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和ATP精选练习题

合集下载

酶和ATP测试题

酶和ATP测试题

酶和ATP测试题姓名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酶都有消化功能;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④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⑤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⑦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A. ①②③B. ①②④⑤C. ①②④⑥D. ①③⑥2 、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个容器内,调整pH 至2.0 ,保存于37℃的水溶锅中,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3 、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原因是()。

A.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B.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多样性C.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专一D.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稳定性4 、把酶放在0℃和10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后,酶均失去活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B. 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C. 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遭破坏D. 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了氨基酸5、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A. 试管是否干净B. 肝脏是否新鲜C. 卫生香)是否点燃D. 所用肝脏研磨液的多少6 、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pH 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 甲、乙、丙B. 甲、甲、乙C. 甲、丙、乙D. 甲、甲、丙7 .电鳗生物电的直接来源是A .葡萄糖彻底分解B .氨基酸彻底分解C .丙酮酸彻底分解D .三磷酸腺苷的分解2 .ATP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A .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B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C .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D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7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的是()A .在核糖体上合成血红蛋白B .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C .小肠吸收氨基酸D .神经冲动的中枢传导9 .绿色植物细胞的下列结构或部位中,不能产生ATP 的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核糖体D .细胞质基质8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酶和ATP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酶和ATP精选练习题含答案

第1页,总2页酶和ATP 精选练习题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pH 过低,酶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分子结构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 .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 的解旋酶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多选)制作面包需要面粉、糖和酵母等原料,有时还要加入淀粉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入淀粉酶有利于酵母的发酵B .淀粉酶是酵母发酵的主要原料C .用沸水溶解淀粉酶会使其失活D .淀粉酶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分解2. 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B .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 .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D .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3. 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 →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 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 .甲B .乙C .丙D .丁4.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当温度由t2调到最佳温度时 酶活性下降B 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 酶活性上升C 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 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 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 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的更严重5. (2012福建卷)回答下列问题Ⅰ.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ATP和酶练习题

ATP和酶练习题

ATP和酶练习题酶、ATP专题练一、选择题。

1、根据酶在生物体内存在的部位,可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下列属于胞外酶的是()A、呼吸酶B、光合酶C、消化酶D、解旋酶2、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与汗腺细胞相比,前者核糖体数量较多B、唾液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相比,前者线粒体数量多C、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与衰老的细胞相比,前者内质网不发达D、叶肉细胞与唾液细胞相比,前者高尔基体数量一般较多。

4、下图表示细菌的反应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一种氨基酸是由另一种氨基酸通过酶的作用而产生的。

