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绪论范本(以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为例)
交通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格式及要求模板(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系别: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河南城建学院年月日摘要摘要是设计(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
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设计(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设计(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计算机程序,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400字,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其中英语摘要单词数量不少于500个。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索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项的单词或术语。
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以显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
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关键词5注:中英文摘要的页码采用罗马字符编号,目录也采用罗马字符编号,正文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字体均采用Time New Roman 小五。
AbstractAbstract design (thesis) content without notes and comments in a brief statement, a statement should be the third person. It should have the independence and self-contained, ie not read (thesis) the text, you can obtain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e contents of the summary should be included with the design (thesis) the same amount of key information for readers to determine the need to read The full text of abstracts and other secondary literature is also available for use.Key words: key word1, key word2, key word3, key word4, key word5目录前言 (1)1 引言(或绪论) (2)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居左) (2)1.1.1三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2)2 一级标题 (4)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居左) (4)2.1.1 三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4)结论(与建议) (5)致谢 (6)前言(黑体三号,居中,)正文采用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0磅,段首缩进2字符。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范文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范文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范文篇1试论交通运输专业的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发展需要及我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我们交通运输学科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增强学科及学生竞争力,是大势所趋。
交通运输学科的创业教育当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首先要建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即要造就有文化、有实用价值的从事汽车运用、汽车服务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为今后各自选择的职业做好准备,以便成就计日可待。
其次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使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创业者需要培养哪些素质,这些素质以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来体现以及这些素质培养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特点,就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明确学习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其创新意识的建立。
2 建立创业型师资队伍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选派优秀的教师参加国家或高校组织的创业教育培训班,学习创业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或者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了解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经验。
鼓励教师到与交通运输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活动。
聘请创业教育专家到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创业教育讲座,强化全体教师的创业教育意识。
聘请一些投资家、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弥补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建立创业教育的新型师资队伍。
3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理工科学生在创业实践中有专业优势,但在知识结构、性格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在发挥其核心能力的同时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是创业教育不可回避的任务。
可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减少专业课程,拓宽基础课程,比如法律、机械、金融等,加强通识教育;(2)增加综合性课程,也包括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比如管理学、运输组织学,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3)开设足够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并有完善的选修制度和学分制度,例如同时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经济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位考试等,为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综合性知识结构;(4)单独开设创业课程,讲述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发现和挑选创业机会的过程,成功创业者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寻找资金来源,新企业融资的各种关键问题,债务资本市场的新现实情况等。
毕业设计绪论范本(以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为例)

