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学循环农业名词解释

农业生态学循环农业名词解释

农业生态学循环农业名词解释农业生态学和循环农业,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我们在种地的时候,跟自然做个好朋友。

咱们都知道,地球上资源有限,土壤也不是无底洞,过度开发可不是长久之计。

想象一下,咱们的田地就像是个小小的生态圈,里面有土壤、植物、动物,甚至空气都是紧密相连的。

哎呀,真是一张大网,稍微动一下,可能就会引发一场“蝴蝶效应”!说到循环农业,很多朋友可能会问,这到底是啥?简单来说,就是把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变废为宝,真正做到“资源再利用”。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能吃的都别扔”,在农业里也是一样。

比如说,咱们种完菜,留下的秧苗、菜叶,这些东西别浪费,搞个堆肥,变成营养丰富的土壤,这不就是最实用的循环吗?不仅能让土壤变得更肥沃,还能减少化肥的使用,真是一举两得,简直是聪明得不要不要的。

再说,咱们的农作物和生物多样性也是息息相关的。

你想啊,如果咱们只种一种作物,长时间下来,土壤会疲惫,虫子也会来捣乱。

可如果咱们搞个轮作,多种几种作物,土壤就能休息一下,虫子也找不到固定目标,大家都能安稳过日子。

想想咱们平时换换口味,多吃点儿不同的菜,身体也好啊!同样,土壤也是需要调剂的。

还有一点,循环农业强调的就是减少污染。

农业不只是种种粮食,咱们还得考虑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想象一下,田间地头飞舞的小虫子,没事别去打扰他们,给他们留点儿空间,让自然来调节。

像养鱼的农田,鱼和植物可以互相促进,真是和谐共生,听着是不是感觉特美好?这种方式,既能让水质更好,鱼儿也长得欢。

说到这里,有点想让大家回忆一下小时候的记忆。

那些年,咱们的祖辈们就已经懂得这些道理,传统的农业就是个活生生的循环经济。

比如,牛粪、鸡粪,这些都是宝贝,施在田里,不仅能让土壤肥沃,连农作物也长得格外精神。

现在呢,咱们回头看看,很多现代农业都在借鉴这些传统的智慧,真是“古为今用”,灵活运用。

循环农业也不是说随便就能搞好的。

咱们得用心去做,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特性,真的是因地制宜。

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将种植、养殖、深加工、消费融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严格遵循自然生态循环发展规律,对土地、水资源、环境、耕种管理、施肥、病虫害、收割、动物养殖(畜禽)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

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综合性:农业生产和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全社会融合参与的、可循环的系统工程,包括诸多工种和产业体系(如: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果业、手工业、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百业)。

2. 循环性:通过初次级生产、加工、分解等完成代谢过程及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促进物质的最大化利用。

3. 立体化:构建农林立体结构生态农业型,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4. 生物多样性:构建生物物种共生生态农业型,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促进的物种组合在一个系统内,实现良性循环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5. 区域特色: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水土资源、人的生活习惯,探索符合自然衍化规律的、符合可循环生态发展规律的综合产业发展模式。

6. 科技创新:以科技为支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统一。

在我国,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实践。

例如,忠华盛世天牧良草人提出的纯生态农业产业循环模式,以及“猪-沼-果”等综合开发模式,都为农牧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总之,农牧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创新
• 生物质气化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 有机肥料生产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农业循环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
01
农业循环产业链的构建
• 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构建 农业循环产业链 • 通过产业链的优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 用和产业链的增值
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
• 政策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引导 企业和农民参与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 技术创新:引入先进技术,提高 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运行效率
04 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
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
•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 环境 • 通过技术研发,实现生态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农业循环产业链的优化
•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实 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 技术创新:引入先进技术,提高产业链 的运行效率
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01
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
• 以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为核心, 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 • 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实现循环经 济与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应用
02
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面临的机遇
•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为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推动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推动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政策背景的实践
• 政策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 和农民参与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 政策支持: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支持 等,推动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系统与循环农业

