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与传统杂技艺术的融合创新
新形势下杂技艺术的创新路径探索

艺 术 的角 度 来 了解 我 国辉 煌 灿 烂 、博 大 精 深 的 民族 文 化 。通 ( 一) 观 念的创新。 杂 技 工 作 者 的艺 术 观 念 要 有 所 仓 U 新, 过 这 种 方 式 ,我 国杂 技 才 可 以牢 固掌 握 创 作 的方 向 ,在 物 欲 对于传统杂技艺术的传承 ,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几年来 , 横 流 的现 代 社 会 始 终 保 持 自身 的个 性 特 征 ,获 得 长 足 稳 定 的 许 多 杂 技 团 的 生 存 与 发 展 均 离 不 开 创 新 杂 技 ,杂 技 艺 术 家 也 发 展 。 ( 二 ) 提 高 与 创 新 。实 际上 ,只 有杂 技 演 员 深 化 对 客 观 纷 纷 通 过 自身 的探 索 ,不 断 利 用 新 的素 材 与 传 统 杂 技 的融 合 事 物 规 律 的认 识 ,准 确 把 握 客 观 规 律 ,同 时需 要 审美 主体 对 进行节 目的创新 ,杂技艺术在 国际舞 台上获得 了很大 的进步 杂技 艺术 产 生 推 动 力 ,才 能 促进 杂 技 艺 术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成 与 发 展 ,杂 技 演 员一 方 面 表 达 了杂 技 艺 术 的视 觉 美 感 ,另 一 功 的 杂技 表 演 ,依 赖 于 演员 对 观 众 神 经 的 触 动 ,并 打 动 其 情 方 面 也 彰 显 了 自身 的观 念 。
《 戏剧之家 》2 0 1 5年第 O 1( 上 )期 路 径探 索
窦青华
( 江 苏省 盐城 市杂技 团 江 苏 盐城 2 2 4 7 0 0)
【 摘 要】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人们 的审美水平 日益提高 ,对 杂技艺术有 了更高 的要 求,但传 统 的杂技 艺术难 以跟上 时代发展 的步伐 ,难 以在 激 烈的市场 竞争 中获得长足 稳定 的发展 。本 文将分析 我国杂技艺术 的发 展现状 , 从方 向和路径两个 方面探讨杂技艺术的创新 ,以期促进杂技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 关 键词 】 新形势 ;杂技艺术 ;创新
传统与现代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

传统与现代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中国艺术是源远流长的,既有传统古老的形式,也有现代新兴的表现方式。
本文将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传统中国艺术表现形式1. 书法与绘画中国的书法与绘画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统的毛笔和墨汁为媒介,通过线条、笔触和墨色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韵味。
书法追求文字的优美和气韵,而绘画则注重形象的表现和意境的传达。
2.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以古琴、笛子、丝竹等乐器为主,融入了东方哲学与审美理念。
它通过音律的变化和乐器的合奏,表达出对自然、情感和精神的追求。
3.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歌唱、舞蹈、表演和杂技为特色。
它通过面谱、动作和唱腔的传统技巧,展现出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情感变化。
二、现代中国艺术表现形式1. 当代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包括绘画、摄影、雕塑、装置艺术等。
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和形式,表达个人的审美观点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2. 现代舞蹈现代舞蹈突破了传统舞蹈的形象和规范,注重个体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它采用多样的舞蹈技巧和肢体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舞蹈形式,表达对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体验。
3. 电影与电视剧电影和电视剧作为现代大众娱乐形式,也成为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电影与电视剧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视觉效果的呈现,向观众传递情感、价值观和社会意义。
三、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联系与变化1. 融合与创新传统与现代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艺术在融入传统元素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例如,在传统绘画中加入当代元素或运用现代技术,使传统艺术形式得到更新和发展。
2. 反思与批判现代艺术也常常对传统进行反思和批判,通过批判旧有观念和制度,呼吁社会变革和思维的解放。
这种反思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也体现在艺术家对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的思考。
3. 多元与包容现代艺术对于各种形式和风格的接纳与包容性更强,艺术家可以自由地选择表现方式和创作内容,从而展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风貌和更广泛的审美观点。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新的转型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新的转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其中浸润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艺术。
古代中国文化传承助之于今,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和赞誉。
如今,中国已步入21世纪,文化的转型和创新也正在迅速变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创新的转型愈发重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中的源头,也是一个国家文脉和精神的传承。
无论是博大精深的古诗词、瑰丽多彩的民间艺术还是世界闻名的京剧、杂技等,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
然而,在社会和科技的急速发展中,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一些观众的青睐,也难以满足现代文化观众的需求。
因此,为了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艺术,我们需要探索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一个更好的方法是发掘传统艺术的内在价值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传统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文化积累和生活的载体。
传统的工艺品、古建筑、诗词歌赋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在创新过程中,保持传统元素的原有风格,但也尝试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拓展,结合现代文化元素和审美特点,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另一个更好的方法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市场化运营,提升传统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传统艺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平台,使其得以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喜爱。
这也为传统艺术创新提供了机会,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可以让传统艺术更完美地呈现出自己特有的魅力。
同时,市场化运营可以为传统艺术提供经济支持和发展空间,为传统艺术创新带来更多元化的方式和途径。
最后,传统艺术也要通过教育和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
传统艺术的研究可以为其创新和发展带来更好的方向和动力,同时也能促进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的相互融合。
总之,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是鼓励艺术永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创新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创新模式,我们可以让中国传统艺术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以及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杂技表演节目技巧的创新

