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要因图

合集下载

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
r、方针、实施计划的困难点,是否在本身 工作中存在的检讨。
特性要图的画法
• 步骤2:准备适当的纸张、划制特性 要因图的骨架,将特性写在右端, 自左划上一条较粗的干线(称母 线),就是代表制程,并在干线的 右端划一指向右方的箭头,在工作 现场可用笔划在一张较大的纸上贴 于现场。
特性
特性要因图的画法
如何发现问题点
a、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 b、事故、故障经常发生并且不良品很多时。 c、操作困难而费力。 d、经常发生困扰。 e、无法完成工作。 f、产生不安的感觉。 g、觉得是浪费(劳力、金钱、物品、时间等)。 h、很费时间。
如何发现问题点
i、前后作程、其他部门有要求或抱怨。 j、无法达成生产计划。 k、课、组的管理项目、基准无法达到目标 l、全员利用脑力发掘问题,将类似问题加以
• 步骤3:把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 每大类划于中骨上,且以 圈起 来。加上箭头的大分枝,稍斜的 (约60°)插到母线,此大分枝称 子枝,较母线略细。材料人大原因 可依制程别分类,一般分为人、机 械、材料、方法、其他。
特性要因图的思考原则
• 脑力激荡术 • 5M法 • 5W1H法 • 系统图法(问题反转法) • 自由讨论
脑力激荡术
• 严禁批评(禁止批评他人的构想): 无论他人意见是好是坏,绝对不允许 批评
• 追求数量(多多设想,构想数量愈多 愈好):尽可能从各种角度,多方面 试求构想意念之产生
脑力激荡术
• 自由奔放(欢迎自由奔放、异想天开 的意见):必须毫无拘束、广泛地想, 观念愈奇愈好。滑稽或奇特的发言均 可。
• 结合改善(顺着他人的意见,组合创 意发展出另一创意):以他人的构想 意见,启发自己的思想,展开连锁性 的连想过程。
5M法

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
(7) 促进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获得更多的提案
头脑风暴法的应用程序 (1) 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 确定主持人 选择参加人员
对参加人员进行拓展思维的基本训练。以使参加人员尽快从繁忙的工 作状态下摆脱出来,进入头脑风暴的状态
(2) 产生阶段 产生阶段组织者应重申头脑风暴的原则本次头脑风暴的目的,然后小 组成员提出各种观点。本阶段目标就是产生尽可能多的观点
步骤 4:时间大约 1 小时,搜集 20-30 个原因 即可结束
步骤 5:就所搜集的要因,何者影响最大,再由 大家轮流发言,经大家磋商后,认为影响较大 的予以圈上红色圈
步骤 6:与步骤 5 一样,针对已圈上一个红圈 的,或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三圈
步骤 7:重新画一张要因图,未上圈予以去 除,圈数愈多的列为最优先处理
1. 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1) 确定组织者; (2) 明确阐述头脑风暴会议的目的 (3) 每位小组成员一次提出一个观点 (4) 如可能,小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他人的 观点
(5) 在此阶段既不评价也不议论观点 (6) 把所有观点公开记录下来 (7) 本过程持续到不再有观点产生为止 (8) 重温所有观点并加以明确
混料时间和方法不正确
品质意识有待提高

操作员岗位技能训练不够




称量原料不准确 醒面时间过长
面粉含水量 面粉吸水率


盐水温度 因 素
面粉湿面筋含量



二.特性要因图的画法
步骤一 决定品质特性(结果) 先把品质特性写在右边,用框圈起来,自左
画上一横粗线代表制程。
步骤二 把原因分成几个大项,每大项用框 圈起来加上箭头的大分枝,稍斜地插到横粗线 上。原因分类可因制程别分类,亦可依照 4M (人、机器、材料、方法)分类。

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方法

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方法

流程优化
03
在流程优化工作中,特性要因图可用于分析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确定改进方向和优化措施。
02 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步骤
确定分析对象
明确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要分析的问题或特性, 确定分析对象,并对其进行定义和描 述。
确定关键特性
根据分析对象,确定关键特性,即需 要重点关注和改善的特性。
确定影响因子
收集数据
通过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指向表示 响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绘制特性要因
影响的方向,箭头指向结果,表示影响
图等。
因子对质量特性的影响。
分析影响因子的重要性
分析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是特性要因图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分析特性要因图,可 以确定影响质量特性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以便优先处理对质量特性影响较大 的因素。
案例一:产品不良率的分析
总结词
通过特性要因图分析产品不良率,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详细描述
首先收集产品不良率的相关数据,然后使用特性要因图将这些数据绘制出来,通过观察图形,找出影 响产品不良率的主要因素,如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员工操作等,进而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案例二:生产效率的提升
总结词
利用特性要因图分析生产流程,优化生 产效率。
层次分明
合理安排各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确保布局层次 分明,易于理解。
统一标准
在制作过程中,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不 同特性要因图之间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改进影响因子的分类方法
明确分类标准
制定明确的分类标准,确保影响因子能够准确归类,避免交叉和 重叠。
动态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对分类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特性和问题的分析需 求。
分析影响因子的重要性的方法包括计算影响因子对质量特性的影响程度、分析影 响因子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影响质量特性 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品管圈手法之鱼骨图详解

