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我们称之为“传统意象”或“象征性意象” 也有人称之为“公共意象” 。例如 2002年高考中出现了对“折柳” 寓意的考查大家都知道“折柳” 与思乡、送别等有关。那么为什么诗歌中出现送别场面时总与柳树有不解之缘呢为什么不可以是其他的某种植物呢再比如与动物意象有关的诗歌中为什么写燕子的多而不是写麻雀的多呢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和发展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意象的特点主要有象征性和含义的相对稳定性。例如以松菊象征高洁以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等即为此类。

诗词中有哪些较为常用的传统意象呢

植物类一般有松、竹、梅、兰、菊、柳、桃花、海棠、牡丹、杜鹃花、梧桐、枫叶、落花等。

动物类一般有鸿雁、孤鸿、鹧鸪、燕子、杜鹃鸟 (子规、望帝、杜宇、蝉等。

器物类一般有羌笛、芦管等。

景物类一般有浮云、霜月、夕阳、绿窗、高楼、西楼、东篱、南浦、新亭、关山、烟花等。

既然传统意象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那么在鉴赏中如果挖掘出这些象征意蕴就不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了。例如一提起“羌笛” 不仅要想到羌笛是一种管乐器而且要想到那幽怨凄凉的声音想到寄寓于这声音之中的别意与乡情。再如诗歌中一提到“杨柳” 我们不仅要想到杨柳婀娜的春色还要想到以杨柳表示挽留的情意更要想到送别的不舍和思乡的缠绵。

杜鹃

“杜鹃” 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意象。神话传说古代的巴蜀地区有个君主叫杜宇称帝后号为望帝死去以后变化为杜鹃又叫子归在暮春时节经常悲鸣不已叫声凄厉甚至叫得连嘴都出了血似乎在叫“不如归去” 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杜鹃因为有这种传说它就成为不幸者的象征也成为不幸的人们咏叹的对象。在鸟类当中它简直成了悲哀的化身了。李商隐就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离家外出的人听到它叫唤“归去”的声音就更加思念家乡诗人往往在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的时候喜欢利用杜鹃这一形象。崔涂的《春夕旅怀》“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表达的就是这种游子思乡的情感。也有诗词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例如文天祥的《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另外由于杜鹃啼叫的时候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例如辛弃疾的《贺新郎》中就有“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的诗句。

东篱

陶渊明的《饮酒》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里的“东篱”应该是实写别无他意。然而此后的文人从“东篱” 上面似乎找到点什么感觉于是纷纷用“东篱” 入诗以此表现那种高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就是典型的例子。

南浦

自从屈原在《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中出现了“南浦”这个意象之后后代许多诗人便开始借题发挥起来。在屈原的诗中“南浦” 指的是南边的一条支流可后来只要写水边送客就非用“南浦” 不可。不知道后来的人是不是觉得一定要写到

屈原送客的地方才够情调呢江淹《别赋》中就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的精彩诗句看来不用“南浦” 就好像觉得味不足似的。后代的诗人写送别的时候南浦便有了丰富的情韵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南浦也作“别浦” 。

鹧鸪

鹧鸪产于我国南部。对于鹧鸪的叫声古人觉得好像是“行不得也哥哥” 。因此听到鹧鸪声就好像听到它向人们提出“行不得” 的警告一样当人们不情愿远行又不得不远行的时候听到这种叫声心里便会产生更加悲凉、伤痛的感受。所以诗人常常借用其声来抒写逐客流人之情例如唐代诗人郑谷以一首《鹧鸪》而闻名于世被称誉为“郑鹧鸪” 成为文坛的佳话。有时鹧鸪的叫声也常常被诗人借来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例如辛弃疾《菩萨蛮》中“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其中诗句暗示“行不得” 表达的是自己亲身参与抗金的愿望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鸿雁

