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昏线地理意义及其应用
晨昏线

晨昏线
晨昏线
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
能判断晨线和昏线,并利用晨昏线判读其 他地理事项
一、晨昏线概况
晨昏线也叫晨昏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 分界线,它由两条半圆线组成,即晨线和 昏线。晨线是从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的分 界线,晨线东侧是昼,西侧是夜;昏线是 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昏线东侧是 夜,西侧是昼。判断晨线、昏线,要利用 地球自转方向和太阳光线。晨昏线是光照 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隐含有很多信 息,是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读图l,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 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 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 据此判断19—20题。 19.该船员拍摄照片时, C 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 C.20时 B.14时 D.16时
20.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 ) A.16 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读南极地区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 24 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日期为某月22日,则北京时间为: B A.22日2时 B.23日2时 C.22日14时 D.21 H 22时
25.我国有两个科学考察站a、b:
A.两地都有极昼极夜发生
B
B.此时两地同属一个日期
C.a站在b站的西南方 D.a站到上海的直线距离比b站到上海近 26.至少要经过多少小时,全球才处于一天: A
(07全国1)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 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点,M点为b线的纬度最 高点。回答13~15题。 13.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是 B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14.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C A.55°N B.65° C.75° D.85° 15.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A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晨昏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地理意义分析

的移动。在晨 昏线的周年移动过程 中, 晨 昏线与经线之 间、 晨 昏线 与纬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都会发生变化 ,这种 位置关系的变化就会
产生各地昼夜长短 的变化 、 日出与 日落开始时间的变化。 ( 1 ) 晨 昏线的周年移动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化 春分 日和秋分 日, 太 阳直射在赤道纬线上 , 此 时的晨 昏线与经 线圈重合 , 晨 昏线 与所有 纬线都垂直相交 , 并平 分所有纬线圈 , 因
况。 与晨 昏线相切 的纬线只有一个交点 , 这一个点也是晨线 与昏线 的连接点 , 同时也是晨线和 昏线 的端点 。 由于相切 的纬线与晨 昏圈
只有一个交点 , 因此这条纬线不会被晨 昏线分割成两段 , 要 么全 部 位于昼半 球 , 即整条纬线都是昼弧 , 形成极昼 , 要 么全部位于夜半 球, 即整条纬线都是夜弧 , 形成极夜 。在切点与极点之间的纬线此
会先看到 日落 。 越往西边 , 日出越晚 , 日落 当然也就越迟。 地球不停 晨 昏线与赤道处经线 的夹角大小受直射点纬度的影 响 ,这个夹角 地 自转 , 昼夜不断交替出现 , 晨 昏线 的位置不断发生移动 。晨昏线 总是等于太 阳直射 点的纬度 。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和南移 的最大 的移动方向与地球 自转方向相 反, 移 动速度则等同于 自转速度 , 其 纬度范 围是 2 3 。 2 6 , 因此这个夹角的最大值就是 2 3 。 2 6 , 也就是说
晨昏线的概念

晨昏线的概念引言晨昏线是地球上两个特殊的时刻——日出和日落的连线。
它在地理学、天文学和计算时间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对晨昏线的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对生活和科学的影响进行全面探讨。
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是地球表面上,刚好可见太阳的区域与不可见太阳的区域的分界线。
在这条线上,太阳的光线刚好以水平方向射入或射出。
晨昏线刚好通过地球上的两个点,使得这两个点的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时间相同。
在夏至和冬至这两天,晨昏线与经线相交的坐标就是当地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
意义及应用晨昏线的存在对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晨昏线的应用案例:参考时间晨昏线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时区,人们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确定自己所处的时区。
根据标准时间和晨昏线的位置,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从而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农业和天气预报晨昏线位置的移动对农业和天气预报有重要影响。
农民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断种植和收获的最佳时间。
天气预报员也会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预测日间和夜间的温度变化、风向风速等天气现象。
地理学和旅游晨昏线经过的地区通常是最适合观赏日出和日落的地方。
旅游者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计划旅行,选择适合观赏日出和日落的地点,体验美丽的大自然景观。
天文学晨昏线的位置对于天文观测也非常重要。
天文学家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选择最佳的观测点,以获得清晰的观测效果。
例如,在日食发生时,位于晨昏线上的观测点通常能够获得最佳的观测结果。
形成原因晨昏线的形成是由地球旋转和太阳光线传播的物理原理所决定的。
以下是晨昏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绕着自己的轴旋转一周需要大约24小时。