品管圈手法之鱼骨图详解

特性要因图也称鱼骨图,是由多人共同讨论,采用脑力激荡的方式,找出事情因(要因)果(特性)关系,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

绘制鱼骨图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非常常用的方法,分享相关资料供学习。

日本著名的品质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企业95%的品质管理问题,可通过全体人员活用七大品管(QC)手法得到解决。

全面品质管理的推行,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目前医院品管圈最常用的一个手法:特性要因图,也就是鱼骨图。

定义特性要因图(Cause andEffectDiagram)是由多人共同讨论,采用脑力激荡的方式,找出事情因(要因)果(特性)关系,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

主要用来说明质量特性、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形状像鱼骨的分布,故又称“鱼骨图”。

又因其为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发明,也称为“石川图”。

作用1. 过程改善、解析;2. 追查异常原因;3. 检讨作业标准;4. 教育培训及经验交流。

种类1. 原因追求型列出可能会影响过程(或流程)的相关因素,进一步找出主要原因,并以此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鱼头向右)。

2. 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制定如何防止问题点、如何达成目标结果的对策。

因此,特性要因图一般用来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要因)间的关系。

制作步骤【原因追求型鱼骨图制作步骤】特性要因图目前主要有两种制作方式,分别是大骨展开法与小骨集约法。

1.大骨展开法①明确问题的评价特性。

评价特性指能具体衡量事项(含事与物)的指标、尺度,例如以实际洗手次数与应洗手次数的比值来衡量洗手率。

②记上背骨:由左向右画一条粗的箭头,并于箭头右侧写上评价特性,然后为评价特性加上方框。

③记上大骨(大要因):大骨个数以4~8个为宜,通常依据4M1E法则(即人员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来考虑分类,也可以按流程分类。

QC(旧)七大手法之四——鱼骨图

QC(旧)七大手法之四——鱼骨图

QC (旧)七大手法之四——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一.定义: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 ),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鱼刺图、树枝图、因素图、河图、石川图。

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因素(即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1953年,由日本东京大学教授Kaoru Ishikawa 石川馨(日本最著名的质量权威,以其发明的鱼骨图——TQM 的七大手法之一而著称,另有一句名言——顾客是任何一个你工作的下家,而不论是他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这个创意发展为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首次运用鱼骨图帮助川崎钢铁厂的工程师们理解造成生产问题的各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所以因果图又称为石川图。

因果图的定义:一种表明质量特性与其影响原因之间的关系的图形。

因果图它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有条理地逐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因—结果”与“手段—目标”的关系,使问题的脉络完全显示出来。

绘制鱼骨图的步骤:1) 确定要对哪些质量问题进行因果分析。

2) 选择其中的一个质量问题,把它写在纸的右侧。

从左至右画出脊骨线,把质量问题用方框框住,当作“鱼头”。

然后写下作为大骨的影响质量问题的基本原因,并用方框框住。

3) 写下影响大骨(基本原因——5M1E )的第二层原因(中骨)和影响中骨的第三层次原因(小骨)。

原因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因与果的关系。

如果需要还可以展开到第四层的更为细小的原因(小小骨),直到可以采取措施的具体原因为止(注:大骨与脊骨之间的夹角以60-75º为宜,中骨与脊骨平行,小骨与中骨的夹角同样为60-75º。

一个完整的因果图至少应有二层,许多因果图有三层或更多层。

4) 对每一个原因都进行重要性划分(真因判断——见真因判定表),标识出看上去对质量特性有重要影响的原因(即一般称为的“要因”),从最层次的原因中(即小骨或小小骨)选取和识别少量的(3~5个)可能对结果有最大影响的原因,将其作为制定改进措施的重点考虑对象,标识的方法可以是用方框框起来或加注特殊的符号。