第一大雁是一种候鸟定期往返于南北方我国绝大部分地域都可以看到雁阵飞过这就使许多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限的忧思。很多诗人通过诗歌在大雁身上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例如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表达的就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第二由于古代有“鸿足传书” 的传说所以在诗中大雁往往还承担传递音讯的作很多诗写到“大雁”往往表示盼望、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讯也就传达了思念之情。例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写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 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第三大雁总是结队迁徙在途中经常会由于受到猎人射击等原因而掉队成为孤雁。在诗人笔下“孤雁”的意象很多诗人往往用“孤雁” “孤鸿” “断鸿”来喻人表达诗人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和杜甫的《孤雁》等。

浮云

浮云一般指漂泊不定的云。在诗词中浮云往往与远行的游子相联系。例如李白《送游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把天空飘荡的白云看成是行踪不定、任意东西的游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也是典型

的例子。另外浮云还有一层意思往往比喻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例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的“浮云”比喻一切邪恶的势力。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浮云蔽日” 比喻奸臣蒙蔽皇上。

绿窗

绿窗意为绿色的纱窗。唐宋贵族妇女喜欢在春夏之季贴绿色窗纱蔚为风气诗人简称为绿窗也作碧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它往往表示一种温暖的家庭气氛或者一种闺阁情境。例如刘方平《月夜》中“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绿窗”显示的是一种温馨的情调。再如李益的《奉和武相公 (春晓闻莺》“蜀道山川心易惊绿窗残梦晓闻莺” 则展现了一种闺阁情境。

绿绮

绿绮有几个意思。第一绿绮原是古琴的名称据古书记载楚王有琴叫绕梁司马相如有琴叫绿绮蔡邕有琴叫焦尾这些都是著名的乐器。因此在唐宋诗词中借为琴的代称。例如贺铸《小梅花》“愁无已奏绿绮历历高山与流水。”第二形容傍晚云色的美丽。例如杜甫《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落霞沈绿绮残月怀金瓯。”第三指代绿色的丝织品。例如周密《西江月》“绿绮紫丝步障红鸾彩凤仙城” 。

西楼

西楼指位于西面的楼。古代诗人特别钟情“西楼” 可是“西楼” 毕竟不是“岳阳楼” 或者“黄鹤楼” 那样的名楼我们从地图上似乎也找不到它的所在。可是为什么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人都会选择“西楼” 而不是“东楼” 、“北楼”之类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许浑“满天风雨下西楼” 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晏几道“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 。从上面的例子中大体可以这样猜测西楼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或者指代闺房或者指代曾经聚会之所或者指代孤独寂寞的居所或者

指代登高望月怀远的地点在诗词中西楼多属泛指。总而言之既然能称为“楼” “高”一定是它的特点所以很多情况下“上西楼” “下西楼”就成了独特的搭配。

凭栏

凭栏的意思就是依着栏杆站着但在诗词中使用“凭栏” “倚栏” “凭阑” 等词语就有了多种不同的意味。或者表示怀远或者表示凭吊或者表示抑郁愁苦或者表示慷慨激昂。李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等诗句中的“凭栏” 都和某种激动的感情联系在一起。古人怀念远人或心有所思或悒郁愁苦都习惯默默地凭栏对远。例如柳永的《蝶恋花》“草色烟花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

意” 。

丁香结

丁香结比喻心中郁结的忧愁。例如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和冯延巳《醉花间》“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都是比喻心中的忧愁。

新亭

《世说新语》和《晋书·王导传》记载了一个“新亭对泣”的故事南渡后名门士人一有闲暇就相邀到新亭 (今南京市饮宴有一次大家忽然想起了北方的故土相视流泪。只有丞相王导慷慨激昂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 。后来因为“新亭对泣” 的故事“新亭” 这个普通的地名也就有了象征意义或者表示怆怀故国或者表达忧国伤时的悲愤之情。辛弃疾的《水龙吟》“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就是典型的例子。

落红

“红” 在诗词中常常是“花” 的代名词而且一般指凋残的花与其他词语搭配多加“落” “乱” “残”等字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在看到自然界花开的时候敏感的心灵往往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落泪那么可以推想当诗人看到象征衰残的落花的时候又怎能无动于衷呢落花撩动了无数诗人的情思在诗人看来落红是春天

即将离开的信号也是美好事物转眼成空的象征它又仿佛是不幸者的命运写照。古往今来许多诗人都写过落红常常带着无限惋惜和无奈的感情。辛弃疾《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就是很好的例子。