这导致太阳不停地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变化。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不重合,倾斜约23.5度。
这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两个回归线之间移动。
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地球的表面结构地球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会影响太阳光线在地表的传播。
晨昏线地理意义及其应用

晨昏线地理意义及其应用在高中地理《地球》部分,日照图的判读问题,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因此,如何正确阅读和判断日照图显得格外重要。
“重”是由它在高考中的地位决定的,是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题的主选内容之一。
“难”说明其知识的复杂、抽象,特别是空间概念的建立,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等。
很多人将日照图与晨昏线混为一谈,错误的认为,日照图问题就是晨昏线问题。
事实上,晨昏线只是日照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图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简称地球光照图或日照图。
应该说日照图包括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三个组成部分。
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是正确认识晨昏线以及与晨昏线密切相关的五个点的认识和了解。
而高考日照图多以晨昏线为主要信息,载体来考查相关知识,学生熟练掌握晨昏线的判断及其地理意义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晨昏线的产生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照亮的一面为昼半球,另一面为夜半球,而晨昏线就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从全球来看,昼夜半球的范围无论何时都是相等的,晨昏线也将地球平分成两半---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二.晨昏线的特点我们把来自遥远的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一束束平行光,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垂直;3.与赤道有两个交点,且晨昏线与赤道始终互相平分(因都是地球的大圆);4.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度;三、晨昏线的运动晨昏线(圈)位置并非始终不变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晨昏线(圈)在地球上的位置也在不断改变,它有两种运动:1.年运动由于晨昏线与太阳光始终垂直,而直射点在一年中具有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晨昏线也随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也作有规律的运动:以地心为圆心,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的幅度为46°52分。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晨昏线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和夜的表达法:
N
地球的 自转
昼 夜 交 替
夜弧
昏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90°
晨 线 S
地球的 公转
太 阳 昼弧 光 线 线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0°
晨昏线
N
太 昏 阳 光 线 昼弧 线
晨昏线的画法: 1、与光线垂直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 圈重合;二至时,与 极圈相切
夜弧
线晨
S
6.22的俯视图0 30源自N6.22的俯视图
0 30
S
•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有两个,两个交点的 地方时是确定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 时的为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 的为昏线。
1.光照图的分类 常见的光照图形式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全图 极 点 俯 视 图 侧 视 图 圆 柱 投 影 图
1/2图
1/4图
局部图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使水平运动的物体 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记忆口诀:北右南左赤不偏。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使 水 平 运 动 物 体 发 生 偏 转
地球的 自转
地球的 公转
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
黄河自西向东流,为什么南岸陡,北岸较缓。 (运用地转偏向力的知识分析一下)
2.为什么昼夜会不断地的交替呢?
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 的一半 ,产生昼夜。
晨昏线的基本特征及判读
• 概念:昼夜的分界线。是由弧度均为180° 的晨线和昏线的两段圆弧组成的大圆。 • 判定:随地球自转,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 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 •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观察者观测太阳时 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总是零度。
晨昏线专题

晨昏线的画法:与太阳光线垂直,等分赤道,除春秋分, 其他日子与南北纬度相等的两条纬线(其纬度是直射点纬 度的余角)相切,与经线相交。 晨(昏)线的判断: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 球的交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交线为昏线。 A A
太 阳 光 线
B
N
S
B
太 阳 光 线
C
C
基本原理规律——晨昏线特征
1、我国目前采用的时间是(C ) A.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的经线的时间 C. 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 D.我国领土所跨5个时区的各个区时的平均值
2、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同一条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C.地方是每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4度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
例3:国际标准时间为9日11点25分时,北京的地方时是多少?
