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测定与比较

合集下载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斐林试剂法马铃薯,作为全球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其营养价值丰富,其中的还原糖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豆的主要成分及检验方法

土豆的主要成分及检验方法

土豆的主要成分及检验方法
土豆的主要成分包括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淀粉是土豆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质则是土豆中重要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在土豆中的含量相对较高,最接近动物蛋白。

此外,土豆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以及钾、锌、铁等矿物质。

要检验土豆的主要成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淀粉的检测,可以采取将新鲜土豆去皮后切块,用粉碎机搅成泥状,然后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碘液并摇匀。

如果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含有淀粉。

对于蛋白质的检测,可以采取将新鲜土豆去皮后切块,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搅成泥状,然后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并摇匀。

如果出现紫色反应,说明含有蛋白质。

另外,在食品实验室中,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更高级的检测方法来测定土豆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这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测定土豆中的各种成分,并提供更详细的数据。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梅文泉,隋启君,佴 注,汪禄祥,刘家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云南 昆明 650223〕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因其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含量在0104%~210%。

还原糖含量是决定马铃薯块茎是否适合加工的重要指标。

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要求成金黄色,但马铃薯块茎中较高的还原糖含量会使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颜色变为褐色,甚至变为黑色,严重影响其商业价值。

马铃薯块茎中理想的还原糖含量约为鲜重的012%以内,用于炸片的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不应超过0133%,用于炸薯条的不应超过015%〔1〕。

在同一品种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会随着其储藏温度、储藏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马铃薯块茎在10℃以下的低温储藏,其还原糖含量会明显增加。

因此,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的测定,对于评价马铃薯加工品质、保障加工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前马铃薯中还原糖的测定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 B6194—86〔2〕或砷钼酸比色法〔3〕。

经笔者多次试验,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在015%以上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含量在012%~015%时,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含量小于012%时,用国家标准方法不能检出。

用砷钼酸比色法可以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还原糖含量,但这种方法需多种试剂,而且操作过程极为烦琐。

本方法参考有关文献〔4〕,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

这种方法可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低还原糖含量,而且测定范围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快速,可以满足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需要。

1 实验方法111 仪器飞利浦HR2839型组织捣碎机;7230G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112 试剂(1)乙酸锌溶液:219g/L水溶液。

收稿日期:2003-02-12(2)亚铁氢化钾溶液:106g/L水溶液。

马铃薯品种的介绍

马铃薯品种的介绍

马铃薯品种的介绍 1晋薯11号 1.1品种来源:由⼭西省农科院⾼寒作物研究所杂交选育⽽成。

2001年⼭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1.2特征特性:中晚熟种,出苗⾄成熟110天左右;植株直⽴、分枝少,株⾼70-100厘⽶,茎紫⾊,茎秆粗壮,⽣长势强;叶⽚淡绿⾊,复叶⼤⼩中等,开花多、花冠⽩⾊,天然结实中等,浆果绿⾊,有种⼦;块茎扁圆形,黄⽪淡黄⾁,表⽪光滑,芽眼深浅中等且少,结薯集中,单株结薯⼀般3-4块。

蒸⾷菜⾷品质兼优。

⼲物质21%,淀粉含量17.5%,还原糖0.28%,维⽣素C17.3毫克/百克鲜薯;植株⾼抗晚疫病、环腐病和⿊胫病,抗X、Y病毒,根系发达,抗旱耐脊。

薯块⼤⽽整齐,耐贮藏。

150克以上⼤薯率88%以上,商品性好,商品薯率⾼。

1.3栽培要点:该品种⾼产,最⾼亩产可达5000公⽄,且商品薯率⾼,150克以上⼤薯率达88%以上。

适应范围及栽培要点:在北⽅⼀季作区均可种植,播前施⾜底肥,最好集中窝施,有灌⽔条件的'地⽅在现蕾开花期注意浇⽔追肥,适宜播种密度每亩4000株。

2晋薯7号 2.1品种来源:原代号7908-57,由⼭西省农科院⾼寒作物研究所1977年⽤6401-3-35做母本,燕⼦(德国品种)做⽗本进⾏有性杂交,经连年选择单株,于1982年育成。

