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法
字头歌诀谐音故事法

编歌诀注意事项
• ①歌诀要能抓住记忆材料本身的特征,反映材料本身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
• ②歌诀要符合自己的记忆任务。
• ③歌诀本身要自然、简洁、容易上口,有节奏感、音乐感。
• ④如果口诀很不容易编,记忆的对象又并不常用或都很简单,用其他方法
记忆很方便,那就用别的方法。否则为了编口诀就花去很多时间,就有些
编写歌诀的方法
• 简缩法
• 罗列法 • 形象法
• 特征法
• 概括法 • 综合法
简缩法
• 用语缩略。对于较长的词语、名称、概念予以简化和省略。
如“中国共产党”可缩略为“中共“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罗列法
中间要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并列词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 并列分句间,圆点加逗号(;分号) 疑惑与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
• i.希腊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字头法
字头法
• 又称首字记忆法 • 提取每句话或每个词的首字减少记忆负担。抓住知 识的主要内容、紧扣住关键字眼,把复杂的知识材 料加以凝练、浓缩来记忆
应用举例
• 有关长江的长度、流域面积、流经省市名称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段 等系列知识,地名数据多,硬记有困难,可用字头法编成顺口溜:
编语文故事
• 茅盾心里很矛盾,他在《子夜》写完《白杨礼赞》后,反复考虑 着是不是去《林家铺子》养《春蚕》,因为蚕不会蛀《蚀》白杨 树。 • 老舍把他的房舍改成了《茶馆》,并告诉《骆驼祥子》不要去 《龙须沟》,要回老家过《四世同堂》的日子。
字头歌诀谐音法
歌诀法
歌诀法
• 关键字+顺口溜
•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 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信息太多,这些信息并不是都需要记忆的。记 忆应有选择,记忆那些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学习记忆 能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
竹林七贤人物介绍

竹林七贤人物介绍“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风采出众的一个文学群体,即嵇康、阮籍、刘伶、向秀、山涛、王戎和阮咸七人。
他们这些文人墨客,有的不拘礼法、我行我素,有的逍遥山林、终身不仕,更有谈玄醉酒、长歌当哭。
《世说新语》曾有这样一段记录:“陈留阮籍樵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
预此契者,沛国刘伶。
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更有竹林笑傲的典故,指“竹林七贤”独立于世俗之外的放浪不羁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在古代历史上,“竹林七贤”是隐士的代表他们以远离官场,淡薄名利而被后人传诵。
“竹林七贤”的产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三国末期魏晋交替的这个时代,政治黑暗且战争不断,著名的“曹马之争”直接促使竹林七贤走到了一起。
大约1700年前,曹睿驾崩后的正始年间,朝廷危机重重,司马氏集团和曹氏集团为争夺皇位的争斗已暗中涌动。
据说,7位名士为了躲避这一场迟早都会到来的腥风血雨,先后来到了云台山的一片幽静的竹林中聚会。
他们在竹林中开怀畅饮、放歌长啸、抚琴赋诗、谈玄论道,过着潇洒飘逸的生活。
随着时光推移,他们被视为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一个象征,为后人纷纷效仿和津津乐道。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竹林七贤”虽继承建安文学的精神,但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却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竹林七贤”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其中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作品主要以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为主。
“竹林七贤”作为魏晋时期最为之关注的文学群体,其影响是巨大的。
“竹林七贤”大都精文学通音律,倡自由,崇自然,并在哲学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法

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法
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二阮嵇康向山流亡。
竹林七贤分别是阮籍、阮咸(二阮)、嵇康(嵇康)、向秀(向)、山涛(山)、刘伶(流)、王戎(亡)。
这七人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由于喜爱在一处竹林下把酒言欢而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生活于统治者独行专断的年代,血腥残酷的统治使得他们无法直抒胸臆,只能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来隐晦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的才华受到了世人的尊敬。
魏晋之年,曹氏和司马氏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政权斗争,社会处于极其动荡的状况,民不聊生,文人墨客们不仅没有能施展才华和抱负的优良环境,而且在乱世中身如浮萍,要时时担忧能否保护好性命,于是他们只能用饮酒、设宴
的方式来消解苦闷,从虚幻的境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竹林七贤便是那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积累点滴成果 经营快乐教学

