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TNM分期标准
肺癌TNM第八版分类中文版

辅助治疗
在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化疗 或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杀死可能残 留的癌细胞。
局部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局 部治疗的方式,如放疗或射频消融 等。
第三期治疗策略
综合治疗
化疗
对于第三期的肺癌患者,通常采用综合治疗 的方式,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
第三期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程的化疗。
第三期(t1n2m0,t2n1m0,t3n0m0)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
T1是指肿瘤最大径线≤3cm,未侵犯周围组织。N2是 指肿瘤侵犯淋巴结,但未侵犯远处组织。M0是指无远 处转移。T2是指肿瘤侵犯周围组织,但未侵犯肺叶。 N1是指肿瘤侵犯淋巴结,但未侵犯远处组织。M0是指 无远处转移。T3是指肿瘤侵犯肺叶或周围组织,但未 侵犯胸膜或纵膈。N0是指无淋巴结转移。M0是指无远 处转移。
tnm分期的历史与发展
TNM分期最初由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提出,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已 经发展到第八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TNM分期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 求。
新版的TNM分期更加注重病理学诊断和分子标志物在分期中的价值,以提供更准 确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建议。
02
第四期(任何t,任何n,m1)
总结词
最晚期的肺癌,生存期最短,预后最差。
详细描述
任何T是指无论肿瘤大小、侵犯范围等。任何N是指无论淋巴 结转移情况如何。M1是指已发现远处转移。
04
tnm分期与治疗策略
第一期治疗策略
01
02
03
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第一期的肺癌患者, 通常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以切除肿瘤并清除周围的 淋巴结。
AJCC肺癌第8版TNM分期

第2组
上气管旁组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主动脉 弓上缘水平线以上。
第3组
血管前(3A)气管 后(3P)组 位于中线的淋巴结 应属于同侧的淋巴 结
第4组
下气管旁组淋巴结 4R :位于右上叶支 气管上缘和右主支 气管相交处水平线 之间,气管中线的 右侧 左侧:位于左上叶 支气管上缘和左主 支气管相交水平线, 气管中线之左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5组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动脉韧 带、主动脉和左肺动 脉的外侧,左肺动脉 第一分支的近侧,并 位于胸膜反折点以内。
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升主动脉、膈神经) 淋巴结位于升主动 脉、主动脉弓及无名 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第7组
隆突下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气管 隆突下方,但和 肺内的下叶支气 管和动脉不相连。
5 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 神经旁)
1.左头臂静脉上缘;2.主动脉弓上缘;3.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4.左上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5.气管隆突角; 6.右中叶支气管开口上缘。
第1组
最上纵隔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左头臂 静脉上缘水平线上 方,即位于左无名 静脉向上、向左行 走跨越气管前方的 中线处该静脉上缘 水平以上。
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隆突水平以下, 淋巴结位于食道 两侧,邻近食道 壁,不包括隆突 下淋巴结。
第9组
肺韧带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肺 韧带内,包括 位于下肺静脉 后壁和下部的 淋巴结。
第10组
肺门淋巴结 指叶近端部淋巴 结,位于纵隔胸膜 反摺外,右侧还包 括邻近中间段支气 管的淋巴结。 X 线 上,肺门和叶间淋 巴结增大均可使肺 门阴影增大。
肺癌TNM第8版分类中文版