04.特性要因図

04.特性要因図

2.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步骤:
3、决定中小要因:
以特性要因图来说当然是 先找出中要因,再来决定 小要因,针对大要因的特 性有影响的中要因加以探 讨出来,并用箭头分枝插 入大要因的分枝上,
中要因的干线应比大要 因的干线要稍微细些, 而且中要因约3~5个较 为恰当,运用同样的方 法也可将小要因探讨出 来。 (图3-2-3)
2.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步骤:
5、在特性要因图要探讨完后,要填上制作的 目的,日期,作成者,及讨论的成员等。 (图3-2-5)
3.特性要因图的使用:
特性要因图的使作可分为以下四种:
1、问题点的整理。
当全部人员参加讨论问题的要因时,每位参加 讨论的成员,透过观念的交流,使大家对问题与 要因有了一致性的看法,因此对各项要因进行影 响特性的调查时,可得心应手的找出原因的所在。
2.特性要因图的制作步骤:
2、决定大要因。
决定大要因的分类可利 用4M来分类: MAN (人员) MACHINE (机械) MATERIAL(材料) METHOD (方法) 加上ENVIRONMENT (环境) 一项作为大要因,各大要 因标示好以后,就要用四 方形框起来,加上箭头分 枝,以斜度60度左右画 向干线,这条线应比主干 线要细一点。 (图3-2-2)
4.绘制特性要因图的注意事项:
4、如果你是指导人员,切记不可凭个人好恶去 决定或交办给他人的方式而影响讨论人员的 热忱。而是要让参加的人员积极发言,勇敢 地说出自己心中的看法、想法。不管是否与 特性有无重大关系,不放问题点的每一个环Biblioteka 节。3.特性要因图的使用:
2、追查真正的原因。
已完成的特性要因图,可以张贴在工作现场附近, 如果发现新的问题,可就这些要因再一次检查, 追查出真正问题的发生原因。

特性要因分析图

特性要因分析图

特性要因图特性要因分析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一.前言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我们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

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以有系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

特性要因图又因为是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所以又称[石川图]。

其主要目的是阐明因果关系,也称[因果图];又因为它的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二.特性要因图1.原因追求型:以列出可能会影响过程(或流程)的相关因子,以便进一步由其中找出主要原因,并以此图形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WHY?2.对策追求型:此类型是将鱼骨图反转成鱼头向左的图形,目的在于追求问题点应该如何防止,目标结果应如何达成的对策。

故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特性)与对策(要因)间的关系。

三.如何绘制特性要因图1.确定特性:在未绘制之前,首先应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性是什么?一般来说,特性可以体现为零件规格、帐款回收率、产品不合格率、客户抱怨、设备停机率、报废率等与质量有关或是以和成本有关的人事费、行政费、材料费等。

2.绘制骨架:首先在纸张或其他用具(如白板)右方划一 “□”填上决定的特性,然后自左而右划出一条较粗的干线,并在线的右端与“□”接合处,划一向右的箭头。

图示:3.大略记载各类原因:确定特性之后,就开始找出可能的原因,然后将各原因用简单的字句,分别记在大骨上的“□”加上箭头分枝,以斜度约60°划向干线,划时应留意较干线稍微细一些。

各大要因记载可由4M +1E:人员(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ed)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类着手寻找。