尺素

尺素是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往往取用一尺左右的绢帛故称尺素。骆宾王《夏日夜忆张二》“烹鲤无尺素筌鱼劳寸心” 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张先《蝶恋花》“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等都是表示书信的意思。危栏

危栏高处的栏杆往往表示登高望远或者登临抒怀多与忧国、伤怀、思人等有关。例如欧阳修《踏莎行》“楼高莫近危栏倚” 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

关山

一般泛指关塞山川。例如《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又如秦观《鹧鸪天》“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当然后来的诗人用“关山” 也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例如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阳关

最初表示古代地名为沟通西域的要道。例如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于唐人把王维《渭城曲》翻入乐曲称为《阳关三叠》或者《阳关曲》简称《阳关》。在唐宋的诗词中“阳关”作为离别送行的歌声。例如白居易《对酒》“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一声。”再如柳永《少年游》“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折柳

古代的歌曲名称一名折杨柳、杨柳枝原来为两汉乐府的横吹曲辞六朝诗歌多为伤别怀人之作在唐代也有人翻唱新曲。例如白居易《杨柳枝》“古歌旧曲君休

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2002年高考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中“折柳” 就是这层含义。另外汉代送客到灞桥折柳赠别到唐代旅人将行送至长亭往往要折柳以赠别取其“柳”与“留”同音以表达“挽留”之意。例如赵嘏的《忆山阳》“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 。

吴钩

原指吴王阖闾所造的钩但在唐宋词中多作身边所佩带刀剑的代称。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杜甫《后出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在诗人的笔下吴钩多用来暗示建功立业的抱负。

迟日

在《诗经·七月》中有“春日迟迟”的句子“迟迟”表示和舒的样子。所以后人就用“迟日”表示“融和的阳光” 。例如极为经典的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再如宋之问《春日陪宴诗》“彩云歌处断迟日舞前留。”

青鸟

在古代传说中“青鸟” 是仙人的信使在诗词中常常被借用指代情人的使者。李白《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和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都表示这个意思。

南园

泛指花草园林。南在这里没有实际的方位意义。在东汉南园是皇家苑囿在洛水南。后来的文人便用以泛指花草园林。例如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阑干

阑干有三个意思。第一古代建筑物附加的木制栅栏叫做阑干、栏杆。它往往被设计成各种样式绘成各种颜色以增加美观例如冯延巳《抛球乐》“坐对高楼

千万山雁飞秋色满阑干” 、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第二横斜的样子。古代多用来形容星斗纵横错落。例如贺铸《清平乐》“夜潮洲渚生寒城头星斗阑干” 。第三形容泪水纵横或者纵横散乱的样子。例如谢逸《江神子》“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白居易《琵琶行》“梦啼妆泪红阑干” 其中的“阑干” 都形容泪流满面。楼兰

汉代西域的国名。后代诗文中常常用“斩楼兰” 、“破楼兰” 抒写为国立功、抗击外寇的壮志。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上剑直为斩楼兰” 即为此意。

新丰

新丰地名本指今陕西临潼县新丰镇。在《新唐书·马周传》中记载马周未得志时周游长安住在新丰馆舍主人对他很怠慢他要了一斗八升酒悠然独酌众人大异。后来遇到中郎将常何因为替常何上书陈事受到唐太宗赏识拜为监察御史。根据这个典故后来的诗人以“新丰”或“新丰客”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叹。例如李商隐《风雨》“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蓬莱

传说中的海上神山仙人的居所。在诗词中用“蓬莱” 多比喻皇家宫殿或比喻歌舞楼榭有时也指仙人居所总而言之在诗词中“蓬莱” 多借用形容环境美好有如仙境一般。也作“蓬壶” “蓬岛” 。例如李清照《蝶恋花》“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锦字

织在彩色丝织品上的文字古代诗词中常常借指寄给丈夫的书信。当然有时也泛指女性的书信。例如晏几道《满庭芳》“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李白《久别离》“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翠微

形容山色青翠似在有无之间所以叫作“翠微” 。也常常作为青山的代称。杜甫《秋兴》“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坐翠微” 是“面对翠微”的意思指代翠