肺上沟癌
下一例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肺上沟癌,增强 矢状位T1WI图
臂丛明显受累(白箭),锁骨下动脉包绕 (A)
N分期
区域淋巴结分级系统 淋巴结分期依据美国胸科协会绘制模式图进行。 锁骨上淋巴结群: 1、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隐窝淋巴结 上纵隔淋巴结群: 2、上段气管旁:主动脉弓以上,锁骨以下 3A、血管前:不包括第2站,即非气管临近的血管前淋巴结 3P、椎体前:非气管临近的、食管后椎体前的淋巴结 下纵隔淋巴结群: 4、下段气管旁(包括奇静脉淋巴结):主动脉弓上缘以下水平至主支气管水平 主动脉淋巴结群: 5、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动脉韧带旁淋巴结。这些淋巴结不位于主动脉和肺动脉干之间,但位于这些血管旁。 6、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位于长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前侧和外侧。 隆突下淋巴结群: 7、隆突下 下纵隔淋巴结群: 8、食管旁(隆突以下) 9、肺韧带:位于肺韧带内的淋巴结 肺淋巴结群: 10-14、N1淋巴结:位于纵隔外
例如,cT1N0(分期 IA)五年生存率为7792%。
分期的另一端,任何M1c患者(分期IV B)五年生存率为0%。
有如下情况者,肺叶切除总的来说是不可能: 跨肺裂生长 肺血管浸润 主支气管侵犯 上叶和下叶支气管受累 影像报告中应该特别强调这些内容。
应用薄层图像和三维重建来最清晰证实病变与相邻结 构的关系。
>3,<=4厘米 >4,<=5厘米 >5,<=7厘米(最大径) 侵犯胸壁,侵犯心包,侵犯膈神经,同一肺叶见卫星结节灶 肿瘤大于7厘米(最大径),侵犯纵隔、膈肌、心脏、大血管、喉返神经、隆突、气管、食管、脊柱或同侧肺多 个肿瘤 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淋巴结,肺内淋巴结 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对侧纵隔或肺门;同侧/对侧斜角肌/锁骨上淋巴结 远处转移 对侧肺或胸膜、心包结节/恶性浸润 单发胸外转移,包括单发非局部淋巴结 一个或多发器官的多发胸外转移
肺癌第8版TNM分期 PPT

IA 细分为 IA1、IA2、IA3;T1a~ bN1 由 IIA 变为 IIB;T3N1 由 IIB 变 为 IIIA 期;T3N2 由 IIIA 期变为 IIIB 期;T3~4N3 变为 IIIC。B。
x:无法评估;N0:无; 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 / 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 移(10-14站) 2:同侧纵隔内和 / 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2-9站) 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 转移。
Mx:无法判断;M0:无; M1:有。当有远处转移,即 M1 时,无论 T、N 如何均为 IV 期。
第七版分期中将肿瘤累及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归 为T2,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 者为T3。而研究却发现,在所有的研究人群中,累及 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与其他因素T2预后一致, 生存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 突<2cm但未累及隆突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他因素T3 ,因此新版分期对于主支气管受累,只要未侵犯隆突
肺癌第8版TNM分期
(1)将T1分为T1a(≤1cm),T1b (> 1至≤2cm),T1c(> 2至≤3cm); (2)T2分为T2a(> 3≤4cm)和T2b (> 4至≤5cm);(3)重新分类大于 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4) 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5) 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 和伴有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6)侵犯膈 肌分为T4;(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 期术语。
Rami-Porta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大小是影响肺癌患者预 后的重要因素。根据NSCLC患者原发肿瘤大小不同, 将其分为≤1cm,1~2cm,2~3cm,3~4cm, 4~5cm,5~6cm,6~7cm这7个组别观察其术后预后 差别,研究发现对于≤5cm的前五组,每增加1cm, 各组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最 后两组生存差异不大,因此将其合并为T3(肿瘤最大 径>5cm,≤7cm)。由于肿瘤最大径≤3cm及> 3cm生存差异很大(P<0.001),因此将3cm仍作为 T1、T2的分界点,前三组T1又依次分为T1a、T1b、 T1c,中间两组T2分又为T2a及T2b,每个分期间隔为 1cm。同时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7cm患者预后与七 版分期的T4患者生存率类似,因此新版将>7cm归为 T4。
肺癌TNM新分期及