1到6代表不同的氨基酸,V到Z代表不同的酶。

所有氨基酸对生命都是需要的。

原始种的细菌只需要氨基酸1就能生存,而细菌的变种只有在培养基中提供氨基酸1、2、5才能生存,由此可以判定在培养基中不存在的酶是:()A、V、WB、W、YC、Y、ZD、V、Z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B.酶的催化效率下受外界条件的影响C.酶在反应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化D.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6、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多肽,但不能使多肽水解为氨基酸,这一事实说明了酶的()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特异性3124A B C Y,如果E4号酶失效,7、在一个合成连锁反应中:XXX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该细菌能够正常生长,我们至少要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A.XXX和CD.Y8、人在发热时食欲较差,其间接的病理大概是()A.胃不克不及及时排空B.摄入的食物未能被消化C.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9、下列关于酶的概念,最准确的叙述是()A.酶是一种蛋白质B.酶是一种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10、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中,将唾液稀释十倍与用未稀释的唾液实验效果基1底细同,这说明酶具有()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特异性11、在酶的特征中,与催化作用无关的一项是()A.专一性B.高效性C.多样性D.以上都正确12、普通情形下,能水解酶的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肽酶13、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的血液在体外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A.℃B.15℃C 25℃D 35℃14、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缘故原由是()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B.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C.进步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活化能D.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自在能15、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酶是代谢产品D.人体内大多半酶需求在近中性的环境中催化效力才最高1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毛病的是()A.酶多半是在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消化酶只能分泌到细胞外,才能起作用C.酶的催化效率都很高D.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17、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18、如下图,在下列试管中均加入3mL糨糊,A、C中注入2mL清水,B、D中注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保温5min后分别滴入碘液,不变蓝色的是()19、将猪瘦肉片划分放入A、B、C三只烧杯内的消化液中,A烧杯内有胃液,B烧杯内有胰液,C烧杯内是胃液和肠液的混合液,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大概产生的结果及说明的题目是()①A、B内的肉片被初步消化②C杯内的肉片消化得最快③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⑤说明酶的作用受pH值影响A.①③④⑤B.①②C.②④D.①③⑤20、(多项选择)酶的概念和特征是()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C.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D.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资的化学反应21、在不损伤初等植物细胞内部布局的情形下,下列哪种物资合用于除去细胞壁()A.蛋白酶B.盐酸C.纤维素酶D.淀粉酶222.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A.糖类和脂肪B.糖类和ATPC.脂肪和ATPD.ATP 和糖类23.一分子ATP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个数依次是()A.1、2、3B.3、2、1C.l、3、2D.l、3、3A.ATP的合成B.ATP的水解C.糖类的氧化D.呼吸作用25.在ATP中很容易断裂和形成的化学键是()A.腺苷与相邻磷酸基之间的键B.接近腺苷的高能磷酸键C.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D.以上三个化学键26.有关A-P~P~P含义的叙述,不精确的是()A.三个“P”的“三”可用T表示B.“A”代表腺苷C.“P”代表磷酸基D.“-”代表高能磷酸键27.ADP转化为ATP,首要是在细胞中哪种细胞器内举行()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核糖体D.内质网28.对人体细胞内关于ATP的描述,精确的是()A.ATP,只能在线粒体内生成B.ATP中含有一个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水解和重新形成的高能磷酸键C.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以备生理活动需要D.ATP转变为ADP的反应是不可逆的29.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紧张作用的两种物资是()A.血糖B.乳酸C.磷酸肌酸D.三磷酸腺苷A.太阳能B.糖类C.脂肪D.细胞内的ATP32.ATP分子中,大量的化学能储存在()A.腺苷B.磷酸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C.磷酸根D.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33.ATP中“高能磷酸键”中的“高能”是指该键()A.键能高B.活化能高C.水说明放的自在能高D.A、B、C都是34.生物体生命活动需求的根本能源、首要能源、间接能源依次是()①脂肪②核酸③糖类④蛋白质⑤ATP⑥太阳光A.①③⑤B.②④③C.⑥③⑤D.⑥①⑤35.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ATP的细胞场一切() A.细胞核、叶绿体B.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C.线粒体、叶绿体D.线粒体、核糖体36.下列表示ATP的结构简式,其中正确的是()A.A-P-P~PB.A~P~P~PC.A-P~P~PD.A-P-P-P37.生物体举行各项生命活动的间接能源物资是() 3A.ATPB.糖类C.脂肪D.蛋白质38.根据反应式:ATPADP+Pi(磷酸)十能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B.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C.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D.两者均不可逆39.初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A.呼吸作用、渗透作用B.呼吸作用、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主动运输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0、下列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时,每克物质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淀粉B、脂肪C、卵白质D、核酸41、能精确透露表现植物细胞内ATP生成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是:42、在动物体内与能量的转移、利用关系最密切的物质是:A、葡萄糖B、ATPC、磷酸肌酸D、脂肪43、“高能磷酸键”中的“高能”是指该键的A、键能高B、活化能高C、水解时释放的自由能高D、A、B、C都是44、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依次加入到盛有PH值是2.0的溶液的一个内,储存在37℃水浴锅中。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酶和ATP(含答案)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酶和ATP(含答案)

酶和ATP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化学反应所必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B.活细胞能通过转录、翻译产生酶,或通过转录产生酶C.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且只能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D.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某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RNA序列。

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和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B.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C.温度和底物浓度对核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相同D.核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3.温度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其作用机理可用如图坐标曲线表示。

其中a表示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c 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活化能增加B.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分子活性是相同的C.酶促反应速率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与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D.酶适于低温保存,原因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低4.相较于无机催化剂,酶具有很多特性。

下列关于酶的特性的实验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和蒸馏水,验证酶的高效性C.利用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利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5.研究发现:酸可以催化蛋白质、脂肪以及淀粉的水解。

