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医院感染58例的护理_胡带翠
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感染95例强化护理

支撑喉镜检 查及术后护理 .
李培仑 李 丽 阿丽 美拉 . 吐 尔逊 米热 古丽. 吾斯 曼 ( 新 疆喀什地 区第一人 民 t院 新疆 喀什 8 4 4 0 0 0 )
【 中图分类号】 R 4 7 3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2 0 9 5— 6 8 5 1 ( 2 0 1 4 ) 0 7 【 1 J 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 当, 可发生易 倦和声 音嘶哑 , 甚至 发生声 带息 肉或 2 . 2 . 1 防止声带水肿充血 声带小 结 , 为 了解 除这部分患者 的痛苦 , 开展 了支撑喉镜检查及手术 , 叉可对喉镜 的 术后, 嘱患者两周 内尽可能少说话 , 禁止唱歌 , 有利 于声带休 息和创 面的愈 合 , 肿瘤从 喉内径路进行切除。我科室 2 0 1 3 年9 月—2 O 1 4年 3 月共行支 撑喉镜检查及 同时氧雾 化吸入, 减少咳嗽 , 稀化分泌物 , 使痰易 于咳出, 更好的发挥消炎 , 消肿的作
3 . 3 . 3 胃管选择与插入长度及有效 固定采用硅胶 带帽鼻 胃管, 硅 胶胃管弹性 识 日 益增强 的大环境下 , 甚至可能引发医疗 纠纷。护理人 员应强化 风险 防范意识 , 好, 无异味 , 与组织 相容性强。插管时增加插入长 度 , 由于 胃贲 门处 于半开放 状态 , 充分认识 其危 害性 , 有预见性发现安全隐 患 , 并积极 寻求有 效的解决 方法 。通过 加 胃溶 液易返流导致呕吐等并发症 , 增加脱 管危险陛, 根据常规深度再插入 7— 1 0 e m, 强患者及 家属的认 知评估 、 全面落实责任制 整体护理 , 明显 降低 了脑卒 中患者 留置 使 胃管接近幽门部 , 可有效制止鼻饲液 的返流 , 预防与减 少并发 症的发 生。有效 的 胃管非计划性拔管 的发 生率。如何 为长期留置胃管患者提供更舒 适 、 安全 的固定方 固定是 防止脱管的 良好措施。选用 y 型3 m透 明胶布 固定 于鼻 梁, 每天更换 胶布 1 式, 还需要在今后 的临床工作 中进一步探索 。 次, 及时擦去面部 的油渍 、 汗渍 , 鼻腔 内分泌物 、 汗多或分泌物多时随时更换 。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 性 白 血 病 化 疗 期 间 院 内 感 染 分 析 及 护 理 对 策
侯英华 (菏泽市立医院! 山东 菏泽 "#$%&’)
! ! 摘! 要!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白血病 ( ()) 患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 并探讨护理对 策。方法: 对 *"" 例 () 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 施。结果 : 本组 ’"" 例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发 生院内感染。 感 染率为 "&+ &#, ,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占 *+ #*, 。结论: 护理人员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加强 () 患者预防感 染措施。 关键词! 急 性白血病; 院内感染;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0 1 #"*0 ("%%#) %# 1 %%&% 1 %" ! ! "%%" 年 ’ 月 2 "%%$ 年 ’" 月, 我 们对 *"" 例急 性白 血病 (()) 患者 进行院内感染情况及易 感因素 分析, 并提 出针对性 的护理措施,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 ’+ ’! 临床资料! 本组 *"" 例, 男 "3* 例, 女 "&# 例, ’" 2 0" 岁, 中位年龄 &" 岁。均符合 《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中 () 诊 断标准。其中完全缓解 ( 4-) 、 部分 缓解 ( 5-) 病 例也 符合 () 疗效判断 标准。急 性 非淋 巴细 胞 白血 病 ( (6)) ) 4- 前 应用 7( 方案或 8( 方案, 4- 后应用 7(、 8(、 9( 交替巩 固强化化 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4- 前应用 :7)5 方案, 4- 后 应用 :745、 8(;5, 97 1 8<= 方案交替化疗。 ’+ "! 方法! 以医院感染学规定 的标准, 总结 本组患 者院内感 染发生率, 分 组比较多种因素不同情况下院内感染情况。 "! 结果 "+ ’ 感染部位! 本 组患者 呼吸 道感染 &% 例, 口腔感 染 "* 例, 胃肠道感染 * 例, 泌尿道感 染 & 例, 肛周 感染 "* 例, 皮 肤感染 3 例, 血液感染 "0 例。 "+ "! 院内感染时间 分布情 况! 化疗 期间 ’3 例 占 &+ $*, , 化 疗后 % 2 #> &3 例占 #+ "3, , # 2 ’$> $0 例 占 3+ 3’, , ’$ 2 "’> ’" 例占 "+ &%, , "’ 2 "3> 3 例占 ’+ *&, 。 "+ &! 不同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见表 ’ 。 表 ’! 不同因素 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 (" ) ] 因素 缓解情况! 5! ! ! ! ! 