下述任何结构之一者: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 管,也定义为T1a。
心包;原发肿瘤同一叶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卫星结节 b.单发结节,肿瘤最大径<=3cm,贴壁型生长为主,病灶中任一浸润病灶
的最大径<=5mm。
T4
肿瘤最大径>7cm 或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侵犯了下述 c.具有这些特点的T2肿瘤,如果≤4cm或者大小不能确定的归位T1a;如果
治疗类型
化疗:9.3%
化疗+放疗 4.7%
放疗:1.5%
三联 4.4%
放疗+手术 1.5%
化疗+手术 21.1%
手术:57.7%
肺癌TNM新分期及 Rami-Porta R, et al. 2015 WCLC Abstract PLEN02.02.
主要内容
第8版分期数据库来源 T分期 N分期 M分期 TNM分期
N2
同侧纵膈和(或)隆嵴下淋巴结转移
N3
对侧纵膈、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
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T2
肿瘤最大径>3cm,但≤5cm,或符合以下任何一点c: M1
有远处转移
累及主支气管,但尚未类及隆嵴
M1a
对侧肺叶出现的肿瘤结节、胸膜结节、恶性胸腔
侵及脏层胸膜
积液或恶性心包积液d
本次分期收集了来自国际1999年-2010年期间的肺癌患者,共94,708 例患者进入初筛,77,156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
地区 欧洲 亚洲 北美 澳大利亚 南美 所有
N 46,560 41,705 4,660 1,593
190 94,708
%
数据库类型
AJCC肺癌第8版TNM分期

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隆突水平以下, 淋巴结位于食道 两侧,邻近食道 壁,不包括隆突 下淋巴结。
第9组
肺韧带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肺 韧带内,包括 位于下肺静脉 后壁和下部的 淋巴结。
第10组
肺门淋巴结 指叶近端部淋巴 结,位于纵隔胸膜 反摺外,右侧还包 括邻近中间段支气 管的淋巴结。 X 线 上,肺门和叶间淋 巴结增大均可使肺 门阴影增大。
UICC/AJ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
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
背景
TNM 分期用来确定疾病进展,指导治疗, 是恶性肿瘤判断预后最重要的指标。 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第8版肺癌TNM分期标准将于 2017年1月1日开始颁布实施,此版分期包含 了1999-2010年间94708例肺癌患者,来自16 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
胸部淋巴结分组
上纵隔淋巴结
1 最上纵隔 2 上气管旁 3 血管前和气管后 4隔淋巴结
7 隆突下 8 食道旁(隆突水平以下) 9 肺韧带 10 11 12 13 14
N1淋巴结
肺门 叶间 叶 段 亚段
主动脉淋巴结
第5组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动脉韧 带、主动脉和左肺动 脉的外侧,左肺动脉 第一分支的近侧,并 位于胸膜反折点以内。
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升主动脉、膈神经) 淋巴结位于升主动 脉、主动脉弓及无名 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第7组
隆突下淋巴结 淋巴结位于气管 隆突下方,但和 肺内的下叶支气 管和动脉不相连。
5 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 6 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 神经旁)
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

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Mountain)肺癌临床分期国内外尚不一致。
国际抗癌联盟1986年修订的肺癌TNM临床分期,以及美国退伍军人医院肺癌研究组所制订的肺癌LD、ED临床分期,对确定病变范围,制订治疗方案,统一治疗标准,评估肺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所以已为世界广泛采用。
0期(原位癌) Tis Ⅰ期 T1N0M0,T2N0M0 Ⅱ期 T1N1M0,T2N1M0 Ⅲa期 T3N0M0,T3N1M0,T1~3N2M0 Ⅲb期(不能手术) T0~4N3M0,T4N0~3M0 Ⅳ期(不能手术) T0~4N0~4M1说明 T 代表原发肿瘤T0 无原发肿瘤证据Tx,支气管分泌物检查证实有恶性细胞,但X线和纤支镜检查未能证实有任何肿瘤Tis原位癌T1 肿瘤最大直径≤3cm,由间质或脏层胸膜包围,纤支镜检查肿瘤未累及叶支气管近端T2肿瘤最大直径>3cm,或不论肿瘤大小,但侵犯胸膜,扩张到肺门区域,引起叶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肿瘤近端应距隆凸2cm以上T3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包括上沟瘤)、膈肌、纵隔或心包,但不累及心脏、大血管、气管、食道、椎体,或肿瘤位于总支气管距隆凸<2cmT4 不论肿瘤大小,而癌肿直接侵犯胸壁、膈肌、心脏、大血管、食管、椎体、肺上沟、隆突或胸膜N 代表受累淋巴结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N1转移到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包括原发瘤直接侵润)N2转移到同侧纵隔淋巴结及隆突下淋巴结N3转移到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M 代表远区转移M0无远处转移证据M1有远处转移证据肺癌分期分期是定义癌症扩散程度的方法。
分期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你的恢复和治疗可能的概况取决于你的癌症的分期。
例如,某个期的癌症可能最好手术治疗,而其它的最好采用化疗和放射联合治疗。
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体系不一样。
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存活可能概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细胞类型。
肺癌TNM分期