杂技表演节目技巧的创新杂技表演是一种集体协作和个人技能的综合表演艺术,其技巧和表现形式一直是受到人们追捧和研究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杂技表演的技巧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
本文就杂技表演节目技巧的创新进行探讨,分析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杂技表演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地创新。
传统的杂技表演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器械来完成各种技巧动作,现在随着机械、电子、光学、声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杂技表演在技术手段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现在的杂技表演中可以使用无人机、激光等高科技产品来完成各种动作,让表演更加具有惊险刺激和视觉效果。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为杂技表演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杂技表演中的各种动作和场景,增强了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在表演中加入更多的特效和互动元素,使得表演更富有情境感和沉浸感。
二、内容创新在杂技表演的内容创新上,通过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元素,可以使表演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现在有很多杂技表演融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等元素,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拓展杂技表演的表现内容,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来欣赏。
内容的创新还可以体现在表演的主题和构思上。
现在的杂技表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巧动作展示,而更多地表现出表演者对于生活、情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表达。
这样的表演不仅仅展示了技巧的高超,还涵盖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使得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三、舞台创新舞台作为杂技表演的重要载体,其创新也对整个表演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在,许多杂技表演开始尝试在舞台布景、灯光、音响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增强表演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一些杂技表演会选择在室外或非传统的场地进行表演,使得观众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到表演的魅力。
一些杂技表演开始尝试与不同的舞台艺术家合作,通过共同的创作和设计,打造出更加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舞台作品。
杂技艺术的创作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

杂技艺术的创作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杂技艺术是一种集体操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杂技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表演形式,而是在各个领域进行创新与结合,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围绕杂技艺术的创作特点及其发展前景展开深入研究。
一、杂技艺术的创作特点1. 多样性杂技艺术以其多样性而著称,不仅包括马戏、舞蹈、音乐等表演形式,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这种多样性使得杂技表演更具观赏性和创新性,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2. 高难度杂技表演的高难度动作需要表演者具备极大的身体协调性和技术功底。
这种高难度的表演形式挑战了观众的感官和心理,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成为了杂技艺术的一大特点。
3. 综合性杂技表演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集合了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
表演者不仅需要具备身体协调性和技术功底,还需要具备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这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给人以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
二、杂技艺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未来,杂技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 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杂技艺术在国际间有着广泛的传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杂技艺术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还可以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2. 结合现代科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融合现代科技元素。
例如利用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杂技表演更具时尚感和视觉效果。
这种创新结合将为杂技艺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 发展多元化未来,杂技艺术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在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还将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如结合舞蹈、音乐、戏剧等,形成更加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
4. 促进杂技人才培养杂技艺术的发展将促进杂技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杂技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杂技表演者和创作人才。
5. 传承与创新杂技艺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传统杂技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杂技表演节目技巧的创新