4@/4 ( A ’% B )) ! % 2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2 $+ % 年龄 ( 岁) ! ’" 2 ’# ! ! ! ! ! ’# 2 $? ! ! ! ! ! $? 2 *? ! ! ! ! ! &0% 并存疾病! 无并存疾病 ! ! ! ! ! 糖尿病 ! ! ! ! ! 慢性支气管炎 ! ! ! ! ! 痔疮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作者:谢丽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化疗知识宣传、保护静脉、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等。
结果本组患者60例较顺利地完成各自的化疗周期,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3例因化疗后感染而死亡。
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白血病化疗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患者康复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1]。
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2],联合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缓解率可达80%以上[3]。
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可带给患者很大的痛苦,从而使患者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依从性,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健康。
通过加强对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医院收治的64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男41例,女23例,年龄18~67岁,平均34.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6例,慢性白血病15例。
2 护理方法2.1 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白血病临床症状突出且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对本病的预后有所了解,因此,患者的思想负担较重,有极大的心理压力,而治疗费用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及疾病本身长期化疗所带来的躯体不适,都会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反应。
护士应同情关心患者,了解其个性特征,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同时做好心理疏导,介绍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新进展及治疗后长期生存的病例,帮助其消除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同时做好家属安抚工作,调动患者与疾病斗争的积极性,配合治疗。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的医院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

了患者的性别 、 年纪 、 住 院 日期 、 疾病类 型、 化疗 周期 、 体温 、 血
象及 医疗 性 侵 入操 作及 医 院 感染 发 生 的 情 况 等 。 医 院 感 染 诊
断标 准 以 卫 生 部 办 公 厅 2 0 0 ] 年 1 月 3 日印 发 的 《 医 院感 染 诊
断标 准 ( 试行) 》 为依据 , 结 合 病 历 资料 进行 诊 断 [ 3 ] 。
急 性 白血 病 是 造 血 干 细 胞 的 恶 性 克 隆 性 疾 病 , 发 病 时 骨
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 幼稚细 胞大 量增殖 , 蓄 积 于 骨 髓 并 抑 制正常造血 , 广 泛浸 润肝 、 脾、 淋 巴结 等 髓 外 脏 器 。 表 现 为 贫 血、 出血 、 感染 、 浸 润 等 征 象 。根 据 受 累 的 细 胞 类 型 , 可 分 为 急
医院 管理
急性 白血病 患者化疗后 的医感染预 防及护理措施分析
常 鑫 陈英 劳 永 聪
广 西 医科 大 学 附属 肿 瘤 医 院 , 广西 南 宁 5 3 0 0 0 0
【 摘 要】目的 : 探 讨 急性 白血 病 患者 化 疗 后 存 在 医 院感 染的 因素 , 如 何 预 防 并 针 对 其 感 染 因 素做 出护 理 措 施 。方 法: 选取 2 0 1 5年 O 1月 至 2 0 1 5年 1 2月 1 0 0例 急 性 白血 病 住 院 化 疗 后 的 医 院感 染 发 生及 治 疗 情 况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果 : 白血 病 发 生 医 院感 染 的几 率 为 2 4 . 9 , 好 发 于呼 吸 道 及 口腔 、 消化 道 。 感 染 病 原 茵 以 革 兰 氏 阴 性 茵 为
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期间感染及治疗研究

11 一 般资料 .
