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组成----内存介绍
计算机组成原理-(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完整版前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原理和关系。
它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也是理解其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必备基础。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涉及的各个方面,从处理器到内存,再到输入输出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和应用层,详细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实际的例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计算机硬件组成处理器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是计算机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之一。
处理器的任务是执行指令,它通过解码指令,再根据指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处理器包括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两部分。
控制单元是处理器的主控制中心,它决定了处理器要执行的操作,以及操作的顺序。
由于处理器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它能够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多个操作。
算术逻辑单元(ALU)则用于执行运算操作,例如加减乘除、位移等。
ALU从寄存器中读取数据,并根据指令进行相应的计算和操作。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和指令。
存储器被分为两种类型: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指计算机中直接可访问的存储,例如DRAM。
它是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内存的访问速度非常快,但只能存储有限的数据量。
外存则是指计算机中不直接可访问的存储,例如硬盘。
它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虽然外存的访问速度相对较慢,但它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是与计算机交互的途径,例如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等。
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出设备则用于从计算机中输出数据。
计算机系统架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系统的经典架构,它由储存器、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程序存储在内存中,并通过控制单元来控制执行。
该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通用性,适用于大多数计算机系统。
哈佛体系结构哈佛体系结构是一种采用不同存储器分别用于程序和数据存储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一、数字计算机的五大部件(硬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6)计算机硬件组成: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存储器(主存)主要功能:保存原始数据和解题步骤。
包括:内存储器(CPU 直接访问),外存储器。
2、运算器主要功能: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3、控制器主要功能:从内存中取出解题步骤(程序)分析,执行操作。
包括:计算程序和指令(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4、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把人们所熟悉的某种信息形式变换为机器内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二进制信息形式。
5、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换为人或其他机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
注:1、冯诺依曼结构: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
2、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处理器的结合。
3、指令流: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流向控制器。
数据流:在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由内存流向运算器。
二、数字计算机的软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11)1、系统软件:包括服务性程序、语言程序、操作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程序:用户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而设计。
三、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够处理的信息量,用bps度量。
2、响应时间:表征从输入有效到系统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用时间单位来度量。
3、利用率: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系统被实际使用的时间所在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4、处理机字长:常称机器字长,指处理机运算中一次能够完成二进制运算的位数,如32位机、64位机。
5、总线宽度:一般指CPU从运算器与存储器之间进行互连的内部总线一次操作可传输的二进制位数。
6、存储器容量:存储器中所有存储单元(通常是字节)的总数目,通常用KB、MB、GB、TB来表示。
7、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读出的二进制数信息量,一般用B/s(字节/秒)表示。
8、主频/时钟周期:CPU的工作节拍受主时钟控制,按照规定在某个时间段做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多长时间完成),主时钟不断产生固定频率的时钟信号。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大型企业,都需要计算机来帮助完成各种任务。