1987年经⼭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次会议审定,定名晋薯7号。

2.2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晚熟种,⽣育期120天左右。

株型直⽴,茎杆粗壮,分枝较多,⽣长势强。

株⾼60-90厘⽶,叶⽚深绿⾊,花淡黄⾊,花旗较长,天然结实性能好。

薯块扁圆形,⼤⽽整齐,淡黄⾊淡黄⾊⾁,薯⽪光滑度中等,芽眼适中,淀粉含量17.5%左右,⾷⼝性好、品质佳。

抗旱性较强,⾼抗晚疫病,抗X和Y病毒,抗环腐病和⿊胫病。

2.3栽培要点:适应东南⼭⾼寒⼭区⼀季作种植,在地温稳定在7-8℃即可播种,播前催芽,播种密度4000株左右。

选择⼟层深厚肥⼒中上等地块,底肥施⾜,追肥在开花初期。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_蛋白质_干物质含量研究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_蛋白质_干物质含量研究
( ) : 2 0 1 1, 4 0 1 1 1 0 0 1 0 3 河南农业科学 , -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A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J g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 、 蛋白质 、 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含量研究
,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R e d u c i n S u a r P r o t e i n a n d g g M a t t e r o f F o u r P o t a t o V a r i e t i e s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D r y E c o l o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g
12 1 2* 1 1 , , , i n u n u e i n L I U X i CHE N Y a n R E N X i a o D I NG H o n -p -y -y - g , j g 2 2 L I U Y a u, HAN G a n -w g , ,
( / 1. U n i t e d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 E x l o i t a t i o n o f E c o l o a n d B i o l o i c a l R e s o u r c e s i n W e s t e r n C h i n a K e p g y g y L a b o r a t o r f o r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D e r a d e d E c o s s t e m i n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C h i n a o f t h e y g y , ; M i n i s t r o f E d u c a t i o n N i n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2 1, C h i n a y g y , , ) 2. C o l l e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N i n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2 1, C h i n a g g y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3H2O]9.4 g,以水共溶后定容至 1 000 mL。
蒸馏水,混匀,于 50 ℃恒温水浴中保温 20 min,不断搅
1 %标准葡萄糖(C6H12O6)溶液:准确称取 10.00 g 拌,使还原糖浸出,以 12 000 r/min 离心 10 min,上清液
烘干葡萄糖,溶解并加入 5 mL 盐酸,定容至 1 000 mL。 备用。
样品处理方法 2:马铃薯样品洗干净、擦干、去皮,
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测定马铃薯中还原糖 称取 100 g,加 100 mL 水,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置烧
含量的方法较多,尤其是 3,5- 二硝基水杨酸(DNS)比 杯中,50 ℃水浴中提取 20 min,其间摇动数次。以
色法应用较多[10],本实验选用 6 种样品处理方式,分别 12 000 r/min 离心 10 min,上清液备用[12]。
计算方法:
表 1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 Table 1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tandard curve of DNS
马铃薯是世界上唯一的粮菜兼用型作物, 中国已 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1],在各地均有栽培,分 布极广,马铃薯加工业即将进入高速增长期。用于加 工的马铃薯对其品质有较为具体的要求,其中还原糖 含量是影响加工品质的最主要因素[2],也是决定马铃薯 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首先,马铃薯块茎中过量的还原糖在油炸过程中 与氮化合物的 α- 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2011 年 6 月
104 第 32 卷第 6 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检测分析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论文——马铃薯的成分分析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根据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六堂课上,根据介绍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对土豆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其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与VC含量,运用相应的数据统计方法,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马铃薯进行初步的品质分析,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前言、洋山芋,属茄科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是全球第三大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人工栽培历史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年的秘年到5000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 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美国等。

克兰、家。

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2015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铃薯将成稻米、小麦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112005年月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重,上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此提议在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年为国际2008,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2010马铃薯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吨,188924183达到了亿万万吨。

中国马铃7500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内蒙古和东北地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约占全国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区。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薯种植基地。

一、实验过程及各自分析1.1实验一马铃薯的VC含量分析以及分析结果一、实验过程(1)取新鲜的黄瓜约2g加入少量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线,取滤液十毫升于三角瓶中,用已标定过得2,6-二氯酚靛酚钠盐溶液滴定至出现桃红色,15秒不褪色,再吸收2%草酸溶液10ml,用染料作空白滴定,记下用量。

马铃薯,大辣椒样品分析实验报告

马铃薯,大辣椒样品分析实验报告

马铃薯,大辣椒样品分析摘要:用3种不同的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方法二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均好于其余2种方法,且操作简便。

主要介绍了钼蓝比色法测定青椒中还原型雏生素C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并对最大吸收波长和最佳显色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是在波长839nm处有强吸收,维生素C含量在0.004-0.024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2.51%,回收率为97.2%。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用此法测得市售青椒样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为0.2390mg/g。

关键词:马铃薯;还原糖;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前言:测定维生素C有多种方法,包括采用I2或二氯靛酚(DPI)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一般来说,滴定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技术,它通过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等当量反应,精确测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DPI对于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是一种理想的氧剂。