选 择 20 0 3年 5月 ~ 0 8年 5 我 院 血液 科 住 院经 确 诊 的 9 20 月 O
例次 医院感 染 A m L 患者 。其 中男 5 例 , 3 例 , 7 女 3 年龄 2 ~8 , O O岁 平
均5 0岁。 性淋 巴细胞 白血病 ( L )9 , 急 A L 2 例 急性 非淋 巴细胞 白血病
对 20 03年 5月~ 08 5月我院9 例次急性 20 年 0
白血病化疗后医院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 中图分类号 】t 5 L 7 5 化疗 大卉量 j 感染 治疗
大剂量化疗急性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真茵增多, 感染部9 r呼吸道最 - x
【 文献标识码 】 A
( N L6 例 。临 床表 现 : A L )1 患者 出现 咽痛 、 咳嗽 、 咳痰 , 周 肿胀 、 肛 疼
痛 , 频、 急, 痛、 尿 尿 腹 腹泻 等不 同部位 感染 症状 。 1 感 染诊 断标准 [ . 2 z l ( ) 热 > 8C, 过 4 小 时 ;2 呼 吸道 、 1发 3 ̄ 超 8 () 口腔 、 胃肠 道及 肛 周
墨固 . 。 论源自著 急性 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期间感染及治疗研究
乐凌 云
( 江省 宁波市余 姚 人 民医院 浙 浙 江宁 波 35 0 1 4 0)
【 摘要】 目的
为多 见。结论
探讨急性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 方法
A L患者 化疗期 间 常并 发感染 , 加 强预 防 , 应 积极 治疗 。
【 文章编号】 64 04 (081() o1一 2 17— 722 0 )oa一 o2 O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后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后的护理化疗是急性白血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而反复多次的穿刺及化疗的外渗可造成局部损伤,使病人感到疼痛不适,而经外周插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可减轻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1],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因此PICC置管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我科2009年以来在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中使用PICC 置管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我科共收治急性白血病应用PICC化疗者52例,年龄18~74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
导管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规格型号:7617405,产品标准编号YZB/USA0235-2008。
插管选择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其中首选贵要静脉。
插管后导管尖端到达上腔静脉中下1/3处,置管后经X光定位确定置管成功。
2 护理问题及措施PICC的应用为化疗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提高了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为一种置入性、创伤性操作,PICC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机械性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等。
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全面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结合临床相关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如下:2.1机械性静脉炎有关资料显示,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插管时的机械损伤、化学刺激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
①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士操作,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穿刺部位。
②置管后12小时预防性应用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3天[2]。
③如出现静脉炎时,应嘱患者抬高患肢,避免过度活动,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间歇期用喜疗妥涂擦。
④化疗过程中,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加强巡视。
2.2感染由于化疗药物可导致白细胞数量减少、患者免疫力下降和营养缺乏,这对PICC后的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与护理

护理 学杂 志 2 0 0 2年 l 月 第 l 1 7卷第 l 期 l
・
85 ・ 5
4 对 策
4 I 认 真 收集 病 史 , 好 消 毒 隔 离 . 做 人 院 病 人 均 应 详 细 询 问肝 炎 史 及 与 乙肝 病 人 的 接 触 史 , 好 人 院 乙 肝 三 系 检 查 。 发 现 HB 感 染 做 V 的病 人 , 格执 行 消毒 隔 离 , 用 一 次 性 生 活 用 具 。 严 使 餐 后 行 餐 具 消毒 , 后 物 品 先 消 毒 后 清 洗 , 大 消毒 用 加 液 剂 量 , 长 浸 泡 时 间 。保 持 病 区 清 洁 、 气 流 通 , 延 空 创 造 舒 适 、 洁 的 环 境 。条 件 允 许 可 将 HB 感 染 整 V