生态系统与循环农业

题是 厕所。如果农 民也有冲水马桶 ,有 淋浴洗澡 ,农村 的生

用 地下水 的上升 。我们 推广膜下滴 管技术 ,是 目前最节水 的
灌 溉方式 。 碳循 环 。绿色 植物 固定二氧 化碳,把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通 过光合作用 固定到生 活体 内,或储 存到土壤 中。农业是利
保护性耕作是 一个环境友好 的农业 技术 ,对农 民来讲 节本 增 效 。过去 我们 说 , “多一份 耕耘 , 多一份 收获 ”。现在 讲 “ 少一份耕耘 ,多了一份收获 ”。山东、河南、河北 由于 保
如 煤和石油燃烧 放 出的二氧化碳积 累在 地球大气 中,工业化 以来人 类 利用 化石 能 源使 大气 中 二氧 化碳 的浓 度 增加 了一 个 百分点 。太 阳光 白天 照射 到地面 ,使地面增温 ,晚上一部
分 热量辐射散 发出去 。由于有这么一 层温室气体 ,部分热量 散 不出去 ,又 回到地球表面 ,地球温度 就升高 了。所 以现在 减少 温室气体 的排放 ,成为 我们应对气候 变化 的一项 重大 的 世 界性课题 。随着经济 的发展 ,我 国能源的消耗规模 不断扩 大 ,我们节 能减 排 的任务 非常繁重 。要大力发展低碳 经济 。 低碳 经济是低 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 的经济模式 ,是 人类继 农 业文明 、工 业文明之后 的又一次重 大进 步 。低碳经 济的实 质 是能源高效 利用 、清洁 能源开发 ,核心是能源技术 和减排 技术创 新 、产业 结构和制度 创新 以及人类 生存发展观 念的根 本性转变 。 氮循 环 。空气 中有 4 5 / 的氮 , 自然界 通过 生物固氮 、大
该大力发展循 环农业 。按 照循 环链 的特 点,循环 农业 可分为 五类 。第一 个类型 :农 田内的循环 :第二个类型 :种 植和养 殖业之 间的循环 ;第三个类 型:农 业和加工业 的循环 ;第 四 个类 型:农户 家庭循环 ;第 五个是城 乡间的循环 。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饮食的重视,生态农业逐渐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农业种植模式。

生态农业以其理念和实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一些实践案例。

生态农业理论基础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平衡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模式。

通过遵循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学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平衡理论生态平衡理论是生态农业的核心理论。

它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能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关联并平衡发展。

生态平衡理论强调,要从整体上考虑农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和高效地发展。

2.循环农业理论循环农业理论是指,利用各种生物和种植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全周期性。

这种生产方法强调要发挥自然循环的作用,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变成有用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3.生态农业技术理论生态农业技术理论是指运用各种生态农业技术方法,对农产品从种植、养殖、收获到加工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并在保证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态农业的高效益。

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要在满足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农业中,要遵循自然界的各种规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推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实践案例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丰富多彩的,实际上它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实践。

1.法国的生态农业法国是欧洲生态农业的典范之一。

他们对农业生产的“生态质量”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强调小农业的积极作用,提倡团体经营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农民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并在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2.中国的有机农业中国是全球生态农业的最大使用国之一。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 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农业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 平衡,为未来农业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什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平衡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高效利用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实现农业的经济、社 会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资源高效利用
合理利用水、土、光等资源,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业社会可持续
改善农民福利,提高经济效 益和社会公平性。
生态农业的定义及其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农业发展模式,强调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与可持续农业的目标是一致 的。
生态农业的优点
1 环境友好
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产种植
将鱼类养殖和植物种植结合,形成循环系统,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
1 智能灌溉系统
2 有机施肥
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求, 自动调节灌溉水量。
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 肥力和农产品质量。
3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昆虫和益生菌, 减少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2 生态平衡
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3 健康食品
生态农业产品更加健康、无污染,符合现代人们对食品的健康需求。
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有机农业
永续农业
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注重土壤保护和生态平衡。
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实现自给自足的 农业生产。
农田林业
在农田中种植乔木和灌木,改善土壤质量和农田生 态系统。
1 环保保护
减少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和气候变化对农业 的负面影响。
2 资源保护

