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3酵母菌教学案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8基因教学案

热主题8 基因[微网构建][对点微练]1.人体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是不同的,如下表为三种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细胞类型基因存在情况基因表达情况甲乙丙丁甲乙丙丁甲状腺细胞√√√√√√骨骼肌细胞√√√√√√肝细胞√√√√√√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有关的酶的基因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ATP合成酶的合成有关的基因C.三种细胞基因表达不同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不同D.三种细胞都有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解析:选C。
甲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表达,因此可能是控制甲状腺激素合成有关的酶的基因,A正确;丁基因在甲状腺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中都表达,说明可能是控制ATP合成酶的合成有关的基因,B正确;三种细胞基因表达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三种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所含遗传信息是相同的,C错误,D正确。
2.下图中a、b、c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3个基因,m、n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一定控制生物的三种性状B.m、n片段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会导致基因突变C.若a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可能不变D.a、b、c均可在细胞核中复制及表达解析:选C。
该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不一定控制生物的三种性状,可能是三个基因控制同一性状,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m、n片段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故其碱基对发生变化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若a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可能不变,C正确;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a、b、c均可在细胞核中复制及转录,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D错误。
3.(2019·重庆高三模拟)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解析:选A。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5洋葱课件0

部
分
考
前
高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3.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提取洋葱叶片光合色素时的研磨步骤,加入少量 SiO2 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 叶绿素被破坏 B.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是材料为黄化叶片
C.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 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来 D.④表示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其中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 体配对现象 解析:选 C。加入 SiO2 是为了使研磨的充分,CaCO3 可以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A 错误;若材料为黄化叶片,不含叶绿素但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滤纸条上应有色素带, B 错误;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中压片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 相互分散开来,C 正确;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前期,而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D 错误。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新92 高0 考2 高1 考/ 生4 物/ 二1 轮7 复 习 第 二 部 分 考 前 高
新12
高0
考2
高1 考/
休息时间到啦
生4
物/
二1 轮7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
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休息一下眼睛,
习 第 二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 对身体不好哦~
解析:选 B。洋葱根尖细胞含有脂肪,因此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 到橘黄色的颗粒,A 正确;洋葱根尖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故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 续分裂的过程,B 错误;染色体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可看到,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 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故观察不到染色体,C 正确;洋葱管状叶细胞中含有叶 绿体,可作为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材料,D 正确。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13生命系统中的“反馈调节”教学案

热主题13 生命系统中的“反馈调节”[微网构建][对点微练]1.(地方卷重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2017·江苏,24B) B.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一定存在反馈调节(2014·广东,2④)C.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一定存在反馈调节(2014·广东,2③)D.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2011·江苏,20A)答案:C2.(2019·天津红桥区一模)下图表示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与图示模型不符的是( )A.甲表示水体污染加剧,乙表示鱼虾死亡增多B.甲表示种群数量增多,乙表示种内斗争加剧C.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甲表示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乙表示捕食者数量增多解析:选A。
水体污染加剧,使得鱼虾死亡增多,进而加剧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A 符合题意;种群数量增多,加剧了种内斗争,而种内斗争抑制了种群数量增加,属于负反馈,B不符合题意;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又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C不符合题意;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使得捕食者数量增多,进而抑制被捕食者数量增加,属于负反馈,D不符合题意。
3.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 表示促甲状腺激素、T3和T4表示甲状腺激素。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垂体释放TSH方面,TRH与T3和T4之间具有拮抗关系B.在下丘脑释放TRH方面,TSH与T3和T4之间具有协同关系C.在短反馈和长反馈的作用下,图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不同激素的靶细胞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各种靶细胞内的基因不同答案:D。
2020江苏高考生物二轮课件:考前高分冲刺策略二 教材“边角”冷知识热考

边角 5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 ____________ 组 成 的 网 架 结 构 ,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 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摘自必修 1 P47“小字内容”]
[点睛] 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原 理是物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蛋白质在高浓度盐溶液中析出,而 DNA 是在低浓度盐溶液中析出,盐析为可逆反应。
【预测】 下列关于蛋白质变性和盐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变性是由肽键断裂造成的 B.将抗体溶于 NaCl 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C.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 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 D.盐析会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但肽键不会水解
边角 4 溶酶体与硅肺
(社会责任:关爱生命)
科学家发现有 40 种以上的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如矿工中常见的职
业病——硅肺。当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________ 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________,使其中的________释放出来,破坏细
解析:选 C。免疫系统可以特异性的识别糖蛋白等物质,磷脂不具有特异性,动物不 会对导入的脂质体小泡产生免疫反应,C 错误;可在包埋有药物的脂质体表面插入抗 体,利用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来靶向给药,D 正确。
边角 7 通道蛋白
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它包含两大类:水通道蛋白和离
第二部分 考前高分冲刺方略
策略二 教材“边角”冷知识热考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6教材实验中“酒精”及其作