1 绪论1.1 选题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需求显得越来越旺盛,既有的运输能力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铁路运输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我国铁路网建设,到2020年我国铁路线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
形成以新建1.2万公里“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既有提速线路为补充的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络。
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线路里程将比目前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2倍还要多。
可以说我国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将要用15年的时间走完世界所有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走完的道路。
这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的建设,将使我国旅客运输迈上一个新台阶。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我国学者对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这种经验和方法在过去客货混行的运输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面对高密度、小编组、公交化、高速快捷的客运专线网络的大力建设,这些方法和经验显然需要相应的调整。
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理念,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情况,建立适合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
深入研究客流发展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充分考虑旅客的出行需求,了解国民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水平、旅客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将旅客换乘与开行方案一体化设计,使得铁路更好地适应未来旅客运输的发展需求。
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是指根据客运专线网中节点等级的不同选择列车的起讫点,将开行方案按照一定的周期设计,使开行方案适合周期性运行图的铺画,在每周期内列车的起讫点、频率、径路基本相同。
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起讫点规律、数量较少,主要节点间列车开行频率高,旅客出行时间灵活,方便度高。
对于长途旅客充分利用新型客运专线车站换乘方便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制定列车的换乘衔接方案。
交通运输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设计运输交通运输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交通运输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设计运输交通运输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交通运输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设计运输交通运输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黄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公路交通明显改善,民航运输基本适应需求,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速,基本缓解了运输瓶颈”状况,但发展不够均衡,供需矛盾并未根本解决。
这几年公路建设力度加大,呈现超常规发展态势,公路交通得到明显改善。
民航发展迅速,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每年均以两位数递增,平时上座率和载运率只有60%左右。
铁路由于各种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基本建设投资不到公路的一半,虽然能力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但由于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客流高峰时期,铁路供求矛盾更为突出。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36 ABSTRACT Twen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ed rapidly, so far, rail tensionseas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oad transport, air transport meet the basic needs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provides an important safeguar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 the basic ease of transportation “ bottleneck situation, but the development is not enough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has not solved. Road construction intensified in recent years, showing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 trend, road transport are improv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and cargo turnover volume of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re double-digit increases every year, usually attendance and carry rate of only around 60%. Railway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relatively slow pace of development, capital investment less than half the road, although capacity tensions eased, but not keeping pace with economic growth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 capacity and traffic conflicts still exist, In the peak passenger flow period, the railway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more prominen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economy; development.目录1绪论1 2我国的交通运输业2 2.1我国交通运输现状2 2.2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4 2.2.1铁路运输4 2.2.2公路运输5 2.2.3水路运输7 2.2.4航空运输8 2.2.5管道运输8 2.3我国交通运输面临的环境9 2.3.1交通运输业的新要求9 232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9 233高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9 2.3.4交通运输业的新契机9 2.3.5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10 3湖北的经济现状11 3.1湖北的经济概况11 3.2工业经济14 3.3交通概况17 4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20 4.1关于交通经济区域形成机理研究20 4.1.1增长极与增长中心理论研究20 4.1.2生长轴理论21 4.1.3点—轴系统”理论21 4.1.4巨型都市带理论22 4.2运输经济区域方面22 4.3空间运输联系方面24 4.4运输通道合理配置方面26 4.5小结27 5湖北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关系29 5.1湖北经济与交通运输的相关关系29 5.2湖北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关联度30 5.3结束语32致谢33参考文献34 1绪论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专业:百度学生姓名:百度学号:0101指导老师:百度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9年03月01日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日益激烈,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也日益趋向现实化,对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统计,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运输安全对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