认 真 洗 手 , 属 带 人 的 食 品 统 一 保 管 , 时 、 量 发 家 定 定
放 , 止 其 他 病 人 相 互 传 吃 , 叉 感 染 , 断 传 播 途 防 交 切
径。
1 甘 景 梨 , 培 泉. 神 分裂症 病人 乙 型肝 炎病 毒感 染 的血 罗 精
清流 行病 学 调查 . 临床精 神 医学 杂志 ,9 6 6 1 : 19 ,( )8 2 李 学 信 主编 . 流行病 学. 2版. 第 北京 : 中国 医药科 技 出版
注 射 乙 肝疫 苗 , 定期 复 查 乙肝 三 系 , 少 HB 感 染 减 V
的机 会 。
参 考 文 献
4 2 控 制 重 点 病 人 , 护 易 感 人 群 . 保 对 新 人 院 、 情 严 重 、 活 不 能 自理 及 儿 童 、 病 生 老
年 病 人 , 做 好 重 点 基 础 护 理 及 生 活 护 理 , 调 饭 前 要 强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L)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特点和易感因素。
方法对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6例病人发生52例感染。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粘膜最多见。
感染病原菌主要为G-菌和真菌。
大剂量化疗、白细胞减少、广谱抗菌素使用、住院时间延长,是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
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应加强监护。
中性粒细胞2.0×109/L者,注意保护性隔离。
应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易感因素急性白血病(AL)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和反复化疗粒细胞减少,易受病原菌侵袭,院内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且常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因此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院内感染已愈来愈受到重视。
作者对2005年至2010年入住本院的86例112例次A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感染发生的特点和防治对策。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总共住院112例次。
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14~75岁,中位年龄37.5岁。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7例(M116例、M212例、M310例、M45例、M513例、M6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诊断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1.2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1]中的诊断标准进行判定。
①由血、咽、痰、尿、病灶分泌物等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并有相应部位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结果者共39例次。
占34.8%;②有发热(T38.5℃)3~5d以上,肛周疼痛、红肿,经全身及局部抗炎治疗后红肿消退,体温正常者5例次。
③体温超过39℃,3~5d以上,不能以原发病解释,多部位致病菌培养阴性,抗炎治疗有效者68例次,占60.7%。
1.3防治措施粒细胞缺乏患者常规予以朵贝氏液漱口,1:5000高锰酸钾坐浴,有条件者进层流室,应用G-CSF,加强支持疗法,及时补充成分血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护理#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医院感染58例的护理
胡带翠
广西百色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53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临床预防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2007-02-2010-09于右江民族
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化疗的急性白血病且发生院内感染的58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
结果58例急性
白血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58例次感染)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多见,其次为肛周感染、皮肤感染等。
58例咽
拭子培养结果阳性者24例次,痰培养结果阳性者占6例次,血培养及中段尿培养阳性者各2例次,其他标本培养
阳性者1例次。
检出菌株43株中真菌18株,革兰阳性菌15株,革兰阴性菌10株。
结论加强呼吸道、口腔、肛
周、皮肤及感染前预防及护理,对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主题词:白血病/药物疗法/护理;急性病;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R73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647(2011)33-8266-01
我院2007-02-2010-09共收治1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者共58例,现将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45.3?13.2)岁。