研究人员以蛋清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酶和加热都能加快反应速率,但相关的原理不同B.蛋白块a中的蛋白质分子比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更容易被蛋白酶水解C.处理相同时间,蛋白块b明显小于蛋白块c,可以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将盐酸与蛋白酶溶液和蛋白块混合,可以准确地测定pH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6.研究人员分别从驼背鲈的胃、肠中提取相应的蛋白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高中生物-酶与ATP练习

高中生物-酶与ATP练习

高中生物-酶与ATP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所有的酶都具有专一性D.酶可以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解析:酶大多数是蛋白质,但少数是RNA,RNA并非在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A2.细胞中的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关于“通货”的理解正确的是()A.ATP中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B.ATP水解形成ADP时产生的能量可转化为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C.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D.ATP和ADP可以相互迅速转化解析:“通货”的正确理解是能循环流通,ATP是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流通货币。

答案:C3.下图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其中能作为RNA的基本单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DP和ATP,其中②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答案:B4.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解析:同一个体内不同的活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因而所产生的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

答案:B5.下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解答此题一定要看准曲线纵、横坐标的含义,横坐标是pH,纵坐标是反应物剩余量,所以,反应物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的活性越低,反之则越高。

答案:B6.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A.脂肪水解酶B.淀粉水解酶C.蛋白质水解酶D.DNA水解酶解析:本题审题是关键,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蛋白质水解酶。

高中生物练习酶与ATPWord版

高中生物练习酶与ATPWord版

酶与ATP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所有的酶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能合成激素的细胞都一定能合成酶D.酶的最适pH都是7左右2.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B.ATP含有核糖,而酶则不含核糖C.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与专一性D.酶的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3.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4.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能力提升5.2011·天津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6.科学家证实:RNaseP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和RNA分开,在适宜条件下,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而蛋白质不具有。

这一结果表明( ) A.酶都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B.RNA具有催化作用C.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7.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图K8­1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K8­1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升高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8.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图K8­2所示),若土豆片为4片时,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图曲线1。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酶与ATP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酶与ATP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酶与ATP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和高温使酶活性降低的原理相同B.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均可作用于氢键C.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可探究酶的专一性D.动物细胞传代培养时,需用胰蛋白酶等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2.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蛋白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蛋白磷酸酶可使其去磷酸化,这在细胞中是常见的,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选项是()A.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B.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受温度的影响C.磷酸化后的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发生改变D.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导致的蛋白质活性变化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将具有活性的肝脏细胞放入含32P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从肝脏细胞可分离得到具有放射性的ATP。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TP含两个特殊化学键,其中一个连接着腺苷B.蛋白质的磷酸化往往与ATP的水解有关C.放射性最可能来自ATP的远离腺苷的末端磷酸D.几乎所有的生物细胞内,均存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4.酶活性与溶液中能接触到反应物的酶量成正比,可作为溶液中酶量多少的指标。

将大鼠肝组织匀浆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提取并检测两种酸性水解酶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酸性水解酶可能存在于溶酶体中B.检测出的相对酶活性与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关C.用低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提取到较多的水解酶D.细胞中这两种水解酶所处溶液的渗透压小于0.2mol·L-1蔗糖溶液5.SUMO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在酶和ATP的参与下,SUMO与靶蛋白上特定氨基酸位点结合发生SUMO化,靶蛋白SUMO化后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靶蛋白的SUMO化体现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靶蛋白SUMO化位点的氨基酸改变,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C.推测细胞能去SUMO化从而中断信号传递以维持细胞稳态D.靶蛋白上发生SUMO化是由ATP水解提供能量的吸能反应6.下图为某学生设计并改进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

酶和ATP典型例题(练习题 后面答案)

酶和ATP典型例题(练习题 后面答案)

ATP和酶练习题[ATP] 考向1 结合ATP的结构和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在下列几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⑤和⑥2.某种物质的结构简写为A-Pα~Pβ~Pγ,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其水解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该物质的β、γ位磷酸基团被水解后,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该物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中不含糖类D.该物质的γ位磷酸基团脱离,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叶绿体中水的光解3.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ATP] 考向2 围绕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考查科学思维能力4.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5.如图为细胞中ATP及其相关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示意图(M表示酶,Q表示能量,甲、乙表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吸能反应常伴随着甲的形成,能量由Q2提供B.两分子葡萄糖合成一分子蔗糖的过程中,物质甲的量增多C.物质乙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D.Q1可以来源于光能,Q2不能转化为光能,M1和M2不是同一种酶[酶]考向一酶的本质、作用与特性的综合分析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的高是因为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条件下,酶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最强D.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7.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和ATP精选练习题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2、某些制糖厂用淀粉做原料进行工业制糖。