I
— —
指的是阮籍 、 阮成 ;王” “ 指的是王戎 ;激流 ” “ 指的是嵇康 、 刘伶 ;向” “ 指的是向秀、山” “ 指的是山涛。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 建国的时间 , 结束的时间 谐音记忆为 :
一
反蒋
I l
一
—
—
反蒋抗 日
—
—
l l
一
逼 蒋抗 日
一
美国真正独立了 ) 。 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 。 中国古代史历史歌谣 : 黄尧舜禹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
悠; 秦皇汉武晋统一, 南朝北朝死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 宋 元明清帝王休。
二、 图示说明法
、
谐音记忆法
所谓谐音记忆法是指把需要记忆的历史知识通过谐 音组合到一块 , 然后联想创造 出一种意境的记忆方法。对
如果是普通的文字叙述, 恐怕难以 达到这样的效果。
又如 : 对教材 中内在联系复杂的内容 , 可用图示的办
“ 变法” 二字, 出了主题 , 既突 又涵盖 了知识结构。 详解 :变” 以“ “ 字, 公车上书” 点划 ”以“ 为“ , 维新变法 是一场政治运动” “ ”寓意是公车上书揭开 了维新 为 横划 , 变法这场政治运动的序幕 ; 康有为、 以“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中间的 四划 ”是这场运动 中涉及 的重要 的历史人 为“ , 物 ; 这场运动 的实质是资产 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顽 以“
I I 联蒋抗 日
齐起舞庆爆发 (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独 17
通过几个简单的词组和数字符号, 我们至少可以向学 生展示 3 个内容 :12 97年十年 间的历史阶段特征 ; 1 9713 . 212 97 . 7 13 年中国国内社会矛盾的变化 ;. 9 3 中共斗争水
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

建安七子记忆顺口溜建安年间,风云际会;七子才俊,留名青史。
曹操雄图天下定,曹植情诗别样深。
曹丕智计谋万变,曹冲聪颖过人编。
刘备仁义能抓牢,刘禅典礼不可少。
关羽义薄云天高,张飞忠勇万人拗。
刘表细腰是壮士,刘琦雅养心如古。
七子英名永留存,建安时代永流传。
曹操曹操,建安之雄;雄心壮志建功勋。
挥师百万平天下,辅佐魏武铸王庙。
雄图已成兴大业,威名犹在个个耳。
曹植曹植才华出众,字美如诗情更浓。
美男子,游京洛,写下《洛神赋》有天分。
文采风流遗青史,父子之间情深意重。
曹丕曹丕智商高灵巧,身负国家大责任。
计谋百变出奇谋,战略高明势力强。
智勇兼备巧谋士,建立魏国称帝心。
曹冲曹冲年幼聪明绝,五岁就通文论辩。
编书楼前展才思,画虎幽默笑不疼。
儿童天才英名显,留下佳话万古传。
刘备刘备仁爱天下人,助益英勇治国民。
借荆州并南蛮,三国鼎立有趋势。
衣带诏令典故人,创业艰辛却不悔。
刘禅刘禅守成受儒教,平和善良尽他能。
帝位衣冠礼仪多,宴会典礼如朝廷。
明君不多光照神,更多宁静虔敬人。
关羽关羽义薄天慈心,单刀赴会识英雄。
薙平四顾虎眺翼,刮骨疗伤义气深。
赤壁之战为刘备,领渔阳之战受封。
张飞张飞武功惊世间,虎狼之王斗猛威。
煞是精明一颗心,斩将擒贼如捕鸡。
义薄云天剑胆大,豹子头头百万魁。
刘表刘表孤魂一位壮,细腰之谋空留存。
守土有方国安宁,细腰中年志更坚。
建安七子才俊志,留下佳话传百年。
刘琦刘琦雅养典礼多,变法立德尽能勾。
虽年幼聪颖绝伦,品行温文似古人。
父子之间情深意,建安七子俱留名。
建安七子英名在,曹刘关张留世间。
才智英勇赋情深,记忆儿童顺口溜。
建安时代留佳话,文人雅士永流传。
以上顺口溜,为建安七子的回忆,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让我们记住这些英烈!。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集团不合作,嵇康被杀害。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东西,分崩离析。
文学家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
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也是可读的作品。
《隋书·经籍志》著录山涛有集5卷,已佚。
玄学代表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
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社会背景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
文士们不仅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造就了魏晋名士的独特群体和人格精神。
其主流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以超然的精神追求取代现实的物质欲求;以个体的自由洒脱取代社会意志的规矩樊笼;以士人的道统良知取代皇权的势统控驭;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取代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
这些特征固然不应该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人们需要全盘吸收和继承的,但它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中国古代士人曾经有过的骄傲,其参照和借鉴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本书就是从不同方面勾勒出魏晋名士们的精神风貌,对魏晋名士风流的状况做了客观而真实的描述,深入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闲云记忆体操之百家姓 记忆

