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西华大学理论力学试题册答案
理论力学试题及问题详解

理论力学试题与答案一、是非题〔每题2分。
正确用√,错误用×,填入括号内。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如此此力系必然平衡。
〔〕2、力对于一点的矩不因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3、在自然坐标系中,如果速度υ = 常数,如此加速度α = 0。
〔〕4、虚位移是偶想的,极微小的位移,它与时间,主动力以与运动的初始条件无关。
〔〕5、设一质点的质量为m,其速度 与x轴的夹角为α,如此其动量在x轴上的投影为mv x=mvcos a。
〔〕二、选择题〔每题3分。
请将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①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②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零;③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④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
2、重P的均质圆柱放在V型槽里,考虑摩擦柱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时〔如图〕,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按触点处的法向反力N A与N B的关系为。
①N A = N B;②N A > N B;③N A < N B。
3、边长为L 的均质正方形平板,位于铅垂平面内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示,假如给平板一微小扰动,使其从图示位置开始倾倒,平板在倾倒过程中,其质心C 点的运动轨迹是。
①半径为L/2的圆弧; ②抛物线; ③椭圆曲线; ④铅垂直线。
4、在图示机构中,杆O 1 A //O 2 B ,杆O 2 C //O 3 D ,且O 1 A = 20cm ,O 2 C = 40cm ,CM = MD = 30cm ,假如杆AO 1 以角速度 ω = 3 rad / s 匀速转动,如此D 点的速度的大小为cm/s ,M 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cm/s 2。
① 60; ②120; ③150; ④360。
5、曲柄OA 以匀角速度转动,当系统运动到图示位置〔OA//O 1 B 。
AB |OA 〕时,有A V B V ,A αB α,ωAB 0,εAB 0。
1-8章的习题答案理论力学.doc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C2.ACD3.A, B两处约束力的方向如图所示60°第二章平面力系一、选择题与填空题■1. B; D。
2. B。
3. F;向上。
4. B。
5. 4^M;方向与水平线成60角,指向 23L右下。
6. 10kN; 10kN ; 5kN; 5kN。
7. 100kN;水平向右。
二•计算题1. F B - -70 KN F AX =70 KN ,F Ay =120 KN , M A二-30KN m2. F AX - -qa F BX二 F qa F Ay =qa F F By 二 qa - F3. F= -5kN F Dy = 4.33kN F E-4.33kN F C =24.41kND xF B^ -17.08kN F AX=F BX = -5kN l^y = -14.08kN M A=T4.66kN mF AX =10N FAy =20N M A =15N mF CD =14.1N6F Ax=2.5kN F Ay=—2.16kN M A=」kN ,m F c =20.33kN7 F B=40kNF AX = —10kNFA ^-20kN M -50kN m F cx = 40kNF ey = 0F HX =300N F Hy =100N第三章空间力系少2(-8. F A ^ = -100N F Ay 二-300N F Ex 二-300N F Ey =100N F °y 二 200N整=一一A > X Y m 一:J E £c X一、选择题与填空题f—- - Fa 6 Fa 1.B。
2.B。
3. M x(F)=O ; M y(F) —H2 44.F x=-40.2N; F y=30-2N; M z=240.2 N m。
5.F z= F sin :;F y= F cos :cos :;M x(F)二 F(ccos'cos : bsin )。
理论力学习题及解答1