Ⅰ期:ⅠA:T1N0M0ⅠB:T2N0M0Ⅱ期: ⅡA:T1N1M0ⅡB:T2N1M0,T3N0M0N2M0,T3N1M0,Ⅲ期: ⅢA:T1-3M0,任何TN3M0ⅢB:T4N0-2Ⅳ期: 任何T、任何N、M11、T――原发肿瘤Tx:支气管肺分泌物包括痰或支气管冲冼液中找到恶性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视肿瘤;或不能测量的任何原发肿瘤。
如果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为浸润性病变,但在影像学上或支气管纤维镜上无肿瘤或阻塞的证据也称Tx。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根据转移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能肯定来自肺,但肺内未能找到原发病灶。
Tis:原位癌:病变局限于粘膜,未及粘膜下层。
T1:肿瘤最大直径≤3厘米,周围为肺或脏层胸膜;在支气管镜下无叶支气管近端侵袭的证据。
任何大小的表浅肿瘤,只要局限于支气管壁,即使累及主支气管,也为T1。
T2:肿瘤最大直径>3厘米;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支气管镜下,肿瘤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厘米。
T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膈胸膜、心包;或肿瘤在主支气管距隆突2厘米以内,但未累及隆突;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
T4:不论肿瘤大小,凡有广泛的肺外侵犯,包括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以及合并恶性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
原发肿瘤同一叶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卫星结节。
2、N――区域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或直接侵犯到同侧支气管旁或/和同侧肺门淋巴结。
N2:转移到同侧纵隔和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到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对侧或同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M――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不能评价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标明转移部位。
4、G――组织病理学分级GX:分化程度不能评价G1:高分化G2:中分化G3:低分化G4:未分化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标准(1989)临床分期病灶范围局限期病灶限于一侧胸腔,但包括:1、有或无同侧或对侧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有或无同侧胸腔积液广泛期病变超越局限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TNM分期标准(2009)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 原发肿瘤≤3cm
T1a 原发肿瘤≤2cm
T1b原发肿瘤>2cm, ≤3cm
T2 肿瘤累及主支气管,但距离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部分肺不张
T2a 肿瘤>3cm-5cm
T2b 肿瘤>5cm-7cm
T3 肿瘤>7cm,累及胸壁、横膈、心包、纵隔胸膜或主支气管(距隆突<2cm,但未及隆突);全肺不张;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分离的癌结节。
T4 侵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气管、食管或椎体;原发肿瘤同侧不同肺叶出现分离的癌结节。
淋巴结转移(N)分期
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同侧支气管、肺门淋巴结转移。
N2 同侧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 对侧纵隔和、对侧肺门、前斜角肌或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 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a 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原发肿瘤对侧肺叶出现分离的癌结节。
M1b 有远处转移(肺/胸膜外)
隱匿期(occult
T x N0 M0
carcinoma)
0 期T is N0 M0
Ia 期T1 N0 M0
Ib 期T2a N0 M0
IIa 期T2b N0 M0,T1 N1 M0,T2a N1 M0
IIb 期T2b N1 M0,T3 N0 M0
IIIa 期T1-2 N2 M0,T3 N1-2 M0,T4 N0-1 M0
IIIb 期T4 N2 M0,Tany N3 M0 (即T4,N2;any T,N3)
IV 期Tany Nany M1 (即any T,any N,M1)。