解: 北京的地方时
0°
116°E
=9日11点25分 + 4′×116°
=9日19点09分
相隔116°
9日11点25分
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0°
西 10 时 区 西 9 时 区 西 8 时 区 西 7 时 区 西 6 时 区 西 5 时 区 西 4 时 区 西 3 时 区 西 西 0 东 东 东 1 2 3 2 1 时 时 时 时 时 时 区 区 区 区 区 区 东 东 东 东 东 4 5 6 7 8 时 时 时 时 时 区 区 区 区 区 东 9 时 区 东 10 时 区
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虚线表示 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 日期分界线,回答(1)~(2)题。
(1)图中OP是_____ OQ是________
晨昏线知识点总结

晨昏线知识点总结一、晨昏线的定义晨昏线是连接地球上所有处于黎明状态的点与所有处于黄昏状态的点的虚拟线。
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晨昏线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当地球的自转将一个地方送入黎明时,晨昏线通过该地方,将其同一时刻的其他处于黎明状态的地点连接起来。
同理,当地球的自转将一个地方送入黄昏时,晨昏线通过该地方,将其同一时刻的其他处于黄昏状态的地点连接起来。
因此,晨昏线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每天都会出现两次。
通常情况下,晨昏线的位置被定义为地方时正好处于12:00的地点。
由于地球的自转是相对速度的,所以晨昏线的具体位置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曲线。
二、晨昏线的影响1.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每个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晨昏线上的地方会在同一时刻迎来日出或日落,而随着地球的自转,其他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也会逐渐到来。
2. 天文现象的观测:晨昏线的存在也影响了天文学家对天文现象的观测。
在晨昏线上的地方,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会对观测天文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天文学家需要根据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观测任务。
3. 生物节律的调整:晨昏线的变化也会对生物节律产生影响。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阳光的照射时间和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和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晨昏线的位置变化会带来不同地区的生物生活节律的调整。
4. 旅行和通讯:晨昏线的存在对旅行和通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穿越晨昏线时,会出现时间的变化,需要重新调整时区。
对于跨时区的通讯,也需要考虑晨昏线的影响。
5. 气候的变化:晨昏线的位置会对不同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处于晨昏线附近的地区,日照时间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变化。
三、晨昏线的应用1. 天文学观测:晨昏线的位置对天文学家观测天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晨昏线上的地方,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会对观测任务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这一因素来合理安排观测任务。
2. 旅行规划: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在旅行规划中,这一因素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2)晨昏线(教师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师专用)专题2 晨昏线【学习目标】1.理解晨昏线的产生原因、分类和判定方法。
2.掌握晨昏线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晨昏线的应用。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概念1.产生: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射地球的一半。
在某一时间,地球上能被太阳光照射的一侧为昼半球,另一侧为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圈)。
2.几何意义从几何角度来看,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太阳平行光线与地球表面所有切点构成的曲线,故晨昏线(圈)上各地太阳光线与地面是平行的。
对于晨昏线上的观察者来说,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或日出(晨线),或日落(昏线),太阳高度都等于零。
地球上与太阳光线垂直的线就是晨昏线。
3.分类:晨线和昏线。
晨线(或日出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
昏线(或日落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
即:晨线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昏线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二、判定方法判定晨线和昏线,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
1.概念法(或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看其两侧昼夜状态的变化。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反之,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或:在晨昏线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画一箭头,若箭头指向昼半球,则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
2.方位法(或口诀法):根据昼、夜半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断。
晨线东侧是昼半球,西侧是夜半球;而昏线东侧是夜半球,西侧是昼半球。
或:夜半球东侧是晨线,西侧是昏线;昼半球东侧是昏线,西侧是晨线。
口诀:“东昼西夜为晨线,东夜西昼为昏线。
”3.时间法(或地方时法):根据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来判断。
昼、夜半球的界线中,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的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及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的则为昏线。
4.太阳高度法。
太阳高度为0°处为晨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昏线地理意义及其应用
在高中地理《地球》部分,日照图的判读问题,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因此,如何正确阅读和判断日照图显得格外重要。
“重”是由它在高考中的地位决定的,是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综合题的主选内容之一。
“难”说明其知识的复杂、抽象,特别是空间概念的建立,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空间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数学计算能力等。
很多人将日照图与晨昏线混为一谈,错误的认为,日照图问题就是晨昏线问题。
事实上,晨昏线只是日照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照图是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简称地球光照图或日照图。
应该说日照图包括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三个组成部分。
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就是正确认识晨昏线以及与晨昏线密切相关的五个点的认识和了解。
而高考日照图多以晨昏线为主要信息,载体来考查相关知识,学生熟练掌握晨昏线的判断及其地理意义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晨昏线的产生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被照亮的一面为昼半球,另一面为夜半球,而晨昏线就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从全球来看,昼夜半球的范围无论何时都是相等的,晨昏线也将地球平分成两半---是地球的一个大圆。
二.晨昏线的特点
我们把来自遥远的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一束束平行光,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就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始终与太阳光垂直;
3.与赤道有两个交点,且晨昏线与赤道始终互相平分(因都是地球的大圆);
4.是太阳光线与地面相切的切点的连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度;
三、晨昏线的运动
晨昏线(圈)位置并非始终不变的。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晨昏线(圈)在地球上的
位置也在不断改变,它有两种运动:
1.年运动由于晨昏线与太阳光始终垂直,而直射点在一年中具有南北
回归运动的规律,晨昏线也随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也作有规律的运动:以地心为圆心,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的幅度为46°52分。
2.日运动地球以每小时自转15°的角速度自西向东转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地球上做自东向西运动,昼、夜半球也随地球自转有规律的进行更替,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且与自转的速度相同.