特性要因图PPT

特性要因图PPT
• 采用头脑风暴法的会议方式。
a
2
头脑风暴法
严禁批评
自由奔放
头脑头脑风风暴暴法
搭便车
多多益善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BS):一种通过集思广益、发挥团体智慧,从各种
不同角度找出问题所有原因或构成要素的会议方法。BS有四大原则:严禁批评、自
a
3
由奔放、多多益善、搭便车。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培训
是否无其他可做? 应该做些什么?
2.WHERE 改变场所或场所的组合, 何地 作业或作业者的方向是否在正确状态?
为什么在那地方做? 在何处做才是效率最高?
3.WHEN 改变发生的时间、时期或顺序。 何时
为何在那时做? 是否在别的时间做更有利?
14
制作步骤
• 步骤三:探讨每个大要因,取60∘〜80∘的交角,画上中要因线,同 样在中要因线上取60∘〜80∘的交角,画上小要因线,并在一端记上
文字,另一端画上箭头。
大要因
小要因
中要因
特性
画出中、小要因
a
15
制作步骤
• 步骤四:在细分中、小原因时,应注意有因果关系者归于同一中、小 骨內,无因果关系则否。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的作用:
• 有利于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 它可以由项目小组或者和那些实际上关心项目流程的人员一起完成。 • 它使我们问自己:问题为什么会发生……使项目小组聚焦于问题的原
因,而不是问题的症状。 • 能够集中于问题的实质内容,而不是问题的历史或不同的个人观点。 • 使组员了解项目小组在围绕某个问题时产生的集体智慧和意见,有助
⑵、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 (如……不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者(Man)
是否遵守标准? 作业效率是否良好? 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是否具有技朮? 是否具责任感? 是否具有经验? 是否具改善适当? 是否具改善意识? 人际关系是否良好? 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人、机、料、法、环、测(5M1E)
机具、设备(Machine)
是否能负荷生产能力? 是否具备制程能力? 有无充分点检? 保养、加油是否适当? 是否时常故站障、停止? 精密度是否足够? 是否发生异常? 机具配置是否适当? 数量是否过多或过少? 整理、整顿如何?
层次原因 (4) 在鱼骨图中标出必要信息
注意事项:
利用5个为什么进行追踪原因 (5WHY,为什么产品泛白)
特性要因图的使用
(1) 问题的整理 (2) 追查真正的原因 (3) 寻找对策 (4) 教育训练
绘制特性要因图应该注意的事项:
(1) 绘制特性要因图要把握脑力激荡法的原则,让所有的成员表达心声 (2) 列出的要因应给予层别化(4M+1E) (3) 绘制特性要因图时,重点应放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并且依照
脑力激汤术构想十大原则(BS)
不要批评构想 欢迎自由联想 创意越多越好 欢迎搭便车,利用别人的灵感刺激创意 不要太早下结论 讨论要力求集中,针对某一问题 破除阶级尊卑的意念,无拘无束一起讨论 将提出的意见,利用特性要因图一一记录下来 不要以个人冒充大家的意见 想出来的创意,要加以整理评价运用
人、机、料、法、环、测(5M1E)

(1)决定问题的特性 特性要因图之画法
什 么
(2)画一粗箭头,表示制程

(3)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且以 圈起来---中骨

(4)加上箭头的大分枝,约60°插到母线--子枝

(5)寻求中、小原因,并圈出重点


不熟練 人
材料
方法
時間
鍋子
特性要因图
制造
没有式样生 产条件不好
没有生产 计划配合

金额
开放进口
车祸多
不守交通规则
车价降低
车位不够
道路施工 路况不佳
大卡车超载
周休二日 活动地点多
分期付款
违规停车 贪一时之便
货车任意卸货 购物商圈拥挤
加油车辆多
出外旅游多 假日出门
停车位过少 商圈街道狭小
加油队伍长
车辆集中
等候停车队伍长
婚丧队伍多 油管不够多 特定节日出门
收费速度过慢
节日游行多
上下班时间 尖峰时段
(5)依据圈选出之5项问题,再深入检讨根本原因以提出因应对策长期改 善,并指定专责人员不定期追踪改善成果。若可行可再由5项问题中讨论出影 响度最高1~2项,进行对策型(鱼骨图反转)特性要因图之检讨,提出对策 据以执行。 (6)请记住在图完成后,将目的、制程、日期及作成者等项填入图表右下 方。
八.绘制时注意事项
将各组对策进一步添写更细 的对策
4 决定影响问题点的原因之顺序
决定影响期待的对策之顺序
四.因果图的作图步骤
1.确定问题 2.画粗箭头 3.因素即原因分类 常用:4M1E即人(员)、机(器)、料(原料)、法(工艺方法)、环 (境),有时还可以补充软(件)、辅(助材料)、公(用设施)三方 面。 也可用:工序顺序等分类分类好后,用中箭头与主箭头成45°角画在主箭 头两侧。 4.对中箭头所代表的一类因素,要进一步将与其有关的因素以小箭头画到 中箭头上去,如有必要,可再次细分至可以直接采取行动为止。 5.检查所列因素有无遗漏,如有遗漏应予补充。 6.各箭头末端的因素中,凡影响重大的重要因????
HOW
例3:原因追求型与对策追求型应用实例。 (1)原因追求型
(鱼骨上之1.2.3…表示要因重要性)
作业员问题
不熟悉工作图
2
光线不足
1
其他
加工困难
加工次数多 马达座
4
导板 隔板 3
模具办运费力
2
导板加工收放困难 1 屑料清理费时
1 导柱、顶柱阻碍作业路
外壳冲减模托料架 2
线
不当 隔板抽孔脱料困难
3 马达座脱料困难 4
生产条件不好
计划配合 没有交货意义
握不正确
延为 迟何