农业生态学-第10章-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农业生态学-第10章-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1950-1985年的35年间, 世界化肥用量增加了8.29倍, 总能耗增加了5.9倍,而此 期的谷物仅增加了1.68倍。
1965-1990年,我国的化 肥用量增加了12.3倍,各类 能耗均增加10余倍,而粮食 总产量只增加1.3倍,单产 也仅增加1.4倍。
粮食生产与化肥的使用
年度 1950 1960 单位面积肥料 每kg肥料谷物 使用量(kg/ha) 产量(kg) n.a. 45 22 33
少人为对自然的干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作
用和过程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不翻耕土地,依靠生物活动自然疏松 不施化肥,靠秸秆、绿肥及粪肥等维持土壤肥力 不除草,通过秸秆覆盖和作物生长抑制杂草 不用化学农药,靠自然平衡机制控制病虫害
(三)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是根据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生产体系,
(一)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
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农
业生产体系。
利用农牧结合、轮作、堆肥等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用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 通过土壤耕作调节其结构性能 降低成本与能耗 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自然农业
自然农业主张农业生产应该顺应自然,尽可能减
●基本内容
1、有机农业 2、自然农业
3、国外生态农业
4、中国生态农业
5、循环农业
●重要问题
1、常规农业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哪 些方面? 2、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在 原理与技术上的区别是什么? 3、循环农业的主要原理和技术有哪 些?
第一节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现代常规农业的负效应 二、国外“替代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生态农业
三、中国生态农业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

生态循环农业4种模式详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农业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

一、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肥料,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注重保护土壤生态系统,通过合理耕作、轮作休耕和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有机农业重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二、循环农业模式循环农业是一种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业废弃物被视为资源,通过堆肥、沼气发酵等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再利用于农业生产中。

同时,循环农业还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通过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等措施,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旨在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生态农业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建设,通过生态修复、生物防治等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促进农田的健康生长。

生态农业还注重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推动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蓄水农业模式蓄水农业是一种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控水资源,实现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农田进行合理的排灌工程建设,通过调节水位和流量,保证农作物的需水量和排水量。

同时,蓄水农业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通过雨水收集、水体净化等技术手段,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生态循环农业的四种模式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都旨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消耗,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将在农业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生态农业
• 概念: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为依据,按 照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学原理,科学的运用 现代化手段,将农林牧副渔、旅游有机结 合起来,并继承传统农业的精粹来实现高 产、低耗、无污染的农业方式。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循环农业
• 概念:在循环经济指导下,运用既定的农 业资源,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经 济效益三者结合,实现废物与资源的互相 转化并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
• 战略性
• 生态农业是从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将 农民目前的利益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同社会利 益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具有战略性的一种农业发展方式。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 持续性 •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
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 业发展后劲。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 静宁县在做大果产业同时,强力推进畜牧 产业开发,“果农可以从养殖场买来猪牛 羊粪便,通过沼气发酵来发展有机苹果”, 房间里的炉灶、供暖,以及照明都是以沼 气作为能源。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谢谢欣赏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低污染性
• 从循环农业所遵循的科学原理不难得出, 循环农业是一项污染极低甚至无污染的清 洁农业。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目标不同
• 生态农业不同于其他农业的是,一方面它 要求产出的增加,而另一方面又不去追求 那种不顾代价的产出。生态农业的建设不 仅要做到生产发展、经济繁荣,而且要以 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
1.从视角看两种农业生产方式
• 生态农业是从土壤学的角度来改善农业的 生产状况,试图运用微生物学、植物生理 学、土壤学等与作物关系密切的科学来为 生产服务,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率、低耗能、 无污染的现代化农业。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 循环农业则是从投入的角度来考虑经济目 标的达到与否,循环只是通过将生产过程 中的废弃物再次利用,以期将其转变为新 的能源利用物,从而达到降低经济消耗的 同时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废弃物的产生。
3.特征不同
生态农业的特征:因地制宜性、 战略性、 持久性
循环农业的特征:循环原理的应用 “3R”的生产原则 低污染性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生态农业
• 因地制宜性 • 农业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在不同
的地区,不同的地带,都具有不同的生态 环境,包括了在水、光、气、热、养分等 方面的差异。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380年前,伽利略提出地圆学说, 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向世界各 地发展自己的殖民地。
•大约200年前,产业革命爆发, 人类发明了各种机器,诞生了工 业。
•而1990年约为52亿人,预计 2050年将达到100亿。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0.06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2.农业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 工业“三废”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 依然严重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传统农业的区别
• 概念 •分析农业角度 特征 目标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二、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1、现实需要
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 环境危机
必然性