理论力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物体的受力分析1-1 画出指定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面均为光滑面。
1-2 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面均为光滑,未画重力的物体的重量均不计。
1-3 画出下列各物体以及整体受力图,除注明者外,各物体自重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a) (b)(c) (d)(e) (f)第二章平面一般力系2-1 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铰车D 上,如图所示。
转动铰车,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忽略不计,A、B、C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试求拉杆AB和支杆CB所受的力。
2-2 用一组绳悬挂重P=1kN的物体,求各绳的拉力。
2-3 某桥墩顶部受到两边桥梁传来的铅直力P1=1940kN,P2=800kN及制动力T=193kN,桥墩自重W=5280kN,风力Q=140kN。
各力作用线位置如图所示,求将这些力向基底截面中心O简化的结果,如能简化为一合力,试求出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2-4 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所示,试求出图中A、B处的约束反力。
2-5 在图示结构计算简图中,已知q=15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6 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由AB、BD、DFE三杆铰接组成,已知:P=50kN,M=40kN·m,q=20kN/m,L=2m,试求固定端A的反力。
图2-6 图2-72-7 求图示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
2-8 图示结构中各杆自重不计,D、E处为铰链,B、C为链杆约束,A为固定端,已知:q G=1kN/m,q=1kN/m,M=2kN·m,L1=3m,L2=2m,试求A、B、C 处约束反力。
图2-8 图2-92-9 支架由两杆AO、CE和滑轮等组成,O、B处为铰链,A、E是固定铰支座,尺寸如图,已知:r=20cm,在滑轮上吊有重Q=1000N的物体,杆及轮重均不计,试求支座A和E以及AO杆上的O处约束反力。
理论力学1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共268小题)1、试题编号:200510701005310,答案:RetEncryption(A)。
质点是这样一种物体:它具有一定的质量,但它的大小和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可忽略不计。
()2、试题编号:200510701005410,答案:RetEncryption(A)。
所谓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
()3、试题编号:200510701005510,答案:RetEncryption(B)。
在研究飞机的平衡、飞行规律以及机翼等零部件的变形时,都是把飞机看作刚体。
()4、试题编号:200510701005610,答案:RetEncryption(B)。
力对物体的作用,是不会在产生外效应的同时产生内效应的。
()5、试题编号:200510701005710,答案:RetEncryption(A)。
力学上完全可以在某一点上用一个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显示出力的三要素。
()6、试题编号:200510701005810,答案:RetEncryption(B)。
若两个力大小相等,则这两个力就等效。
()7、试题编号:200510701005910,答案:RetEncryption(B)。
凡是受二力作用的直杆就是二力杆。
()8、试题编号:200510701006010,答案:RetEncryption(A)。
若刚体受到不平行的三力作用而平衡,则此三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9、试题编号:200510701006110,答案:RetEncryption(A)。
在任意一个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会改变原力系对变形体的作用效果。
()10、试题编号:200510701006210,答案:RetEncryption(A)。
绳索在受到等值、反向、沿绳索的二力作用时,并非一定是平衡的。
()11、试题编号:200510701006310,答案:RetEncryption(A)。
理论力学参考答案(终)

