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本文从从我国高层建筑的设计现状及国际高层建筑的设计发展的趋势出发,对高层建筑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趋势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1)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

一方面,因为楼房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楼房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是与楼房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某一定高度楼房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2)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

(3)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4)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

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我国的高层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1. 钢材的国产化国内钢铁企业根据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标准的要求,制订我国第一部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材标准《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YB 4104-2000),比目前仍在实施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 T1591-94)又前进了一步,其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更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和推动力。

在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在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国家。

例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地标。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我国地震频发,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尤为重要。

大部分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过于追求高度和造型,而忽视了结构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也使得高层建筑结构更加复杂,需要更高水平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领域不断进行着创新和探索。

首先是在材料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在建筑结构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钢结构、混凝土、玻璃等常见材料上进行了技术革新,而且还积极推进了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等。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将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其次是在结构设计上的创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正在向着更加安全、经济、环保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有限元分析(FEA)等技术已经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结构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也得到了应用,例如结构与建筑、结构与地基等专业的互动性更强,有助于提高整体结构体系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我国政府也在高层建筑结构领域加大了支持力度。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动高层建筑结构创新的政策和规定,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一、引言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前沿发展方向。

二、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1. 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高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各国纷纷投资兴建高层建筑,以满足人们对住房、办公和商业空间的需求。

2. 结构技术进步:高层建筑结构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复合结构等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抗震性和抗风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3. 绿色建筑趋势: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越来越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上。

通过采用节能材料、智能化系统和绿色技术,高层建筑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影响。

4. 安全风险挑战: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如火灾、地震和恐怖袭击等。

因此,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三、高层建筑结构前沿发展方向1. 超高层建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高层建筑的兴建已成为一种趋势。

超高层建筑不仅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空间,还能够改善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的垂直发展。

2. 智能化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将越来越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高层建筑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测、智能化管理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3. 绿色建筑创新: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可再生能源、雨水收集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等绿色技术,高层建筑可以实现零排放和循环利用。

4. 抗灾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要更加注重抗灾能力的提升。

通过采用抗震、防火和防洪等技术措施,高层建筑可以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四、结论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在满足人们对空间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绿色建筑创新和抗灾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物,通常指高度超过约50米的建筑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有限,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是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运行的关键。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过程。

早期的高层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如古代城楼等;后来随着钢结构的发展,高层建筑开始采用钢框架结构,如美国的沃尔多夫-阿斯特里亚酒店;再后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开始采用钢混凝土结构,如中国的上海东方明珠塔等。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结构材料的发展。

随着钢材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结构材料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承重要求。

其次,结构理论的发展。

结构力学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人们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再次,建筑设计的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注重的是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优化和精细化,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广泛而多样。

在结构形式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钢框架结构、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空心楼板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高层建筑类型和地理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首先,足够的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需要能够承受自身重量、风荷载、地震力等外力作用,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其次,良好的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作为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再次,合理的结构刚度。

高层建筑的结构刚度需要能够在风荷载等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以保证建筑物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

最后,合理的经济性。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需要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以降低建设成本。

总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物被兴建,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

然而,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其结构问题自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本文主要谈论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

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框架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这两种结构形式在我国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都存在着脆弱性和刚性过大的问题。

这种属性在大地震时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失效,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伤害。

因此,随着我国地震监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需要不断地优化设计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其次,在建筑中使用的钢材价格的上涨也是一个问题。

这些涨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高层建筑的建造成本。

因此,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中不断优化设计结构,以提高使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再次,高层建筑的建造需要很高的技术和经验,特别是在地质复杂和气候恶劣的地区。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工程师和建筑师们的技术水平,并加强对建筑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

据统计,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已经占全球的8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已成为高层建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在国内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所以,高层建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加强抗震安全,提高设计精度和施工质量,合理利用资源。

发挥我国高层建筑业的优势优化结构体系,打造出更安全、更经济和更高效的新型构造形式以适应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