微的山色。另外形容树色的青翠或者形容江湖水色的青绿缥缈也叫做翠微例如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其中翠微形容的是树色。

白洲

开满白色花的洲渚在诗词中常常比喻或者指代分手的地方。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肠断白

洲。”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_整理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文化含义及理解(第一编) (一)树木类 1.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5.芭蕉 “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二)花草类 1.红叶 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范摅《云溪友议》: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2.黄叶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温庭筠《送人东归》:“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3.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4.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马国轩 杨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 杨花象征离散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 木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 兰花象征高洁、美好 菊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 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颜牡丹表现富贵、美好 松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 绿叶表现希望、活力 黄叶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 禾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草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②表现荒凉、偏僻 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花落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伤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鸳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 鸿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鹧鸪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 杜鹃哀怨、悲伤、凄凉 燕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泊、信 猴猿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 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鱼表现自由、闲适 乌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 青鸟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阳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 细雨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爱情 细雨潜移默化的教化 夕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 月亮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 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 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雪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暴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春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 1

西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晴天表现光明、欢娱 浓云表现愁肠压抑 阴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玉象征高洁、脱俗 尺素指代书信 吴钩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抱负 珍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 红色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 白色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 绿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 黑色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 蓝色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色象征温暖、平和紫色表现高贵、神秘 桑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西楼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南园泛指花草园林 落日惆怅冬雪冷峻 秋雨忧愁流水叹惋、时间流逝 落叶失意、伤感丁香指愁思或爱恋情结 大漠苍凉旷野凄清 红豆相思 竹林闲趣、隐逸孤灯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秋虫凄凉故园乡愁 烛相思、别愁 枯藤萧瑟、荒凉 古琴知音 古道荒凉 飞鸟空远 长亭送别 楼兰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 关山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思人 阳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 莲“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 阑(栏)干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 孤雁思亲,思乡,孤独 寒蝉悲凉、离愁别绪 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些特定的意象我们称之为“传统意象”或“象征性意象” 也有人称之为“公共意象” 。例如 2002年高考中出现了对“折柳” 寓意的考查大家都知道“折柳” 与思乡、送别等有关。那么为什么诗歌中出现送别场面时总与柳树有不解之缘呢为什么不可以是其他的某种植物呢再比如与动物意象有关的诗歌中为什么写燕子的多而不是写麻雀的多呢其实作者笔下的这些意象已经不是纯粹的客观事物而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和发展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意象的特点主要有象征性和含义的相对稳定性。例如以松菊象征高洁以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等即为此类。 诗词中有哪些较为常用的传统意象呢 植物类一般有松、竹、梅、兰、菊、柳、桃花、海棠、牡丹、杜鹃花、梧桐、枫叶、落花等。 动物类一般有鸿雁、孤鸿、鹧鸪、燕子、杜鹃鸟 (子规、望帝、杜宇、蝉等。 器物类一般有羌笛、芦管等。 景物类一般有浮云、霜月、夕阳、绿窗、高楼、西楼、东篱、南浦、新亭、关山、烟花等。 既然传统意象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那么在鉴赏中如果挖掘出这些象征意蕴就不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了。例如一提起“羌笛” 不仅要想到羌笛是一种管乐器而且要想到那幽怨凄凉的声音想到寄寓于这声音之中的别意与乡情。再如诗歌中一提到“杨柳” 我们不仅要想到杨柳婀娜的春色还要想到以杨柳表示挽留的情意更要想到送别的不舍和思乡的缠绵。 杜鹃