1参考答案第一章一、1、C 2、B 3、A 4、C 5、D 6、ACD7、A 8、B二、1、60°、120°;45°、90° 2、903、等值、反向、共线4、120°;05、略6、活动铰支座,二力杆件;光滑面接触,柔索;固定铰支座,固定端约束 7、略。
第二章一、1、D 2、B 3、A 4、B 、B 5、B 、D6、A 、B7、B8、C9、B 10、A 11、C 、A 12、C 13、D 14、A 15、C 16、B 17、B 二、1、2P ,向上 2、2P,向上 3、0°,90° 4、通过CD 5、略 6、O ,P7、可以,AB 两点不与汇交点O 共线 8、略 9、通过B 一合力,简化为一力偶 10、10kN ,向右 11、略12、100kN ,竖直向上 13、10 kN ,向左 14、L m 3/34 15、1cos2m α第三章一、1、B 2、C 3、C 4、D 5、B 二、1、p,-p,p,0,0,0 2、0,am2 3、二矩心连线不垂直投影轴 4、0,-P 5、为一合力,为一力偶,平衡三、计算题(本题15分)解:取AC0=∑X 041=-C X q 0=∑C m -N A ﹒4+q 1﹒4﹒2=00=∑Y 0=-C A Y N解得 X C =4KN; Y C =2KN; N A =2KN 取BCD()0=∑F m B04'1862=⨯-⨯-⨯C D X q N C C X X =' C C Y Y ='0=∑X 0'=-B C X X0=∑Y 06'2=+⨯-+B C D Y q Y N KNY KN X X KN N B C B D 3.14'7.86/52=====四、计算题(本题15分)解:取整体2kN X M X F m C C B 1,1,0)(==⋅=∑取DE kN X M X F m F F D 2,5.0,0)(==⋅=∑)1(,02,0FD F D Y Y Y kN X X X ==∑===∑取AC ,05.05.01,0)(=⋅-⋅+⋅=∑F F C A X Y X F m0=F Y 由(1)0==C D Y Y五、计算题(本题15分)解:(一)整体()0=∑F m DNX T X X X N X pT X q P T D A D A A 850003500342314215.22==-+=∑-===⋅-⋅⋅⋅⋅-⋅-⋅ (二)ACBNY Y q F m A A C 1000228314210)(-==⋅-⎪⎭⎫⎝⎛-⋅⋅-==∑ 再从一N Y q P Y Y Y D D A 9000421==⋅--+=∑六、计算题(本题15分)解:取DF ,0)(=∑F m D3)45/(,045︒==-︒⋅ASin M N M a Sin NE E取BC()a M X a N a X F m C E C B /,02,0==-⋅=∑取整体a M X X X C A /,0===∑0,0==∑A Y X()M M F m A A -==∑,0第四章一、1、D 2、B 3、D 4、C 5、D 二、1、主矢;'P R = 主矩()p m M A A =(),2/122b a P M A +⋅=A M 矢与X 轴负向间角α,与y 轴正向夹角β;其中()()απβπα-=<=2/,2/,/a a b arctg2、-F/3; -2F/3; F/33、①力偶矩的大小;②力偶作用面的方位;③力偶的转向。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

理论力学习题答案(总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如图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图3二、填空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理论力学第一章题及解答(文末)

第一章 思考题1.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有何不同?1.2 在极坐标系中,r v r =,θθ r v =.为什么2θ r r a r-=而非r ?为什么θθ r r a 20+=而非θθ r r +?你能说出r a 中的2θ r -和θa 中另一个θ r 出现的原因和它们的物理意义吗?1.3 在内禀方程中,n a 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在空间曲线中它总沿着主法线方向?当质点沿空间运动时,副法线方向的加速度b a 等于零,而作用力在副法线方向的分量b F 一般不等于零,这是不是违背了牛顿运动定律呢?1.4 在怎样的运动中只有τa 而无n a ?在怎样的运动中又只有n a 而无τa ?在怎样的运动中既有n a 而无τa ?1.5dt r d 与dt dr 有无不同?dt v d与dtdv 有无不同?试就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分别加以讨论. 1.6人以速度v 向篮球网前进,则当其投篮时应用什么角度投出?跟静止时投篮有何不同?1.7雨点以匀速度v 落下,在一有加速度a 的火车中看,它走什么路经?1.8某人以一定的功率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的渔竿不慎落入河中.两分钟后,此人才发现,立即返棹追赶.追到渔竿之处是在桥的下游600米的地方,问河水的流速是多大?1.9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否总是和所受的外力的方向一致?为什么?1.10在那些条件下,物体可以作直线运动?如果初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一致,则物体是沿力的方向还是沿初速度的方向运动?试用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1.11质点仅因重力作用而沿光滑静止曲线下滑,达到任一点时的速度只和什么有关?为什么是这样?假如不是光滑的将如何?1.12为什么被约束在一光滑静止的曲线上运动时,约束力不作功?我们利用动能定理或能量积分,能否求出约束力?如不能,应当怎样去求?1.13质点的质量是1千克,它运动时的速度是k j i v 323++=,式中i 、j 、k 是沿x 、y 、z 轴上的单位矢量。
理论力学习题及答案(全)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