四、晨昏线的判断
关于晨昏线的判断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其二是晨、昏线的起讫点。
线和昏线的区分方法比较简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晨、昏线的起讫点的判断分两种情况。
春秋分日,起讫点在两极点;非春秋分日,起讫点在晨昏线与纬线的两个切点处。
这五点是解决日照图问题的关键,这五个点分别是:晨昏线与纬线的两个切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位于昼半球中心的太阳直射点。
(一)、切点
1.定义:晨昏线的分界点,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点。
2.地方时:0点或12点
(1).若切点为0点,则切点所在经线和赤道的交点在夜半球
(2).若切点为12点,则切点所在经线和赤道的交点在昼半球
与纬线的两个切点之间的关系是:二者都位于南北极圈-南北极点之间,分处于南北纬,但度数相等;经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
其中一个切点位于昼半球平分线上,地方时为12点,而另一个切点位于零时经线(或叫子夜线)上,其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二)、交点
1.定义:晨昏线和赤道相交的点
2.地方时:6点或18点
(1).若是晨线,则交点为6点
(2).若是昏线,则交点为18点
二点之间的经度差为180°,时间差12小时,其中一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这一点所在的经线上是六点;另一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这一点所在的经线上是18点。
(三)、直射点
1.定义:地心与日心连线在地球表面的交点
2.位置
(1).直射点经度:=12点经线的经度
(2).直射点纬度(某点所在的半径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范围:0°--23°26′
计算公式:=90°-切点纬度(范围:66°34′--90°)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夹角越大,直射点
的纬度越高)
=极昼或极夜的纬度范围(极昼或极夜越大,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太阳的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的平分线上,地方时为12点,它与其中一个切点经度相同,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地方时均为12时,,与另一个切点经度差为180°;同时直射点的纬度与两切点的纬度数互余。
如,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20°,那么二切点的纬度一定是南北纬70°。
太阳的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平分线,直射点的经度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90°,时间差为6小时;只不过比晨线与赤道交点处时间晚,比昏线与赤道交点处时间早。
五.晨昏线与经纬网的的位置关系
1.与纬线的位置关系(66°34′——90°)
与赤道交于两点,这两点刚好将赤道平分。
除春秋分日外的其他时间,晨昏线还与极圈至极点之间的一条纬线圈相切,南北半球各一个切点。
2.与经线的位置的关系(0°——23°26′)
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正好重合。
其他时间与经线相交,晨昏线与经线有一个交角,这个交角随时间而变化,春秋分日为0°,夏至日和冬至日时交角最大为23°26分。
六。
日照图的有关判读及应用
1.季节的判断
若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则节气为春秋分;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也就是与地轴(或经线圈)交角最大,分两种情况:一是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夏至;二是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
2.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根据判断出的季节,我们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二分时直射赤道;夏至日时,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时直射南回归线。
根据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可判断其经线的位置。
因为一天中早晨到正午和正午到黄昏的时间长度相同,所以太阳直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
与这条经线相对的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
3.地方时的判断
在光照图中,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另外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经线)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
这样找出赤道上的四个特定点的地方时,然后依据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的基本原理,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昼夜长短的判断
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就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度。
春秋分,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与此相反。
同一半球纬度相同的各地昼夜长短相同;不同半球纬度相同的地点昼夜长短虽然不同,但两者的昼与夜之和正好等于24小时,也就是说此点的昼长等于彼点的夜长。
计算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可以通过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所占比例来进行计算,即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360°×24来推算。
关于昼长的计算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如果已知该地日出时刻,则该地的昼长等于(12-日出时刻)× 2。
总之,判断晨昏线关键是找出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定晨线或昏线。
利用晨昏线的地理意义解题时,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晨昏线的地理意义,充分挖掘光照图上的信息,通过准确的推理或计算方能做出正确的解答。
练习: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图所示的半球是半球。
②这一天是月日前后,太阳直射在
上,北半球是季,昼夜长短状况是。
③ A地的地方时是点钟,昼长达小时;B地是
点钟,昼长达小时;C地是点钟,夜长达小时;D地是点钟,昼长达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