闲云记忆体操之百家姓记忆黑颜色为原文,蓝颜色为我的转化码,紫颜色为我记忆时用的注释暗示。
记忆时建议按照转换码四字的口诀记忆,多用心理暗示和图像,场景想象。
我实际记忆时,大概反复5遍至全部记忆成功,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注意:转化码主要采用谐音和字形近的方法。
实际回忆时,还要注意字的拼写和读音。
紫颜色前面的是我的地点桩,每个桩子记忆8个文字姓,2个四字口诀。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造钱孙犁周五阵亡风尘出围蒋婶含杨房门-造钱孙犁周五阵亡楼道- 风尘出围蒋婶含杨梅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猪禽有许何驴食胀恐曹烟花锦卫淘浆垃圾桶-猪禽有许多,何驴食胀?电梯–恐曹操放烟花,锦衣卫淘泥浆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七谢周瑜白水豆胀匀速攀阁稀饭捧郎花坛-七谢周瑜白水豆胀石凳-(小妹)匀速攀阁稀饭捧着给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酆鲍史唐芦苇藏马苗凤花放愚人圆柳风暴池塘运动场- 芦苇藏马,苗人凤看着花放书报亭-愚人坐在圆柳树凳上,风暴席卷池塘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废镰陈靴泪和泥汤疼人落笔好屋暗娼地铁楼梯口- 报废的镰刀,陈旧的皮靴,泪和着泥汤(一个字:惨!)售票窗口- 疼人落笔,好屋暗娼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乐于师傅皮鞭齐扛五余元补古梦瓶黄进票口-乐于师傅皮鞭齐扛站台-五余元补票,古梦见瓶子黄和穆萧尹姚邵堪汪祁毛禹狄米贝明臧和睦消音药少瞻望起锚雨滴米被明藏地铁车厢-和睦消音药少瞻望(有病人在)收报摊-起锚雨滴米被明藏(行船呢)计伏成戴谈宋茅庞熊纪舒屈项祝董粱肌肤成黛痰送茅旁雄鸡疏渠香烛栋梁擦鞋处-肌肤成黛黑色,痰盂送茅房旁公园门口-雄鸡在疏通沟渠,香烛就是栋梁杜阮蓝闵席季麻强贾路娄危江童颜郭肚圆懒民袭击马枪假路楼危江童颜过人行道口-肚子圆的懒民袭击带着马枪公园长椅- 假的路,楼危,江泽民也童颜过梅盛林刁钟徐邱骆高夏蔡田樊胡凌霍梅盛林凋终于球落高下菜田凡虎灵活饭店门口-梅花盛开,林叶凋落,终于球落(冬天来了)超市门口- 从高而下的菜田,凡是虎都灵活虞万支柯咎管卢莫经房裘缪干解应宗鱼丸止咳暂管驴磨警方求庙感谢英宗公司门口-鱼丸止咳,暂管驴拉磨公司会议室-警方求庙宇,感谢宋英宗宣丁贲邓郁单杭洪包诸左石崔吉钮龚悬钉奔凳于丹抗洪爆竹左右催急油工厕所-悬着的钉奔凳子冲去,于丹抗洪。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的作文素材