热主题6 教材实验中“酒精”及其作用[微网构建][对点微练](2019·四川南充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生物实验中常用酒精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常用酒精处理花生子叶,是为了便于染色B.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酒精和盐酸混合处理根尖,使组织细胞分离开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常用无水乙醇来分离四种色素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常用酒精吸引小动物解析:选B。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项错误;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酒精和盐酸混合处理根尖,使组织细胞分离开,B项正确;无水乙醇可用于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不能用来分离四种色素,分离色素用层析液,C项错误;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常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固定小动物,D项错误。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14生命系统的稳定性教学案

热主题14 生命系统的稳定性[微网构建][对点微练]1.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与这种稳定状态无关的因素是( )A.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B.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C.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D.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选A。
当生态系统发展达到平衡后能够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整体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B、C、D项不符合题意;大量物种更替阶段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能保持相对稳定,A项符合题意。
2.(2019·长沙一模)反馈调节有助于生物的平衡稳定,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神经调节中不存在反馈调节B.人体激素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C.高等动物渗透压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反馈调节解析:选A。
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A错误;人体激素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和血糖调节中都存在反馈调节,B正确;当高等动物的渗透压发生改变时,机体通过相关调节,使渗透压恢复正常状态,该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C正确;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正确。
3.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保证了细胞能量供应的稳态B.细胞凋亡对维持多细胞生物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起关键作用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D.生态系统处于稳态时,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变化解析:选C。
ATP和ADP之间快速、持续的相互转化保证了细胞的能量供应,A项正确;细胞凋亡可以完成细胞的自然更新、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等,从而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态,B项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为拮抗作用,C项错误;生态系统处于稳态时,环境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物种组成也可以发生变化,D项正确。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5洋葱教学案

热主题5 洋葱[微网构建][对点微练]1.(2018·高考海南卷)在不染色的条件下,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A.紫色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B.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D.紫色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解析:选C。
紫色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和伸长区细胞液泡无颜色,不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为紫色,适宜在不染色的条件下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故C正确。
2.洋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洋葱根尖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B.用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C.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可以选用洋葱管状叶做实验材料解析:选B。
洋葱根尖细胞含有脂肪,因此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A正确;洋葱根尖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故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B错误;染色体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可看到,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故观察不到染色体,C正确;洋葱管状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作为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材料,D正确。
3.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提取洋葱叶片光合色素时的研磨步骤,加入少量SiO2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B.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是材料为黄化叶片C.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来D.④表示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其中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解析:选C。
加入SiO2是为了使研磨的充分,CaCO3可以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A 错误;若材料为黄化叶片,不含叶绿素但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滤纸条上应有色素带,B错误;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中压片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来,C正确;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9RNA教学案

热主题9 RNA[微网构建][对点微练]1.(2019·湖南常德一模)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的tRNA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B.性激素的合成以mRNA为模板C.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D.有的RNA分子能加快某些化学反应的进行解析:选D。
一种tRNA分子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A错误;蛋白质的合成以mRNA为模板,而性激素属于脂质,不以mRNA为模板,B错误;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开始转录,C错误;有的RNA分子具有催化作用,能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的进行,D正确。
2.(2016·高考海南卷)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
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逆)转录过程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解析:选C。
该RNA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经逆转录形成DNA,然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Y物质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应抑制该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3.(2019·日照高三质检)研究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含有一种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HSATⅡ非编码RNA与蛋白质可自由通过核孔B.HSATⅡ非编码RNA彻底水解后可得到5种终产物C.HSATⅡ非编码RNA与rRNA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D.患者血液中检测到HSATⅡ说明癌细胞已经严重扩散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主题3 酵母菌
[微网构建]
[对点微练]
1.(2018·高考海南卷)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解析:选D。
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生物,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乳酸菌为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有线粒体、溶酶体等膜性细胞器;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但有拟核,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溶酶体等膜性细胞器,B、C正确,D错误。
2.(2018·高考天津卷)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解析:选C。
据题图分析t1~t2时段,O2的含量迅速下降,因此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时可大量增殖,t1时O2消耗量大,产生能量多,酵母菌增殖产生的后代数目多,t3时O2含量少,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在消耗葡萄糖量相等的情况下,有氧呼吸会比无氧呼吸产生更多的CO2,据图分析,t3时酵母菌产生CO2的速率与t1时几乎一致,则说明t3时葡萄糖消耗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题中信息说明酵母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的,降低温度则酶的活性下降,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延长,C错误;实验中由于O2含量的下降,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酸性重铬酸钾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正确。
3.(高考题重组)下列有关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生产酒精的细胞部位是细胞质基质,产生酒精时细胞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观察到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球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无须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解析:选C。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B正确;线粒体的观察需要染色,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没有染色,C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可形成自身前后对照,无须设置空白对照,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