那么,计算机是如何组成的?又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等;软件指的是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的数据。
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
它由控制单元和运算单元组成,控制单元负责解析指令并发出执行信号,运算单元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它分为主存和辅存两种,主存速度快但容量较小,辅存速度慢但容量较大。
内存的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就越强。
3.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软件和用户的数据。
它具有较大的容量和较快的读写速度。
4. 显示器和键盘显示器和键盘是计算机与用户交互的界面,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键盘用于输入指令和数据。
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具体而言,计算机的工作分为取指令、解释指令、执行指令和存储结果四个阶段。
1. 取指令取指令是计算机的第一步,它从内存中读取下一条指令,并存放在指令寄存器中。
指令寄存器中存放的是一个指向内存中指令地址的指针。
2. 解释指令解释指令是指计算机对取出的指令进行解析,确定其类型并分配相应的执行任务。
这个过程由控制单元完成。
3. 执行指令执行指令是计算机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过程。
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并将数据从内存读取到运算单元进行运算,然后将结果存回内存。
4. 存储结果存储结果是指将运算的结果存储到内存中,供后续的指令使用。
以上是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计算机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任务。
内存

按内存技术标准可分为 SDRAM, DDR SDRAM,DDR2 SDRAM和DDR3 SDRAM。
1)SD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采用3.3V工作电压,内存数据位宽64位。 SDRAM与CPU 通过一个相同的时钟频率锁在一起,使两者以相同的速度同步工作。 SDRAM它在每一个时钟脉冲的上升沿传输数 据SDRAM内存金手指为168脚。
另外,Rambus也可以储存9bit字节,额外的一比特是属于保留比特,可能以后会作为:ECC (ErroI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校验位。Rambus的时钟可以高达400MHz,而且仅使用了30条铜线连 接内存控制器和RIMM(Rambus In-line MemoryModules,Rambus内嵌式内存模块),减少铜线的长度和数量就 可以降低数据传输中的电磁干扰,从而快速地提高内存的工作频率。
Intel推出PC-100后,由于技术的发展,PC-100内存的800MB/s带宽不能满足更大的需求。而PC-133的带宽 提高并不大(1064MB/s),同样不能满足日后的发展需求。
Intel为了达到独占市场的目的,与Rambus公司联合在PC市场推广Rambus DRAM(DirectRambus DRAM)。
ROM一般用于存放计算机的基本程序和数据,如BIOS ROM。其物理外形一般是双列直插式(DIP)的集成 块。
现在比较流行的只读存储器是闪存( Flash Memory),它属于 EEPROM(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升级, 可以通过电学原理反复擦写。现在大部分BIOS程序就存储在 FlashROM芯片中。U盘和固态硬盘(SSD)也是利用闪 存原理做成的。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五⼤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由五⼤组成部分控制器(CPU)运算器(CPU)存储器(内存、硬盘)输⼊设备(内存、硬盘)输出设备(显⽰器、打印机)例⼦1cpu是⼈的⼤脑,负责控制全⾝和运算内存是⼈的记忆,负责临时存储硬盘是⼈的笔记本,负责永久存储输⼊设备是⽿朵或眼睛或嘴巴,负责接收外部的信息存⼊内存输出设备是你的脸部(表情)或者屁股,负责经过处理后输出的结果以上所有的设备都通过总线连接,总线相当于⼈的神经例⼦21.你通过⽿朵接收⽼师讲的知识->输⼊2.通过⾃⼰的神经,将接收的数据存⼊⾃⼰的内存/短期记忆(总线、内存)3.光听不⾏,你还需要反应/处理⽼师讲的知识,于是你的⼤脑/cpu从短期记忆⾥取出知识/指令,分析知识/指令,然后学习知识/执⾏指令 (cpu取指、分析、执⾏)4.你通过作业或者说话输出你学到的结果5.你想要永久将知识保存下来,只能拿出⼀个笔记本,把刚刚学会的知识都写到本⼦上,这个本⼦就是硬盘(磁盘)CPU中央处理器介绍(控制器、运算器)简介中央处理器(CPU),是电⼦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电脑中的核⼼配件。
CPU是计算机中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指令的核⼼部件。
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控制器、运算器。
电⼦计算机三⼤核⼼部件就是CPU、内部存储器、输⼊/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的功效主要为处理指令、执⾏操作、控制时间、处理数据。
在计算机体系结构中,CPU 是对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资源(如存储器、输⼊输出单元) 进⾏控制调配、执⾏通⽤运算的核⼼硬件单元。
CPU 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
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层的操作,最终都将通过指令集映射为CPU的操作。
相当于⼈体的⼤脑,负责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是服务器性能效率的最核⼼部件。
常见品牌:Intel(志强 xeon),AMD双CPU 时,只能同时装同⼀型号的⼀般的企业⾥的服务器,CPU个(颗)数2-4颗,单个(颗)CPU是四核。
内存总量⼀般是16-256G(32G,64G)。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微型计算机系统是一种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件。
CPU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和控制指令的执行,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大脑"。
2.内存:内存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它是CPU和存储设备之间的桥梁。