其技术基本要求是调节温度来影响淀粉酶的活性。

下图中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一定量的淀粉酶在催化足够量的淀粉水解时温度对麦芽糖产量的影响,图中的积累量表示在一段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总量。

下面关于X、Y、Z三点温度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D )A.X点代表Ta、Y点代表TbB.X点代表Ta、Z点代表TcC.Y点代表Tb、Z点代表TcD.X点代表Tb、Y点代表Tc3. 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4.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 当温度由t2调到最佳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 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 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 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的更严重5、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B.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C.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6、下列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C )A.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 3.5%的FeCl3溶液 B.3.5%的FeCl3溶液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是因为其催化效率低C.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的效率高D.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 ℃水浴中,第4支试管(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反应速率仍为最快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B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关于动物体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人成熟红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C.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D.细胞内贮存有大量的ATP,保证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9、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和温度分别属于( C )A.自变量和因变量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D.因变量和自变量10、根据反应式ADP + Pi + 能量←→ATP,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C.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D.物质是不可逆的,能量是可逆的11、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12、.一份装有人体唾液淀粉酶的溶液,其pH值由2调整到7,再由7调整地2的过程中,其酶的催化活性变化是( B )13、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B)14、下列关于ATP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ATP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因此在细胞内含量很多B.生物体内所有需要消耗能量的活动,都是由ATP水解提供的C.生物体内的ATP是唯一的直接供给可利用能量的高能化合物D.生物体内ATP中高能磷酸键的能量最终来自植物吸收的光能15、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

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 2 min后,荧光消失了。

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有荧光物质和ATP。

B.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ATPC.荧光消失是由于ATP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D.滴加葡萄糖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能做直接能源。

16、右图表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消化作用,根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C )A.蛋白酶能使抗体失活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D.胃蛋白酶使抗体分解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1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B.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质C.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D.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薄膜1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无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状态下谷氨酸棒状杆菌在线粒体内合成ATP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有氧条件下,植物根毛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19、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②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④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A.①②⑤B.③⑦⑨C.③④⑧D.④⑤⑥20、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 mL),甲试管内又加入 2 mL唾液,两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10 min后取出,各加入0.5 mL碘液,振荡,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

此学生的实验内容上有一个错误,请你帮他修正不合适的地方( C )A.乙试管应加等量的HCl溶液B.乙试管应加胃液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清水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等量的Na OH溶液21. (2012福建卷)回答下列问题Ⅰ.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

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

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 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幽门盲囊蛋白酶___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间。

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

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蛋白质____,可用__双缩脲试剂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2 、8____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试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恒温箱____中以保持恒温。

单位时间内_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不能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在1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一直在增强,没有出现下降的拐点,所以不能得出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22、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并完成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新鲜唾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清水、碘液。

用正确方法完成实验中的一些步骤:(1)第一步:实验至少要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分别注入lml新鲜唾液。

(2)第二步:▁▁▁分别向1、2、3号试管加入1mL盐酸、1mLNaOH、1mL清水,混合均匀.(3)第三步:分别向试管中注入2ml淀粉溶液,振荡后将试管下部浸人装有▁370C温水▁的烧杯中,这样处理的原因▁该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且保证温度相同▁.(4)第四步:10min后▁三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震荡摇匀▁.(5)实验结果及分析:▁1、3号试管呈蓝色原因:淀粉酶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失活,淀粉没有被分解,和碘液反应呈蓝色▁2号试管不变蓝淀粉被分解,和碘液不反应,不变蓝(6)实验结论应符合下列曲线中的▁D▁(填字母)。

23、下面的3个图分别为探索温度、反应物浓度、pH对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实验结果图示。

(1)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 2 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 1 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持 5 min⑤观察实验现象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2)图乙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原因是。

若检验本实验的生成物,应选用的试剂是。

(3)图丙中曲线的变化表示酶活性与pH的关系是。

(1)D(2)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其他类似的表述亦可)斐林试剂(3)在一定的pH范围内,随着pH的增大,酶的活性增强;pH在6.5~7.5范围内,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超过最适pH,随着pH的增大,酶的活性下降(答案应针对三段的变化分别表述,表述不全不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