本论文针对当前铁路运输系统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全路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针对长春车务段,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对其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现状,统计分析,管理措施目录第1章绪论 (5)第2章车站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6)2.1车站生产现状 (7)2.1.1“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意识 (7)2.1.2以完善安全责任制落实机制为主线,推进安全管理的规范化.. 72.1.3实施安全重点卡控,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防范事故发生.. 72.1.4突出客车重点,确保旅客列车绝对安全 (8)2.1.5强化职工培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82.1.6整顿站车秩序,减少路外伤亡 (8)2.1.7严格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8)2.2车站安全管理现状 (9)第3章铁路车站安全事故分析 (10)3.1铁路车站事故构成特征 (11)3.2铁路车站事故分类 (11)3.3铁路车站事故原因 (11)3.4伤害程度 (12)3.5伤亡事故等级 (12)第4章车站安全生产及管理体系构建 (12)4.1现代安全管理理论 (12)4.2车站安全管理体系(系统)设计 (13)4.2.1安全管理理念(方针) (13)4.2.2安全管理机制 (13)4.2.3安全管理模式 (14)4.3.4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17)第5章结论与建议 (18)5.1对策与措施 (18)5.2结论与建议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第1章绪论铁路是我国主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起着重要作用。
毕业设计绪论范本

毕业设计绪论范本1.毕业论文引言写什么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
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
如何合理安排以上这些内容,将它们有条有理地给读者描绘清楚,并非容易之事。
经验告诉我们,引言其实是全文最难写的—部分。
这是因为作者对有关学科领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知识是渊博、还是贫乏,研究的意义何在、价值如何等问题,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间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来安排。
第一层由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内容组成,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最后是引言的结尾,可以介绍一下论文的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引言中各个层次所占的篇幅可以有很大差别。
这一点与摘要大不一样,摘要中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项内容各自所占的篇幅大体比例一样。
而在引言中,第一个层次往往占去大部分篇幅。
对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研究目的可能会比较简短。
引言与摘要还有一点不同的是,摘要中必须把主要研究结果列出,而在引言中(如果摘要与正文一同登出)结果则可以省略不写,这是因为正文中专门有一节写结果,不必在引言中重复。
比较简短的论文,引言也可以相对比较简短。
为了缩短篇幅,可以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某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意义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接着对文献进行回顾。
然后介绍自己的研究动机、目的和主要内容。
至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论文的组成部分则可以完全省略,2.毕业论文引言怎么写毕业论文格式标准1.引言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我省电大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交通运输毕业设计

交通运输毕业设计交通运输毕业设计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交通运输毕业设计成为了许多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重要任务。
一、设计背景交通运输毕业设计的设计背景通常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作为设计背景,通过设计一个智能交通系统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
或者可以选择一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作为设计背景,通过设计一个新的公路网来改善交通状况。
二、设计目标在确定设计背景后,需要明确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与设计背景相匹配。
例如,如果设计背景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设计目标可以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如果设计背景是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设计目标可以是提高道路质量,增加交通枢纽的容量。
三、设计内容设计内容是交通运输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根据设计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内容。
例如,如果设计目标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可以从道路规划、交通信号灯优化、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
如果设计目标是增加交通枢纽的容量,可以从交通枢纽设计、交通流量分析、交通流优化等方面进行设计。
四、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是实现设计目标的手段。
在交通运输毕业设计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数学模型和仿真软件来进行交通流量分析和优化。
可以使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来了解用户需求和交通状况。
可以使用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来发现交通问题的规律和趋势。
五、设计评价设计评价是对交通运输毕业设计成果的评价和检验。
设计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例如技术可行性评价、经济可行性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等。