内存分为主存和辅存两部分,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空间,而辅存则是用来扩展存储容量的外部设备。
内存的作用是提供临时存储空间,使得CPU能够高速读写数据。
3.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光盘、U盘等。
它们的作用是存储大量数据,并可以长期保存,以便下次使用。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和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将用户的指令、数据等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供CPU处理。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系统处理后的结果或数据输出到外部设备或显示器上,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计算机系统处理后的信息展示给用户或输出到外部设备中。
6.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声卡、网卡、USB接口等,它们用于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连接外部设备。
除了以上硬件组成部分,还有一些与硬件部件紧密相关的组件,包括总线、电源和主板等。
-总线:总线是连接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部件之间的通信线路,它用来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其中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内存或设备地址,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
-电源:电源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所需的电能,包括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两种类型。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

计算机导论知识点计算机导论知识点概述1. 计算机基础概念- 计算机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指令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 计算机分类:根据性能和用途,计算机可分为个人计算机(PC)、服务器、工作站、超级计算机等。
- 计算机组成: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2. 计算机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
- 内存(RAM):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硬件,断电后数据丢失。
- 存储设备: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光盘等,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触摸屏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从计算机获取信息。
- 网络设备:网卡、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3. 计算机软件- 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软件应用的基础软件,如Windows、Linux、macOS。
- 应用软件:为特定任务设计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 编程语言:用于编写程序的语言,如C、Java、Python等。
-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检索和管理数据的软件,如MySQL、Oracle、SQL Server。
4. 计算机网络- 网络基础:网络的基本概念、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等。
- 互联网: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基于TCP/IP协议。
-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破坏或泄露的技术和措施。
-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技术,如Amazon Web Services、Microsoft Azure。
5.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 算法:解决特定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包括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图算法等。
- 算法分析:评估算法性能的方法,如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计算机系统组成

内存的选购
目前市场上内存条分为有品牌和无品牌两种,品牌 内存一般都有外包装,如:金士顿(kingmax)。 无品牌内存多为散装,只依内存条上的内存芯片的 品牌命名,如:现代(HY)。 在选购内存时,还要注意它的兼容性,某些品牌的 内存在有些主板上会造成无法开机、运行时死机、 不稳定等现象。
内存条的安装
内存
内存泛指计算机系统中存放数据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RAM(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 器) 按内存的工作原来分类 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只读记忆)和随机存储器(随 机存储器)。 1. 只读存储器(ROM) 是计算机厂商用特殊的装置把内容写在芯片中,只能读取, 不能随 意该变内容的一种储存器,如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1)EPROM 它与一般ROM不同点在与,EPROM可以用特殊的装置擦除和重写的内容如早 期主板上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2)闪电存储器(闪光记忆) 使用闪速存储器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能长期存储 的信息。 2, 随机存储器(RAM) RAM就是平常所说的内存,系统运行时,将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从外 部存储器调入内存中,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或数据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内存中,根据其 制造原理不同,现在的RAM多为MOS型半导体电路,它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 (1)静态存储器(SRAM) SRAM的一个存储单元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双稳态电路,读写速度很快 这样一方面降低了SRAM 的集成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2) 动态RAM(DRAM) 一个DRAM单元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小电容组成,所以DRAM中存储的数据需要不断的刷新。 根据DRAM不同的标准又可分为多种类型的DRAM,如SDRAM(同时的DRAM, 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DDR SDRAM(两倍数据比率SDRAM, 双倍数据速度 SDRAM)RDRAM(RambusDRAM),早期 还有一种RDR内存,发热量比较大,两面都有散热片,并且必须要插满插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DRAM