续 农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大约在1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 诞生。
•400多年前的日本江户幕府建立 初期,世界人口大约为4亿左右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 循环农业的目标除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产 品之外,还以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 标。在循环农业中将获得农产品和生态环 境保护的目标有机协调。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生态农业的实践典型---恩施
• 过去恩施州是一个比较贫困、封闭的地方。 •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恩施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 展特色产业。过去五年,全州大力发展烟 叶、茶叶、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业基地150 多万亩,总面积近500万亩,农民人均拥有 2亩的特色农业基地,农民70%的收入来自 特色农业。“恩施现在有湖北最高档的绿 茶和红茶,最贵的茶叶卖到2万多元一斤。”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2.产生背景
• 一方面,现在农业的诸多弊端使人们要求 一种新的能满足人们需求并且不会对环境 造成巨大负担农业方式 ;
• 另一方面,随着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率先 发展起来的有机农业的推进,发展中国家 的农产品在出口到这些国家时遭受“绿色壁 垒 ”,使他们的农产品大幅贬值。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传统农业的认识
• 一种经久不衰的农业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传统农业大都从事人耕或畜耕的方式,着 重考虑产出一端,传统农业虽然积累了较 丰富的农事经验,但其技术含量偏低,生 产效率偏低。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区别
• 分析农业的视角不同 • 特征不同 • 目标不同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
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每 年化肥用量达到4400多万 吨,但实际利用率不到 40%,在集约化高的蔬菜、 花卉种植区利用率不足 10%,造成地表水富营养 化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加 重。
我国每年农药用量130多万 吨,利用率仅为30%。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传统农业
• 概念:传统农业是依靠手工、牲畜、传统 工具等手段,通过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 片面追求农业的产出的耕作方式。
★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3.工业“三废”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目前我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达5400多 万亩。监测结果发现,在被监测的省会城市 郊区基本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超标率 达到53.2%,最高超标倍数达3.22倍。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4.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生活垃圾到处堆弃 ➢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畜禽粪便污染突出 ➢化肥农药过量施用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生活垃圾到处堆弃
全国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有100万吨,基本没有收集和处理, 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而且由于无人管理,风吹 雨淋,成为蚊蝇孳生的污染源。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农村污水随意排放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畜禽粪便污染突出
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 约为20多亿吨。畜禽 粪便中含有的氮、磷 量分别为1597万吨和 363万吨,相当于我国 同期化肥使用量的 78.9%和57.4%。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既要金银成山、也要绿水青山
• 去年全州旅游收入80多亿元,今年前9个月 已达到90多亿元。
• 经济的发展让人民受益,去年恩施的农民 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达到21%。
• 全州的森林覆盖率从2007年的67%提高到 目前的70.21%。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静宁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 静宁县充分利用80万亩果园优势,以 “果—沼—畜”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为切入 点,使畜牧产业渐入佳境。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循环经济理 论
“3R”原 则 低污染 性
循环农业 主要特征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循环理论的运用
• 最显著的一个特点 • 摒弃了传统农业的“资源—农产品—废弃物”
线性模式。 • 而采用“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利用”的
模式
循环农业与生态农
“3R”的生产原则
• 减量化(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再利用(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再循环(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