通过设计评价,可以判断设计成果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六、设计实施设计实施是将交通运输毕业设计成果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设计实施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例如技术条件、经济条件、政策法规等。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交通运输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标题: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城市交通运输优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以智能交通系统为基础,研究城市交通运输的优化方案,旨在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并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
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建模,结合实时交通信息和交通管理手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智能交通系统的最优路线规划和交通信号控制方案。
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案可以显著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拥堵;路线规划;交通信号控制;可持续性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城市交通拥堵是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道路传输能力的严重局限,交通拥堵现象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常态。
交通拥堵不仅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还催生了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来优化城市交通运输,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分析与应用,提出一种可行的城市交通运输优化方案,从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并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优化交通规划、改善交通设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第二章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原理2.1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与特点2.2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2.2.1实时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2.2.2车载通信和导航技术2.2.3交通管理与调度技术第三章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最优路线规划3.1数据收集与分析3.2用户出行预测模型建立3.3最优路线规划算法设计3.4实证分析与评估第四章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案4.1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4.2交通信号优化控制算法设计4.3仿真实验与评估第五章结果分析与讨论5.1最优路线规划方案的效果评估5.2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的效果评估5.3两种方案的综合效果对比第六章结论与展望6.1研究结论6.2研究不足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停靠站设计方面,文献[3]主要对客运专线个性化停站方案与平均化停站方案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从周期运行图周期的确定、列车停站方式数量的确定、列车开行对数的确定、不同停站方案的列车对数组合比较三个方面提出客运专线客流密集区段周期运行图中列车开行方案的设计原则,并运用以上原理对京沪客运专线沪宁段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设计以结果,探讨了合并式列车开行方案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合并式列车开行方案的服务频率大于当前设计的列车开行方案,可供旅客选择的车次增多,时间自由度增大,对吸引中、长途旅客十分有利;可以提高动车组运用效率,减少动车组需要数量。
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客车开行方案的成本、收益和数学描述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深入一些,文献[10]研究了网络条件下多种列车组合情形,讨论了具有周期时刻表的开行方案优化问题。文献[11]采用模糊数学规划来研究台湾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建立了单条铁路线上城际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函数包括经营者的总体运营成本最少和旅客总旅行时间最少两个方面,由于路网规模小、客流密度大,其开行方案具有公交化运营模式的特点。
1.2万公里“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既有提速线路为补充的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络。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线路里程将比目前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2倍还要多。可以说我国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将要用15年的时间走完世界所有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走完的道路。这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的建设,将使我国旅客运输迈上一个新台阶。
4.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评价指标,并对周期性开行方案进行评价指标的计算。
1.5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本研究的研究路线如图1-1所示。路网结构分析
规划年日
均客流
卧铺动车组
客流坐席动车组
客流客流分析中速动车组
客流运营时间
高速动车组
客流
xx小时客流
波动系数β
规划年xx小
时中速客流规划年xx小
时高速客流
上座率α
xx小时周期性
该方法主要考虑了两方面因素,一方面为铁路运营效益,另一方面为旅客出行需求。文献[9]考虑了评价指标的相互替代性和相关性,运用聚类分析法简化了指标体系的规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分析了开行方案。
1.3.2国外研究现状
基于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和运输市场客运需求不断变化,国外学者一直在探究先进的高速铁路旅客列车运输组织、客运产品(包括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图和客票)设计及优化理论,以使高速铁路更好地为旅客服务,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际在旅客列车运输组织、行车组织和列车开行方案方面已经取得较为成熟的经验。
跨线客流的输送方式有以下几种方案:
1.客运专线只开行高速旅客列车,跨线客流在衔接站换乘高速旅客列车(简称换乘方案)。
2.高速旅客列车除在客运专线上运行外,还下到相邻线上运行,跨线客流由高速列车运送(简称下客运专线)。
3.高速列车只在客运专线上运行,相邻线路上的中速列车上客运专线运行,跨线客流由中速列车运送(简称上客运专线)。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与客流量大小有关,还与客流成分及旅客出行特点密切相关。面对客运专线建设,国内学者对客运专线的开行方案的编制做了大量的研究。
客流结构及特性是影响开行方案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客流的起讫点,可以将客流分为本线客流和跨线客流。跨线客流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的重点之一。文献[1]分析了跨线客流的输送问题,提出全部中速列车输送、高速列车下线加换乘及高速列车下线加中速列车上高速线输送跨线客流的3种模式,并将高速列车下线模式分为以高速站为中心的“朝发夕归”式、以其他线车站为中心的“朝发夕归”式、不对称“夕发朝至”式、“夕发朝至”式四种,并对三种模式从动车组利用、旅客旅行时间节省和旅客需求适应程度等方面对三种模式进行了比较。文献[2]通过分析跨线客流的特点、性质、出行规律和选择旅行的方式,将跨线客流分为必然换乘客流、自愿换乘客流、直接过线中速客流、直接过线常速客流。