杂技表演节目技巧的创新1. 引言1.1 杂技表演的定义杂技表演是一种集体表演形式,通过人体各种能力的展示和协作,展现出高难度的动作和技巧,吸引观众的目光。
杂技表演源于中国古代,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杂技表演是皇宫及士族贵族的娱乐活动,展示着表演者的身体力量、灵活性和技术水平。
随着时代的变迁,杂技表演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不仅包括传统的杂技动作,还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表演内容。
今天的杂技表演不仅具有娱乐性,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结合体。
通过杂技表演,人们可以感受到表演者超强的身体控制能力和技巧性,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们对于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杂技表演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其纷繁复杂的动作和技巧,展示着人类身体的极限和潜力,引领着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惊奇与想象的艺术世界。
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杂技表演将会继续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1.2 杂技表演的意义杂技表演具有强烈的审美意义。
观众通过欣赏杂技表演,可以感受到身体的美感和力量感,同时也可以享受到表演带来的视觉与心灵上的震撼。
这种审美体验可以让人们忘却疲惫和压力,沉浸在表演带来的快乐和惊奇中。
杂技表演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
通过杂技表演,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杂技表演也可以为国家和民族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杂技表演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意义的艺术表达形式,对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杂技表演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技巧和表演,更在于传递文化和情感,带给观众深刻的审美和思考。
1.3 传统杂技表演技巧的挑战传统杂技表演技巧的挑战在于保持创新和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杂技表演技巧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杂技表演技巧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但在现代社会中,观众们对表演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承与创新——经典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展现

传承与创新——经典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展现艺术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的反映,同时也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和更新。
当代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在当代艺术中,经典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生命力,成为艺术家们最有力的灵感来源之一。
无论是从美学的角度还是文化的角度出发,经典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展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传承是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文化的延续。
当代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不断地探索民族文化的根源,寻找从传统到现代的承接之处。
宋代画家郑思肖在《竹径图》中描述的自然景色和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到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都是当代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例如,著名画家张大千曾创作了大量以谷树为主题的作品,其中就有不少受到郑思肖的影响。
艺术家们在传承中不仅保持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创造了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语言,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家们也在创作中不断推陈出新,将经典文化进行创新性的诠释和转换。
他们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禁锢,还深入分析和解读了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
例如,中国现代艺术家徐冰曾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创新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骆驼队形象,以此呈现当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在中国戏剧史上,曹禺、孙犁等戏剧家的作品也充分展示了当代戏剧艺术的创新思维和表现手法。
在当代艺术中,经典文化的展现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当代艺术家不断地寻求民族文化与国际化语境下的新产物,让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全新的展示形式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当代音乐中,可以听到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的演奏,这些乐器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还创造了新的音乐艺术形式。
在影视方面,一些电影和电视剧也将传统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当代故事情节中,更好地展现了经典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总之,经典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展现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经典文化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和表达。
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创新