均根据血液病诊断标准中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1]而明确诊断,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5例。
入院化疗时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拍胸片等各项检查均未见感染,且并未处于感染潜伏期。
均为入院48h后发生感染。
1.2护理方法
1.2.1呼吸道感染预防及护理呼吸道感染预防的主要方式即尽可能切断感染途径。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化疗区域进行紫外线消毒;每周对患者病房进行封闭性过氧乙酸消毒后再开窗通气。
凡有呼吸道感染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均不能进入病房,同时限制患者病房人员进出频率,每次仅允许1人探视且时间在0.5h以下。
所有进入病房的人员均一律配戴口罩及帽子、穿鞋套,并用手消液消毒手以防手交叉感染。
患者病房室内温度应保持相对恒定,冬天维持在18~22e为宜,相对湿度以55%左右为宜。
如患者有咽痛、痰多等症状,可给予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治疗,以尽早控制感染,同时叮嘱患者多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将气道分泌物及时排出以预防痰液蓄积加重感染。
1.2.2口腔感染预防及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通常化疗后会出现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患者自身抵抗力降低。
与之相随,口腔内自洁作用也进一步减弱,口腔内正常菌群繁殖增多而易引发黏膜溃疡等口腔感染症状[2]。
故必须加强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以预防感染。
通常患者可用软毛牙刷于晨起、饭后、睡前清洁口腔,但用力要轻以防造成牙龈等损伤。
所用牙刷应每周进行2次消毒。
化疗期间应禁烟酒、少食或不食刺激性食物,多漱口、多喝水。
对易引发口腔炎的化疗药可进行预防性用药以降低其发生率。
1.2.3肛周感染预防及护理化疗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消化道护理,尤其是肛周护理。
患者大便后应用温开水清洗肛周,并用高锰酸钾液(1B5000)进行坐浴。
同时合并有痔疮、肛裂者应常规性应用栓剂治疗。
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定期进行肛周皮肤黏膜检查以尽早、及时了解患者肛周情况并对感染尽早进行处置。
如患者发生肛周感染,可在上述坐浴基础上联合红外线局部治疗,对合并肛周脓肿者进行局部细菌培养,并根据其培养结果进行敏感抗生素灌肠抗感染治疗。
1.2.4皮肤感染预防及护理护理人员在对不同患者进行皮肤护理前应进行手部消毒,以杜绝由手引起的交叉感染。
在对患者进行各项穿刺前,护理人员应用碘伏对局部皮肤进行2遍消毒,并在拔除穿刺针后也进行消毒以降低感染概率。
化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叮嘱其切勿进行抓搔,并可根据医嘱给予激素治疗。
对发生皮肤感染的患者,程度轻者,可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以提高炎症吸收速度、减轻炎症反应;对程度严重、创面较大甚至有化脓性病灶这,可给予中药消炎药物进行病灶湿敷[3],以促进其创面尽早愈合。
1.2.5感染前预防及护理化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测定,并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变化,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情况。
如患者中性粒细胞数量在0.5@109/L以下或白细胞数量下降至0.5@109/L以下,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将明显增加,故在对患者血常规动态监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上述改变,应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给予细胞刺激因子以提高白细胞数量。
护理上要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心率、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并对其易感染部位多进行观察,同时严格采取保护性隔离。
2结果
本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多见,其次为肛周感染、皮肤感染等。
咽拭子培养结果阳性者24例次,痰培养结果阳性者占6例次,血培养及中段尿培养阳性者各2例次,其他标本培养阳性者1例次。
检出菌株43株中真菌18株,革兰阳性菌15株,革兰阴性菌10株。
3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化疗效果,故必须加强患者化疗期间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从本资料看,加强呼吸道、口腔、肛周、皮肤及感染前预防及护理,对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68-194.
[2]林桂兰,高洁.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口腔感染的护理[J].实
用护理学杂志,2010,20(6):103.
[3]程丽,徐瑞莲,王雅静,等.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预防感染的护
理干预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2):240-241.
收稿日期:2011-04-15责任编辑:魏建
#
8266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11月第11卷第33期Chin J M is diagn,Nov2011Vol11No.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