我国高度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结构现状与分析进展

我国高度250m以上超高层建筑结构现状与分析进展

综上所述,新型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方案在抗风、抗震、使用效率、外观 和空间变化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设计师们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限制, 选择最适合的结构体系方案。我们也应该看到,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还需 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希望本次演示所介绍的 新型结构体系方案能够为设计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第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为“错层式结构体系”。该体系采用错层式的设计方法, 将建筑平面划分为多个小的错层,每个错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这种 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风荷载对建筑的影响,提高建筑的抗风能力。同时,每 个错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可以独立承受地震作用,从而提高建筑的 地震安全性。
内容1: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模 拟技术的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模拟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采 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混合模拟等。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等,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好等 优点。物理模拟方法则是通过实模拟和物理模拟的优点,以提高模拟的精 度和效率。
另一个例子是美国的某超高层建筑,该建筑高度为828米,采用悬索结构体 系。在施工前期,通过物理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 确性。同时,根据模拟结果,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了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 出现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
内容3: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模 拟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基本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高层建筑在城市景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些建筑的施工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施工模拟技 术的应用逐渐成为关键。本次演示将围绕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模拟技术的最新进 展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2 高层建筑 结构设计 特点
对于高层 建筑 结构 , 可以设想成为一个从地基升起 的竖 向悬
3 . 3 框 架一 剪 力墙结 构体 系
当框架体系 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 往往需要在建筑
壁构件 , 承受水平侧 向荷载和竖 向重力荷载的作用 。相对于较低 平面 的适 当位置设置较大 的剪 力墙 来代替部分框架 ,便形成 了 剪力墙体 。在承受水平力 时, 框架和剪力墙通过 有足够刚 楼房 而言 , 高楼 结构更柔一 些, 在地震作用 下 的变 形更大 一些 。 框架一
建材发展导 向 2 0 1 4年 1月
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李莲 萍 弋 刚
陕西 户县 7 1 0 3 0 0 ) ( 户县建筑企业管理服务中心
摘 要 : 随 着市场 经济的迅猛发展 , 建 筑正朝向更 高的方 向发展 , 世界 范 围内逐渐产 生 了很 多著名的 高层 、 超 高层 建 筑。本文简要介 绍 了高层 、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 系, 以及结构体 系的特 点及应 用, 本文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六个特点 , 并介 绍 目前 国 内高层建筑的六大结构体 系: 框架结构体 系、 剪力墙结构体 系、 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体 系、 框 一筒结构体 系、 筒中筒
为 了使结构在进 入塑性变 形阶段后 仍具有较 强 的变 形 能力 , 避 度 的楼板和连梁组成协 同工作 的结构体系 。在体系 中框架 体系 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剪力 。框架一 剪力墙体 免倒塌 , 特 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 当的措施 , 来保证结构具 有足 主要承受垂直荷载 ,
够延性。
对于结构设计 来讲 , 按照 建筑使用功 能的要求、 建 筑高度 的 成 的开孔简体称 为框 筒;简体 四壁 由竖杆和斜杆 形成的桁架组 不 同 以及拟建 场地 的抗 震设 防烈度 以经济 、 合 理、 安全 、 可 靠 的 成则称为桁架筒 。筒 中筒 结构体系 由一个或 多个 简体为主抵抗

国外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及趋势

国外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及趋势

国外多高层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及趋势自从人类建筑历史开始,木材一直是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钢铁和混凝土逐渐成为更为主流的建筑材料。

然而,在近几十年来,木结构建筑重新受到了关注,并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国外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近年来,欧洲和北美地区出现了一批富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高层木结构建筑项目。

这些项目利用高强度的木材,如机械化的木材、胶合木等,来实现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例如,奥地利和德国等国已经修改建筑规范,允许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建设,并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瑞典是木结构建筑的领头羊之一,该国的“木建筑之城”项目为许多创新的木结构建筑提供了机会。

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高层木结构建筑因其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减少碳排放等特点,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想选择。

随着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政府开始积极推动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2.技术创新: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目前,高强度木材的研发、机械化工艺的改进以及新的设计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为木结构建筑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应用范围和高度将更加广泛和实用。

3.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建筑形式,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层木结构建筑在防火、抗震等方面可以达到与传统建筑材料相当的安全标准。