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创新(第13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马戏论坛提交论文)◎ 文︱崔乐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传统杂技拥有悠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包含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它在融合、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多样的中国元素做出了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杂技艺术如何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广被关注的议题。
一、传统杂技艺术的发展与形态分类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由较单一的技巧表演到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变革。
传统杂技艺术在当代发生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体能开发与道具应用并举、技巧设计与技术难度共进、杂技耍弄与戏曲表演互融、传统杂技与现代马戏同辉等方面。
这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现代化创新,也有西方马戏大篷装置、照明技术与节目设计理念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今日的中国传统杂技艺术已经凸显杂多性和复合性,使其在形态分类上呈现出时代性特点。
如在马戏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多将传统杂技形态分为空中、地面、幻术(魔术)、优戏(滑稽)四大类;马戏传入之后,则有了文活、滑稽、马戏和技艺四类划分法。
其中的“文活”包括传统幻术和口技,“技艺”则由形体、耍弄、高空、力技四部分组成,但车技、跳板、浪桥和蹦床等外来影响的技艺没有包括其中。
近代以来,在民间还有魔术、滑稽、马戏和把戏的四类划分法,而“把戏”就是对中国古籍中出现的所有传统杂技的统称。
当代的传统杂技艺术在整个体系方面更加完善,其不同项目的形态特征更为明显。
在此,我们通过对传统把戏的进一步细化,将当代中国传统杂技艺术形态分为如下八类。
一为平衡类。
包括直立平衡和倒立平衡两种,前者如“走钢丝”,后者如“椅子顶”。
二为柔韧类。
着眼点在于人体腰、腿柔韧度的开发,如“缩骨术”“折腰术”类节目。
三为腾翻类。
包括自力腾翻和借力腾翻两种,前者主要靠虎跳、踺子、小翻等催发;后者主要有软杠、跳板、蹦床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技术与传统杂技艺术的融合创新
作者:杨进
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21期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杂技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人的目光。
经过近三千年的发展与演变,杂技这种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不断融入新的文化艺术,结合现代技术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表演形式。
关键词:现代技术传统杂技艺术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T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1-0102-01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各种文化艺术不断更新变化。
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及艺术魅力。
杂技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也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与变革。
在现代的杂技艺术表演中,杂技不仅仅呈现出“难”“险”“奇”等传统艺术特征,还更加体现出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
同时,现代化杂技不断吸收现代文化艺术、结合现代舞美技术、媒体技术等,在表演方式、表演风格、表演特色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创新,新增了“美”这一艺术特征。
现代杂技表演艺术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借助现代的媒体技术形成了新颖、美观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逐渐走出国门,将我国美轮美奂的杂技艺术呈现到国际舞台。
二、现代技术在杂技艺术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与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现代技术逐渐被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改变。
同样,现代技术也给杂技表演艺术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变革。
现代杂技艺术表演不再是局限于某一时间、地点,而是通过电视、网络等被广大观众欣赏,这给杂技艺术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市场与空间。
并且现代杂技技术通过结合布景、音乐、灯光、视频背景等现代技术,呈现出符合现代审美、吸引观众注意并且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表演效果。
现代杂技中运用的舞美涉及布景、音乐、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等,极大地丰富了表演的内容及形式。
还有一些杂技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典故、故事情节以及音乐剧等融入表演中,将单一的杂技体能表演呈现为一场美观大气的舞台剧杂技。
如别具特色的杂技音乐剧《新鹊桥会》,将牛郎织女这一古老的爱情神话与现代都市男女情感相结合。
整场演出音乐同样东西结合,温婉的民族音乐与刚劲的金属音乐碰撞。
既能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意识。
即使是国外观众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表演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该杂技舞台剧以中国江苏地区地方元素为特点创造组合,通过多媒体、灯光构成天河效果,用音乐剧的手法对牛郎织女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进行蒙太奇式的重新调和包
装。
塑造一场极具现代感的舞蹈杂技秀。
将东方美学与后现代风格的魔幻主义集于一体。
打造出国际化的杂技表演效果。
三、现代技术与传统杂技艺术的融合创新路径
在传统的杂技技术中辅以现代技术打造出新的表演风格,是当前杂技艺术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
杂技表演者在将现代艺术与传统杂技艺术进行融合创新时。
需遵循杂技艺术的特点与创作规律,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要突出舞台表演感染力,又不能喧宾夺主忽略了杂技艺术的本质。
(一)合理运用现代技术丰富表演内容
如何使杂技艺术呈现出新的表演形式与效果。
是当前杂技艺术领域不断思考、探索的问题。
当前杂技艺术利用现代技术丰富表演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些是在传统道具加入高科技元素或创造新型道具。
有的则是将杂技与其他艺术表演形式进行嫁接和融合,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
借助现代技术、融入多种文化表演艺术成为当前杂技艺术界的一种共识。
杂技创作者不应只追求表演技巧的难度与新奇度,也将节目整体表现效果、动作的衔接、音乐的融入以及舞台形象的设计等纳入作品思考中。
(二)扎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发展
杂技艺术在我国已有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
传统杂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地域风俗是其得以发展的根基,因此,在对杂技艺术进行创新时,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珍惜自己的本土特色,在广阔深厚的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国杂技的创新发展只有体现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
才让人们从作品中感受到中国时代和中国文化带来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力量。
(三)利用现代技术提升表演整体美感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杂技艺术也要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需要与观众的需求。
适当的与其他演出形式进行融合,将舞美、灯光、音乐等舞台技术手段引进到了杂技节目中,提升表演整体美感,给观众带来更加美观震撼的杂技艺术享受。
如在现代杂技节目中,将中外古典音乐或故事情节作为杂技表演的情景进行表演,不仅丰富了表演的内容与形式,给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还能兼顾国内外观众的历史文化差异,推动我国杂技走向国际舞台。
四、结语
传统杂技艺术与现代技术跨界的结合。
将多媒体影像与杂技技巧巧妙融于一体,能够打造出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现代舞台艺术为形式的表演盛宴,将我国优秀的杂技表演艺术进一步推向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