(1)内存芯片 也称“内存颗粒”,内存颗粒加上一些辅助电路再焊在PCB板上 就成了一根内存条。生产内存芯片的厂商不多,主要有NEC、Hynix、 APACER ,Micron, SAMSUNG等公司,这些公司除了自己生产成品内存条之外, 还提供内存芯片给其他厂商,于是市场上便有了众多内存品牌。 芯片厂商会在芯片上用激光等方法标上品牌、型号等参数,因此,理论上我们就 能通过识别这些参数来了解该内存条的容量、工作频率等信息。
2.DDR SDRAM
(1)DDR SDRAM 也就是采用了DDR(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数据速度) 技术的SDRAM。 与普通SDRAM相比,它们的时钟周期是一样的,但DDR SDRAM能在时钟 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而SDRAM只在信号的上升沿时读取数据, 因此理论上DDR SDRAM可提供双倍于SDRAM的速度,这样也将带来双倍 的性能。
至于PC1600和PC2100,说的并不是内存的时钟频率,而 是DDR SDRAM的数据传输率,也就是内存带宽。比如时 钟频率为266MHz的DDR SDRAM内存带宽为 ──133MHz×2×64Bit/8=2100MB/s(兆字节每秒),可见 PC266与PC2100的实际意思是一样的。
(3)识别DDR SDRAM的编号
(2)SPD芯片 SPD的全称是“Serial Presence Detect”,即“连续存在侦测”。 SPD保存了该条内存的各种性能参数,如容量、芯片厂商、工作速度、是否具备 ECC校验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内存厂商输入进去的,最后保存在一个EEPROM芯 片中。当系统启动后,主板芯片组会根据SPD提供的信息,自动在主板BIOS中 将与内存相关的参数设置好,保证内存条的正常使用,可见SPD的重要性非同一 般。
内存相关名词解释
SIMM: 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单列直插内存模块 。 DIMM: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双列直插内存模块 。
DDR: Double Data Rate SD RAM: Synchronous 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RDRAM:RAMBUS 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RDRAM是RAMBUS公司开发的具有系统带宽,芯片到芯片接口设计 的新型DRAM,他能在很高的频率范围内通过一个简单的总线传输数 据。他同时使用低电压信号,在高速同步时钟脉冲的两边沿传输数据。 INTEL将在其820芯片组产品中加入对RDRAM的支持。 由于这种内 存的价格太过昂贵,在pc机上已经见不到他的踪影 。
逻辑Bank及其结构
内存芯片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 bit(位),而进行寻址的基本单位 则是Byte(字节),一个Byte就等 于8bit。 内存芯片设计时在一个时钟周期 内只允许对一个逻辑Bank进行 操作(实际上内存芯片的位宽就是 逻辑Bank的位宽),而不能对所 有逻辑Bank同时操作。所以逻 辑Bank的地址线是通用的,只 要再有一个逻辑Bank编号加以 区别就可以了。内存芯片的位宽 决定了一次能从它那里读出多少 数据,并不是内存芯片里所有单 元的数据能够一次全部读出。
3.RDRAM
RDRAM也叫Rambus内存,这一全新的内存规格是Intel提出来的,当时它主要面向服 务器与工作站,。RDRAM与DDR SDRAM一样,在工作周期的上下沿都传输数据,以 产生双倍的数据传输时钟。RDRAM在一个传输沿中最多只能传输16bit或18bit的数据, 因此它在一个传输周期的实际数据传输量只有32bit,比SDRAM内存的64bit数据带宽少 了整整一半!为了弥补带宽的不足,RDRAM的工作频率很高,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三 种──300MHz、356MHz和400MHz。Rambus引入了RISC(精简指令集)的技术,依靠 它极高的工作频率,通过减少每个周期的数据量来简化操作。Rambus通过上升和下降 沿各可传送一次,使原有的400MHz的频率变为800MHz。Rambus之所以可以达到 400MHz的时钟频率,是因为它使用了铜线连接内存控制器和内存模块,并且通过减少 铜线数量和长度,降低电磁干扰。,其带宽是视Rambus的通道个数而定的,就1个通 道而言,800MHz的DRDRAM带宽为800MHz×16位=1.6GB/s,若是两个通道,则可提 升为3.2GB/s,若是4个通道的话,将达到6.4GB/s,而PC133的带宽为1.06GB/s, PC266则为2.13GB/s。而且Rambus要求RIMM槽中必须全部插满,空余的RIMM槽要 用专用的Rambus中继器插满。
从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个芯片是一个Bank数为4的 芯片,其列和行分别为4096和2048,而逻辑位宽是4bit, 将这三者相乘就是这个逻辑Bank的容量,这里是 4096×2048×4 bit =32Mb。再乘以Bank的数量,则芯 片的容量就可以算出来了,这里很显然是4个Bank,那 么芯片的容量就是128Mb了。用虚线框起来的就是一个 完整的逻辑Bank。可见一个Bank由内存阵列、传感放 大器、一个行解码器、一个列解码器组成。
DDR & DDR2 & DDR3
时钟频率
数据传输率
工作电压 针脚数
封装技术 预取设计 突发长度 L-BANK数量
CL值
AL值
接口标准
容量标准
新增特性
DDR SDAMR
DDR II SDRAM
100/133/166/200MH z
200/266/333MHz
200/266/333/400ຫໍສະໝຸດ B 400/533/667/800MB
实例讲解
大多256MB双面内存为32×4格式,16个芯片,4×16=64bit, 这正好是一个物理Bank,所以是双面内存单Bank,也就是说该 种内存虽然是双面的,但只有一个物理Bank 另有大多256MB内存16×16格式,8个芯片,16×8=128bit, 128/64=2,所以是单面内存双Bank
物理Bank
物理Bank的含义就是指内存和主板北桥芯片之间传递数 据的通道,自586以后的CPU数据总线均为64bit位宽, 而CPU一次只能对一个物理Bank进行访问,所以一般情 况下我们就把64bit作为一个物理Bank(Physical Bank).