竹林七贤的作文素材【篇一: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四.王戎:卧在算盘上的隐士智慧是个宝,早慧更是稀世之宝。
王戎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典型的吝啬鬼,变成了算盘精。
他的算盘在官场上拨得噼里啪啦响,在算计别人的时候,也被别人算计。
但算来算去,王戎居然没从算盘上跌落下来,他成了官场上的不倒翁,成了一个卧在算盘上的隐士……两眼如电的神童在竹林七贤中,王戎年龄最小。
他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比山涛小近30岁,比阮籍小20多岁,比嵇康小10多岁。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洛阳任尚书郎。
王戎15岁那年,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阮籍。
阮籍与王浑相处得不错,但彼此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阮籍每次去找王浑,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自从见到王戎后,阮籍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阮籍感慨地对王浑说:和你聊天不如和你儿子聊天有趣。
如此聊来聊去,王戎就加入到竹林七贤这个小团体之中了。
在洛阳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贞富看来,如果说王戎有趣,倒不如说他有智,而且他的智慧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还被人称为神童。
王戎7岁时,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
一群人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才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王戎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还是个小帅哥。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视耀眼的太阳,难怪一个名叫裴楷的人见到王戎后说:这小子两眼闪闪发亮,好像有电!两眼如电的王戎,小时候还很有胆量。
在他六七岁时,魏明帝曹把去掉爪牙的老虎放在广场上,让众人观看。
王戎也去看稀奇。
忽然,笼中的老虎猛地大吼一声,震得大地似乎也抖动起来,围观的人吓得四散而逃,王戎却一动不动,神态自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法
竹林七贤顺口溜记忆:二阮嵇康向山流亡。
竹林七贤分别是阮籍、阮咸(二阮)、嵇康(嵇康)、向秀(向)、山涛(山)、刘伶(流)、王戎(亡)。
这七人是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由于喜爱在一处竹林下把酒言欢而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生活于统治者独行专断的年代,血腥残酷的统治使得他们无法直抒胸臆,只能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来隐晦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们的才华受到了世人的尊敬。
魏晋之年,曹氏和司马氏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政权斗争,社会处于极其动荡的状况,民不聊生,文人墨客们不仅没有能施展才华和抱负的优良环境,而且在乱世中身如浮萍,要时时担忧能否保护好性命,于是他们只能用饮酒、设宴的方式
来消解苦闷,从虚幻的境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竹林七贤便是那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巴金老爷爷,也解决了生字词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海上日出》
教师板书引导学生齐读,后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日出么?在哪里见过?
(生:见过。
/生:在电视上见过。
/生:在自己家里的小院里看见过日出。
)
2、教师:你觉得日出景象怎么样?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很漂亮,很美丽。
/生:日出的时候,太阳周围的云都是红彤彤的,太阳刚开始出来的时候并不耀眼,可是过一会再看就非常刺眼了。
)
3、教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么谁在海上看过日出?
(因为本校地处内地农村远离大海,所以许多同学直摇头。
)
4、教师:都没有是吧,那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
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再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能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的?分别有几段对应?
板书(日出前2、日出时3、日出后4、5)
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下面我们看看第一段..........第一段寥寥几句话简单精炼的给我们交代了什么?
(时间:天还没亮/地点:在海上/事件:看日出/环境:四周非常静)
师:“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不是一次、经常、多次看日出)
师:对,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为下文中出现的两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埋下了伏笔。
师:作者“我”是怎样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生:作者之所以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是因为“红霞”——“越来越亮”,作者凭感觉和经验,知道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所以“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
师:此时此刻的作者是什么心情啊?
(生:着急、激动、兴奋、急切、喜悦……)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描写日出前的景象?(二自然段)
找同学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日出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用笔勾画出相关词语。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天边出现红霞】
板书日出前——(浅蓝-——红霞)
2、课件出示“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
师:作者为什么用“果然”一词,“果然”一词与第一自然中哪个词相对应?“常常早起”【,“常常”说明我经常看日出,我预料太阳要从那边出来,结果真的出来了。
(预料中和事情得到了证实,所以用“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