?
库存安全时低
单方面的决定

方法不明确
数量少
存放位置不足 交货期短
没有交货 计划
物品
交货
七.实例演练
1、某电脑键盘制造厂连续3个月的成品,最终检验均为字键作动力不良, 故由生产课课长召集字键插入班人员,利用特性要因图解析发生原因。试 解之
解(1)确定特性:依题示将讨论“为何字键作动力不良”。 (2)绘制骨架:画一条干线指向右方,并在右方“□”中,填入号讨论之特性,如:
5 固定梢设置不当
设备不当
冲作压业 低效率
(2)对策追求型
消除加工困难
马达座
提 高 冲
使导板加工取 放容易
3
2
隔板 导板 消除搬运损失
加工次数少
方便屑料清理
1
寻找资料容易 1

作 业
使导顶柱位置适当
1
2 拖料架适当
效 率
使马达座脱料容易
3
4
固定梢设置适当
5
使隔板抽孔脱料容易
设备改善
作业元教育
熟知工作图
人、机、料、法、环、测(5M1E)
原材料(Material)
数量有无错误? 等级有无错误? 厂牌有无错误? 品质是否符合规格 ? 库存是否足够? 有无浪费现象? 处理情形是否良好? 整理整顿如何? 卫生、安全如何? 储存是否良好?
人、机、料、法、环、测(5M1E)
方法(Method)
作业标准内容是否完整? 作业标准是否有修改? 这种方法是否安全? 方法是否适当? 方法是否能提高效率? 作业顺序是否适当、正确? 相互协调是否良好? 温度、湿度是否良好? 照明通风是否适当? 前后两段之连接是否良好?
(1) 特性以注明“为什么”“什么”较易激发联想。 (2) 特性的决定不能使用看起来含混不清或抽象的主题。 (3) 收集多数人的意见,多多益善,运用脑力激荡原则。
不良品混入
未放格
字键折 却
重压板
疏忽
毛边
检查 错误
Housing
尺寸偏小 不专心聊天
心情不佳
夹异物
治具损坏 螺丝销入不完全
未指示 指导者
不明确
其它
方法
生手 训练不
调度频足
为 何 字
品 繁质意识低



不熟练
不 良
未依规定 用摔的 方法错误 Rubber放置不

目的:为何字键作动力不良 制成:字键插入 日期:84年8月1日 作成者:陈淑芬等8人
5W1H
什么(What)
改善对象是什么? 改善的目的是什么? 做什么? 是否无其他的可做? 应该必需做些什么? 是否去除不必要的部份和动作?
5W1H
何处(Where)
在何处做? 是否在别处做的效率较好? 发生在何处? 作业者或作业的地点是否适当? 改变场所或改变场所的组合会更好? 为什么在那地方做?
5W1H的方法
WHY: 为什么必要;
所 谓
WHAT:目的何在;
5
WHERE:在何处做;
W
WHEN:何时做;
1 WHO:谁来做;
H就
HOW:如何做.

特性要因图的思考原则
(1)脑力激荡法 四原则: A.自由奔放 B.意见越多越好 C.严禁批评他人 D.搭便车
(2)5W1H法(WHAT WHERE WHEN WHO WHY HOW) (3)5M法(MAN、MACHINE、MATERIAL、METHOD、MEASUREMENT) (4)系统图法
为何字键作会动力不良
(3)选出大要因:选出人员、材料、方法及其他等四大要
因绘制大骨线。
材料
人员
为何字键作动力不良
其他
方法
(4)与会人员应用脑力激荡手法,热烈讨论,依据大要因发掘出中、小要因,列于中 骨、小骨线,再由其中挑选出重要之影响要因,以“□”记号圈出,作为进一步检讨之用。
材料
人员
尺寸偏大
Rubber
特性要因图
讲师: 杨铧
聚成华企在线商学院
一.前言
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 (原因)的影响时,吾人将这些要因予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 系统的图形。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 因),以有系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某项 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 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特性要因图又因是石川馨 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又称“石川图”。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亦 称“因果图”,因其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5W1H
为何(Why)
将所有事物先怀疑多次,再作深入的追究? 把其他5W用Why来质问、检讨,并找出最好的改善方案 为何要如此做? 为何要目前的机器、人来做这种工作? 为何要照此方法来做? 为何不那么做?
5W1H
如何(How)
如何使方法、手段更简单? 情形到底是如何? 如何使作业方法简化,以减少劳力、降低成本? 要如何来做? 如何做才省力、省费用? 如何做最好?
注意事项:
(1)严禁批评他人的构想和意见. (2)意见愈多愈好. (3)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 (4)顺着他人的创意或意见发展自已的创意.
用逻辑推理法制作特性要因图
(1) 确定品质的特征 (2) 将质量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将结果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原因作为中骨,接着列出第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