传统的滴定法是手工滴定,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终点,通过测量滴定剂的消耗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手工滴定有很多不足:手工控制误差较大,计算复杂,针对不同的反应需要特殊指示剂。

梅特勒-托利多的自动电位滴定仪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测量滴定反应中电位的变化确定终点,全自动操作、计算,测量快速,结果准确。

梅特勒-托利多的滴定仪配有记忆卡软件包,存储有成熟滴定方法,可方便快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且稍作改动就能作为新的测定的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仪器:半微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研钵、离心管、离心机、刻度吸管、微量取样器、具塞试管,具塞刻度试管。

1.1.2 试剂:精密PH试纸1.1.3 材料:马铃薯、大辣椒1.2 试验方法:1.2.1 大辣椒vc含量的方法:(1)实验目的:学习掌握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微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2,6—b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酸性条件下呈桃红色,用此变化鉴别滴定终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测定与比较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 、还原糖含量测定与比较摘 要:通过试验测得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 、还原糖的含量,并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试验方法进行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比较,了解了马铃薯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1.前言: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而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马铃薯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价格低廉,因此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马铃薯在国民经经济发展中也有重要意义。

它既是粮食又是蔬菜,还是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马铃薯还有重要的轮作意义。

马铃薯纯的可消化蛋白质率高。

1 9 7 2 年加拿大的K a ld y 研究表明: 蛋白质含量以大豆最高, 其次为玉米及马铃薯。

马铃薯含有维生素种类多, 含量较为丰富。

马铃薯块茎内含糖量较高, 一般为13.9%—21.9% , 其中淀粉约占85%左右[1]。

此试验测定了一种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 、还原糖的含量。

初步了解了马铃薯的一些性状及含量特性。

2.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测定---------G-250法2.1.试验材料马铃薯2.2.试验方法a .取新鲜马铃薯2g 放入研钵中,加入2ml 水匀浆,再用6ml 水分次洗涤研钵。

b .放置大约20minc .用离心机(4000rpm )离心20min 。

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 。

d .吸取提取液0.1ml (重复一次)加入5ml G-250,放置2min ,在595nm 处比色,以H 2O 做空白对照。

2.3.试验结果与分析2.3.1.公式:样品蛋白含量=A ×离心后体积样品重结果:样品蛋白含量=804×102.00=4020ug g ⁄2.3.2.结果比较与分析不同马铃薯蛋白质试验测定方法,不同马铃薯品种,马铃薯生产地等条件不同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可是同一品种在贮藏期间蛋白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而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4]。

除了我应用的考马斯亮蓝G-250法,还有紫外吸收法、Folin —酚法等。

试验表明, 利用直接提取法所获得的马铃薯块茎蛋白质, 不仅含量最高(蛋白质干重5.54mg), 而且电泳后得到的蛋白条带数量最多(达到15条), 蛋白条带清晰可见[2]。

经对各试点的蛋白质含量进行统计,各试点的平均蛋白质含量均介于1.8% ~3% 间。

其中甘肃定西试点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 68%, 青海海南州试点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最低1.86%[3]。

我测定的马铃薯蛋白质含量仅为0.402% 。

我分析试验结果过低的原因是我试验操作不熟练以及所选用的方法和试剂不够灵敏,以及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上有污渍使光透性变差。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实验器皿清洗干净引入了干扰此法测定的物质,例如去污剂和NaOH 等。

此外标准曲线也有轻微的非线性,而只能用标准曲线来测定未知蛋白质的浓度。

以上原因都会使试验结果下降,造成巨大偏差。

3.维生素C 含量测定3.1.试验材料马铃薯3.2.试验方法a .用天平称马铃薯样品4g ,加入2%草酸溶液少许,在研钵中研磨,移入50ml 容量瓶,用2%草酸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静置备用。

b .准确吸取样品提取液(上清液或滤液)两份,每份10.0ml,分别置于锥形瓶中,用2,6-D 滴定至溶液呈桃红色,记录所用2,6-D 溶液体积。

c .准确吸取2%草酸10ml 。

用2,6-D 滴定至溶液呈桃红色,记录所用体积。

3.3.试验结果与分析3.3.1.公式:Vc 含量=(V 平均值−V o )×A B ×b a ×100 结果:Vc 含量=(1.17−0.53)×0.2210×504×100=17.6mg/100g3.3.2.结果比较与分析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总量在100克鲜薯中的含量为1~54毫克, 大多数品种10~25毫克[5]。

