍记录。
可以由管理员统一管理查询。
○2考试管理及记录,可以自动对成绩进行分析和分组。
方便查询。
○3教师档案的管理及教师各种业绩的查询管理。
○4根据输入信息自动生成全校各院系班级的课程安排,即每节课的详细信息。
○5在线讨论和论坛,可以进行考试信息查询、成绩查询等功能。
三、数据库数据及处理初步设计
A:数据
数据结构与数据项:
况(s20)、年级(s2)、所受奖励(s100)、所受处罚(s100)、学位(s4)
2、教师信息:教师编号(i9)、教师姓名(s8)、参加工作时间(s10)、出生日期(s12)、籍贯(s40)、
政治面貌(s4)、教师档案编号(s12)、职称(s12)、曾获奖项(s100)、论文著作(s100)
3、课程信息:课程号(s10)、课程名称(s20)、课程级别(s4)、学分(i3)、占用课时(i2)、单双
周区别(s2)
4、考试信息:考试编号(s12)、考试类型(期中或期末s4)、考试时间(s12)、考试形式(s4)
5、院系信息:学院编号(s2)、学院名称(s20)
6、教研室信息:教研室编号(s8)、教研室名称(s20)
7、专业信息:专业编号(s2)、专业名称(s20)
8、班级信息:班级编号(s5)
9、成绩信息:成绩(l6)
10、学位信息:学位编号(i3)、学位(s4)
11、教室信息:教学楼编号(i2)、教室编号(s3)、课节编号(i4)
12、时间信息:周次(i2)、单元(i1)
B:数据流图
B:数据库中的实体
院系、专业、教研室、班级、课程、考试、教师、学生、教室
概念模型:
关系模型:
1、学生字典:学号(s9)、学生姓名(s8)、入学时间(s10)、是否毕业(s2)、毕业时间(i4)、出
生日期(s12)、籍贯(s40)、政治面貌(s4)、学生档案编号(s12)、学籍情况(s20)、原学籍情
况(s20)、所受奖励(s100)、所受处罚(s100)、学位(s4)
2、教师字典:教师编号(s9)、教师姓名(s8)、参加工作时间(s10)、出生日期(s12)、籍贯(s40)、
政治面貌(s4)、教师档案编号(s12)、职称(s12)、曾获奖项(s100)、论文著作(s100)
3、课程字典:课程号(s10)、课程名称(s20)、课程级别(s4)、学分(i3)、占用课时(i2)、单双
周区别(s2)
4、考试字典:考试编号(s12)、考试类型(期中或期末s4)、考试时间(s12)、考试形式(s4)
5、院系字典:学院编号(s2)、学院名称(s20)
6、教研室字典:教研室编号(s8)、教研室名称(s20)
7、专业字典:专业编号(s2)、专业名称(s20)
8、教室字典:教室编号(s6)
9、学位字典:学位编号(i4)、学位(s6)
10、班级:班级编号(s5)、专业编号(s2)、学院编号(s2)
11、学生系别分类:学号(i9)、班级编号(s6)
12、教师系别分类:教师编号(s9)、教研室编号(s8)
13、教学安排:课程号(s10)、班级编号(s6)
14、授课安排:课程号(s10)、教师编号(s9)
15、考试安排:考试编号(s12)、班级编号(s6)
16、监考安排:考试编号(s12)、教师编号(s9)
数据库结构设计:
表结构:
1、学生字典:t_zidian_xs
2、教师字典:t_zidian_js
3、课程字典:t_zidian_kc
4、考试字典:t_zidian_ks
5、院系字典:t_zidian_yx
6、教研室字典:t_zidian_jys
7、专业字典:t_zidian_zy
8、教室字典:t_zidian_roomjs
9、学位字典:t_zidian_xw
10、班级表:t_bj
11、学生系别分类表:t_fl_xs
12、教师系别分类表:t_fl_js
13、教学安排表:t_ap_jx
14、授课安排表:t_ap_sk
15、考试安排表:t_ap_ks
16、监考安排表:t_ap_jk
SQL表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