“杜鹃” 是古典诗词中很常见的意象。神话传说古代的巴蜀地区有个君主叫杜宇称帝后号为望帝死去以后变化为杜鹃又叫子归在暮春时节经常悲鸣不已叫声凄厉甚至叫得连嘴都出了血似乎在叫“不如归去” 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杜鹃因为有这种传说它就成为不幸者的象征也成为不幸的人们咏叹的对象。在鸟类当中它简直成了悲哀的化身了。李商隐就有“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离家外出的人听到它叫唤“归去”的声音就更加思念家乡诗人往往在表现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的时候喜欢利用杜鹃这一形象。崔涂的《春夕旅怀》“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表达的就是这种游子思乡的情感。也有诗词借用杜鹃啼血的意象表达忧国志士的忠诚、爱国之意例如文天祥的《金陵驿》“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另外由于杜鹃啼叫的时候春天的花已经落了诗人也以杜鹃的出现来惋惜百花凋零、春已归去的情况例如辛弃疾的《贺新郎》中就有“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的诗句。 东篱 陶渊明的《饮酒》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里的“东篱”应该是实写别无他意。然而此后的文人从“东篱” 上面似乎找到点什么感觉于是纷纷用“东篱” 入诗以此表现那种高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就是典型的例子。 南浦 自从屈原在《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中出现了“南浦”这个意象之后后代许多诗人便开始借题发挥起来。在屈原的诗中“南浦” 指的是南边的一条支流可后来只要写水边送客就非用“南浦” 不可。不知道后来的人是不是觉得一定要写到 屈原送客的地方才够情调呢江淹《别赋》中就有“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的精彩诗句看来不用“南浦” 就好像觉得味不足似的。后代的诗人写送别的时候南浦便有了丰富的情韵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南浦也作“别浦” 。

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解读

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解读(动物类) 一、课前导入(家庭作业讲解) 二、知识点讲解 诗歌是借助于形象来抒情的一门艺术。在绝大多数诗歌中,诗人不一定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去含蓄地表达,有的事物经过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锤炼,凝聚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寄托了诗人特定的思想感情。 所谓意象,就是这些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诗人写诗,借助“象”来表达心中的“意”;反言之,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如果我们能较好地把握一些意象的内涵,把握和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得心应手许多。 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 意象解读 古人仰而观天,俯而察地,体悟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鸟兽虫鱼。 一、大雁 大雁,又叫鸿雁。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这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白居易在《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中写到:“吊影分飞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战乱中亲人如分飞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像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范仲淹《渔家傲》中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暗寓出边地的荒凉,来衬托边防将士不得归去的无奈之情。《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唱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一面是“北雁南飞”,一面是“长亭送别”,张生羁旅之苦通过莺莺之口表达了出来。 “鸿雁”也经常用来指代书信。飞鸿传书的传说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也就成了诗歌中的常见现象。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等。 二、燕子 《诗经》中把燕子叫做“玄鸟”。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很多诗句都把它当做春天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精)分析

古诗词常用意象集锦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作品的关键。下面这些意象就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1、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 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此 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4、长亭——陆上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一)树木类 1、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 2、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 养,深为隐居者所爱。 3、杨柳:谐音“留”,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5、芭蕉: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6、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7、怀桔:指孝顺双亲。 (二)花草类 1、黄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 2、采薇:借指隐居生活,表现坚守节操。 3、红豆:相思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4、小草、野草:坚韧不拔,比喻愁情绵绵无绝,草枯草荣,让人珍惜 时间,哀叹人生苦短。 5、落花:代表生命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6、菊花:傲霜之花,比喻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象征品行的高尚 和纯洁。 7、梅花:表现不怕打击和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比喻诗人备受摧 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8、荷、莲:表现高洁、清高、洁身自好的品格。莲子:怜子,借以表 达爱情。 (三)鸟兽类 1、杜鹃(子规):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2、燕子: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入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 下。表现春天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亡国家破的感慨和悲愤。代人传书,诉离情之苦。 3、鹧鸪:叫声像“行不得哥哥”,勾起游子旅人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 腔的离愁别绪。 4、蝉、寒蝉:只喝树汁,不食人间烟火,比喻人品高洁。秋蝉,是悲 凉的同义词。 5、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愁思。鸿雁传书。 6、双鲤:代指书信。 7、青鸟:传书的信使。

初中古诗词常用意象整理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1.植物类 2.动物类 3.乐器类 4.自然类 5.场所类 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 (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高洁、气节、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的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亭亭玉立,挺拔多姿,蒸蒸日上,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送别,留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中考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