总的来说,高层木结构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正逐渐在国外得到关注和普及。

虽然还存在一些挑战,如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建筑技术的改进,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高层木结构建筑有望在未来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层建筑似乎只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象征或城市中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但是随着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多,简单了解一些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应用情况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发展历程建筑结构发展趋势
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领土结构、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代替传统的砖、石、木结构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建筑高度的增加、层数的增多、跨度的增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

回顾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代表建筑是美国1931年建成的纽约帝国大厦(高381m,102层)、1972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姊妹楼(417m和415m,100层,“9.11”事件中被毁)和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441.9m,110层),前苏联和波兰与1953年和1955年分别渐层的莫斯科国立大学(239m,26层)和华沙科学文化宫(231m,42层),1978年澳大利亚悉尼建成的MLC中(229m65层)。

1985年以来,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朝鲜及中国等国家迅速发展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其中有1996年建成的深圳的帝王大厦(高325m,69层)、广州中信广场(321.9,80层),1998年建成的吉隆坡石油大厦(400m,88层)上海金茂大厦(395m,69层)。

将世界上最高的100幢高层建筑的建筑年代和在世界上各地的分布表作统计可看出:随着时间推移20实际中,北美洲在前100幢高层建筑中所占的数量由多变少,而亚洲则从无到有,由少变多。

并由此推论在21世纪中亚洲将成为世界建造高层建筑的中心。

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

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了现代形式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

1898年修建的secodRandMeNa119 层大楼(美国,芝加哥),是世界上第一幢具有现代形式的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而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为世界上第一幢具有现代形式的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而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为1903 年修建的位于美国Cincinnati 的InallaBuildin和法国巴黎Franklin 公寓。

所以,现代形式的高层建筑,只有117 年的历史。

到了20 世纪50 年代以后,由于轻质高强材料研制成功,抗风、抗震结构体系的发展,新的设计计算理论的创立,电子计算机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新的施工技术和机械不断涌现,为大规模地、较经济地建造高层建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高层建筑得到迅速发展。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其结构体系的发展历程也类似于钢结构的结构体系,由最初的框架结构(1903 glnallsBuildin )逐渐发展出框
结构的构件可在工厂加工和制作,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钢是建造高层建筑结构比较理想的材料,但是全钢结构用钢量大,造价高,耐火性能差,需用昂贵的防火涂料。

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节省钢材、造价低、材料来源丰富、可模性好等优点,且承载力也不低,经过合理设计也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因此,只有在发达国家,大多数的高层建筑才采用钢结构形式,而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的高层建筑采
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且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钢筋混
构的优点,发达国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

当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断面尺寸大,减少了建筑使用面积;自重大,致使基础造价增高,抗震性能也不如钢结构。

因此为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特点,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是同时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混合结构或组合结构。

该结构形式经合理设计,可取得经济合理、技术性能优良的效果,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发展的方向。

高层建筑的发展,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建筑师从过去强调艺术效果转向重视建筑特有功能与技术因素。

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朝着技术功能先进和艺术完美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1 新材料、超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

现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已达到C100 以上。

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混凝土有利于减小结构构件的尺
须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发展轻骨料混凝土、轻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
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必将给高层建筑结构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从强度和塑性方面考虑,钢是高层建筑结构的理想材料,增进或改善钢材的强度、塑性和可焊性性能的工作人们从未停止过。

特别是对新型耐火耐候钢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使钢材减小或抛弃对防火材料的依赖,提高建筑用钢的竞争力。

复合材料用于制作高层建筑部分构件正在开发和实践中。

2 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
如前所述,经合理设计的混合结构可取得经济合理、技术性能,如抗震性能
今后建造混合结构的比率将会越来越大。

3 新的设计概念、新的结构形式的应用
化,应运而生新的设计概念和结构技术的深化,采用新的结构体系,如巨型结构体系,蒙皮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建筑立面设置大洞口以减小风力,采用结构控制技术设置抗震机构等。

4 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度出现新的突破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在数量、质量及高度上都有了大飞跃,高层建筑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随着世界人口越来越多,人均居住面积的逐渐减少,高层建筑能够在占有较少土地的情况下容纳更多的人居住必将在未来的建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供性能更好的高层建筑材料,建造结构更合理且兼具环保节能功能的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层建筑是值得越来越多建筑设计师所应关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