由于CPU一次只能打开一个物理Bank,在单芯片上也只 能打开一个逻辑Bank,这样我们就知道逻辑Bank的位 宽也就是单芯片的位宽了,所以我们把芯片的数据宽度和 芯片的数量相乘再除以64就得到了内存条的物理Bank数 了,即内存的Bank数=数据宽度×芯片数量/64。
Memory 的分类
内存从标准上可以分为:SIMM、DIMM 、RIMM
内存从外观上可以分为:30线、64线、72线、100线、144线、 168线、200线和卡式、插座式。
内存从芯片类别上可以分为:FPM、EDO、SDRAM、 RAMBUS、DDR 、DDRII 、 DDRIII
内存从整体性能上可以分为:普通(无任何特殊功能)、带校 验(自动检错)、带纠错(自动纠错)三种。
(2)PC200/PC266及PC1600/PC2100
与SDRAM一样,DDR SDRAM也是与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 不过因为DDR SDRAM的速度是SDRAM的双倍,因此工作 在133MHz外频下的DDR SDRAM其性能就相当于266MHz 的SDRAM,于是便出现了与PC100/PC133对应的 PC200/PC266了。
OCD、ODT、 POSTED CAS
DDR III SDRAM 400/533/667MHz
800~1600Mbps 1.5V
240Pin DIMM FBGA 8Bit 8 8/16
5、6、7、8 0,CL-1,CL-2
SSTL_15
512M~8G
写入延迟 (CWD)
几个重要概念
Pre-fetch: 数据预取
PS
PS
2.5V
1.8V
184Pin
200/220/240Pin(240 Pin为主流标准)
TSOP-II/CSP
CSP(FBGA)封装
2Bit 2/4/8
2/4 1.5、2.5、2、3
无 SSTL_25 64M~1G
4Bit 4/8 4/8 3、4、5、6 0、1、2、3、4 SSTL_18
256M~4G
Memory Introduction
认识内存
内存指的是内存储器,主要是用来临时存贮数据 ,比如电脑中调用的数据,就需 要从硬盘读出,发给内存,然后内存再发给CPU .也可以理解成是HDD和CPU之间 的缓存, 因为CPU中的ALU(虚拟寄存器)速度要比硬盘速度快的多, 因为他是直接 芯片集成电路存储,和电流的速度差不多 ,而硬盘是磁盘存储,每分钟只有 5400/7200/10000转,所以需要内存用来给CPU和硬盘之间进行沟通 .
可以认为是端口数据传输率和 内存Cell之间数据读/写之间 的倍率,如DDR I为2bit Prefetch,因此DDR I的数据 传输率是核心Cell工作频率的 两倍。DDR II采用了4bit Prefetch架构,也就是它的 数据传输率是核心工作频率 的四倍。实际上数据先输入 到I/O缓冲寄存器,再从I/O寄 存器输出。DDR II 400 SDRAM的核心频率/时钟频率 /数据传输率分别是 100MHz/200MHz/400Mbps
现代芯片编号格式一般为:“HY 5abcdefghijklm-no”。其中HY代表现代的产品;5a表示芯片 类型(57=SDRAM,5D=DDR SDRAM);b代表工作电压(空白=5V,V=3.3V,U=2.5V); cde代表容量和刷新速度(16=16Mbits、4K Ref,64=64Mbits、8K Ref,65=64Mbits、4K Ref,128=128Mbits、8K Ref,129=128Mbits、4K Ref,256=256Mbits、16K Ref, 257=256Mbits、8K Ref);fg代表芯片输出的数据位宽(40、80、16、32分别代表4位、8位、 16位和32位);h代表内存芯片内部由几个Bank组成(1、2、3分别代表2个、4个和8个 Bank);i代表接口(0=LVTTL[Low Voltage TTL]接口);j代表内核版本(可以为空白或A、 B、C、D等字母,越往后代表内核越新);k代表功耗(L=低功耗芯片,空白=普通芯片); lm代表封装形式(JC=400mil SOJ,TC=400mil TSOP-Ⅱ,TD=13mm TSOP-Ⅱ, TG=16mm TSOP-Ⅱ);no代表速度(7=7ns[143MHz],8=8ns[125MHz],10p=10ns[PC100 CL2或3],10s=10ns[PC-100 CL3],10=10ns[100MHz],12=12ns[83MHz], 15=5ns[66MHz],K =DDR266A,H=DDR266B,L=DDR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