通过此实验得知,马铃薯中富含维生素C 。

我的实验结果基本准确。

影响马铃薯维生素C 含量的因素很多。

试验表明试验点间、试验品种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6]。

温度、试验时PH 值的高低、马铃薯的贮藏时间等对试验结果都有影响。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维生素C 含量逐渐降低,但贮藏前期下降速度快,贮藏后期下降速度缓慢[7]。

若我试验测定结果准确,由此可推得:我所用做试验的马铃薯可能是贮藏一个月左右的。

使用2,6一二氯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 含量主要误差产生原因是滴定终点不好确定,市面销售2,6一二氯靛酚质量不一。

在滴定前应先对所配滴定液进行浓度标定。

样品的提取液制备和滴定过程,要尽量避免阳光照射和与铜、铁器具接触,以免维生素C被破坏。

滴定过程要尽量快,以免抗坏血酸被空气氧化。

4.还原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4.1.试验材料马铃薯4.2.试验方法a.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已知)b.样品还原糖含量的测定(1)马铃薯还原糖样品制备①称取马铃薯5.0g,加入2ml H2O研磨。

②加约6ml H2O洗涤,转移到小烧杯中。

③50C o水浴15min。

④冷却到室温后,用离心机5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定容至50ml。

(2)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将四支试管沸水浴5min 后冷却,用H2O 稀释至25ml,在分光光度计540 nm波长下比色,记录吸光值,查标准曲线记录还原糖毫克数。

4.3.1.吸光值平均值为=0.559+0.615+0.6093−0.101≈0.493查标准曲线得还原糖毫克数为:0.37mg还原糖(%)=查得还原糖毫克数1000×提取液体积(50ml)测定体积(2ml)÷样品克数还原糖(%)=0.371000×502÷5=0.185%4.4.2.结果比较与分析不同品种间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存在着很大差别, 早在1969年前苏联的科学家就对马铃薯单个块茎化学组成进行过分析, 发现块茎中还原糖含量最小的为0.1%,最大8.0%[8]。

而且马铃薯贮藏时间、栽培地点、贮藏温度等都对其还原糖含量有影响。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少量的还原糖, 分别占干物质重的60%~80%和0.25%~3.0%[9]。

我测定的是新鲜马铃薯中还原糖的含量为0.185%。

块茎还原糖含量在生育期的变化规律是随生育进程的推移而逐渐降低, 至成熟收获时达最低这主要是还原糖逐渐转换成淀粉和块茎其它干物质缘故收获贮藏后,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还原糖含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但出窖回温后还原糖的含量又有较大幅度的降低[10]。

由此可见,我所测得马铃薯是收获刚到一个月,未窖藏的新鲜土豆,我所测定的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基本准确。

此实验应在试验前应用标准葡萄糖溶液测定试验所用 DNS 的最佳沸水浴显色时间和沸水浴后的冷却时间,这样可以让显色效果更准确。

在试验中要最好测马铃薯烘干恒重时的还原糖含量,这样可使质量称量更准确,较少水分等其他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试验总结与讨论通过对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的含量测定,使我对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在实验过程中学习到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学会了使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实验仪器。

对马铃薯营养物质的含量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试验方法、马铃薯品种、以及贮藏时间等都对其含量测定有一定影响。

在试验中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致使所做试验组数和测定试验数据都过少,使试验误差偏大。

本次试验若对同一品种马铃薯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就可以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减小试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这样就可以得出同一品种马铃薯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的较准确含量。

6.参考文献:[1] 傅迎军. 马铃薯的营养成份分析及发展前景[J]. 北方园艺,1996,107(总):41-42[2]李萌萌,蒋继志,王会仙. 几种提取马铃薯块茎蛋白质方法的比较研究[J]. 2009,15(23):37-38[3] 张凤军, 张永成, 田丰. 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的地域性差异分析[J]. 西北农业学,2008,17(1):263-265[4] 巩慧玲, 赵萍, 杨俊峰. 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J]. 西北农业学报, 2004, 13(1) : 49~51[5] 张培英,吕文河,孙丽,陈伊里,肖增宽. 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含量的变化[J]. 马铃薯杂志,1995,9(1):21~24[6] 张凤军, 张永成, 田丰. 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分析[J]. 种子,2006,12(25):24~27[7] 吴红艳. 马铃薯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20(3):29~31[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中国马铃薯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399[9] 康玉林. 马铃薯块茎中糖的分级[J]. 马铃薯杂志,1994,8(1):34—35[10] 聂向荣,李凤英,王玉明,樊明寿. 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及影响因子[C]. 2007 自然科学学术论文,2007:182—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