2.客运专线客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对客运专线客车开行方案的主要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影响客运专线客车开行方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
3.周期性开行方案框架方案的编制
根据分级节点系统、各客流区段的客流密度及旅行时间,初步确定以周期性开行方案为基础的区段,进一步细分客流,分别划分出以周期性开行和非周期开行的客流,并初步确定开行频率,根据分析结果及旅行时间,推算列车开行方案的框架方案。
国外高速铁路广泛采用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其主要优点是便于旅客对列车时刻表的记忆,对不同列车换乘的优化设计增加旅客乘车的便捷性;从运营者的角度,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易于管理,并能带动售票方式、车站工作组织的变化。
在高速铁路的发展中,各国国情不同,列车开行方案有各自的特点。日本、法国为高速专用型,德国、意大利为客货混行型,因而编制的开行方案也有所区别。日本采用适合规格化运行图的列车开行方案,德国则编制适合分时运行图的列车开行方案。
初始开行方案
合理到发时间周期性开行方案编
制周期性开行方
案日输送客流xx小时时段
非周期性客流卧铺动车组
开行方案非周期性开
行方案周期性开行
方案
开行方案评价周期性开行方案评价否
能否满足评价指标能评价指标
图1-1研究路线图
注:
由于本研究涉及整个路网,工作量大,考虑因素多,研究内容复杂,重点考虑了高速列车的周期性开行方案,图中虚线部分表示在本论文中没做。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论文共分为六章。
关于开行方案的模型与算法,国内学者做了不少研究。运用较多的模型为双层规划模型。文献[5]提出旅客出行方便度概念,研究了不同时段旅客出行的方便度,并绘制了方便度曲线,分析了不同类型列车的客流平衡条件,建立不同类型列车的广义费用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制定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文献[6]在分析了最小成本和最大收益的两种传统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旅行时间、旅行费用、旅行方便与舒适程度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以及运输能力与需求的关系,构造了两点间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决策模型。文献[7]在既有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客运专线的发展规划,分析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相关费用和优化目标,均衡考虑企业利益和旅客需求,将列车开行方案与旅客换乘方案相结合,以客流在铁路换乘网络上的分配作为下层规划,建立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通过抽象归纳制定了开行方案的原则,将开行方案优化与客运径路的确定、旅客换乘网络的设计、旅客换乘的客流分配、旅客列车停站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指标分析等相关问题结合起来,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求解的优化算法;根据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开发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系统。
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是指根据客运专线网中节点等级的不同选择列车的起讫点,将开行方案按照一定的周期设计,使开行方案适合周期性运行图的铺画,在每周期内列车的起讫点、频率、径路基本相同。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起讫点规律、数量较少,主要节点间列车开行频率高,旅客出行时间灵活,方便度高。
对于长途旅客充分利用新型客运专线车站换乘方便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制定列车的换乘衔接方案。
基于分级节点的周期性开行方案符合旅客出行规律,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提高服务频率,减少等待时间,使旅客总体的旅行时间降低,这有利于提升我国铁路的服务水平,提高铁路的竞争力。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合理利用线路设施和技术设备确定服务水平的服务计划,确定列车种类、对数的组合和各方向列车之间的协调配合的方案,也是旅客运输运营组织的基础环节。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旅客列车运行图铺画的基础,并和旅客列车运行图一起作为旅客列车运营组织的重要技术文件,对整个旅客运输组织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在旅客列车运行组织工作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位置,对开行方案的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需求与能力适应性分析,更有助于良好开展运行图的编制工作,有助于优化设计动车组使用方案、乘务员运用方案和开展日常的调度指挥工作。
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学者对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这种经验和方法在过去客货混行的运输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面对高密度、组、公交化、高速快捷的客运专线网络的大力建设,这些方法和经验显然需要相应的调整。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理念,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情况,建立适合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深入研究客流发展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充分考虑旅客的出行需求,了解国民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水平、旅客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将旅客换乘与开行方案一体化设计,使得铁路更好地适应未来旅客运输的发展需求。
1.4研究内本研究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路网结构
分析我国未来客运专线网(区际客运专线网和城际客运专线网)的结构特点,如路网长度、路网性能、路网分布、平均站间距等,考虑节点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状况,分析节点城市的旅客换乘条件;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分级节点系统。
第一章简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客运专线、城际客运系统、提速干线的建设情况,绘制了路网结构图,并建立相关数据库;根据既有线某年的客票数据、结合设计院提供的部分规划年的预测客流,预测了规划年路网各区段的客流量,并运用logit模型将客流划分为高速客流、中速客流、卧铺动车组客流。第三章从周期性客流与非周期性客流角度分析了客运专线的客流组织模式,对影响客运专线客车开行方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计算了高峰小时高速列车吸引的客流。第四章介绍了周期性开行方案设计原理,根据分级节点系统、规划年区段客流密度编制了高速列车周期性开行方案。第五章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周期性开行方案进行评价指标的计算。第六章对全文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本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客流预测和客流分配是开行方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2]分析了客运专线客流特征,并从本线客流、跨线客流、诱增客流三个方面研究了客流预测模型,运用灵敏度分析法分析了列车的速度、密度、票价、舒适度、安全性和开行距离等方面对客流的影响;从客运专线和既有线的能力协调、尽量减少旅客换乘、到发时间适当三方面考虑了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