酒、饮酒 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晏殊) 羌笛 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柳 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 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李白)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 流水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短歌行》曹操) 斜阳(夕阳、落日) 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浮云 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风、霜、烟 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草木类: 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7、柳(送别,留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如《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花卉类: 8、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9、菊(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2、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 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考语文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常见古诗意象例释 1.植物类 (1)菊花:品格坚强的斗士;气质清高的雅士;孤芳自赏的文人。(隐逸、高洁、脱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战国·屈原《离骚》)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2)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不愿同流合污的冰清玉洁的品质。(坚强、不屈不挠)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3)松树:坚强、正直、高洁的品质;孤直耐寒的品格。(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三国·刘桢《赠从弟》) (4)梧桐:凄凉悲伤之愁情。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5)柳树:表送别、留恋之情;伤感春天的美好;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灞桥折柳”为送别典故;《折杨柳》曲子为送别之曲。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芳草:喻离恨思亲之情;表达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的意思;荒凉、偏僻之处的草则暗含身份、地位的卑微之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李煜《清平乐》) (7)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南宋·吴文英《唐多令》)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宋·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2.动物类 (1)燕: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

最新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

最新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整理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一)树木类 1.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即取此意。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5.芭蕉 “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7.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二)花草类 1.红叶 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范摅《云溪友议》:相传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2.黄叶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常给人凄凉孤独之感,故古典诗歌中黄叶常常指凋零或美人迟暮之意。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许浑《咸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归纳

附录二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 典故归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

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

古诗词中秋愁意象解读 导读: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意象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合金”,用庞德的话来说“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是其艺术的灵魂。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能表达“秋愁”的意象颇多,如秋风、秋雨、秋霜、秋月、衰草、枯木、枯荷、落叶、鸿雁等等,“梧桐”这个传统意象更是纷繁出现,且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梧桐这一意象所蕴涵的悲愁加以解读。 古诗词中“梧桐”意象的分析 一、丧偶之痛 梧桐,一种普通的树种,青干绿叶,枝干扶疏。相传梧桐雌雄异株,梧为雄,桐为雌,同生同死,因此,我国民间通常以梧桐来象征男女之间天长地久海枯石烂的忠贞爱情。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便化用了这一象征意蕴:“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然而,梧桐落叶早,“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古人深信“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由物及人,见梧叶飘零自然就会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因此,古人常以梧桐半死或叶落来象征爱情的零落。以梧桐象征丧偶,最早可近溯到枚乘的《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后人由此加以引申联想,产生了许多名篇佳句。贺铸在为其爱妻所作的悼之词中写道:“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半死桐》)就是以清霜之后的半死梧桐象征丧偶之痛。作者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当贺铸要离开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你我一起来这里,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成为枝叶凋零的半死梧桐,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也经历了失伴之苦!留下的一半该是多么孤单、凄凉啊!因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李清照在遭遇家破人亡后感慨:“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吹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词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叠句“梧桐落”,进一步强调出落叶在词人精神上、感情上造成的影响。此时那片片落叶就象用哀愁锻铸的锤子,一下一下重重地敲打在她的心上;阵阵风声,更像锋利的钢针扎入她受伤后孱弱的心灵。这里既有国破家亡的伤痛,又有背井离乡的哀愁,那数不尽的辛酸,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二、离愁之苦 离愁别绪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主题。古人常借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离愁的凄凉、悲怆。梧桐就是被运用得最为频繁的载体之一。 1、离人之思 求官远游是大多数古代文人都要经历的生活,这样,他们就不得不与所爱之人天各一方,由此就产生了许多抒发思念离人的作品。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李玉《贺新郎·篆缕销金鼎》)思念离人已苦,立于黄昏中疏桐下思念更苦,夜深人静之时,听着窗外雨儿嘀嗒嘀嗒,一声声地滴在梧桐叶上,思念的人儿缠绕心中,思而不见,挥之不去,则苦不堪言了。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就刻画了这份极苦:“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在华美的画堂之中,玉炉飘香,红烛堕泪,好像有意和愁思无寐的人过不去,偏将烛光投到她身上,使其更为难堪。涂在眉毛上的黛色已经稀薄,乌云一样的头发散乱不整,在那漫长的秋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和典故归纳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

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郎——郎即权,《三国志》记载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